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2812外部接口XINTF资料

F2812外部接口XINTF资料

F2812外部接口XINTF资料
F2812外部接口XINTF资料

F2812外部接口XINTF

什么是外部接口,外部接口有什么作用,怎么去配置和使用这一块。今天了解了这部分的知识,现将其详细的记录下来。先看一下什么是外部接口。外部接口是F2812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重要接口,这些外部接口对应着CPU内部的某个存储空间,CPU通过对存储空间进行的读写操作间接控制外部接口。书本上抄下来的定义,很是官方啊,不好懂。再来看一下接的是一些什么,估计是不是会好理解一些呢?一般用于RAM,FLASH等。哦...估计是内部数据或者是程序存不下了,找一个外面的片子来做存储区扩展用的接口。

外部接口有哪一些线呢?有片选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读写使能信号线、以及其他信号线。

F2812中外部接口被映射到5个固定的存储空间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片选信号。当系统使能片选信号后,数据自动存储到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嘻嘻!就喜欢这一句自动存储。

所有的数字芯片不能少的一条主线就是时钟,这个模块的时钟怎样呢?答:XINTF模块的时序都是参照F2812的内部时钟XTIMCLK。大小可以人为设定为系统时钟或系统时钟的一半。

F2812中XINTF的使用

想使用XINTF先要弄清楚里面有些什么,外面有些什么引

脚需要接线。

XINTF一共有5个空间,分别是Zone0、Zone1、Zone2、Zone6、Zone7,每个空间有相应的片选信号线连接到外面。其中1、2共用一根片选线,6、7共用一根片选线;2、6共用相同的外

部地址,外部首地址0x0 0000、尾地址0x7 ffff;1、2占用的

外部总线地址不同,0的为0x2000~0x3fff、1的为0x4000~0x5fff;空间7可以作为外部启动的存储空间,由于这个空间的特殊性,所以暂时不打算用,也就不放在这里讨论了。

观察了一下开发板,CPLD的接线为8根数据线,五根地址线,空间0、1共用的片选线,还有R/W读写信号线,WE写使能信号线,RD读使能信号线。

对XINTF空间的操作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引导、激活、跟踪。

引导:访问区域的片选信号为低,相应地址放在外设总线上,引导部分的周期通过XTIMCLK来配置时序。

激活:访问外部设备,由于我只进行读操作,所以将读使能信号线拉低,外部接口的数据被锁存到DSP中。暂不打算使

用XREADY信号采样。

跟踪:跟踪周期是指读写信号置成高电平之后片选信号仍然保持低电平一段时间。

由于是使用开发板,为了使DSP与片外的RAM和FLASH

不产生干扰,将数据配置在空间0、1的片选信号线上,在CPLD 端未接有效的片选信号,相当于不产生任何作用,以防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而死掉。使用这一块的主要目的是接收CPLD发出来的8位并行数据,在激活部分仅仅使用了读信号为低,让DSP一直处于读数据的状态。

使用空间0、1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地址,所以根据程序来修改,对XINTF模块寄存器做一个分析,其他的空间区域寄存

器也大同小异。配置寄存器XINTCNF2,可以控制所有的区域空间一样,时序寄存器(XTIMINGx)个空间不同。

配置寄存器。再给的学习板做给的程序中有这几位做了设定:XTIMCLK=1选择为1/2系统输出时钟;CLKOFF=1关闭XCLKOUT模式,为了节电和减少噪声,复位后该位被置1;CLKMODE=1使得XCLKOUT=XTIMCLK/2;WRBUFF=0没

有写缓冲,CPU等待外部接口访问结束才可以执行程序。

时序寄存器。USEREADY=0访问区域时XREADY信号被

屏蔽;XSIZE=3只能这样设置呀,不知道是为什么,占有两位数据,其他的三中设置都是错误的哦;XWRACTIVE=7写操

作激活阶段等待状态周期选择为7;XWRTRAIL=3写操作跟

踪阶段周期为3;XWRLEAD=3写操作引导阶段周期为3;

XRDLEAD=3读操作引导;XDACTIVE=7读操作激活;XRDTRAIL=3读操作跟踪;X2TIMING确定上述的六个周期是否需要加倍,=0不加倍,=1为两倍。

XBANK寄存器。BCYC=7,确定连续访问之间添加的XTIMCLK周期个数;BANK=0,因为暂时打算使用Zone0的空间区域。

好,该设置的寄存器都设置好了,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了呢,先试一下看看数据能否从D0~D7的管脚锁进到DSP中。

浅谈2812上的外扩接口XINTF

XINTF全称是eXternal INTerFace。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外部中断,居然用了那么多管脚。后来拿到现在用的实验板后看例子才知道是外扩接口。

这个功能(模块)只在2812上有,它把外设直接映射到寻址空间的五个区域内。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外扩存储设备具有和片内内存相同的地址空间。可以直接通过地址进行访问。(插图)

上图是来自2812数据手册的XINTF示意图,XINTF的地址范围并不连续,共分为5个区域

8K的Zone0和Zone1

512K的Zone2和Zone6

16K的Zone7

用例子来说,当你读取0×2001的时候,这个地址属于zone0,硬件就会在nXZCS0AND1引脚上产生选通信号,转换后的实际地址通过XA线传递给外扩部件,相应的数据通过XD返回到DSP。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XINTF相当于是一个MMU。

1.XINTF接口总线映射到5个区,区0,1,2,6,7;

2.每个区都有一个内部片选信号,区0,1的片选信号,区6,7

的片选信号在内部AND(与)后,通过管脚输出,所以实际的片选信号为三个,XZCS0AND1, XZCS2, XZCS6AND7. 3.区2,和区6共享相同的外部总线物理地址,起始外部总线物理地址为0x00000-0x7ffff,两者靠片选信号

XZCS0AND1, XZCS2区分。

4.区0,区1使用相同的片选XZCS0AND1,但是两者外部总线物理地址不同,区0为0x20000-0x3ffff,区1为0x40000-0x5ffff,因此两者的片选XZCS0AND1要和其地址总线的13,14位

XA{13],XA[14]通过外部逻辑配合才能产生能够区分区两者的有效片选信号。(详细方法可见TI相关文档)

5. 区7只有当XMP\MC引脚复位的时候被拉高才能被外部总线连接,如果该区复位时未连接,复位后,可以通过XINTCNF2的XMP|MC位,使能该区。

如果区7复位时连接,2812认为复位位置以及向量表存在该区域,因此区7可以存储用户引导程序。

当区7未映射到外部总线上的时候,区6仍然可以访问区7的物理空间,因为区6的物理空间和区7 是重合的,并且两者使用相同的片选XZCS6AND7,就是说尽管区7未映射,区7的物理空间仍然可以通过区6来使用.

区7的逻辑空间0x3F C000 -0x3F FFFF对应的19位外部地址总线的物理地址为:0x7 c000-0x7 fff,

区6的逻辑空间为:0x10 0000-0x17 ffff,对应的19位外部地址总线的物理地址也为:0x0 0000-0x7 fff,

区7和区6的外部总线的高端物理地址重合.

6.“写紧接着读”流水线保护,由于流水线工作的时候,2812的读修改写操作机制为了提高效率,会先读后写,对于数据存储器来说提高了效率,但是对于外设寄存器会产生状态位错误,因此2812的内部寄存器都带有”写紧接着读”流水线保护保护机制,即写紧接着读这种情况下,仍然是先写后读。

XINTF的区1也有这种“写紧接着读”流水线保护保护机制,因此适合接外部外设。

其他区如果接外部外设,则要人工处理”写紧接着读”这种情况(插入NOP指令)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对接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式以web service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采取UDDI v2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 接口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SSL认证等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接口规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标准,实现接口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 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 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标准,实现接

通讯录系统需求分析

通讯录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引言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陌生人之间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联系。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些信息是没跟人必须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再次见面无法马上想起关于这个人的记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开发一套通讯录管理系统很重要,我们结合这次课程设计开发以下的通讯录管理系统方案。 二、编写目的 本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每个人的通讯录,给每个人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平台,防止手工管理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功能需求 通过对自己及朋友的通讯录的询问以及了解,一个完整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应该包括:数据集模块,登录窗体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主窗体模块,通讯录数据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登录信息查询模块。本系统主要实现我们信息的管理,包括我们平时朋友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及一些辅助项目的管理,如登录系统用户管理和用户组管理。 整个系统模块划分如下图: 图1 系统模块图 1、数据集模块 通过此模块来统一管理通讯录管理系统中用到的数据库连接控件、数据源控件、数据集控件和数据查询控件。 2、登录窗体模块

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分为三类:管理员、组长和一般工作人员。 在登录窗体模块中,系统还将自动记录登录用户的用户名和登录时间。 3、系统管理模块 用户通过此模块来管理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包括登录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名称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 在这个模块中包含2个子菜单: ●用户管理:可以进入到“系统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进行系统用户的添加、修改、 查询和删除操作。 ●用户组管理:可以进入到“用户组信息”管理模块,进行用户组的添加、修改、 查询和删除操作。 在进行登录用户组和登录用户记录的添加保存时,应该进行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记录的用户名是否重复的检验。如果重复,则对用户进行提示,只有不重复才能进行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记录的添加。 在进行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记录删除时,要弹出提示窗体让用户确认是否删除,只有在用户确认以后才能进行用户组和系统登录用户记录的删除。 在进行用户组的添加修改时,对于用户组长字段,要提供一些用户名,便于用户选择。 在进行系统登录用户记录的添加修改时,对于用户组字段,要提供一些用户组名称,以便于用户进行选择。 4、主窗体模块 用户通过此模块可以显示系统的主菜单,也可以执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 在主窗体模块中,包括3个子模块:通讯录数据管理子模块、信息管理子模块和登录信息查询子模块。 在通讯录数据管理子模块的“通讯录数据管理”菜单中,包含4个子菜单。 ●数据管理:可进入同学信息管理子模块,进行信息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 ●数据查询:可进入同学信息详细查询的管理子模块,根据用户设置的条件,进行 同学信息的详细查询操作。 ●数据统计:可进入同学信息的统计子模块,根据用户设置的条件,统计符合条件 的同学人数。 ●数据报表:可进入同学信息的报表子模块,将同学表中的信息导出到excel表中, 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信息管理子模块的“消息管理”菜单中包含4个子菜单。 ●发送消息:进入信息管理子模块,给同学写留言。 ●查询信息:进入信息管理子模块,查询给同学写的留言。 ●修改信息:进入信息管理子模块,修改给同学写的留言。 ●删除信息:进入信息管理子模块,删除给同学写的留言。 在登录信息查询子模块中,具有管理员身份的用户通过此模块来管理系统用户的登录信息,包括系统用户的登录时间和退出时间的查询等操作。 最后单击“退出本系统”菜单,便可以退出通讯录管理系统。 四、E-R图 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实体有:用户、用户组、同学、信息还有登录登记,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下图: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500字) 一、设计思想 通讯录管理系统是每一个用户管理通讯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管理信息系 统,它的内容对于用户的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通讯录管理系统应 该能够为每一个用户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大大的方便用户合理的管理通讯录。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通讯录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 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通讯录管理的效率,也是用户理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 开发这一系统的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存储大量的通讯录信息,安全、高效; 第二、只需一档案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人力; 第三、可以迅速查到所需通讯录信息。 二、系统架构及运行环境 系统架构: 运行环境: 1、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 2、技术平台:.Net Framework 3.5 三、系统数据库介绍 用户:用户名,密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姓名,工作单位,电子邮件,头像 用户登录

联系人 数据库表结构:登录表

联系人表 四、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由1个功能模块(主界面)和5个表单(新增联系人,删除联系人,修改联系人信息,视图,搜索联系人)组成。 主要功能: (1)录入所有通讯人员的相关信息,当单击新增按钮时,就会弹出

增加信息的窗体。 (2)修改当前记录:当选择功能菜单时,会出现一个新用户界面对话框用户根据对话框提示进行当前记录的数据的修改直到修改完所有的信息 (3)删除记录:当用户选择要删除人员的姓名即可删除 (4)查询记录:本程序可以通过姓名、电话进行查询。 五、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登录窗体

系统对接设计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 3.7.3 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 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 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 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 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 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 3.3.8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

API 个人通讯录调用的说明

有关的API 调用 背景知识 (用户属性) 和个人通讯录有关的用户属性 属性名 类型 说明 iaddress 字符串 类似 vcard 格式的字符串, 包含了用户个人通讯录的所有联系人以及分组信息 有关 iaddress 属性的字符串格式, 在下一章中再详细说明 属性及值均是使用URL 参数的方式以字符串来传递, 使用 & 连接多个属性, 使用 = 连接属性和值 比如要传递属性 a, 值为 xyz, 则传递的字符串为 a=xyz 假如值中包含特殊字符则需要使用URL 的标准来编码 比如要传递属性 a, 值为 x=x, 其中"="是特殊符号需要编码为"%3C", 最终传递的字符串为 a=x%3Cx 对于中文字符串, 进行URL 编码时要使用 GBK 字符集 1. 通过 GetUserInfo 调用获取用户的个人通讯录内容 Java API 接口调用 APIContext getAttrs(String userAtDomain, String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C API 接口调用 API_RTCODE API_GetUserInfo(const char * lpszUserAtDomain, const char * lpszParams, APIContext *pContext ); 其中 attrs/lpszParams 的值为: "iaddress=", 表示要获取个人通讯录内容 执行成功的返回值的格式是 "iaddress=通讯录内容", 其中属性值经过了编码(如上一节的说明) 2. 通过 AlterUserInfo 调用更新用户的个人通讯录内容 Java API 接口调用 APIContext changeAttrs(String userAtDomain, String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C API 接口调用

微信通讯录Api说明

///

/// 创建部门 /// /// 调用接口凭证 /// 部门名称。长度限制为1~64个字符 /// 父亲部门id。根部门id为1 /// 在父部门中的次序。从1开始,数字越大排序越靠后 /// 部门ID。用指定部门ID新建部门,不指定此参数时,则自动生成 /// 代理请求超时时间(毫秒) /// Beyondbit.WeiChat.Qy.AdvancedAPIs.MailList.CreateDepartment(string accessToken, string name, int parentId, int order=1, int?id=null, int timeOut=Config.TIME_OUT) /// /// 更新部门 /// /// 调用接口凭证 /// 部门id /// 更新的部门名称。长度限制为0~64个字符。修改部门名称时指定该参数 /// 父亲部门id。根部门id为1 /// 在父部门中的次序。从1开始,数字越大排序越靠后 /// 代理请求超时时间(毫秒) /// Beyondbit.WeiChat.Qy.AdvancedAPIs.MailList.UpdateDepartment(string accessToken, string id, string name, int parentId, int order = 1, int timeOut = Config.TIME_OUT) /// /// 删除部门 /// /// 调用接口凭证 /// 部门id。(注:不能删除根部门;不能删除含有子部门、成员的部门) /// Beyondbit.WeiChat.Qy.AdvancedAPIs.MailList.DeleteDepartment(string accessToken, string id) /// /// 获取部门列表 /// /// 调用接口凭证 /// 部门ID。获取指定部门ID下的子部门 /// Beyondbit.WeiChat.Qy.AdvancedAPIs.MailList.GetDepartmentList(string accessToken, int?id =null) ///

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

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系统设计说明书 班级 07软工A2 组号第 1 组 拟制人张超 审核人郁盈盈 2010年10月25日

目录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预期读者 (1) 1.4参考文献 (1) 2任务概述 (2) 2.1目标 (2) 2.2运行环境 (2) 2.3需求概述 (2) 2.4条件与限制 (3) 3总体设计 (3) 3.1功能模块分析 (3) 3.1.1功能分配 (3) 3.1.2模块设计 (5) 3.2总体结构及模块结构 (5) 4数据结构设计 (8) 4.1逻辑模型设计 (8) 4.2物理模型设计 (9) 4.3数据库设计 (9) 5接口设计 (10) 5.1外部接口设计 (10) 5.1.1界面设计及说明 (10) 5.1.2软件接口 (17) 5.1.3硬件接口 (17) 5.2内部接口设计 (18) 6运行设计 (18) 6.1运行模块的组合 (18) 6.2运行控制 (18) 6.3运行时间 (18) 7出错处理设计 (18) 7.1出错输出信息 (18) 7.2出错处理对策 (18) 8安全保密设计 (19) 9维护设计 (19)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是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的总体设计和实现说明,记录了系统整体实现上技术层面上的考虑,并且以需求说明作为依据,同时该文档将作为产品实现、特性要求和控制的依据。 软件开发小组的每一位参与开发成员应该阅读本说明,以清楚产品技术方面和实现策略,本手册将进行技术评审和技术的可行性检查,同时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高效开发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 1.2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个人通讯录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07软工A2第一小组 用户是一般个人。 本产品是针对为能本地化无网络的获得通讯录信息的需求而设计的,主要功能包括,对联系人的信息管理,实现各种搜索方式及排序,实现联系人分组及组管理等功能。 1.3预期读者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项目的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维护人员。 1.4参考文献 [1]. 《https://www.doczj.com/doc/075695487.html, 2.0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马颖华苏贵洋袁艺苏桂涛编著 [2]. 《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蔡敏徐惠惠黄炳强编著 [3]. 《C#数据库系统开发完全手册》明日科技张跃延许文武王小科编著

软件系统平台对接接口方案

1系统接口设计 1.1接口设计原则 接口设计总体上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精分解的设计原则,尽量减少各系统间、系统内各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复杂度、保证实现的通用性、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具体原则如下: 主要原则 (1)所有的接口设计需遵循ITSS标准及行业接口规范; (2)技术上采用SOA组件化设计思想,实现系统间的松耦合。 其他原则 (1)使用简单、快捷,通用性好,可靠性高; (2)充分考虑接口所涉及系统的应用扩展,灵活支撑需求变化; (3)保证接口数据在接口所涉及的各个系统间的一致性; (4)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应具有传送和接收后的确认过程; (5)以XML格式数据为主要的数据传输载体。 1.2接口定义与分类 1.2.1内部接口 内部接口主要是指各个子系统间的接口关系,主要包含数据接口和服务调动接口。 1、内部系统间数据接口 主要是各子系统间数据共享接口。 2、内部系统间业务服务调用接口 主要是各个子系统间业务服务调用接口。

1.2.2外部接口 本项目是在文艺资源系统整合一期基础上建设,主要接口来源于整合一期中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1、与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对接接口 与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对接,实现会员数据、作品数据交换至文艺资源数据库。 2、与身份认证系统对接接口 与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实现用户统一认证管理。 1.3接口设计模式 1、接口定义 接口是指用于完成各系统间和系统内部数据传递的接口。在系统中通常设计成一个数据库文件或接口转换模块,传出数据的系统通常对数据事先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需要接收数据的系统按照用户的要求(用户事先定义的数据模式),通过接口完成数据传递的任务。 (1)数据模式 接口的核心是数据模式,所谓数据模式是指应用系统对要传递的数据应在数据的来源、内容、定义、分类、汇总、数据格式、数据去向等方面的处理上做出相应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数据模式是在软件初始化阶段由用户设定的,投入应用时大量的数据采集完全自动化。同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用户也可以对数据模式进行修改和维护,甚至重新定义。 (2)传递数据的形式 对于传递数据的形式,不同的软件系统可采用不同的策略:一种是由接收数据的系统采取主动按照数据接口定义到对方系统去识别、采集。一种是由要传出数据的系统先对数据进行加工,然后按照数据接口定义将数据传递过去。如果是系统内接口,一般采用的是第一种,系统内外系统间的数据传递一般是第二种。 2、系统内部接口 系统内部接口适合于本项目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要传递的数据的格式、内容基本上相同,无需再加工处理。接口不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而

通讯录详细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组员: 1210431107 孟磊(项目组长) 1210431119 张静 1210431039 左依婷 1210431041 王庆喜 1210431075 杨江峰 12级计算机软件一班

目录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定义 1.4 参考材料 2.程序系统的结构 2.1 运行环境 2.2 系统组织结构 3. 程序主要模块设计说明 3.1 程序描述 3.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3.3 性能 3.4 输入输出 3.5 算法 3.6 流程逻辑 3.7 接口 3.8 存储分配 3.9 注释设计 3.10 测试设计 3.11 限制条件 3.12 尚未解决的问题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将对通讯录系统软件开发的详细设计进行描述,本文档的读者是项目策划、设计和评审人员。 1.2背景 本项目作为《软件文档写作》课程的训练项目提出,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开发小组进行管理。希望学生通过通讯录系统软件设计开发,了解软件文档的相关标准和编写原则,训练并掌握软件各类文档写作的技巧,同时提高学生使用Java 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 本项目的名称:通讯录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提出者:指导老师 本项目的开发者:本小组 项目需求方:日常管理 用户:管理员 1.3定义 通讯录管理系统名称 1.4参考资料 《开发要求说明》.《软件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

2程序系统的结构 2.1运行环境 (1) 设备 硬件最低要求:CPU PⅢ以上PC服务器,内存32MB以上,硬盘15MB以上。 (2) 支持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等能 3程序主要模块设计说明 3.1 程序描述 给出对该程序的简要描述,主要说明安排设计本程序的目的意义,并且,还要说明本程序的特点(如是常驻内存还是非常驻?是否子程序?是可重人的还是不可重人的?有无覆盖要求?是顺序处理还是并发处理等)。 3.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1) 打开通讯录系统显示欢迎界面:具体实现函数 (2) 菜单处理函数管理程序的用户界面操作,用户通过提示选择想要进行的操作:具体实现函数

通讯录需求说明

通讯录需求分析 1、目标: 本软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手机通讯录的管理功能,给用户呈现出简单,美观的界面,是用户能够更加容易与快捷的实现自己想要完成的操作。 2、用户登录 功能描述: 根据用户名和初始密码进行登录,验证通过后进入主窗体,输入有误则提示错误消息。如果忘了密码可在登录界面根据设置的提示找回,即登录界面有找回密码选项,在错误信息窗体也具备此功能。。第一次登录提示信息为用户的生日,第二次以后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设置提示(详见设置提示功能)。 3、功能分析 通讯录管理:增加删除联系人,修改联系人数据 通讯录查询:可以实现按姓名和电话号码分别查询 用户管理:密码修改,增加删除用户 安全性要求 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表示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用户身份不被盗用 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4、用户信息维护 功能描述: 将用户的操作请求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收到用户操作请求,验证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然后返回提示信息。若验证没有通过,则返回主窗体。用户可分为管理员、A类用户和B类用户,A类用户可以对B类用户进行查询、添加、修改操作。管理员可以对A类用户、B类用户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也能够对两类用户的权限进行调整。 输入输出数据: ·功能描述: 增加联系人,修改联系人信息,删除联系人

6、查找联系人 ·功能描述 输入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也可以按联系人姓名,工作单位,或手机号码查找联系人, 并查看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组信息维护 1.功能介绍: 用户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公司对多数联系人进行分组,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取不同的名称。可以对联系人组进行查询、添加、删除、更新,以方便与联系人的联系。 输入输出数据 7、备忘提醒 功能介绍: 1.生日提醒: 本软件自动对每一个联系人的生日进行检索,并默认设置为每年提醒一次,提醒时间管理员可以控制。 2.周期提醒: 当用户添加备忘时可以点击“设置提醒周期”按钮设置提醒周期(只提醒一次、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系统默认为只提醒一次,并设置每次提醒的时间。 3.无遗漏提醒: 每当距离下一个提醒还有一周的时间的时候当用户登陆系统就会自动弹出对话框“距离xx还有xx天”让用户对重要事情提前作出准备。我们系统提醒时需要用户点击“知道了”,当用户没有点击“知道了”时,在一周之内每当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将会自动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如果用户对这个提醒没有做出反映在一周之后将不会继续提醒并自动把提醒删除。 4.个性铃声提醒: 用户可以点击“铃声设置”按钮自定义每一个联系人的提醒铃声也可以设置一个组的铃声。如果在提醒的当天用户有重要的事情例如:开会,用户可以设置为无声模式,系统只会弹出对话框而不会出现声音。 5.级别提醒: 用户也可以设置提醒的级别(系统默认为低级)如果设置为高级系统将会在两周前开始提醒而且提醒当天时每小时提醒一次,如过系统设置为无声模式也会响铃。 6.删除提醒: 用户可以对每一个没有用的提醒进行删除,并且可以修改。 8、对市场用户的需求 通讯录的管理和操作时一项大众功能预期软件的使用频度会比较高,其对数据库的并发能力要求强。电话本通讯录行业做了运行态势分析、运行特性分析、上下有关联产业分析、

系统对接方案说明

WORD格式可编辑 系统对接设计 1.1.1 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 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 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 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 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 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通讯录管理系统项目说明书

项目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通讯录管理系统 小组编号:01 小组成员:XX XX XX XX 编写日期:2011-2-28 一、项目概述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通讯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如何保证与朋友、同学、同事、领导、亲戚等之间的联系,并能方便快捷的查找、记录、修改其相关通讯信息。仅靠以前单独的手工记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开发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可以方便、快捷、灵活的管理个人的朋友及相关人员的通讯信息,了解友人相关信息,帮助与友人保持联络。 用户提出开发应用系统的要求后,软件开发者应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目标系统的数据需求和功能需求。 二、功能模块 通讯录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通讯录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分为三个模块:用户登录、系统维护以及数据的输出。 用户登录:实现管理员用户与游客用户的不同权限,对系统的实用权的区别 系统维护:包括对用户的添加,信息添加、删除、、查找、排序、修改,修改密码,注销等操作 数据的输出:主要是对相关信息的打印输出功能以及导入Excel功能,能够方便的使用户打印 2.1系统数据流图:

2.2系统数据流程图:

2.3系统功能结构图: 2.4管理员用户部分功能图:

2.5普通用户部分功能图: 三、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名称:db_User,共有2个表:1、用户信息表(tb_User) 2、资料信息表(tb_info) 2 2

四、操作界面设计 系统登录模块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系统主窗体块模块设计: 系统主窗体运行程序如图所示(网上图片,仅供参考):4.3添加用户窗体块模块设计: 添加用户窗体运行程序结果如图所示: } 4.4添加窗体块模块设计: 添加窗体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4.5修改密码窗体块模块设计: 修改密码窗体运行结果:

计算机常见外部接口图解

计算机常见外部接口图解 3.5mm插头 USB接口 串口 VGA接口 网卡(LAN)接口 并口 电脑内数据接口 IEEE1394接口 eSATA接口 Micro-USB DVI HDMI

3.5mm插头 最常见的立体声耳机分三层,也有两层的,每一层都有对应的功能,要DIY的话一定要分层。标准分布为“左右地红白”(从端部到根部依次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其中左声道常用红色线皮,右声道常用白色的)。 最常见的是银白色的和铜黄色的,银色的是铜镀银,铜黄色的就是铜。由于银的稳定性和电子工程性优于铜,所以铜镀上银后可以升级使用该插头设备的用户体验。 USB接口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USB接口定义图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R—日11级1班11号 金伯胤

1概述 (3) 1.1系统简述 (3) 1.2软件设计目标 (3) 1.3参考资料 (3) 1.4版本记录 (3) 2术语表 (3) 3用例 (4) 3.1系统用例图 (4) 3.2用例描述 (4) 3.2.1添加联系人 (4) 3.2.2删除联系人 (5) 3.2.3查找联系人 (5) 3.2.4修改联系人 (6) 4设计概述 (7) 4.1简述 (7) 5静态模型 (7) 5.1系统类图 (7) 6动态模型 (8) 6.1场景 (8) 6.1.1场景1:用户浏览通讯录 (8) 6.1.2场景2:生成授权码 (9) 6.1.3场景3 : 使用授权码 (10) 6.2状态图 (11) 6.2.1系统登录状态图 (11) 6.2.2联系人状态图 (12) 6.2.3用户状态图 (13) (13) 7非功能性需求 (13) 7.1.系统未来的方向 (13)

1概述 1.1系统简述 本系统是市面上常见的也被广为人用使用的通讯录系统。但是它与其他通讯录不同的一点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联系人。想象一个场景,添加联系人时往往会遇到对方名字打不出来的尴尬,或是开会时,大家分享一位联系人时要记录姓名、电话、宅电、公司、地址等等。。。很不效率。通过本系统用户只要输入一段特的数字或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将一位或多位特定的联系人同步到自己的通讯录中,是不是很方便。通过网络,将自己本地的通讯录上传到“云端”,用户可以在更换设备时就不必再次手动录入通讯录了,只要一键同步到本地即可。还有更多功能等待你去探索。科技本该让生活跟简单。 1.2软件设计目标 由于通讯录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了,本次设计希望突出“分享”这个功能,并且使用交互式设计更加人性化,其他通讯录的基本功能就不赘述。 1.3参考资料 2014年暑季课程设计《普通通讯录系统的设计》 1.4版本记录 本文档于15.01.13完成 文档中的参考绘图与15.01.10完成 2术语表 联系人被此系统使用查找、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的信息。 用户通过此系统使用查找、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的人。 系统联系人通讯录系统。 J2EE规范 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作。

多功能通讯录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研究背景 如今互联网通讯以及智能手机行业如此发达,移动智能平台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移动智能平台正处于一个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此基础上,移动智能平台拥有的独立操作系统,可以让手机能像个人电脑一样自定义安装各种功能的软件,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些对手机的那些基本功能进行扩充,从而使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以及满足用户的对移动智能操作系统日益增多的需求,这是操作系统的一种优势,也是移动操作系统、等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具有夸时代性与领先性的移动操作系统手机平台,从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以来,发展非常地迅速,手机市场份额占比不断上涨。[]其中系统的稳定性、智能性、和非常好的用户体验,让我们可以看到拥有一个更宽广的未来。 研究意义 系统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成长,使其功能变得越来越多用性,但通讯是永远不会被抛弃的一种基础功能之一,而手机拥有通讯,通讯录也必不可少。基于的多功能通讯录的设计与实现也会包含这些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联系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输出等功能,在完成这些功能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些其他功能,例如为用户可以为联系人添加头像、将联系人进行分组等。还有一些功能的扩展,该系统可以代发邮件,或者拨打联系人电话及给联系人发送手机短信等,使通讯录拥有更友好的界面、拥有更好的体验以及功能更人性化。通过这次多功能通讯录的设计与实现,我对的项目开发更加的熟练,对的软件开发流程更加熟悉。这能让我的就业能力得到拓展。 1.3研究方法及设计思路 本项目设计将会以应用开发规范为其基础进行相应的研究,遵守项目研发基本要求,使用统一编程的风格,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编码效率,为后期代码维护提供便利。在研究过程中多多查阅开发资料,理清编程的具体思路以及开发的流程处理,如果遇到问题自行查阅资料解决或向指导教师请教,争取尽量完善本课题的开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提高自身对于—基础知识的更完全了解,提高资深对于网络请求、数据缓存、数据解析、项目性能优化等不同知识的掌握,力争完全掌握对于、等控件的熟练使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编程水平、逻辑思维以及独立开发项目的能力。[] 第二章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介绍 开发工具

投标文件-技术标-第二册(十二)系统内外部接口划分及配合措施

第十二章系统内外部接口划分及配合措施 1.系统内外部接口划分 1.1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许可证办理 >业主负责: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许可证的申报和办理。 >我公司负责: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许可证相关技术资料的编制和技术支持,解答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技术问题,全力配合申报过程中的一切事务。 1.2申请上网电价的划分 >业主负责: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上网电价的申报和办理。 >我公司负责:协助光伏发电系统并网上网电价申请的相关技术资料编制和技术支持,并协助申请过程中有关事项支持工作。 1.3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的划分 >业主负责:将并网线路电缆敷设引入光伏发电系统控制室。 >我公司负责:我公司负责并网电缆接线端子的制作和电缆接线。 1.4光伏发电系统通讯系统接口划分 >业主负责:为每个控制室和中控室提供局域网络接口和电源。 >我公司负责:我公司负责整个系统的连接,并提供通信协议、标准的通讯接口。 1.5逆功率保护功能接口划分 >业主负责:提供每个并网点处低压母线电流传感器安装位置。 >我公司负责:曲我公司负责接入交流控制柜中; 1.6屋顶光伏组件安装面接口划分 >业主负责:屋顶钢结构设计、施工和屋顶钢结构要求加密的標条(详见图纸)。 >我公司负责:屋顶钢结构標条上光伏组件支架的安装,并负责与安装面连接的不锈钢螺栓、光伏组件支架、光伏组件支架安装连接的不锈钢螺栓。

1.7光伏系统线路过墙过楼板预留孔洞接口划分 >业主负责:光伏系统电缆线路经过的路径位置和过墙、过楼板的预留孔洞。>我公司负责:光伏发电系统电缆桥架和电缆敷设山我公司负责供货和施工;协 助建筑电气施工单位对预留孔洞的定点和施工检查。 2.配合措施 我公司如有幸中标,我公司将全力以赴的配合与其他专业配合工作。釆取配合措施如下: 2.1并网申请配合措施 我公司将安排具有并网申请经验的专业工程师,配合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申请的有关事务,协助提供和编制并网申请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申请文件。 2.2申请上网电价配合措施 业主需要申请上网电价,我公司将安排具有经验的人员,全力配合业主对上网电价申请工作,协助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协助申请上网电价全过程中有关事配合工作。 2.3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点配合措施 1)设计配合: 我公司将派驻具有光伏发电系统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讣工程师,配合建筑电气设计单位对并网线路的深化设计和相关接口的工作。 2)施工配合: 我公司将派驻具有光伏发电系统丰富施工经验的匸程师到施工现场,配合建筑电气施工单位对并网线路敷设的技术指导,协助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 2.4光伏发电系统通讯系统接口配合措施 我公司将派驻具有光伏发电系统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工程师配合建筑电气设讣单位对光伏电站通讯系统的深化设讣和相关接口工作。协助建筑电气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 2.5逆功率保护功能接口配合措施 我公司将派驻具有光伏发电系统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工程师配合建筑电气设讣单位对并网点处相应低压配电柜的深化设计和相关接口工作。协助建筑电气施工单位的施工工作。

通讯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

通讯录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 需求简介() 1.1功能概述 1.2数据要求 功能中涉及的数据项说明。 1.用分组基本信息(Admin):包括分组号、分组名; 2.用户基本信息(Dormitory):包括账号、密码、昵称、个性签名,这样可以 方便分清用户记录的联系人;

3.联系人基本信息(linkman):包括、性别、关系、手机号、座机号、QQ、E-mail、 生日、工作单位、地址、所属用户、所属分组; 1.3数据字典 数据项列表 数据项编号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与其它数据项的关系存储结构别名TXL-1 G_number 分组号CHAR(10) TXL-2 G_name 分组名CHAR(20) TXL-3 ID 所属用户等同于账号ID CHAR(10) TXL-4 ID 账号CHAR(10) TXL-5 Nickname 昵称CHAR(20) TXL-6 Password 密码CHAR(20) TXL-7 Qianming 签名CHAR(50) TXL-8 L_number 联系人号CHAR(100) TXL-9 Name CHAR(20) TXL-10 Sex 性别CHAR(2) TXL-11 Concern 关系CHAR(10) TXL-12 Phone 手机号CHAR(11) TXL-13 Landline 座机号CHAR(10) TXL-14 QQ QQ号CHAR(10) TXL-15 Email E-mail CHAR(20) TXL-16 Work 工作单位CHAR(30) TXL-17 Address 地址CHAR(30) TXL-18 Birthday 生日Date 数据结构列表 数据结构编号数据结构名 数据结构 含义 组成 DS-1 Grouping 分组G_number,G_name,ID, DS-2 Worker 用户ID,Nickname,Password,Qianming DS-3 Linkman 联系人L_number,Name,Sex,Concern,Phone,Landline,QQ,Email,Work,Address,Birthday,ID,G_numb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