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天津一中2018-2019-2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模块质量调查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大,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 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材料中的A省和B省分别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 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材料中A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 由于盆地的内部地形平坦新疆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C. 材料中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D. 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地势的特征。第1题首先要根据轮廓判断出四省份名称,然后根据材料推测省份的突出的特点;第2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主要省份的地理环境特征。

【1题详解】

材料中的A地区沙比北京还多,应该为内蒙古;B省的民族多,应该为我国的云南省;根据图中的四幅轮廓图,②为内蒙古,③是云南。故选B。

【2题详解】

A地为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A不对;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上,B不对;B是云南,云南省的省会昆明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气温适中,所以四季如春,C对;西藏由于高寒气候,所以城市大多分布于河谷地带,D不对。

故选C。

3.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 青藏高寒区---高寒

C.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炎热干燥

D. 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详解】东部季风区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热,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的突出特征是干旱;青藏高寒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故选B 。

【点睛】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4.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疆地形有“三山夹两盆”特点

B. 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 旱作农业为本区的主要特色

D. 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

【详解】新疆主要位于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地形区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因此新疆的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故A 不符合题意;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故B 不符合题意;畜牧业为本区的主要特色,故C 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东部自然条件较好,其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

5.有关青藏高寒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海拔在4000m 上

B. 太阳辐射强,日照长,但气温低

C. 地面多为森林覆盖,土层较厚

D. 多冰川和湖泊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寒区。【详解】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m上,故A不符合题意;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日照长,但气温低,故B不符合题意;地面多为高寒荒草覆盖,土层较薄,故C符

合题意;多冰川和湖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

B. 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C. 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冬季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 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冰期,长汛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是我国地势第三阶梯,A错。东部季风区的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B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C对。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结冰期,汛期

短,D错。

我国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 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少

B. 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 人类活动渐次增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 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

来越少

8. 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 云量多,光照弱,利用作物的光合作用

B. 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

C. 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 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

作物生长

9. 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答案】7. D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东部季风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陆地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青藏高寒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人口只占全国的1%,故A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均较少,故B错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活动较弱,自然条件变化较小,故C错误。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自然条件(水热条件)越来越差,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故D正确。故本题选D。

【8题详解】

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故云量少,光照强烈,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故A错误。糖分的积累和昼夜温差相关,与水分关系不大,故B错误。新疆气候干旱,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候寒冷,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故C正确。新疆地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故D错误。故本题选C。

【9题详解】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而河谷地区的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所以,农作物分布在河谷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风力较小,B对。在高寒地区,土壤、水源、劳动力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CD错误。故本题选B。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0.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11.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四地一月份均温在0°以下,故均位于温带;②、③年降水量在400—800mm为温带季风气候;

①、④地年降水量小于400mm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表格显示四地温度差异不大,排除A;年降水量差异大,根据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成因—由于我国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海陆位置的不同引起降水的不同,据此选B。

【11题详解】

根据表格,①地温差大,降水量小,应位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导致农业生产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畜牧业比重小于种植业;③地位于北方地区以旱田农业为主;④位于西北地区,而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产品,据此分析选A。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 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 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 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 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的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

13. 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布符的是()

A. 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 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 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 ①②③④都是商品粮、棉基地

【答案】12. D 13.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地形和农业。

【12题详解】

图中甲是湖北省,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是陕西省,丁是西藏自治区,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南侧山脉是昆仑山,图④中北侧山脉也是昆仑山,故A不符合题意;图②中部为天山脉,②④图中的昆仑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故B不符合题意;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昆仑山,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图①中巫山,形成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长江三峡,图③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3题详解】

③④两省区中没有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与实际情况不符。故选D。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小题。

14. 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 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 大关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 大关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15. ①山脉南北长约()

A. 200千米

B. 700千米

C. 400千米

D. 1400千米

16. 适合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 春小麦、亚麻、甜菜

B. 冬小麦、玉米、水稻

C. 棉花、春小麦、大豆

D. 油菜、茶叶、春小麦

【答案】14. B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经纬位置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结合山脉地理位置和走向判断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脉,④地形相对平坦,海拔在1000米左右,为内蒙古高原,⑤地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为东北平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山脉从50°N延伸到了44°N左右。同一经线上纬度相隔1°,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以同一经线计算,①山脉南北绵延约666千米。但由于实际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距离应大于666千米,约700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⑤为东北平原。春小麦、亚麻、甜菜是喜温凉作物,都可以在东北大规模种植,A对;冬小麦需要热量较高,主要在华北平原种植,水稻为好暖喜湿作物,主要在南方种植,东北水稻分布在辽河灌溉区,B不对;棉花是喜光热的作物,不适合在东北种植,C不对;油菜对热量要求较高,东北地区较少,茶叶是喜水热的作物,主要在南方地区种植,D不对。故选A。

【点睛】小麦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在中国大体以长城为界,以北为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春小麦要求春天播种,秋季收获,冬小麦要求秋季播种,夏季收获;二者对热量的要求不同。同样,油菜也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冬油菜在春季开花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春油菜则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主要在青藏高原区等。

如下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我国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①为湖南省、④为甘肃省、③为吉林省、②为河南省。甘肃省跨我国三大自然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吉林省“雾凇”景观著名,③为吉林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三大自然带过渡交汇区。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完成下列小题。

19. 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A. 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 地势高

C. 夏季风不能影响

D. 太阳辐射少

20. 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 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 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 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答案】19. B 20.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季等温线数值最低分布在青藏高原上,说明我国气温最低值出现于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故气温低。故选B。

【20题详解】

我国处于季风气候控制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所以东部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故选C。

【点睛】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结.任意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温度都相等.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的地图,叫做等温线图。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1.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 多锋面、气旋活动

C.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 地处山地的迎风坡

22.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 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

地带性

C.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D. 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

响是地形

【答案】21. A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喜马拉雅山南麓位于热带季风西南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进入北部地区,沿着河谷爬升,河谷地区降水量比同纬度两侧多。所以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22题详解】

该区域为西藏南部,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自然带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因为板块碰撞地壳上升,河流下切,而东非大裂谷为板块张裂形成的。所以选C。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下面关于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3. 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 4~6月

B. 6~8月

C. 6~7月

D. 5~8月

24. 如某年在7月之前,I地区进入雨季,则该年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答案】23. C 24. A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夏半年,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季节性北

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北进,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冷、暖

气流在高压北侧交锋形成的雨带也随之逐渐北上.春末(4-5月),副高的位置在北纬15°-20°,

雨带位于华南;夏初(6月-7月),副热带高压中心西伸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也北移到

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上,雨带也随之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23题详解】

Ⅲ:春末(4-5月),副高的位置在北纬15°-20°,雨带位于华南;I:7-8月,副热带高压进

一步北上,雨带也随之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夏初(6月-7月),

副热带高压中心西伸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也北移到图中Ⅱ处长江中下游地区,C正确。

【24题详解】

我国雨带位置移动,受夏季风强弱影响。正常年份,7月后雨带移至I区域。如某年在7月之

前,I地区进入雨季,说明当年夏季风较强,雨带移动较快,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较短,造成

我国东部地区南旱北涝,A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天气和气

候的影响。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25.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东南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 降水少

B. 气温低

C. 用水量大

D. 地下水补给少

27. 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来源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少

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25. D 26. B 27. A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流量过程。

【25题详解】

认真读图,看清坐标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单位是否一致等细节,再根据河流流量大小及时间分配进行判断。①表示东部季风区的长江流量;②表示东北地区;③表示西北内陆地区;④雨季最长,表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故选择D项。

【26题详解】

②表示东北地区的河流流量,冬季气温较低,河流结冰,所以断流。③表示西北地区,其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冬季气温低,冰雪几乎不融化,所以缺少补给水源,所以断流。故选

择B项。

【27题详解】

河水补给类型有五种,即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地下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其中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一般是每条河流都具有的补给类型。故选A 项。

28.下图为油菜、冬小麦、茶叶和水稻四种作物的集中产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茶叶

B. ①水稻②冬小麦③ 茶叶④油菜

C. ①茶叶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 ①茶叶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

【详解】①图所示范围是长江流域,种植的是油菜;②图所示范围是华北平原,种植的是冬小麦;③图所示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部分范围,种植的是水稻;④图所示的是茶叶的种植区,即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故选A。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9. 下列有关图中数码代表的四个地点,所在省区简称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内蒙古、黑、滇、粤

B. 甘、辽、藏、闽

C. 新、内蒙古、川、桂

D. 新、甘、黑、粤

30. 四地所在省区中与俄罗斯接壤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1. 关于四地所在省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四地所在省区大部分都位于二级阶梯上

B. 四地所在省区境内都有外流区域

C. ③④两地所在省区均属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

D. ①地所在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

【答案】29. C 30. A 31.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①位于西部新疆,简称新;②位于内蒙古,简称内蒙古,③位于四川,简称川或蜀,④位于广西,简称桂。故选C。

【30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四个省区与俄罗斯接壤的有新疆和内蒙古。故选A。

【31题详解】

四地所在省区大部分都位于二级阶梯上,A不符合题;四地所在省区境内都有外流区域,B不符合题;长江干流没有流经广西,C符合题;①地所在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D不符合题;故选C。

图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32. 图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 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33.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 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 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 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34.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 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 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5. 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 从①到②

B. 从②到④

C. 从③到⑤

D. 从⑤到⑥【答案】32. D 33. B 34. C 35. B

【解析】

【32题详解】

该区域为我国模式图,东西走向的虚线为秦岭-淮河线;①②之间的虚线为贺兰山一线;②与③、④与⑤之间的虚线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⑤与⑥之间的虚线大致与武夷山相吻合。①处大致为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A错误;②为黄土高原,与草原放牧景观不符,B错误;③为华北平原,翠竹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植被,C错误;④为四川盆地地区。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紫色土壤,湿热气候适宜茶树生长,与“山歌阵阵采茶忙”相吻合,D正确。故选D。

【33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区为温带荒漠区,A错误;②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正确;③区为平原地形,少泥石流、滑坡灾害,C错误;⑤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壤盐渍

化普遍”不符合规律,D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

①区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②区河流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干旱少雨,B错误;③区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结冰,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C正确;⑥区位于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错误。故选C。

【35题详解】

从题干可看出该旅游团从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的落叶林带到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的常绿林带并且穿越了一个大的山脉,通过分析可得出,从②区域的渭河平原到④区域的四川盆地之间穿越秦岭-大巴山地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

下图是乌鲁木齐(43°N)、拉萨(29°N)、重庆(29°N)和海口(20°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6. 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A. Ⅱ、Ⅰ

B. Ⅱ、Ⅲ

C. Ⅳ、Ⅰ

D. Ⅳ、Ⅲ

38. 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 ①—Ⅲ

B. ②—Ⅱ

C. ③—Ⅳ

D. ④—Ⅲ【答案】36. C 37. C 38.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36题详解】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年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读图判断符合的是③。

【37题详解】

拉萨是日光城,日照时数较大,但纬度较低,在夏季越往北,昼越长;乌鲁木齐比拉萨纬度高,深居内陆,晴天多,日照强,所以Ⅲ是乌鲁木齐,Ⅰ是拉萨,Ⅳ是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日照少。选C。

【38题详解】

调动已有知识结合图进行判断:气温:①海南;②重庆;③拉萨;④乌鲁木齐;日照时数:Ⅰ拉萨;Ⅱ海南;Ⅲ乌鲁木齐;Ⅳ重庆;所以组合正确的是D。

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不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

是山顶高度)关系图(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39. 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

40. 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 煤炭资源分布

B. 气温水平变化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地表高低起伏

【答案】39. B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秦岭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体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故选B。【40题详解】

据图可知,d→a山脉迎风坡的降水量由多到少,这与我国降水量由沿海到内陆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我国从沿海到内陆,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我国煤炭分布北多南少;平均气温南高北低;

地表高低起伏的变化是西高东低。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1.图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剖面图在乙中国疆域图(经纬度间隔为50)上表示这条剖面线的是,与该线最接近的地理界线是。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人口地理分界线

C.400mm等年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描述A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3)B地形区夏季炎热、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说明其主要原因。

(4)A与E两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上互为长短[即A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劣势)正是E地区发展的劣势(优势)]请列举两例。

(5)B地与D地优势能源分别是、。

【答案】(1)L3;B

(2)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3)四川盆地南部、东部(云贵高原、巫山)海拔较低,夏季风可以深入;且盆地地形封闭,热气流不易扩散;北部、西部(秦岭、横断山);海拔较高,阻挡冬季风,使冬季风影响较小。(4)A地(云贵高原)土壤贫瘠,E地(东北平原)土壤肥沃;A地(云贵高原)热量丰富,E地(东北平原)热量较少;A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E地(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任选2点即可) (5)B地:天然气D地:煤炭

【解析】

【详解】(1)根据甲图可知,该剖面图经过特殊地点(105°E,30°N)为四川盆地,(100°E,25°N)为云贵高原,(125°E,45°N)为东北平原据此可以判断对应的剖面线是L3。该界限刚好是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选B。

(2)A 地形区为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导致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发育。(3)B为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受地形影响,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4)A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贫瘠,地形崎岖,耕地很少,且破碎;纬度较低,热量丰富。E地为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耕地广阔连片;纬度较高,热量较少。(5)B地在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D地在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42.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示意图”,回答问题。

(1)C 地的地形是平原,E 为山脉。

(2)图示地区的积温数值范围是至℃,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和。

(3)积温 A 高于 E 的原因是?

(4)表示 B 城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图为

(5)E、B 两地相比,前者距海较进近,但其降水量却比后者多出 35%,原因是?

【答案】(1)松嫩平原大兴安岭

(2)1600 2800 春小麦甜菜(或玉米、大豆)

(3)A地为河谷(或盆地),地势较低,距冷空气源地比E远

(4)D

(5)B、E两处水汽均来自东部海洋,E处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解析】

【详解】(1)C 地在平原地区,位于齐齐哈尔和省会城市之间,地形是松嫩平原,E 为位于西侧的大兴安岭山脉。

(2)根据图中显示,图示地区的积温数值范围是1600℃到2800℃,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热量较少,适宜种植春小麦、甜菜(或玉米、大豆)。

(3)观察图示,A地为河谷(或盆地),地势较低,距冷空气源地比E远,且受到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高。

(4)B城是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对应D。

(5)B、E两处水汽均来自东部海洋,从图中看,E处位于迎风坡,降水反而较多。

43.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1)图甲中反映的是什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分析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原因。(2)图乙中B位于哪一省,试分析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以及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原因。(3)图丁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丁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答案】(1)图中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A处为大兴安岭东坡,此处等温线向北突出,反映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大兴安岭东坡陡,寒冷的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增温

高二上期 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秘密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XX 年11月9日10:00—11:30 富顺二中高20XX 届高二上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中。) 1、关于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没有明显的差异 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征 C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下列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南方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B 、南方和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别大,社会经济方面发展差别很小 C 、北方地区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D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南方地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中、西部地带发达 B 、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 C 、东部地带是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技术最高的地带 D 、“西部大开发”使东部经济地带失去了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强的优势 4、下列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大,说明其生产力水平高 B 、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均衡 C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D 、西部地带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5、 20XX 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发挥了重要作用。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由此可知,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短文联络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灾区的影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Ⅰ、Ⅱ两个阶段。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6题。 ①④⑥ ③⑤ ⑦⑧ ② 第6题图3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高二文科共有5个班,299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8分,班级均分3、4、5为58.6分,1、2班为68.8分,试卷难度系数大。 二、试卷特点 1. 结构简约合理 本试卷由28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目内容覆盖整个必修三,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 学生反映90分钟的考试时间没有闲余,几乎没有时间检查,故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题量较大。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部分内容课本中没有涉及难度大。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有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 三、考卷得分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58﹪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3、4、7、9、12、13、18、19、20、21、24、27、28、31、35、38、39题,尤其是后面的选择题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综合题失分都多,30题14分题均得分为7.8分、30题10分题均得分为5.94分、31题10分题均得分为5.80分, 30、31题难度相对较大,得分率较低,它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错因分析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导致作答错误。例如:3、6、7、21、30、31题;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不清。例如:10、12、14、22、26、27题; 3、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例如:21、28、39、31题;

2018年秋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据此回答1~2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 )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2016年9月13日第16号台风“马勒卡”以强台风级别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16级,遭受台风正面袭击的厦门全市出现大面积断电、停水现象,部分行道树被刮倒折断,道路受阻,车辆被砸,一些路段积水严重,给抢险救援造成很大挑战。据此回答3~4题。 3.对台风“马勒卡”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4.在对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B.①② C.③④D.②③ 读表: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5~7题。 5.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择,27 小题共54 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4 小题共46 分。 2 、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二、考试情况 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

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精选文档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题1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2.地理图文转换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3.对地理现象或成因的叙述不规范或者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5.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分析学习成败上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必修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的多练得少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单凭死记硬背去学习。 2. 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没要牢固的地理基础、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地理素养较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3. 由于地理教师所教班级较多,导致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减少。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 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3.加强集体备课 精选文档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必修三中段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68分,每小题2分)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D、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等矿产 3、田纳西河流域的平原区,是美国农业带中的() A、乳畜带 B、小麦带 C、棉花带 D、畜牧和灌溉混合农业区 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发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6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 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 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5、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7、“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这样的护坡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生物、工程措施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8、9题 8、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9、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10、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地形和气候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11、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 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2、GDP表示:()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工业生产总值 13、工业社会阶段,在石油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工业区() A、鞍山 B、曼彻斯特 C、阿伯丁D匹兹堡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9题;共80分) 1. (4分) (2013高一上·三原期中) 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 具有大气层 C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 (6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①运动特征的一致性 ②物理特征的相似性 ③质量、体积的差异性 ④发展变化的趋向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6分)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题.

(1)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地方时差异④运动物体偏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 图中P地() A . 位于晨线上 B . 位于昏线上 C .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 当地时间8时日出 (3) 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 太阳东升西落 B . 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 . 昼夜交替 D . 120°E的地方时早于110°E 4. (2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A . 甲>乙>丙>丁 B . 乙>丙>甲>丁 C . 丙>乙>丁>甲 D . 丁>丙>乙>甲 (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A . 甲>乙>丙>丁 B . 乙>丙>甲>丁 C . 丙>乙>丁>甲 D . 丁=丙=乙=甲 5. (2分) (2017高一上·黔西期中) 据新华社电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据此完成问题。 (1)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 A .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 . 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精品文档)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课)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的界限一定是明显的 B.区域内部具有差异性 C.区域之间是彼此独立的 D.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2.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 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重庆市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 A.东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 C.西部经济地带 D.过渡性经济地带 4.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5.“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A.涵养水源 B.降低噪音 C.防风固沙 D.美化环境 6.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干旱地区广,北方湿润地区广 B.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C.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小麦为主 D.南方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北方 7.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物可一年两熟到三熟 B.广泛分布大量的黑土和黑钙土 C.各省都为甘蔗的重要产区 D.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8.列属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的是 ①“三北”防护林②引黄济青③晋煤外运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9.西电东送主要开发下列哪些资源 ①石油②天然气③煤炭④水能资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10.“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意味着把西部建成 A.能源资源消费市场 B.农牧产品加工基地 C.能源供应基地 D.原材料供应基地 11.关于美国匹兹堡的发展,错误的是 A.初期是毛皮贸易场所,当地人大多从事畜牧业 B.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 C.有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可以利用 D.由于资源衰减、环境污染严重而出现了衰退 1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C.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D.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13.下列关于我国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影响荒漠化主因是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制止 D.西部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环境无关 14.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离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5.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地势较高,降水较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耕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16.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启示是 A.干旱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 B.控制人口是关键 C.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D.人只能被动的适应环境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红色荒漠”(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回答17—18题: 1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8.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9.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B.水库、稻田属于湿地 C.高山上没有湿地 D.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20.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A.海洋 B.湿地 C.森林 D.沙漠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套真题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 一、选择题 1.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6日10:30在浙江乌镇开幕,于12月18日闭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英国居民史密斯在伦敦(中时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 . 12月15日2:30 B . 12月15日18:30 C . 12月16日2:30 D . 12月16日18:30 (2)本次大会期间() A . 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B . 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C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2. 嶂石岩地貌,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下图所示为嶂石岩地貌景观,该地岩石主要由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嶂石岩地貌的岩石类型,属于() A . 侵入型岩浆岩 B . 喷出型岩浆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2)形成嶂石岩地貌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为() A .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 . 固结成岩——流水侵蚀——变质作用 C . 流水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 D . 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3. “城市热岛”指城区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现象。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城市夏季

午后近地面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热岛形成了城郊间的热力环流。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环流方向的是() A . B . C . D . (2)为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在城区扩大() A . 工业区 B . 商业区 C . 住宅区 D . 公共绿地 4.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王利娟 一、试题命题思想及分析 1.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应建立在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品质的基础上,所以对于高二学生,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强调教材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本卷命题强调了这一理念。 2.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次试题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强调了信息的获取。如3、4题的指向标和海拔高度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5~6题利用图表分析其数据等;7、8题的太阳高度变化及该地经度、海域等信息,并且根据题意计算该地日出时间;综合题中都为回答问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如26题中的材料就蕴含了卤虫的生长的地理环境特征等信息。 3.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7、8题,结合题意判断日出时间的计算;9、10题,要求学生把我国各区域的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还有粮食商品率掌握了,才能判读出表中的各个区域;27题,考查俄罗斯沼泽及其河流含沙量等特征,需要学生把获取到的图中信息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起来,正确分析原因。 4.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此项能力也可以通俗地概括为“看图说话”。 如1题,就是要求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说出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这些气候成因。28题(4)“根据图2,分析该地区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就是要求学生对图中的降水曲线进行定性描述。二、学生成绩和答题分析 (一)学生成绩情况统计 1.选择题答题情况(每小题2分)

根据阅卷情况反馈、分析研究,学生答题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欠缺。表现在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3.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答题条理不清。往往表述时文字很多但真正涉及要点的较少,整个综合题的解答都存在类似问题; 5.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 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今后教学中,仍要注重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该记的内容必须扎实过关,强调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可用专题训练形式来纠错,降低学生错别字率。 2.继续加强区域地理学习,强化地理空间定位训练。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我国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及世界热点地区地理特征的认识和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它相关信息(区域轮廓、地势剖面、特征事物)等,建立起地理事像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地形、温度、降水)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重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整合,综合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四要注意区域对比训练。运用比较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内容,其次是归类所要比较的地理事象,第三要抽象重点比较的内容。不能面面俱到。 3.熟练掌握地图语言,加强地理图表判读的训练。 区域地图的训练主要包括审读地图、填绘地图、分析地图。在复习每一个区域地理知识后,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白地图,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尽量转换在地图上,力求地理事物分布的清晰性。另外,教师还可设计不同区域交界处的空白地图,建立区域之间的联系。如:国家交界处、地区交界处、中国和邻国交界处、不同地形区交界处等。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选修) 一、单选题 1. “嫦娥四号”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勘察。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 . 人类的家园——地球 B . 待发射的嫦娥四号 C . 轮廓模糊的星云 D .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2)从天体系统看,地球不属于() A . 总星系 B . 地月系 C . 太阳系 D . 河外星系 2.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表为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以及距离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距离,说明地球具有的特征是() A . 特殊性 B . 周期性 C . 普通性 D . 生命性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太阳光照稳定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3. 读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运行至图中d 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 .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快 C .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4. 北京时间2015年6月22日0时38分,我国迎来2015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5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 . (23°26’N,136°W) B . (23°26’S,100°E) C . (23°26’N,70°W) D . (23°26’S,136°W) (2)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择,27小题共54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4小题共46分。 2、试卷特点 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二、考试情况 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 2.地理图文转换能力欠缺,找不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衔接点。 3.对地理现象或成因的叙述不规范或者是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 4.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学生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5.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分析学习成败上的原因。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地理必修二所涵盖的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讲的多练得少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单凭死记硬背去学习。 2.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没要牢固的地理基础、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地理素养较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3.由于地理教师所教班级较多,导致对每位学生的关注减少。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1. 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3.加强集体备课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宁波致远外国语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4分)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 地,其路程约为( )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读图,回答4?5题。 4.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 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 距为200 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1250 B. 1500、1250 C.1100、1350 D.1500、1350 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7.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8.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下图为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常年受西影响 10、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11、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B.有冰期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落差小 读图,回答12~13小题 12.甲地分布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3.乙地形成的著名鱼场是( ) A.千岛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指导老师:李先军出题人:高正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墨西哥湾 B .波斯湾 C.孟加拉湾 D.北部湾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A.日本海沿岸 B.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C.本州岛中部地区 D.海外基地 3.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五国中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温带,地势西高东低 B.图兰平原气候湿润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 5.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C.高原沙漠广布 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6.关于印度河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印度河冲积而成 B.是印度主要农业区 C.分布有大片沙漠 D.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7.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反气旋的影响 C.季风洋流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 8.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耕地面积小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 9.下列港口与所濒临海域相符合的是() A. 孟买—大西洋 B. 鹿特丹—北海 C. 汉堡—地中海 D. 上海—北冰洋 10.欧洲东部和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极地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1.欧亚两洲的分界是() 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 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12. 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13.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高二地理 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内容为必修三。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做题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l~2题。 1.下列节气中,北京白昼最短的是 A.清明 B.立秋 C.小雪 D.雨水 2.大暑到大雪期间 A.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D.海口市的正午物影朝向正南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lO°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4.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形成景观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丁 D.甲和丙6.地貌景观甲和丁成因的差异是 A.前者为内力作用,后者为流水侵蚀 B.前者为风力侵蚀,后者为风力沉积C.前者为内力作用,后者为风力侵蚀 D.前者为流水沉积,后者为风力沉积读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示雪线变化原因是 A.为了解决生产用水,人工融冰所致 B.与人类活动无关,地球处于温暖期所致 C.黄赤交角变小,使太阳直射赤道时问变长所致 D.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所致 8.雪线变化引起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 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度方向延伸C.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降水少 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玉溪一中分校2015-2016春季学期高二文科地理期中测试卷 出卷人:陈勇审题人:罗三忠 学校: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1-3题。 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 A.春小麦 B. 冬小麦 C.晚稻 D.早稻 2.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地区比较,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短、光照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热量 3.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的是() A.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B.台风肆虐 C.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D.寒潮频繁来袭 4.读图,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 )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6-7题。 6.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7.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9-10题。 9.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0.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C.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12.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13.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C.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D.旅游资源丰富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 述正确的是 ( ) A.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 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 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使用范围较广,试卷要求考查面广,知识难度针对的是我校学生的基础而定,从试卷难易结构来看基本题大概90%,能力题10%左右,稍难题约为0%。出试卷宗旨:要求立足基础,即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行学习效果的考察。下面主要就地理期中考试情况进行一下分析。 2.学生成绩分析 下面的表一是高二文科三个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表二是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 表一:高二文班的平均成绩和及格率 班级123 平均分78 65.33 48.33 及格率97%75.7%.38.21% 表二:各分数段统计情况分析 分数 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 段 百分 2.25%8.71%5%20%35.5%31% 6.95%2% 比 二、数据分析及反思 1.结论 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大,同科老师所带班级差距大,不合理范围;二是学生最高分是90分,最低分是21分,但是低分生或者说不及格考生只占班级少数;三是学生的及格率较高为78%,这也是多年来的较好成绩。 2.反思 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来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部分学生的成绩如此之差,明显看出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没花时间复习,无论从内在还是表象,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很难想象。喜的是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学的不错的,有38.8%的学生超过了70分,而且有近74.4%的学生达到了及格线,说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基础还是有的,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三、措施及策略 1.找准位置、摆正心态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高考形势的判断,我们觉得在地理教学上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位置。我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作为我们地理老师要摆正心态,要清醒地认识地理学科在社会上处于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少一些抱怨,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20×3=60分) 图2中甲处有一湖泊,乙表 示其水位季节变化。读图回答第 1~3题。 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 ) A.过度放牧 B.气温变化 C.地形起伏 D.过度樵采 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 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3. 该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不可能是 (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渍化 C.沙尘暴 D.酸雨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 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4~5题。 4.下列相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准确的是 (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5.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 理的时间为 (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 图”,完成6—7题。 6、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下沉 7、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有的问题,现阶段最 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增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 构成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工业化水准最低的阶段是( ) A.①B.② C.③ D.④ 9.图示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高二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内容为必修三。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做题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1~2题。 1.②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高原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下列有关表中③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③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④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两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两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A.气压带和风带 B.纬度位置 C.距海远近 D.沿岸洋流性质4.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区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 A.南方地区一年两熟,北方地区一年一熟 B.南方地区商品率低,北方地区商品率高 C.南方地区种植甜菜、大豆,北方地区种植甘蔗、油菜 D.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 ①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②增加了辽宁省③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④减少了福建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以下省区既属于西部地带,又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有 ①内蒙古②新疆③云南④青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6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煤炭大省山西摆脱煤炭依赖,主动去产能,率先减产量,在克服困难中积蓄转型动能。据此完成7~8题。 7.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有 ①煤炭等资源已枯竭②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下列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合理的是 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B.推动高耗能产业发展 C.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D.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据此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北水南调 D.东水西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