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理解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教学难点:

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多媒体出示不同自然景观图片,引出本节内容。

自学生疑:

出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自主完成以下内容

1、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习释疑:

1.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原因是?

2.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是?原因是

3.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是?

迁移应用:

出示亚欧气候类型模式图,完成任务。

拓展延伸:

1.北美西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气候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从地形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学生活动:

1.如何判读气候类型?举例说明

2.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成活的影响。

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候与民居、气候与人口分布、气候与河流、气候与农业

课堂达标练习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分布

2.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

3.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重点和难点,内容多且抽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较弱,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首先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主要原因是地图不熟练,需要继续加强练习。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其判读,主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小组之间讨论的形式进行,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方法,但气候特征不熟练。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以举例、联系生活实际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整理。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气候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既受制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地理要素,又影响着河湖、土壤、植被等的形成和分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好“气候”是关键所在。而作为气候基本要素的气温和降水,它们的分布及特点,是形成世界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学习世界气候基本特征的基础。

2.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3.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根据下列说法,分析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我们这里一年有干湿两季,湿季草木旺盛,干季原野枯黄 (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四种热带气候的共同点是( )

A、全年气温都比较高

B、全年降水都比较多

C、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大

D、降水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3、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非洲分布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5、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主要分布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

7、某非洲国家“全年气温很高,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半年多雨,此时高草葱绿,生机盎然;半年少雨,此时外面一片枯黄。”请问该国家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度草原气候

8、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分布图,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C ;D ;

E ;

F ;

G 。

读非洲气候图回答以下问题。

9、图中降水最多和最少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④⑤

10、图中北回归线附近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全年高温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11.如下图,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

A.冬春季节 B.夏秋季节 C.春夏季节 D.秋冬季节

12.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

(1)A、B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多的是。

(3)A地位于带,B地位于带。

(4)A地的气候特征是,其气候类型是。(5)B地的气候特征是。

(6)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3.读“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

(1)该地最热月是月,气温约℃,

最冷月是月,气温约℃,

年较差为℃,该地位于五带中的带。

(2)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是月,

降水量约毫米。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属于热带的是____________;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____________。

(2)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_________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_________地,此地应分布在纬度________的大陆_________岸;属于夏季多雨的是_________地,常年降水较均匀的是____ _____地。

(4)C图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分布规律是,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与该气候类型同纬度的大陆岸分布着___________气候。

1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

程序,请你与

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中,与A地气候特点的对应的是_______,

与B地气候特点的对应的是_______,与C地气候特点的对应的是_______,

与D地气候特点的对应的是_______。(填数码)

(2)导致A、B、C、D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位置、位置、地形等因

素。

(3)一般年份,E地1月炎热干燥,7月温和多雨,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方法,经历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自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

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阅读,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2.能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通过参与气候分布、气候特点的活动,培养对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 提问:人们常常用“春斐、夏翠、秋红、冬雪”来形象比喻某个地方四季景观的变化。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展示图片: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纬度差异、海陆差异) 提问:同样是二月,造成海南、大兴安岭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同样是夏季,造成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景观差异的因素又是什么(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转承:中国气候差异如此之大,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会更大。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推进新课 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根据气候特征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活动参与,感知规律 1.活动一:读一读,说一说──学会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 呈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以地中海气候为例,学习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何分析一地的气候特征。 学生交流,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来描述。 (3)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2.活动二:贴一贴,说一说──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提问: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运用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来描述某地气候特征,并说说分析的理由。 呈现:多个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自己判断。(温带季风气候、热带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热带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总结热带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5、重点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讲解亚热带的划分 属于温带,是温带地区的低纬度地区。不像热地区那么炎热,没有温带地区那么长的冬季,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区划分为亚热带。 2、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 a、出示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分布图。 b、看图同学自行总结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 c、看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景观图巩固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4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差异; 2.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的分布地区; 3.分析气候与天气的差异;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 过程与 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总结气候特点,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材分析教学重 点 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分别说明)。 教学难 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 的、时间分配 等)

设疑启发:从以上几幅图片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 原因造成了它们自然景观的差异吗? 探疑互动:前面我们通过气温的曲线图可以判读出一个地方气温的变化,根据降水量的柱状图可以判读出一个地方降水的变化,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的要素,想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的柱状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阅读这种图来总结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那? (1)根据气温曲线图读出气温的季节变化特点;(2)根据降水量的柱状图读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3)综合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即为气候特点。 查疑落实:阅读图3.26,归纳总结地A和B地的气候特点。A地全年温暖湿润;B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活动:将学生分六组,分别思考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以及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提问: (1)以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看图、思考。 看图、分析、讨论。 引起学生学习 的兴趣。 3分钟。 讲授读“气温曲 线和降水量柱 状图”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读 图能力 10分钟 归纳、总结。 思考、回答。 明确“气温曲线 和降水量柱状 图”的判读过程 和方法。 3分钟 落实知识 明确气候的分 布规律。 20分钟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本因素;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的影响。 小结导入: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界面称为锋面。 (画图表示锋、锋面、锋线) 2、 锋的形成、分类与天气的关系 (1)暖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运用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引入 注意比较、判别(锋面交角大小、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分布) 总结“暖锋” (2)冷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分析“冷锋”结合flash 讲述和总结。 高, 狂风暴雨 大风沙暴天气 水

注意举例说明:①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②冬季的寒潮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 过渡: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如: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快速南下时形成的;北方的暴雨,也是冷锋形成的锋面雨。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影响天气的高低气压系统。 补: 二 、低压和高压系统 气压场(气压类型)读课本p.61“海平面等压线布图”分析: 等压线分布图反映了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状况。 1、教师提示: 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气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 高气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 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 高压脊、低压槽 提问:高低气压与气旋和反气旋有何区别? (前者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后者是气流运动状况的描述) 2、导入下一环节:讨论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绘图分析)(以北半球为主要分析对象) 注意说明:气旋、反气旋与低气压、高气压的关系; 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部位吹的风的方向不同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地形阻挡 阴雨连绵 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例:昆明准静止锋(昆晴贵阴) 水平气压梯 地转偏向 风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定稿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 设计教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 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课时:共三课时 课程标准: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教材使用大量小比例尺分布图,有利于学生记忆每一种气候类型的相对位置。 2、教材使用了大量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多于课程标准。3、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4、教材缺少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例子,不利于对气候类型相对位置的记忆。 学与教的步骤安排: 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完成课程标准一)。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 第二课时:应用第三节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地理原理,对世界气候分布的某些进行分析和判断(完成课程标准二)。主要是举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联机讨论),注重过程和方法。并引进例子,与其他学科(生物)的知识进行整和。 第三课时:举上节课讨论的题目(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例子,讲解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的相对景观图,联想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完成课程标准三)。复习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引导学生比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课本p79)。 注意:要注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发挥教材的优点,补充教材的不足的地方。根据课程标准安排学与教的步骤,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较多的时间学习,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教材没有内容,由于课程标准有因此也安排了学习内容。由于教材安排了影响气候因素在气温和降水进行学习,而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学生学习障碍已扫除。因此也较容易学习。 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指导学生使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系统中的地图,联机讨论,与现代技术进行整合。讨论我国绿色植物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性,与生物课进行整合。利用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与语文进行整合。 要注重学生的学,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教放在第二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通过学生的举例和联机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教案)世界气候

世界气候 七年级地理教案 学设计展示 唐玉莲 ____(省、市、区、县)第三十一中学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以学完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组成要素基础上,从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解气候有关知识。教材借前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教材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分析,来说明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在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本章最后一个标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从中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教材在该内容上主要抓住两各方面:以实例分析说明,一是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以培养学生地域观念;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教材注重以活动为主、讨论气候变暖为题,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也能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及其复杂多样。 2.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教师引导学生以描述、对比、实例分析说明、推理、归纳、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要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实现本节课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地域观念、灾害意识及环境意识。3.通过阅读景观图片和资料体会自然的创造力,树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1.认识世界气候的复杂多样及地区差异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地理试讲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地理试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各天气系 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对实际的天气变化进行分析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的分类和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常变化的本来晴了有半个多月了这几天又突然变天了这说明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和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各种媒体大至广播电视小到我们的手机都有天气预报而且我们也非常重视天气的变化在每天天气预报里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有阴晴雨雪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像我们的山区甚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锋面系统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导学案 一、请同学们根据这一章所学内容,完成下面表格内容:---10分钟 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热带雨林赤道附近,如 _____ 平原(该气候分布面终年 __________ 气候积最大的地方), _____盆地, ______群岛 热带等地 气候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____洲最广)终年,分为 类型气候两季 热带季风____ 半岛和 _____ 半岛终年,分为 气候两季(雨季降水非常 多) 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和大陆 ___岸,终年 _______ 气候(以非洲北部的分布最广) 亚热亚热带季亚热带的大陆岸(主要分布在 ______、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带气风气候_____、______(填大洲名称)的东南部)和少雨 , 最冷月平均气候类温在以上。 型地中海气南北纬 300—400的大陆 ___岸,(以 _______冬季温和 ____,夏季炎候海沿岸最为典型)热_____。 温带温带季风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部(如 ____东北夏季,气候气候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岛冬季 类型屿地区) 温带大陆中纬度大陆内部、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性气候和_________。水少而集中于夏季 温带海洋南北纬 400—600的大陆 ___岸(欧洲西部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性气候典型)一年内降水 寒带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终年严寒,夏季短暂 气候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的岛屿上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类型 (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中低纬度地区的地区终年低温

湖南省醴陵市七年级地理上册4_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教案新版湘教版

热带气候 课题 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2.学会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配图的判读方法。 3.能根据气象资料简洁描述任意一种热带气候的特征。 重点教学目标1、2、3 难点教学目标1、2、3 预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的内容,并认真查阅以下地图,完成: ◆87页热带景观图; ◆88、89页热带气候分布图; ◆90页各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 (关注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 图例 气候 类型 热带 季风气候 景观 类型 热带 稀树高草 热带 季雨林 主要 分布区 赤道附近,如亚马 孙平原、刚果盆地 和马来群岛等地 南北回归线 经过的内陆 地区和大陆 西岸 二、合作探究

●气候类型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如上图,气温:全年高温(一般最冷月均温在20℃以上) →→ 热带气候; 降水:全年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总量一般在1500~2000mm ,夏季降水较多) →→ 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较多,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补充:热带气候类型中,降水方面,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降水较少,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专题一:读下图,观察总结各种气候的特征,并判断出气候类型。 对应地图 A B C D 气温 季节变化 全年高温 降 水 季节变化 分干湿两季 分旱雨两季 年降水 量 >2000mm 750-1000mm 1500-2000mm <200mm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专题二:来自热带不同地区的四位小朋友,在谈起自己家乡气候特征和景观气温℃ 降水量mm 气温℃ 降水量mm

人教七上地理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体验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投影: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63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是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64页的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做一做: 展示投影: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 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学案2学时

《区域地理》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2学时) 编写黄爱萍审核陆如良班级姓名学号 【预习目标】 1、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 2、能够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能够根据气候直方图或数据,正确判断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自主预习】 预习锦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纬度差异(温度差异);气压带风带的气流运动――降水差异;气候(温度和降水的不同组合)。 1、回答A、B、C、D、E等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及它们控制下的气候特点 A B C D E 2、根据下图所示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判断: (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A、夏至日 B、春分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移,冬季向移。 3、上述气压带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 间分布,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夏季 冬季 原因 气温 气压 气温 气压 同一纬度的 陆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同一纬度的 海洋 【合作探究】 1、看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A 、B 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最强盛时是什么季节?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 图1 图2 A B

2、根据教材P22的直方图,完成下列表格。(注重对读图能力的培养) 【典例评析】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1~2题。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案)

世界的气候(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读气温曲线图,会阅读等温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气温分布状况。 2.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会读降水量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3.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并会简单描述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会分析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地理修炼手册》,大家觉得刚才这首歌的旋律熟悉吗?(生答:青春修炼手册)没错,这首歌就是根据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改编的《地理修炼手册》。那复习课中,我们怎么用有限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看老师给大家总结的《地理修炼手册》。 第一步:夯实基础 第二步:提高能力 1、提高读图能力 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提高解题技巧 第三步:学以致用 (承转)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地理修炼手册》的要求开启我们的复习修炼之旅。 首先我们先来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互阅作业 学生就近俩俩结对,组内互阅,完毕后交还本人,作出标记。 二、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 自学主题一:气温 自学要求:组长组织,俩俩结对合作,完成知识要点填空。 1.气候的两个要素:和。 2.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月最低,月最高。海洋比陆地推迟一个月。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半球,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②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度or海陆or地形); ③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a.夏季气温,陆海; b.冬季气温,陆海。 ④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初中地理 《气候》重难点突破 教学设计 同步测试

《气候》重难点突破 一、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重点) 分析: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将从地图中获取,它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虽然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过描述位置的方法,但在八年级仍需复习和强化,并通过读图过程培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方案: 第一步,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得出初步结论。 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巩固已经学过的等温线知识,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带领学生读图,得出结论,并且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原因。 第二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引发兴趣,让学生猜测我国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多少。 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基于之前的学习,在问题链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阅读地图并且提取信息,得出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结论。 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重点) 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这两个特点需要从两方面来学习。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太阳辐射和盛行风,也受到下垫面的影响。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季风引起的,对学生来讲相对抽象一些,是理解的难点。 突破方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再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落实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接下来通过展示我国冬季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温度差异以及我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南北向纬度跨度大,使得南北温度差异较大。从沿海到内陆有高大山脉的阻挡,使得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青藏高原的隆起又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 复杂多样的气候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物产,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认识不同水果生长的主要气候区,进一步明确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三、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难点)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学科地理授课班级高一授课时数 2 设计者所属学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达到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到天气系统的特点。 教育技术标准:具有信息意识,适当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对天气、气候有学习基础。高一学生思

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初始能力: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有欠缺,对天气三要素的变化影响天气没有形成思维,需要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素养: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简易天气图或天气系统结构图,简要分析冷锋、暖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多种图示图表和动画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天气变化,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号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气 团 了解气团的性质 锋面理解 锋面的形成、性质(气温、气压、降水的要素变化) 冷锋解释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过程 暖锋解释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和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冷锋和暖 锋的形成过程 及其天气过程 电脑动画 教学难点冷锋和暖锋的 判断 视频 教学环境设计

《世界的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学案(很实用)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2课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会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2、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 【复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复习方法指导】:复习注意事项:夯实基础、梳理关系、图文结合、练中查补!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知识点: 任务一、明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 带的气候类型 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3.温带的气候类型 4.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1)苔原气候 Ⅰ.分布: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北美洲和北冰洋沿岸。Ⅱ.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凉爽而短促。 (2)冰原气候 Ⅰ.分布: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南极洲。Ⅱ.特点: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3)高山高原气候(对应图中序号11) Ⅰ.分布: 地区的山地高原地区。 Ⅱ.特点:垂直变化显著。 (二)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一、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应用 【核心整合】 第一步:以“温”定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第三步:以“水”定型

【命题探究】命题点一气候类型的判断 例1 读“A、B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半球,B地在半球。 (3)通过分析A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以判断:A地属于气候。 ?教师点拨观察气候资料图可知,横坐标轴表示月份,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可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方法相同。 命题点二气候类型的应用 例2 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四地中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时 本学期第课时 日期本单元第课时 课型复备人审核人 感知目标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典型的四种气候类型。 2、在地图上说出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典型的气候分布地区。 3、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会分析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读图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会阅读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 水量逐月分配图,分析气候特点。 情感目标认识到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学会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气候要素的分析策略、气候类型的辨别。 教师活动时间复备标注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类型,了解了气候类型的名称和特 点,这节课我们将要对气候类型的名称和特点进行复习。 2 教师活动复备标注 教学过程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过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特征:终年炎热干燥 3、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 4、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特征:终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5、列表比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全年多雨全年少雨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 不同点分旱季和雨季分干季和湿季 6、季风气候: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 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

教师活动时间 分配 复备 教学过程特征: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7、地中海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9、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0、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特征:温差大,降水少 11、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以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最大 12、苔原气候 分布: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 13、冰原气候分布: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 14、高山气候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 小结结 气温高低热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气候太原气候 板 书 设 计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温带气候二、寒带气候三、热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太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冰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教 学 反 思

高三地理:气候的教学设计

2.2 气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材料描述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2、掌握每一种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及植被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考点一:气候的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主要决定气温——北半球的气候五带 ①0°——30°热带,最冷月温度大于15°C,有4种热带气候 ②30°——40°亚热带,最冷月温度大于0°C,小于15°C,有2种亚热带气候; ③40°——60°温带,最冷月温度大于-15°C,小于0°C,有3种温带气候(海洋性气候气温特殊) ④60°——70°亚寒带 ⑤70°——90°寒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 3、海陆分布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 4、地形: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考点二:描述气温和降水 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特点,气温的年较差,涉及具体气温特点时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气温统计值准确的使用语言,一般而言,最低气温在-15℃以下可以描述为严寒,-15℃—0℃之间可以描述为寒冷,0℃—10℃之间可以描述为低温,10℃—22℃之间可以描述为温和,22℃—28℃之间可以描述为高温,28℃以上可以描述为炎热。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强,气温季节变化大,气温年较差小于10℃可以认为海洋性强,气温季节变化小。具体模式如下: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大/小)或全年高温(寒冷),气温年较差小 例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描述北京和伦敦的气温特征; (2)指出与北京相比,伦敦的气温特征。 参考答案: (1)北京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伦敦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2)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海洋性特征突出。 2、描述降水量 描述降水量需要指出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可以用描述为年降水量较大,连续数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可以说该地进入雨季或湿季,在描述季节变化时可以用季节表达,也可以具体到月份,具体到月份时可以避免因为半球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季节判断错误,具体模式如下: 年降水量(大/小),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哪些月份降水多,哪些月份降水少) 例2根据例1的图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2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锋的概念与分类;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锋面气旋的概念。(2)准确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分析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 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审题能力、读图能力、答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师:影响我国天气的锋主要是什么锋? 生:冷锋。 师: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请举例说明哪些锋是冷锋。 生: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师: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板书)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板书) 1.低压、高压 (投影)教材图2.21 师:请大家看教材图2.21。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请你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生:(观察指认回答) 师:很好。大家再看图,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什么呢? 生: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师:对了。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我们再来了解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板书) 2.气旋、反气旋 师:气旋就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低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三课时学案湘教版Word版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三课时) 一、认定目标 1、认识几种寒带、高山高原气候的柱状图。知道各自的特征。 2、能从图上指出几种寒带、高山高原气候的分布位置。 3、能从世界气候类型图上指出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二、自主学习 1、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以内。 2、苔原气候主要在和。 3、冰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岛和洲。 三、共同探究 1、学生自主探究完成p84“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2、完成教材P85的活动题 四、归纳整理 五、拓展练习 1、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几乎没有植物生长的气候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冰原气候 C、苔原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南半球没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原因是 ( ) A、南半球同纬度处气温偏高 B、南半球同纬度处降水偏少 C、南半球同纬度处为海洋 D、南半球同纬度处陆地面积少 3、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美国 4、(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2)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 ) 5、(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 B C D E (2)在A、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冬雨夏干的是

(3)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D处的气候特征是。 E处的气候特征是。 6、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气候类型名称 ①② (2)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点 气候特点上,夏季都是 (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在气候特点上的 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③有明显的, ④是。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⑧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①② ③④ ⑤⑥ ⑦⑧ (2)①气候类性的特征是 主要分布在 (3)②气候类型和④气候类型分布于。④的气候特征是 (4)气候③的特征是,以沿岸最为典型(5)气候⑤的特征是。 (6)气候⑥的特征是,主要分布于。 答案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三课时) 五、拓展练习 1、B 2、C 3、A 4、C 5、(1)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