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宪法学》教案(本科)doc

运城学院教案

政法系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教研室名称法学

课程名称宪法

课程代码0211102B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任芙英

职称讲师

1

授课计划

授课时间: 10 月 8日至 12月 29日(共 12 周)

计划制定时间: 2012 年 9 月 10 日

2

《宪法》教案

(第一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绪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课程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宪法课程重要性,对宪法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入门。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地位。

四、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二)讲解新课

绪论

导入:如何认识宪法的?

(本节内容2学时)(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一、课程基本信息说明(板书)

二、在法学体系中宪法地位

三、如何看待宪法这门课程(板书)

(一)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板书)

1、根本法地位?有政治宣言之功能,内容陈旧、空洞

2、司法实践中地位(从齐玉玲案谈我国宪法司法化问题)

(二)平常心对待宪法这门课程(板书)

1、宪法与个人、社会生活联系密切(以2010年十大宪法事例说明宪法与我们关系密切)(安元鼎保安公司、赵作海案、陕西国土厅案等)

2、学习宪法以制度方式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参考书目、网站、法条及期刊介绍(板书)

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学分、课时、作业、考核方式)

2、参考书目与网站

许崇德、胡锦光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学》,商务印书馆。

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法律出版社。

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余定宇著:《寻找法律的印迹》,法律出版社。

一政著《西窗法语》,法律出版社。

中国宪政网:https://www.doczj.com/doc/0a9607874.html,

北大公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0a9607874.html,

中国公法网:https://www.doczj.com/doc/0a9607874.html,

3、法条:《宪法》《选举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监督法》等。

4、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及法学核心期刊

五、几点建议(板书)

1、适应大学生活,合理安排时间

2、关注社会,关注宪法,关心中国

(三)归纳总结

宪法属于社会科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宪法的重要性,为学习部门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一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概念和本质第二节宪法分类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的概念、本质、分类等有关宪法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词义在中西方的历史演变,掌握近代意义的宪法的基本含义。理解宪法的本质和分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宪法在于宪法法律地位。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本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提问:你是如何认识宪法的?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本节内容一个半学时)(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一、宪法的词源(板书)

1、西方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板书)

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板书)

归纳:比较古代中西方关于“宪法”的含义,发现“宪法”一词都具有法律的含义,所不同的是,在西方宪法被视为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法律,类似今天的组织法;在中国则没有这种区别。近代意义的宪法概念,正是在这种与普通法律不同的法律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并用“宪法”这一符号来表示这种新的法现象,且内容与组织法有一定关系。

二、宪法的概念(板书)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的根本法。

(一)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以宪法产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予以说明。)

(二)限制国家权利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以英国、美国宪法的内容为例说明)

(三)宪法具有根本法属性

1、宪法规定的内容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其他法律。

2、宪法的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的行为准则。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以中国、美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例说明)

三、宪法的本质(板书)

1、关于宪法本质的主要观点(板书)

(1)神的意志论

(2)全民意志论

(3)阶级意志论

(4)意志调和论

2、宪法的本质(板书)

与民主有关,更集中、全面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最终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并表现为

三个方面。

第二节宪法的分类(板书)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板书)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

4、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

5、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板书)

1、资本主义类型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2、法定宪法和现实宪法(进一步解释与说明)

(三)归纳总结

1、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五、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如何理解宪法是本质?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二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宪法规范、宪法典结构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结构和宪法规范。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宪法结构,掌握宪法规范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宪法规范。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规范的逻辑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提问:你是如何认识宪政的内涵?

第三节宪法规范、宪法典结构(板书)

(本节内容1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规范(板书)

(一)宪法规范的含义(板书)

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是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用以调整国家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1、宪法规范的制定或确认

(1)制定

(2)确认(判例,介绍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一些特征,表明判例在法律规范形成中的地位)

2、宪法规范的调整对象(社会关系)

(二)宪法规范的特点(板书)

1、原则性及由此引申出的适应性和无具体惩罚性。

2、最高性及引申出的广泛性、纲领性和稳定性。

(三)宪法规范的分类(板书)

1、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确认性规范。(对宪法主体引导作用)

2、确定性规范和不确定性规范。(宪法规范的确定性)

宪法规范结构的特点:授权性与义务性相结合;禁止性规范与确认性规范相结合。

(四)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

1、含义:宪法规范作为宪政行为规则具备的条件。

2、宪法规范的构成要素: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结合条文,举例说明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特点)

二、宪法结构(板书)

(本节内容1学时)(讲授法)

(一)宪法结构的含义(板书)

(二)宪法形式结构(板书)

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宪法规范排列的顺序和方式。我国宪法共有4章7节、138条和31条修正案。

(三)宪法内容结构(板书)

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是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宪法规范安排在宪法典的某一部分。

1、宪法序言

2、宪法正文

3、宪法修正案:对宪法典进行补充和修正的法律形式。(31条)

(三)归纳总结

1、宪法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是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用以调整国家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2、宪法典的结构有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之分

五、思考题:

如何理解宪法规范的特点?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二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理论渊源及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掌握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导入: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灵魂,是宪法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四节宪法基本原则的概述(板书)

(本节内容15分钟)(讲授法)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板书)

二、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板书)

普遍性;特殊性;最高性;抽象性与稳定性。(举例说明)

三、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板书)

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构成宪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民主的基本支柱,即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板书)

(讲授法)

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板书)

人民主权原则也叫做主权在民(popular sovereignty)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叫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二、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发展(板书)

“主权”观念最早由布丹在《国家六论》中提出,认为主权是君主的当然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霍布斯(T. Hobbes)也论述了主权问题,但主权在他来看仍是君主的。

洛克(J. Locke)谈到了主权应属于人民的理论。

卢梭创立根据社会契约论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林肯(A. Lincoln)将其内容充实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成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标准。

社会主义的宪法理论通常不承认“社会契约”,不认为主权是全民“公意”的体现。人民主权具有阶级性。(介绍霍布斯、洛克、卢梭基本情况和代表作)

三、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基本人权原则的含义(板书)

人权(human rights)作为一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板书)

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有人人具有理性而确认人的平等的观点。

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个人自由反对封建桎。

霍布斯论证了自然权利,他认为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有自我保存的同等的权利。

洛克“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s),它主张人身的自由、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的要求。

卢梭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的根源于基础,而更高级的社会契约只有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才能实现。因为,它能够体现公意,是人民拥有主权,从而确保人们的自由、平等、生命、财产方面的权利。在人权原则不仅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要求,更是或首先是一种政治权利,是民主政府的原则和基础。(说明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宪法所体现的基本人权原则是一人权的普遍性掩盖人权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宪法在公开限制少数敌对分子的部分人权,以人权的阶级性谋求人权的普遍性。(说明我国宪法的人权观)

三、基本人权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四节权力制约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权力制约思想的历史发展(板书)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的权利的原则。分权(separation of powers)是对国家权力按其管理国家时所具有的不同职能而作出的划分。

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要素说。(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基本情况和其学说)。

但作为一项宪法原则,近代分权学说则是英国的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的孟德斯鸠(Charles L.

Montesquieu)所完成的。(介绍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基本情况和学说)。

权力制约思想同样可追溯到古代,如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时期的波罗比阿都阐述了制约的观念。近代关于制约思想的典型代表是:洛克、孟德斯鸠和汉密尔顿和杰弗逊的民主共和主义。(说明他们的观点;详细内容可参考李龙主编的《西方法学名著提要》)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学在理论上一般不把“三权分立”看作是宪法的原则,而是普遍确认权力的统一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权力制约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第五节法治原则

(本节内容半学时)(讲授法)

一、法治原则的含义及其发展(板书)

法治(rule of law)的英文含义是“法律的统治”,中文就是“依法治国”。统治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法治在形式上表现为宪法强调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治的实质上,表明当法律与个人意志相冲突时,哪个意志更高:在法治国中,法律所代表的意志无疑要高于个人意志。

法治的思想和理论,如西方的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西赛罗(Cicero)等。(介绍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西赛罗(Cicero)的基本情况和法治理论)

在中国古代也有过对法治问题的讨论,如商鞅。可见,法治自古以来就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法哲学观点,从本质上讲它符合民治的要求。(说明古代法治与现代意义法治的区分)近代法国的卢梭对法治理论作出重大贡献。他的法治理论的基本点是人民拥有立法权;法治与共和政体相结合;法治意味着平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治原则对法律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真正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如1959年的《德里宣言》等。

二、法治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板书)

(着重说明法制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

(三)归纳总结

1、宪法的四大基本原则构成宪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民主的基本支柱,即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约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2、人民主权原则是国家的权力属于国民;人权是指一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为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的权利的原则;法治是统治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治国理论、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五、思考题

1、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2、宪法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述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三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与修改(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创制的基本理论以及宪法修改的主体、程序等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宪法创制的基本理论;通过我国“五四宪法”和伊拉克宪法制定过程,学习宪法制定的程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制定的主体、程序。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制定权、制定机关和宪法起草委员会之间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四节宪法的创制和修改(板书)(自学)

一、宪法制定(板书)

(一)宪法制定的含义(板书)

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的活动。主要指政权更迭后制定宪法的活动。

(二)制宪权主体(板书)

最早提出制宪权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学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学者西哀耶士。他在《第三等级是什么?》一书中提出“唯有国民拥有制宪权。”

制宪权主体并不等同于制宪机关。

(三)制宪权的性质

是最高决定权的具体体现,即有权决定国家统治形态的阶级(按:不可能是所有国民)运用制宪权,具体创制宪法,以巩固统治关系。

(四)宪法制定的程序(板书)(举例法)

1、制宪机构的设立

2、宪法草案的提出

3、宪法草案的通过

4、公布

※例如:1、五四宪法的制定过程

2、※伊拉克的制宪过程

(三)归纳总结

1、宪法创制权的主体是国民

2、宪法修改的主体、程序

五、思考题

1、宪法创制权理论是谁提出的?

2、宪法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如何?

3、试述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具体体现。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三周第2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的创制与修改(二)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的主体、程序等基本理论,了解英国和我国的部分宪法惯例。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宪法修改、解释、惯例的基本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修改、解释。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修改的种类、限制;宪法解释的原则、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四节宪法的创制和修改

二、宪法的修改(板书)

(一)宪法修改的含义(板书)

宪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发展,出现宪法内容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情况,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内容的活动。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板书)

※思考:宪法修改是否应受到限制?

1、内容限制(板书)

(1)宪法的根本制度和基本精神不得修改

(2)国家领土范围不得修改

(3)共和政体不得修改

2、时间限制(板书)

(1)消极限制,不得修改宪法的时间(板书)

A、规定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

B、特定时间内不得修改

(2)积极限制,明确规定宪法应当定期修改(板书)

(三)宪法修改的宪法修改的方式(板书)

(全面修改、部分修改,以我国宪法为例说明)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以我国为例说明)(板书)

1、提案

2、审定(先决投票)

3、起草

4、决议

5、公布

三、宪法的解释(板书)

(一)宪法解释的含义(板书)

是宪法制定者依照宪法规定享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的说明。

(二)宪法解释的体制(板书)

立法机关解释体制

司法机关解释体制

专门机关解释体制

(三)宪法解释的原则(板书)

(依法、符合制宪目的、精神与原则;字面和整体解释)

(四)宪法解释的方法(板书)

1、统一解释;

2、条理解释

3、补充解释:

4、扩大解释

四、宪法惯例(板书)(举例法)

(一)宪法惯例的概念

在国家的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涉及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且由公众普遍认可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以不成文法国家及我国为例说明其地位)

※英国的宪法惯例

我国的宪法惯例

(三)归纳总结

1、宪法修改的含义、限制、程序

2、宪法解释的含义、体制、原则、方法

3、宪法惯例的含义

五、思考题

1、宪法修改是否应当受到限制?

2、宪法修改的程序?

3、宪法解释的体制包括哪些?

4、宪法解释应遵循什么原则?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四周第1-2次课4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四节宪法关系和宪政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关系的相关理论以及宪政的基本理论。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宪法关系的含义和三要素;了解宪政的基本含义与宪法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宪法关系三要素、宪法与宪政关系。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关系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五节宪法与宪政(板书)

一、宪政的概念(板书)

宪政是依照宪法的规定所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从民主的角度理解宪政(毛泽东及张友渔言论说明)

2、从法治的角度认识宪政

“宪政是这样一种思想,正如他通过法治约束个人并向个人授予权力一样,他也希望通过法治约束政府并向政府授权。”

3、李步云的宪政三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权。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重要条件,人权保障是宪政的目的。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宪政的特征(板书)

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板书)

1、宪法与宪政的联系

宪法与宪政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宪法决定宪政。(板书)

(从逻辑、内容和价值取向分析)

2、宪法与宪政的区别

(从外在形态、内容范围及价值取向)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

(三)归纳总结

1、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宪法与宪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五、思考题:

如何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六、课后记

《宪法》教案

(第五周第1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第六节宪法监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宪法监督制度。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宪法监督的内容,掌握我国现有的宪法监督制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我国宪法监督的基本制度。

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宪法监督各种体制的优缺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第六节宪法监督(板书)

(本节内容2学时)(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一、宪法监督含义(板书)

宪法监督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

广义和狭义

二、宪法监督的模式(板书)

(一)立法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英国为代表

优点:权威性和有效性;

缺点:违反“任何人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二)司法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美国为代表(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启了司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先河)

优点:制约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缺点:无法准确表达立宪者的意图

(三)专门机关的监督(板书)

以法国为代表

优点:保障违宪审查权的统一;

缺点:政治倾向突出

三、宪法监督的程序(如何监督)(板书)

(一)事前审(板书)

(二)事后审(板书)

四、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板书)

(一)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板书)

1. 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

2. 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

为的合宪性。

(二)我国宪法监督的方式(板书)

1、改变与撤销(板书)

(1)《宪法》相关规定(板书)

一是,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宪法》第62条第(十一)项

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67条第(七)项

三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第67条第(八)项

(2)《立法法》相关规定(板书)

《立法法》第88条规定了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

(思考一:熟读《立法法》88条,总结出“改变或者撤销”、“撤销”的规律。)

2、备案(板书)

根据《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监督是通过备案审查的方式进行的。

3、审查(板书)

(1)主动审查(板书)

主动审查就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

A、审查程序

(2)被动审查(板书)

被动审查有两种启动机制。

A、由法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

a主体: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

b程序:书面提出要求——分送——审查、提出意见。

B、由法定机关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提出审查建议。

a主体: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

b程序:书面提出建议——研究——必要时,送审、提出意见。

※案例:“孙志刚案”引起的公民提出违宪审查建议事件

(3)书面审查意见(板书)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三个月内书面提出审查意见。

A、不相抵触的,可书面告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由办公厅负责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的单位或个人。

B、(《立法法》91条)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也可以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五、中国宪法监督发展现状及思考(板书)

从我国目前宪法监督制度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上方面:

1、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2、监督范围主要是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3、监督方式主要是书面审查,以主动审查为主。

思考:比较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中国河南郑州假种子案,思考我国是否可以选择类似美国的司法机关监督模式?

从我国目前宪法监督制度来看,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缺乏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监督方式单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违宪制裁措施的制裁性或惩罚性不够强,使得宪法监督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降低了宪法监督的权威。

(三)归纳总结

1、宪法监督是由宪法授权或宪法惯例认可的机关,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合宪审查,取缔违宪事件,追究违宪责任,从而保证宪法实施的一种宪法制度。

五、思考题

1、如何健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六、课后记

高等数学上册教案

高等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高等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常微分方程与无穷级数”等方面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与基本运算;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教学目的与要求18学时 1.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一、集合 1、集合概念 word

word 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叫做集合。组成这个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表示方法:用A ,B ,C ,D 表示集合;用a ,b ,c ,d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1)},,,{321 a a a A = 2)}{P x x A 的性质=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 A a ∈ 一个集合,若它只含有有限个元素,则称为有限集;不是有限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 常见的数集:N ,Z ,Q ,R ,N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集合A 的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B A ?。 如果集合A 与集合B 互为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记作B A = 若作B A ?且B 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 空集φ: A ?φ 2、 集合的运算 并集B A ? :}A x |{x B A B x ∈∈=?或 交集B A ? :}A x |{x B A B x ∈∈=?且 差集 B A \:}|{\B x A x x B A ?∈=且 全集I 、E 补集C A : 集合的并、交、余运算满足下列法则: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错误)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正确)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 D、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 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17 91年《法国宪法》 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国籍法》 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 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五五宪章》 二、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请参考课本P20——23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路进行。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1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至于用哪方面的史料说明问题,更多地是从方法层面予以考虑,甚至于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去学习。 教学准备: 远古时代的生活与学生相距较远,课前布置学生充分收集资料,把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爱学、乐学,能运用查找资料,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究,了解有关古代人的生活智慧与创造,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结合教材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法是:收集资料---激趣引入---课件辅助---点拨探讨---练习延伸。 “一个好的老师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法具体如下:(1)勾画圈点(2)讨论(3)练习(4)汇报教学重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本课共有四个子话题,分别为走进远古时代、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古人的歌谣、中华食文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采取课件《女娲造人》和《人类进化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因为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太远,以神话故事引入更易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 第一部分:走进远古时代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展示资料(出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

2018年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 课前备好课,才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小编收集整理好的昨天今天明天中 班教案 ,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学习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今天),明天星期五,我们准备干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词语帮助幼儿理解。昨天是星期二,我们玩的游戏是《荷花荷花几时开》,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明天星期五,我们准备干什么呢? 二、幼儿自由交谈 1、请幼儿自己谈谈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可请个别幼儿交流。 2、结合班级值日生劳动进行谈话。提问:今天谁值日?请昨天值日的幼儿 谈谈劳动内容,明天的值日生是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今天的天气情况。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 教师说一句话,请幼儿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明天准备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活动延伸: 时间对我们很重要,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我们要珍惜时间,要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并区分其顺序。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 3、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昨天、今天、明天的字卡图片(发芽的三个步骤、小鸡出壳的三个步骤、开花的三个步骤、代表天气气象的图案等) 自制挂历 活动过程: 一、引题:“今天和老师学习本领,高兴吗?”(同时出示今天的字卡) 1、今天的天气怎样?(要求幼儿使用“今天”的词语) 2、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 3、今天早餐你都吃了那些? 二、出示挂历,找出今天的位置,并用红笔圈出来。 三、找昨天:“你们知道昨天在日历上的哪个位置吗?” (同时出示今天的字卡) 小结:昨天就是今天的前一天,已经过去的那一天。 提问:1、昨天的天气怎样?

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01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教学目的: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 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 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教学重点: 1、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 2、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3、极限的概念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4、两个重要极限; 5、无穷小及无穷小的比较; 6、函数连续性及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7、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1、分段函数的建立与性质; 2、左极限与右极限概念及应用; 3、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的应用; 4、间断点及其分类; 5、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应用。 §1. 1 映射与函数 一、集合 1. 集合概念 集合(简称集):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用A, B, C….等表示. 元素: 组成集合的事物称为集合的元素. a是集合M的元素表示为a?M.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全体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A?{a, b, c, d, e, f, g}. 描述法: 若集合M是由元素具有某种性质P的元素x的全体所组成, 则M可表示为

西南大学《宪法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A: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须报上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B: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C: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选举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须报上级党委批准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二单元 追根寻源 2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_5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能力目标: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从服饰看社会,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照片各是什么节照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 2、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学生说,师板书:季节气候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出示课件,说一说他们分别是什么职业?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学生说,师板书:职业。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学生说,师结合学生说板书。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和一位好朋友一起来探讨有关服饰方面的文化,它就是多啦艾梦,我们将坐着它的时光机器去畅游历史。 1、让我们一起出发吧!第一站远古时代。 (课件出示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2、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学生说。 4、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 5、出示课件。这个远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学生说。 6、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的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7、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学生说 6、小结: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一)、麻和丝衣

中班数学教案今天明天

中班数学教案今天明天 篇一:《幼儿数学教育》作业四 《幼儿数学教育》作业四 (总分:100分,剩余完成时间:442天11小时34分1(本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0a9607874.html, 千叶帆文摘:中班数学教案今天明天)8秒)一、填空题(20分) ? 1、幼儿10 10以内的加 ,培养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 2 二、多选题(20分) ? 1、小班几何图形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中班几何图形的教学要求是认识长方形、梯形和()。 ? ? ? A.椭圆形 B.三角形 C.球体 ? 2、认识“昨天、今天、明天”是()的时间教学内容,认识“白天、晚上、早晨、黑夜”()的时间教学内容。 ?

? ? A.小班 B. 中班 C.大班 三、判断题(20分) ? 1、()平面图形的教学中经常让幼儿通过操作巩固认识,“数图形和分割图形”是小班教学中常用的操作法。 ? 对 错 ? 2、()幼儿空间方位的教学内容应遵循“上下→前后→左右”的先后顺序,从自身为中心过度到以客体为中心。 ? 对 错 四、简答题(40分) ? 1、怎样教大班幼儿学习二等分? ? 篇二:2015春中班学期计划 2015年春节中班语言活动计划 银河班 2015年春季中班社会教学活动计划 银河班 2015年春节中班艺术教学活动计划

银河班 2015年春节中班数学活动计划 银河班 篇三:刁东辉说课《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班数学:《昨天、今天、明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我们发现,生活中离不开时间,幼儿的生活也和时间密不可分的,今天干什么?明天打算做什么?等等,本次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昨天今天和明天”,中班小朋友的思维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而对“昨天今天明天”的认识,有些单调和抽象。因此根据纲要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都渗透着数学知识,首先是时间的顺序性。时间顺序包括昨天、今天、明天。其次是时间间距的问题。如:“今天是星期几?是几号?昨天是星期几?是几号?”生活中的数学教育随处都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因此,我设计了活动《昨天今天明天》,来巩固幼儿对时间的认识。二、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是教学内容的归宿,对整个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考虑到中班幼儿对时间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目标: 1、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并区分其顺序,建立初步的时间

高等数学教材word版(免费下载)

目录 一、函数与极限 (2) 1、集合的概念 (2) 2、常量与变量 (3) 2、函数 (4) 3、函数的简单性态 (4) 4、反函数 (5) 5、复合函数 (6) 6、初等函数 (6) 7、双曲函数及反双曲函数 (7) 8、数列的极限 (8) 9、函数的极限 (10) 10、函数极限的运算规则 (11)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⑵、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第二单元 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

第二单元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二) 课时分配: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 一、课时目标: 本课目标: 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课时划分:二课时 二、教学流程: 活动一:引入学习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服饰) 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 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 (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 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昨天今天明天教案doc

“山泉杯”主题班会竞赛 《昨天、今天、明天》主题班会教案 九年二班 一、活动目的: 这次班会是针对我们九年级毕业班的同学设计的。四年里我们师生一路走来,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而如今面对繁重而紧张的学习任务,有的同学想放弃,想逃避。为了使他们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特召开本次主题班会,全体师生共同回忆我们昨天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警醒同学们把握好现在,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班会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的照片、诗朗诵、小品、、歌曲、课件,选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学生准备好四年来让你难忘的事情。(最好是师生之间、学 生之间、或者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成长故事) 三、班会流程 (一)主持人上场(杨冰、李仪欣主持) Y: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稚嫩的脸庞,奔跑在湛蓝的天空下。 L:是否还记得,我们在欢笑中徜徉,在碧绿的草地上互相追逐的身

影。 Y:过去的时光,如指尖的细沙轻轻溜走 L:曾经的记忆,似星光下的白雪轻轻融化 Y :让我们一起走进时光的隧道 L :让我们一起进入时间的旅程 Y: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曾经的你我是什么模样,是否还记得那些令我们难以忘怀的青春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我一起重温那些美好的记忆) (二)回顾昨天 请全体同学们共同观看最初的集体舞比赛视频,说说你内心的感受。 观看昔日的各种活动照片,讲讲你四年来最难忘的故事。 L:(看了照片,我们同学们的心一定有所触动吧,可是,这份感觉也许不能够用语言表达,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则诗朗诵,《珍惜》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三)珍惜现在 (Y: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诵,你的心是否有了感动?现在的我们,拥有着美好的青春,拥有着大好时光,如果曾经的你们没有去好好的珍惜,那么现在的你该如何做呢?请同学们说一说现在的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昨天、今天、明天》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昨天、今天、明天》教案XX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昨天今天明天》教案活动目标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教具课件。 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创设情境来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创设星期妈妈和星期宝宝角色:()星期妈妈教师导语: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通过情境来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师: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 小朋友,你们谁会帮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幼儿之间进行讨论老师讲故事一周日的由来,讲完故事老师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么安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二,第四天是星期三,其余幼儿为星期宝宝来正确排队进行游戏,游戏"开火车"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师: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按顺序排好的

星期宝宝们"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星期宝宝会向前走出来)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游戏"找朋友"玩法:幼儿带上"星期"头饰,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星期妈妈有七个宝宝,幼儿通过活动,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不足:有少数幼儿对今天昨天明天还不是很了解,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才能进行时间的表达。 附:星期的由来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 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七天称"一个礼拜",中国为什么把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 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 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 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 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人教版-政治-五年级下册--1吃穿住话古今(一) 教案

1吃穿住话古今(一) 教材分析: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1课。主要由生活中的“吃”切入、火联和拓展到农业生产以及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饮食文化这三个方面。 学情分析: 重在了解和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对历史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祖先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基本认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看今天话明天想明天,看中国想世界,不要就史实谈史实,让学生陷在对历史史实的求索中。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看到发展,看到人在其中的作用,学会比较与联系地看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理念: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至于用哪方面的史料说明问题,更多地是从方法层面予以考虑,甚至于可以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去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远古时代 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 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

中班教案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班教案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学习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今天),明天星期五,我们准备干什么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词语帮助幼儿理解。昨天是星期二,我们玩的游戏是《荷花荷花几时开》,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明天星期五,我们准备干什么呢? 二、幼儿自由交谈 1、请幼儿自己谈谈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可请个别幼儿交流。 2、结合班级值日生劳动进行谈话。提问:今天谁值日请昨天值日的幼儿谈谈劳动内容,明天的值日生是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今天的天气情况。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 教师说一句话,请幼儿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明天准备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活动延伸: 时间对我们很重要,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我们要珍惜时间,要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并区分其顺序。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 3、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昨天、今天、明天的字卡图片(发芽的三个步骤、小鸡出壳的三个步骤、开花的三个步骤、代表天气气象的图案等)自制挂历活动过程: 一、引题:“今天和老师学习本领,高兴吗” (同时出示今天的字卡)

(0141)《宪法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41)《宪法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由哪一机关批准生效的?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家主席 参考答案:C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2:[单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A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B: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C: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府负责 参考答案:D 1、应注意写出要点; 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 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吃穿住话古今》(二)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教材分析: 《吃穿住话古今》(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是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服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感受我国服饰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吃穿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让学生了解服饰与人们生活与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服饰的特点,及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关系。感受我国服饰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使学生生成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服饰艺术的神奇、美妙和丰富多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难点: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要穿什么?(生:衣服)我们现在都穿着既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可是,我们的祖先却不穿衣服,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呢?今天就通过学习《吃穿住话古今》(二)来认识一下。 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师: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就是不穿衣服的远古人。再看同是远古人,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远古人没穿衣服,一个是穿了树叶的,一个是穿的兽皮做的衣服。 师:一起来解决(问题1)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用树叶遮身,这是人类在哪方面的一大进步? 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2、(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远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一起来解决(问题2)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骨针来缝兽皮做衣服,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不光懂得遮羞,还知道保暖,这也是服饰制作的一大进步,可以看出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的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落后。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科学教案

昨天今天明天中班科学教案昨天今天明天中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昨天今天明天中班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回来,学习珍惜时间。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教师在活动的同一天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时间词语帮助幼儿理解。昨天是星期二,我们玩的游戏是《荷花荷花几时开》,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明天星期五,我们准备干什么呢? (二)幼儿自由交谈 1.请幼儿自己谈谈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可请个别幼儿交流。 2.结合班级值日生劳动进行谈话。提问:今天谁值日?请昨天值日的幼儿谈谈劳动内容,明天的值日生是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今天的天气情况。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 教师说一句话,请幼儿回答活动发生的时间。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明天准备带一本图书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 时间对我们很重要,过去了就不会再来,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 (二)1》教学设计 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进展 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 1、随着时刻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展现教材中的图)明白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差不多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 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差不多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青年前做的? 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独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明白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明白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强盛。 7、我们再来观赏观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 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如何样?(板书:社会进展) 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刻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明白了种植棉花。(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那个地点,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 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伙儿听听。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奉献? 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奉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进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 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 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你如何认为是皇帝穿的?) 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能够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身份)(假如差不多板书,就要强调板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