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在短期内尚未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

表1 2007~2011年重庆“一圈两翼”GDP总值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2》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从表2可发现,2011年“一圈”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35∶56.36∶37.29;渝东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5.23∶52.35∶32.42;渝东南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88∶50.59∶32.53。主要特点为:“一圈”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大,尤其是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达到37.29%,这说明了“一圈”的发展水平比“两翼”高;而“两翼”的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需要提升。

表2 2011年“一圈两翼”产业结构对照表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12》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地形特点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重庆地形的多样性导致了重庆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均。“一小时经济圈”所处地形较为平缓,平均海拔在300米以下,交通便利,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而“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海拔相对较高,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交通不便,限制了城镇化的进程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两翼”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能源资源,但由于地形的限制和交通的落后,很大程度制约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布局以及技术条件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均衡。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集中地区,工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但传统产业比重高;高新产业虽然这几年来有所增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突出。其中“一小时经济圈”以信息产业和制造业为主,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相对较强。而“两翼”则以农产品加工和能源加工等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经济发展政策导致发展不均衡。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是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在于,区域内各个地方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整体利益的需要,定位自身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以实现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共赢④。在很大程度上,重庆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一圈”优于“两翼”,同时,各区(县)对经济资源的争夺,也不利于区域间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进行。

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规划为引领,调控区域差异。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依赖于宏观经济政策,而发展规划又是重中之重。在发展规划中要加强对“一圈两翼”发展的分类指导,相关调控必须突出重点,确保规划目标和各区域发展得到平衡。重庆都市经济区是经济核心区,是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强工业结构升级改造,实施“退二进三”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渝西经济区总体上工农业生产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可编辑版】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第一增长极:珠三

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则是主动出击,是一种提升战略。这一极也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发展模式的复制,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北部增长极,辐射和驱动中国北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5-01-09T10:01:46.220Z 来源:《教育学》2014年10月总第71期供稿作者:张东青刘瑞连[导读] 山东是中国的人口、经济大省,而泰安市又是山东省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以泰安市为例张东青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55100;刘瑞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255410 一、前言 为什么要实现城乡协调呢?从一般的道理上讲,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化。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处于相对封闭的自我循环之中,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是制约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山东是中国的人口、经济大省,而泰安市又是山东省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泰安市虽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日益悬殊,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所以当前研究泰安市城乡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泰安市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重道远。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虽逐步加快,而且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差距逐年缩小,但农民收入的增速毕竟仍低于城镇居民,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逐年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也呈扩大趋势,由2005年的 2.27:1上升到2010年的2.51:1,若加上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还会增大。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致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出现较大差异,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远远大于城镇居民,但工作环境以及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 3.财政对农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县乡财力脆弱,人均财政收支比较低,对农村居民增收支持力度有限。目前,泰安市还有半数的财政补贴区县,其他县市区也是吃财政饭。 4.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农村的社保体系还较孱弱,保障水平与城镇相比还比较落后。目前泰安已经建立的农村特困人群低保体系的标准还非常低,范围也较窄。 三、泰安市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的不同是城乡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政府管理部门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对农民限制过多,服务过少,既不利于城市带动农村,也不利于农村内部搞活。 2.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促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农业支持优先发展工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加强。近几年尽管在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投入,但电力、交通、通讯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都在围绕城市中心展开,城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物质基础的差距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差距,进而推动城乡收入的差距。 3.劳动力转移难度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控制投资规模、清理建设项目,客观上减少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岗位,此外,近年来乡镇企业不景气,全面实行了改制,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很多在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又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这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不利影响,限制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 四、泰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用水、用电及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在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方面,提高向农村人口投资的比例。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要发挥泰安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大对重点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靠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提高农民收入。 3.以消除体制性障碍为前提,统筹城乡居民就业。首先要实行城乡一体化就业方针,然后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最后要做到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4.以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在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要有地方立规或制度作后盾,以不同类型地区发展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五、结论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大胆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涵义及其研究意义,认为城乡协调发展是城乡融合、城市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等经典概念的思想精髓,它将贯穿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始终,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然后又从泰安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本市城乡发展的现状从城乡劳动力要素配置、资金要素配置、物质要素流动及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城乡发展存在差距的结论,进而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最终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城乡协调发展途径。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推进策略 我国城乡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的二元割裂极为严重。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交流不断扩大,有不少制度改革使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所谓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是使农业和工业这两个不同的产业形态同质化,也不是使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景观趋同化,而是通过调整目前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城乡获得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藉此消灭传统城乡差别,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产品市场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新模式。 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割裂的一系列制度,有很多已经被相关法律法规固化下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并持续影响着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一)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只能靠自己出钱。 (二)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三)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城乡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结构发展失衡等问题展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路径空间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学中,城乡是一个极化和计划区域,城市是区域核心,与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腹地形成经济区域,城乡应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乡之间存在着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城市以其辐射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其依托,二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人员、技术的交流,城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工业优先城市偏向的重工业发展模式,致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即使农村乡镇企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没有和城市工业形成合理的分工,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使得城乡要素不能流动,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由于城乡之间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严重分割对立、非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我国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阶段(白津夫,2009)。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经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空间模式等创新的视角,探讨了统筹城乡的路径和模式选择等问题。 一、从区域经济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从城市经济视角的分析 经营城市的视角。“腾笼换鸟”是经营城市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使一些污染大、效益差的城市工业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到郊区或农村乡镇,企业降低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进而提高效益。腾出来的土地则发展一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_图文.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4-11-31; 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5-04-24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11307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471143、 41201176 资助。 [Foundation:Key Project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130748,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471143,41201176.]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艳飞 (1987- , 男, 山东寿光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研究。 E-mail:wangyf.13b@https://www.doczj.com/doc/076778694.html,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刘彦随, 博士, 研究员,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E-mail:liuys@https://www.doczj.com/doc/076778694.html,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艳飞 1,2, 刘彦随 1,3, 严镔 1,2, 李裕瑞 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基于 GIS 技术和 ESDA 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 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 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②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③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 东中西分异, 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④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 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关键词 :城乡发展; 协调指数; 中国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2019年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么时候启动?要解决什么问题?从哪里着手?我们认为,下一个开发重点或者说第五增长极,应该是以中部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如果说第四增长极是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和下岗职工的问题,那么第五增长极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我们在此粗浅地提出第五增长极的理论问题和基本思路,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一、第五增长极提出的战略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和赶超战略,该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节衣缩食,以农补工,促进农村资源向城市和工业转移,农民和农业剩余向国家集中,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工商资本的原始积累,快速实现富国强民的战略目标。在实施以农补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过程中,年代还同步实施过西线开发战略。改革开放后,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向了极端,年代末期集中全国的资源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年代中期重点建设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的规划。多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成绩斐然,构筑了中国四大增长极,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和东北三省(正在构筑中)。

第一增长极:珠三角。开发珠三角的目的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寻找出路,寻找增长的突破口。为了搞好珠三角这块“实验田”,国家给予珠三角一系列配套的特殊优惠政策,珠三角不负众望,先声夺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中国第一增长极。但是珠三角的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难以“达则兼济天下”,撬动规模庞大的国民经济。直到现在,以珠三角为中心的第一增长极还处在极化过程中,对外的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暂时只能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学习和示范作用,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其他地区构建辐射能力更强的新增长极。 第二增长极:长三角。打造长三角是对珠三角反思的结果。邓小平同志认为,没有同步开发上海是最大的失误。痛定思痛,中央政府决定通过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构建中部增长极,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起飞,弥补珠三角辐射带动力不够的缺陷。从功能上看,第二增长极是对第一增长极不足的补充和协调,从增长极的类型看,第二增长极是第一增长模式的推广和延伸。国家特殊的、优惠的发展政策和大量投资铸就了长三角的辉煌,长三角经济一日千里,很快成为了中国第二增长极。但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长三角对长江经济带的扩散效应远小于极化效应,第二增长极暂时还难以舞活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仍是“蚍蜉撼大树”。鉴于这种情况,就必须构建新的增长极,促进更多地区经济起飞。 第三增长极: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带。从决策角度看,开发珠三角、长三角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一种转型战略,开发京津唐及渤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我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重大挑战,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直接将经济发展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这里的条件允许范围包含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允许,也包含着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社会公众的心理状况、技术利用等的允许,是一个保证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为虽能引起经济的临时性发展,但必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经济发展后遗症。在我国,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环境的治理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这已经是近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党和国家一直注重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占上风的事实———宁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也要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手中有钱、人人幸福指数持续下降的局面。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于政策得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在可控范围内。我国虽然也强调环境保护,但彻底实施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从近几年治理雾霾开始,加上许多诸如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国的经济转型。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可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等的差距随着整体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开始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依然尖锐。几十年前,经济落后、技术落后……许许多多的落后,为了某些需求,导致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的社会发展局面的出现。现如今,经济总量已经是过去的许多倍,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处于高水平。环保技术、治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矛盾依然尖锐,这就值得国家的相关部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徐艳红3 21

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在大中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小城镇也应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实现中小城镇的发展, 要把产业发展与其结合起来,协调可持续地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问题发现转变的过程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的方法进行论述。着重讲述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及意义, 过去中小城镇发展的问题, 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改善其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 产业发展、中小城镇发展、协调、经济 一、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发展的关系及意义 产业是位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 ,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产业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产业发展一般包括: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产业发展政策等。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城镇以城市为依托,以乡村为腹地,是城市与乡村连接的纽带,是城镇企业集约化的载体,是经济繁荣的源动力,对推动城镇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就业、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小城镇的发展关键在于繁荣中小城镇经济,合理引导城镇企业集聚、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产业化经营等与中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应抓住机遇,适时引导中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而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其意义非常深远。这种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城镇发展中的矛盾,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自身素质;有利于缓解内需,为整体产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中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和 发展过程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发展缺乏科学性总体发展缺乏科学性规划,缺乏适宜城镇特点发展原则性与标准化的指导,大多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模式。由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农民自发的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农村经济越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越提高,这种自发性就表现的越强烈。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总体指导原则不尽明确,缺少宏观协调规划,加之受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的影响,这种自发性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地方发展成为盲目性和随意性。 2.发展缺乏合理性发展缺乏约束,致使盲目发展、随意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商业网点偏居一侧,信息不通,交通不便,城镇的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不利于吸引投资及发展多样化的产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运作方式与市场机制脱轨;不利于保护环境,人民的生活环境受到极 大破坏;不利于政府较好地发展其职能及监督作用。 因此,做好产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发展协调的工作尤为必要、尤其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