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十二五”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制定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74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95人,高级职称教师2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人,具备“双师”型教师人(含行政9人)。

学校占地面积57.5亩(含花渔沟生活区的7亩),校园绿化面积1463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41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038台(套),其中各类计算机650台,总价值5633368元;图书馆藏书量113182册。

学校开设有商业财务会计、金融事务与证券投资、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茶叶营销、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商务秘书及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组装维护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多媒体技术、食用菌加工检验及营销、茶艺茶道、茶叶加工工艺、农副产品加工与经营等16个专业,其中,商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等三个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2010年学校实

际招收普通中职生638人,成人函授大专生224人,学校实有全日制在校生1940人。

学校依托云南省供销社开展农村经济人、农村新网工程建设等多种开形式的培训,2010年共开展社会培训780人次。学校与云南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高校联合开办成人函授大专班,现有成人函授大专生550人。

二、“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发展情况

(一)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确立了“为了生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的办学理念,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中职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0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培训工作加强了行业、系统内的职工培训,函授教育重点面向在校中职学生招生,招生人数大幅提高。完善和健全了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取得了成效,保障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良好的教学工作秩序。

(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学的动态管理,设立了校级科研课题,每课题由学校给予4000元的资助。每年一次的教学研讨会,对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经验、成果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实施以学生评价为主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挂牌授课”,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开展教案征集比赛、说课比赛等教学竞赛活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做大做强财务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等三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新增茶学、食用菌等特色专业。

(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省级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效用,刘宏泰老师荣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评选表彰的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陈妍宏、王树梅老师被评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学科带头人,共有9位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坚持引进、培养与使用并重,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和业务水平,“十一五”期间共有9人获硕士学位或研究生以上学历,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6%,已初步形成一支治学严谨、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四)办学条件有一定改善

学校共投资1100万元用于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维修了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成教楼、风雨球场、校园环境,新建中水处理站,食堂燃煤灶改为高效清洁环保的电磁灶,停用锅炉改用高效热水循环炉,变压器增容并并普及节能灯具,改造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大幅提升校园网速度和安全性,改建多媒体教室46个,专任教师全部配置笔记本电脑,新建物流营销实训室、化妆造型实训室、心理咨询室、茶学实训室、食用菌实训室,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使我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学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试行专兼职班主任制度,加强班主任的交流与培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开展文明、法制、禁毒、防火、逃生自救、卫生防疫等宣传教育和各种文体活动,甲型流感防范工作扎实有效。学生宿舍和门卫值班聘请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和保安加强管

理,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体系,平安校园建设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政策,确保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

(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实施了第二轮、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确立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中层干部队伍。结合竞争上岗修订完善校内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修订完善各科室和教职工岗位职责,按照省人事厅文件精神重新进行岗位设置和聘任,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扎实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实施“三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工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结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健全以责任制分解为基础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较好地发挥了校刊、校园网的宣传导向作用。

三、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和云南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继续加强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改善现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国家、省、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关注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供销合作系统整体规模和经济效益连续迈上新台阶,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在201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力推动系统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的政策协调力度和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继续推进总社与省级政府合作共建高职院校。这对于我校做大做强,为经济建设和“三农”服务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强大的系统支持。

(三)学校创办60年来,有着严谨求实的传统,有着较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较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较早被评估为国家级重点的省属中专学校,有成熟的办学机制和较为完善的教学实训设施。多年的办学历程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学校拥有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和踏实勤恳的教师队伍,和一个求真务实、团结上进的领导班子,这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中央、省、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既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学校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重大的考验。职教园区和职教集团的建设在云南的一些州市蓬勃发展,加之社会和学生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转变过

程,这些给省属中职学校的招生造成影响。同时经过几轮升、并、转型,省属中职学校在全省职教体系中的优势已经不明显,发展方式还未根本转变,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在新一轮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如果不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就会有被落下、被淘汰的危险。

(二)学校发展空间受限,教学用地紧张,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成本较高,办学土地资源、财力资源、实践性教学资源不足,这是制约我校发展壮大的瓶颈。

(三)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基本上是由政府投入为主,行业企业及其相关部门有效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如何让参与对象实现互惠共赢尚需探索实践。

(四)根据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性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有些课程在实际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骨干示范专业对其它专业、学校带头人对广大教师的带动、拉动作用还不十分显著。

第二部分“十二五”发展目标、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云南省和全国供销总社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遵循职

业教育的规律,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学兴校、特色强校,积极探索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就业的需要,完善办学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依靠全体教职员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实施办学功能、层次、形式多样化战略,增强办学实力,拓展办学空间,增加资产总值,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以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为主,成人教育与在职培训并举,以财会、经济等骨干专业为主,多类别、多专业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应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良好人格,较高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技能型人才,努力增强我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云南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开放型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全省、全系统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要求。同时继续努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划,在巩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做好建立以我校为核心的职教集团相关工作和学校申报高等职业学院工作,积极规划新校区建设,争取扩大学校占地面积,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目标

(一)招生就业和办学规模

“十二五”期间,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学的新格局,学校招生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每年实际报到中职学历学生达800人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稳定在2400人左右;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人均推荐面试3次以上;每年成教函

授招生300人以上,其中函授本科生50人以上,2015年以前开办有全日制函授本科班;每年开展系统内在职人员培训或农村经济人培训1000人次以上。

(二)师资队伍

逐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敬业奉献、为人师表的教职工队伍,使专职教师达70—80人,专兼职教师达90人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双学位)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比例达到10%左右,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各专业均有1名以上学科带头人,积极为培养全国职教名师、省(部)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

(三)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预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总投资为2350万元。

基础设施:

1.投资1700万元,对大礼堂兼一食堂拆除重建,重新设计后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地上一层为食堂,二层为大礼堂,建筑面积5365平方米。

2.投资350万元,对鉴定为C级房的男生宿舍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3.投资300万元,用于成教楼、阶梯教室、供水供电的维修改造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提升学校培训工作的接待能力。

通过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使学校逐步形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校园。

实训基地:

1.继续加大校内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投资300万元,充实完善物流实训室、心理咨询室,维修维护计算机实训室、会计模拟室、语音室、茶学实验室、形体房、健身房等教学实训设施,将计算机实训室、茶学实训室建成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2.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外挂牌实习实训基地达到20个以上,充分依托和利用校企合作单位及校外实训基地实现教育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信息化:

投资200万元,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充实教学及办公设备,改善教学及办公条件,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集成管理等资源信息系统集成为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数字化水平,校园网络和教职工计算机应用水平在省内同类学校中保持领先水平。

图书资料:加强图书馆藏建设,满足全体教师和学生阅读需要,每年全校图书报刊经费投入达到8万元左右。

(四)学生工作

教风、学风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平台,校风建设以德育队伍建设为抓手,统筹德育队伍(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团学干部)建设,创新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与模式,丰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以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搭建有利于学生展示特长的机制和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

展。完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实行动态全程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五)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

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的文化修养。

专业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带动教研室和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引导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巩固现有3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新设和整合3-5个符合供销系统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课程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确立25门左右的校内重点建设课程,建成6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以精品课程为带动、重点建设课程为支撑的优质课程体系。

(六)干部队伍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干部梯队,保持后备干部的发展优势,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中层干部队伍。

(七)教科研

积极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完成30种左右的校本特色教材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工作,使我校特色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得到广泛应用。每年完成校本科研课题6-8个,积极参与省教育厅和省供销社的课题研究,学校教师每年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不少于150篇(含校刊)。

(八)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抓好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巩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创先争优的精神风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由云南省供销社牵头,依托我校组建云南供销职业教育集团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经委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国资委印发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云教职[2008]25号)文件精神和2011年全国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当前的一段时期内,政府鼓励、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因此,抓住机遇组建云南供销职教集团,是在新形势下加强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提升云南供销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结合庆祝建校60周年活动,加快组建云南供销职业教育集团的步伐。

(二)切实做好“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的评估创建工作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先后迎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的评估创建工作,要把创建评估工作当成促进

学校规范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师生文明素质的平台,推进工作创新,努力创造突出的工作业绩,对照创建评估工作的各项责任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评估工作,向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看齐。

(三)顺应形势,积极规划建设新校区或在原址整合办学资源,努力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省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具体体现在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扩大招生规模、建设职教园区等多个方面。政府主导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学校要顺应形势,积极应对,确定目标,制订方案,克服困难,争取主动,时刻做好准备抓住云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努力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四)继续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做好学校申报高等职业学院的有关工作

申报高等职业学院无疑是破解当前招生难、管理难、教学难的最有效的措施,在当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提倡、不鼓励中职学校升高职的情况下,学校要稳定中专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拓展办学空间,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资产总值,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做好学校申报高等职业学院的有关工作,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从数量(师生比)、结构(年龄、学历、职称、素质、专业)、

基本标准(教学技法、教学理论、计算机应用、科研论著)和专业标准(双师型、企业实践经历、专兼职比例)等方面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实施工作量不足教师转岗,对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调岗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单位从事生产实践教学活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坚持实行专(兼)职班主任制度,新进学校教职工必须担任班主任,鼓励教职工积极担任班主任,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学生管理人员应达到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学历和政治素质要求,建设一支积极向上、身体力行、善管理、懂教育的学生管理队伍。

3.强化师德建设,落实关爱工程

确立师本意识、生本意识和校本意识,教育和引导教师增强职业责任感,通过教研、教案、论文、课件等评比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培养专家型教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善教师的待遇,充分发挥工会职能,认真落实关爱工程,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明确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而合格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充分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充分发

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稳定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促创新,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地位。

2.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为引领加强专业建设,建设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根据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内涵,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等办学模式,坚持实施行之有效的“多证书”制,推行“分层教学”和“模块式教学”,采取“高素质+强能力+多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性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教学计划管理,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教学计划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文件,要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课程及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作课的关系,选用全国统编教材,或组织力量编写校本教材。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动态管理,建立教学质量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价制度,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鼓励并支持教师通过立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研究专著等形式,不断总结学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三)推进学校现代管理,加强管理与服务水平

1.完善管理体系

倡导人本管理,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突出质量管理,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升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

2.争取政策支持,保障经费投入

努力争取国家、云南省、供销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宏观领导和支持,首先确保正常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其次要争取基建投资和专项拨款,确保学校经费稳定和设施设备的建设。

3.加强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人事管理机制和择优上岗的干部竞争机制,推进学校第四轮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的中层干部队伍,以“品德、能力、勤恳、业绩、廉政”为主要内容完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根据省人社厅绩效工资改革要求,按照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

进一步清查和规范校产资源,盘活固定资产,完善登记、养护、报修、使用、采购审批制度等系列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各楼、堂、馆、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的管理,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全过程的审计和评估。

(四)加强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打通办学出入口瓶颈

加强招生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保证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招生与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招生就业网络,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对毕业生进行跟踪

服务。

(五)加强函授和培训工作,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格局

创新广东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在我校函授点的招生工作机制,争取在州、市寻找合作单位联合办学,力争招生工作有大的突破,开办全日制函授本科班。

争取省供销社有关处室和各级劳动部门的支持,开办供销社系统“新网建设”、经纪人培训、职业技能考证和在职干部培训,制订措施调动科室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函授和培训工作。

(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绿色、平安、和谐校园

1.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

以优化、美化校园育人环境为核心,以发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品位高、层次广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推进包涵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2.倡导人本管理

充分发挥职代会和工会的职能,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认真落实有关离退休老干部的各项政策,加强外聘人员管理,完善承包责任制,坚持校务公开,教育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在宽松、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中努力工作,体现人生价值。

3.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建立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

预案,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防疫体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门卫、值班工作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十二五”是国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云南省实施《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前期阶段,全国的职业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指导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指南,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指针。要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员工参与讨论制定规划、学习明确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等活动,将全体教师员工的思想、行动高度统一到规划上,认真贯彻落实,共绘学校发展新蓝图,在省教育厅、省供销社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要树立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以全新的姿态,开拓进取,创新思维,同心同德,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及附表

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2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一)取得的成绩 (2) 1、各项经济指标显著增长 (2) 2、工业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升 (2) 3、知名品种、品牌培育取得进展 (3)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4) 5、产业创新能力体系基本完善 (4) 6、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5) 7、药品流通业快速发展 (6) 8、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6)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7) 1、行业管理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7) 2、创新能力弱,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7) 3、市场开拓乏力,品牌影响力弱 (8) 4、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 (8) 5、原料基地保障能力差,资源保护乏力 (8) 二、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 (一)中国医药市场快速增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空间 (9) (二)国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9

(三)实施新医改和推出创业板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契机 (10) (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强药品监管深刻改变医药产业竞争格局11 (五)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1)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12) (一)发展思路 (12) (二)发展目标 (13) 四、主要任务 (14) (一)立足省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14) (二)积极拓展新领域,打造大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15) (三)强化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15)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拓展市场空间 (15) (五)优化资源配臵,推动企业整合 (15) (六)加快开放合作,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16) 五、产业布局 (16) (一)原料种植基地布局 (16) (二)产业布局 (17) (三)园区布局 (17) (四)研发平台布局 (17) 六、重大工程 (18) (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18) 1、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产业集群 (19) 2、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集群 (19)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课题指南 课题指南说明:2011年度课题指南依据《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和2011年云南省教育科研工作要点,围绕当前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研究当前云南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破解当前云南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前沿问题,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强调实证数据,着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使用效益。 重点招标课题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此类课题重点解决我省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鼓励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 一、重点招标课题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2. 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研究 3.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机制的研究 4. 加快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5. 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研究 6. 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研究

7.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8. 加快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云南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9. 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0.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二、一般课题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研究;教育核心价值研究;人才健康成长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研究;学习型社会特征和条件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研究;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 云南教育史研究;地方教育史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留学教育史研究;教育历史人物研究;教育家办学研究;教育历史事件研究;教育历史名著研究;教育专题史研究;学科教育史研究;教育活动史研究;教育交流史研究等。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方法与途径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创新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研究;学校现代管理策略研究;区域特色教育研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试验工作实证研究等。

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云南省临沧市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图集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 2011年6月

项目名称:云南省临沧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委托单位:临沧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153)甲级 协编单位:临沧市建设局 院长:张京祥教授、注册规划师 总规划师:朱喜钢教授、注册规划师 顾问:崔功豪教授、注册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曹荣林教授、注册规划师 曹建丰注册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戚红年注册规划师 戴军注册规划师 吴未副教授 姚广峰工程师 马斯伟规划师 范宁规划师 程寅助理规划师 吴鹏助理规划师 孙文军助理规划师 郭伟助理规划师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一节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8) 第二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1) 第四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2) 第五节市域社会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15) 第七节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19) 第八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20)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22)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25) 第七章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7)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27)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8) 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30) 第四节其他用地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 (34) 第十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3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39)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0) 第四节电信、广电与邮政规划 (40) 第五节燃气规划 (41) 第六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1)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43) 第十四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47) 第一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导则 (47) 第二节城市“五线”规划控制 (48)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50) 第十六章城市分期发展指引 (51) 第一节近中期建设规划 (51) 第二节远景规划构想 (52)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52) 第十八章附则 (53)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加快我州生物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的意见》,编制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我州发展生物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初步形成,生物技术产品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省制定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必将为生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立足我州生物资源基础,发挥优势,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这是加快红河新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重点支柱产业来培植,符合我州发展实际,是对红河州情的不断深化认识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发展生物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我州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有利于我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变我州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益,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生物技术、科学管理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经营管理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我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 (一)资源潜力 我州地处低纬度的高原地区,由于受红河、南盘江、李仙江的纵横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大,加之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南下寒潮的共同影响,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形成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适合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是红河以西的哀牢山系南段及南延支脉山区,是云南省热量最丰富、雨量最充沛的高温多湿区,发育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植被类型垂直系列,从最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顶分布有热带雨林一山地雨林一季风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矮林,具有全国少有的“立体森林”特点。迄今初步整理出种子植物有229科1530属5667种,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乔灌木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4,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擎天树)、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此外,还生长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药材,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多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翡翠芽、香椿、树头菜、羽状金合欢(臭菜)等大量山野菜。品种优异的石榴、葡萄、脐橙、雪梨、大杨梅等温带水果和香蕉、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以及橡胶、八角、核桃、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经过近几年的开发,我州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不仅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而且同一种植物的内含成分优于其他地区。这为红河州继续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二)政策优势 进入“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楚政办通[2008]68号 【发布部门】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8.08.12 【实施日期】2008.08.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楚政办通〔2008〕68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按照《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发改规划〔2008〕1143号)要求,为了全面做好我州“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同时为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做充分准备,现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八月十二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实施 意见 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发改规划〔2008〕1143号)文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我州将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二十一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评估意义 州“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开展中期评估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督促各方加大实施力度,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有助于调整“十一五”规划目标、内容,更好地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寻找关键性问题,并提出加快推进规划的中后期实施意见;有助于提高规划水平,为“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展中期评估,落实规划,已成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任务。 二、评估原则 开展规划中期评估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2009年—2020年)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九年十月 前言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约150~200公里左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45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2008年该区域人口1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该经济圈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南端,是在滇中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城市间功能不断聚集、运作不断协同、点-轴-圈式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突出所形成的城市集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中国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上枢纽,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核心区域,对促进我国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完整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视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和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主导功能,明确滇中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滇中区域一体化,使滇中城市经济圈在实现国家“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战略中发挥带动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功能,不断巩固提升云南在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地位和辐射作用,引领云南不断向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和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特制定《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协调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云南省滇中地区“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2020年,其中: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doc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2019年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更新:2018-12-12 18:04:19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进展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但是成效还尚未巩固,存在反复和逆转的可能。因此,我们建议“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为主题,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主线。经济升级版包括五个方面内涵:一是绿色发展。二是创新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共享发展。五是共赢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先后经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五年规划阶段。可以从七个方面推进中国经济的升级。 一、“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进展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进一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但是成效还尚未巩固,存在反复和逆转的可能。因此,我们建议“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为主题,以打造经济升级版为主线。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先后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初步转型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是“攻坚转型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升级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因此,我们建议“十三五”规划的主题是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主线是打造经济升级版。 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背景 从历史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如同中国经济发展版本,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升级、不断“打补丁”、不断自我调整的过程。在经济升级这一重大问题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丰富的历史记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升级: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初期。这次升级旨在寻求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着力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迎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奠定了基础。这一次经济升级的战略着眼点是通过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了三大战略转变,使得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开始摆脱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形成的传统模式,初步摆脱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转向更为稳定的增长;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重积累、轻消费的倾向,二者协调性增强;由片面发展重工业初步转向产业结构更协调的增长;由数量扩张初步转向质量提高;从人民生活改变缓慢初步转向人民生活快速提高;从相对封闭的经济体转向初步开放的经济体。这一次经济升级,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注重效益、人民得到实惠的新路,也标志着中国经过三十多年艰辛探索、几经曲折,开始找到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经济发展道路。在这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6年5月

目录 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二五”期间主要做法和成效 (1)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 1.切实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 (2) 2.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 (9) 3.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 (9) 4.坚持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11) 5.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 (15) 6.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1.煤炭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煤矿安全基础条件管理水 平未实现根本转变 (18) 2.监察监管队伍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手段制约执法效 能 (18) 3.经济下行,煤矿企业普遍亏损、安全投入难以保障19 (三)面临的形势 (19) 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19)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 3.五大发展理念 (21) 4.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21)

5.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22) 二、“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23) (一)指导思想 (23) (二)基本原则 (24) (三)规划目标 (25) 1.原煤产量、矿井数量建议目标 (25) 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和煤矿企业职业病控制目标 (26) 3.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目标 (27) 4.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标 (27) 5.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 (30) 6.监察执法信息化目标 (31) 三、主要工作措施 (32) (一)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创新 (33) 1.构建严密完备的责任体系 (33) 2.形成权责统一的执法机制 (33) 3.打造综合信息化平台、创新执法手段 (35) (二)优化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35) 1.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 (35) 2.完善执法制度 (35) 3.严格依法监察 (36) (三)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 (36)

昭通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我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四基地一屏障一走廊”。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新型载能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双向大走廊(中国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以及云南通往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内地的大走廊),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特色区域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新兴增长极。 《纲要》提出,我市“十二五”时期要继续坚持“12346”的发展思路。即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这一主题,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体制机制两个关键,打牢交通通信、水利设施、城镇建设三个基础,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着力发展烟草、能源、煤化工、矿冶建材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产业,着力推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山区经济与水域经济、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联动发展,加快乌蒙山区、革命老区脱贫步伐,突出大交通、大工业、大物流、大旅游、大扶贫和城市大建设重点,融入成渝经济区、挺进长江经济带,全力推进昭通经济社会跨越式、赶超式发展。 《纲要》提出,我市“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形成“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一门户”的生产力布局。即以昭鲁一体化为重点的昭鲁彝大一小时经济圈,以昆水公路和内昆铁路为依托的昭水发展轴,沿金沙江热区资源经济带,镇雄、威信特色经济片区,把水富县城建设成为云南参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合作的重要门户城市。 《纲要》提出,我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力争累计完成5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突破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达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50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3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任务。 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昭通正处于加快开发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投资依然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始终把投资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的强劲增长,推动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发展能力的持续增强。 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公路建设,力争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等级公路比例达到60%以上;配合抓好铁路项目建设,推动昭通机场迁建,提升水富港航运能力,加快形成有效衔接、立体支撑、广泛辐射的综合交通网络。抓住国家加

云南省普通高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为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我省教材建设的水平,经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利用五年时间,开展“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平均每年出版省级规划教材100本。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的规划教材应重点突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特色,反映课程建设结合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规划教材的申报与评审,将侧重于特色项目,支持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二)鼓励各高校合作出版特色教材,促进学校之间通过教材建设,共同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教学合作,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等方面的全面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三)申报项目必须为本、专科教学使用的教材,专著等不得申报。 二、申报办法 (一)自主申报。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独立申报。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申报数不超过4本,其他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国家级、省级示范高职高专申报数不超过3本,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申报数不超过2本。 (二)联合申报。在2014年的100项中,特设立20项联合申报项目,鼓励多校联合开展教材建设。 三、教材出版 (一)出版的审定。由“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审核备案。主编需请不少于3人的同行专家出具书面推荐意见,填写《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申请表》(附件5),一并提交审定委员会审核备案后,方可出版。 (二)出版合同。由主编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签订后,主编与出版社双方根据合同规定开展相关工作,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权利与承担相应的义务。 (三)出版教材须在封面注明“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标识(参看“附件4”)。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和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作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凝聚了全省各族人民智慧,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章“十一五”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历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大事、难事、急事集中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地震、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经济建设取得“八个翻番”的重大成就,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第2次超过11%达到11.8%的良好局面。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9.1∶41.2∶39.7调整到2010年的15.3∶44.7∶40,5年累计工业投资突破6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支柱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占全省生产总值55%左右,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9%左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粮食总产量达到1531万吨,农产品出口突破12亿美元,年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 目录 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说明 (1) 一、重点招标课题 (3) 二、其他课题 (3) (一)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 (3) (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4)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4) (四)基础教育研究 (5) (五)高等教育研究 (7) (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7) (七)德育研究 (8) (八)教育心理研究 (9) (九)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9) (十)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10) (十一)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10) (十二)民族教育研究 (11) (十三)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11)

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说明 一、申报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任务,回应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关注教育体制和机制建设,注重教育改革和创新,突出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强调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前瞻性,着力推出具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操作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二、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设置重点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基金课题四类。 三、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者,须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青年基金课题申报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1973年6月30日后出生),不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能够承担和负责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的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每位课题负责人限报一项课题,且不能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课题组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课题的申报。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各部委重大或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的负责人,2009-2012年有厅级以上(含厅级)课题被终止研究者和被撤项者,不能申报本年度课题。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项时间均以结项证书注明时间为准。 五、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

2020年(发展战略)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 划 (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序言 (5) 一、“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6)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6)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我省产业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 (7)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7) (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8)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面临的挑战 (9) (一)产业发展的基础 (9)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9) (一)指导思想 (19) (二)基本原则 (20) (三)发展目标 (21) 四、产业发展重点与产业布局 (23) (一)产业发展重点 (23) (二)产业布局 (38) 五、重大工程 (40)

(一)产业链打造工程 (40) (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50) (三)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51) (四)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52) (五)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52) 六、政策保障措施 (53) (一)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53) (二)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54) (三)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5) (四)创新人才培引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57) (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 (58) (六)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58) 附件一: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重大工程汇总表59附件二: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重大项目汇总表62附件三: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云南桥头堡建设目标及意义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云南桥头堡建设目标及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状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一重要论断,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法制环境下,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方式,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十一五”末期间,我国在深化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宏观调控体系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了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整个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 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提出的背景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单一的市场已经不再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要求。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我们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改善民生,如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更加合理,如何更快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在短时间内缩小城乡差距,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如何使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如何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提高综合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党和政府的面前,因此我们提出了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决策。 为加快云南省经济发展,发挥云南地理优势,使云南省经济发展能进一步带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融入东南亚国际市场。党在十七大中提出要“提升沿边开发水平”,这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在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我国通往中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优势,深化同中南亚、南亚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延边开放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至此桥头堡建设被正式提及。 三云南桥头堡建设的目标 桥头堡建设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全局性工程,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央赋予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使命,力争经过10年的

云南省国道十二五规划报告(简要)

云南省 国省干线公路“十二五”改造规划 云南省公路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十一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情况 (3) 1.1 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成效显著 (3) 1.2 普通干线公路存在的问题 (4) 1.2.1 普通干线公路网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 (4) 1.2.2 普通干线公路里程长、技术等级低的状况未能全面改变 (4) 1.2.3 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结构还不尽合理 (5) 1.2.4 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成本增加、资金筹措难度加大 (5) 第二章“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面临形势 (6) 2.1 “十二五”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6) 2.1.1 将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6) 2.1.2 建设绿色大省、文化强省和旅游二次创业 (7) 2.1.3 继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8) 2.2 “十二五”国省干线改造机遇与挑战 (9) 2.2.1 “桥头堡”建设重大战略机遇 (9) 2.2.2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 (9) 2.2.3 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支持 (10) 2.2.4 国家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政策 (10)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1) 3.1 指导思想 (11) 3.2 规划原则 (11) 3.2.1.坚持战略性原则 (11) 3.2.2.坚持全局性原则 (11) 3.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12) 3.2.4 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 (12) 3.2.5 坚持建设与养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12) 3.2.6 坚持与国家高速公路互为补充的原则 (12) 第四章“十二五”国省干线改造规划目标 (13) 4.1 功能定位 (13) 4.2 规划目标 (13)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2) (一)基本发展情况 (2) (二)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4) (三)优势和机遇 (4) 二、指导思想 (5) 三、基本原则 (6) 四、发展思路 (7) 五、目标任务 (9) (一)总量目标 (9) (二)行业目标任务 (10) 六、项目支撑 (13) 七、政策措施 (13)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落实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13)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4) (三)实施重点生物产品培育工程,打造一批重点生物产品和品牌 14 (四)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促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4) (五)发展壮大生物企业,培育一批生物产业龙头企业 (15) (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15 (七)促进银企合作,拓宽发展生物产业的融资渠道 (15) (八)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15) (九)制定灵活用地政策,保障生物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16)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附表一 2009—2015年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表 18 附表二 2009—2015年云南省十二个优势生物产业发展主要指标表20 附表三 2009-2015年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部门分工方案表21

前言 产业发展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历来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按照秦光荣省长关于“云南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快不强是制约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现提出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方案,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以2008年为规划基年)。 在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中,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五个领域,生物信息、医药研发、外包等生物服务业内容纳入到生物医药部分。从近年来的发展看,我国生物服务业发展很快,许多省市都将生物服务作为发展重点,预计在国家“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生物服务业将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根据我省实际,结合《云南省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即将重点组织实施的一些重大专项的投资方向,本《规划纲要》将国家与省的分类相结合,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服务五个行业。《云南省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提出的突出培育的12类优势生物产业分别纳入五大生物行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发展规划报告

《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2009年—2020年)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00九年十月 前言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约150~200公里左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45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2008年该区域人口1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该经济圈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南端,是在滇中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城市间功能不断聚集、运作不断协同、点-轴-圈式空间结构布局日益突出所形成的城市集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中国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陆上枢纽,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核心区域,对促进我国东西互动、海陆并进的完整开放格局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7月视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国内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和强化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主导功能,明确滇中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滇中区域一体化,使滇中城市经济圈在实现国家“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战略中发挥带动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功能,不断巩固提升云南在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地位和辐射作用,引领云南不断向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和社会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特制定《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协调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云南省滇中地区“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2020年,其中:启动期:2009年~2010年; 推动期:2011年~2015年; 深化期:2016年~2020年。

昆明市十二五规划

昆明市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政府报告》 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紧扣昆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细化目标任务,尽力做到具体实在,便于组织落实和检查考核。 2011――2015 GDP增长13%以上 CPI控制在4%左右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0.5%以上。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启动6个新区规划建设 摘要: ●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4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其中新建用于保障本市蔬菜供应的生产基地3万亩。 ●全面推进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园区、嵩明现代农业示范区等8个重点农业园区建设。 ●开工建设宜良海马箐中型水库,加快安宁王家滩、晋宁酸水塘、禄劝大河边等10件小(一)型水库建设,启动14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启动现代新昆明安宁新区、富民新区、嵩明新区、宜良新区、晋宁新区、海口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以倘甸片区为核心的区域增长极。 阐述: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昆明将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走具有昆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推动全域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启动6个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以倘甸片区为核心的区域增长极。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农民身份三个转变,促进居住向新型居住社区、工业和现代农业向新型产业园区、商贸及服务业向新型商贸服务区、有条件的农民向城镇集中。 强力推进工业突破新型工业化加速度 开建长安汽车昆明生产基地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2) (1/7)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1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规定,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基本要求是______。 ①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②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⑤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下一题 (2/7)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2题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 B.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发展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和总结的成果 D.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上一题下一题 (3/7)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3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名言中体现了“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有______。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上一题下一题 (4/7)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第4题 下列有关医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女性和老年人稍快,3岁以下的儿童偏慢 B.当细小的物体进入眼睛时,应当迅速揉眼睛,好让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C.如发生扭伤,应先冷敷,一段时间后再热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