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

专题思维导图

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ZT3-2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9.[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10.[2016·江西]如图ZT3-3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图ZT3-3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11.[2018·江西]某地采用人工浮床(如图ZT3-4)治理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ZT3-4

A.植物通过根尖分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

B.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

D.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

12.[2019江西] 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13.[2018·江西]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 )

A.病毒——形成孢子

B.细菌——形成芽孢

C.种子——休眠

D.青蛙——冬眠

14.[2013·江西]如图ZT3-5甲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为四种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T3-5

(1)图甲中,蝗虫的发育过程是发育。植物中的能量流动到鹰的途径有条。汞在生物体内难分解并且无法排除,当该生态系统长期被汞污染后,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2)图乙中的阴影部分是鼠、鹰、蛇和蛙的共同特点,若阴影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成分,则该阴影为;若阴影表示生殖方式,则该阴影为。

1.[2019·南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句古诗中,你能体会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2019·菏泽]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2019·娄底]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4.[2019·安徽]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以害虫为食的天敌。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

B.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

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

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动调节能力强

5.[2019·新疆]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 ( )

图ZT3-6

6.[2019·乐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消费者

D.A和B

7.[2019·十堰]武当山和汉江河是十堰旅游的两张名片,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鼠→蛇→鹰”是武当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C.杀灭森林中所有害虫,会更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D.上述两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互不关联

8.[2019·临沂]2019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9.[2019·青岛]图ZT3-7(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①~⑥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ZT3-7

(1)图(一)中的动物可分为两类:甲类是昆虫、蜗牛,乙类是蝙蝠、杂食性鸟、野兔、鼠、蛇,分类依据是。乙类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蜗牛的运动器官与蝙蝠的呼吸器官分别是,杂食性鸟与蛇的关系是。

(2)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一)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填字母)。若图(二)中的食物链对应图(一)中的某条含昆虫的食物链,则 C 对应的生物是。

(3)图(二)中, 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填字母),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生理过程是(填数字),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是(填数字)。(4)青岛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从而保护了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0.[2019·绍兴]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图ZT3-8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生殖发育方式也不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生殖,草地贪夜蛾的发育方式是发育。

(2)如图ZT3-8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而降低灾情。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3)草地贪夜蛾对农田生态系统会造成毁灭性破坏,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 能力就越弱。

11.[2019·绵阳]生态农业是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运用生态学原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如图ZT3-9是绵阳城郊某农村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T3-9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理由是它们能够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

(2)鸡和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鸡的体表覆羽,体温(填“会”或“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猪的心脏主要由组织组成。

(3)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

(4)农作物秸秆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年农田中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请从生态农业角度提出一种合理的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B

6.D

7.B

8.A

9.D 10.C 11.A 12.B 13.A

14.(1)不完全变态 3 鹰

(2)消费者有性生殖

[解析] (1)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体内积累得越多。此生态系统中植物体内的能量流动到鹰的途径有3条,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汞含量最高。(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若阴影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成分,则该阴影为消费者;若阴影表示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鼠、鹰、蛇和蛙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1.C [解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2.A [解析] “雨露滋润禾苗壮”意思是禾苗吸收水分,以满足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3.B [解析] 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瓶子草与细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

4.D [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5.D [解析] 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灭绝,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加,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后来兔的数量又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6.D [解析] 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7.A [解析] 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选项食物链应是草→鼠→蛇→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杀灭森林中所有害虫,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并且很难恢复。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联系。

8.D

9.(1)体内有无脊柱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足、肺捕食和竞争

(2)F 杂食性鸟

(3)B ⑤①②③④⑥

(4)生态系统

10.(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裂完全变态

(2)草→草地贪夜蛾→捕食蝽

(3)自动调节

[解析] 苏云金芽孢杆菌属于细菌,草地贪夜蛾属于动物,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 集中的核区,所以这两种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进行分裂生殖,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题干所述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草地贪夜蛾→捕食蝽。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11.(1)农作物光能

(2)不会肌肉

(3)属于无机盐

(4)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成沼气提供能源,沼液、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用来肥沃田地

[解析] (1)食物链书写时起点是生产者,截止于最高一级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它能够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2)鸡属于鸟类,鸟类动物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所以,鸡的体温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猪为哺乳动物,与人一样,其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3)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为大型真菌,其营养方式为腐生,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去。(4)生态农业主要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农作物秸秆可以变废为宝,发挥甲烷菌等分解者的作用进行发酵,产生清洁燃料沼气,同时沼气池的残渣、废液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可以用来肥沃土壤。

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 专题思维导图 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图ZT3-1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ZT3-2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9.[2015·江西]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江西)中考生物复习 专题复习(三)生物与环境

专题复习(三) 生物与环境 中考考情分析 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关系,自动调节能力和生态2014 2、5 选择题 2 平衡 5、15 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调节能力2015 18(1) 非选择题 1 生态因素 保护环境,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2016 10、13 选择题 2 平衡 8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 2017 17(1) 非选择题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4、12 选择题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2018 16(3) 非选择题 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自动调节 生态因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2019 1、14 选择题 2 成 专题思维导图 江西中考真题

1.[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2016·江西]下列说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匹配的是( ) A.焚烧、深埋地沟油 B.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D.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 3.[2018·江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 B.低碳绿色出行 C.沿河排放污染物 D.禁燃烟花爆竹 4.[2014·江西]图ZT3-1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 图ZT3-1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5.[2015·江西]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6.[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 7.[2018·江西]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A.茎中的形成层和叶芽中的生长点均属于分生组织 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是寄生关系 C.排汗、呼气、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三条途径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在于它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8.[2017·江西]如图ZT3-2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初中生物-主题3 练习题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10%) 第一部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水 C.害虫 D.温度 3.对一只生活在农田里的青蛙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A.蝗虫和水分 B.蛇和蝗虫 C.温度和蛇 D.空气和杂草 4.在珠穆朗玛峰上生物稀少。在那里,生物的生存主要受到()的制约。 A.温度 B.水 C.营养物质 D.阳光 5.小麦在山坡阳面比在山坡阴面生长的好,其主要的生态因素是() A.人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6.海南森林茂盛,但沙特阿拉伯与海南同纬度的地区却是荒漠,起决定作用的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 7.下列现象中,属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鲤鱼能产生几十万粒卵8.寄居蟹寄居的贝壳上往往生长着五颜六色的海葵,你知道海葵与寄居蟹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9.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蚂蚁和蚂蚱 D.牛和人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 11.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向同伴报告蜂源的位置,这反映了生物之间的() A.共生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 12.小刚得了蛔虫病,营养不良、体弱消瘦。从生物因素的角度考虑,蛔虫与小刚之间的关系属于()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13.通过电视,我们看到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狮子捕食羚羊等动物的血腥画面。狮子与被 捕食的羚羊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生物中考试题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2018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2018?乐山)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制约生物 B【解答】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2.(2018?海南)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C【解答】:生物的生命现象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ABD中的自然现象都不具有生命特征,C花开花谢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3.(2018?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阳光C.温度D.水 B【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4.(2018?湘潭)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不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不影响环境 A【解答】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减少,不利于樟树的生长。因此杨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5.(2018?广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A【解答】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 6.(2018?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建议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建议 XX 省沭阳高级中学徐茂田 一、该单元的知识网络 二、 高考要求 1、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和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 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 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的多样性的保护。 三、高考命题趋势 生物与环境专题包括《生物与环境》和《人与生物圈》两个部分,是最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它和《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一起成为了生物学科高考的三大重点。该部分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形成等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近几年高考中,该部分的分值逐年增加,每年都有2个大题考查该部分知识,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1、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能够体现出高考的能力要求,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点章节之一。(1)强调对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正确描述和理解图表所给出的信息,并能运用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能量流动的图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图,“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共生、捕食和竞争的关系曲线等;(2)重视学科内综合的考查。(3)考查理论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最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强调运用生物科学的理论,去解释科研、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4)重视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数据),以及推导实验的能力,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2、从试卷知识分布分析,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因素及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经典案例研究、种群与生物群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两者关系、营养级、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类、生态平衡的原理及应用、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及自净化原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综合题中还可以将细胞亚显微结构基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代谢、代谢类型等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揉为一体进行考查。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湿地、海洋生态系统阳光温度水 种间关系生物圈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生物与环境》填空题专题1(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选择题专题3(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果农在荔枝的植株之间种植山绿豆。 下图是荔枝单一种植园和复合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百分比的柱形图。 (1)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腐生性昆虫属于________。(2)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2.假如你在宁波的某个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呢? (1)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_____(选填“干燥”或“潮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多?_____(选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3)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_____(选填“南”或“北”)。 3.位于我市中心城区北面的幸福湖城市绿肺区,占地面积8.4平方公里,定位为湿地 型休闲植物园,将作为一处大型城市生态生活休闲区,服务于广大市民生活。 (1)幸福湖湿地公园中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流经这个生态系 统的能量终终来源是_______。 (2)小鱼、白鹭、浮游动物、浮游藻类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___;(3)湿地公园经过适度开发和建设,仍然具有生态系统正常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4.地球上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1)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多汁的茎具有叶的功能,是对沙漠________环境的适应。(2)落叶阔叶树冬季落叶,是植物对冬季________的一种适应。 (3)鸟类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________,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 (4)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_______环境表现。5.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一条含鼠的食物链内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 系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考点27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

考点27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准确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通过代谢类型判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消费者一定是寄生异养或捕食异养的生物,分解者一定是腐生异养的生物。 (2)从图中信息判断: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D中有“3”个指出箭头,确定其为“生产者”,C有“3”个指入箭头,确定其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1)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 (2)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3)同一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辨析碳循环过程图解

(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CO2形式进行;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掌握能量流动图解,理清摄入量、粪便量和同化量之间的关系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量。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4)流经生产者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固定”而非“照射”。 (5)流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强调关键词“同化”而非“摄入”或“储存”。 (6)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去向中不存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去向。 (7)未利用:存在现有生物体内的能量。 5.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①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 6.聚焦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计算问题 (1)能量传递效率=某营养级的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注意: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复习目标: 1.复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能量流、物质流以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复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3.掌握人、动物、细菌真菌对生物圈的影响。 复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复习过程: 【知识梳理,快速记忆】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圈 1.概念: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2.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空气中由多种气体组成,该圈层生活着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2)随全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以内的水层中。(3)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合作关系。 5、生物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适应既具有普遍 性,又具有相对性。 (1)骆驼、骆驼刺、旗形树…. (2)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复习提纲25页 (3)鸟类适应飞行的特点:复习提纲26页 (4)家兔适应草食的特点:它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 盲肠;家兔的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其中门齿适于 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 (5)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①用鳍游泳来获取食物 和防御敌害②用鳃呼吸 (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 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6)昆虫适于陆地生活及运动的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考点分析+例题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考核内容 思维导图

考点一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Ⅰ) (1)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3)生物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互助和斗争)和种间关系(捕食:吃与被吃;竞争:植物争夺水、光等,动物有共同食物;寄生:昆虫幼虫与寄主植物;共生:互惠互利等)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而形成的简单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的书写:起点为生产者;用“→”表示能量流动方向;食物链要完整,生产者到该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为止。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5)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顶级消费者体内的有害物质积累最多。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自我调节(Ⅰ)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都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而且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 (3)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换和输出的全过程,成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单向、逐级递减。 (4)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考点四人对生物圈的影响(Ⅰ)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与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2)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产生影响。

2020届中考生物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2018·遵义)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2018·通辽)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7.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8.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有翅。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 C.空气D.岩石 9.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像竹子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题

生物与环境专项测试题 山东省张秀云 一、选择题(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 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 单独处理田块,如图所示中的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 A.2和1 B.1和3 C.2和4 D.3和4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5.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 A.全是分解者 B.只有分解者和生产者 C.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 D.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 生物与环境经典试题汇编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 生态系统经典试题汇编 1.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震后,灾区随时可能爆发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疫情,这些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属于_______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⑵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其目的是控制___ ;此外还应对水源、厕所、帐篷等场所喷洒消毒药物,其目的是切断___ 。 ⑶给灾民注射乙脑、麻疹、甲肝等疫苗,这一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讲是为了保护__ 。从免疫角度讲,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叫(“抗原”或“抗体”)的特殊蛋白质,从而使机体获得性免疫。 三.生态系统 1.右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属于生产 者。剑水蚤、小鱼则属于者。 ⑵在湖泊中还存在着许多腐生和真菌,属于 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 对生态系统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⑶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能量在沿食 物链传递过程中。 ⑷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 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下图的[ ]。

⑸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某兴趣小组调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时,发现有三种生物(以甲、乙、丙表示)构成一条 食物链。在同一时间内分别测定甲、乙、丙所含有机物总量,结果如 图。请据图回答:(9分) (1)甲、乙、丙之间通过的关系形成食物链,据能量流动 逐级的特点分析,生产者为生物,这条食物链 为。 (2)使用农家肥可提高农田生态效益,因农田中的者可将农 家肥所含有机物转化为,供生产者再利用。 (3)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 的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如果人们的活动使丙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乙的数量,从而破坏这种稳定状态,这表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 3.右图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8分) ⑴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 统称为。 ⑵图中A是者,B是者,它们之间通过 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和。 ⑶C是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 和。从图中分析可知,C对生态系统的物 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4.下图示我国南方一种新型的“桑-蚕-气-鱼”农业模式,该模式将蚕沙(蚕粪)、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发酵制成沼气,用沼渣喂鱼及为桑树施肥,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分析回答:(8分)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由生产者与者之间通过 的关系形成的。“桑-蚕-气-鱼”是不是一 条食物链?。 (2)右图中的生产者是,它通过作用固 定光能,合成有机物;而分解者是腐生的,它对生态系统的起着重要作用。 (3)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 5.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 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系列——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一、 知识回顾 生物的特征: 概念:地球上有_____生存的圈层 生物圈 范围:________的下层、______的表面和________的上层 作用: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_____、_____、适宜的______、 稳定的________、空气和生存空间等基本条件 生 物 的 生 活 环 境 生物圈与 栖息地 环境对生物 的作用因素 栖息地:在 _____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 种各样的栖息地,栖息地的________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_____: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_____:生物间的互助、斗争,如:__ _、__ _、_ __等。 生 物 与 环 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生物既能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环境。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_与_____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 ______: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定义: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和 食物链 生物富集:一些有害物质、重金属沿食物链在生物 体内不断 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 _____结构 生 态 系 统 食物网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 的类型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__ __彼此交织在一起而形成。 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能量流动: 沿食物链逐级_______流动。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_____从无 机环境开始,经回到无机环境 物质循环 特点:周而复始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 (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水域: _____、_____)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如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 1

2020年中考生物复习主题二生物与环境课时训练0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课时训练(三)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限时:40分钟) |基础达标| 1.[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B.生态系统中,能为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只有生产者 C.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大自然 2.[2018·北京四中期中]如图K3-1表示某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积累的毒素最多 B.②与③是竞争关系 C.④是消费者 D.③的数量最少图K3-1 3.[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最能体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的是( ) A.表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 B.表明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 C.表示了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D.表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4.[2019·朝阳一模]园博园是利用砂石垃圾回填坑为场址,以再生水净化为核心的人工湿地生态公园。对以下 改造操作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铺设减渗层,防止缺水干涸 B.回填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及砂石,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 C.园区内应只种植芦苇,避免多种水生植物之间的竞争 D.引入鱼类等动物时,应考虑不同物种的数量及比例 5.[2019·房山二模]图K3-2为房山区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K3-2 A.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C.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减少 D.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 6.[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处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 ) 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7.[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散失主要是指( ) A.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 B.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过程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D.包括A、B、C三个过程 8.[2019·延庆一模]位于延庆区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不仅有野兔、狐狸,还有黑鹳、金雕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保护区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B.保护区内野兔→狐狸→金雕构成一条食物链 C.黑鹳产卵行为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D.金雕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9.[2019·怀柔一模]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中都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 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阳光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温带落叶 林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3 生物与环境(B)(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B)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9·海南高考)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 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C[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A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B正确;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相同,C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 ] ●2.(2019·青海省第一中学高三模拟) 在某种人工控制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υ=(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0~t4范围内该种群呈“S”型增长 C.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 D.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等于t4与t6时的差值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0~t4范围内种群数量增长,在t4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t4~t6时种群数量降低,所以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0~t4范围内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在t4时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故0~t4范围内该

专题3 生物与环境

专题3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2. 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B)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制约生物 3. “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 A. 温度、水分 B. 水分、日照 C. 日照、温度 D. 温度、土壤 4. 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D) 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5.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D) A. 阳光→草→牛→虎 B. 草→鼠→鹰 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 6.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C) A. 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 B. 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 C. 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 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 7.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 蚯蚓靠刚毛的收缩就能进行运动 B. 鲫鱼向前的动力来自尾鳍 C. 蚯蚓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D. 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8.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C.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9.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B) A. 阳光→草→兔→狐 B. 草→兔→狐 C. 狐→兔→草→细菌 D. 狐→兔→草 10. 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C)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导学案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考点扫描 1.认识生物的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生物圈的范围以及它对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等。 3.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与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的关系。 4.理解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及其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5.认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核心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三、考点透析 考点一:生物的特征(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学习,你还记得生物的特征吗?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排出产生的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 例1.“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考点迁移: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 B.地层中挖掘出来各种生物化石 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D.H7N9禽流感病毒 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离不开环境,环境影响着生物,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如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例2.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例3.右图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 A.兔和青蛙 B.兔和蛇 C.鹰和蛇 D.鹰和青蛙 考点迁移:水葫芦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引入后,很 快在部分水域蔓延,并威胁水中的其他生物。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决定环境 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