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

方玉树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41)

国标在我国应用范围极广,做工程,考注册师,编教科书都要用它。有一部标准使用时当慎之又慎:做岩土工程和编写岩土工程类教科书用它时,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否则工程安全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难以评价和过关,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难有长进;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出题用它时,除了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还需注明采用标准中的哪一条、哪一款、哪一句甚至哪几个字,否则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标准有200多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1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划分及应用方面

1.岩质边坡高度小于15m、土质边坡高度小于10m、坡下无威胁对象时,坡顶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

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

3.2.2条,应定为一级。

2. 边坡受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

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3. 边坡处于滑坡地段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4. “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严重;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不严重。

5. 坡顶塌滑区有一般构筑物的边坡工程施工未进行监测是否违反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违反了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不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不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1、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也不是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不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不违反强条第19.1.1条。

6. 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哪几级?根据表3.2.1“破坏后果”一栏的内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三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很严重”和“严重”的解释(“很严重”和“严重”涵盖了全部破坏后果),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和严

重两级;根据表3.2.1“破坏后果”一栏的内容及注解2、表5.3.2注释2,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极严重、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四级。

7. 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因具有高粘聚力而具有极高抗滑稳定性的岩质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度是否应高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根据表3.2.1注释2,该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提高即高于一级,故相应支护结构安全度应高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但其它条文均未给出安全等级高于一级时与支护结构安全度有关的计算系数(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抗力分项系数、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挡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挡墙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等),也未要求安全等级高于一级时这些系数不同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据此,该类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安全度应与安全等级为一级的边坡工程相同。

8. 根据表3.2.1注释2,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几级?因注释2要求根据工程情况适当提高(而不是提高一级)而安全等级只有自然数,故认为提高几级适当则提高几级,也就是说,提高一级、提高两级、提高三级甚至提高四级都是正确的。

9. 哪些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根据表3.2.1注释2,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提高,故该类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应在一级基础上提高;根据表5.3.2注释2,破坏后果极严重或地质条件很复杂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应提高。

10. 边坡工程设计是否需要考虑边坡工程安全等级?根据第14.2.1、14.2.2条,放坡(除第14.2.3、14.2.4条规定要进行稳定性计算的情形外)不考虑安全等级;根据第3.3.2条和第8.2节,锚喷支护、锚杆挡墙、桩板式挡墙设计考虑安全等级(因锚杆计算涉及安全等级、立柱和单桩计算涉及重要性系数,而重要性系数随安全等级变化)。

11. 破坏后果严重且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外倾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相当的土质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是一级还是二级?根据表3.2.1,凡破坏后果严重的土质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故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第3.2.2条,破坏后果严重且由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为一级,而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与外倾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相当的土质边坡,其滑面相当于外倾软弱结构面,故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1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是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还是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根据第 3.2.1条正文和表3.2.1的形式,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但根据表3.2.1的实际内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二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破坏后果很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二级,破坏后果不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三级。在该表中坡高和边坡岩体类型仅仅对确定破坏后果严重性有影响: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和土质边坡坡高大于10m时不存在破坏后果不严重的情况。

13. 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的岩质边坡和坡高大于10m的土质边坡,其工程安全等级能否根据第3.2.1条确定?

根据第3.2.1条正文和表3.2.1的形式,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坡高和边坡类型共同决定,但该表未提供此种边坡破坏后果不严重这个确定安全等级的必要条件,故安全等级不能根据第3.2.1条确定。

根据表3.2.1的实际内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完全由破坏后果严重性决定,二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破坏后果很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二级,破坏后果不严重时安全等级为三级。在该表中坡高和边坡岩体类型仅仅对确定破坏后果严重性有影响:边坡岩体类别为Ⅲ或Ⅳ类且坡高大于15m和土质边坡坡高大于10m时不存在破坏后果不严重的情况。故安全等级能根据第3.2.1条确定,是一级或二级,不存在三级。

2 边坡稳定系数阈值方面

14. 边坡沿某滑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稳定安全系数时是否需对沿该滑面滑动这种破坏方式进行处理?根据第5.3.2条,需进行处理;根据第6章的岩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沿该滑面滑动的岩土压力均小于或等于0,故无需进行处理。

15.工程滑坡抗滑桩单位宽度有效抗力大于或等于剩余下滑力但该有效抗力作用下滑坡稳定系数仍小于稳定安全系数时是否需对沿滑坡既有滑面滑动这种破坏方式进行处理?根据第17.2.3条和第5.3.2条,需进行处理;根据第17.2.2条,无需进行处理。

16. 当采用抗滑桩以外的抗滑支护结构时,包括滑面性状在内的所有条件均相同的边坡与工程滑坡,其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第17.2.3、5.3.2条(边坡和工程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相同,评价标准也相同),支护强度应相同;根据第6章(边坡岩土压力与稳定安全系数无关)和第17.2.2条(滑坡剩余下滑力与稳定安全系数有关),支护强度应不同。

17. 除第14.2.3、14.2.4条规定要进行稳定性计算的情形外,对无外倾软弱结构面但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岩质边坡和土质均匀良好、地下水贫乏、无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简单但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土质边坡实施放坡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的设计坡率是否可以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设计坡率不应相同(永久边坡设计坡率应小于临时边坡);根据第14.2.1、14.2.2条,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坡率允许值不加区分也不要求区分,故二者设计坡率可以相同。

18. 对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边坡用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支护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其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支护强度不应相同(永久边坡支护强度应大于临时边坡);根据第6、11、12章及第3.3节,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重力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设计结果相同,故二者支护强度相同。

19. 对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的边坡用悬臂式桩板挡墙支护且主动岩土压力大于剩余下滑力时,条件相同的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其

支护强度是否相同?根据表5.3.2,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有不同的稳定安全系数,故二者支护强度不应相同(永久边坡支护强度应大于临时边坡);根据第6、13章及第3.3节,永久边坡和临时边坡悬臂式桩板挡墙设计结果相同,故二者支护强度相同。

20. 根据第7.2.5条第1款,对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土质边坡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时,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还是要求等于某个大于1的值?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已经不小于1时,因主动土压力取0,其乘以1.30的增大系数后仍取0,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1时,因主动土压力大于0(按此荷载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为1),乘以1.30的增大系数后主动土压力增大1.3倍(按此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

21. 根据第7.2.5条第2款,对坡顶有重要建筑物的岩质边坡进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时,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还是要求等于某个大于1的值?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已经不小于1时,因主动岩石压力取0,其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后仍取0,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等于1;当支护前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1时,因主动岩石压力大于0(按此荷载支护后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为1),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后主动岩石压力增大1.15倍(按此荷载支护后

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故要求支护后边坡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是某个大于1的值。

3 边坡破坏模式方面

22. 当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坚硬程度均较高、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系数小于稳定安全系数而大于或等于1时,边坡滑动破坏模式是沿结构面滑动还是岩体强度控制的沿岩体破裂角对应的滑面滑动?根据第5.3.2条,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边坡破坏模式为沿结构面滑动。根据第6.3.1和6.3.2条以及第6.3.3条,沿结构面滑动的岩石压力小于或等于0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控制的岩石压力总是大于0,因此,边坡治理设计中边坡破坏模式为岩体强度控制的沿岩体破裂角对应的滑面滑动。

23.边坡治理是否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根据第5.2.1条(应对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作出判断)和第4.1.3条(陡立岩质边坡存在因卸荷作用而产生的张拉裂缝导致岩体倾倒的破坏方式),应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根据第6.3.3条第1款规定(对无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为强度参数按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也即采用滑动破坏模式计算支护结构岩土荷载),不考虑滑动以外的变形破坏方式。

24.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根据第4.1.9条(未提供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判别标准),不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

坡;根据其他条文,包括不受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控制的岩质边坡。

4 边坡岩体分类方面

25. 其它条件相同时,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是否可能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根据第4~7章相关规定(对外倾结构面需重点勘察评价,单独计算岩土压力,要求锚杆穿过外倾结构面),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不可能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根据第4.1.4条,有倾角小于27°、结合良好或一般的外倾结构面时,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岩体划为Ⅱ类;根据第4.1.5条,无外倾结构面时,较破碎的较软岩、软岩岩体划为Ⅲ类。根据第4.1.4条,对高度不大于15m的边坡,有倾角小于27°、结合良好或一般的外倾结构面时,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划为I类;根据第4.1.5条,无外倾结构面时,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划为Ⅱ类。由此可见,根据第4.1.4和4.1.5条,某些边坡岩体,有外倾结构面时分别为Ⅱ类、I类,无外倾结构面时分别降为Ⅲ类、Ⅱ类。这就是说,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有时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

因①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与岩体类别有关,②坡率与岩体类别有关,③岩石荷载与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有关而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与岩体类别有关,有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有时高于无外倾结构面的边坡岩体类别这种现象引起同样的岩体有外倾结构面时边坡工程安全等

级和支护结构岩石荷载(继而支护强度)低于无外倾结构面时,有外倾结构面时放坡坡率允许值高于无外倾结构面时。

26. 对结构面结合一般、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较破碎岩体,当坡面直立时,其边坡岩体类别为几类?根据表4.1.4,为IV类(最差类);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本次修订既考虑直立边坡又考虑倾斜边坡,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容易发生破坏,故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并不是因为该规范02版相应边坡岩体类别对直立边坡而言定高了,故该直立边坡岩体类别仍应为该规范02版所定的Ⅱ类(仅次于最好类)。

将这类边坡岩体由Ⅱ类(仅次于最好类)降为IV类(最差类)这一变化引起如下矛盾:对同样的岩体,执行该规范13版时支护结构岩石荷载大大高于(约4倍于)执行该规范02版时,执行该规范时放坡坡率允许值大大低于(约1/3倍于)执行该规范02版时。

27. 对结构面结合良好或一般、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完整岩体,结构面结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完整岩体,结构面结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7°~34°的较完整岩体,当坡面直立时,其边坡岩体类别为几类?根据表4.1.4,分别为Ⅱ类、Ⅲ类、IV类;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本次修订既考虑直立边坡又考虑倾斜边坡,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容易发生破坏,故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外倾结构面倾角从35°降为27°并不是因为该规范02版相应边坡岩体类别对直立边坡而言定高了,故该三种直立边坡岩体类别仍应分别为该规范02版所定的Ⅰ类、Ⅱ类、Ⅲ类。

28. 边坡抗滑稳定状态中低于“稳定”的状态有哪些?根据第5.3.1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根据表4.1.4,对30m高直立边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欠稳定”,对8m高直立边坡,低于“稳定”的状态有“不稳定”。

29. 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是否可划为Ⅲ类?根据表14.2.2注解2,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在放坡时不可划为Ⅲ类;根据表4.1.4注解6,完整极软岩边坡岩体可划为Ⅲ类。这种不同造成坡率允许值相差2~

3倍。

30. 边坡岩体分类是否为岩体强度分级?根据表4.1.4所列分类因素,边坡岩体分类不是岩体强度分级;根据表 4.3.4、第7.2.4、C.3.2、9.1.2条、第10.3.1第1款、第10.3.2条第1款、第10.3.3条第1款,在应用边坡岩体类型确定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主动岩石压力修正系数,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优先选择排桩式锚杆挡墙的范围,锚喷支护的锚杆间距、面板做法、面板厚度时,边坡岩体分类是岩体强度分级。

31. 边坡岩体分类是否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

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边坡岩体分类是岩体边坡稳定性分类。

根据第5章计算稳定性时,边坡稳定性不随边坡岩体类别有序变化:有时,边坡岩体类别高,稳定性反而低。比如:对同坡高的直立边坡,岩体完整、外倾结构面倾角为70°、结合差、强度参数为

时的抗滑稳定性低于岩体较完整、外倾结构面倾角为70°、结合差、强度参数为时的抗滑稳定

性,但前者为Ⅲ类,后者为IV类。有时,同一类别的边坡岩体,其稳定性处于稳定状态的两端(稳定和不稳定)。比如:岩石较硬、岩体完整、坡角为60°且坡高28m时,外倾层面倾角为74°且结合差的边坡抗滑稳定,外倾层面倾角为46°且结合差的边坡抗滑不稳定,但边坡岩体类别均为Ⅲ类。又比如:岩体完整时,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8°、结合良好、强度参数为的边坡岩体和外倾结构面倾角为26°、结合差、强度参数为的边坡岩体均为Ⅱ类,当坡角同为90°且坡高为28m时,前者抗滑稳定,后者抗滑不稳定。因此,根据第5章,边坡岩体分类不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类。

32. 倾斜边坡是否比直立边坡更容易沿缓倾结构面破坏?根据第4.1.4条“条文说明”,倾斜边坡比直立边坡更容易沿缓倾结构面破坏;根据第6.3.1、6.3.2、6.2.10条,坡角越小岩土压力越小(相应稳定系数越高)即:与直立边坡相比,缓倾结构面在倾斜边坡中更不容易发生破坏。当坡角小于缓倾结构面倾角时,边坡不会沿缓倾结构面破坏。

33. 边坡岩体类别是否具有唯一性?根据表4.1.4表格内分类要求,具有唯一性;根据表4.1.4注解6规定(完整的极软岩既可划为Ⅲ类,也可划为Ⅳ类)和第4.1.5条所用助动词(“宜”和“可”),不具有唯一性。

34.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结构面结合极差的岩体,结构面结合很差的完整岩体,外倾结构面倾角大于75°或小于27°且结构

面结合差的较破碎岩体,结构面结合差或很差、外倾结构面倾角27°~75°、外倾结构面不以层面为主但结构面贯通性好的较完整岩体等4种岩体?根据表4.1.4(从该表查不到这4种岩体的边坡岩体类别),不包括这4种岩体;根据其它条文(没有一条声明排除这4种岩体),包括这4种岩体。

35. 表4.1.4是否适用于无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的岩质边坡?根据第4.1.4悬置段,适用;根据第4.1.5条,不适用。

5 边坡岩土体力学指标与地基承载力方面

36. 边坡岩体强度参数是否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根据表4.3.4(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边坡岩体强度参数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根据第4.3.3条(岩体内摩擦角不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而由岩石内摩擦角与岩体完整性决定),边坡岩体强度参数并非主要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

37.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受岩体强度控制时,影响其抗滑支护强度的岩体强度参数是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还是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根据第6.3.3条第1款(受岩体强度控制的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岩石荷载采用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计算),是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5.2.3、5.2.4条(受岩体强度控制的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稳定性采用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计算,而抗滑支护的目的是使边坡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是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

38.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是采用等效内摩擦角计算还是采用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根据第6.3.3条第1款,对受岩体强度控制的岩质边坡,采用岩体等效内摩擦角计算;根据第5.2.3、5.2.4条,对受土体强度控制的土质边坡、受结构面强度控制的岩质或土质边坡,采用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计算。

39. 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对应的抗剪强度是否与岩体粘聚力和岩体内摩擦角单独抗剪强度基本等效?根据“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用词,应基本等效;根据表4.3.4远未等效。

40. 当无试验资料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层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可否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根据第8.2.3条正文,可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根据表8.2.3-1、表8.2.3-2注释2(仅适用于初步设计),不可按表8.2.3-1和表8.2.3-2取值。

41. 表G.0.1-2是否为土质地基系数表?根据表名,是土质地基系数表;根据该表的实际内容,不是土质地基系数表而是土质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表。

42. Ⅰ类岩体的永久边坡等效内摩擦角是否可取大于72°的值?根据表4.3.4内部数据,可取大于72°的值;根据该表注解3(Ⅰ类岩质临时边坡可取大于72°的数值),不可取大于72°的值。

43. 土质地基横向承载力特征值是否与土的粘聚力有关?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2项,与土的粘聚力无关;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与土的粘聚力有关(通过土的等效内摩擦角体现)。

44. 当按抗剪强度参数确定土质地基承载力时,所用抗剪强度参数是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还是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土质地基横向承载力特征值所用抗剪强度指标为等效内摩擦角;根据第 1.0.5条和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土质地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所用抗剪强度指标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45.该规范适用的边坡工程是否包括以土体为抗滑桩嵌固段且设桩处沿滑动方向地面坡度小于8°的边坡?根据第13.2.8条第2款第1项文字,包括这种边坡;根据公式(13.2.8-2)(其中有无法确定的土体等效内摩擦角),不包括这种边坡。

46. 用于稳定性计算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采用何种剪切试验获取?

根据第4.2.10条规定,宜采用直接剪切试验获取。此乃答案一。

根据第4.3.5条(用于稳定性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是自重固结不排水指标或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宜采用三轴试验获取。此乃答案二。

根据第4.3.7条,宜区分情况采用直剪试验、三轴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此乃答案三。

6 边坡工程设计原则方面

47.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是否采用分项系数法?根据第3.3.2条第3款(荷载采用标准组合)和公式(8.2.2-1)、公式(8.2.2-2)、公式(8.2.4),不采用分项系数法;根据第3.3.2条第4款(确定配

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采用分项系数法,而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恰恰是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采用分项系数法。

48.根据公式(8.2.2-1)、公式(8.2.2-2)、公式(8.2.4),锚筋面积和锚筋锚固长度计算是否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根据这些公式不等号右边的分子(安全系数和荷载标准值),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根据这些公式不等号右边的分母(抗力设计值),不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

49. 结构物与岩土体接触面尺寸设计是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还是允许应力法?根据第3.3.2条第1款(对支护结构基础或支护桩,所受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对支护结构基础或支护桩,是允许应力法;根据第8.2.3条及第C.2.9条,对锚杆,单一安全系数法。

50. 地基承载力验算、单桩承载力验算、边坡稳定性验算、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锚杆承载力验算是否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根据第3.3.1条(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锚固系统失效、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坡体失稳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根据第3.3.2条,不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7 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方面

51.对岩质边坡,在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计算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根据第6、7章,还需要计算;根据第4.1.4条中的边坡岩体分类因

素(外倾结构面或外倾不同结构面组合交线的倾角和结合程度对分类起控制作用)和该条“条文说明”(“本规范强调结构面对边坡稳定的控制作用,按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类”,“既考虑了垂直边坡也考虑了倾斜边坡”)以及表4.3.4(岩体等效内摩擦角由边坡岩体类别决定),在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岩石压力的情况下,不需要计算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

52. 边坡有潜在滑面时,边坡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时是否同时计算主动岩土压力和剩余下滑力?根据第13.2.2条,桩板式挡墙岩土荷载计算时同时计算岩土压力和剩余下滑力;根据第8~12章,其它支护结构岩土荷载计算时只计算主动岩土压力。

53. 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可否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根据第6.2.11条(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无外倾结构面的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是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其它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不是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无外倾结构面的土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可以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对其它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不可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土压力公式进行计算。

54. 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可否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根据第6.3.5条(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滑面为非缓倾的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是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其它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

石压力公式不是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的特例),对坡顶倾斜、有均布荷载、滑面为非缓倾的外倾结构面的岩质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可以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对其它边坡,不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不可根据考虑地震力的岩石压力公式进行计算。

55. 用锚杆支护边坡时,岩土荷载方向是设为水平方向还是设为锚杆轴向?根据第10.2.1条,锚喷支护时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10.2.4条,用局部锚杆支护不稳定块体时岩土荷载方向取锚杆轴向。

56. 用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计算主动岩土压力时,破裂角是否与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6.2.10、6.3.4、B.0.4条,破裂角与主动岩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6.3.3条,岩体破裂角不与主动岩石压力理论公式对应,根据第3.2.3条,土体破裂角不与主动土压力理论公式对应。

57. 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是否设定为水平方向?根据第6.2.10和6.3.4条,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6.2.3条,墙背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δ为墙背摩擦角),而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情况是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无外倾结构面情况的特例,故坡面倾斜、坡顶水平、

无超载且无外倾结构面时岩土压力方向也应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而不是水平方向。

58. 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是否设定为水平方向?根据第6.2.10和6.3.4条,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岩土压力方向设定为水平;根据第6.2.8、6.3.1条,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有外倾结构面的支护结构岩土荷载方向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δ为墙背摩擦角),而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是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有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情况的特例,故坡面倾斜、坡顶水平、无超载、有外倾结构面时岩土压力方向也应设定为与墙背法向成δ角而不是水平方向。

59.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可否根据第6章计算?根据第6.2节(“侧向土压力”一节)(仅提供坡面倾斜、坡顶倾斜、无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未提供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土岩界面倾角大于土体破裂角时,沿土岩界面滑动的主动土压力),不能根据第6章计算;根据第6.3.1条(提供了坡面倾斜、坡顶倾斜且有均布连续荷载时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主动岩石压力公式,而土岩界面就是外倾结构面),可以根据第6章计算。

60. 反映墙背倾斜情况的符号是否为墙背与水平面夹角?根据第6.2.3、6.2.8、6.2.11、6.3.1、6.3.5条,是墙背与水平面夹角;

根据第11.2.3条,是墙背与墙底水平投影的夹角。对俯斜式挡墙,二者相差90°。

61.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根据附录A,在与岩土压力计算相同的工况下,后仰边坡抗滑稳定系数随坡角增大而减小,而稳定系数越小岩土压力越大,故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逐渐增大;根据第6.2.3、6.2.8、6.2.11、6.3.1、6.3.5条,随着坡角的增大,后仰边坡岩土压力逐渐减小。

62. 对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土质边坡、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工程计算时滑面是采用直线形还是圆弧形?根据第6章,边坡支护结构岩土压力计算采用直线形滑面;根据第5.2.3条,稳定性计算采用圆弧形滑面。

63. 由岩体强度参数控制的岩质边坡有几种抗滑稳定状态?根据表4.3.4和第6.3.3条第1款,任何情况下主动岩石压力计算结果均大于0,因主动岩石压力基于极限平衡求得,这表明任何情况下边坡抗滑均不稳定,边坡将沿对应于破裂角的破裂面滑动,边坡只有不稳定这一种抗滑稳定状态;根据附录A,由岩体强度参数控制的岩质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结果将有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和不稳定四种抗滑稳定状态。

64. 当边坡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对有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或坡高超过表14.2.3范围的岩质边坡进行治理设计,是否以稳定系数达到稳定安全系数为标准?根据第14.2.3条,放坡设计时以稳定系数达到稳定安全系数为标准;根据第6章,支护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类型 3.1.1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表)滑移型+崩塌型 3.1.3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因素 3.1.4视为相对软弱岩质组成的边坡情况和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情况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 3.2.2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情况3.2.3边坡塌滑区范围估算 设计原则 3.3.1两类极限状况定义 3.3.2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分项系数,重要系数γο等) 3.3.3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受其影响相邻建筑的使用年限3.3.4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原则 3.3.5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内容 3.3.6计算和验算的对象和内容 一般规定 3.4.1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 3.4.2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内容) 3.4.3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3.4.4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式(表)参考因素 3.4.5不应修筑边坡情况 3.4.6避免深挖高填,后仰或分阶放坡3.4.7洞室 3.4.8生态保护+自身保护措施 3.4.9下列边坡工程专门论证 开挖坡角,坡顶超载,水渗入坡体 排水措施 3.5.2截水沟(地表水) 3.5.3排水管、管井、截槽(地下水)3.5.4 坡顶有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3.6.1设计规定(与基础相邻作用)3.6.2新建边坡措施(与相邻基础)3.6.3新建重要建筑规定 3.6.5已建档墙坡脚新建建(构)筑物 时 3.6.6位于稳定土质或弱风化岩层边坡 的挡墙和基础 四、边坡工程勘察 一般规定 4.1.1一般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的 岩土工程勘察;二、三级建筑边坡工 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 满足边坡勘察和要求。大型的和地质 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 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 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4.1.2勘探范围+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4.1.3勘察报告内容 4.1.4变形监测、水文长观孔 边坡勘察 4.2.1勘查前应取得的资料 4.2.2分阶段勘察 4.2.3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4.2.4勘探的方法 4.2.5详勘的勘探线、点间距(垂直边 坡走向,数量≧2) 4.2.6三轴试验,试样数量 4.2.7特殊要求、流变试验 4.2.8及时封填密实 4.2.9可选部分钻孔埋设检测设备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4.3.1三样地质勘察,满足要求 4.3.2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压水试验 来获得水文地质参数 4.3.3还宜考虑雨季和暴雨的影响 危岩崩塌勘察 4.4.2比例尺 4.4.3勘察要求(崩塌史、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地下水) 4.4.4危岩破坏形式评定 4.4.5危岩稳定性判定 边坡力学参数 4.5.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表) (?∫) 4.5.2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4.5.4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值 4.5.6土质边坡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一般规定 5.1.1需稳定性评价的边坡 5.1.2稳定性评价的过程 5.1.3坡脚地面抗隆起和抗渗流的适 对象 边坡稳定性分析 类计算方法的适用对象 5.2.3图例滑动法 5.2.4平面滑动法 5.2.5折线滑动法 5.2.6渗流边坡考虑地下水作用的事 边坡稳定性评价 5.3.1边坡稳定性安丘系数(表) 六、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 土压力 侧向土压力 6.2.2静止土压力系数koi 6.2.3平面滑裂面假定,土动土压力 力标准值,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 δ 6.2.4当墙背直丽光滑、土体表面水 时,主动土压力标准值 6.2.5当墙背直立光滑、土体表面水 时,被动土压力标准值 6.2.6有地下水但未形成渗流时,侧 力的计算规定 6.2.7形成渗流时,尚应计算(有较 的稳定岩石坡面) 6.2.9坡顶有线性分布荷载、均载和 顶填土不规则时 侧向岩石压力 6.3.1静止岩石压力指标值 6.3.2对沿外倾结构面滑动的边坡, 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岩质边坡四 形滑裂时侧向压力计算) 6.3.3对沿缓倾的外倾软弱结构面滑 的边坡,主动岩石压力合力标准值 6.3.4侧向岩石压力和破裂角计算规 6.3.5基础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时 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 6.4.1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表) 6.4.2岩质边坡静止侧压力折减系数 七、锚杆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_2013》的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 论 2015-09-14 08:52 来源:中国岩土网阅读:379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的讨论 李广信 记得前几年在一次土动力学会议上,邀我作一个报告,于是就从道德经开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了一通法家与道家的哲学。提出建筑不要一味加强、加固,以铁柱钢墙与强大的自然力对抗。而应顺应自然,以柔克刚。介绍了世界上十余处加筋土结构在强地震中,从未发生结构性的破坏的案例。 报告后大家还比较认同。但多事者推荐到《世界地震工程》期刊,编辑来函告知:我刊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请把1000余字的哲学部分删去。所以以后在“严肃的学术期刊”上再不敢胡说了,只好在网上聊聊过瘾。 看到网上彭总边坡规范的讨论,这里献上一篇严肃的论文,供批评指正。 0引言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1](以下简称《边坡规范》或“该规范”)于2013年出版,2014年6月实施。与旧版比较,有一些进步。例如删去了原版中不合理的动水压力计算,采用了隐式的传递系数法,取消了工作条件系数等。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作为国家规范,它略显粗糙;附图中有一些未加说明的标注;一些公式也未交代清楚,给使用造成较大困难;还有一些概念上的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里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 1.荷载与设计方法 1.1作用与效应 《工程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2]指出,作用是“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称荷载)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间接作用)”。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绪论 1、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1)岩土工程: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建筑全方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 (2)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3)区别: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4)联系: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与目的。 基本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具体任务: (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为工程建筑对象选择适宜的地质环境,从而为该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供保证。并不致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应有的破坏,以致影响工程本身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就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方面。 4、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如何? 从目前国内大量的实践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侧重于解决土体工程的场地评价和地基稳定性问题,而对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岩体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如水电站、核电站、铁路干线等)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仅由岩土工程师是无法胜任的,必须有工程地质人员的参与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在发挥各自学科专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强制性条文 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量。 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9.1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探讨 郭继东

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探讨郭继东 发表时间:2019-08-02T10:17:20.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郭继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四川成都 61008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高边坡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滑坡等安全事故,给周围的人们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必须重视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减少高边坡引发的岩土工程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高边坡岩土工程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分析 引言 在边坡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重点治理,避免边坡失稳的情况出现。一旦出现这类问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能够导致矿山边坡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近年来,相关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获取一定范围内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相关数据与信息,使边坡处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对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和研究,为今后的边坡治理和建筑工程提供有效依据。 1高边坡工程岩土勘察概述 高边坡是指土质边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者岩质边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的边坡,其边坡高度因素将对边坡稳定性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且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应进行个别或特别设计计算,这样的边坡统称为称为高边坡。以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东关至清丰段公路为例,高边坡为K53+275~K53+760右侧高挖方边坡,其全长为485m,右边坡最高约为54.0m,最高为六级坡。岩土勘探过程不会影响到当地地质的构造,对工程实际建设不会造成影响。岩土勘探相关数据生成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岩土工程勘探对高边坡工程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边坡开展以前一定要展开勘探工作,同时在高边坡处理过程中,要对高边坡会发生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高边坡所处的位置进行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稳定性、地貌特征等多方面全方位了解,然后对其可能会发生的灾害进行相关性评估,对整个工程全方位掌握后,在此基础上跟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制定有效的加固处理方案。由此可知,高边坡工程建设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一项措施。在高边坡工程中有很多特殊的情况发生,在进行勘探时就需要因地制宜。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勘探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并对相关技术可以进行灵活变通,创造出适应新环境新条件的方法,最后丰富我国工程建设方法。 2高边坡岩土工程设计要点 2.1裂隙发育高边坡 对于裂隙发育的高边坡,如果采用喷射混凝土护面设计,高边坡外观和城市的绿化环境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因此一般不采用喷射混凝土护面设计。此外,对于此类高边坡,地下水很容易利用岩体间的裂隙入渗,在水头的作用下,地下水在入渗过程中带走的细小颗粒越来越多,导致高边坡的空隙也越来越多。最终可能导致喷射混凝土与高边坡坡面产生脱离,导致其防护作用失效。 2.2边坡支护设计的计算 在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土墙逆作法施工时,通常分层施工,每层锚杆张拉后再开挖下层土方、施工下一层锚杆、腰梁等,这样做竖向格构梁的钢筋连接相当困难,施工中往往很难做到。工程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作法如下:边坡按8~12m的竖向间距分为数级,每级之间设置平台,施工时以级为单位,各级边坡成型后整级施工锚杆,锚杆完工后整级施工格构梁,然后再整级张拉锚杆。 2.3高边坡岩土工程的动态设计 在岩土工程设计过程中,很难一次性的全面掌握岩土的具体参数,导致岩土工程设计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定量进行估算。因此,应结合信息化施工,对高边坡岩土工程进行动态设计。尤其是坡度较为陡峭的区域,地质结构相对不稳定,可能时刻存在着变化,而简单的勘察和地质测绘并不能完全的反应该区域的地质情况、岩土体特点等,只有对边坡进行开挖才能清楚的掌握高边坡的实际情况。 2.4岩质高边坡的坡率 对于地质结构正在发育的地区,或者是岩层属于顺层的区域,一般都会选择坡度较大的边坡。沿岩表面长时间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出风化的现象,而且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滑坡的现象,特别是边坡的岩土是性质比较特殊的岩石时,在雨水较大的情况下,边坡裂缝中的填充物就会顺势滑动,岩土层在这种作用力的影响下就会出现下滑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一定要选择坡度较大的边坡。 3探究岩土工程勘察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应用措施 3.1不同勘查阶段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可分为简单勘察与细致勘察两个阶段。简单勘察是以一定矿山区域范围内岩土相关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这种勘察方式准确性较低,虽然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但不能作为边坡处理的依据。简单勘察为下一步的勘察工作打下基础,保证细致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细致勘察对于一些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地区有较好的勘察效果,能够对边坡进行更加严格与准确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对边坡情况进行了解,方便处理。简单勘察与细致勘察两种结论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得出边坡的具体处理方法,使相关工作有据可循。 3.2地质勘察 开展地质勘察,其主要是分析研究地层,对地层产生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还有需要对地层分界线明确,地下水分布了解全面以及地质中含水量进行全面评估。在地质勘探过程中,需要明确勘察位置,同时确保数据勘察准确。从这些数据中挖掘有效的勘察方法。然后在各种勘察方法中进行比较分析形成适合当地工程建设的新方法,那么,在这些勘察过程中需要规范相关勘察程序,不能脱离实际情况。首先,要明确划分高边坡距离,然后分为同等的片段,在这些片段中找到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对其开展断面工作处理和勘察。在选取的断面进行勘察时如果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因素时,需要重新选取其他断面。通常情况,需要有三个以上的地点设置,开展分析工作。其次,勘察模式选择时,通常是对地层进行钻孔来进行,然后再和物探及坑槽有效结合起来对地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果说高边坡存在坡度大和危险系数高等情况,就要对地面深孔的位置从新移动并开展测量工作,同时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监督。最后,工程勘察还需要对岩体、水体、土体合理选择,保证他们在接下来都有明显的研究价值,这样收集到的数据才能为工程施工所用。

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 1、逆断层即(A ) A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B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C 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 D 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 2、下列关于断盘的叙述,哪项正确(B ) A 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盘为上盘C上盘即上升盘 B 当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上的断盘即上盘D下盘即下降盘 3、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C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4、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D ). A.无法确定 B.倾斜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5、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 )。 A.平行 B.弯曲方向—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C.弯曲方向相反 D.弯曲方向—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6、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C ) A 平行 B 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C 弯曲方向相反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7、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一致,当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D ) A 平行B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C 弯曲方向相反 D 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8、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一致,当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C ) A 平行 B 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C弯曲方向相反D 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 9、下列有关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末受到破坏 B.褶皱是岩层产生的—系列波状弯曲 C.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 D.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3.1建筑边坡类型 3.1.1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3.1.2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表)滑移型+崩塌型 3.1.3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因素 3.1.4视为相对软弱岩质组成的边坡情况和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情况 3.2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3.2.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 3.2.2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情况 3.2.3边坡塌滑区范围估算 3.3设计原则 3.3.1两类极限状况定义 3.3.2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分项系数,重要系数γο等) 3.3.3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 用年限应不低于受其影响相邻 建筑的使用年限 3.3.4考虑地震作用影响的 原则 3.3.5边坡工程设计应包括 内容 3.3.6计算和验算的对象和 内容 3.4一般规定 3.4.1设计时应取得的资料 3.4.2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 动态设计法(内容) 3.4.3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 动态设计 3.4.4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 式(表)参考因素 3.4.5不应修筑边坡情况 3.4.6避免深挖高填,后仰或 分阶放坡 3.4.7洞室 3.4.8生态保护+自身保护措 施 3.4.9下列边坡工程专门论 证 3.4.10开挖坡角,坡顶超载, 水渗入坡体 3.5排水措施 3.5.2截水沟(地表水) 3.5.3排水管、管井、截槽(地 下水) 3.5.4~3.5.6泄水孔 3.6坡顶有重要建(构)筑 物的边坡工程设计 3.6.1设计规定(与基础相邻 作用) 3.6.2新建边坡措施(与相邻 基础) 页脚内容1

3.6.3新建重要建筑规定 3.6.5已建档墙坡脚新建建(构)筑物时 3.6.6位于稳定土质或弱风化岩层边坡的挡墙和基础 四、边坡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 4.1.1一般建筑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和要求。大型的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地质环境复杂的一级边坡尚应进行施工勘察(专门勘察+合并勘察+分阶段勘察+施工勘察对应情况) 4.1.2勘探范围+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4.1.3勘察报告内容 4.1.4变形监测、水文长观孔 4.2边坡勘察 4.2.1勘查前应取得的资料 4.2.2分阶段勘察 4.2.3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4.2.4勘探的方法 4.2.5详勘的勘探线、点间距 (垂直边坡走向,数量≧2) 4.2.6三轴试验,试样数量 4.2.7特殊要求、流变试验 4.2.8及时封填密实 4.2.9可选部分钻孔埋设检 测设备 4.3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 条件 4.3.1三样地质勘察,满足要 求 4.3.2抽水试验、渗水试验、 压水试验来获得水文地质参数 4.3.3还宜考虑雨季和暴雨 的影响 4.4危岩崩塌勘察 4.4.2比例尺 4.4.3勘察要求(崩塌史、地 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水) 4.4.4危岩破坏形式评定 4.4.5危岩稳定性判定 4.5边坡力学参数 4.5.1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 标准值(表)(?∫) 4.5.2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4.5.4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 减系数值 4.5.6土质边坡水土合算和 水土分算 五,边坡稳定性评价 5.1一般规定 5.1.1需稳定性评价的边坡 页脚内容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 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 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 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 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 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 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 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 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 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

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建筑工程概论作业题 ( 一) 一、判断 1、土木工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 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2、砂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材料。广泛地用于墙体、基础、柱等砌筑工程中。 () 3、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 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 ) 4、单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支承构件上的板。 ( ) 5、快速道是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一般为三幅或四 幅路。 ( ) 6、支道是与主干道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之用,兼有服务功能。( ) 7、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则离不开桥梁建设。 () 8、辅助跑道指只供起飞用的跑道。 ( ) 9、支线运输机是指载客量 >100人,航程 >3000km 的大型运输机。( ) 10、机场仓库供货运办理手续、装上飞机以及飞机卸货、临时储存、交货等 用。 ( ) 二、名词解释 1、土木工程; 2、土木工程材料; 3、基础; 4、混合结构; 5、高速公路 三、单项选择题 1、( )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A 、土木工程 B 、基本建设 C 、信息化施工 D 可持续发展 2、( )是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 A 、教学 B 、科学 C 、技术 D 、工程 3、水泥浆体在常温下会逐渐变稠直到开始失去塑性,这一现象称为水泥的 、终凝 C 、凝结 D 、硬化 )时称为重混凝土。 B 、 <1950kg/m 3 C 、 1950-2600kg/m 3 5、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 )m 的一般基础 ( 柱基或墙 基)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 )。 A 、初凝 B 4、按表观密度为( A 、>2900kg/m 3 D 、>2600kg/m 3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摘自《工程勘察资质标准》) 一、甲级项目: 1、具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国家重点项目; 2、场地等级为一、二级,抗震设防烈度高于8 度的强震区,存在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地区,以及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 3、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级建筑物; 4、需要采取特别处理措施的极软弱的或非均质地层,极不稳定的地基;建于不良的特殊性土上的大、中型项目; 5、有强烈地下水运动干扰或有特殊要求的深基开挖工程,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超精密设备基础工程;大型深埋过江(河)地下管线、涵洞、核废料等深埋处理、高度超过100m 的高耸构筑物基础,大于100m 的高边坡工程,特大桥、大桥、大型立交桥、大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地下铁道、地下洞室、地下储库工程,深埋工程,超重型设备,大型基础托换、基础补强工程; 6 、大深沉井、沉箱,大于30m 的超长桩基、墩基,特大型、大型桥基,架空索道基础; 7、复杂程度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为中等或复杂的岩土工程设计; 8、其他行业设计规模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 二、乙级项目: 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划》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建筑物;中小型线路工程、岸边工程; 2、场地等为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 度的地区,没有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场地; 3、20 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 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桩承受荷载4000kN 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 的高耸建筑物; 4 、小于30m 长的桩基、墩基、中小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桥基、架空索道、边坡及挡土墙工程;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边坡规范)

一部有200多个自相矛盾说法的岩土技术规范 方玉树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0041) 国标在我国应用范围极广,做工程,考注册师,编教科书都要用它。有一部标准使用时当慎之又慎:做岩土工程和编写岩土工程类教科书用它时,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否则工程安全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工程质量难以评价和过关,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难有长进;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出题用它时,除了需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选择性使用,还需注明采用标准中的哪一条、哪一款、哪一句甚至哪几个字,否则难以给出明确答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部标准有200多个自相矛盾的说法。 1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划分及应用方面 1.岩质边坡高度小于15m、土质边坡高度小于10m、坡下无威胁对象时,坡顶建(构)筑物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 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 3.2.2条,应定为一级。 2. 边坡受外倾软弱结构面控制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 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3. 边坡处于滑坡地段时,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应定为二级;根据第3.2.2条,应定为一级。

4. “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应定为哪一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严重;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应定为不严重。 5. 坡顶塌滑区有一般构筑物的边坡工程施工未进行监测是否违反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违反了强条第19.1.1条。 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不严重”的解释,坡顶构筑物破坏后果应不严重。据此,根据第2.1.24条对坡顶重要建(构)筑物的解释,该坡顶构筑物不是坡顶重要构筑物。据此,根据第3.2.1、3.2.2条,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也不是一级。因此,该边坡工程不是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未进行监测不违反强条第19.1.1条。 6. 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哪几级?根据表3.2.1“破坏后果”一栏的内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三级;根据表3.2.1注解3对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很严重”和“严重”的解释(“很严重”和“严重”涵盖了全部破坏后果),边坡工程破坏后果分为很严重和严

《现代教育技术学》12春作业与答案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满分:5 分 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 A. 横线结构 B. 垂直结构 C. 斜线结构 D. 曲线结构 满分:5 分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 A. 校园环境 B. 教室环境 C. 人际关系 D. 教师 满分:5 分 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 B. 智能形态 C. 神化形态 D. 物质形态 满分:5 分 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 A. 视听教学的发展 B. 程序教学发展 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 学科教学的发展 满分:5 分 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 A. 小步子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及时强化原则 D. 引起注意原则 满分:5 分 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抛锚式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程序式教学 满分:5 分 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执行人员 D. 监督人员 满分:5 分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 A. 合作学习 B. 意义学习 C. 数字化学习 D. 自主学习 满分:5 分 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 A. 监督 B. 总结 C. 评价 D. 判断 满分:5 分 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