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第2单元 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以此进行溶液分析(中和滴定)。

3.进一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定量分析及相应的简单计算。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从复习学生刚学过的“物质的量”知识引入,让学生了解定量分析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类比,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并在讨论中完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两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

两瓶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不相同?因为浓度不同。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化验单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过渡]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使0.1mol硫酸铜完全沉淀,需要多少氢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体现了参加反应和反应生成的物质的什么量之比?物质的量。对溶液而言,是称其质量方便,还是量其体积方便?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溶液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计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通过溶液体积直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 ·L -1

表达式: c B =n B /V

[练习]

1.2molNaOH 配成2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

2.标准状况下,22.4LHCl 溶于水配成0.5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

3.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的硫酸溶液500mL ,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

4.10mol HCl 能配成____L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的盐酸 ?

5.(展示矿泉水商标)假设某矿泉水中K +含量为27.3mg/L,则该矿泉水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 ?

[实验] 将硫酸铜溶液倒出1/4,其质量分数变化吗?其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吗?若将其加水至原体积呢?

取出

溶液A 溶液B 溶液C

[分析] 溶液A 中取出1/4,溶质的物质的量变成原来的1/4,即n B 变成原来的1/4,同时体积变成原来的1/4,根据公式c B = n B /V 液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向溶液B 中加水至原体积,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变成原来的4倍,即n B 不变,V 变成原来的4倍,根据公式c B = n B /V 得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变成原来的1/4。

[结论] 1. 从溶液中取出一部分,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2.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公式: c 浓 ? V 浓 = c 稀 ? V 稀

[练习]

1.现欲用12mol/L 的浓HNO 3配制3mol/L 的HNO 3 100mL ,则需取用多少毫升的浓HNO 3 ?

2.将4gNaOH 溶解在10mL 水中,再稀释成1L ,从中取出10mL ,则取出的10mL 溶液中CuS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mol/L

B 0.1mol/L

C 0.01mol/L

D 10mol/L

[问题解决]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现实验室急需100mL 1.0mol/L的Na2CO3溶液,你将准备如何配制?请你自主设计配制的简要步骤。

1.需称量多少克Na2CO3固体?

2.称好后在什么容器中溶解Na2CO3固体?

3.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配制该溶液(烧杯?量筒?)

4.如何尽可能转移溶质?

5.如何确保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00mL?

观察容量瓶其构造、特点。

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并用蒸馏水洗净。②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或稀释的容器,热溶液需要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配制溶液的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溶液的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托盘天平)。

③溶解(烧杯、玻璃棒):将溶质倒入小烧杯,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转移和洗涤( 容量瓶、玻璃棒):

将上述冷却后的溶液转入指定容积的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

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注意:玻璃棒不能与容量瓶口接触,防止溶液外流。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少实验误差)

⑤定容(胶头滴管):

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若不能那又该怎么办?

⑥摇匀:把定容好的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几次,混合均匀。

注意: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不能再加水补充至刻度线。否则将使溶液体积变大,使浓度变小。

⑦装瓶贴签(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注明溶液浓度和名称。

[小结] 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一定体积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时消耗已知浓度溶液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未知浓度溶液的组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12 - C .2 D . 12 2.在实数22 7 ,0,4-,2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 227 B .0 C .4- D .2 3.一种巧克力的质量标识为“1000.25±克”,则下列合格的是( ) A .99.80克 B .100.30克 C .100.51克 D .100.70克 4.201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一场盛大的70年国庆庆典,让14亿中国人群情振奋,14亿即为140000000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0.1410? B .81.410? C .91.410? D .91410? 5.数4是4.3的近似值,其中4.3叫做真值,若一个数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12,则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12的真值的是( ) A .12.38 B .12.66 C .11.99 D .12.42 6.估算381-的值( ) A .在6和7之间 B .在5和6之间 C .在4和5之间 D .在7和8之间 7.如图,数轴上的点E ,F ,M ,N 表示的实数分别为2-,2,x ,y ,下列四个式子中结果一定为负数是( ) A .x y + B .2y + C .2x - D .2x + 8.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实数a ,b ,定义运算:a ※221b a b =-+,例如3※2223216=-+=,那么(5)-※4的值为( ) A .40- B .32- C .18 D .10 9.如图,在43?的方格纸中,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涂上红色,使得其中任意一个22?正方形方格都至少含有一个红色小正方形,则涂上红色的小正方形的最少个数为( )

2012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2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科学试题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8页,有四大题,36小题。全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祝你成功!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 给分) 1.2012年5月6日晚,出现了本年度离地球最近、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如图)。 此时的月相为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米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微克/米3。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A .温州、舟山 B .宁波、湖州 C .温州、湖州 D .宁波、舟山 3.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方向的是 4.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A.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5 A.天然植物型 B .弹性卷发型 C .滋养修护型 D .去屑柔滑型

化学选修3教案

化学选修3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 电子排布式表示常 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 定条件下会发生跃 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 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 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 的结构,从构造原理 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 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 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 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 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 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 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 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 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 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 1. 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a. 原子符号: zx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 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2)结构:各周期元素的种数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第一周期 2 2 第二周期 810 第三周期 8 18 第四周期 18 36 第五周期 18 54 第六周期32 86第七周期 26118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8、9、10纵行 罗马数字:i iiiii ivv vi vii 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 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族:碱金属第Ⅰia族:碱土金属②第 Ⅶa 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題(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视力表的部分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有意义,则x 应满足( ) A .3x … B .3x > C .3x -… D .3x ≠ 3.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 A .180? B .360? C .540? D .720? 4.某班18名男生参加中考体育模拟测试,1000m 跑步项目成绩如下表: 则该班男生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7 B .7.5 C .8 D .9 5.用配方法解方程2640x x --=,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A .2(3)13x -= B .2(3)13x += C .2(6)4x -= D .2(3)5x -= 6a =,则0a … ”时,第一步应假设( ) A a ≠ B .0a … C .0a < D .0a >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8.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值可能是( )

A.3-B.1C.2D.4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将ABE ?沿AE折叠至ABE ?处,BE与AC 交于点F,若69 EFC ∠=?,则CAE ∠的大小为() A.10?B.12?C.14?D.15?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k y x =的图象上有三点(2,2) P,(4,) Q m -,(,) M a b, 若0 a<且PM PQ >,则b的取值范围为() A.4 b

2018温州中考科学试卷和答案word版本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科学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2.“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 3.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 图中,表示液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是某些苔藓植物的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花。关于苔藓植物和牡丹的生殖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均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两者均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C.苔藓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D.苔藓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6.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 中①表示的元素是() A. 碳 B. 氢C.氧 D. 氮 7.下列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相符合的是(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 放电

8.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 “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 溶液的是() A. 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9.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 亮度,可调节() A. 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10.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 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B.光能→机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D.机械能→电能→光能 11.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12.如图所示的小制作中,装置A中有磁铁和可转 动的线圈,当有风吹向风扇时扇叶转动,引起灯泡 发光。装置A的工作原理是() A. 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磁场B.电磁感应。 C.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D.磁极间相互作用 13.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1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反应的是()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用铜制容器鲣酸溶液液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案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性质》word教 案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定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确实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定。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明白得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明白得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显现的机会是否相同? 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看、摸索、讨论。一样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如何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如何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

成方法,讨论、研究判定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因此差不多上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一样规律: 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O2、H2、P4、C60。 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 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样是非极性分子。 反思与评判: 组织完成“摸索与交流”。

高中教育化学人教版必修1 郑洪开微课教案

专题四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在离子共存问题上,常常设置一些“陷阱”,做题时应引起注意。 1.警惕“颜色陷阱” 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2+、Fe3+、Fe2+、CrO2-4、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2.警惕溶液酸、碱性的几种表示方法 (1)表示酸性溶液的是①pH<7或c(H+)>c(OH-)或c(OH-)=10-(8~14)mol·L-1(25 ℃);②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③能使甲基橙显红色或橙色的溶液;④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 (2)表示碱性溶液的是①pH>7或c(H+)7加酸或加碱抑制水的电离);③与NH4HCO3或(NH4)2CO3等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 3.警惕几种隐含情况 (1)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 (2)含有大量NO-3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3)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4)含有大量S2-、SO2-3的溶液,隐含不是酸性溶液。 4.警惕相互促进水解的几种情况 (1)NH+4与CH3COO-、CO2-3,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2)Al3+与CO2-3、HCO-3、AlO-2、HS-、S2-,Fe3+与CO2-3、HCO-3、AlO-2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或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5.警惕几种说法 (1)HCO-3可存在弱碱性环境中,HSO-3可存在弱酸性环境中。 (2)Al3+、Fe3+在中性条件下不能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也可能不存在。

温教学200778号

温教学〔2007〕78号 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表彰2007年 全市第二批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局直属各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温教学〔2005〕17号),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07年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温教政函〔2007〕106号),今年6月以来,各地各校推荐上报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材料。经研究,决定授予温州市第十四中学等53所中小学“温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吴君宏等79位老师“温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授予严晓清等103位老师“温州市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戒骄戒躁,再接 — 1 —

再厉,为提高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温州市200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53个) 市局直属学校(4个)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实验小学 鹿城区(3个)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温州市第十七中学 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 瓯海区(3个) 瓯海区郭溪镇燎原小学瓯海区娄桥中学 瓯海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龙湾区(2个) 龙湾区沙城中学龙湾区永中二小 瑞安市(7个)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瑞安市第四中学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瑞安市飞云镇中心小学 瑞安市广场实验小学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小学 瑞安市莘塍镇第六小学 — 2 —

乐清市(7个) 乐清市柳市镇第六小学乐清市乐成镇第一小学 乐清市白象中学乐清市虹桥镇第九小学 乐清市第三中学乐清雁荡镇第二中学 乐清市虹桥中学分校 永嘉县(7个) 永嘉县乌牛镇中学永嘉县瓯北镇第三中学 永嘉县上塘镇城西小学永嘉中学 永嘉县瓯北镇第六小学永嘉县西源乡中心小学 永嘉县职业中学 平阳县(5个) 平阳县鳌江中学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学 平阳县闹村乡中学平阳县萧江镇第三小学 平阳县鳌江镇第六中学 苍南县(7个) 苍南县莒溪镇初级中学苍南县金乡镇第三小学 苍南县龙港镇凤江辅导小学苍南县灵溪镇第四中心小学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苍南县灵溪中学 苍南县仁英高级中学 文成县(3个) 文成中学文成县玉壶镇中心小学 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 — 3 —

温州市乐清市10个最知名的旅游景点_排行榜

温州市乐清市10个最知名的旅游景点_排行榜 10、高氏家族墓地 乐清高氏家族墓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高岙村,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环宗祠而筑,布局独特。其中高友玑墓最具规模、形制独特,主体建筑为三座四柱三楼式神位牌楼组合而成,并将祖孙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实属罕见。墓由神道门、华表等仿木石构和石像生组成。乐清高氏家族墓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高岙村,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环宗祠而筑,布局独特。国家级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9、王十朋故里旅游区 乐清王十朋纪念馆,乐清史上仅有的状元,也是“状元故里”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王十朋故里景区核心区梅溪村,位于淡溪镇四都社区,曾获得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等荣誉称号,是淡溪镇打造浙江省风情旅游小镇的核心区块。 8、雁荡山筋竹涧生态农业观光园 筋竹涧农业观光园主要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以亲近大自然,让身与

心达到和谐的健康基础为主导,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立合理的生态链。筋竹涧农业观光园是一种全新的休闲业种,它以木屋风情、田园风光为主要风格,迎合城市人、商旅人士追求“绿色”“生态”“田园”“亲子”的一种“返璞归真”心态,综合了城市人、商旅人士比较感兴趣的农村生活状态.把“一亩三分地”自耕自种自留地区、“现采现做”生态园区、“牲畜家园”区、“趣味童年”区、“操作展示”区等一系列的全新休闲方式综合起来,形成了一站式享受田园乐趣的业态。 7、温州南塘文化旅游区 南塘文化旅游区位于鹿城区中心地带,主要景点包括南塘河、南塘风貌街、白鹿洲公园、文化村、庄头滨水公园。南塘河及南塘街均有千年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且文化村内拥有谷超豪故居,全面展示了温州“数学之乡”的特点和风采。南塘,顾名思义,乃城南之堤塘也,“印象南塘”已成为极具特色的“温州城市客厅”。“印象南塘”景区所在区域是温州历史文化精华区,也曾是现代文明城市的疮疤区,通过大量保护利用工程建设和社会投入,现在的“印象南塘”已成为综合性、多样化的文化休闲旅游区。 6、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东北部,处于雁荡山景区的核心地带。截至2014年8月,辖区内有净名、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等五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以 ↑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科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下 几点: 1. 全卷共 10 页,有四大题,33 小题。全卷满分18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 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按规定答题。 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Cl-3 5.5 5. g 取10N/k g 祝你成功!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 多选、 错选均不给分) 1. 永嘉白枇杷清甜可口,滋阴润肺,是食疗佳品。下列有关 枇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枇杷种子由胚发育而来 C.枇杷汁来自细胞膜 B.枇杷果是生殖器官 D.枇杷树是裸子植物 (第1题图) 2. 测电笔是电工师傅的重要工具。下图中测电笔使用正确且在使用中氖管会发光的是 ( ▲ ) 3. 下列是温州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4. A.捣年糕 B.扎纸人 C.捏米塑 D. 酿米酒 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可使面 包、蛋糕等口感松软。其原因是碳酸氢钠在加 热时会发生 如下反应: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 如图甲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番茄细胞。若图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较模 糊,应调节图甲中( ▲ ) A .2号结构 B .5号结构 C .6号结构 D .7号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要点: 一、焓变(△h)反应热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0 吸热反应△h 0 焓变(△h)单位:kj/mol 二、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 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 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 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 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如c→co2,h→h2o(l) 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 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第1页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若s→l,△h﹤0;则l→s,△h﹥0。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 也不相同 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一样稳定 d.无法判断 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使用及现实意义,阐述了微课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分析了微课在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引起的思考。 关键词:微课化学教学实际应用 微课是“微型视频课例”的简称,微课的主要呈现方式是以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以“微视频”的提供形式结合教学中的习题、例题、问题、难点和相关知识点,提供“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课件和课例为核心,所以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灵活性不高。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是在其基础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兴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知识点突出、资源容量少的特点。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实践为例,研究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1.微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深度 每个人理解能力和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不一样,老师很

难让每位学生都理解教学难点,所以教学难点是让教师很头疼的一点。但借助微课这个线上学习平台,每位教师都能贡献出自己对教学难度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式,微课会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角度。例如在微课上,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其对相关概念、方程式、氧化性与还原性的理解都有不止一种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更深入细致多方面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的效果,从而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根据科学研究,人们在五分钟到十分钟之内的学习效率是最佳的,人们的注意力保持非常集中,思考能力和记忆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对于一个化学知识点的讲解只需要不超过十分钟,通过这个最佳时间段进行授课,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点。微课对于学生来说不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化学的特点就是有繁多的知识点,通过微课分散的知识点更能帮助学生记忆。同时教学难点不容易理解,微课上会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教师会用各式各样的方法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突破教学难点,甚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更加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微课帮助学生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实验教学,虽然实验教学受到师生的重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或者没有足够的学时,教师会舍弃实验教学选择教学录像或者直接口述讲解实验部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60分) 1.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A. 柠檬汁(pH:2~3) B. 苹果汁(pH:3~4) C. 西瓜汁(pH:5~6) D. 玉米汁(pH:7~8) 2.2020年4月,温州南麂海域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海豚群。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下列对海豚 描述正确的是() A. 用鳃呼吸 B. 体外受精 C. 体温恒定 D. 用翼飞翔 3.伏打电堆于1800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条化学反应是: 2Zn+O2+2H2O=2Zn(OH)2,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物镜转换器 D. 载玻片 5.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 相同的是()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6.电蚊拍灭蚊时,蚊子碰到金属网形成闭合电路,蚊子往往会被烧毁。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蚊子是可以导电的 B. 电蚊拍电压降低烧毁效果变差 C. 蚊子烧毁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D. 烧毁时可能没有电流通过蚊子 7.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B.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8.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4Ag+O2+2H2S=2Ag2S+2H2O,产生的Ag2S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Ag2S中S的化合价为( ) A. +2 B. -2 C. +1 D. -1 9.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 能是( ) A. 房子的窗户 B. 路边的灯杆 C. 行驶的卡车 D. 轿车的司机 10.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分子的性质教案

分子的性质 教学目标 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 表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思考与讨论] 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考与交流] 完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 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 [阅读、思考与归纳] 学生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讲解]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 一个分子的X-H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 一个分子的X-H键与它的内部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2-33 [阅读资料卡片] 总结、归纳含有氢键的物质,了解各氢键的键能、键长。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一、省一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萧山中学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余杭高级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富阳中学 富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富阳市新登中学桐庐中学临安中学 临安昌化中学临安市於潜中学淳安中学严州中学 宁波市: 镇海中学宁波效实中学宁波中学鄞州中学 慈溪中学余姚中学宁海中学象山中学 奉化市第一中学北仑中学鄞州区姜山中学鄞州区鄞江中学 慈溪市浒山中学宁波第二中学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民办)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民办) 鄞州区正始中学宁波市李惠利中学镇海区龙赛中学宁海县知恩中学 慈溪市杨贤江中学 温州市: 温州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瓯海中学瑞安中学 乐清中学平阳县第一中学苍南县第一中学永嘉中学 嘉兴市: 嘉兴市第一中学嘉兴市高级中学平湖中学海宁市高级中学 桐乡市高级中学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嘉善高级中学嘉兴市秀州中学 桐乡市第一中学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桐乡市茅盾中学海盐高级中学 嘉善第二高级中学 湖州市: 湖州中学湖州市第二中学湖州市菱湖中学德清县第一中学 德清县高级中学安吉高级中学长兴中学德清县第三中学 长兴县华盛虹溪中学(民办) 绍兴市: 绍兴市第一中学上虞春晖中学诸暨中学绍兴县柯桥中学 嵊州市第一中学绍兴市稽山中学上虞中学新昌中学 绍兴县鲁迅中学诸暨市牌头中学绍兴县越崎中学 金华市: 金华市第一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兰溪市第一中学 东阳中学义乌中学永康市第一中学武义第一中学 浦江中学磐安中学金华艾青中学义乌市第二中学 衢州市: 衢州第二中学衢州第一中学江山中学龙游中学 丽水市: 丽水中学缙云中学遂昌中学青田中学 云和中学龙泉市第一中学庆元中学松阳县第一中学 景宁中学 台州市: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科学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选错均 不给分) 1.(2017浙江温州,题号1,分值4分)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答案】C 【解析】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故A做法错误;坐姿要端正,距离适中,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故B错误;连续阅读时间不宜过长,故C正确;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故D错误。 【知识点】考点5: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2.(2017浙江温州,题号5,分值4分)如图为自动垂直升降式车库的停车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汽车匀速上升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D 【解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位置高度,物体质量越大、位置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汽车匀速上升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位置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加。故选D。 【知识点】考点14: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3.(2017浙江温州,题号6,分值4分)下列情景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A.司南指示方向 B.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C.电饭煲通电煮饭 D.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 【答案】D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司南利用磁体指南北的性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定稿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体结 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常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设定: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特征 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 2、黄色的硫磺; 3、紫黑色的碘; 4、高锰酸钾 [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 [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 [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 [投影]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 [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投影图片]: 1、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晶体; 2、凝华得到的碘晶体;

化学反应限度微课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限度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按从熟悉到陌生、从形象到抽象认知规律理解化学反应限度概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按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量变角度(C 、υ)理解化学平衡状态。使抽象知识图表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对规律的推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平衡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是很奇妙的,让学生是体验化学之美科学之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的探究精神。 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理解 难点 理解化学平衡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Ⅰ、导入展示拔河比赛的图片 教师讲解拔河比赛的规则和比赛时的发生的情况引出化学反应限度 [思考1][投影] 在一定条件下把3摩尔氢气和1摩尔氮气置于容积为1升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N 2、H 2、NH 3浓度变化情况填入下表,最终能生成2摩尔NH 3? [分析] [投影] 你能以N 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为例作出可逆反应进行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各自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吗? 开始:正反应速率 =最大 逆反应速率 =O 过程:v (正)减小 v(逆)限度:v (正) = v(逆) 图示: 2、化学平衡 (1)定义:[教师]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v(正)= v(逆),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一定的状态(限度),这种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记忆)[教师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分析并得出化学平衡特征] (2) 化学平衡特征:逆、等、动、定、变 例题N 2+3H 22NH 3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2和H 2不再化合 B. N 2、H 2、NH 3浓度相等 C.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2016浙江温州科学中考试卷和答案(word经典版)..

201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科学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 素是( )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生物 2.某台灯铭牌上标有“9W ”字样,“9W ”表示该台灯的( ) A .额定功率 B .实际功率 C .额定电流 D .实际电流 3.如图是四种常见饮料的pH ,其中是碱性的饮料 是( ) A .可乐 B .橙汁 C .牛奶 D .苏打水 4.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分类中爬行类的是( ) 5.2016年3月,一场以人智能 AlphaGo 获胜的 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 AlphaGo 对弈的 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 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 B .神经中枢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6.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灯泡L 1、L 2都发光。 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 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 A .a 和b B .c 和d C .e 和f D .g 和h 7.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 A .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 .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 8.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药品需要合理保存,否则容易变质。硝酸通常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硝酸在光照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 3====光 4NO 2+2H 2O+O 2↑,该反应属于( ) 第1题图 第3题图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3-201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七年级(上) 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C 元 C 1= C D . 直线l经过点A 直线a,b相交于点A 9.(3分)如图,B是线段AC的中点,P是BC上一点,若PA=a,PC=b,则线段PB的长是() (a﹣b) C. (2a﹣b)10.(3分)在平面内,线段AC=5,BC=3,线段AB长度是整数,则线段AB可取()种不同的值.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有6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1.(3分)单项式﹣a2b的次数是_________. 12.(3分)与最接近的整数是_________. 13.(3分)计算33°52′+21°54′=_________. 14.(3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大4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 15.(3分)长度相等而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其中一支可燃3小时,另一支可燃4小时.将这两支蜡烛同时点燃,当余下的长度中,一支是另一支的3倍时,蜡烛点燃了_________小时. 16.(3分)小明的妈妈制作了30个粽子,准备给小丽若干个,小明打电话给小丽,小丽却说:“我在外地旅游,三天后再来拿,你先把粽子放在冰箱里冷冻,…要几个粽子么,可能要1个,也可能要30个,也有可能要1个到30任意个数”,小明的妈妈拿出了5个袋子,要求小明把这30个粽子放到5个袋子中,并密封好放在冰箱里冷冻,当小丽来拿时,不管小丽要1到30个中的几个粽子,不解冻不拆封,拿5袋粽子中的若干袋即可,小明该在5个袋 三、解答题:(本小题有7小题,共52分,每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求解过程) 17.(5分)在数轴上表示数3,0,﹣1,﹣2,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 18.(8分)计算: (1)5﹣(﹣2)2×3 (2). 19.(8分)解下列方程: (1)4(2x﹣3)=1 (2). 20.(6分)化简求值:2(2x﹣3y)﹣(3x+4y﹣1),其中x=2,y=﹣. 21.(8分)如图,已知A、B、C三点,请完成下列问题: (1)作直线BC,射线CA; (2)作线段AB,并过C作AB的垂线,垂足为D; (3)找出点N,点N是直线BC上的一点,且使NB=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