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

煤田地质部

2010年8月6日

一、岩煤芯的分层原则

(一)、岩芯的分层的依据是岩性变化和厚度两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凡同一岩性厚度大于 0.5m 以上时,都应独立分层描述。(二)、凡属标志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做为独立分层描述。

(三)、第四系碎屑堆积物,凡相同物质厚度在1m 以上者,均应独立分层描述。对富含水的砾石层和砂层,厚度在0.5m 以上者应独立分层。

(四)、岩层中的夹层,系指厚度小于 0.5m 的薄层,夹层虽不做

独立分居,但必须进行夹层岩性特征的描述;若是薄,煤夹层,不论其多薄,必须按可采煤层的要求,做详细描述,并注明其深度、厚度。

(五)、互层,系指不同岩性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现象。若二种

或二种以上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厚度达0.5m 以上者,可做为独立的互层进行描述。但对于每个单层已大于0.5m 者,不能做互层描述,应做独立分层描述。

(六)、复结构额煤层的煤芯分层描述,与储量计算中的分层及

合层方法,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在复结构煤层中,凡夹矸

大于 0.05m 时都要做独立分层描述;夹矸小于 0.05m 时,虽不做独立分层,但要对夹矸岩性特征做详细描述,为储量计算中煤层

厚度计算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依据。在特厚煤层中,夹矸厚度大

于 0.1m 时做独立分层,而小于 0.1m 时不做独立分层。二、第四系

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

第四系堆积物(除土壤之外)和陆源沉积岩的粒度是判断搬运、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它们的命名和分类首现考虑粒级。关于粒级的划分曾有十进位分类、自然粒级分类、对数粒级分类等方案,以前煤炭部门采用的是前两者的综合。

目前国外多采用对数粒级的分类,此分类,对于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作图及数理统计非常方便,考虑到今后国内外资料交流的需要,八〇年我国沉积岩分类会议建议今后使用对数粒级分类。

为此我们规定今后统一用对数粒级进行分类。∮值粒级标准是颗粒直径 d(毫米)以 2 为底的负对数值,即

∮=㏒2d

根据∮值粒级标准可将送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分四个级:砾、

砂、粉砂、粘土。每个级还可进一步细分,详见表

一:松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的对数粒级分类

粒级划分颗粒直径

∮值室内命名肉眼命名( mm)

巨砾﹥128﹤-7巨砾岩巨砾岩砾

粗粒128-32-7 ﹤-5粗砾岩粗砾岩

中砾32-8-5 ﹤-3中砾岩中砾岩

细砾8-2-3 ﹤-1细砾岩细砾岩

巨砂2-1-1-0巨粒砂岩粗粒砂岩

粗砂1-0.50-1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砂中砂0.5-0.251-2中粒砂岩

细砂0.25-0.1252-3细粒砂岩细粒砂岩

微砂0.125-0.0633-4薇粒砂岩

粗粉砂 0.063-0.0314-5粗粉砂岩粗粉砂岩粉中粉砂0.031-0.0165-6中粉砂岩

砂细粉砂 0.016-0.0086-7细粉砂岩细粉砂岩微粉砂 0.008-0.0047-8微粉砂岩

粘土(泥岩)﹤0.004﹥ 8泥质岩(粘土岩)

过去使用的粒级表2;

粒级颗粒直径( mm)岩石名称

巨砾﹥1000巨砾岩

粗砾1000-100粗砾岩

中砾中砾岩

100-10

细砾10-2细砾岩

粒砂2-0.5粗砂岩

砂中砂0.5-0.25中砾岩

细砂0.25-0.1细砾岩

粉粗粉砂0.1-0.05粗粉砂岩

砂细粉砂0.05-0.01细粉砂岩

粘土﹤0.01粘土岩

(二)、松散堆积物的命名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按表 1 的粒级进行命名。

(三)、松散堆积物的描述内容:

1、土质层的描述

土质层按其颜色主要分黑土、红土、黄土、褐土四类,对其

过度型可用复色描述,如黑褐色、灰黑色等。注意有无被腐殖质、铁质或其它物质污染的现象。

对其性质要用试纸做酸性、中性、碱性的初步鉴定。

对原地堆积的土质层,要描述与母岩的成因关系,土质层中的

结核要做成分、形状、大小、数量及层位描述。

2、粘土和砂土的鉴定描述:

含量粘土矿含粉砂(砂)搓条直径

名称量%含量 &(毫米)

粘土90-10010-0〈1

亚粘土75-9025-101~3

亚砂土50-7550-25〉3

砂土〈 50〉50不能搓条粘土与砂土的肉眼区别较难,可借助搓条的直径大小来区别。

3、砂层的鉴定与描述

砂层的粒级力求准确划分出小类。注意的成分的描述和分选好坏,描述固结程度及孔隙度和含水性。注意确定水成、风成或冰川

堆积等成因标志。

4、卵石与砾石层的鉴定描述。

粒级必须划分准确。对砾石要鉴别岩性、形状、磨圆度和表

面特征。对砾石层的孔隙度和充填物要做描述,初步确定成因类型。

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注意对泥炭层,砂矿及其它有益矿产

的描述。对化石要做种属鉴定及保存状况和数量的描述。

三、沉积岩的鉴定和描述

(一)、沉积岩的命名

沉积岩按物质来源共分四大类: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火山物源沉积岩

生物源沉积岩

在这四类基础上再按成因、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进一步划分亚类:

1、火山物源沉积岩的命名,除按表 5 中的划分三大类之外,

还需结合火山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以及形成条件来全面命名。

如阜新的黄花石砾岩定名为火山质沉积砾岩和火山质沉积

角砾岩组成。吐呼噜角砾岩定名为流纹岩质英安岩质集块

岩。表 6。

2、对陆源沉积岩的详细分类命名

(1)粘土岩 ( 泥岩 ) :过去都单独做为一大类。目前国内已把它归入陆源沉积岩这类中。对粘土岩(泥岩)的详细划

分是室内研究的任务,故岩芯描述不要细分。但对重要

的颜色特征做为定名部分。如紫色泥岩等。

(2)粉砂岩的命名

按粒度划分,肉眼常常不能准确做到表一的详细划分,所以要求做粗、细砂岩的估计即可。按碎屑成分及按胶结物成分的分类定名常是野外办不到的,故不做严格要求,若能区分出

‘‘钙质粉砂岩” 、“铁质粉砂岩”等更好。(3)、砂岩的命名

6

砂岩的粒级是肉眼能区别的,但对细粒和微粒是肉眼不能区别的,可统称细粒砂岩。对中、粗粒必须确定准确。砂岩的详细成

份分类,目前还不统一。但肉眼能区别砂岩的碎屑成份,成份含

量用肉眼估计,参照表 7。因此砂岩的定名按下列关系综合定名:颜色 +构造 +胶结物 +粒度 +成份。如“灰色厚层状钙质中粒长石砂岩”。有的定名部分不重要或不明显,可不要这部分。如灰色中

粒长石砂岩。但粒度、成份这两部分不可少。

今后不能使用“硬砂岩”这一名词,相应类型称岩屑砂岩。

砂岩成份分类

大类小类石英含量长石含量岩屑含量

Q%F%R%石英砂岩石英砂岩Q+F+R=100%F+R=100%

长石石英> 900-100100-0

砂岩75-9050-10050-0

岩屑石英75-900-50100-50

砂岩

长石砂岩长石砂岩< 7575-10025-0

岩屑长石< 7550-7550-25

砂岩

岩屑砂岩岩屑砂岩< 750-25100-75长石岩屑< 7525-5075-50

砂岩

(4)砾岩和角砾岩的命名

砾岩要按表 1 做准备的粒级划分,还应根据磨圆度区分砾岩与角砾岩。在砾石成份易区分时,可以用砾石成份定名,如花岗岩石英岩质砾岩等。如果成因标志明显,应区分滨海砾岩,河床砾岩,洪积砾岩,冰川角砾岩等。根据砾岩在剖面上的位置,可以

分第砾岩、层间砾岩。

(二)、沉积岩的描述内容

沉积岩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颜色、成份、结构、构造、化石、

结核和包裹体、岩相特征,与上下地层的解除关系。

1、颜色:

描述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总体的颜色。煤系地层常见的颜色为:白、灰、黄、绿、紫、黑色、描述颜色时可用熟知的实物颜色描述,

如猪肝色等。对过度色用双色描述,如黄绿色泥岩,其中后者为主色,前者为次要色。

2、结构: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和岩屑的粒度、分选性、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份和胶结方式。着重描述以下内容:

(1)粒度大小按表 1 描述。确定粒级后要描述分选性,即指同

一粒级的碎屑颗粒集中的程度。分选性按三级描述:

①、分选性良好:基本上为同一粒级组成。

②、分选性中等:以同一粒级为主,混入少量其它粒级颗粒。

③、分选性较差:各种粒级混合在一起。

(2)磨圆度:指组成岩石颗粒的机械磨损程度。对中砂岩以上粒级的沉积岩按三级描述:

①棱角状。②次园状。③园状。

(3)、胶结程度①胶结物成份:细砂岩以上粒级的沉积岩都要坚定胶结物的成份。煤系中常见的成份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等。

②胶结方式:指胶结物与碎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胶结方式:基底式胶结:胶结物多,全部充填在碎屑周围,并将碎屑彼此隔开。

孔隙度胶结:碎屑颗粒间彼此接触,胶结物充填在碎屑颗粒间的孔隙中。

接触胶结:碎屑颗粒间彼此接触教紧密并有孔隙,胶结物很少,

仅在颗粒彼此接触点上起胶结作用。

③胶结程度:根据胶结的坚实性可做四级描述。即松散的、半胶结的、胶结较坚实、胶结坚实。

3、成份

描述主要成分次要成份的含量。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和岩屑。这三种成份是陆源沉积岩定名的依据,因此细砂岩以上的粒级都要做成份和含量的描述。

4、构造: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

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与岩石的

结构概念完全不同。

5、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

机械运动。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

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

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

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

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基本构造类型

1、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

皱变动而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如第三系的红层中常见。在水平构造中,新岩层总是位于老岩层

之上。

2、倾斜构造

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

有一定的夹角。倾斜岩层常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

由不均匀的升降运动引起的。

3、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老,两翼的

则较新的褶曲。向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的则较老的褶曲。

4、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两类:按断裂两侧的岩是否发生明显的滑动,

可分为节理、断层。

其它的分类:

1.按照地壳运动方向划分的类型(着眼于空间表现)

垂直运动(“升降运动”、“造陆运动”——沿地球半径

方向)

水平运动(“造山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

2.按照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划分的类型(着眼于时间分

布)

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来)

古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往)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变位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研究得也最清楚。

它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地壳构造运动的表现:

1.现代及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现代构造运动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地

壳运动,新构造运动是指晚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现代地壳运动典型的例证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的一个小城镇遗

址。该遗址保存又三根完好的大理石柱,它的下段被火山灰掩

埋过,柱面光滑无痕,中段布满海生动物蛀孔,上段柱面为风

化痕迹。据历史记载,该镇初建于陆地上,后被维苏威火山喷

出的火山灰掩埋。13 世纪时,地面沉降到海面以下 6 米多,

致使石柱中段被海生瓣鳃类凿了许多小孔,而上段一直在水面

以上,接受风化剥蚀。后来,该地区上升到海面以上,才修建

起现代的波簇里城。此例充分说明了构造运动可造成沧海桑田

之变。

地壳的升降也表现出高出现代海面的海成阶地、海蚀槽、

滨海平原等方面。例如,广州附近的七星岗,可见高出现代海

面的波切台及海蚀槽,说明了海岸的上升。

2. 古构造运动的表现

从地球产生之日起,构造运动一直在进行中,现代及

新构造运动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地貌特征变化,或通过精密仪器

测量反映出来。地质历史时期发生地壳构造运动,距今久远,

无法通过直接测量来了解,但可以根据古构造运动遗留的各种

形迹来恢复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的各种运动情况。具体说来,保留在岩石地层中的构造形迹,以及地质剖面中的岩相、

岩层厚度和层间接触关系能间接地反映出古构造运动的历史

6、节理是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

是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断裂构造。断

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等。按断层

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断层类型可分为:正断层、逆断

层、平推断层、枢纽断层等。

(1)描述沉积岩的构造时,基本概念和术语要使用准确。

① 细层:又称纹层,是层理最初级的、最小组成单位。特点是

成份上有一定的均一性。

② 层系: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由许多在结构、成份、厚度和产

状上相似的同类的细层所组成。

③ 层系组:由若干个相似的层系所组成。

④ 层理厚度:指层系上下界之间的距离,即层系的厚度。

⑤ 岩层厚度:指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距离。注意与层理厚度

的区别。

(2)沉积岩的构造描述注意以下三部分内容并为室内沉积相

模式分析提供依据:

①层理构造

②层面构造

③变形和扰动构造

(3)描述层理构造的分类时,要考虑成因和几何形态二个因素。要按现在划分的七种主要类型来划分:

①流水波痕层理:青鱼骨刺形,横人字形,细层的倾斜方向是流水的反方向。层系之间有时出现薄层泥岩,它代表潮汐现象,是三角洲区的流水受潮汐作用形成的。

②浪成波痕层理:层面上为波浪状,剖面上为交错层理。描述时注意有同相位和异相位的区别。

③透镜状层理和压扁状层理:描述时注意砂体的形态和大小及连

续性。一般是泥岩和砂岩互层。砂岩呈扁豆状,砂岩小,泥岩多。

④递变层理:呈水平状,粒度向上逐渐变细。

⑤风成交错层理:分选性极好,前级交角为40°-43 °。⑥

海滩层理:层面有波痕,剖面为波痕状或交错层理。波痕不对称,向海的方向较缓,向陆的方向较陡。

⑦ 上攀波痕层理及浊流层理:这是二种不同成因的类型,但

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上攀波痕层理是一系列交互的粉砂岩

和泥岩,类似较大型的交错层理,具体浊流层系的特征。而

真正的浊流层理常指分选较差、层理杂乱的层系,它常出现

在鲍马层序的相模式中。

(4)、描述层面构造时,注意区分上层面构造和下层面构造的

不同特点,其中注意描述以下几种内容:

①干裂或称泥裂的特征。

②雨痕和冰雹印痕。

③冲刷痕迹及侵蚀下切现象。

④渠痕。

⑤晶体印痕和冰晶痕。

⑥虫迹和生物活动有关的印痕,植物根遗痕。

⑦压刻痕。

(5)、形变和扰动层理

描述时要把形态、成份与成因关系做详细分析。

①负载构造:砂层在上,泥岩在下,砂层不均衡的嵌入泥岩中。嵌入较深使泥岩呈火焰状称火焰构造。②球状及枕状构造;由于快速堆积,使砂岩陷入泥岩之中。③包卷层理;不规则扰动,是成岩前的扰动所

造成,或沉积物液

化后横向流动形成的。

④滑塌构造;常见于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中,也见于灰岩中。沉

积岩沿斜坡滑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形成紧密褶皱或不规则的卷

曲。⑤砂岩岩脉;饱含水的砂和粉砂,注入到附近沉积层的裂隙中,形成砂岩岩脉。⑥缝合线;在垂直层面中呈头盖骨接缝样子的锯齿

状裂隙。⑦叠锥;常见于泥灰岩,石灰岩及方解石脉中。由一串

漏洞状锥体套叠在一起的组成,锥体长垂直于层面或脉壁,故在

层面上呈

同心圆状,在剖面上V 字形套叠。

⑧ 迭层石:是由一种藻丛通过捕缚碎屑沉积物而形成的,多为

砂、粉砂和粘土沉积物组成。呈不平坦的皱纹状或象倒着罗

起的碗装的柱状构造。

(6)、描述层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划分层理类型再区别层理的大小。

2、注意描述颜色、粒度的递变规律。

3、测量细层的层间距的变化和层系的厚度及原生水平面的倾角。

4、描述层系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行及界限清晰性的好坏。

5、对互层状岩层还要描述互层的韵律性与分层厚度变化的规律。

6、对层面构造和变形构造要做素描图。

(7)、化石

化石是确定时代,地层对比和岩相分析的依据。在岩性描述、岩性摄影和采岩样之后,要在岩芯中敲打化石,对化石要做如下鉴定。

1、对植物化石要做初步鉴定到署名,描述化石的种属特

征,保存的完美程度、数量、分布广泛,炭化或矿化性

质,可附素描图或照片。

2、对动物化石要鉴定到大门类鉴别是海相或陆相的,描述

化石特征、保存情况、数量。

3、对保存完好的化石要做采集标本,必要者应送到鉴定部

门做种属的精确鉴定。

(8)、结核和包裹体

在沉积岩中,常见到与围岩成份不同的矿物结核或岩块的包裹体,描述时注意:

1、结核或包裹体的成份:常见的有黄铁矿,菱铁矿、钙质

或硅质等。

2、描述结核或包裹体的形态和大小数量。

3、描述结核或包裹体的内部结构特征:如同心构造,均一

构造或残留生物遗体等。

4、描述结核或包裹体在层内分布情况及层理的关系。

5、煤层的鉴定和描述

(一)、煤的分类和煤层命名:

1、根据肉眼煤岩特征初步进行分类,可划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天然胶等。

2、煤层的命名,在已开发的煤田要沿用以前的名称,不另建新名。对新开发地区,煤层一律由上而下进行编号。

(二)肉眼煤岩类型的划分

1、肉眼煤岩组份共四种:镜煤、亮煤、暗煤、丝炭。应描述肉眼煤岩组份的性质,特征和含量。

2、根据肉眼煤岩组份的含量确定肉眼煤岩类型,肉眼煤岩类型共四种 ; 光亮型、半光亮型、半暗型、暗淡型。

(三)、煤的物理性质描述

1、颜色:用褐色、黑褐色、褐黑色、黑色、灰黑色、灰色、钢

灰色等描述。

2、光泽:基本上分为沥青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全钢光

泽、似金属光泽。

3、条痕:用褐色、黑色、褐黑、黑、灰黑色等描述。

4、硬度:煤的硬度一般在1~3 度之间。焦煤、肥煤的硬度最小,无烟煤硬度最大。

5、脆性:脆性大着易破碎,脆性小的则韧性大,一般焦煤脆性

最大、无烟煤脆性最小。

6、裂隙:按内生裂隙、外生裂隙二种类型描述其特征。并测量

裂隙的宽度长度及密度。对裂隙充填物也应该细描述。

7、断口:描述煤层被破碎后破裂面的特征。有贝壳状断口、眼

球状断口、棱角状断口、阶梯状断口、光滑平正断口等。

8、块状:描述煤层破碎后呈块状或碎块状、粒状、粉末状的状

态。

(四)、煤层结构的描述

1、煤的结构:可分为均一结构和非均一结构(条带状结构)。在均一结构煤中,由一种煤岩类型组成。条带状结构是几种煤岩类

型组成的也是最常见的,往往条带不连续呈透镜状互层。描述时按条带厚度分:

(1)、宽度条带:〉5mm

(2)、中条带状: 3~5mm

(3)、细条带状: 1~3mm

(4)、线理状:〈mm

有时还出现叶片状结构、粒状结构等,也应注意描述其特征。

2 对复煤层或对煤层中的夹石,当厚度大于0.1 米时,要按岩石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对高灰份煤,经采样化验后再准确定为煤或炭质泥岩。

3、对浅部的煤注意区分是否处于风氧化带并描述风化后特

征。

4、对侵入或接近煤层的火成岩、要描述侵入岩的岩石特征及

产状。还应描述火成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范围。

5、对煤层的结核、包裹体、要进行成份、形状、大小、分选

方式等的描述。

地质构造现象的描述

(一)产状及裂隙的测量和统计

1、对呈层岩要正确判定层面,测量岩芯的层面倾角,为计算

机岩层产状提供可靠资料。在破碎带、断层带附近应增加

测量次数。

2、对裂隙要测量其产状,统计裂隙系数(条/ 米)、宽度,描

述裂隙出现的层位和深度,裂隙之间贯通关系,裂隙的充

填程度及开口程度。

3、区分裂隙类型。一般可划分三类;

成岩裂隙,风化裂隙,构造裂隙。

岩芯中常见的是构造裂隙,它与区域的褶皱和断裂有关,并常

能显示区域的地应力方向,因此对构造裂隙的产状和特征要详细

描述。

4、裂隙发育程度如下五级划分;

(1)很发育;裂隙系数>10 条/ 米。

(2)发育;裂隙系数> 3-10 条。

(3)中等发育:裂隙系数 1-3 条/ 米。

(4)不发育:裂隙系数 1-0.3 条/ 米。

(5)很不发育:裂隙系数〈 1-0.3 条 / 米。

(二)断裂构造的描述

断层是常见的地质现象,它不仅对煤层有破坏的作用,有时对煤层起保留保护作用。它是井田划分的重要因素,又是开采技术条件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的重要问题。因此断层的空间位置、落差、性质是勘探工作中要正确查明的重要内容。为此对岩芯中与断层有关的现象都应详细测量和记录。

1、准确测量破碎带的宽度、深度,测量主断裂面的深度和产

状。

2、确定上下盘岩性和层位、计算落差大小、

3、断裂构造岩的描述。

(1)破裂岩:原岩破裂后没有显著位移,常见于断裂两侧,

描述破裂块的形状和大小。碎块呈扁菱形,属于压应力。

呈方菱形属于扭应力。呈长条状属于张应力。

(2)断裂角砾岩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模板 注意事项 1、在钻探前必须明确本工点内是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碎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碎带必须仔细描述,并及时反映到地质组! 2、对斜坡钻孔一定要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地貌,看是否有滑坡发育,一旦发现软弱层及时向地质组反映! 3、初始水位和稳定水位必须按要求量测! 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对其深度、大小、特征等必须严格准确把握和描述! 5、在土类颜色变化明显时、基岩换层处必须要分层,并详细描述。 一、土类描述 1.1黏性土(黏土、粉质黏土) 描述应包含内容: ××色,潮湿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夹层情况,是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光泽反应等。 注:光泽反应就是切面对光线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描述为“光滑”、“稍有光滑”、“粗糙”。 示例: 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18.4m以下为坚硬,切面光滑,夹杂少量碎石,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手可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夹杂少量碎石,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20.0m~30.5和40.5m以下为坚硬,局部夹少量铁锰氧化物,其中28.5~29.5m、35.5~37.0m夹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3~20mm,最大粒径为50mm。 1.2粉土 ××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层理及夹层情况,

是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等 示例: 粉土:黄褐色,6.2~6.7m为灰白色,密实,稍湿,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浑圆状,一般粒径为5~20mm,最大粒径为80mm。 1.3砂土(粉、细、中、粗、砾) ××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主要成份是××,级配良好(或差),有无黏粒 (或估计黏粒含量)等 示例: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粉砂:指的是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有轻微粘着感。 黄褐色,密实,饱和,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级配差,含有约10%的粉质黏土中砂:黄褐色,中密,饱和,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级配好。 砾砂:砾砂是砂土中砾粒(粒径大于2毫米)含量占总质量25%~50%的砂。 黄褐色,中密,饱和,级配差,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其中26.9-28.9m 含圆砾较多,粒径一般为2~20mm,最大粒径为50mm。 1.4碎石土类(砾石土、碎石土、卵石土) ××色,密实程度,潮湿程度,碎石类土的主要成份是强风化××岩,碎石粒径一般××~××mm,最大粒径为××mm,磨圆度;充填物成份及比例; 示例: (1)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2)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

设计现场服务工作导则

设计现场服务工作导则

目录 一、总则..........................................................................1~2 二、设计现场服务人员的基本职责....................................................2~3 三、设计现场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3~4 四、提高现场设计服务质量的总体要求................................................4~5 五、提高现场设计服务质量的具体工作................................................5~8

设计现场服务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设计项目的难度提高,业主适应市场的需求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阶段设计调整时有发生,尤其是现在的设计产品还不尽完善,设计人员的现场配合施工,作为设计工作的最后一道技术服务,发挥着对设计产品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使得设计项目在交付实施过程中的服务,满足设计服务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本服务导则向企业内相关工程服务人员提出了“及时响应,尽心尽责”的设计施工现场的服务要求。 一、总则 1.1、工作目标 1.1.1 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和竣工; 1.1.2 树立“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形象; 1.1.3 通过总结现场服务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为今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丰富宝贵的经验,以确保企业持续的服务改进; 1.1.4 有利于设计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尤其能通过现场服务能将设计理论与工程实际进行结合,提高个体设计水平和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1.2、服务对象 签约合同的甲方和合作方,但服务工作不能忽视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其中包括施工、监理、其他和本工程有关的合作方以及政府验收单位等。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交付后的施工现场服务。本标准是按综合性设计项目确定的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有关人员应按实际发生的项目提供服务。其工作适用范围如下:1.3.1 参加业主或政府部门的审查会; 1.3.2 参加工程施工招标答疑; 1.3.3 工程技术交底; 1.3.4 工程检验及验收; 1.3.5 施工现场与设计相关的服务; 1.3.6 参加工程工艺设备调试; 1.3.7 关键工序现场指导; 1.3.8 设计变更处理; 1.3.9 工程例会、专项例会;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 煤田地质部 2010年8月6日 一、岩煤芯的分层原则 (一)、岩芯的分层的依据是岩性变化和厚度两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凡同一岩性厚度大于 0.5m 以上时,都应独立分层描述。(二)、凡属标志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做为独立分层描述。 (三)、第四系碎屑堆积物,凡相同物质厚度在1m 以上者,均应独立分层描述。对富含水的砾石层和砂层,厚度在0.5m 以上者应独立分层。 (四)、岩层中的夹层,系指厚度小于 0.5m 的薄层,夹层虽不做 独立分居,但必须进行夹层岩性特征的描述;若是薄,煤夹层,不论其多薄,必须按可采煤层的要求,做详细描述,并注明其深度、厚度。 (五)、互层,系指不同岩性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现象。若二种 或二种以上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厚度达0.5m 以上者,可做为独立的互层进行描述。但对于每个单层已大于0.5m 者,不能做互层描述,应做独立分层描述。 (六)、复结构额煤层的煤芯分层描述,与储量计算中的分层及 合层方法,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在复结构煤层中,凡夹矸 大于 0.05m 时都要做独立分层描述;夹矸小于 0.05m 时,虽不做独立分层,但要对夹矸岩性特征做详细描述,为储量计算中煤层

厚度计算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依据。在特厚煤层中,夹矸厚度大 于 0.1m 时做独立分层,而小于 0.1m 时不做独立分层。二、第四系 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 第四系堆积物(除土壤之外)和陆源沉积岩的粒度是判断搬运、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它们的命名和分类首现考虑粒级。关于粒级的划分曾有十进位分类、自然粒级分类、对数粒级分类等方案,以前煤炭部门采用的是前两者的综合。 目前国外多采用对数粒级的分类,此分类,对于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作图及数理统计非常方便,考虑到今后国内外资料交流的需要,八〇年我国沉积岩分类会议建议今后使用对数粒级分类。 为此我们规定今后统一用对数粒级进行分类。∮值粒级标准是颗粒直径 d(毫米)以 2 为底的负对数值,即 ∮=㏒2d 根据∮值粒级标准可将送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分四个级:砾、 砂、粉砂、粘土。每个级还可进一步细分,详见表

装饰公司服务规范手册范本

xxx人秉承“先做人,后做事,再赚钱”的信条,广纳各界精英,塑造优秀的团队,依托人才锐意进取。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xxx人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实力打造装饰行业的“先锋”。 “xxx装饰优质家装检定系统”系列手册,旨在总结xxx装饰企业发展的理念精髓,融合实践经验,与业内企业互通有无,为加盟企业提供一条经历了实践考验的成功之路。 该系列手册共分六册,为《营运管理手册》、《室内设计手册》、《工程管理手册》、《服务规范手册》、《实用表格手册》、《VI手册》。各手册根据各自内容特点,以不同线索组材。本册为《服务规范手册》,由于公司面向客户的服务,是以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实现的,所以本手册按公司现行岗位划分章节,以便于使用者查找。鉴于本公司在不断的发展中,手册的内容也将适时不断充实、完善。 本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各部门同仁的鼎立相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疏漏之处难免,望同行不吝指教。

服务是xxx装饰的“立家之本”,xxx装饰从成立之初即把服务放在了首位,首先提出了八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着眼未来,把握市场需求,为要求完美的客户倾力打造经典力作。完善的“设计人员服务规范”、“客户服务规范”等等服务制度,激励xxx人追求卓越,务求完美。公司组建伊始,便提出“先做人,再做事,后赚钱”的理念,把服务用户作为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始终如一的把客户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 服务一直是家装行业中用户最关心的话题。尽管目前家装行业企业对自身的宣传不断增加,但是许多用户在遇到诸如材料选择、环保、施工质量、价格等问题时仍然感到茫然和无助。xxx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家式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用户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建立和用户直接对话的渠道,解决家装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xxx装饰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为用户服务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继推出选材品牌化、电子派工系统、报价透明化后,又推出了800免费服务电话,用户可以就装修中的任何问题通过800电话xxx艺采的专家咨询,以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得到更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800免费电话的推出,是xxx艺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家装行业首条受话方付费的800服务电话在xxx艺采装饰公司的开通,可以说是家装行业企业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xxx装饰定位的是中、高档客户,其工程价格在十堰家装市场位居前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1.取芯前的准备工作 钻井取芯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1.了解钻井取芯的目的 钻井取芯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获取岩性、岩相特征资料,为分析和判断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2)获取古生物化石特征资料,确定地层时代和进行地层对比。 (3)取得储集层有效厚度及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资料,弄清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这“四性”关系,获得保护开发油气层的化验分析(物性、含油饱和度等)资料数据。 (4)取得生油气层的生油气指标及其特征资料,弄清其生油气(有机质)丰度和阶段,确定区域勘探开发前景。 (5)取得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岩石裂缝及缝洞资料,为研究油气田类型(油气藏类型),确定开发系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和方案提供依据。 (6)获取有关油气田开发储量计算资料。 (7)检查开发效果,取得开发过程中所必须取得的资料数据。 (8)解决钻井现场临时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塔河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作,钻井的取芯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解决地层界线划分而进行地质取芯 如在奥陶系几个组段界面附近进行的取芯,这种取芯以取到两个组段的界面为目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以获取油气层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而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评价井中经常会设计,是在探井已发现油气显示层,但取芯资料不全为取全油气层各项资料及参数而进行的取芯,要求:一揭开油气层不能超出规范要求的范围,二要取至油(气)水界面之下。 (3)对钻进过程中新发现的油气层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探井中和评价井设计外的油气层段常出现,由于具有事前不确定性,其取芯层段的卡取较困难,需要有预前性和果断性,钻前要对井区地质特征有一定的研究。1.2 岩芯出筒时要进行的工作 (1)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的特征:出筒是否顺利?岩芯出筒是否完整?岩芯出筒是否有油、气外溢现象?有无油味? (2)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顺利,参与岩芯的丈量和岩芯的编号,确定岩芯的顶、底界。 (3)进行岩芯的粗描和含油气水初步观察、试验,确定本回次取芯是否完成了设计和预定取芯任务,参与确定是 否继续取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完整版)售后服务手册

售后服务规范手册 售后服务指南 一、服务理念: 真正的售后服务不只是检修机器,而是在维护用户的心情和心灵,让我们用更加深入和多彩的服务,让用户安心,让客户感动。 二、服务原则: 只要用户的一个电话,所有的事情都由我们来做了。 三、服务标准: 用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成功。 四、服务承诺: 1、整机免费保修一年,行业工程采购用户,具体以合同为准(含灯泡),最高是3年。(人为及不可抗拒因素损坏除外) 2、附件免费保修半年,行业工程采购用户保修是一年,(附件指:连接线、遥控器、白板笔、中控、线控等损 耗件和辅件)人为及不可抗拒因素损坏除外。 3、24小时内服务上门。 4、整机终身维护(即保修期满,收取适当的费用予以维修服务)。 5、售后服务实行月回访,季维护,年保养。 五、服务电话: 免费电话8008307582 产品保修及退换规定 保修卡为产品保证及服务的证明。 产品服务从购买之日起计算。 产品运用220伏特电源,在使用之前,敬请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按照国家规定,产品一年内免费保修,终身维护。 产品经过我公司指定维修点的专业技术人员拆机修理两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免费为消费者更换 同型号、同规格产品;在符合调换条件而无同型号、同规格产品的情况下,可补差价更换其他规格型号的产品。 在保修期内,60天内未修复,可为消费者更换同型号、同规格产品。消费者如要求退货的,要按国家 规定的相关条例收取相应的折旧费(折旧费计算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至退货之日起,其中扣除修理占用和维修占用 的时间)。 属下列情形之一者,收费修理: 因消费者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的损伤; 型号与修理产品型号不符或被涂改的; 因不可抗拒力造成损坏的; 超过保修期的; 降价销售进行处理的本产品。 保修卡请妥善保管,维修服务时,敬请出示本保修卡。 售后服务规范 一、上门服务“5个1”:

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有机质土的描述 颜色、状态、气味、有机质含量及其分解情况、夹杂物质量等特征。 ★描述范例: 淤泥:灰黑色,流塑,饱和。含贝壳及有机质,手捻具滑腻感,略具腥臭味。 淤泥质土:深灰色,软塑,主要由河流环境沉积而成的软土,大多数为粉质粘土和粘质粉土,含各种有机质和贝壳。 泥炭质土:深灰色或黑色,主要由炭质有机质及粘土组成,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渣。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 泥炭:深灰色或黑色,主要由炭质有机质组成,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极为明显。 土类的描述 碎石类土的描述 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颗粒的母岩成份及其大小(一般和最大粒径)、含量、硬度(风化程度)、湿度、密实度,充填物的性质、物质成份、充填程度等。 ★描述范例: 碎石土:黄褐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为弱风化页岩、砂岩等,呈尖棱状及少量岩夹土状。充填物为杂粒砂和粘性土,其中7-7.2m为粘性土,灰褐色,软塑。岩芯采取率=75%。 细圆砾土:褐黄色,母岩为花岗岩、闪长岩、片麻岩,粒径2-20mm约占60﹪、20-40mm约占20﹪,余为砂类土充填,多呈圆棱状,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稍密-中密,1.70-2.40m潮湿,2.40m以下饱和。或:2-20mm的占55﹪、20-60mm的占10﹪、大于60mm 的占5﹪,余为杂砂充填…岩芯呈散状。 粗圆砾土:褐黄色,母岩为片麻岩、花岗岩,砾径20-40mm约占10﹪、40-60mm约占20﹪、60-100mm约占60﹪,间隙充填物为石英砂和粘性土,岩石多呈圆棱状,稍密,潮湿,饱和。或:20-60mm的占55﹪,60-100mm的占5﹪,100-200mm的10﹪,余为土砂充填…。 卵石土:灰褐色,密实,饱和母岩以砂岩为主,少量花岗岩,呈圆棱状,质硬,粒径60-80mm,最大120mm,含量约60%,间隙充填石英砂及粘性土...。 粗角砾土:灰褐色,中密,稍湿。母岩为灰岩、砂岩,呈尖棱状,质硬,粒径20-60mm,最大100mm,含量约55%,间隙充填石英砂及粘性土。 砂类土的描述 颜色、砂的矿物成份、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夹杂物等。★描述范例: 中砂:灰白色,稍密,潮湿。以石英、长石为主,浑圆状,级配良好。含少量粘性土。 粉土的描述 颜色、夹杂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描述范例: 粉土:褐黄色,稍密,潮湿。以粉粒为主、粘粒为次,部分细砂。摇震表面反水,粘性小。刀切面不光滑,手捻摸时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干土时用手易捏碎。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坚硬土或岩石: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Vs>500 中硬土: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500≥Vs>250 中软土: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可塑黄土。250≥Vs>140 软弱土: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流塑黄土。Vs<140 场地类别根据剪切波速查建筑抗震规范P17表4.1.6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工作手册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工作手册 一、现场核查基本要求 (一)核查人员不少于两人,并出示表明执法身份的证件和说明理由; (二)可运用有关专业技术手段对申请人的现场进行测试,并作记录; (三)填写《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详见附件),制作《餐饮服务许可现场 核查笔录》(记录现场核查经过及核查表中不符合项的具体情况等),并请申请人 核对。经核对无误后,核查人员和申请人应当在《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和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笔录》上签名。申请人拒绝签名的,核查人员应当注明拒 签情况。 (四)现场核查符合规定的,制作《餐饮服务许可审批表》审批发证;需整改的 限期整改;整改后符合规定的,制作《餐饮服务许可审批表》审批发证;不符合规 定或整改后不符合规定的,制作《不予餐饮服务许可决定书》送达申请人。 二、现场核查笔录书写指南 1、申请人一栏应详细注明申请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如果申请人是法人,应填写法人全称、法定代表人姓名、申请人地址、电话。待许可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 2、申请项目一栏填写餐馆(大、中、小型)、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经营单一品种的可以加以标明,如火锅店、烧烤店等。 3、核查地点应越详细越好,最好具体到门牌号。 4、核查时间应按年月日时分填写。

5、核查记录一栏,主要记录现场核查经过及核查表中不符合项的具体情况。在记录不符合项的具体情况时,应具体描写,不能抽象描写,不得使用评价性语言。书写规范,不要用简称,不能有错别字,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6、核查结论按具体核查结果填写。 附件:1、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笔录; 2、第一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3、第二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4、第三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5、第四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6、第五类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1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2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3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4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5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6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7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8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9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 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野外岩芯地质编录工作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6月(中旬)第08卷第17期总 第178期
野外岩芯地质编录工作
张 希
(新疆煤田地质局156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9) 摘 要:岩芯地质编录是收集和观察研究岩芯中所赋存的各种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本文 根据具体实践经验,简要介绍了岩芯地质编录工作的3个阶段以及贯穿于编录工作始终的取样工作。 关键词:岩芯;地质编录;取样 Core Recording of Geological Field Work ZHANG Xi (156 Prospecting Team of Bureau of Coalfield Geology,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Urumqi,830009) Abstract:Core recording of geological field work is a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geological work as it collects,observes and studies the ge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phenomena that included in cores.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three stages of core recording and the sampling throughout are introduced briefly. Key words:Core;Core recording;Sampling
对寻找埋藏于地下的煤炭资源来说,钻探是比较有效 的找煤手段,它开辟了采集各类岩石、煤等物性参数的直 接通道,并取出大量岩、煤芯,为确定煤层空间分布位置 和收集地质信息提供了保障。地质编录是把从钻孔中提取 出来的岩芯所赋存的各种地质信息和地质现象经过现场观 察和研究,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下来。地质编录工作 可分为编录前准备工作、现场地质编录工作、编录资料的 整理工作3个阶段,取样工作贯穿于编录工作的始终。 1 编录前准备工作 1.1 地质材料的准备 在进行地质编录前,要由地质部门准备好足够适合岩 芯钻探、地质的各种空白表格、编录纸、预想柱状图、钻 孔资料袋、送样清单、取样标签及样品袋等材料。并给编 录人员配备以下6类工具:①地质锤;②编录刀;③放大 镜;④钢卷尺;⑤带量角器的三角板、36色彩色铅笔、2H- 4H 的铅笔、橡皮等文具;⑥编录夹。 1.2 编录人员的准备 分队配备编录人员要以技术熟练、业务水平高为标 准。对一些新手要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由老技术人员带领 编录至少1~2个钻孔后,才可让其独自承担野外地质编录 任务。为了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必须在野外工作开展前 对分队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现行的有关 煤炭行业工作的规范、规程、编录指南、技术要求及有关 煤炭找矿理论等,并组织编录人员进行观摩、熟悉编录方 法,强化认识,使地质编录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1.3 工作方法及工作标准的准备 在全面执行有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分队要以大队 制定的全面系统的岩芯分地质层技术工作要求为标准,工 作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统一:①大队编制一套统一工作 施工程序。②统一颜色命名方法。③结合标本统一认识岩
收稿日期:2009-05-13 修回日期:2009-06-10
性命名方法,单一组分的岩石按粒度划分,非单一组分应 按3级分类命名原则,以含量大于50%的粒级为主岩,含量 在25%~50%的粒级以“××质”放在主岩之前;若含量在5 %~25%的粒级则以“含××质”放在主岩前面命名。④统 一认识岩石胶结程度划分,有极松散、松散、中等、致 密、坚硬5级。 1.4 钻孔开孔前技术工作的准备 (1)由地质技术人员给出钻孔孔位,野外实地定位。 (2)编制钻孔地质设计书。钻孔开孔前,按照项目设 计和施工设计方案,参照设计剖面由地质专业人员编制出 施工钻孔的地质设计图。其内容包括:地层柱状图、简单 的文字说明,岩、煤芯采取率要求、水文地质要求,钻孔 的各项技术要求,初步确定的封孔段距和封孔材料、必须 明确提示的各种注意事项等。 (3)填发钻孔施工通知书。所有施工条件均具备后, 要给钻探部门填发施工钻孔的开钻通知书,通知书由项目 负责签字后,和钻孔设计指示书一同送交施工钻机。 (4)钻孔开工设计会。在上述工作完成后,由地质、 钻探、水文各专业的人员对将要施工的钻机其全体钻探施 工人员进行钻孔设计技术要求的宣读,加强技术、质量、 安全方面的条例细则说明。 (5)建立钻孔资料档案。在开展上述工作时,同时建 立钻孔资料档案。档案资料袋表面统一印制勘查区名称、 勘探线号、孔号、施工日期、钻孔深度、施工单位等项 目,也可把所需资料名称都印在上面。所有填发给钻探部 门的文件或表格至少一式一份,待钻探技术员、机长填写 完备并签字后存档。 2 现场地质编录工作 现场地质编录工作是直接采集原始地质数据和进行地 质现象描述的手段,这项工作进行得好坏直接影响钻孔资
作者简介:张希(1967-),男,汉族,河南沁阳籍,地质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工作。
20

施工现场工程手册

施工现场工程手册 目录 一、前言 二、手册的说明及使用 三、工程部门岗位设置设置说明 2008年8月制定 备注:详细内容见后续---分公司部门岗位职责说明 本手册只做公司参考使用 一、前言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业之峰公司的行政工作方面的统筹管理。尽可能为特许经营总部以及加盟商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以及理论上的依据。不包含可能被忽视的差异与不足,在今后实际运作过程中须不断进行修改,以完善其中的内容。未经特许经营总部授权不得已任何方式改编、传递、转录本手册。 二、手册的说明及使用 1、为了取得更高的成效,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特许经营体系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必须遵守“业之峰”所规定的营业程序、经营手法及市场策略。此“手册”与其它手册都是非常珍贵的指导手册。它包

含许多有关业之峰总部的总体思想与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切实有效的进行相互间的配合的重要资料。 2、该手册是“业之峰”的独有资产,受版权法令的保护。本手册版权与知识产权归“业之峰”所有。根据版权法规定,任何人都不许抄袭或复印本手册内容,也不许以口头传达、录音或其他方式将内容转告他人。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经“业之峰”的书面认可,才可向他人透露有关资料。本手册的内容受版权法和业之峰总部与所有加盟商签署的合同限制。 3、连锁特许总部为了更加规范操作、更好服务加盟公司,以部门、岗位设置最优化、人员最优化、成本最低化为标准特编制此手册,其岗位的职责相对比较细化,但并不是完全适用每一个分公司,所以各个公司在使用过程中以此为纲结合实际。 三、工程部门岗位设置设置说明 1、部门说明书 1.1基本信息 1.1.1部门名称:工程部 1.1.2部门编号:工程部经理 1.1.3岗位设置:FGS003 1.1.4直接领导:总经办、总经理 1.1.5对内协调部门:市场、企划、财务、设计、客服等 1.2部门概述

岩芯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芯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土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土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60<d≤200 3. 粗圆砾(角砾)土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20<d≤60; 4、细圆砾(角砾)土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5.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6.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7.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粗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细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1.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2.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售后服务工作手册范本

矿山机械 售后服务部服 务人员 工 作 手 册 二0一一年二月重编 (二00八年八月编制)

矿山机械 售后服务部工作手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售后服务部组织结构 第三章售后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四章售后服务人员工作纪律 第五章售后服务工作流程 第六章售后服务部资料和档安管理 第七章售后服务人员培训 第八章售后服务部零配件管理 第九章售后服务人员的绩效考评 第十章售后服务管理办法及工作表格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售后服务部门售后服务工作各项业务流程,明确其流程中工作联系与容。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管理,提升企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条:落实、实施公司的售后服务相关管理制度,规售后服务人员工作行为和目标,调动售后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激发售后服务人员工作热情。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满意。 第二章:售后服务部组织结构 第三章:售后服务人员工作职责 第三条:售后服务部经理工作职责:负责公司售后服务部日常工作的安排、协调管理;负责售后服务工作的技术统计、数据综合分析总结和信息的整理、反馈;协调公司部各部门之间工作,协助分管副总完成售后服务目标。 第四条:售后服务人员工作职责:负责完成本区域的售后服务工作任务。即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设备质量事故处理工作;客户回访跟踪服务工作;零配件销售工作。周明华、方海青负责、、、区域售后服务工作;建平负责华北、东北区域售后服务工作;、胡云星负责其他区域售后服务工作。常驻公司销售部区域办事处,每二个月左右回公司进行有关培训和学习。第五条:掌握和熟知所有售后服务工作流程及相关技能知识、服务措施。及时掌握市场现状,收集信息,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积极向客户介绍公司所经营业务及相关服务。或及时向公司职能部门反馈信息,提高改善产品品质。 第六条:提供一流的服务态度,超值的服务质量。为客户进行服务时,要求具有语言清晰、亲切,使用专业术语通俗简炼易懂的较强的表达能力。具有头脑灵活,能够到现场利用现场有限条件立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第七条:详细记录客户的意见、建议和采集相关资料数据。及时提交的每次售后服务文件资料,对所做设备安装调试质量、处理质量故障的方法和回访容等售后服务工作进行归纳总结。每月底提交当月售后服务工作分析总结报告给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 第四章:售后服务人员工作纪律 第八条: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利益。牢固树立“让客户满意”为售后服务工作的观念。做到热情、真诚、迅速、周到地为客户服务。 第九条: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保持手机畅通,并以短信简单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任务及工作计划容。同时以日记形式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并每月二十日交售后服务部存档总结。 第十条:保持仪容、仪表端庄、整洁。对客户进行服务时必须穿着公司统一配发的工作服,

岩芯鉴定和描述报告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岩芯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0<d≤200 小60<d≤100; 3. 粗圆砾(粗角砾) 粗圆砾(浑圆、圆棱)或粗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40<d≤60 小20<d≤40; 4.细圆砾(细角砾) 细圆砾(浑圆、圆棱)或细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5.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6.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7.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粗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细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 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

一、一般方法及要求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内容一般包括:除描述岩心岩性的结构构造外,应重点描述岩心的块度、坚硬程度、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的密度、裂隙面的宽度等,对岩心的完整性要统计RQD。 1、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cm的为长柱状,10-20cm的为短柱状,小于10cm的为扁柱状,大于5cm的为块状,2-5cm的为碎块状,小于2cm的为碎屑状、粉末状。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木契块状、棱块状、团块状等。 2、岩心坚硬程度的描述: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溃性等特殊性质的描述。 根据RQD值划分岩石质量

软级:刀可划入深度大于0.2-0.5mm。用手指较费力才可弄碎,或仅能掰成小块; 硬级:用刀在岩石边缘可切成小片; 很硬级:刀可划出条痕,敲击时有清脆的声音。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见下表: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按节理裂隙间距发育程度分级

二、某些具体方法及操作要求 (一)岩心编录 1、抄录班报表的回次进尺、施工方法(钻探方法、扩孔孔径、变径及其深度)有关的水文地质现象记载。 2、校正回次位置及填写岩心标签。 3、整理岩心,检查上下顺序,校正岩心长度。 4、鉴定岩性,确定分层位置,填写分层标签,并分层取代表性鉴样及分析样品(注明取样深度)。 5、终孔后,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将岩心按顺序装箱保存。 (二)岩心描述的顺序及内容 1. 基岩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岩心破碎情况(岩心形状)、岩心采取率、节理、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充填情况及充填物、断层擦痕、断层泥及其充填物、风化程度、化石、层与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性质、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并进行照象,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6.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7.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0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2-5厘米为碎块状;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楔块状、菱块状、团块状等。 8.松散岩层的描述内容大致为:定名、颜色、湿度、成分(粒度成分及百分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包裹体、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胶结程度及胶结类型、化石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