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平行线的判定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如图③∵∠1=∠2,∴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2.如图④∵∠1=∠2,∴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如图⑦,∠D=∠EFC,那么()

A.AD∥BC B.AB∥CD

C.EF∥BC D.AD∥EF

2.如图⑧,判定AB∥CE的理由是()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3.如图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1=∠3,∴a∥b B.∵∠1=∠2,∴a∥b

C.∵∠1=∠2,∴c∥d D.∵∠1=∠3,∴c∥d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完成推理,填写推理依据:

1.如图⑩∵∠B=∠_______,∴AB∥CD()

∵∠BGC=∠_______,∴CD∥EF()

∵AB∥CD ,CD∥EF,∴AB∥____()

2.如图⑾填空:

(1)∵∠2=∠B(已知)

∴AB__________()

(2)∵∠1=∠A(已知)

∴__________()

(3)∵∠1=∠D(已知)

∴__________()(4)∵_______=∠F(已知)

第1页

第2页

1 3 2

A

E

C B F 图10

∴ AC ∥DF ( ) 3.已知,如图∠1+∠2=180°,填空。

∵∠1+∠2=180°( )又∠2=∠3( )

∴∠1+∠3=180°∴_________( )

四、证明题

1.如图:∠1=?53,∠2=?127,∠3=?53,

试说明直线AB 与CD ,BC 与DE 的位置关系。

2.如图:已知∠A=∠D ,∠B=∠FCB ,能否确定ED 与CF 的位置关系, 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

,且

.

求证:EC ∥DF.

4.如图10,∠1∶∠2∶∠3 = 2∶3∶4, ∠AFE = 60°,∠BDE =120°,

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5.如图1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6.已知:如图:∠AHF +∠FMD =180°,GH 平分∠AHM ,MN 平分∠DMH 。

求证:GH ∥MN 。

F

2 A B C D Q E

1

P

M N

图11

7.如图,已知:∠AOE+∠BEF=180°,∠AOE+∠CDE=180°,

求证:CD∥BE。

8.如图,已知:∠A=∠1,∠C=∠2。求证:求证:AB∥CD。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第3页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

1.2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会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培养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发现过程,体验数学语言进行推理的简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用数学实验得出几何规律的重要性与合理性。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几何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你会用直尺和三角板推画平行线吗?请画一画。 2.学生画好后,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在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 有哪些量保持不变? l 1 l1 l 2 l2 图 1 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形成过 程的复习,为学 习新课打好基 础。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1.讨论:(1)上面的画法可以看作是哪一种图形变换? (2)在画图过程中,什么角保持不变? (3)把图中的直线l1、l2看成被AB所截,则l1和l2的 位置有什么关系? (4)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上面的结论吗? 2.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 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新 知识作好准 备。 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 并在合作交流 中形成对知识 的认识。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3.练习:看图2,完成填空。 (1)如图1(1)所示,若a⊥c,b⊥c,则∠1=∠2=900,所以 ∥。 (2)如图1(2)所示,若∠1=∠,则AB∥CD。 及时巩固所 学知识,加强应 用。 讲练结合放飞思维1.讲解课本例1(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解题)。 分析:要判定l1与l2是否平行,只要考虑∠1是否与∠3相等。 由条件知∠1=450,为此只要确定∠3是否为450即可。 引申:当∠3与哪个角相等时,你也可以判定l1∥l2? 2.补充讲解例2:如图3所示,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 BE平分∠ABD,∠C=620,∠ABD=1240,则BE∥AC吗?请说明理 由。 3.练习: (1)图4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600,∠1=1200,AB 与CD平行吗?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 (2)完成课本中的“想一想”。 进一步深化 对“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 行”的理解,培 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加强应用,巩 固新知。 小结作业升华提高1.小结:(1)在本节课的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作业:(1)课本中的习题2。 (2)《作业本》(2)。 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促进学 生对学习进行 反思。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 关键问答 ①由平行线的定义来判定平行线,在什么地方不便操作? 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1.①图5-2-10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原理是() 图5-2-10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②用两块相同的三角尺按如图5-2-11所示的方式作平行线AB和CD,能解释其中道理的依据是() 图5-2-11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如图5-2-12,工人师傅在工程施工中,需在同一平面内弯制一个变形管道ABCD,使其拐角∠ABC=150°,∠BCD=30°,则() 图5-2-12 A.AB∥BC B.BC∥CD C.AB∥CD D.AB与CD相交 命题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热度:94%] 4.如图5-2-13,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与直线c相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图5-2-13 A.15°B.30°C.45°D.60°

5.③已知∠1=∠2,下列能判定AB∥CD的是() 图5-2-14 方法点拨 ③先判断∠1,∠2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再确定两角位于被截直线之间还是同旁,在截线同侧还是异侧. 6.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7.如图5-2-15,PE⊥MN,QF⊥MN,∠1=∠2,直线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图5-2-15 命题点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热度:94%] 8.④如图5-2-16,已知∠1=∠2,那么() 图5-2-16 A.AB∥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D∥B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CD,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AD∥B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题突破 ④分析∠1,∠2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是一对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9.⑤如图5-2-17,点A在直线DE上,当∠BAC=________°时,DE∥BC. 图5-2-17 方法点拨 ⑤求角时,先看能否将其转化成已知角的和与差,这时的标志是其与已知角有公共顶点和公共边;再看所求角与已知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人教版平行线的判定条件

七 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 平行线判定方法一、二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学习 目标 1、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来推理判定2. 3、学会推理的方法. 重点 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难点 简单推理能力的培养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二、导学 (一)、自学13页思考及14页第一段: 判定方法1: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 51∠=∠ ∴ a ∥ b( 同位角相等, 反馈练习: 两直线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满足a ⊥b , a ⊥c, 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2、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4 5 A 、 ∠2=∠5 ∴ a ∥ b 1 4 B 、 ∠3=∠4 ∴ a ∥ b C 、 ∠1=∠3 ∴ c ∥ d 3 2 3 D 、 ∠2=∠3 ∴ c ∥ d (二)、自学14页思考: 判定方法2: 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精讲点拔 1. 如图,直线a//b 的条件是( )。 A. ∠1=∠3 B. ∠2=∠3 a b c 321 a b c 87654 321 c d a b

C. ∠1=∠2 D. ∠1+∠2=180° 2.已知: ∠3=∠4, 则( )。 A.DC ∥AB B.AD ∥BC 且AB ∥DC C.都不平行 D.AD ∥BC 3.如图,若∠A 与( )互补,可判定AB ∥CD 。 A.∠B B.∠C C.∠D D.以上都不是 4、如图: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 ) A 、d ∥c B 、 a ∥b C 、 a ∥ c D 、 b ∥c 四、学习小结 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习体会: 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 学后反思 达标检测 五、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4 32 1c b a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与c 不相交.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平行或相交 B .垂直或相交 C .垂直或平行 D .平行、垂直或相交 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 34 D C B A 21 A .∠BAD =∠BCD B .∠1=∠2 C .∠3=∠4 D .∠BAC =∠ACD 4.如图所示,如果∠D =∠EFC ,那么( ) F E D C B A A .AD ∥BC B .EF ∥BC C .AB ∥DC D .AD ∥EF 5.如图所示,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

E D C A A .∠A =∠ACE B .∠A =∠ECD C .∠B =∠BCA D .∠B =∠ACE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 .内错角都相等 C .同旁内角可能相等 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平行或垂直或相交 8、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 和AB ,CD 分别相交于K ,H ,且EG ⊥AB ,∠C HF =60°,∠E =30°,试说明AB ∥CD . G H K F E D C B A 10.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 ,b ,c ,d ,e ,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人教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2节)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教科书要求学生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如平行线的判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 本章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因为这些知识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好,将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1.关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1)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平行线的概念,但是,平行线是用“不相交”这种否定方式来定义的,这种否定的方式包含了对空间的想象.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平行线段的形象,学生理解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着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相交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如果有第三条直线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对于画平行线,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画相等的同位角,因为直尺和三角板靠着的角度是不变的.让学生多做几遍,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学生就欣然地接受这样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结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这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难点,也是学生进行几何推理的基础.2.关于简单说理训练 整套教科书是按照“说点儿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逐步向推理和用符号表示推理过渡,将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几何推理的能力,为后面学生进行几何证明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2、3; 2.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操作、想象、说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和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4.能初步应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二)目标解析 1.使学生能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通过用直尺和三角板辅助画平行线,找到这个过程中的不变量,给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在进行简单说理训练过程中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2.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基本图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判定方法2、判定方法3,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空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5.2.2 平行线的判定 要点感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的直线互相平行; (2)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__________; (4)内错角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5)__________互补,两直线平行; (6)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 预习练习1-1 如图,∠1=60°,∠2=60°,则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若∠1=_____,则AB∥CD;若∠3=_____,则AB∥CD;若∠2+_____=180°,则AB∥CD. 1-3(2014·汕尾)已知a,b,c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若a⊥b,c⊥b,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知识点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014·滨州)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说明a∥b的条件序号为(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知识点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2014·汕尾)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 A.∠C=∠ABE B.∠A=∠EBD C.∠C=∠ABC D.∠A=∠ABE 4.如图,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理由:因为∠DAC=∠C(已知),所以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教案1 人教版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三维目标 1.会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 2.掌握直线平行的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及其应用.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学习,主动解决问题,?鼓励其创造精神,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导入新课 活动1.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1所示) 小明身边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设计意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判定两直线平行的第一种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但右图中并没有同位角,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判断两直线平行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师生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或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2)学生能否在小组内交流合作,虚心听取听人意见. 生:我们说:两条线段平行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所以我想把这个图形中的上下边缘及线段AB都变成直线,则图形变为图2. 在图2中可以看到:∠1与∠2是同位角,∠3与∠2是对顶角,并且相等,?所以只要∠

1=∠3,即直线CD∥EF. 生:实际上只需要把线段AB延长即可.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精彩,知道只要量出如图3所示的∠1与∠3的度数,就可知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那这两个角是什么样的角呢?两直线平行还有哪些条件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直线平行的条件. 推理新课 活动2.如图4,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直线.?在直线a、b被直线c所截成的角中,∠1和∠2是同位角.∠2和∠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和∠4呢?转动木条a或b,这些角之间还保持这种关系吗? 设计意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组成的“三线八角”中除了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本活动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或直观演示,更好地复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平行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打基础. 师生行为:生:如图4所示,∠2和∠3是内错角,“错”是交错的意思,?内错角在被截两直线之间,称为“内”,第三条直线即截线的两旁、交错,很形象地称为内错角.而∠2和∠4是同旁内角,我们不难发现,∠2和∠4在截线同旁,在被截两条直线之间(之内). 生:转动a和b,这些角之间仍保持着这种关系. 师:图中还有其他的同旁内角和内错角吗? 生:有.例如∠3和∠6是同旁内角、∠4和∠6是内错角. 师:我们继续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 活动3.思考: (1)如图5,如果∠2=∠3,能得出a∥b吗? (2)如果∠2+∠4=180°,能得出a∥b吗? 设计意图:此活动是由方法一经过简单推理得出方法二,而由方法一或方法二得出方法三.这里由学生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学着自己去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而不仅仅是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师生行为: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归纳、总结;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否进行简单的推理;(2)学生能否实现由新知识到旧知识的转化;?(3)

人教版初一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

初中数学复习讲学案 姓名:班级:学号: 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复习课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1.平行线的表示、画法及性质 2. ? ? ? ?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 ? ? ?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 ? ? ? 定义 尺规作图 步骤 第二部分例题精讲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 例1.下列语句: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若直线a∥b,b∥c,则a∥c;③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④过两条直线a,b外一点P,可画出直线c,使c∥a且c∥b,其中不正确的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考点2. 平行线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 例2. 如图1,若∠A=∠3,则∥,理由是 若∠2=∠E,则∥;理由是 若∠ +∠ = 180°,则∥;理由是。 变式训练 1.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b的条件:. 2. 如图所示,若∠1+∠2=180°,∠1=∠3,EF与GH平行吗? 解:∵∠1+∠2=180°() ∴AB∥_______() 又∵∠1=∠3() ∴∠2+∠________=180°() ∴EF∥GH() 3.如图,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得∥(); (2)由∠CAD =∠ACB得∥(); (3)由∠CBA +∠BAD = 180°得∥() 4.如图,推理填空: (1)∵∠A =∠(已知),

∴AC∥ED(); (2)∵∠2 =∠(已知), ∴AC∥ED(); (3)∵∠A +∠ = 180°(已知), ∴AB∥FD(); (4)∵∠2 +∠ = 180°(已知), ∴AC∥ED(); 考点3. 平行线判定的综合应用(书写过程要完整)例3.已知:如图⑿,CE平分∠ACD,∠1=∠B,求证:AB∥CE 变式训练

七年级数学下册 5.2.2 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1.灵活选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重点)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类型一】灵活选用判定方法判定平行 如图,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其中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求得答案.①∵∠B+∠BCD=180°,∴AB∥CD;②∵∠1=∠2,∴AD∥BC;③∵∠3=∠4,∴AB∥CD;④∵∠B=∠5,∴AB∥CD.∴能得到AB∥CD 的条件是①③④.故选C. 方法总结:要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首先要将题目给出的角转化为这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再看这些角是否满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结合平行公理的推论进行证明 如图,直线AB、CD、EF被直线GH所截,∠1=70°,∠2=110°,∠2+∠3=180°.求证:(1)EF∥AB;(2)CD∥AB(补全横线及括号的内容). 证明:(1)∵∠2+∠3=180°,∠2=110°(已知), ∴∠3=70°( ). 又∵∠1=70°(已知),

∴∠1=∠3( ), ∴EF∥AB( ). (2)∵∠2+∠3=180°, ∴______∥______(). 又∵EF∥AB(已证), ∴______∥______(). 解析:(1)先将∠2=110°代入∠2+∠3=180°,求出∠3=70°,根据等量代换得到∠1=∠3,再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EF∥AB;(2)先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CD∥EF,再根据“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即可得到CD∥AB.答案分别为:(1)等量代换;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C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A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方法总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除了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有时需要结合运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类型三】添加辅助线证明平行 如图,MF⊥NF于F,MF交AB于点E,NF交CD于点G,∠1=140°,∠2=50°,试判断AB和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通过观察图可以猜想AB与CD互相平行.过点F向左作FQ,使∠MFQ=∠2=50°,则可得∠NFQ=40°,再运用两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得出结果. 解:过点F向左作FQ,使∠MFQ=∠2=50°,则∠NFQ=∠MFN-∠MFQ=90°-50°=40°,AB∥FQ.又因为∠1=140°,所以∠1+∠NFQ=180°,所以CD∥FQ,所以AB∥CD. 方法总结:在解决与平行线相关问题时,有时需作出适当的辅助线.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9题 探究点二:平行线判定的实际应用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行驶,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A.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120° B.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60° C.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120° D.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60° 解析: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路线与原路线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同,说明前后路线应该是平行的.如图,如果第一次向右拐,那么第二次应左拐,两次拐的方向是相反且角度相等的,两次拐的角度是同位角,所以前后路线平行且行驶方向不变.故选D. 方法总结: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正确地转化为数学问题,即画出示意图或列式表示,然后再解决数学问题,最后回归实际.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4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平行线及其判定初中数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 2.能熟练应用这三种判定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3.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以前学生接触的是一步推理,而且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判定定理的推导需要先通过角的关系,找符合判定公理的条件,涉及两步推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复杂了一些,可能一时适应不了问题的思考方法。教学时注意引导,随时归纳总给使学生逐渐学会思考和分析。根据以前经验,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前面的教学中,曾开展过探究实践活动,全班同学具有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运用; 难点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你还记得平行公理及推论的内容吗? 【情境引入】 你还记得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 学生活动:让学生叙述过直线外一点作平行线的步骤; 教师提问:由此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思考: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哪些角相等? 【教学活动】 第一关:动手动脑 师生互动: 在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由此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提问:由此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同步练习意在深化掌握并熟练运用。 第二关:猜想比拼 思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呢? 第三关:推理验证 提问: (1)由内错角相等可推出a// b吗?如何推出?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2)如果同旁内角互补, 能判定a//b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肯定学生的成果。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强调:注意书写格式 第四关:例题解析 教材14页例题 教材14页练习第1题 【练习】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练习内容,教师提示下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共同分享;你还有哪些困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归纳: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讲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基础回顾: 平行线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行线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3.a 、b 、c 是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交点可能有( ) A 、1个 B 、1个或2个或3个 C 、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 D 、以上都不对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 A 、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 、一对对顶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D 、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A C B D 1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D C . B D C A D . 1 2

5.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D ∥BC 的是( ) A .BAD +ABC =180° B .1= 2 C .3= 4 D .BAD =BCD 判定证明: 1.推理填空:已知:如图, AC ∥DF ,直线AF 分别直线BD 、CE 相交于点G 、H ,∠1=∠2, 求证: ∠C=∠D.(请在横线上填写结论,在括号中注明理由) 解:∵∠1=∠2(已知) ∠1=∠DGH ( ), ∴∠2=___ ______( 等量代换 ) ∴__ _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C=_ _(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又∵AC ∥DF (已知) ∴∠D=∠ABG ( ) ∴∠C=∠D (等量代换) 2.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E ∥BD 。 3.如图,AD ∥BE ,∠1=∠2,求证:∠A=∠E 。 ∠∠∠∠∠∠∠∠4 3 2 1D C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