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些外界物质,而在皮肤或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皮损边界清楚,表现为潮红、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大多为单一形态,自觉灼热瘙痒,甚至灼痛为临床特征。祛除病因后可自行痊愈。按发病机理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类,其中以后者为主。尿布皮炎、漆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是常见的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

在中医文献中一般根据接触物质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因漆刺激引起者,称为“漆疮”;接触马桶引起者,称为“马桶癣”;因贴膏药引起者,称“膏药风”等。体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同一种物质,禀赋不耐者接触后发病,体质强盛者则并不发病。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本病原因很多,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刺激反应:由于接触物对皮肤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反应,无潜伏期。其严重程度与接触方式有关,与接触物的化学物质、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成正比,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所致的皮炎。

2、接触性致敏反应:属于典型的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此类致敏物质对多数人无不良反应,而仅使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病,初次接触时并不起反应,一般须经4~20天潜伏期,再接触同类物质后,可于几小时至1~2天内在接触部位或邻近部位发生皮炎。

能引起接触致敏的物质很多,常见的有:

(1)动物性:皮革,毛类,羽绒制品,昆虫毒毛及分泌物等。

(2)植物性:如生漆、荨麻、无花果、银杏、芒果等。

(3)化学性:如香水,染发剂等化妆品;清凉油、红花油、磺胺粉等外用药;敌敌畏、

六六六等农药;机油、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洗涤剂等化工原料及其产品;铬盐及汞剂等重金属盐类。另外,焦油类、氯丙嗪、香料等,经过一定时间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以后,可引起光毒性或光敏性接触性皮炎。

有些因素也可影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如年龄、性别、受损部位、皮肤的状况、季节等,都应加以注意。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使毒邪侵入肌肤,蕴结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或病久不愈,耗伤阴液,血虚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

1、热毒湿蕴先天禀赋不耐,外加接触生漆、膏药、化妆品、塑料、皮革等致敏品,

漆毒、膏药毒为阳邪,郁积肌表易生湿化热化火,热毒湿蕴而引起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糜烂、瘙痒。

2、血虚风燥局部皮肤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或病久不愈,损伤阴液气血,血虚

则生风生燥致肌肤失养,引起皮肤干燥、粗糙、增厚、脱屑、苔藓样变。

总之,本病是禀赋不耐为本,加之接触异物,风、湿、热、毒邪入侵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

1、接触史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

2、皮损的形态皮损的形态、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等。

急性接触性皮炎:皮疹轻时为红斑,稍有水肿或有密集红色小丘疹;重时红斑肿胀明显,有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甚至大疱,严重者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溃疡。发生于眼睑、包皮、阴囊等皮肤组织疏松部位者,皮肤肿胀明显,呈局限性水肿而无明显边缘,皮肤光亮,皮纹消失。但临床所见以某单一损害为主。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接触物的浓度较低,刺激性较弱,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局部可呈慢性湿疹样改变,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3、部位皮疹发生部位及范围多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好发于双手、面部等暴露部位、机体高度敏感时皮疹可泛发。

4、潜伏期除强酸、强碱等强烈的刺激物,可立即发生皮损而无潜伏期外,发病有一定潜伏期,从数小时至10数天不等,一般再次接触多于24~48小时发病。

5、自觉症状自觉瘙痒,烧灼感,重者疼痛。少数严重的病例可伴有怕冷、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

6、病程去除接触物后,经积极治疗,1~2周内可痊愈,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皮炎则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有一定的潜伏期。

2、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3、临床多呈急性皮炎改变,皮损为红斑、肿胀、水疱、丘疹、糜烂、渗出等,但以某单一损害为主,

严重者有坏死、溃疡。长期反复接触后可呈慢性皮炎改变,皮损为苔藓样变。

4、自觉灼热、灼痛,瘙痒,全身症状轻微。

5、除去接触物后,皮损较快消退,再接触可再发。

6、对可疑物可作斑贴试验。

二、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

无明显接触史;病因常不明,皮疹呈多形性,对称性分布,部位不定,境界不清,多有糜烂渗出,易反复发作,故此可资鉴别。

2、丹毒

多发生于颜面部和小腿,局部红肿热痛,边界清楚,无瘙痒,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升高。无接触史。

【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而引起的皮炎。故在治疗时应首先寻找病因,脱离接触,并积极对症治疗。

一、中医治疗

本病禀赋不耐为本,毒邪入侵为标。急则治其标,首次急性发作者治宜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反复发作者治宜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1、分证论治

(1)热毒湿蕴

主要症候:起病急骤,皮损以潮红、肿胀、水疱或大疱,水疱破裂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代表方: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2)血虚风燥

主要症候:病情反复发作,皮损暗红、色素加深、肥厚、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伴面

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治则: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代表方: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2、中医外治

用药宜简单、温和,忌用刺激性药物。

(1)以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外搽,,或青黛散冷开水调涂,每日4—5次。

(2)伴有大量渗出、糜烂、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马齿苋30克或桑叶10克,生甘草30克,煎水湿敷,或用10%黄柏溶液湿敷。漆疮可用鬼箭羽、冬桑叶、杉木铇花煎水湿敷

(3)流滋结痂者,用青蒿膏或清凉油乳剂外搽,每日3—4次。

(4)皮损肥厚粗造,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者,可用硫磺软膏外搽。

3、针灸治疗

皮损在上肢、头面部位,主穴取曲池、尺泽、合谷;皮损在躯干、下肢,主穴取血海、委中。

每天1次,用泻法。

二、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寻找病因、去除病因并避免再次接触之,积极对症处理。

(1)抗组胺药物:可以止痒,镇静,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2)皮质类固醇激素:皮疹严重或泛发患者,可首选激素治疗,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待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3)非特异性脱敏治疗:10%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等。

(4)继发感染者:同时选择适当有效抗生素全身或局部外用治疗。

(5)外治:急性期:红肿明显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选用湿敷类和含皮质类固醇糊剂或氧化锌油,无渗出时或慢性期可选用霜剂或软膏。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与调护】

1、勿用热水、肥皂洗烫,不要搔抓、摩擦,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多饮开水,并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发物。

3、明确病因,避免继续接触过敏物质。

4、与职业有关者,应改进工序及操作过程,加强防护措施。

湿疹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该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征是多形性皮损,对称性分布,反复发作、剧烈的瘙痒、有渗出倾向、易成慢性。

本病中医属“湿疮”、“浸淫疮”范畴。因其发病部位不同,有不同名称,发于耳部称“旋耳疮”、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发于脐周称“脐疮”、发于肘膝关节称“四弯风”、发于乳头的称“乳头风”。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湿疹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过敏素质,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精神因素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其诱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前者在食物方面常见的有鱼、虾、蟹等海味,吸入方面的如花粉、灰尘等,微生物如浅部真菌的感染,生活环境中的如日光、炎热、寒冷、各种动物毛、皮及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等。内因方面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血循环障碍;精神紧张及过度疲劳;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可产生或加重湿疹

的病情。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大多认为与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有关。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过敏素质,后者受遗传因素支配,故在特定的人中发生,但又受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的影响。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由禀性不耐,或由于情志所伤,性情急躁,心绪烦扰,气郁生火,心主火,又主血脉,心火内炽,血分有热而致。或风湿热之邪客于肌肤而成,或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动风之品,如鱼、虾、蟹、牛肉等,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运化失调,湿热内蕴所致;或病久损伤阴液气血,血虚则生风生燥。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蕴有关;慢性者则多病久耗伤阴血,因血虚风燥,致肌肤甲错。

1、湿热内蕴素体禀性不耐,饮食不节,过食膏梁厚味和辛辣血腥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郁积化热,湿热内蕴,或外感风、湿、热邪,或久居潮湿之地,或起居不慎外感六淫之气,风、湿、热邪困阻皮肤而引起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瘙痒,胸闷纳呆,大便干结,溲黄赤等。

2、心经有热由于情志所伤,性情急噪,心绪烦扰,气郁生火,心主火,又主血脉,心火内炽,血分有热溢于肌肤而见皮肤红色斑疹、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脱屑,口干舌燥等。

3、脾虚湿困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伤脾,脾虚失其健运,水湿内停,困阻皮肤亦可引起皮肤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滋水浸淫,纳少,神疲,腹胀,面色萎黄,便溏溲少等。

4、血虚风燥久病体弱,阴血不足,风从内生,肌肤失养,亦可引起皮疹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色素沉着,剧痒,或皮肤粗糙肥厚,消瘦,口干不欲饮等。

【临床表现】

1、皮损形态湿疹是个证候群,皮损多样,形态各异。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类型。

(1)急性湿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基底潮红,尚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流滋、结痂。损害境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液及脓痂等。

(2)亚急性湿疹当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或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迁延而来,皮损以小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间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亦可有轻度浸润。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或一开始就呈慢性损害。皮损为暗红色斑上有丘疹,皮肤增厚、浸润、色素沉着,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脱屑、抓痕和血痂,周围散在丘疹、丘疱疹等。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部位皮疹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常对称分布,但以外露部位及曲侧为多见。

3、自觉症状自觉瘙痒剧烈。

4、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5、常见特定部位的湿疹

(1)手部湿疹由于手部接触外界各种刺激因子的机会较多,故发病率高。多数起病缓慢,手背、指端掌面等处出现皮疹,皮损形态多样,边界不清,表现为潮红、糜烂、流滋、结痂。至慢性时,皮损暗红斑、浸润肥厚、皲裂,病程较长,顽固难愈。

(2)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期女性。损害局限于乳头、乳晕、乳房下,表现为潮湿、

糜烂、渗出和裂隙。瘙痒明显,发生裂隙处可出现疼痛。仅发生于乳头部位者,为乳头湿疹。

(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渗出、

糜烂。长期反复发作,可呈慢性湿疹表现,局部皮肤肥厚、粗糟、苔藓样变。

(4)小腿湿疹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常伴有青筋暴露,皮损呈局限性暗红色,弥漫

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流滋,日久皮肤变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

(5)钱币状湿疹皮疹好发于四肢,损害大小约五分硬币,为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

呈圆形的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周围有散在性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有结痂和鳞屑,自觉瘙痒剧烈。

(6)汗疱疹掌跖、指趾侧面的水疱性损害,粟粒至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皮

疹分散或成群发生,常对称性分布。疱液清亮,干涸后形成领口样脱屑,有程度不一的瘙痒及烧灼感。好发于春秋季节,并每年定期反复发作。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根据急性期皮损多形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对称分布等,慢性期的苔藓样变等特征,不难诊断。另可作过敏原检查,如皮内实验、斑贴过筛试验等,以发现可能的致敏原。

二、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接触史明显,病变多局限于接触部位,皮疹多为单一形态,境界清楚,病程多是急性经过。去除接触性病因后易治愈或自愈。

2、慢性湿疹应和神经性皮炎鉴别:后者皮损常见于颈项两侧,肘、膝关节伸侧及骶尾部等处,典型损害为平顶肤色或淡红色丘疹,密集成片呈苔藓样变,无渗液,瘙痒呈阵发性加剧。

3、手足湿疹应与手足癣相鉴别:后者常在掌、跖部出现水疱、糜烂、脱屑、角化过度,多伴有甲癣,刮取皮损部鳞屑作真菌镜检呈阳性。

【治疗】在治疗方面,对一些急重泛发性的湿疹患者,建议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固醇激素外用药一直是治疗湿疹皮炎的常用药,但对慢性湿疹和异位性皮炎病人长期应用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所以寻找和研制具有类固醇激素样疗效而又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外用制剂是中医药努力的方向。

一、中医治疗

1、中医内治

(1)湿热型发病急,皮损潮红灼热,水疱,糜烂,渗液流滋,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溲黄赤,苔薄黄腻、脉象滑数。治则:清热利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二妙丸加减。

(2)血热型皮损以红色斑疹、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脱屑。常伴有口干舌燥,舌红,脉象细数。治则:凉血清热利湿。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3)湿阻型发病较缓,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滋水浸淫。常伴有纳少,神疲,腹胀,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舌淡胖,苔白腻,脉儒滑。治则:健胃除湿。代表方: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4)血虚风燥型反复发作,病程缠绵,数年不愈,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肤粗糙肥厚。常有消瘦,口干不欲饮,苔薄舌淡、脉儒细等。治则:养血祛风、清热化湿。代表方: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减。

2、中医外治

(1)急性湿疮初起仅有红斑、丘疹、少量水疱而无渗液时,可选用苦参、大飞杨、九里明、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温洗,或用10%黄柏溶液、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搽;若水疱多,糜烂渗出明显时,可选用荆芥、大黄、枯矾、芒硝、苦参、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或10%黄柏溶液、三黄洗剂等温洗或外敷。外涂黄连油、青黛散麻油、紫草油等。后期滋水减少时,可选用青黛膏、黄连软膏外搽。

(2)亚急性湿疮可选用三黄洗剂、氧化锌油剂、3%黑豆馏油、2%冰片等外搽。

(3)慢性湿疮可外搽青黛膏、5%硫磺软膏、5%~10%复方松馏油软膏、2%冰片、10%~20%黑豆馏油软膏等。

1、针灸治疗

主穴取大椎、曲池、足三里,备穴取血海、三阴交、合谷。亦可根据皮疹部位不同在附近取血。急性湿疮用泻法,慢性湿疮用补法。

二、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避免可能的致敏源,尽可能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消除体内慢性病灶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抗炎、止痒为主,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1)抗组胺药

(2)镇静安定剂

(3)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脉注射;或用普鲁卡因作静脉封闭。

(4)皮质类固醇激素:只有在湿疹急性严重且皮疹广泛或湿疹性红皮病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而无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时可酌情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注意不宜减、停药过快,以免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反复。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5)有感染时应考虑加用相应的抗生素。

(6)外治:急性期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当渗液减少后可选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霜剂和湿敷交替使用。亚急性期一般常选用糖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对限局肥厚性损害可用皮质类固醇作局部皮内注射。每周1次,4~6次为一疗程。

预防与调护

1、急性湿疮,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擦洗患处。

2、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厚味之品。

3、急性湿疮或慢性湿疮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和接种牛痘等。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皮肤粘膜直接用药,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中医文献把药物引起的内脏或皮肤反应,统称为“中药毒”。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致敏药物有:

1、抗生素类:青、链霉素最多,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长效磺胺等。

2、解热镇痛类:阿斯匹林、安乃近最多。

3、催眠药:镇静药、抗癫痫药:鲁米那,苯妥英纳等。

4、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等。

5、中药: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

药疹的发病机理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两大类。免疫性反应即变态反应,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

(一)变态反应:其发生机理比较复杂。

完全抗原(大分子物质如血清、疫苗,半抗原+载体→完全抗原):

Ⅰ型: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Ⅲ型:血清病,血清病样综合征,血管炎,荨麻疹,肾小球肾炎。

Ⅳ型:湿疹样型药疹,麻疹样型药疹,剥脱性皮炎。

变态反应引起药疹的特点:

1、只有少数人发病,对多数人则不发生反应;

2、皮疹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与药物剂量亦无一定相关性。

3、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一般需经4~20天(多数7~8天)发病,已致敏者重复用药经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发生反应。

4、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很少有特异性,一个人对一种药过敏,在不同时期可发生相同的,或不同类型的药疹。

5、药疹治愈后,如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近似的药物常能再发药疹,称交叉过敏。在药疹的高潮时,甚至对一些结构不同的药物也诱发过敏称多价过敏。

6、抗过敏药物如皮质炎固醇激素治疗常有效。

(二)非变态反应性

1、药理及毒性作用:阿斯匹林、吗啡、可侍因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颗粒

释放组胺,引起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2、过量反应: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药疹称为中毒性药疹,如白血宁,氨甲蝶呤引起口腔溃疡,紫癜、白细胞下降。

3、蓄积作用:某些药物用量过大,过久或肝肾功能障碍可使药物蓄积而毒性作用。如溴、碘化物可导致痤疮样皮疹;砷剂可导致色素沉着,角化过度。

4、光感作用:

(1)光变态反应:药物在光的影响下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变应性药疹。

常见的药物:磺胺类,四环素类,避孕药等。

(2)光毒性反应:内服或外用光感药物后,吸收中、长波紫外线多,达到一定能量→细胞损害。

二、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总因禀赋不耐,毒邪内侵所致。或因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由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是外邪郁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表;或是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伤皮肤、内攻脏腑;久而导致耗伤阴液、气无所生、形成气阴两伤、脾胃虚弱之证。

药毒发疹,必郁于内外两因相互交作而发病,只有内在禀赋不耐,而无误食药物病史,则不致于发病。只有草石火毒或辛温燥烈之品,而不通过机体作用,病亦无而生。

1、秉性不耐先天胎中遗热,血风蕴蓄浊恶热毒之气,血热内蕴,热毒外达肌表,可发斑疹,这是引起药毒的内因。

2、风热与药毒相搏药毒入营,血热沸腾,热极生风,风热相搏,郁于肌腠,则发风团;如风热上乘,则头面焮肿如斗,眼裂闭合成缝,如风毒肿。

3、脾失健运,湿热下注由于过食肥甘厚味之品,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湿热与药毒相结,蕴蒸郁于肌肤而致水疱、糜烂、渗液、瘙痒。若湿热瘀阻络道,气血瘀滞,则见皮疹黯紫或紫红;如血溢成斑,则紫斑点片相连。

1、风毒血热先天禀赋不耐之人,误食刚剂热药,火毒内攻,内有热邪蕴蓄肌腠,外

有火毒内攻,两阳相搏,火势更炽,入血伤络,肌肤可诱发斑疹、风团、瘙痒,引起壮热,呕恶等证,

5、气阴亏损若病久耗伤气血或邪热入血,燔灼阴津,津液内耗,可见伤阴之候,津液亏损,肌肤失养,则见皮肤脱屑如云片。

【临床表现】

1、发病前有用药史,原因去除后易于治愈。

2、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4~20天内发生,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病。

3、发病突然,自觉瘙痒,可伴发热、头痛、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

4、皮损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皮损形态多样,临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荨麻疹样型:常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等),痢特灵及水杨酸盐类引起。症状与急性荨麻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过敏性休克。皮疹多呈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风团,剧烈瘙痒,严重者出现口唇、包皮、喉头等皮肤粘膜部位的血管性水肿。这种皮疹较一般荨麻疹颜色更鲜红,持续时间长。

(2)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由解热止痛类、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及碘胺类药物引起。发病多突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呈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皮疹数目多,范围广泛,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本型药疹,酷似麻疹及猩红热,但无麻疹或猩红热的其他症状,全身症状较麻疹及猩红热轻。停药后1~2周病情好转,体温逐渐下降,皮疹颜色变淡,继以糠状或大片脱屑,病程一般较短。但若未即时发现病因及停药,则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3)多形性红斑样型: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及解热止痛剂等引起。皮疹为豌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并常伴有发热、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口腔、外阴粘膜也出现水疱、糜烂、疼痛剧烈等。

(4)固定红斑型:常由磺胺制剂,解热止痛剂,或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本型是药疹中较常见的

一种,其形态也很特别。皮疹特点是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炎症剧烈者中央可形成水疱。愈后留下色素沉着,发作愈频则色素愈深。每次服用同样药物后则在同一部位发生,亦可同时增加新的皮疹。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常发生.只发生阴部者占1/5,阴部、口唇,同时发生者1/4。

(5)湿疹皮炎样型:此型特殊,其中部分患者可先由致敏的外用药物引起局部接触形皮炎后,若再次内服、注射或外用相同或同类似药物,即可发生泛发性或对称性湿疹样损害的皮疹,自觉剧烈瘙痒,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磺胺、汞剂等。

(6)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常由巴比妥类、磺胺、苯妥英纳、保泰松、青霉素、链霉素等引起。多数病例是长期用药后发生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有渗液、结痂,继之大片鳞屑剥脱。粘膜亦可充血、水肿、糜烂等。此型皮疹如是初次用药,其致敏期多在20天以上,可于一开始就全身发生,或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病程可长达一个月以上,是药疹中的严重型,常伴有恶寒、发热、呕吐、恶心等全身症状,有的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等。

(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此型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常由磺胺类、解热止痛剂(水扬酸类、保泰松、氨基比林等)、抗生素、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其特点是发病急剧,常有高热,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皮损开始常在腋窝、腹股沟部位出现,为大片鲜红或多或少紫红色斑片,自觉灼痛,迅速扩大融合,一二日内可遍布全身,数日内变为棕黑色,表面出现松弛之大疱,尼氏征阳性,大疱极易破裂,露出深红色糜烂面,口腔、支气管、食道、眼结膜等以及肝肾心等内脏均可同时受累。

(8)紫癜型:常由巴比妥、口服利尿剂,奎宁等引起。这种发疹可有血小板减少,或由血管的损伤引起。其特点是轻者双下肢出现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密分布。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甚至粘膜出血。

(9)痤疮样型药疹:多由于长期服用碘剂、溴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异烟肼、避孕药等。潜伏期长,表现为痤疮样皮疹,多见于面部、胸背部。

(10)光感性药疹:多由于冬眠灵、磺胺、非那根、四环素、补骨脂、8--甲氧补骨脂素等。再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皮疹形态如湿疹样,暴露部位较严重,但远隔暴露部位亦有发生。停药后,反应可持续几星期。当再次用本药,加上光线照射皮肤,可在48小时内激起湿疹样反应。

5、重症时常伴有口腔粘膜损害,且可有肝、肾、心脏、关节及造血系统损害。

6、病程多急性,停用致敏药物后,轻症者约1~3周内自愈。再用该药或结构类似药可

再发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明确用药史。

2、一定的潜伏期(一般5~20天)。

3、皮疹的一般特点:(1)发病急(2)广泛对称(3)炎症明显(4)瘙痒较剧

用药期间发生皮疹,有三种可能:药疹、传染病、皮肤病。

4、试验诊断:目前尚无理想的试验方法,来确定致敏药物。

(1)体内试验:(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

①皮肤试验(划破试验及皮内试验)

适用于预测皮肤即刻型反应,通常用于预测青霉素等过敏反应。但阴性时不绝对排除临床反应的可能。对有高度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②激发试验。指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观察其反应,以探查可疑药物。

(2)体外试验:如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等。

二、鉴别诊断

1、麻疹多先有上呼吸道症状及怕冷、发热等,2~3日后颊粘膜上可见到科泼力克

氏斑。

2、猩红热皮疹出现前全身症状明显,有怕冷、高热、头痛、咽干喉痛等,典型者

有杨梅舌、口周苍白圈等。

3、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等鉴别。

【治疗】

一、中医治疗

本病禀赋不耐为本,毒邪内侵为标。急则治其标,治以清热祛风,利湿,凉血及清营解毒、养阴泄热以去毒邪。反复发作者以益气养阴扶正祛邪。

1、中医内治

(1)风热型皮疹为丘疹,红斑,风团,发病急,多在上半身,分布疏散或密集掀

热作痒。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苔薄黄,脉浮数。麻疹样、猩红热样型药疹多属于此。治则:祛风清热为主。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2)湿热型皮肤肿胀,红斑,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多集中在下半身,或伴有胸闷、纳呆、大便干结或溏薄、小便短少等症状。苔白腻或薄黄、脉滑数。湿疹皮炎样型药疹多属此。治则:清热利湿为主。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3)血热型皮肤或粘膜潮红,甚则有血疱、水疱。口腔、阴部粘膜糜烂,或伴有口干、便秘、溲赤等症状。苔薄舌红,脉弦细数。固定红斑型药疹多属于此。治则:凉血清热利湿为主。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4)火毒型皮损鲜红或紫红,甚则肿胀、潮红,紫斑,或有大疱、血疱,伴有严

重的全身症状,或有内脏损害,如寒战、高热、烦渴、口唇焦燥。苔黄腻、舌红降、脉弦滑洪数。甚至可出现神志不清、尿血等症状。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进行性加剧时多属于此。治则:清营解毒、养阴泄热。代表方:清营汤加减。如神昏谵语者,加紫雪丹吞服;尿血者,加大小蓟(各)、侧柏叶;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口干者,加鲜沙参、天花粉。

(5)气阴两虚型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粘膜剥脱,皮疹消退,伴神疲乏力、低热、气短、纳呆、口干唇燥、欲饮、大便干、小便黄。苔剥舌红,脉细数。治则:益气养阴。代表方:四君汤加增液汤加减。

3、中医外治

皮损潮红,无渗出或渗出不明显时,用马齿苋或大青叶煎汤外洗,或炉甘石洗剂外涂。皮损潮红肿胀、渗出明显时,用马齿苋或黄柏煎汤冷湿敷,青黛散调敷。

二、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首先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的药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出现重症应及时抢救,加强护理,加强支持疗法,注意病室温暖、清洁,严防继发感染及交叉过敏发生。

(1)轻症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逐渐消退。

①抗组胺药

②非特异性脱敏药物

③伴发热者,在除外了感染因素后,可选用强的松20mg~40mg,每日2次口服,皮疹基本消退,

体温正常可减量。

(2)重症药疹

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包括全身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应尽早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①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200~400 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1000 ml中,每日1

次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或地塞米松10~20 mg/日,分2次静脉滴注。

②抗组织胺类药、维生素C、钙剂等。

③防止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

④支持疗法:补充白蛋白、输鲜血或血浆。

⑤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⑥肝、肾等内脏受累时,按内科治疗对症处理。

(3)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可用0.1%肾上腺素0.5~1ml 肌注,亦可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 ml内静脉注射。发展甚快者可将氢化可的松200~400 mg加于5%~10%葡萄糖盐水1000~2000 ml内静脉滴注。当收缩压低于10.6 kPa(80 mmHg)时,须给升压药。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注射0.25g氨茶碱。喉头水肿阻碍呼吸时应立即作气管切开。心跳呼吸骤停时,可在左心室内注射0.1% 肾上腺素1ml,并进行人工呼吸及吸氧。

(4)局部治疗应使用无刺激性、具有保护性、有一定的收敛、消炎作用的药物。

①皮疹无渗出时,依病情给予粉剂或洗剂,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外用。

②皮疹有大面积糜烂、渗液时,注意环境清洁,对红肿有渗液的皮损用3%硼酸液或

生理盐水湿敷,对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有大片创面者,应严格隔离消毒措施,如室内消毒,使用无菌床单及注意无菌操作等,皮损干燥暴露、糜烂面清洁后用单层浸有0.05%黄连素液纱布或0.2%硝酸银液外敷,有大疱时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

③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外用。

④加强眼、鼻、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粘膜清洁护理。

对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剥脱性皮炎型及多形性红斑样型等重型药疹,目前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加快类固醇激素的减量和停用,并可有效减轻大量应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副作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早、中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用,待病情控制好转后,减停类固醇激素等西药,继续用中医中药治疗善其后。

预防与调护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症状,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对青霉素及抗毒血清制剂,用药前要做过敏试验。

3、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要考虑药疹的可能,及

时处理。

4、多饮水,忌食辛辣厚味之品。

5、忌用热水烫洗或搔抓。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该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患,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其特征为具有剧痒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性发疹,消退较快。荨麻疹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目前一般认为药物、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昆虫叮咬、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发病机理主要有变态反应性和非变态反应性两种,临床常见的是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本病属祖国医学“瘾疹”范畴。急性荨麻疹大多发病急,症状较重,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喉头水肿,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所以对急重型荨麻疹主张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便及时缓解症状。而对慢性荨麻疹以及一些特殊类型荨麻疹主张中西医结合或中医治疗。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

1、食物: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是某些肉类,植物性食品如草莓、番茄、大蒜等调味品。

2、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等,还有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等。

3、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最常见的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金葡菌,其次是肝炎病毒。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刺激。

5、动物及植物因素:昆虫叮咬、荨麻刺激、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7、内脏和全身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SLE、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

[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多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型或Ⅲ型。

非变态反应:某些物质物入体内使补体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比较复杂,病机变化也多。大体可归纳为:内因禀赋不耐,气血虚弱,卫外不固;或因风寒、风热之邪侵袭,客于肌表;或因气血不足,虚风内生;或由鱼虾、辛辣、膏粱厚味化热动风,或因情志变化,或因虫积、异味等多种因素诱发。前者为发病的基础,为本;后者为致病的条件,为标。标象明显时,则发病快,来势急骤;本虚突出时,则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1、外邪侵袭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均可侵袭人体而诱发荨麻疹,中以

风、寒、湿三邪最为常见。“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本病发作急,来势快,疹块骤然而生,迅速消退,伴有剧烈瘙痒,具有“风候”的特点。风热所致者,络脉盛而疹块色红。风寒所致者,疹块色白。

2、饮食失调过食膏脂厚味或鱼腥海鲜,伤及肠胃、脾失健运,湿热毒内蕴、外发

肌肤而诱发风团、瘙痒。

3、素质虚弱由于平素体弱,或久病体虚,以致气血不足。气不足则卫外不固,风

邪乘虚而入,血不足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该病。

总之,本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位虽在肌表,但常与心、肺、脾、胃、肠等脏腑病变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

2、皮肤上突然出现风团,数小时内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成批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发生多次,呈鲜红、苍白或正常肤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能相互融合形成环形、地图形等不规则形,消退后不留痕迹。

3、自觉剧痒、烧灼感,部分患者可有怕冷、发热、关节肿痛、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

4、主要类型荨麻疹的临床特点:

(1)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经治疗或去除诱因后,多于数日后痊愈。多数患者能找

到病因,如食物、药物等。

(2)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

久。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

(3)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

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4)血管性水肿:又叫巨大荨麻疹,损害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水肿,边界不清,苍白

及淡红色或正常肤色,不痒或轻度烧灼和不适感。数小时或24小时消失。好发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和手足背部,发生在咽喉部者可出现喉头水肿,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死亡。

(5)寒冷性荨麻疹:一种是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女性,遇冷部分或暴露部位出现瘙痒性风团,半小时至数小时消退。重者可有胸闷、心悸、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等。有时进冷食品引起口腔、喉头水肿。另一种是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从婴儿开始,持续终身,遇冷1~4小时迟发风团。(6)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常在运动、受热、精神紧张、饮酒后诱发。除掌跖外全身泛发2~3mm小风团,周围有明显红晕,可见卫星状风团,散在分布,不融合,持续30分钟至2小时消退。自觉剧痒。

(7)日光性荨麻疹:皮肤照射日光后发生风团,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暴露于日光后数分钟局部出现风团、红斑,经数10分钟至数小时消退。自觉瘙痒。

(8)压迫性荨麻疹:局部皮肤受压较重较久后发疹。常在掌跖、臀部受压后4~6小时或手提重物后局部发生肿胀或风团,感觉瘙痒或疼痛。一般持续8~12小时消退。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根据各型荨麻疹的皮损形态及发生规律,不难诊断。如患者就诊时,损害已经消退,可根据发病情况,如患部瘙痒,皮疹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等作为诊断依据。

病因诊断较为困难。

二、鉴别诊断

荨麻疹应与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等鉴别。伴有腹痛或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中医内治

(1)风热犯表风团颜色鲜红,自觉灼热,剧痒。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遇热则皮疹加重,得冷则减。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代表方:消风散。

(2)风寒束表皮疹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代表方: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

(3)肠胃湿热与饮食不洁有关,伴有腹痛腹泻,或呕吐胸闷。大便稀烂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濡数。治则:清肠利湿,祛风止痒。代表方:土茯苓茵陈汤。

(4)血虚风燥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治则:养血祛风润燥。代表方:当归饮子。

2、针灸治疗

可取大椎、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慢性荨麻疹以大肠俞为主穴。

二、西医治疗

治疗基本原则是尽量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对症处理,以止痒及减轻发作为目的。

1、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啶、塞庚啶、雷尼替丁等。

2、维生素类:维生素C等。

3、肾上腺素病情严重、伴有休克、喉头水肿及有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应用0.1%肾上腺素0.5~1.0ml 皮下注射。

4、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严重的急性者或顽固的病例,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

通常不适用于慢性荨麻疹。

5、组胺球蛋白

6、钙制剂

7、其他利血平、自血疗法、组织疗法可试用于一些慢性荨麻疹。对精神因素引发的可采用安定等镇静剂及多虑平等。

8、外用疗法可外搽止痒洗剂。

【预防与调护】

1、禁用或禁食某些对肌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肠

道寄生虫病。

2、忌食鱼腥虾蟹、海味、辛辣等物。

3、注意气温变化,自我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

职业病法律法规----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0-2002 【英文名称】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标准编号】GBZ20-2002 【代替编号】 【颁布单位】卫生部 【颁布时间】2002年4月8日 【实施时间】2002年6月1日 【内容】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 GBZ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及动态观察;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结合皮肤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方可诊断。 3 诊断标准 3.1 职业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急性皮炎呈红斑、水肿、丘疹,或在水肿性红斑基础上密布丘疹、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呈现糜烂、渗液、结痂。自觉灼痛或瘙痒。慢性改变者,呈现不同程度浸润、增厚、脱屑或皲裂。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1.1 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3.1.2 自接触至发病所需时间和反应程度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温度、接触方式及时间有密切关系。接触高浓度强刺激物,常立即出现皮损。 3.1.3 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接触者发病。 3.1.4 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 3.1.5 病程具自限性,去除病因后易治愈,再接触可再发。 3.2 职业性变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皮损表现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相似,但大疱少见,常呈湿疹样表现。自觉瘙痒。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2.1 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3.2.2 初次接触不发病,一般情况下接触到被致敏约需5—14天或更长些,致敏后再接触常在24小时内发病。反应程度与致敏物的致敏强度和个体素质有关。 3.2.3 在同样条件下,接触者仅少数人发病。 3.2.4 皮损初发于接触部位,界限清楚或不清楚,可向周围及远隔部位扩散,严重时泛发全身。 3.2.5 病程可能迁延,再接触少量即能引起复发。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些外界物质,而在皮肤或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皮损边界清楚,表现为潮红、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大多为单一形态,自觉灼热瘙痒,甚至灼痛为临床特征。祛除病因后可自行痊愈。按发病机理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类,其中以后者为主。尿布皮炎、漆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是常见的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 在中医文献中一般根据接触物质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因漆刺激引起者,称为“漆疮”;接触马桶引起者,称为“马桶癣”;因贴膏药引起者,称“膏药风”等。体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同一种物质,禀赋不耐者接触后发病,体质强盛者则并不发病。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本病原因很多,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刺激反应:由于接触物对皮肤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反应,无潜伏期。其严重程度与接触方式有关,与接触物的化学物质、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成正比,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所致的皮炎。 2、接触性致敏反应:属于典型的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此类致敏物质对多数人无不良反应,而仅使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病,初次接触时并不起反应,一般须经4~20天潜伏期,再接触同类物质后,可于几小时至1~2天内在接触部位或邻近部位发生皮炎。 能引起接触致敏的物质很多,常见的有: (1)动物性:皮革,毛类,羽绒制品,昆虫毒毛及分泌物等。 (2)植物性:如生漆、荨麻、无花果、银杏、芒果等。 (3)化学性:如香水,染发剂等化妆品;清凉油、红花油、磺胺粉等外用药;敌敌畏、 六六六等农药;机油、橡胶、塑料化纤制品、洗涤剂等化工原料及其产品;铬盐及汞剂等重金属盐类。另外,焦油类、氯丙嗪、香料等,经过一定时间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以后,可引起光毒性或光敏性接触性皮炎。 有些因素也可影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如年龄、性别、受损部位、皮肤的状况、季节等,都应加以注意。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密,接触某些致敏物质,使毒邪侵入肌肤,蕴结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或病久不愈,耗伤阴液,血虚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 1、热毒湿蕴先天禀赋不耐,外加接触生漆、膏药、化妆品、塑料、皮革等致敏品, 漆毒、膏药毒为阳邪,郁积肌表易生湿化热化火,热毒湿蕴而引起皮肤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糜烂、瘙痒。 2、血虚风燥局部皮肤长期反复接触致敏物质,或病久不愈,损伤阴液气血,血虚 则生风生燥致肌肤失养,引起皮肤干燥、粗糙、增厚、脱屑、苔藓样变。 总之,本病是禀赋不耐为本,加之接触异物,风、湿、热、毒邪入侵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 1、接触史发病前有明确的接触史。 2、皮损的形态皮损的形态、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等。

接触性皮炎一般又可分为两种

接触性皮炎一般又可分为两种 *导读: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 什么是接触性皮炎?这是很多患者想了解的一个话题,皮炎有很多种分类,接触性皮炎就是其中的一类,但患者不明白什么是接触性皮炎,我们有请皮肤病专家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炎症。根据发病机理不同,可分为二类,既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前者为接触物本身对皮肤具有直接刺激,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比如接触强酸、强碱后,接触局部均会起疱。后者是指接触物基本无刺激,接触的人群中仅有少数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才病。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和外物接触后诱发的皮肤炎症反应.一般发生于致敏物质接触的部位,也可发生于远隔部位。一般来说,接触性皮炎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1、刺激性接触型皮炎的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水肿、

水庖、破溃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局部皮肤瘙痒,灼热或疼痛,症状严重程度与接触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2、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表现为则不同,表现为有一段时间潜伏期,就是说不是一开始接触就有表现,皮炎一般发生于原发接触部位,但可以向周围或远隔部位扩散,表现为红斑、鳞屑、糜烂、结痂等。常迁延不愈,确诊方法为斑贴试验。

有接触性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有接触性皮炎怎么治疗方法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通常的,由于接触性皮炎一般起病较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破后为糜烂面。皮炎发生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一致。常有瘙痒和烧灼感。去除病因后,经适当治疗约1~2周痊愈。但再次接触过敏原可以再发。 生活中,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如动物的皮、毛、羽毛、毒素等,植物的叶、茎、花及果实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重金属如镍、铬、汞等,其他如抗生素软膏、橡皮膏等等。 对于患者而言,应尽快去除病因,避免再接触致敏物或刺激物。局部治疗的时候,急性期红肿明显者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糜烂有渗出液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无渗液

时用激素霜或软膏,病情严重者可同时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总之,得上了这种病之后,千万小视不得,当然,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也不能茫无目的的治疗,这样可以使自己免受更大的伤害。生活中大家应该注意这种皮肤疾病的来袭,合理的进行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接触性皮炎 一、热毒夹湿型: 临床表现:病情较重,肌肤红肿,水疱,糜烂,渗液,瘙痒无度,搔之碎疹随手而起,疹子密集,形似麻疹,触之碍手,以肘、腕、面部为甚,红斑上起水疱,大小不一,破溃后有渗出,继而结痂,伴头痛,身热,大便秘结,心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化斑解毒汤加减。玄参12克,知母12克,黄连6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2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升麻10克,连翘12克,竹叶9克,甘草6克。 加减变化:面部以及眼睑、包皮等组织松弛部位明显水肿者,加苡仁、赤小豆、防己、冬瓜皮。瘙痒甚者,加地肤子、白鲜皮、刺蒺藜。皮损严重,见水疱、大疱或糜烂渗出者,加马齿苋、地榆、冬瓜皮、猪苓。 二、风热壅盛型: 临床表现:手腕、指缝、手背、前臂肌肤剧烈瘙痒,皮肤发红肿胀,可见密集红色丘疹,不起水疱,疹子随搔抓而起。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木通12克,苍术12克,苦参9克,知母9克,荆芥9克,防风9克,当归9克,牛蒡子15克,蝉衣6克,石膏3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

接触性皮炎护理

接触性皮炎护理 (一)定义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种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二)症状、体征 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症、丘疱症,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患部常有灼痛感,搔抓后科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三)护理要点 1.常规护理 (1)安静休息,减少刺激,避免精神紧张货兴奋。 (2)饮食方面,给予易消化,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之食品。禁食辛辣辛辣,茶,酒,咖啡等易兴奋食品。 2. 皮损护理避免各种外界刺激,瘙抓,烫洗等。皮炎处红肿或有少量丘疹而物破皮或溢液化脓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使患处保持干燥,并有止痒的功效。当炉甘石洗剂在皮肤上堆积时,必须用冷水冲掉后再上药。皮炎如大量渗液糜烂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浸泡或 湿敷。经湿敷后,皮肤可干燥,待皮肤干燥后可涂皮质激素类霜剂或其他安抚止痒剂。对水疱,大疱性质皮损可抽出浆液。 (四)健康指导 1.让患者了解自己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注意自我保健,出院后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2.不要接触已确认的过敏或刺激物。 3.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复发后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延误治疗。 第二节湿疹护理 (一)定义 湿疹(eczema)是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二)症状、体征 1.急性期表现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泡,常融合成片,境界 不清楚。在损害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皮疹分布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自觉瘙痒较重,常因瘙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脓痂,淋巴结肿大,甚至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亚急性湿疹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 鳞屑及轻度浸润。 3.慢性湿疹患者皮肤肥厚,表面粗燥,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好发部位: 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

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的症状 导语:皮炎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听的不少也见得不少,那么大家对皮炎了解吗?皮炎分为几种,有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结痂性皮炎等等。今天我 皮炎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听的不少也见得不少,那么大家对皮炎了解吗?皮炎分为几种,有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结痂性皮炎等等。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大家都知道,皮炎是一种皮肤病,对我们的皮肤危害极大,甚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坏处,所以,建议大家在平时要注意对皮炎的预防。那么,接触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一、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如能及早去除病因和作适当处理,可以速愈,否则可能转化为湿疹样皮炎。 二、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这种疾病虽然不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威胁,但是他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1、湿疹的症状:急性湿疹常对分布,皮疹有多种形式,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自觉剧痒,抓破后可引起感染。病程约2-3周,但容易转为慢性,且反复发作。慢性湿疹以四肢多见。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为皮肤增厚粗糙,可呈苔癣样变,脱屑,色素沉着,自觉剧痒。常可急性发作,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2、荨麻疹的症状: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

接触性皮炎-病例书写规范

患者自诉于一月前在户外劳动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疹、瘙痒,皮疹呈呈阵发性剧痒、因痒进行瘙抓、出现皮肤溃破;以双手背、前臂、颈部显著;夜间瘙痒加重;同时伴有皮疹、乏力;但是无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无尿频尿急及血尿。曾经到当地卫生室就诊(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11月07日10:30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接触性皮炎”收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显著变化。周身片状皮疹,高出皮肤,疹发红,点状密集皮疹,周身发痒。 患处成片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顶部可见水泡。。。大片渗液及糜烂。 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患者自诉于一月前在户外劳动中无明显诱因周身出现点片状密集皮疹,高出皮肤,疹发红充血,皮疹呈呈阵发性剧痒、因痒进行瘙抓、出现皮肤溃破;以双手背、前臂显著;夜间瘙痒加重,睡眠困难。同时伴有乏力,但是无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无尿频尿急及血尿。曾经到当地卫生室就诊(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显著变化。 周身片状皮疹,高出皮肤,疹发红,点状密集皮疹,周身发痒。 患处成片红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顶部可见水泡。。。大片渗液及糜烂。 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入院记录 姓名:李祖恩民族:哈尼族 性别:男性工作单位:无 年龄:53岁入院日期:2013年11月07日10:30 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3年11月07日15:30 职业:农民病史提供者:患者本人 籍贯:云南墨江家庭住址:墨江县雅邑镇雅邑村拉东组 主诉:全身瘙痒伴皮疹、乏力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半月前在野外劳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夜间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呈阵发性剧痒、因痒进行瘙抓、出现皮肤溃破、疼痛;以双手背、前臂、颈部显著;早晨及夜间稍有减轻,白天瘙痒及疼痛加重;同时伴有皮疹、乏力;但是无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无尿频尿急及血尿。曾经到当地卫生室就诊(具体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11月07日10:30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接触性皮炎”收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体重无显著变化。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楼燕凤 [摘要]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又称为接触性湿疹,是环境与职业性皮炎(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是指皮肤、黏膜暴露或接触某些物质后,主要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接触性皮炎病因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对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及其诊治作一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病因;诊治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包括由接触刺激物导致组织损伤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和接触过敏原导致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后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 类别。近年来,接触性皮炎的病例逐渐增多,西班牙学者Bordel对接触性皮炎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类型是特应性皮炎(55.7%),其次是过敏性接触性皮(28.2%)、刺激性接触性皮炎(20.1%)、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2.2%)和光毒性接触性皮炎(1.2%)[1]。一直以来对接触性皮炎的研究颇多,对其病因和诊治研究尚不明确。一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学研究 1一般的发病因素 1.1 年龄很多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常有一定的关系,某些疾病容易发生在某些年龄组。研究表明,年老者对皮肤刺激物的反应迟钝而且缓慢;8岁以下的儿童比成人更易发生皮肤刺激反应,这可能与儿童皮肤结构和功能不成熟有关,年龄可能影响刺激物的皮肤刺激反应,然而目前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闭雄杰[2]118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分析中,接触性皮炎与年龄的关系患者按年龄段分组,≤20岁组阳性率5 2.63%(10/19),21~40岁组阳性率98.60%(141 /143),>40岁组阳性率63.16%(36,57)。经统计学处理,≤20岁组阳性率与21~40岁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21~40岁组阳性率和>40岁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年龄与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 1.2 性别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与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陈浩,李文静[3]的斑贴试 验研究显示,所有37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中,女性硫酸镍及甲醛的阳性率(40.51%、15.69%)显著高于男性(16.67%、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女性应用化妆品,保养品等大大增加了接触性皮炎的患病率[4]。 1.3 职业职业性接触性皮炎(occupational contact dermatitis,OCD)是指在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是由化学因素所致。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涉及行业广,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90-95%[5],多发生在手、面、上肢、颈等暴露部位.除对劳动者生理健康造成影响外,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使其受到抑郁症、情绪障碍和睡眠紊乱等情绪上的困扰。 调查研究表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在丹麦约有30%从事潮湿性作业的工人患病[6];德国估计年平均发病率为0.7‰-1.5‰,居各类皮肤病的 首位;新加坡平均每年约有62.5例患病,是该国最常见的接触性皮炎[5]。我国的 患病情况也较为严重,某焦化厂和某电镀企业的患病率分别高达9.79%和21%。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常因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内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遗传背景和皮肤病既往史;而外源性危险因素多为潮湿环境作业、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去污剂、切割液和磨粉等和致敏原如金属及其盐类、有

金属所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81例临床分析

金属所致系统性接触性皮炎81例临床分析 杨卫兵,李欣,张栋,李丽君(解放军第181医院皮肤科,广西桂林 541002)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ic contact dermatiits, SCD)是指在个体已致敏状况下,通过口服、皮肤穿透或吸入抗原(半抗原)进入机体达到皮肤,从而引起皮肤所发生的炎症性疾病[1]。引起SCD的病因很多[1-3],包括药物、调味品、金属、染发剂等。本科收集了皮肤性病门诊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资料完整的SCD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参照文献[1]:在既往接触区域皮肤出现皮炎复发,并在既往未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出现皮疹,皮肤斑贴试验或口服激发试验阳性。为了细化诊断标准,我们进行了以下相应修改。临床表现应同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3个月以上的慢性复发病程;②金属直接接触部位有皮疹表现;③远隔部位(非金属直接接触部位)同时出现2处以上皮疹。变应原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皮肤金属斑贴试验或生物共振仪(百康)变应原检测阳性。金属斑贴试验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但可供检测变应原种类少,因此,对部分临床表现典型,而金属斑贴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我们进行了生物共振仪(百康)变应原检测。生物共振仪应用生物物理学的原理检测变应原所产生的共振波,该方法检测范围广,但对其结果目前存在争议,因此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对于生物共振仪检测的患者,如果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金属接触部位有皮疹表现)不符合,或其结果与斑贴试验不符合,则予以剔除。 1.2病历一般资料 收集了本院皮肤性病门诊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资料完整的病例。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共8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9例。年龄13~76岁(平均23.2岁)。病程为3个月至11年(平均2.8年)。首诊者18例,其他63例均在我院或其他医院诊断为“湿疹”(33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17例)、“日光性皮炎”(7例)、“过敏性皮炎”(6例)等。 2结果2.1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8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种类型:泛发性斑丘疹水疱型(65例)、屈侧皮炎型(16例),均伴有明显的瘙痒。73例(90.12%)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炎热季节发生,寒冷季节好转或消退);另有8例(9.88%)表现为全年发病。此外71例(87.65%)患者具有脐周皮疹,另外10例(12.35%)患者在其他金属饰品接触部位(如手腕为手表接触部位、耳垂为金属耳环接触部位)均有皮疹表现。 65例泛发性斑丘疹水疱型的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外露部、眼睑、耳垂及耳后、颈部、腹部(尤其为脐周)、背部等部位,皮疹以基本对称性的斑丘疹和小水疱为特点,多数患者由于长期摩擦刺激,皮损呈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其中58例(89.23%)有脐周皮疹;62例(95.38%)患者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另有3例(4.62%)为全年发病。 16例屈侧皮炎型的皮疹主要对称性地分布于肘、膝屈侧,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水疱,过度刺激的情况下可有渗出性改变。本型患者13例伴有脐周皮肤损害(占81.25%);11例(68.75%)皮疹表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例(31.25%)全年发病。 2.2变应原检测结果 金属变应原分布为:镍28例(34.57%)、铝19例(23.45%)、铬17例(21.00%)、汞15例(18.52%)、钴14例(17.28%)、钯9例(11.11%)、镉7例(8.64%)、铅5例(6.17%)、铜2例(2.47%)。部分患者存在2种以上变应原。 2.3治疗及随访 所有患者均嘱严格避免接触外界金属(如钥匙、皮带、钮扣等);此外,对于全年均发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口服吸收金属(主要来源为金属餐具)。 药物治疗方面,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口服氯雷他定片,部分皮损范围较大者给予奴夫卡因大静封或短期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损肥厚苔藓样变明显者,予以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

探索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医学论文]

近年来,接触性皮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的急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共同表现有红斑、渗夜、水泡等。临床特点突然起病,接触部位皮肤开始发生红斑、肿胀、自觉灼热、瘙痒,境界清楚,随后出现丘疹或小水泡,破后糜烂、渗夜、经治疗后干燥结痂。我院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和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外冷敷及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接触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xxxx9年1月~12月期间,共收治接触性皮炎816例,治疗组408例,男92例,女316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8.2岁,对照组408例,男92例,女316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38.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42天。全部患者都符合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变化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1.2临床表现 1.2.1皮损特点:轻型: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鳞屑及轻度肿胀、境界清;重型:在轻型基础上,出现多数丘疹、水泡、大疱、可有潮红、水肿、糜烂、渗夜和结痂,少数出现坏死。 皮损均境界清楚。 1.2.2皮损发生部位:头面部135例、颈部20例、躯干83例、背部6例。 1.2.3自觉症状:816例病人皮损处均有轻重不同的瘙痒及灼热感。 2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抗组织胺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运用中药(我院自制)外冷湿敷及口服中药汤剂的方法治疗。 2.1.1内用药物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均内服抗组胺药,并视病情轻重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成分:龙胆草10g,黄芩10g,生地30g,茅根30g,蒲公英30g,板蓝根30g,车前子15g,泽泻15g,车前草30g,茵陈15g,每日一付,日两次水煎服。 2.1.2维生素C丸1.0每日3次口服。 2.1.3葡萄糖酸钙每日20ml静脉推注。 2.1.4皮质类固醇素静滴或口服,剂量相当于强的松每日20~35毫克。疗程3~5天,一般不需逐渐减量。 2.1.5严重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2.1.6硫代硫酸钠每日0.64静滴 2.1.7局部中药湿敷。 2.1.7.1中药湿敷溶液的成分侧柏叶xxxxg,紫草300g,苦参600g,白藓皮300g,黄柏300g,黄芩300g,银花150g,生甘草150g,野菊花300g,地肤子150g。 2.1.7.2制备工艺包括:①将各味中药饮片置5000ml纯化水中加热提取。②待提取液熬剩至3000ml时,停止加热,放冷后,用两层纱布过滤。③上述中药饮片再添加5000ml纯化水加热提取。④待提取液熬剩至3000ml时,停止加热,放冷,两层纱布过滤。⑤合并滤液,加热浓缩成5000ml 2.1.7.3中药冷湿敷的方法把我院自制的中药湿敷液冷藏,湿敷时取出加1/3蒸留水,用消毒纱布5~6层浸透该中药溶液后,稍拧挤干至不滴水为度,即可敷贴于患部并轻压使之与创面密切接触。每日湿敷2次,每次20~30分钟 2.1.7.4中药冷湿敷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①每次湿敷皮损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3,以防药物过量吸收中毒;②冬季不宜大面积冷湿敷;③湿敷的敷料一定要与皮肤密切接触,尤其皮肤皱折之处。④湿敷面部时要用含脂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药液进入耳道,并露出口、眼、鼻孔等部位;⑤湿敷时床上须铺塑料布或橡胶布,并须加被架以免药液弄湿被褥。 2.2疗效判定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xxxx2年1月第1版制定。痊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为临床症状减少60%以上,好转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30%~59%,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30%以下,痊愈+显效为有效率。

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有什么不同

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有什么不同 身上长出红斑就是患有接触性皮炎,这样的说法对吗?患有接触性皮炎的人身上会长出红斑,患有荨麻疹的人身上也会长出红斑。而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你知道吗?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有什么不同,以及患有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的人该怎么办。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这些产生斑块的部位,会发生发痒的情形,如果没有停止接触赤敏原并加以治疗,出疹发痒的情形就会加剧。 1.注意饮食,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诱因。例如鱼虾海鲜,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都可诱发荨麻疹。另外,过于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会降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长,因而产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体过敏的机率。 2.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

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对风寒暑湿燥火及虫毒之类,要避之有时。使生活规律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喝酒、受热、情绪激动、用力等都会加重皮肤血管扩张,激发或加重荨麻疹。橡皮手套、染发剂、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涤剂、化纤和羊毛服装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荨麻疹患者都可能成为不良刺激,应予避免。患寒冷性荨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场,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3.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4.积极治疗原有疾病。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能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5.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

几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也称过敏原),如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寄生虫等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因此过敏性疾病在临床上也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 典型症状主要有三个: ①阵发性连续性发作的喷嚏,每次发作一般不少于5个喷嚏,多时甚至十几个几十个。打喷嚏的时间常以早晨、起床、夜晚入睡或随季节变换加重,有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几次。 ②喷嚏过后大量清水样的鼻涕,一些人每天要用一卷手纸。 ③鼻塞,每次发作的轻重程度不一,可持续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 临床上预防过敏性鼻炎常用两个途径: ①远离过敏原,例如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远离花粉、尘螨及冷空气等对气道有刺激的物质,有条件的话,可以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 ②通过药物或保健品对机体实施脱敏或抗过敏的措施,缓解过敏症状。但完全离开过敏原,对大部分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不易做到;而一些抗过敏药物则存在使服用者出现困倦不适的副反应。 治疗: 过敏性皮炎 1、药疹: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各种类型的红斑,甚至出现带有出血的紫瘢,严重者出现大疱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都可发生,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 西药过敏较为多见,如青霉素、磺胺类、安乃近等过敏。而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再次使用该中草药时,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近年来中草药注射液使用逐渐增多,过敏反应也较常见。 药疹发生后,必须立即停用该类药,改用同种效果的其它药物。 2、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的表皮变化,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反应。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 容易发生接触性皮炎的人多属于过敏人群,有时自己都说不好什么时候不小心接触了什么东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粘膜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急性皮肤炎症反应,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治疗接触性皮炎常见的方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患者在治疗时还需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内治法 一、中医治疗: 血虚风燥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数。辨证分析:热毒湿邪久羁,故病情反复发作;日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则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细数为血虚风燥之象。 宜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药可选用: 1、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头痛发热者加生石膏、桑叶、野菊花;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菌陈;食欲不振者加陈皮、苍术、大麦芽;大使干结者加生川军。 2、加味白虎汤。 3、化斑解毒汤。症状减轻后,可酌情选服龙胆泻肝丸、清解片、清热消炎片、三黄片等。 二、西医治疗 1、抗组织胺药:可选用苯海拉明25~50mg、扑尔敏4~8mg,每日3~4 次口服。或息斯敏10mg,每日1次口服,可并用维生素C100~200mg每日3~4次口服。 2、钙剂:可口服钙片,肌注维丁胶性钙、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皮损广泛而严重时,可配合使用强的松10~20mg,每日3~4次,口服。或地塞米松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

4、利尿剂:对伴发全身皮疹,水肿严重者,可配合服用又氢克尿塞25mg,每日2~3次,连服2~3天,有利于消肿。 外治法 1、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5000~10000的高锰酸钾冷湿敷。 2、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 3、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等。 4、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瘙痒者可用粟树叶洗剂、黑子脱每洗剂。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78088045.html,/piyan/2014/0718/182476.html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六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概述】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皮肤、粘膜接触外界刺激性或变应原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接触物质有许多种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 【临床表现】 按照病程,接触性皮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接触性皮炎,容易发现刺激物或过敏原,除去接触物后,经处理,1~2周内可痊愈。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皮炎则反复发作,或转化为慢性。 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水疱破后呈糜烂面,偶尔发生组织坏死。局部瘙痒或灼痛感,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皮损。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但如为气体、粉尘等接触物,则皮损弥漫性无一定的界限,但多在手背、面部等暴露部位。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局部呈慢性湿疹样改变,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局限于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境界清楚。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鉴别诊断】 1.湿疹。 2.丹毒。 【治疗方案及原则】 应积极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对症处理。 1.全身治疗:视病情轻重,采用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感染者可联合抗生素。 2.局部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1)急性期: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 (2)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氧化锌油;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 (3)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 第二节湿疹 【概述】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

接触性皮炎教案及讲稿英文contact dermatitis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讲稿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年级2013级七年制授课专业皮肤性病学 教师赵恒光职称讲师授课方式大课示教学时 1 题目章节《Contact Dermatitis》 教材名称《Dermatovenereology》作者Liu Tong 出版社Dean’s offic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vember 2004 版次First 教 学目的要求1.The definition of Contact Dermatitis. 2.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ntact Dermatitisa. 3.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ntact Dermatitis. 教学难点1.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ntact Dermatitis. 2.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ntact Dermatitis. 3. The treatment of Contact Dermatitis. 教学重点1.The definition ofContact Dermatitis. 2.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ome special sorts of Contact Dermatitis. 外语 要求 熟练 教学 方法 手段 多媒体讲述、图谱展示、临床病例分析 参考资料1.《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等主编,2015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Anderws Diseases of skin》(第十版英文影印版)Richard.B.O等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研 室意 见教学组长:教研室主任:

101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__

101.由原发性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病因素取决于__。 A.是首次接触还是再次接触 B.接触物有否抗原性 C.接触物的刺激性或毒性 D.机体对该物质是否过敏 E.机体本身的抵抗力 答案:C 102.女性,30岁,双下肢反复发生多数小片状类圆形红斑,密集成簇的丘疱疹,境界清楚。痒。冬重夏轻。应考虑__。 A.郁积性皮炎 B.干燥性湿疹 C.钱币状湿疹 D.体癣 E.多形性红斑 答案:C 103.为寻找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对可疑致敏的接触物,常用何种方法以助确诊__。 A.划破试验 B.皮肤划痕试验 C.皮内试验 D.激发试验 E.斑贴试验 答案:E 104.下列哪种是原发刺激物__。 A.浓盐酸

B.1:5000呋喃西林 C.0.5%醋酸铅液 D.氯霉素眼药水 E.麻黄素滴鼻剂 答案:A 105.接触性皮炎致敏的抗原呈递细胞是__。 A.角质形成细胞 B.棘细胞 C.颗粒细胞 D.基底细胞 E.朗格罕斯细胞 答案:E 106.成年患者,手足背、四肢伸侧有边缘清楚的红斑,表面群集小水疱、鳞屑和痂,诊断为以下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大__。 A.药疹 B.钱币状湿疹 C.体癣 D.神经性皮炎 E.玫瑰糠疹 答案:B 107.慢性湿疹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__。 A.急性湿疹 B.神经性皮炎 C.荨麻疹

D.特应性皮炎 E.药疹 答案:B 108.在异位性皮炎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__。 A.多有荨麻疹、哮喘的家族史 B.在婴幼儿期开始发病的少 C.有时血清IgE升高 D.多有白色皮肤划痕症 E.常常合并白内障 答案:B 109.急性湿疹,皮肤呈红斑,密集丘疹、丘疱疹。无水肿、糜烂、渗液,外用药首选__。 A.炉甘石洗剂 B.氧化锌糊剂 C.黑豆馏油糊剂 D.5%糠馏油软膏 E.新氢松软膏 答案:A 110.急性湿疹在何种情况下可使病情恶化加重__。 A.用热水及肥皂水洗浴 B.过度搔抓伴发细菌感染 C.不适当的外用药 D.精神紧张、情绪剧烈波动 E.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E

过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你知道几种 过敏性皮炎是常见的过敏症状,主要表现是有红肿、瘙痒、疼痛,其中瘙痒是最明显的症状,过敏性皮炎一旦复发给人带来很多不便。其常见的症状包括: 一、接触性皮炎 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诱发红肿、痒痛,红斑,水泡、脱皮等现象。快速治疗皮肤过敏就要注意过敏源。常见的物品有金银首饰、化纤布料、外用药、海鲜、蛋白质含量搞得食物、化妆品等。 二、湿疹 最近湿疹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由于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息息相关。常见的发病特点: 1发病年龄段(各年龄段都有); 2病发部位(脸,手部,其他部位均有病发); 3反反复复发作; 4会出现红斑、红肿、水泡、糜烂、脱皮、色素沉着; 三、荨麻疹 荨麻疹是机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病因: 1在接触突然的过冷或是过热,紫外线等刺激亦或是蚊虫叮咬会引起荨麻疹; 2接触海鲜产品、磺胺类药、青霉素、蘑菇、寄生虫产生的毒素会引起荨麻疹; 3女性精神不振、经月不调、疲倦抑郁等会引起荨麻疹; 4家族遗传。 症状: 1皮肤有瘙痒或灼热感。 2出疹: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四、皮肤划痕症 皮肤瘙痒,用手抓后会有明显的划痕。严重时,稍与硬物挤碰就会发病,症状同 荨麻疹。 五、紫外线过敏 阳光中的这两种穿透性射线:UVA,UVB会直达真皮层,过敏体质的人经过紫外 线的直接照射身上出现红肿、疼痛、灼热、等常见的紫外线过敏症状。常规紫外线防 护措施只能阻挡部分UVA,对UVB效果不明显。专家指出: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者需要服用药物内部治理。建议服用金芙敏:人体之所以发生过敏是因为IgE免疫球 蛋白发生异常,免疫基因细胞受损,免疫系统失衡,导致外界刺激性物质随意入侵呼 吸道粘膜、胃肠道粘膜,皮肤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发生反应形成瘙痒、水肿、充血、溃烂等一系列过敏反应。金芙敏合成肽免疫原能够平衡IgE免疫球蛋白,修复受损的免疫基因细胞,重塑免疫系统,从而阻断过敏源,彻底改善过敏体质. 六、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另有一种,在食用野菜后,经日光照 射皮肤可出现光感性皮炎,面颈手部呈现慢性浮肿,全身乏力、恶心、腹泻、腹痛。 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贝类)、笋、香菇、牛奶、番茄、大麦、野菜、水果、果仁、大豆、花生、巧克力等,但有时引起过敏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消毒剂、 防腐剂等,也有人发现同时服用青霉素、牛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此时的病因应该是 青霉素的可能性大。 七、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能导致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症。不要经常更换化妆品,如 果发现对某种化妆品过敏,立刻停止使用。但生活中有时却又离不开,如中老年人染 发和职业女性的淡妆。这时最科学的方法是从根本上改善过敏体质。 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过敏源也不同。金芙敏提示:想要治疗过敏需要去医院 检查过敏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过敏源才可以减少过敏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