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医师承讲记4

名医师承讲记4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

胃肠诸病用五泻心 去渣再煎混沌汤稳
反激逆从诸法兼备 广络原野心领神会

仲景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广泛用于急慢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胃痉挛,胃出血,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胃癌等症。半夏泻心汤主治脾胃升降失常,寒热夹杂致心下痞闷,干呕,肠鸣下利,舌质湿润,苔黄白滑腻而不干燥。生姜泻心汤治水热互结胃脘痞满,主症为腹中雷鸣,干噫食臭;甘草泻心汤主证为痞利俱重,心下痞满而硬,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心下痞满并见心胸烦热,热毒较重,其舌质紫尖边有红斑,苔黄白腻干燥。附子泻心汤为邪热壅滞心下痞满,而兼阳虚恶寒肢冷。

早年在临床上用诸泻心汤时,于煎服法并未在意,以致时有患者服药后反而有胃脘不适疼痛之感。后读岳美中老师强调去渣再煎之义,是用以协调药味,达到和解胃气之目的,也就是说去渣再煎可令药性绵和,使胃肠免去刺激易于接受。煎服法是水八杯,煎至四杯,去渣再煎至二杯,一日分两次服。岳老认为去渣再煎是仲景和解剂独具匠心的创作。试论胃肠病患者本来胃脘不适,如再服用大量之中药汤剂,难免不能承受。后再用诸泻心汤时,必交代病人务须去渣再煎,且不可服多,每次一茶杯即可。此后即很少有患者反应服后不适。

2000年在深圳曾治一张姓老者年六十岁,肠出血住院,每日大便数次,十余天症状缓解,仍胃脘痞满,夜不能眠而来求诊,说你给我开一剂中药,如服后感觉舒服,明天我就出院。住院每天花钱太多。察其舌脉均为半夏泻心汤症,为开一剂并嘱煎药一定要去渣再煎。

方为:红人参10克 黄连3克 黄芩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3克 半夏10克

第二天病人带着住院的用物来说,我昨晚服药后即能安睡,真是对症一口汤啊,我住了十几天院,花了二千多元,还是难受,不能好好吃饭,睡觉也不好,中药真是神奇啊!早上我就办了出院.后又服半夏泻心汤原方九剂全愈。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2)

2000年治一王姓患者,年三十岁,患慢性结肠炎八年,久治未愈。经人介绍来诊。其反复发作,食油腻物及凉物更为加重,患者消瘦,乏力困倦,症状是每日腹泻七八次,或十余次,有时呈黄色稀便而臭,有时则完谷不化,更有时腹痛泻下脓状物,腹时有疼痛服药则好转,稍不注意则发作。患者诉说服何药开始均有效,继服之则不再效。但终未全愈。医院检查多次均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近来服补脾益肠丸数月,开始数月效果很好,不意最近月余又发作,日泻七

八次,再服则毫不见效。

视其舌质紫而暗淡,苔白腻滑而略燥,舌尖布满紫红色班点,肪弦硬。面色苍黄,辨证为寒热错杂,虚实兼有。初诊认为是泻心汤症,许以一月可治愈。处以半夏泻心汤原方再加生姜,并嘱去渣再煎,服至九剂,效果明显,大便日减为二三次且仍不爽,服至十五剂大便仍不成形。细问其大便仍粘腻,偶而仍有腹痛并脓状大便。

忆起裘沛然前辈所著一书《壶天散墨.》中曾论及混沌汤治痢疾重证取效,思此证肠中当有湿热瘀浊积聚,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满,寒热错杂之症。本病人应当有热毒结聚,其舌质淡暗又是阳虚明征,其有热毒结滞须加用通泻之药,其阳虚当加助阳之品,其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致消化不良又当用健脾之药。观其以前服用消炎类药见效,服补脾益肠丸也见效显见是病情复杂而用药不够全面。半夏泻心汤有人参补气,芩连清热除湿,半夏干姜生姜化痰宣泄水气,惟其毒热结聚似嫌药力不足,加用苦寒通泄之药又恐伤其阳,当师混沌汤之意,加大黄三克同煎不用后下,制黑附片十克亦不先煎,竟是五个泻心汤方药合用的混沌汤。平日习惯用附子即加生姜,半夏泻心汤加大黄即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泻心汤共用岂不是一混沌泻心汤么?患者服三剂则效果明显,又服六剂则为每日大便一次几近正常大便,.坚持服至三十余剂病方全愈。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3)

2005年春,李洪波来询,诉其姨妈年五十八岁,身高有一米七,因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结肠炎,现体重只有七十多市斤了。每日吃饭不多,但腹痛则大便日七八次,有时泻为完谷不化,有时则稀便,且心脏也有问题,心慌气短,不能劳作,在汉中及西安经医无数,治了数年,终未收效。而且越来越重,现在什么也不能做了,在家休养。病人远在数千里之外,与其电话中交谈后,知其为半夏泻心汤证,但其病程日久且又有心脏病,故处以半夏泻心汤方,合用血府逐瘀汤嘱服一月。

方用:红人参10克,黄连3克,黄芩6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半夏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川牛膝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 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嘱其可经常电话联系,如果有效最好能来诊。

一月后患者来深,诉服药有效,食欲稍增多,现大便日仍三四次,时有腹痛。视其极消瘦,面黄,气色晦暗,舌质淡暗,苔则黄白略干燥,脉弦硬,仍以二方,加生山药30克,生内金10克,加减服至一个月,每日大便改为一次,方始带方回汉中。

三天后患者来电说,到家第二天则又开始每日大便三四次矣。思之

汉中与深圳气候不同,嘱其加黑附片十克,三日后即恢复正常至每日一次,患者坚持又服三月,感觉越来越好,食欲增多,又过半年后来电表示感谢,说自已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已和好的人一样了,说大家都看不出我是有病的人了,药还在间断服呢。嘱其药还需服,可取药十剂打成粉,用水送下,每服六至十克,日服三次以巩固疗效,其再三表示感谢,说是救了她的命也。因地不同,一味黑附片的增加其效则完全不同,是半夏泻心汤合用附子泻心汤了也。一年后患者病已全愈,能操持家务,带外孙,与好好人一样,托人送来锦旗一面,上书:“名医风范”。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4)

一日,李洪波来说:李大夫,我与你结识实乃我三生有幸,其一你治好了我夫人的失眠病,儿子的扁桃体炎病,哥哥的肩周炎,母亲的风湿性关节炎。而我姨妈不仅是治好了她的病,实际上是救了她的命。还有我原来的同事老赵的夫人,她花了二十多万元手术化疗费治她的脑癌,只管了半年 便又复发,昏迷住院,原来手术的医院都说是没有好办法。是我请你到湖北红安两次前去出诊,用中药将她救醒过来,现在她一家人都在感谢你,说是你救了她的命也。最少通过我,我知道你已经救了二个人的命了。所以我要立志学习中医。我这几年虽然一直在自学苦学,但也一直在困惑之中。结识你,使我认识到中医还是有希望的,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医。中医还是有出路的。就像老赵夫人的病,当时你的处方我都研究了,我和老赵都认为你的第一个处方是急救回阳汤,第二个方是衡通汤加虫类药。这两个方子都没有抗癌的药,都不具备抗癌的功效啊?当时你的回答是:

“中医治疗肿瘤癌症,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急则治其标,先保命后治病,她当时昏迷时根据舌脉证状,辨证为虚寒,所以果断用急救回阳汤,服药后即达到吐止清醒,数日后即能起坐饮食的作用。第二方虽无直接抗癌的药,实际上是缓则治其本。疏通气血之衡通汤加用虫类药即有消散之功能,再加虫草,人参,黄芪,山萸肉以扶正,养正则积自除。达到攻不伤正之佳效。体虚之人,如再用抗癌之药以攻之,岂不是与西医化疗一样了吗?病人的身体能受得了吗?”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5)

李洪波又说:李大夫,不,我应该称您老师了,在您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中医,看到了中医的光明所在。还请您多多指教,而您的解说往往使我顿开茅塞。如你说我儿子是地图舌,是阴虚内燥之体,非短期所能改变,饮食要注意,食疗为先,我一直在与他服生山药粉,生内金粉。你说我妈妈的

风湿病服衡冲散三月可愈,果然三月后化验风湿已为阴性。你还说我妈妈风湿会好得快,但心脏需长期调理,所以我一直让我妈妈服用衡通散已近一年了。现情况很好,仍在服药调理。您说我哥哥的肩周炎服衡通汤重加白芍,炙草,皂刺,山甲,桑枝十剂可痛止,我哥哥服十剂,痛仍未止,但停药后十天自愈,一点也不痛了。我朋友老赵夫人的病,您说先保住命,真正治愈需服用中药最少一年以上。她远在老家汉中,像您这样隔山处方看如此重病大病确实不容易。还要麻您多多费心,今后指教我,让我也能如愿以偿。走上中医之路。

李静说:你的对中医热爱使我感动,你的自学中医精神我很欣赏。至此方思近代医界名宿程门雪前辈青年时曾治一慢性腹泻患者,用调理脾胃法,诊断处方颇为对症,患者久服终不能效。后患者携其方求诊于上海名家王仲奇先生,王仲奇先生当时驰名与海上,是程老之前辈。病人向王老详述了病情,诊毕后索取程所处之方,凝思片时,忽昂然提笔在程的处方之上写了批语:“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四钱。”随即把原方交给病人,病人未便多问,只得把原方带回试服再说。出乎意料的是,这张屡服无效的方子,仅仅加上一味药,只服数剂,多年的宿疾居然痊愈了。病人喜出望外地来告程,程亦惊异不置。深慕王老先生之医术的精通,欲设法拜王氏为师,后未能如愿,但程老虚心请教的精神是令人欣佩并值得我们学习的。

考蛇含石其性为收涩之性,于调理脾胃之方久不效时加之即效,实乃王氏医学精通之举。

我所治你的姨妈之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合并心脏病在深圳服方则效佳,回汉中则不效,加黑附片一味即效,是因地不同则效也异也。泻心汤合用血府逐瘀汤者,是其病久必有气血瘀滞,且又有心脏疾患故加之也。泻心汤治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胃肠病颇为对症,再加疏通气血之血府逐瘀汤更为合拍也。

所以我答应你,只要有志学中医,有志者事竟成,我定会毫不保守的指点你。希望你能成为中医一分子,在中医学术上有所成就。愿我们共勉之!


名医师承讲记之---四(6)

近代上海名老中医裘沛然老前辈在其<<壶天散墨>>一剂混沌汤一文中论曰::“这里,试列举休宁名家孙东宿氏所用的一张混沌汤治痢取得捷效的病案:他诊治一痢疾病人:大发寒热,寒至不惮入灶,热至不惮下井,痢兼红白,日夜八十余行,腹痛恶心,神气倦甚,见洪大脉,面色微红,汗淋淋下,病已二十余日,他医屡治愈剧,东宿为用石膏,知母彻热,桂附,炮姜散寒,人参,白术补气,滑石,甘草解暑,仅一剂而苏

,三剂全愈。其汤名混沌,盖取凑集阴药阳药于一方之意。此即擅用兼备法治疗他人莫能措手的重症痢疾而得迅速奏效的一个例子。裘老又说:曾记我早年也治疗一痢疾危症病人,一日痢下数十次,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病延二旬,中西医历治无效,已不能进食,神识昏糊,脉微欲绝,四肢厥冷而痛痢不止,其病已濒危殆。予为处一方,用党参,黄芪,桂枝,附子,补骨脂,白术,甘草补气温肾,黄连,石膏,黄柏,白头翁,银花清热燥湿,阿胶,熟地,当归补血,大黄,枳实,川朴攻下,诃子石榴皮收涩,龟板,鳖甲滋阴。竟是一张杂乱无章的兼备之方,可称混沌而又混沌.,该病人服上药后,次日即痢止神清,腹痛亦除,脉转有力,胃思纳谷,仅二剂而病痊。如此捷效,实出我初料所及。我自已也很难理解,这是否属于叶天士所斥责的“假兼备以幸中”之列,还是在孙思邈启迪下用“反,激,逆,从”而取得的效果。”

江医生说:“老师,今天有个女病人,30岁,反复胃痛一周,都是以饭后半小时到一个时疼痛为主,一般持续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自行缓解。很少反酸和腹胀。体检也只有上腹部轻压痛。按其发病症状来看,应该是胃溃疡无疑。我按西医常规开了一些治疗胃溃疡的药给她。但细问其经期一般延后几天,而且经来比较少兼经色暗淡;难入睡,多梦。切脉见较细、滑、弦,重压有力。舌中心有裂缝,质润,苔薄白、点状剥脱。按中医的看法,应该是脾胃阴虚,心肾不交之属吧?如果用张锡纯的理冲汤对这个症吗?此证经来量少色暗是有瘀血证吧。

李静:从证状来分析,你的胃溃疡的诊断思路是对的,但只是对了一部份,胃溃疡还有待检测证实。况且胃溃疡为何最近一周才发作?所说用中医中药张锡纯的理冲汤方是对的,然而诊断为脾胃阴虚,心肾不交却不太正确。说有瘀血也对。但还是不完全。

江植成:那她应该也属于阴虚血虚之类的吧? 她舌头中心裂缝和经血较少、血色暗淡,失眠多梦,又是什么原因?

李静:从舌脉来看,舌中间有裂纹是为肝气瘀滞之特征。舌质润苔薄白点状剥脱,其脉之弦细滑,重按有力,则更是肝气瘀结气有余之气血瘀滞证,而其胃痛正是典型的肝气犯胃,木克土也, 再加上经血量少,血色暗淡也是气血瘀滞的表现。失眠多梦是气血不能上供于脑所致。理冲汤用于此证之肝脾失调,可加山萸肉以养肝敛肝气之横侮,加生山药以补脾虚抑肝木。加芍药,炙草各30克以缓急止痛。加炮山甲以为向导,方为合拍。

在临证处方时,往往先存一念,即此兼备法是也。凡病情复杂的慢

性疑难病证,现代讲需用综合疗法的,即为兼备之法,比如治乙肝在病毒高复制阶段,则以解毒亦即清除湿热毒邪为主,兼以扶正,佐以活血化阏,在病毒低复制阶段则需清除湿热与扶正共用之,而在病毒非复制阶段,则需疏通气血与扶助正气为主,清除湿热为辅。如用单一的清除湿热病毒而一味急求转阴,难免有伤正之嫌。慢性前列腺病治疗也是如此。采用综合疗法就比单一的消炎治疗要好得多。近代医家施建勇博士主张用鸡尾酒疗法治疗乙肝,与我之用混沌汤之意治乙肝的兼备法异曲同工也。是“反,激,逆,从”的混沌加混沌汤,亦即是兼备法,多年来的大量临床经验证明混沌汤,鸡尾酒的兼备法与“反,激,逆,从”的综合疗法是可用的,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取其之长,补我所短,何乐而不为?

我读张锡纯先生书多年,悟出先生衷中参西之意,现代科学手段,西医能采用,中医为何不能采用?取其之长,补我所短,何乐而不为?至于临证时,不论何病,验舌诊脉,必要时结合西医之检测手段,是避免走弯路,是对病人负责。医学关乎人命,岂是儿戏?如果一个中医,连一个汗法也运用不了,何谈治重病大病呢?用方如用将,用药如用兵。先辨病为何病,西医认为是何病,中医辨病辨证为何病何证。西医是何理论?用何法?何方何药?结果当如何?中医当用何法何方何药?何时当有效?结果当如何?不效时又当如何?

然而,中医如能达到相当水平,与中医传统之四诊八纲辨证,特别是在舌诊方面。如舌质淡者,一看即知其为非细菌性炎证。即可省去不必要的检验过程。舌质红紫之高热,血检往往有白细胞增高。西医用抗菌素有效者,中医也需清热解毒,兼以疏通气血。西医用抗菌素无效者,中医辨证论治方可,不可一说是炎症即用清热解毒。辨证为气虚者,补气药与清热解毒药同用之方有效。我每于感冒时,想到张先生之伤寒、温病首用汗解法,往往用西药安乃近片服之,往往一汗而解。此与舌脉之中即可验证。舌苔白或腻者,非阴虚内燥也,即可用汗之之法。如果一汗不解,则当思之为何汗之病未解?是药轻?还是病邪入内?还是阴虚?湿热未清?临证若舌红紫者,或舌红紫舌尖有红紫斑点者,均非一汗能解之症,是湿热入于营血分也。舌光无苔者,阴虚内燥也,亦非一汗可解也。当用解表与清里并重之法。阴虚者须用滋阴清解法,此所以张先生之滋阴清燥汤,甘露清毒饮,白虎加人参汤论之可贵也。舌尖边有齿痕与凹陷者,轻者属虚,重者是气血津液缺失,即不可一味攻伐,而需补益与通散并用之方

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