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节传统之中国结

春节传统之中国结

春节传统之中国结

春节传统之中国结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结。

中国结的来历: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装饰品,从古人结绳纪事演变来的。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明清时期有了正式名字,就叫“中国结”,讲究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

中国结的特点: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常与一些吉祥图案搭配在一起,如龙、元宝、铜钱、玉石、鱼等,造型独特、绚丽多彩。

中国结的寓意:因为“结”字与“吉”字谐音,“吉”字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都属于吉的范畴。所以它是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喜庆洋溢的象征。

中国结的种类:中国结有很多类型,有祥云结,双喜结,桂花结,团锦结,如意结,双蝶结等,都代表了人们的美好希望。

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第8课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1 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问题情境: 1.原始社会与今夫我们使用的碗,口径与 足径、高的比例是多少?为什么会这么设 计? 观察图像 在教师提示 引导下思考 并回答问题 2,我国游牧民族与农耕定居生话的民族观察,思考,交流

3.《长信宫灯》在造型上有哪些特点?具备 那些功能? 4原始彩啕的装饰绞样为什么多位于器物 部? 《汝需青瓷水仙盆》和《钧窑玫瑰紫釉花 盆》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归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追求功能与美现的 统一,生活方式不同,功能诉求不同,往往 会催生出不同造型的工艺美术品 分组讨论交流 3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问题情境; 1.《洞荫仕女l图玉雕》正面、背面对比, 观察分析它们之间有何不同?体现了工匠 怎样的巧思?这件和田玉料做了几件工艺 品?你能看出玄机吗? 观察图像,思考小组 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回 答问题 2.《翠玉白菜》独其匠心,你能分析一下赏析《翠玉白菜》

3.良济文化的玉琮和曾侯乙墓的青铜尊盘,它们分别呈现了怎样的风格?体现了哪些制造工艺? 归纳:《铜荫任女图玉雕》和《翠玉白菜》的因材施艺,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与智慧。良渚文化的玉琮和曾侯乙辖的青铜尊盘体现了传统工艺的制造精湛和风格多样。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问题情境: 1,为何青花瓷在元代呈现出大发展的态势, 这与当时社会审美、历史背景有什么关系? 2. 分析《后母戍鼎》《首窑青釉瓷贯耳瓶》《粉彩九桃天球版》《玛瑙牛首杯》各有什么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特质 采用视频资源,解读教材中出现的明式家 具—《紫檀南官帽椅,通过分析其造型、装 饰、材料、技术等内容,总结传统工艺的特点,让学生网顾课堂所学知识点。 归纳:工艺美术是 思想文化的载体。 历朝历代的文化影 响着当时工艺的发 展,纵观历史的长 河,工艺美术具备 独特的时代风格, 体现兼收并蓄的中 华文化特质。 分组讨论交流 观察图像, 将教材内容与所学历史、文化知识相融合. 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小组 讨论,了解这三件工 艺品的特色。迎察明 式家其. 讨论交流各自心得。 通过同题引导学生 思考讨论并发表观点. 提升学生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能力

传统中国结翻译

传统中国结 F:欢迎来到“您问,我答”这个节目,亲爱的读者朋友!应广大听众的要求今天我们将向您介绍中国的著名手工艺术品:中国结。 M:较多的听众都对这种手工艺术品感兴趣。比如:Engelbert Borkner,Josef Araki und Werner Morr。 F:我认为这是一个吸引人的/有趣的主题。 M: 我也这么看。传统的结起源于中国古代早期,其雏形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末的缝衣打结。 F:1911年清朝末期,中国结的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的民间艺术。 M:如今中国结是一种受欢迎的装饰品和礼物。 F:由于中国结的悠久历史,还有它与中国人的审美相一致,它被称作中国结或是 Chinesischer Knoten 。 M:对的。中国结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 F:很久以前它被当作文字使用。 M:现在让我们来详细了解结的五千年的历史。 F:结的制造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文字引入之前,结被用作记叙不同的事物。M:重要的事情会打一个大的绳结,不太重要的事情会打一个小结。所以绳结是用来帮助记事的。 F:悠久的发展历史使中国结成为极具文化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精髓。 M:为了理解中国结的含义,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汉字和其发音。 F:汉字“Sheng”(绳)和“Shen”(神)在汉语中发音非常类似。绳子在中国古代被神化,因为它看起来很像一条蜿蜒的龙。在史前时期龙的样子会用打结绳子的变化表现出来。 M:汉字“Jie”(结)和“Ji”(吉)的发音也很类似。“Ji”有很多含义:从幸福,富足,财富,平安到长寿,健康,欢乐。 F:中国结不仅在样式和颜色上很漂亮,而且它还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信仰以及古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M:是这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多得被当做吉祥物用于衣服上。 F:在1911年清末中国结的制作方法渐趋成熟,中国结本身也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物品。 M:在现在中国它们成为更受欢迎的装饰品和首饰,例如墙体装饰品、车内吉祥物、戒指、耳环、项链甚至是腰带。 F:中国结在传统节日中非常流行。带有丰富民间文化印记的不同大小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十分合适的节日氛围。 M:中国结在婚礼上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盘长结是一种同请柬绑在一起的长形的小结,它象征着白头偕老。 女:用吉祥结装饰的扇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代表着吉祥如意。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

《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课程方案 回浦中学王文霞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01) 一、课程背景………………………………………………………………………………0l 二、课程设计思路 (01)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01) 一、知识与能力 (01) 二、过程与方法 (0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1)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02) 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 (02) 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02)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特点 (02) 三、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03) 四、教学内容的表达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成人化教学 (03) 五、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 (03)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03) 一、内容安排及实施建议 (03)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 (0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塑造物体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中国传统手工工艺传承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手工也在渐渐的消失,比如中国结,中国结不仅仅是美和巧的形式表达,更是民间智慧和名族情怀的承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结记忆已经成为一门国粹,在这个编制后面不仅织进人们浓浓的情意和深深地祝福,同时也保留着及其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为了将我国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习,我们特开设了这样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术》这门课程中,我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并根据自身知识能力特点选择性的开设了三大块教学内容,分别为中国结、剪纸、折纸。这三部分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结的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学时的30%。这主要是因为:1近些年来,中国结的编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这门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艺术,已经悄悄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例如手机链的装饰,项链装饰,发卡,鞋等等。而当教学内容和生活更贴近时,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曾有多个学生拿着他们的手机链等物品向教师询问该如何编织。2编织中国结的基本材料也比较容易获得,本次组织教学的方式即为教师购买后发给各个学生,而且编完一个结后,还可以把线拆开,继续新的教学内容,线绳可以重复使用。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中国结的教学内容在安排上主要讲解基本结,而复合结讲解则比较少。 剪纸是我国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是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国虽然是折纸的发源地,但现其发展却远不及日本、朝鲜、比利时等国家。在一些国家,折纸甚至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教学内容。把折纸作为我们开设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对折纸的兴趣,希望折纸能慢慢的回到我们中间。折纸的授课内容我们也主要是安排了折纸的基本原理、折纸的符号,在学生学会看图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图纸亲自动手折一些简单的图形。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概况 2.掌握吉祥结、绶带结、平结的编织方法 3.掌握剪纸构图基本符号和基本技法 二、能力目标 1.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摸索并尝试解决方法,能独立思索方案并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和思考,能根据主题创作并完成相关成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通过对中国结,剪纸,折纸等的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相关的社会调查报告学校青岛第三十三中学 班级 2011级5班 学生姓名方宇轩 指导教师薛文华 关于传统节日春节相关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本次调查时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的,通过对我的朋友、同学、家人,以及住在同一小区的居民的问卷填写或者口头述说而进行综合进行的。 对于现代百姓对于春节的感受和思考,通过亲到身感受而得的结果。从金钱、交通、饮食等方面来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调查,还从学生、非学生这两个方面的着手,得出人们是否感受到春节在人们心中的认识,包括传承弘扬中华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等方面,其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良好的教育意义。 二、调查方法及调查问卷说明: 1.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一部分运用网络将问卷传给其他人来完成,一部分是通过打印出来,现场答题,剩下的是口头问答来完成的。 2. 调查问卷情况说明:问卷中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方式,一共10道题目。内容包括:生活各个方面。 3. 调查报告样板:见最后一页。 4. 调查时间:2013年1月10日-2013年2月12日 5. 调查对象:城市普通大众(不分男女 6. 调查数量:40人左右

三、问卷的单题统计及分析 1. 过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的情况 对于学生几乎每年都在家和父母一起过春节,因为还没有自己成家立业等方面原因。但是成家了的人们少部分是每年回家陪父母一起过年,占40%;隔一、二年回一次的占55%;隔几年或者更多年的占5%。 2.不太愿意回老家过春节的原因 春节时中华名族最大的一个全民节日,春运每年都很紧张,今年更是,很多人因为买不到票,或者觉得太疲劳,放弃回家过年,这部分的人占10%;认为过年开支过多,经济上比较困难,就没有回家过年,这部分占40%;因为工作不能脱身的其他方面不能回家的占50%,这是大概情况。 3.回老家过春节金钱开支情况 在过春节期间,对于学生没有太大的开支,占30%;对于已成家的人开支很大,在生活各方面都花费很多,饮食占很大部分。开支在几千元占40%,上万元的开支占30%。春节确实是消费的黄金时段。 4.过春节是否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情况 很多人在最近几年都在抱怨春晚太枯燥、乏味,与此同时,其他电视台很多咋春节期间有很多联欢晚会或者其他吸引人的节目,,喜欢看春晚的人数骤减。其中,每年都会全程观看的占30%;会看,但不一定看完整占45%;一般不看占25%。 5.关于过春节贴春联习俗的情况 作为古代传承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贴春联很凸显年味,很多人过春节都要买精美的对联贴在自己门旁。每年都贴占60%;会贴,但不是每年都贴占30%;一般不贴占10%。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 李砚祖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然而,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和进步,工艺美术也不例外。由此,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技术的层面上,遭遇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不少的传统手工技艺;二是一些传统工艺技术已经失传或消亡,在当代,这种失传的速度加快,可能性加大。由此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矛盾。作为拥有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在世界工艺园地保护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必须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所遇到大三大矛盾:是作为经济产业还是文化事业?技术更新与传统技艺保护之间如何处理?创新与传承怎样协调?中独领风骚。今天,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窗口,也是我们今天创造美的新生活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生产,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即使是今天,它仍是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大工业生产的互补,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保护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造物即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的属性。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工艺美术是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特质的,具有文化遗产的性质,它既是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诸多成分。作为物质文化,其物质材料是工艺美术的基础,因材才得以施艺,材料是物质的基础,也是非物质的工艺技术的基础。从材料与工艺技术的联系,也能明显地看出其物质与非物质的关系。所谓物质文化,材料是其根本,而“非物质”的工艺技术,本质上是处置物质的技术,进一步看,材料不仅决定了一定的加工材料的工艺技术,而且决定或规定了一定的装饰方法和艺术表现风格,材料确定着形式,材料“使人感觉到风格”。 工艺美术既是传统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以物质文化而论,其从材料到产品都有显见的物质内容和形态,包括剪纸工艺美术在内;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工艺技术、方式与方法、过程,乃至设计创意、作品的功能都是非物质的。 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来看,近二三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各行各业的技术更新和进步,工艺美术也不例外。由此,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技术的层面上,遭遇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不少的传统手工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与当代设计发展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资源和经验,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不少工艺美术资源都已流失,并且由于中国自主设计思想不够强烈,常常会忘了本国文化而一味追求“国际化”,可实际上这种没有基于本国文化基础的设计并不能很好的进入国际。于是要想搞好的设计,当代设计师必不能只想直接借鉴与他人,同时还需加入本国的文化,本国的思想,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资源当代设计中国元素 一.中国主要传统美术资源介绍 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丰富多彩,是我国艺术百花园的一枝艳丽的花朵。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则是以材料来分类,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美术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i工艺美术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一种精神生产,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并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从原始社会起,我们远古的祖先便开始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劳动工具,经过人们的使用经验最初只是经过简略打制的粗糙石器经过磨光,转孔,用以穿绳和装柄提高了使用功能,又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石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定型的工具,并且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他们会注意石材的纹理和色泽,运用曲线和直线得对比,以及制作时的对称和均衡法则等,其实这已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初步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要求。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工艺美术就是生活和美学的结合,它是通过没得工艺美术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装饰)对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对人们的思想感情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品种已较多,有壁,璜,管,珠,坠等。而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特征的制陶工艺更是在工艺美术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早的灿烂篇章。就彩陶工艺来说,它作为为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不仅拥有实用功能上的优势,它那具有特色的彩绘图案也起到了装饰作用。在它的图案形式法则中,那时候得人们便已会用对比法,分割法,双关法来提高它的艺术效果,,这已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匠,这些对我们现在的设计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最具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青铜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制范,熔铸,装饰等过程,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有许多优点,并且它的装饰工艺也令人折服,商周青铜器的装饰还各有其不同艺术特点,商代主要采用饕餮纹,即兽面纹,其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是造物的艺术,造物即产品生产,经济性是其根本的属性。以下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在手工业时代,它是主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之一;在大机器生产时代,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形式和部类,作为独特的经济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工艺美术作为产业,它与其他工业的产业形式又有根本的不同,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更准确地说具有文化事业的性质。?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角色定位 在今天,把工艺美术作为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或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看,不仅是一个实践难题,也是一个理论难题。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行业和一种经济性的产业,新中国建立伊始就已如是,成千上万的企业,生产产品、完成产值,将产品推向市场,其过程与生产其他产品没有什么不同;其特殊性仅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如果着眼于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和艺术性质,试图将其作为文化产业来定性,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在产业的意义上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因为产业要有产出,要有产品,产品必定要有价值和价格,其经济性必然包含其中了。但是文化产业并不一味强调利润而更看重社会价值,而经济性的产业不能不强调利润,将工艺美术行业作为单纯的文化产业对待,在今天的发展经济的大潮中,不太实际,也有很大难度。而将工艺美术定义为文化艺术事业,则与作为产业对待又有很大差别。文化艺术事业不像产业那样追逐利润,国家甚至要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资助。因此,如果将庞大的工艺美术行业改为工业美术事业,则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有必要将工艺美术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像认识其既是物质文化又是非物质文化一样,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其本质和特征,从具体的工作出发,加以不同的处理。如在商品生产上以经济性为主体,但在传统技艺的传承方面又要从文化事业的角度加以支持,包括实行保护性的税收政策,对部分工艺产品实行保护等等。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价值 1.产业价值:作为行业的传统工艺美术,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各地的工艺美术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数已经成为地方传统工业的支柱或城市的象征(所谓城市名片),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工艺美术行业虽不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作为特色产业之一,仍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就业价值:传统工艺美术在解决就业上亦有其他工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工艺美术主要靠人工和技艺,对生产场所和生产条件要求不高,有的还适合于家庭生产或加工,成为家庭副业。初步估计,全国从事或与工艺美术生产、销售有关的从业者在1000万以上。 3.市场价值:工艺美术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是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工艺美术的对外贸易,以特色取胜,一般不会遭遇贸易摩擦之类的问题。 三、技艺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 对全国大多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而言,一方面是技艺失传,一方面是现有技艺面临无人承续的状态。过去子承父业,现在因为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拓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工艺技艺和职业生活,原因一方面是

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中国记忆

北京传统工艺美术,以玉雕、牙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京绣等技艺最具特色。北京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条件,传统工艺巧匠云集,名师荟萃,以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典雅名贵而享誉海内外。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上承明清时期的工艺传统,从明朝的少监府到二十四衙门,清朝的清官内务府造办处的四十二作,到清末时期的工艺局,民国时期的民间作坊,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但制作的工艺品仍以延续传统技艺与传统题材为主,少有创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转机。自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这17年时间对于历史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7年。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传统工艺恢复阶段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发展阶段,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设计制作了许多有别于传统题材而独具新中国文化特色的工艺品。这些艺术品因其题材的特殊性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稀缺性可见一斑。 传统工艺的新中国记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的传统工艺应该走何种发展道路,如何在工艺上继承传统,在样式题材上突破传统成为传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1949年8月,开国大典还在紧张的筹备当中,市政府就邀请梁思成、费孝通、徐悲鸿、林徽因、高庄、吴作人、马衡等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请各位专家献计献策。专家们一致认为,新中国工艺美术要有新的面貌,要制作出具有新时代特点与新中国特色的作品,求新求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17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制作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17年,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手工业工厂、集体所有制企业几种不同的经营方式,这是一种有别于明清时期和20世纪上半叶全新的发展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品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它的审美趣味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百花”题材的工艺美术作品出现,正是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而制作的,成为这一时期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创作主题。1957年,北京景泰蓝行业制作了一对高1.73米、最大直径0.9米,瓶身绘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图案,名为“龙耳尊”的大瓶。还有玉器行业也制作了玉雕百花篮,象征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大繁荣。 这一时期,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设计出新的表现题材,即使在“文革”时期这种趋势也很明显。玉雕行业,既有继承传统样式的佛像、仙人、仕女等题材,如仕女、观音,也有神话、故事题材的月宫嫦娥、西施梳妆等作品。最具特色的是出现了大量以领袖、名人、农民、儿童为题材的玉器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主席视察黄河为题材的白玉《河清有日》,毛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的白玉作品《工地上的太阳》等。1958年,玉雕大师王仲元创作的翡翠三秋瓶瓶身饰以黄瓜、扁豆、蔬菜等图案,以此歌颂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牙雕行业,以传统的仕女、老人、佛人、武人、花卉、小活、兽等几类为主,有一些反映新中国面貌的大型牙雕作品面世。这些反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牙雕作品的出现,改变了北京牙雕工艺品以古装美人、果蔬一类等传统题材占主流的面貌。如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牙雕作品《红领巾》《少先队员》等。还有一些作品,如《翻身曲》《草原英雄小姐妹》《新农民》等,都是反映了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佳作。长期以来,景泰蓝工艺品固守传统,以梅兰竹菊四君子、富贵多寿、凤穿牡丹、鹤寿延年、五福捧寿等吉祥纹饰为主要装饰。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生活题材和革命题材的作品。如红领巾少年喂鸡养兔的场面、解放军战士搀扶农民老人的军民一家亲的题材,都十分具有新中国时代特色。1966年,由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设计的景泰蓝金秀瓶,造型简约流畅,选取了南瓜、白菜、豆角花为图案进行装饰,生活味道浓厚,突破了传统的图案设计思路。另一件《万里长征第一关》,更是歌颂红军的革命精神。雕漆行业也出现了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庆祝丰收的场面、红领巾形象;有表现新中国面貌的作品,如寓意和平的和平鸽形象、新中国国庆庆典场面等等。更有以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北京地区的新建景观为题材来装饰雕漆作品,如剔红十三陵水库插屏。 新中国特色的经典名作 新中国成立的30年时间里,一些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经典名作,成为了“国宝级”的珍品,

精品-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新一年的开端,因此这个节日隆重而盛大。所以在这一天,大家必定是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今年春节,为了迎接新成员的到来,我们全家都留下来 陪即将临盆的嫂子,好让她安心养胎。不过,不能回老家过年,这对我来说,着实可惜。毕竟乡下那震耳欲聋的烟火爆竹声,我倒是挺想念的。还有夜空中赫然升起的一束束花火,一声巨响而营造出的视角冲击,那庞大而震撼的美,在一瞬间的爆破亳无保留的释放出来,也是我久久难忘的。 除夕夜,吃的是团圆饭,聚的是亲人情。这团圆饭得吃 得热闹,图个团圆的寓意。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唠叨家常,聊聊闲事,也让这天过得有了些年味。在餐桌上妈妈做的年糕获得一致的好评,这年糕我们老家那边管它叫"油菇子"(谐音)。它和其它年糕有所不同,外呈棕黄色,需用糯米粉伴红糖加水混和,倒入油锅油炸而成,外脆里嫩,口感甚好。这还是妈妈今年特意从老家那儿学来的呢。 大年初一的一大清早醒来也有一套讲究。洗漱完的水应 当留起来,统一装在一个水盆里,说是新年不能把身上的财气流走。着实有趣。而且大年初一早餐不能吃酒肉,必须吃斋。具体何故,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距,我就不清楚原因了。

等到吃完早餐就要做开年来最重要的一件事了,是无论如何都要完成的一一拜年。这可是什么也阻止不了的传统呢。拜年也得有顺序,先长后幼,给老爷爷老奶奶们拜完,再给叔叔婶婶们拜……我家的亲戚多,用手指头掰来数也数不清。但今年特殊,我们身在深圳,只好一一打电话拜年了。如果在老家的话,一般在这个时候已经我们早就出门走亲访友去了。 唉,说实话,还真是有点怀念在老家时跟着爸妈出门拜年呢。说不准还能捞些糖回来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好多好多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农历正月初一,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也是过新年。新年到了,到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过年是最快乐的时光,可以放鞭炮、逛花市、穿新衣、还可以拿到好多好多的红包,象征大吉大利。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互相道一声“新年快乐”,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像喝了蜜一样。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一岁,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也要更加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活。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心想事成。农历正月十五,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我最喜欢的就是放烟花了,一个个烟花冲向夜空,照亮了整片天空,紧接着五颜六色的星光慢慢飘落下来,就像争奇斗艳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使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到了,粽子飘香,令人垂涎三尺。除了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举行龙赛,现场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艘艘龙舟好似箭一般飞了出去,场面非常壮观。农历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除夕作文大全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除夕作文大全 这篇关于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除夕作文大全,是笔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介绍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

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Basic introduction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与思考 【摘要】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其创新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诸多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关键词】工艺美术;形态;神韵;理解与传承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回顾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大发明,其实大多与中国传统工艺相关,或者说就是传统工艺文明的产物。久远的工艺美术历史留给今人的,既有无数令世人惊羡的产品,还有亟须传承的传统工艺文化及其精神。 首先,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类。 当代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长江流域的江西、浙江,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等地都已有烧陶器的活动。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釉里红成为瓷器生产的经典作品。明清时期,各色彩瓷展示着制瓷业的杰出贡献,各种制瓷技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斗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形成一个惊羡天下的彩瓷时代。其次,青铜工艺。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至殷商、西周达到鼎盛,历经十五个世纪的辉煌。中国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之宏大、生产的品种和造型之多样、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文化意义之丰富,都可以说举世无双。第三,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楚汉漆器是人类漆器史上难以比肩的经典之作。唐宋时代还创制出了各种雕漆,如剔红、剔彩、剔犀等。漆还作为造像的工艺,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工艺形式。最后,中国人对玉石充满了敬意,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以玉比德;;,对玉质之美的喜好,更是可以溯及新石器时代。有学者曾认为中国文化实可称作玉石文化,我们从新石器时代各种玉琮玉璧的盛行、先秦时代;;君子玉不去身;;到明清各种玉制品,大到高达两米多的;;玉山子;;,小到各种玉佩饰,可以说玉见于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传统装饰艺术虽历经千年的衍变,确未在变迁中暗然失色,反而愈加有东方民族的特色,历经时间长河的冲刷,更显出其独有的魅力。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中,生活的多元化、意识的宽泛化,使艺术的传承薪火相传。上述简略的回顾,无非想说明,中国传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