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C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物吸收

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 )

A.肺泡

B.上呼吸道

C.细支气管

D.毛细支气管

E.食道

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

A.江河

B.泉水

C.雨雪水

D.井水

E.湖水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物吸收

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 )

A.肺泡

B.上呼吸道

C.细支气管

D.毛细支气管

E.食道

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

A.黑脚病

B.氟骨症

C.斑釉牙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

.

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E)

A.生活污染

B.工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农业污染

E.以上都是

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

A.CO2

B.SO2

C.CO

D.PAH

E.光化学烟雾

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

A.CO2

B.SO2

C.CO

D.PAH

E.光化学烟雾

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 )

A.二氧化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 E.锌烟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A.100 B.105 C.110

D.115 E.120

5.职业病诊断应由( 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A.2 B.3 C.5 D.7 E.9

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C)

A.病史 B.体格检查结果 C.职业史

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 E.实验室检查结果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 E )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卫生监督所

D.卫生行政部门 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

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 A )数量。

A.脂肪 B.总热能 C.蛋白质

D.脂肪与总热能 E.脂肪与蛋白质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 C )%左右。

A.30 B.40 C.50 D.60 E.70

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 )

A.接触机会 B.接触方式 C.接触程度

D.接触的水平 E.接触的吸收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A ) A.亚硝酸

钠 B.苯胺 C.一氧化碳 D.笨肼 E.丙烯醛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A )

A.职业性 B.污染性 C.生活性

D.药源性 E.母源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

A.点彩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 D.干扰卟啉代谢 E.红细胞脆性增加

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A )

A.职业性 B.污染性 C.生活性

D.药源性 E.母源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

A.点彩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 D.干扰卟啉代谢

E.红细胞脆性增加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

A.有机盐 B.蛋白质 C.无机盐

D.脂肪 E.碳水化合物

3.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E )

A.蛋白质的含量 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 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4.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 )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

D.α-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

7.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B )

A.钙 B.铁 C.蛋白质

D.脂肪 E.乳糖

8.耐盐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A )

A.副溶血性弧菌 B.沙门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E.肉毒梭菌

A.夜盲症 B.坏血病 C.佝偻病 D.贫血 E.脚气病问题(18~20) 18.长期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是( A)

19.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 B)

20.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疾病是( C )

21.长期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是( E )

A.粮谷类 B.豆类 C.动物肝脏 D.奶及奶制品 E.蔬菜、水果问题(22~25) 22.钙的最好来源是( D)

23.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是( B ) 24.维生素C的最好来源是(E )

25.我国居民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 )

1.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D )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C.病从口入、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

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低

2.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E )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B 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

5.健康促进的概念为( A )

A.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相关组织、政策及经济干预的综合

B.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C.包括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两部分

D.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E.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 6.健康促进的

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C )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爱滋病、控性病

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

运动相结合

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 7.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E )

A.教育 B.行为改变 C.增权 D.环境改变 E.社会干预

8.以下不属于促进健康的行为是( E )

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戒烟 D.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E.求神拜佛

8.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并不是指( A)

A. 医护人员将为世界上每一个人治疗其全部己有的疾病

B. 卫生保健进入家庭学校工厂和社区

C. 人们运用更好的方法去预防疾病,减轻不可避免的疾病和伤残的痛苦

D. 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能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

E. 通过所有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使他们在能接受和能提供的范围内,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

11.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事业重点选择上,要把( A)

A. 农村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B. 城市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C. 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D. 中西部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E. 西部和东北作为卫生工作的长期战略重点 12.我国卫生发展战略在卫生服务模式上,强调( B)

A. 积极发展医疗专科服务

B.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C. 积极发展综合三级医院服务

D. 积极发展优质门诊服务

E. 积极发展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13.下面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D )

A.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B. 疾病预防和保健服务

C. 基本治疗

D. 专科医疗

4、可接触硫化氢的作业A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

7、慢性汞中毒无下列哪项临床表现E A、神经衰弱综合征B、口腔炎C、震颤

D、易兴奋症

E、腹绞痛

(考)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人类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的分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饮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流行病学安全、感官性状良好、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

菌落总数≤100CFU/m;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与水接触30分钟后,游离性余氯≥0.3mg/L,管网末梢水中≥0.05mg/L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①职业史:职业接触史是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

②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为支持诊断寻求佐证

③临床表现:特别要了解症状发生与接触有害因素之间的时序关系

④实验室检查:接触性生物标志和效应性生物标志

(考)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慢性中毒

①神经系统: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周围神经病、铅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损害可

分为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

②消化系统: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隐痛、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者可见蓝

灰色“铅线”;中度以上中毒病例可出现铅性腹绞痛

③血液系统: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导致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

④其他:肾脏受损

(考)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易兴奋症:早期主要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样症状,继之出现情绪和性格改变。

②震颤:汞毒性震颤即为意向性震颤,即在集中注意力做某些精细动作时震颤明显,

而在安静或睡眠时震颤消失。

③口腔炎: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牙龈胀痛、发红、感染溢脓,可见汞线。

④肾损害:表现为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⑤其他:流产、早产、月经异常。

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①肢体末端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

②手部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

③语言障碍、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④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⑤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1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

A、肉制品,剩米饭

B、鱼虾蟹贝类等

C、禽蛋类

D、面包,面条等食品

E、臭豆腐,豆酱等

15、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D

A、真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17、肥胖症患者最易引起哪一种并发症D

A、肾功能损害

B、肝功不全

C、脑发育迟缓

D、糖尿病,冠心病

E、脂肪肝及月经异常

21、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C】

A、突然爆发,易集体发病

B、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C、易集体发病,具有传染性

D、易集体发病,无传染性

26、一食堂,就餐者就餐1小时后,陆续出现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等症状。根据中毒症状,中毒的原因最可能是【D】

A、钡盐中毒

B、赤霉病毒中毒

C、磷化锌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黄变米中毒

27、适于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的资料是【A】

A、偏态分布资料

B、对称分布资料

C、负偏态分布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E、正偏态分布资料

32、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最主要途径是【C】

A、皮肤

B、消化道

C、呼吸道

D、口腔粘膜

E、眼结膜

3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D】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感染率

D、病死率

E、生存率

37、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是【A】

A、食用碘盐

B、除去水中硫氰酸盐

C、煮沸饮水

D、降低饮用水的硬度

E、饮水除氟

38、下列哪项改变不属于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和损害【C】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暂时性听阈下移

D、暂时性听阈上移

E、永久性听阈上移

40、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D】

A、呼吸数频,面色苍白

B、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

C、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

D、呕吐,腹痛,腹泻,绿色水样便

E、酒醉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42、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C】

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

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

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

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

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

48、腌制或酸渍的肉类、蔬菜食品中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D】

A、黄曲霉毒素

B、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C、胺类

D、Nˉ亚硝基化合物

E、黄曲霉菌

1、某厂仪表制造工,工龄8年,近几个月常出现头痛、头昏、烦躁、易怒等症状,并有书写困难、口腔粘膜溃疡、牙龈红肿等体征,此工人可能为【D】

A、急性苯中毒

B、急性铅中毒

C、急性汞中毒

D、慢性汞中毒

E、慢性铅中毒

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不包括【D】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电解

E、结合

10、目前我国粮食污染最严重的毒素是【A】

A、黄曲霉毒素

B、黄变米毒素

C、岛青霉毒素

D、杂色曲霉素

E、展青霉毒素11、风疹病毒有【D】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作用D、致畸作用E、致突变作用

15、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A】

A、红斑作用

B、日射病

C、视网膜灼伤

D、白内障

E、皮肤烧伤

25、可能接触苯的作业【C】

A、制革

B、电镀

C、喷漆

D、补牙

E、炼焦

30、测定某地130名正常成年男子样本红细胞数,要估计该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95%可信限范围是【D】

A、μ±1.96SX

B、X±1.96σX

C、X±2.58SX

D、X±1.96SX

E、μ±2.58σX

36、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B】

A、寄生虫虫卵

B、总大肠菌群

C、细菌总数

D、痢疾杆菌

E、钩端螺旋

41、营养素目前分为五大类,除了【B】

A、蛋白质

B、水

C、脂肪

D、碳水化合物

E、无机盐和维生素

42、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一般直径小于或等于【B】A、5μm B、10μm C、2μm D、1μm E、15μm

5、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C】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造血系统

D、消化系统

E、心血管系统

6、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C】

A、发病季节都在9月份,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确切关系

B、潜伏期在10~20小时,发病都在夏秋季节

C、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集中发病,并能找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其动物实验阳性,并有细菌和血清血检测结果

D、可疑食物经动物实验阴性,并有细菌和血清学检验结果

E、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大量病人发病,并有传染

16、职业病是指【C】

A、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由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

C、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

D、在职业活动中由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E、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6、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D】A、硫酸B、SO3 C、H2S D、O3 E、CO2

预防医学练习题

绪论 A1型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急性病B.慢性病 C.传染病D.常见病 E.地方病 8.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传染病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9.个体的免疫接种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10.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是 A.各级的医院 B.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 C.全科医疗服务机构

D.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 E.妇幼保健机构 11.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2.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A.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 肺癌 D.食物中毒 E.流感 B1型题 A.儿童卡介苗的接种 B.食品卫生法制定、食物中毒、病人抢救 C.通过国际检疫防止埃伯拉病毒的传入 D.乳腺癌的筛检 E.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问题(13-16) 13.属根本性预防的是:() 14.属第一级预防的是:() 15.属第二级预防的是:() 16.属第三级预防的是:() A.预防为主 B.监测、评价和分析卫生状况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医学统计学题库

1 医学统计学题库 一、最佳选择题 1. 比较相同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宜用的统计指标是__ __。 A. 全距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 反映一组偏态分布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宜用_ __。 A.变异系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均数 3. 下述_ ___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 血红蛋白( g/L ) B. 红细胞计数( 31012 /L ) C. 抗体滴度 D. 血型 4. 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___ ____。 A. 相对比 B. 率 C. 构成比 D. 率的标准误 5. 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___ _____。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6. 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9% 的变量值范围为___ _____。 A. μσ±196 . B. μσ±258. C. μσ±1 D. μσ±125. 7. 8名新生儿的身长(cm )依次为:50, 53, 58, 54, 55, 52, 54, 52。 中位数M 为__ __。 A. 53.5 B. 54.5 C. 54 D. 53 8.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指标是_ _。 A. 变异系数 B. 相关系数 C. 均数 D. 回归系数 9. 某市1955年和2015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若用统计图表示宜 选用____ _______。 A. 直条图 B. 直方图 C. 百分直条图 D. 统计地图 10. 下述___ ____为第一类错误的定义。 A.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B.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 C.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 0

医学统计学试题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 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 不同 ) A 倍,该指标为(10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6.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和n,在进行成组设计资 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21料的 (A)n+ n21(B)n+ n –121(C)n+ n +121(D)n+ n -221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B垂直距离最小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r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t B t

预防医学复习题库(有答案版)

一、单选题 1、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标志是 C A. 医学模式的转变 B. 健康观念的改变 C. 降低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 D. 疾病谱的改变 E. 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2、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 A. 意外死亡 B. 肿瘤 C. 心脏病 D. 传染病 E. 地方病 3、现代医学模式为 B A.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B.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社会医学模式 E.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E A. 传染病死亡率太高 B. 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 C. 环境严重污染 D. 城市人口增多 E.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5、发明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创造了人工免疫的人是 D A. Hippocrates B. Pasteur C. Koch D. Jenner E. Lister 6、预防医学的主要目的是 A A.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B. 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C. 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D. 发现疾病、治疗疾病 E. 预防疾病、发现疾病 7、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和提高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 A A. 加强预防医学 B. 提高临床技术 C. 发明有效的新药 D. 发明灵敏、准确的诊断设备 E. 以上都不是 8、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 亚健康人群 B. 全社会的人群 C. 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 D. 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群 E. 对致病因素抵抗力较低的人群 9、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 D A. 意外死亡 B. 肿瘤 C. 心脏病 D. 传染病 E. 地方病 10、接种牛痘可预防哪种疾病 A A. 天花 B. 鼠疫 C. 霍乱 D. 乙肝 E. 结核 11、以下哪项不是 ..第二次卫生革命预防的主要任务 C A. 心血管疾病 B. 脑血管疾病 C. 营养不良性疾病 D. 恶性肿瘤 E. 意外伤亡 12、哪项不是 ..“健康”现象的组成部分C A. 一般的安宁状态 B. 自我感觉良好 C. 无痛苦和烦恼 D. 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E. 对环境变化有调节和适应能力 13、目前在全世界已消灭的传染病是 D A. 麻疹 B. 鼠疫 C. 霍乱 D. 天花 E. 滋病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预防医学 医学统计学部分选择题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3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 , P>,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X 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X 2增大,P值减小 B.X 2 减小,P 值也减小 C.X 2增大,P值也增大 D.X 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仁卩2 B.n 仁n2 C.1 1 2 D.n 1工冗2

=c 四格表x 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40且T> 5 V40 且T> 5 >40 且1 V T V 5 V40 且1 V T V 5 >40 且T V 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 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 值不变 值变小 值变大 值变小或变大 E. 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a的关系为。 值越大,a值就越大 值越大,a值就越小

值和a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值和a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值的大小与a值的大小无关 t 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 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 ________ .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本得到 列哪一样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_超全面的修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 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 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 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 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 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 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 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 灾难中恢复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 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 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 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 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B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 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 物吸收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D.病情程度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A. 中位数 2. 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 3. 一组原始数据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 D.数值分布偏向较小一侧 4.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E.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 1. 变异系数主要用于 A .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2. 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E. 标准差 3.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4.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B .数据服从偏态分布 5.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 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 标应使用 E .四分位数间距 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E.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D.个体差异 3.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C.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9/L ~×109/L ,其含义是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05.0 P 说明 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2.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E. 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3. 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 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4. 减少假设检验的Ⅱ类误差,应该使用的方法是 E.增加样本含量 5.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和u 检验的主要差别是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预防医学试题库.doc

预防医学试题库 1. 除()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 根据食物链的不同层次,人类应处于() A.第一营养级(最低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 E.第五营养级(最高级) 3.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物质 E.无机界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著名论点载于() A. 《内经》 B. 《易经》 C. 《千金要方》 D. 《丹溪心法》 E. 《空气、水和居地》 5."人类-环境"系统是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A.环境 B.生物 C.人类 D.物质 E.食物 6.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及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内处于() A.相对的不平衡状态 B.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状态 C.绝对的不平衡状态 D.绝对的平衡状态 E.无关状态 7.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 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E.进行信息传递 8. 下列中生态系统是() A.一个湖泊 B.一条河流 C.一片森林 D.一滴水 E.以上都是 9.以下中不正确是() A.生物圈是一个最为精巧而复杂的庞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C.所有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D.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E.生态系统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 10.与人类生活及环境污染关系较为密切的三大循环是() A.氧、镁、氮 B.氢、硫、钾 C.氮、钙、水 D.水、碳、氮 E.氮、碳、钙 11. 以下不属自然环境是() A.大气层 B.江河流域 C.人口发展 D.草原 E.岩石 12.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社会环境 B.无机界 C.生产者 D.消费者 E.分解者 13.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 A.生产者 B.一次消费者 C.二次消费者 D.分解者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其答案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 B A某事件必然发生 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分类资料 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 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 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 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C A5B5.5C6D10E1 2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口腔预防医学选择题 题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器械灭菌前理想的浸泡溶液是 A.戊二醛 B.合成酚溶液 C.氯制剂 D.75%酒精 E.洗必泰 正确答案:B 2.唇腭裂地区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A.气候 B.饮食 C.生活习惯 D.常见病种类 E.原因不明 正确答案:E

3.当氟牙症牙出现光滑面与咬合面釉质不规则缺损<牙面的1/2;咬合面沟明显磨耗消失,使形态改变时,TF分类法记为 A.4 B.5 C.6 D.7 E.8 正确答案:D 4.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癌最好发于 A.唇 B.牙龈 C.口底 D.颊部 E.舌 正确答案:D 5.下列食品中含氟量最高的是

B.内脏 C.鱼 D.贝类 E.蛋类 正确答案:C 6.控制菌斑的方法中不能由个人自己操作的是A.牙线 B.牙签 C.牙间刷 D.橡胶按摩器 E.龈上洁治术 正确答案:E 7.妊娠期口腔预防的重点是 A.龋病 B.牙龈炎

D.磨损 E.牙创伤 正确答案:B 8.对于CPITN计分为2的患者,应建议A.有效刷牙 B.使用牙线 C.洁治 D.龈下刮治 E.口服消炎药 正确答案:C 9.不属于低溶解性氟化物的是 A.CaF2 B.MgF2 C.AlF3 D.NaF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10.哪种材料为封闭剂的主要成分 A.树脂基质 B.稀释剂 C.引发剂 D.辅助剂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 11.有人调查,我国口腔医务工作者中,HBV血清阳性率为A.5%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E.25%左右 正确答案:E

医学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个

医学统计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选择题(每个2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 B 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 n1+ n2 B n1+ n2–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χ20.05,ν可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 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