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姓名:陈刚

班级:艺术设计系公共三班学号:35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观念创新

21世纪是充满变化的时代,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说,“这个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所有变化中,呈现为世界性、主导性的趋向应首推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如同不可阻挡的大潮扑面而来,所有企业都被裹挟其中交受到深刻影响。相应地,企业所处的公众环境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急剧变化,这一变化给公共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置身其中,企业惟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清晰识辨公共关系的新格局,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公关战略目标和方向,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的过程;是一种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规模及形式不断增加,各种次源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配置,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前就曾经出现过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是这一进程被资本主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近10年来,在信息技术的直接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潮流来势凶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全球化流运。

首先,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184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到1998年已增至13263亿美元。就增长速度而言,1980年~1998年,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周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其次,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众多大型或超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5000亿美元。间接投资的数额更大,1996年底世界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达20.2万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交易的资本存量由1980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5万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持续的、无止息的扩张冲动和国际渗透,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再次,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由此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规模。每天经过纽约、伦敦和东京金融市场的货币交易量,已由10前的190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万亿美元。

最后,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国际信息流动快速便捷,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之中。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几年,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已增加了1000倍。20世纪80年代一条通迅线路只能传输一本书容量的内容,而现在一秒钟能传输8万至9万卷书的信息量。信息网络技术的产业及其迅猛发展,使得运输和通迅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的,使整个世界经济借助信息和网络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上述趋势长期的量的累积,已经使国家经济关系乃至国家政治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可以说,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

实践证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有利于促进各国各地区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各自的经济效益。这种生产社会化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任何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不应也不可能置身其外,而只能顺应潮流,加入其中,就会被闭锁,被孤立,被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公共关系面临的重大变革

受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的裹胁和冲击,经济社会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的关系上升了,有的关系消失了;有的关系被强化,有的关系受到削弱;更多的是各种利益关系被重新拆分整合,由此使得经济层面的公共关系呈现出错综复群众复杂的局面。为此,公共关系作为现代企业协调与相关利益群休整之间关系的重要战略武器,也必须对经济全球化,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找破、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资源的重组与配置,而且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国家关系、民族关系、社会群体关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冲击,使之面临全新的关系格局。其中企业组织——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参与者,受到的冲击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组织,其面对的关系格局的变化也将更加复杂。由此,公共关系作为企业与相关公众之间利益关系的系统或集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裹胁和影响,而发生重大变革。具体表现在:

——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关系趋于全球化、紧密化

近50年来,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以比世界GDP年均增长率高一倍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1998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22亿美元的23.4%,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1/4的GDP不经过国家贸易就无法实现,且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得到加强。伴随着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愈来愈多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采购供应链和产品销售网,实行全球采购,全球销售。这一趋势直接引起企业公共关系中供应商关系和经济商关系的变化。

从供应商关系看,在全球资源整合的今天,许多国际集团开始把采购触角伸向那些成本低廉的地区,用来自全球最廉价的零配件组装成品,以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由此,全球型的采购供应商关系大量结成。例如,作为世界移动通信领域三大巨头之一的爱立信从1997年开始就实施全球供应链计划,并将其作为公司全球化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供应链体系,就是企业建立一个由

我极供应商组成,集产品分系统或单元制造、研发于一体的供应网络。在这一全球供应网络中,爱立信将全球划分为亚太地区、北美、拉丁美洲和欧洲四大区域并分别建立供货枢纽。其中亚太地区的供货枢纽建在中国,负责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的供货。在供货枢纽下,爱立信设立一级供应商并负责建立为其供货的二级供应链,而二级供应商又会在本地建立其下一级供应链,其中每一级供应商都可以从全球范围的选择,由些形成全球化的多极供应链体系。这一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使得爱立信公司的供应商关系不仅完全国际化,而且趋于多极化。如何协调好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处于不同层级的众多供应商与本企业的关系,以及各个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公共关系面临的新课题。

就经销商关系而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企业将目标市场由国内扩展到国外,进行海外销售,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本国市场饱合、产品供应过剩的情况下,纷纷把目标转向发展中国家的未饱和市场。而为降低销售成本,减少进入障碍,最便利的方式就是与目标市场所在国的销售商,包括经济、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他们现有的销售渠道网络进行产品销售。例如,如湾地区的半导体无器件制造商每年将70%以上的产品销售到美国,主要依靠的就是当地的经销商网络。而日本松下、索尼、夏普等家电制造商在美本土的大量销售,更是以遍本全美的大型家电专卖店加BEST BUY等为主要通道。这趋势使得企业面对的经销商关系也在趋于国际化、全球化,从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竞合

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而使生产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突破了地域和国家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建立伙伴关系,进行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国际分工合作。例如,美国与中国合作在中国组装飞机,德、法、日美与中国合作在中国生产汽车,都是利用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与中国汽车制造厂商进行紧密型合作。而爱立信在2000初,宣布撤销其设在巴西、马来利亚、瑞典和英国的手机制造工厂,将手机生产环节外包给新加坡制造商,也是其在全球化战略结构成调整中,将生产过程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随着生产在全球组织,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企业的竞争对手由本土同行企业扩展为世界同行企业。为了在更加广泛、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许多企业一改视同行企业为敌人,彼此之间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传统竞争观念,与往日的竞争对手携手合作,以求优势互补,共同做强做大。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有意合作建立一个通过互联网交易的单一零部件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又如沃尔沃、爱立信和TelidAB正在合作开发新的业务组合.

由于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跨国兼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愈来愈多的企业投身于跨国兼并中,始于1993年的兼浪潮持续至今势头未减。1999年全球企业兼并总额高达3.4万亿美元,比1998年的2.5万亿美元增长了35%,兼并的主角是美国和欧洲,分别占兼并总额的52%和36%。这一趋势在21世纪仍将继续下去,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企业兼并也越来越多。

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兼并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中的企业兼并更多的是为了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节约研发费用,实行协同合作,提升经济规模,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共同提高竞争实力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显然,这种兼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兼并双方的共同发展。由此,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纯竞争关系,逐渐转向竞争与合作并存、互利互惠、求得双赢的竞争关系。竞争关系的出现要求重新定义、诠释和理解公共关系中竞争者关系,并以新的策略方法协调和处理。

——跨国公司外部公共关系内部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最活跃、最具推动作用的力量是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大批跨国公司的推波助澜使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达到高潮,跨国公司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1994年,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为4万家,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研究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的90%。到1999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已达6.3万家,共有海外分公司70万家,其产值占世界产值的45%,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投资占世界累计直接投资的90%。

据对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企业”的统计显示,世界500强的营业额达12696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0%。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跨国公司。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100个经济全体中,有51个已不是国家,而不大型跨国公司。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全世界的资本、信息、财富和权利正在日益向跨国公司集中,这些经济巨人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展全球亿有国家的所有经济领域。跨国公司正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强大的主导性力量。

跨国公司的强势发展对传统的企业公共关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使企业外部公共关系逐渐趋于内部化。有数字表明,世界贸易的1/3是在同一公司集团的各个分公司之间进行的。美跨国公司的内部进口在20世纪90年代占公司总进口的40%以上,专利用费的70%是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交易。这一现象使得传统的企业外部公共关系包括供应商关系、经销商关系、竞争者关系、客户关系等,转为同一公司的内部关系。如何协调跨国公司内的这些新型内部关系,成为新世纪公共关系又一重大课题。

值得指出的是,除业务和机构遍布全球的传统型跨国公司外,网络经济正在造就另一类新型的跨国公司,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网上书店亚马逊。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地进入亚马逊书店。完全建立在网上的亚马逊书店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一跃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20外品牌之一,普通跨国公司要做到这一步至少需要20、30甚至40年的时间。而就其市场分布和目标消费者群而言,亚马逊是无可争议的国际性公司。这种由互联网缔造的虚拟跨国公司在公众构成、构成分布、沟通方式以及形象系统形式方面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从而为当代公司公共关系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公共危机与风险呈现全球连动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生产、资金、贸易和技术在全球扩散与发展的同时,也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振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同际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这种经济风险的传播速度,使之呈现放射状、高覆盖、区域乃至全球连动的传染蔓延态势。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马来西亚,继而迅速传至东南亚各国,此后又殃及日本、韩国、台湾等,进而对世界经济产生连带性影响。

又如,随着纳斯达克股市的崩溃,美国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并呈现衰退的征兆。美国摩根士丹利添惠首席经济学家之为“全球化衰退的第一步”,并且认为由于供应链的IT业发展周期进入低潮,日本和平一些亚洲国家经济会受到打击。而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国,美国消费者因泡沫经济破灭而大幅度减少消费,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再如,比利时的二恶英、法国的疯牛病及英国的口蹄疫在欧洲大陆的蔓延,一方面使欧洲各国畜牧业养殖户、奶制品及肉类生产厂家蒙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国家养殖业和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可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强,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与危机也在趋向全球化。与些相对应,企业公共关系中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同样呈现出全球连动的趋势。例如,与美国亚马逊、雅虎等网络公司受到股民挤压同步,中国的搜狐、新浪、网易著名门户网站也遇到同样的公众信任危机。而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因技术故障被美国消费者提起诉讼的同时,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质疑。上述趋势对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即由于公众对象日益全球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也在全球连动。这就要求企业在防范和化解危机时,不仅要面对直接公众,而且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利益群体都视为自己的公众对象,立足于全球进行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传播方式和手段高度信息化、网络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信息的快速搜集、加工、储存和传递,使各国政府、公司企业和个人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从而有利于加强各国及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其次,国际互联网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际互联网络可以及时处理几乎无限的信息,这就为全球居民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手段,并将在21世纪大大促进全球实务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不仅直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且为公共关系运作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公共关系作为重要的现代经营管理战略,其首要职能是促进企业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而互联网作为新的沟通媒介,无论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运作成本,还是实时互动、即时反馈等方面,都远非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能相比。目前,因特网上的网页数以计亿计,可检索的网页有8亿左右,1999年第一季度每天约有1万个新网址问世,

网页则以每天数万计的速度增加,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由此,公共关系赖以实现与公众沟通的媒介通道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在传统媒体仍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互联网为公关沟通开辟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企业可以借助网络将内部信息在瞬时间直接公之天全天下,而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与之利益相关的企业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甚至直接对话。这种对话不仅跨越了国界和公司的围墙,而且超越了既有管理层级的逐级沟通方式。例如,微软的任何一个普通员工都可以随时给比尔?盖茨以E-mail,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而中国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日本东芝公司总部就赔问题提出抗议。

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所倡导的“公众必须被告知”——即公开性的主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张扬。企业所处的公众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透明,而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和监督也从来没有如此充公、彻底。互联想网制造的玻璃屋对新世纪的公共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元文化之间碰撞、冲击与六融并存

经济全球化在进一步加深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程度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从而引起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冲突,并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强势经济的同时,也输出着自己的强势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演讲中经常把美国在全球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人民在接受美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接受美国文化,接受它的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念。

从我国情况看,在大城市和许多地区,麦当劳、比萨饼、肯德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许多青少年的首选快餐;情人节的玫瑰、圣诞夜的烛光晚餐、音乐回美酒的泡吧也成为新人类追求的是时尚生活方式;进口大片、游戏软件、外国音像制品更是在社会各阶层都拥有广泛的追随者,这些都印证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二者相伴相生,不可或公。

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对公共关系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企业在与不同国家、民族的相关公众进行经济交往时,文化背景的差异会成为强有力的制约因素,对双方的沟通与理解造成阻碍,以致产生分歧、矛盾和冲突。这一状况在企业之间的跨国合资合作中,表现得尤明显和普遍。德国的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组织机构调整和人员重新配置,而是来自两国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如些难以弥合,以致几乎淹没和瓦解了世界两大汽车巨头强强联合带来的巨大优势。

为此,新世纪的公共关系必须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协调、沟通以及构筑企业文化的功能和艺术。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公以丰富完善本企业文化,促进文化碰撞带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外来文化的消极

影响,化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努力构造更具适应性、兼容性的多元化共同体。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只潮湿流。这一潮流在新世纪的中速奔涌,既给公共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重新构筑公共关系的战略与策略体系,是新世纪中公共关系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 影响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设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意图有以下几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抓 住各种机遇,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为我们国家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带 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探究展示的,正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及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2、青年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培养 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本领。在第十二课主要 是从战略、宏观层面介绍我国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至 于具体怎么采取各种措施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第十二 课并没有讨论。本综合探究希望学生结合本地或我国的经 济建设实际,针对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在充分搜集材 料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本探 究活动是属于操作层面的。 3、应当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对经济学的基本知 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一个方面是必须让学生 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方面是必须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探究活动涉及的面很 广,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正好可以实现上述两个目标。

二、探究活动开展建议 1、本探究活动涉及五个比较复杂而且也比较重要的问题,最 好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问题, 这样可以充分节约时间。 2、在进行探究时,最好能结合本地的经济建设实际,提出有 针对性的建议。 3、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本探究的资料:上网;通过书刊、 报纸、杂志;实地考察、调研。 4、每个小组必须就自己负责的问题,提出一份探究报告,以 供课堂交流。在课堂交流完毕后,全班应当结合本地的经 济建设实际,形成一份综合性的、完整的方案。 5、进行本探究,最忌泛泛而谈,说大话、空话,光讲抽象的 道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有操作性的、建设性 的建议、对策。对高中生,只要求他们能够提出两三条建 议,不要求建议的数量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求他们提 的建议是合理的,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所搜集的材料对自 己建议的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也希望建议是有创 造性的。 6、课时安排:1课时。 三、补充资源 1、跨国并购可以分为:领域加强型、领域扩张型和领域开拓型三种类型。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正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世界各个角落。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 使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向。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呈现多重性 例如1995 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波及到北美、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又引发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 波及全球,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 一些国家因此发生政治危机,并使地区稳定受到威胁。种种事实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国经济利益相互交织, 导致了彼此间利害与共, 谁也离不开谁,也使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国际战略,日渐把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或加入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或协议, 加强了相互间的经济协调与合作, 以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彼此间的经济竞争,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国际竞争也日益演化为经济实力的较量, 经济成为最大的政治。这一切都为国际政治斗争注入了新的因素,使国际政治斗争从内容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谋求经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而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 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 西方国家却经济全球化为借口, 片面地强调全球化时代下世界各国的融合, 而忽视了主权国家客观存在这一事实, 宣扬内政和外交已经很难区分了,纯粹的主权几乎不存在了,在这个“地球村”里,必须放弃内政不容干涉的原则。这实际上都是为他们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继续打“人权外交”牌, 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理论依据,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行径的重演。其实质在于动摇“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为西方国家以自己认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标准构造冷战后的“新世界”打通道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而西方国家自己则并没有放弃主权,它要否定和限制的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否定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真正对国家主权构成威胁的,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主要大国。他们力图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利用这种趋势,在国际关系中建立起新的控制和调节手段,从而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主权发生的某些变化进行歪曲,不过是为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寻找借口。正是它们的行为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构成了威胁。 三、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现象,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经济实力, 或者说是加强了其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而且在短期内这种面貌很难改变,因而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西方国家主导世界政治的局面不会有明显改变, 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仍将继续努力主宰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世界经济中属被支配对象, 在这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面临风险和挑战较大, 获利却相对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并未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任何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获得毫末之利,南北差距因此在进一步扩大。 另外,当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正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来,抓住机遇,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中国的经济地位正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在全球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会动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在世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指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这些中心力量主要是指一些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这些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背景下,为建立一个围绕美国经济和黄金运转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一种尝试。1944年,由美国发起与组织的联合国家与联盟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最后协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2个附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这种体系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利于美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和维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美、苏、英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的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势力范围划分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其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中小国家的合理利益与诉求,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开了先河。 4、发展中国家:狭义上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广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是后发国家,发展起步晚;历史上曾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剥削;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市场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无论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政治军事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5、世界政治格局: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而世界主要政治力量主要指一些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些政治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便构成了世界政治格局,随着这些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动态系统。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世界政治格局可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6、休克疗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 萨克斯为解决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而提出的一套激进的经济转型方式,并广泛应用于东欧中亚一些国家,其基本内容为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稳定化为必要条件。由于这种经济转型方式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导致出现“休克”状态,因此,把它称为“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作为一种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给我国经济带来挑战。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 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课时训 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预计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B.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解析:材料主旨是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表明国家间存在密切联系。 A、B、D与题干指向不符。 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对跨国公司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跨国公司追逐的最大利益是实现利益最大化,④错误,排除含④的A、C、D三项。 答案:B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这是中国商务部会同中国4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的广告片的镜头。广告片呈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身影,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据此回答3~4题。 3.该广告片的推出( )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材料2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试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利弊

试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带来的利益被某些保护方式大大抑制了,对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破坏。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一、经济全球化的利:从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谈经济全球化的利。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由于国际贸易历史悠久,使其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传统贸易理论,尽管在历史时期地区性贸易盛行,但从总体上看,全球市场仍是被分割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盛行,传统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逐渐开始发生改变,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参与全球大市场,使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向全球范围推进。(2)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国际竞争、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加强了国际协调。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也不断加快,最明显的是国际电子产品的销售,其销售量猛增。 二、经济全球化的弊经济全球化的弊经济全球化的弊经济全球化的弊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贫富悬殊、削弱了国家经济主权、使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部分利益的同时,却承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冲击,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优势,他们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号,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一求得对该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控制,进而掠夺其资源。(2)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是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日益增多与作用日益增强相伴而行的,现代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超越国家(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之上的政治机构和国际组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十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知道联合国成立的时间、安理会机构 2.了解联合国维护和平部队 3.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 4.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重点:联合国及世界经济全球化 难点:安理会机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二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是如何成立的?它的宗旨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贸易组织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自读教材 2.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作出标记 探究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联合国成立的时间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2.联合国总部设立在哪里?其主要机构有哪些?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届大会。 3.什么是“安理会”?它由哪些国家组成?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4.阅读教材P93材料研读,思考: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归纳: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共同目的。 5.认识联合国维护和平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2015年4月8日,中国第十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225名官兵被联非达团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授勋仪式在联合国尼亚拉超级营地举行。联非达团总司令梅拉中将以及南战区各部门和各出兵国指挥官参加了仪式。2018年5月18日晚,圆满完成了为期1年国际维和任务的中国第16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第一梯队210名官兵乘机抵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归纳: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探究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当经济总的趋势是什么?经济全球化 2.看P94图,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时间成立的?其宗旨和主要职能是什么?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3.问题思考: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4. 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辨析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辨析》 前几天在上岳麓版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文时,办公室的老师包括我对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两个概念都不是很了解,现转载冯一下老师文章的一部分进行共享,以示区分: 目前,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习惯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课和命题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老师则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交替使用,以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概念更准确地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呢?看来很有探讨的必要。 长期参与中国“入关”和“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在为“经济全球化丛书”所写的“总序言”中指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从根本上看,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该从书中的《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一书写道:“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据此,我们可以说,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及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统一配置,从而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学术界虽未对经济全球化做出统一的界定,但上述说法中的基本要点已为大家所接受。 那么,什么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呢?一般论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通的一切障碍,让劳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教案】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教学任务】 教育目标知识与 能力 了解联合国的建立、主要机构及作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掌握经济全 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正确地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认识到联合国是避免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理解世贸组织和经 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点联合国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 难点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流程】 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引 入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有“经济联合国” 之称。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来了解它们在当今世界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教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探究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 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 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建立及宗旨】 观察图片《联合国旗帜》,阅读93页“相关史事”,思考回答 1.二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主张是哪次会议提出的?联合国成立于 何时? 2.联合国旗帜由哪些图案组成?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材料 研读”想一想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机构及职能】 1.阅读正文,填充表格 主要 机构 主要职能 每年举行一届大会,主要研究和解决国际性 重大问题。 联合国 秘书处 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国际法 院 负责审查国际重要犯罪 2.材料:联合国安理会13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联合国和非 洲联盟驻苏丹达尔富尔特派团(联非达团)的任期延长至2019年 6月30日。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2003年以来,达尔富 尔地区一些武装组织开始与政府军发生冲突。2007年7月,联 合国安理会授权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非达团,以支持执行和 平协议,并保护平民、联合国人员和国际人道救援人员安全。 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延长联非达团任期。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联合国的存在起到了什 么作用?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结 合课本史料,分析解答问题, 了解联合国的成立,认识联 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 及安全。 生:联合国会徽上的世界地 图象征着整个世界,橄榄枝 象征环绕世界的和平。体现 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的宗旨。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填 充表格,全面了解联合国的 机构及其职能 生:结合材料,认识联合国 的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 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 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 发生的战争。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浅析电子商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浅析电子商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经济中的各个环节。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已经成为经济中的一个主流力量,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外贸类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已经变的越来越迫切。文章从电子商务的涵义着手,分析了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现阶段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 上世纪末,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当今的经济活动已经完全成文信息经济,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因素越来越重。今年双十一日,仅天猫商城一日交易额达191亿元,加上淘宝其余部分,一日的交易额高达350亿元。显然电子商务已经在经济中占据了绝大的作用,传统的商业经济模式已经被颠覆。那么,怎样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强化自身的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从而在新的商务活动中处于优势,这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认真研究电子商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商务的涵义和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内涵 狭义的电子商务仅仅指通过因特网、内部网等各种不同形式网络在内的一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贸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涵盖各种使用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通讯方式;另一方面是商务包括不论是契约型还是非契约型的所有商务性质关系所引起地种种事项。因此,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现代的新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所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它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地所有商务活动高度融合的一项系统的庞大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五种主要类型:企业内部间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 (二)、电子商务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 当代世界,信息、网络迅速发展,已经使得商业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企业正面对着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地严峻挑战。这不但要求我们的企业在短时间内改变已有的经营理念,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梳理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⑴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讲解:一定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⑵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A、生产全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B、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C、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注意:三者的关系: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 D、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E、成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②具体原因:第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第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第三,资金为了追逐利润,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第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a.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b.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c.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d.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

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的关系

经济转轨是整体性的制度结构变迁,这里特指20世纪末许多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运动。对经济全球化则有不同的解释,在俄罗斯比较普遍认同的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全球化意味着:第一,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体、经济主体和其他主体之间建立关系的可能性;第二,这些关系与国家法律和规范相比,其重要意义增长得更快。”(注:[俄]π.и.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年最佳方案》,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上述定义的第一个方面是指全球性经济和生产关系的加强,各国各经济主体之间商品、生产要素和信息等各种交易的空前迅速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则强调了全球性制度结构在市场经济原则下的一定程度的趋同,经济主体所确立的跨国家边界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提出经济全球化将朝着5个方向发展:金融全球化、跨国公司形成、经济地区化、世界贸易集约化、趋同发展趋势。(注:[俄]в.库兹涅佐夫:《什么是全球化?》,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1998年第2期。)有的经济学家则强调各国经济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区别,提出:由于战后生产、技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金融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开始成为整体性的全球经济,导致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联系的纽带不仅是市场作用下的国际分工,还有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结构、全球性的金融体系和信息网络等,使经济主体的运行空间扩大为整个世界。(注:[俄]ю.希什科夫:《20世纪的对外经济关系——从衰落到全球化》,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8期。)在此前提下,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基于以上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我们对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在许多不同层次上进行,如在全球范围的、国家的和企业的层面上分析。这里,将以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作为研究客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关系是受各类复杂因素影响的,既有国际环境的因素,也有国内条件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因素又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本文侧重分析政府的经济转轨政策是如何使经济转轨和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 预期与现实 20世纪的最后10年,既是世界上大多数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又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向市场经济转轨,就是要使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换成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此,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转轨内在地要求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也实行市场化趋向的体制转型,由封闭经济的体制转变成开放经济的体制,使国民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才能利用国际市场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所以,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上,表现为国内经济转轨与对外经济体制转型在目标模式上的一致性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形成国内经济转轨与国际接轨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互相促进,对外经济开放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还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机制方面,进而反映在经济实际运行方面。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从而利用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国内经济转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旧制度下无法得到的潜在利益,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制度性基础。因此,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关系,就国内经济运行的效果看,应该表现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为本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开放型对外经济体制所创造的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往关系的扩大和优化,又对本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各种积极的促进效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