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1] 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1] 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1] 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 ol. 17, No. 5, 990–99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990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罗 静

1,2

王 薇1,2 高文斌1,2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2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摘 要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家庭与生活等方面研究的系统总结,概括了已有研究中在多个学术领域宏观呈现与微观分析的“22N ”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干预措施实施不利的情况下,以保护性因素作为突破的新进展。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留守儿童并不一定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自身具有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而且留守儿童研究的纵深趋势与切实可行的干预模式必须是以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为背景。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保护性因素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进人了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人口的流动。同时,为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户籍制度明显松动,有效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工潮”现象。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 亿人左右,这个数字还以每年约3000万在增长。农民工中16 至40 岁的占到84%,41 岁以上的仅占16%。他们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靠出卖体力劳动为生。因其工作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的家中。

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全国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290.45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47.7%(周福林,2006),有的省份(例如,湖南省)比例达到6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近几年来,留守儿童表现出的问题已经引

收稿日期:2009-03-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00113)。

通讯作者:高文斌,E-mail: gaowb@https://www.doczj.com/doc/075225279.html,

起了各界的关注。主要表现出3个特点:第一,持续时间长。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将逐渐转为非农业人口,这将涉及数亿人口、持续数十年,与此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演化。第二,缺乏教育引导方针。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将逐步成为真正意义的“非农业人口”,儿童成长关键期的教育与引导将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地成为市民。第三,时间紧迫,负面作用已经显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已经步入青春期和青年阶段,而且还会不断的有孩子加入“留守阵营”,他们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可能会越来越大,根据各地公安系统对2003~ 2005年的未成年人盗窃、抢劫类犯罪统计,留守儿童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县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儿童作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性一步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不仅是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城乡稳定与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留守儿童意义不仅在于呈现和剖析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更在于如何帮助这些留守儿童顺利完成社

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

第17卷第5期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991-

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探寻其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内在机制,挖掘和发展留守儿童在既有缺失环境下的保护因素,这将是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2 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2.1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

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并不统一,虽然大家都认同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被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但是仍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在于: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如何限定;留守经历持续多长时间才算留守儿童;过去有过留守经历现在已不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是否算留守儿童;对父母双方均外出与父母一方外出的儿童是否作一定的区分等等。在目前的研究中,对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包括16岁以下、6~14岁、6~18岁、0~14岁、18岁以下等多种不同算法(罗国芬,2006)。关于父母外出打工情况,调查发现(段成荣,2005),父母双方都外出的情况在有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另外,父亲外出流动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能够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儿童只占10.5%。单独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高达20%以上。关于留守经历的持续时间,有以半年为界(周福林,2006;郝振,2007),也有没有明确限定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吴霓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吴霓,2004),并没有限定留守经历的持续时间。

留守儿童概念上的分歧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研究者取样的当地实际情况。许多研究是基于某一地区典型留守情况的调查。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民外出打工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已有文献中所取留守儿童大多没有明确的留守时间,有一方外出打工即算,最小年龄9~10岁,最大年龄16~17岁。概念的分歧一方面说明留守现状的复杂性,同时也拓宽了研究的范围。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缺失,我们即认为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留守条件成立。当然如果父母双方均离开,留守的样本是最纯粹的。所以自2004年以来,研究者们根据具体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况,按照各自的理解,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学习方面、家庭生活方面等进行了较多的横断面研究。但是相同的研究内容,却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统一概念是必要的。概念的统一不但关系到后续研究的比较和延伸,更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广。面对群体庞大的留守儿童,国家政策是否科学有效,是惠及留守儿童的终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者,尤其是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准确、具体的研究结果。

2.2 留守儿童的研究

与留守儿童概念类似的研究多见于西方学者对移民的相关论述中。研究表明移民家庭中的儿童会感到孤独,愤怒,悲伤,躯体化反应,更多犯罪行为(Magwaza, 1994; Baptiste, Hardy & Lewis, 1997; Burke, 1980; Adams, 2000; Jones et al, 2004; Pottinger, 2005a)。随父母一同移民去国外的儿童与忠诚品质的养成、自我同一性发展、自律性和权威性、孤立、拒绝与反拒绝、疏远、抛弃、幻想等问题有高相关(Baptiste et al., 1997b; Glasgow & Gouse, 1995; Gopaul, 1998; Lashley, 2000; Carola, Irina, Josephine, 2002; Panksepp, 2005; Pottinger, et al., 2008)。我国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的结论有类似之处,主要结论集中在:

(1)心理健康方面

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他们在躯体化、恐怖、敌对、偏执、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问题上的得分较高(王东宇,2005),且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小学留守儿童,高中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好于初中留守儿童,年龄越小心理问题越突出。女留守孩的SCL-90量表的总均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留守孩(王东宇,2005),男生的症状强于女生(黄爱玲, 2004)。

(2)自我意识方面

留守儿童自尊较低(郝振,2007),有严重的自卑感(范芳,2005),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赵红, 2006),而事实上,留守儿童在聪慧性上与普通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范芳,2005)。对支持的利用度较低(刘霞, 2007)。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解决问题和自责是他们依次采取的应对方式。初中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男生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使用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而女生却呈增多趋势(段玉香,2007)。此外,倾向于对事件的结果做外归因(郝振,2007)。有盲目反抗心理,大多对父母充满怨恨(范先佐, 2005)。

-992-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3)情绪与社会支持方面

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王东宇,2002),孤独感是他们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王良锋,2006),委屈难过(刘霞,2007),状态焦虑(刘正奎,2007)和抑郁(高文斌,2007)明显地高于非留守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女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王极盛,2003),留守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张丽芳,2006)。社会支持较少,尤其是主观支持低(高文斌,2007),主要是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周宗奎,2005)。

(4)社会行为方面

留守儿童表现出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刘霞, 2007),社会适应不良问题较突出(黄爱玲, 2004),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王良锋, 2006;张顺,2007)。有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检测出较突出的交往问题包括放任与自暴自弃,受欺负与攻击等(张德乾, 2007)。一些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范先佐, 2005)。

(5)人格方面

相关研究较少,主要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较为内向(王东宇,2002),具有下述一些人格特点: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抑郁压抑、冲动任性、紧张焦虑、自我中心主义(范芳,2005)。

(6)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

研究表明由于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学业成绩确有显著下降(吴霓, 2004)。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庄美芳, 2006;马艳琳, 2007)。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叶敬忠,2005);学习兴趣不高(范先佐, 2005;周宗奎,2005)。辍学现象严重(曹春华, 2007),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也比一般儿童严重(黄应圣,2004;王玉琼,2005)。研究发现在进入初中教育阶段后,留守儿童在校率急剧下降,在完成初中教育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周福林,2006)。另外,留守儿童在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同学关系以及校园暴力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以小学生为重(高文斌,2007)。

(7)家庭与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相对疏远(叶敬忠,2006),亲子关系上出现父母的榜样作用缺失,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迟希新, 2006)等问题,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性、文化知识性、娱乐性较低,矛盾性突出,独立性相对较强(范芳,2006)。家庭教养方式多为诸如惩罚,干涉等消极方式(黄艳萍, 2006)。留守儿童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黄应圣,2004)。此外,与农村一些三无青少年,即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的“问题少年”的交往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3 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与干预

现有针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表现出“22N”模式。即两种方式,两种工具,多个领域。两种方式是指宏观呈现式和微观分析式。宏观呈现是指对留守儿童背景、现状,成因,问题、解决方法的现象呈现;微观分析是指对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学业方面、生活方面等具体内容的数据分析。两种工具是指在研究留守儿童时多采用个别访谈与问卷测评的方法。社会学、教育学多采用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报告个案研究的具体细节。心理学多以问卷测评为主要研究工具,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发展问题,比较他们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N表明许多学术领域的研究者都在关注留守儿童现象及其衍生效应。诸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人口学、医学等等。

研究的视野是开阔的,每个领域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心理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诸如心理健康,情绪,躯体化反应,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人格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学更多研究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取向(高中建,2008),社会化功能以及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等;教育学探讨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特定,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模式,教学管理,教学困境(程方生, 2008)等;法学(周鑫, 2007)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和法律保护成为焦点;留守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及饮食习惯(文育锋,2008)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而人口学是最早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领域。

现有研究基本一致的地方在于:研究者们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基于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在现有体制不变的大背景中提出了一些缓解或改善现状的建议。家庭方面,建议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父母的认识,增加联系的方式,强化联系的纽带(王秋香,2006)等;学校方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朱俊芳,2006),建立所在学校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制度化的信息沟通

第17卷第5期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993-

机制(卢德平, 2006),加强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加强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李正平,2006);社会社区方面,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动员全社会的爱心(周全德,2006),培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组织(李根寿,2005),加强对农村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罗仕芳,2004)等等。一些主要移民国家,譬如美国的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干预方法,例如团体咨询和治疗,开设父母教育课程,加强学校之间的连通性,给儿童推荐书籍以及提供生活上的“代理妈妈”等(Bond, 1998; Murray, 2003; Tully, 2007)。

干预措施的提出,一是为了利用社会的资源补偿代替留守儿童缺失的关爱和帮助,二是可以为留守儿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教育资源,这也是政府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但留守儿童是否是问题儿童并无定论。有研究表明,父母在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关系(朱科蓉,2002),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史静寰,2001)。留守儿童在聪慧性上与普通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范方,2005)。以留守儿童非问题儿童为出发点的相关研究少之甚少,但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最根本的需要。只有基于留守儿童内在成长力量为动力的解决方法才是根深蒂固,可持续发展的。近年来,研究向纵深延展。以时间为轴,探寻亲子分离造成儿童情绪人格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是留守儿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打工,对儿童的焦虑水平影响越大。父母早期离开孩子,甚至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特质焦虑(刘正奎,2007)。父母在儿童2 岁或2 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水平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高文斌,2007)。留守半年的儿童,会出现更多的抑郁或烦躁。与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不同的是,高文斌等人开始探索和研究留守儿童的内外部保护性因素,这将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提供根本依据。

4 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文中提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干预措施,多限于理论层面的思考,对其实证效用的检验尚无系统的研究,也未见相关干预措施实施的研究报告。而且政策层面的干预居多,行动层面的干预较少。这也反映出理论水平的研究还需要更深入,更系统,才具有对制定干预措施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因此,改进理论研究的不足尤为重要。

第一,已有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在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时存在大量的带“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分析问题现象,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且把一些表现或者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状态。就目前的文献来看,认为留守现象对农村留守儿童有极大负面影响的远远多于正面影响的。有不少学者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用消极的词语描绘农村留守儿童,不少文章拿极端的个别案例去说明问题。特点不等于问题,现状也不等于问题。如果留守儿童是问题人群,我们就很难找到他们愿意“改变”的动力。

第二,忽略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尽管遭遇相同的境遇,但不同的留守儿童已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华社记者对2000多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抽样调查表明他们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叶敬忠,2005)。在四川宜宾三中,一个国家级师范高中里,优秀的留守学生很多,他们在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上都表现的很出色。这表明尽管亲子分离确实为留守儿童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但个体自身内在成长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时,个体差异的研究也为我们的干预提供了内在依据。

第三,研究缺乏发展性,片段式的呈现问题,分离式的研究特点。横断面的研究常常夸大或缩小一些关键因素的作用。加之研究工具上的局限,统计方法的不规范,综合分析方法的欠缺,单一视角的出发点,使得一些后续研究陷入了错误的境地,即留守儿童问题是独立的,而且这些均由亲子分离造成的问题是严重的。这就忽略了人的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留守儿童在一些方面表现出的适应不良也许只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就会适应。因此用发展的、连续的视角来探索不同时期相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描绘出一条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变化的动态曲线,从而为不同时期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刘红, 2008),这才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第四,忽视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前期研究表明亲子分离年龄段、分离时间长短、性别差异、沟通方式与频度等因素对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也有研究表明一些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李永鑫,2008),其中一些正是我们需要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和

-994-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验证“保护性因素”,掌握其中的心理机制,将已有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切入点,将儿童个体自身的优秀素质外化为健康成长的动力,将已经成为破坏性的外部因素减少到最低,这是保护留守儿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保护留守家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干预措施缺乏系统化、标准化和操作化。当前,在农村大的教育环境和政策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情况下,如何立足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设计具体可行的综合干预和教育方案,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迫切的任务之一。留守儿童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也会持续存在,干预措施就不能是片段的、割裂的。而且在不清楚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内在机制的前提下的干预很可能是效果甚微的。系统的、可操作的干预措施是需要视观全局,统筹安排的。所以尽管很多研究者都提出过干预方案,但几乎没有可以推广的方案。干预措施的制定需要多方力量的整合;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更需要打开思路,开放头脑,大胆创新。

5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现象也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留守儿童不但为心理学的研究增添了一个特殊的样本群,而且日益得到各个学术领域的关注和重视。研究深度的拓展,新的研究视点的挖掘,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必然会成为下一阶段心理学研究的方向。理论的研究终究是为实践服务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可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为留守儿童守住未来。

参考文献

曹春华. (2007).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 当代教育论坛, 5, 73–74.

程方生. (200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江西的案例. 教育学术月刊, 6, 37–39.

迟希新. (2006).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江西教育科研, 2, 29–32.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段成荣,周福林. (2005).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 29, 29–36.

段玉香,阎平. (2007). 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 331–333.

范芳,桑标. (2005). 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 28, 855–858.

范先佐. (200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时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78–84.

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王香玲. (2007). 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

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6, 238–240.

高文斌,王毅,王文忠,刘正奎. (2007). 农村留守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校园人际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791–794.

高中建,孟利艳. (2008). 论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念的培养.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1, 4–5, 14.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2006).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郝振,崔丽娟. (2007).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 30, 1199–1201.

黄爱玲. (2004).“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5, 351–351, 353.

黄艳萍. (2006). 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硕士毕业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

黄应圣,刘桂平. (2004). 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教书育人, 22, 29–30.

李根寿,廖运生. (2005).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前沿, 12, 163–165.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 (200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 48, 13–18.

李正平,王朝勋. (2006). 班主任在留守学生监护网中做什么.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2, 75–76.

刘红. (2008).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1, 102–104.

刘霞, 范兴华. 申继亮. (2007).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98–102.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 (2007). 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 325–327.

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王晔. (2007).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5, 177–179, 182.

卢德平. (2006).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美中教育评论, 3.

罗国芬. (2006).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 青年研究, 3, 8–14.

罗仕芳,杨剑. (2004). 农村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教育导刊, 12, 22–24

马艳琳. (2007). 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3, 83–85.

史静寰课题组. (2001).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 “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专项课题研究.

王东宇,王丽芬. (2005).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 28, 477–479.

王东宇. (2002). 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 10, 354–355.

王极盛,丁新华. (2003). 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教育, 19, 868–869.

王良锋, 张顺. (2006).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 27, 853–855.

王良锋,张顺. (2006).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5, 639–640.

王秋香. (2006). 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文史博览, 7, 71–72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舍. (2005). 留守儿童问题.中国统计, 1, 59–60.

文育锋, 王金权, 刘荣强, 姚应水, 金岳龙, 赵存喜. (2008). 皖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35, 690–692.

第17卷第5期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995-

吴霓,丁杰,唐以志等. (200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 10, 15–18, 5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 (2005).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问题, 10, 73–78.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 (2006).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 中国农村经济, (1), 57–65.

张德乾. (2007). 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12, 3714–3715, 3728.

张丽芳. (2006). 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方式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3, 368–370.

张顺,王良锋,孙业恒. (2007).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3, 441–443.

赵红, 罗建国. (2006).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4, 633–634.

周福林,段成荣. (2006).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人口学刊, 3, 60–64.

周全德,齐建英. (2006). 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 中州学刊, 1, 117–120.

周鑫. (2007). 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法治与社会》编辑部, 10.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 (200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71–79. 朱俊芳. (2005).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贵州教育, 10, 23–24

朱科蓉, 李春景, 周淑琴. (2002).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 教育科学, 18, 21–24.

庄美芳. (2006).“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11, 15–17.

Adams, C. J. (2000). Integrating children into families separated by migration: A Caribbean-American case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 9, 19–27.

Baptiste, D. A. Jr., Hardy, K. V., & Lewis, L. (1997b). Family therapy with English Caribbean immigrant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sues of emigration, immigration, culture, and rac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9, 337–359.

Bond, M. (1998). Advocating for Children of Separating Parents.Children & society, 12, 12–24.

Burke, A. W. (1980). Family stres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psychiatric disorder: A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immigrant West Indian and native British patients in Birmingh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26, 35–40. Carola, S., Todorova, I. L. G., Louie, J. (2002).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The experience of separation and reunification among immigrant families. Family Process, 41, 625–644. Glasgow, G. F., & Ghouse-Shees, J. (1995). Themes of rejection and abandonment in group work with Caribbean adolescents.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7, 3–27.

Gopaul-McNicol, S. (1998). Caribbean families: Soci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 7, 55–73.

Jones, A., Sharpe, J., & Sogren, M. (2004).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separation from parents as a consequence of migration. Caribb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 89–109. Lashley, M. (2000). The unrecognized social stressors of migration and reunification in Caribbean families.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37, 203–217.

Magwaza, A. S. (1994). Mig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South African black migrant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5, 283–291.

Murray, J. S. (2002).Collaborative practice: Helping children cope with separation during war.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 Nursing, 2, 127

Panksepp, J. (2005). Why does separation distress hurt? Comment on MacDonald and Lea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1, 224–230.

Pottinger, A. M. (2005a).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loss by parental migration in inner city Jamaica.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4, 485–496.

Pottinger, A. M., Stair, A. G., Brown, S. W. (2008). A counseling framework for Caribbean children and families who have experienced migratory separation and reun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ing, 30, 15–24.

Tully, L. (2007).Earl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8 to 14 years. Research report. NSW Department of Community Services.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

LUO Jing1,2 WANG Wei1,2 GAO Wen-Bin1,2

(1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rural China is a special group whose parents or only father/mother went out to the urban and leave their children behind in the hometown. They generally have been taken care of by the other person even by themselves. The present study summarize literatures abou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some conclusion on their mental health, self-consciousness, emotion and social support, 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chie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school, family and life et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er researches appear the “22N” model which has some problems. It certainly has some shortcoming and limitation of practice. As a result, new ideas of theoretic research and intervene strategy are: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not the problematic group, and they have individual difference. Most of important is they hold psychological resource of development and mature. However, the correlated researches and intervene must be on the basis of social needs.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rural China; psychology; intervene; protective factors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 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摘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交由祖辈或亲戚(甚至是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监护接受教育,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案例记录了对我所教班级的一名表现很极端的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成功转化的过程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奶奶、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和心理等。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心理问题最值得关注。 一、基本情况

本案例分析的是我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健康宣传时接的个案,案主是射阳县小学四年的学生郑裕国,男,11岁,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常年与奶奶相依为命。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沟通,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为班级倒数,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情绪偏激,时常会顶撞老师,也时常不回家吃饭、缺课。 二、个案分析 通过询问同学、家访以及对其本人的简单交流,了解到郑裕国是一个很“可怜”的留守孩子。从出生开始便没有妈妈的呵护,父亲长年在外务工并且从不关心他的成长,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也不曾有经济帮助家庭,家中仅靠奶奶的“五保户”收入与社会救助来维持生活。奶奶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孙子的学业与行为等各方面从来不过问,也无从管教,甚至于孙子没有没回家吃饭与就寝都不得知道。一年四季不管天寒地暖都只有一双鞋子,三年级时的班主任王老师时常看不过去会把他的衣服、鞋子等洗一洗,这就算是“母爱”了。他是同学们眼中的“惯偷”,同学们时常反映他有“偷”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只要班上有某个同学的东西找不到了,便会一同指向他。社会上也有类似的声音,当地一家小超市,经常发现他会在夜间去超市“偷吃偷睡”,有一回是睡去了第二天才被发现。每当我问他是不是有“偷”他人的东西时,总是低头不说话,时常落下眼泪。在老师眼中,他又是一个蛮灵光的孩子,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热爱劳动,是班级里的劳动积极分子。每次单元考试有进步了老师给予表扬时总能露出那少有的甜美的笑脸。三、心理问题诊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稿.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稿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荐在,这类学生人数占多少呢?有人说是20%~25%,有人说是30%~40%,最保守的值是15%以上。人数是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缺乏有力的关注和有效的对策,同时我们德育效能很差,跟不上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速度。总得一句话“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心”。 1、我们常常听到某学校有孩子“离家出走”,专家调查:平均两个班最少有一个孩子,有这样的打算,也就是说一个学校至少有几十个学生有这种心理问题。 2、上学期我们听到苍一中有个学生自杀,就他一个吗?温师院的毛华配老师一次心理学讲座时就说,像苍一中这样的学校至少有5、6个这样的学生,正在作痛苦的心里挣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走到这一步。 3、前几年听过,金华某中学优秀学生铁锤杀母事件,这是突发的一件事吗?像他这样的心理不成熟,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很多。只是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还没暴发出来! 当然,不仅是上面的心理问题,还有的学生太焦虑、特孤癖、太任性、太自卑、非常嫉妒等等,这些心理问题每个班里都能找到例子,只是成度有轻有重。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二、心理健康概念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是这样被定义:(看一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非常难理解,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就好理解多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这个人与其他人相比较,发现符合你们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你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举个例子:两、三周岁的小孩子,喜欢哭闹,这非常正常,但到了十一、二岁还哭闹,那这个学生一定有心理问题。因为哭闹不是十一、二岁年龄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特点。 再举个例子:到了十一、二的孩子至少会交些好朋友,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那这个学生心理一定有问题!那么:怎样去判断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由上面我们知道: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应该是这样评判:“如果这个学生与其它学生比较,发现符合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那么该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 (因为,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有人会问:小学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发展具体特点是怎样的呢?我从小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社会适应四方面进行剖析:就能知道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班标准。 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

心理统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数据?( ) A.月工资1300元 B.语文成绩为80分 C.百米赛跑得第2名 D.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 2.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 A.M M dμ B.M o M d S C.S μσ D.M M d Mg 3.一组数据中有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呈偏态时,其集中趋势代表值应是( ) A.几何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众数 4.测得某班学生的身高平均170厘米,体重平均65公斤,欲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应选( ) A.方差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差异系数 5.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 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6.以下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 A.t分布 B.F分布 C.χ2分布 D.正态分布 7.以下有关α错误和β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同时会犯α错误和β错误 B. α+β=1 C.当样本容量n不变时,有可能同时减小α和β D. 实际上不可能同时犯α错误和β错误 8.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 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 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 B. 5 C. 36 D. 34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实验数据按其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划分为________和离散变量。 2. 一组数据35、40、50、60、56、30的中数为________,样本方差为______。 3.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n=9,S=6,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________。 4.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已知样本容量为n,样本标准差为S,当显著性水平为α 时,用样本平均数X估计总体平均数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 5.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F(n1, n2)为正态分布。

复习2013——2016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

寸塘口小学2013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根据《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切实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对象 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本校学生 三、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 部分,是在我校“留守儿童教育领导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托心理咨询室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四、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

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和适当求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心理咨询室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自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亲身实践,以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及开设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心理咨询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的教育活动。 4、整合性与互补性相统一原则。将团委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的工作经验、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团委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心理咨询基础培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于“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项目”的合作框架说明 1、背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取消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应各方面的呼声,在人社部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专家开发了一套“心理咨询基础培训课程”作为替代产品,由心理所继续教育学院负责项目运营和管理,通过支持社会机构开展培训和实施综合考试检验学员培训质量的方式,推广本项目,继续满足社会各界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的入门需要。 各地培训机构具备条件,并愿意按照本项目课程标准和规范组织培训的,经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合格予以本项目培训资质认可,可合作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后的综合考试。 2、培训机构资质要求 (1)必须是合法培训机构,具有培训教育资质; (2)曾经有国家人社系统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者优先; (3)以往有相关的心理咨询培训办学经验,且服务质量和口碑良好; (4)机构健全,财务健康。 3、合作框架 心理所继教学院(甲方)与各地培训机构(乙方)的合作框架主要包括: (1)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认可培训机构资质,双方签订协议后,在继教学院官网上公布培训机构名单,后期进行监督; (2)公布培训质量要求、相关标准、课程大纲,由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3)由培训机构代学员报名参加心理所继教学院组织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综合考试,心理所收取学员注册管理费和考试费,学员考试通过后颁发心理所心理咨询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1.中科院心理所向社会 公布培训大纲,社会培训机构通过自荐或他荐向心理所提出项目对接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4、运作流程 5、费用 在心理咨询基础培训过程中,招生与教学由培训机构自主实施,心理所不向机构和学员收取费用。 培训机构可代学员报名参加心理所组织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综合考试,心理所收注册管理费和考试费(300 元/人);学员考试通过后颁发心理所证书,收证书费(60 元/人)。 6、保证金 心理所继教学院将通过学员反馈、社会舆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监督合作机构的培训过程和质量,同时向乙方收取一定保证金,以督促培训机构规范操作。保证金依乙方招生培训地点不同,设为三个不同水平:(1)主要在一线大城市(北上广深)招生者,保证金5万元;(2)主要在二线城市(含天津重庆、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连青岛烟台淄博唐山苏州无锡宁波温州厦门佛山东莞))招生者,保证金3万元 9.项目组按班级电子 归档学员信息,并为 学员和用人机构提供 证书查询。 8.项目组为考试合格的学 员制作统一编号的证书 (盖心理所章),将证书寄送 培训机构转交学员; 7.心理所继教学院将考 试合格的学员信息反馈 给相关培训机构,由培 训机构通知学员并代缴 证书费; 2.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 机构资格并提出初选名 单,然后提交继教学院 办公会审查确定终选名 单,在学院官网公布; 3.心理所继教学院与培 训机构签署协议,认可 机构资质并同意机构代 学员报考,机构缴纳保 证金服从监督; 6.培训机构组织学员 参加心理所统一组织 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 综合考试(初定每年 2 次); 5.培训机构代学员报名参加考 试,并向心理所财务交注册管 理和考试费,报送学员信息 (包括单元考试成绩)进行登记 备案; 4.培训机构参照心理 咨询基础培训教学大 纲,组织招生、实施教 学培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主讲人:许德斌时间:2011年4月3日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

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看这样的一个案例:洛虹是独生女,12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期望极高。洛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上学后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不仅父母,老师同学也都非常欣赏她,对她很是推崇,洛虹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出色,很自负。然而,正当大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一、案例描述 王超,单亲家庭,从小奶奶带大,教育不足,溺爱有加。由于父亲忙于生计,低年级的时候对他疏于管教,导致他行为习惯极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也差,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有时还会做些危险动作。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经常帮助老师同学打扫清洁。 案例分析 童年生活:从小父母就离异,由奶奶带他。奶奶没有文化,只能料理他的生活。父亲一直在外打工,对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没有父母的疼爱,但奶奶对王超却很宠爱。奶奶的宠爱让王超形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 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爱搞小动作。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克制力差,爱起哄,爱打闹,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 二、案例辅导策略 1、了解情况,寻找突破口 了解王超家庭教育及过去的学习情况,到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2、开启心扉、倾吐心声 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感情,化对立情

绪为融洽气氛。真诚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指导、培养。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感觉。 3、加强联系、树立信心 采用“沟通”、“融洽”法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他们感到学校与社会是多么想帮助他们,让他们也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4、有的放矢、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三、案例辅导成果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他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他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他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工作通讯 二OO一年第十期(总88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办公室 2001年12月7日—————————————————————————— 内容提要 ●心理所召开会议研讨创新方案中的核心内容 ●心理所进行上岗研究员中期考核 ●心理所申请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情况●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体理 事会在广州召开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筹款委员会成立 ●张建新研究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和迈阿密大学 ●张丹博士来心理所访问 ●心理所工会改选结果得到院工会同意 ●心理所招收硕士生报名情况形势喜人

●继续教育中心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中科院职工心理咨询室2001年工作总结

ΘΘΘΘΘ改革进程ΘΘΘΘΘ 心理所召开会议研讨创新方案中的核心内容 11月27日和30日,心理所先后召开了学术委员会和研究室主任扩大会议,就心理所创新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如何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心理研究所的定位、未来5年和10年的发展前景、学科布局和科研机构设置及其与国家目标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根据心理科学的特性,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重。既要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又要在满足国家需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中,针对国家实际需求提出研究问题,并逐步提炼出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不仅要提高科研论文产出的质量和数量,而且要扩大心理学科研工作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心理研究所应该定位为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研究所,并据此进行学科布局和机制改革,为我国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未来10年发展为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 (陈晶) ΘΘΘΘΘ科研动态ΘΘΘΘΘ 心理所进行上岗研究员中期考核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2017.5.24 地点:操场 主讲人:徐晓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拥向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变化,促进城市不断繁华的同时,“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 年青人外出务工,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留守儿童的成长却令人担忧。除了吃饱穿暖以外,孩子各方面教育均比较缺乏,导致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据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性格方面,70%左右的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会替别人着想,经受不起挫折等等,并引起了行为上的较大偏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出现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其主要原 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良好的亲情关系 在对我校及周边社区2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25%的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8%的孩子经常给父母打电话;14%的家长每月回家一次;66%的家长一年中回家两三次;36%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的占1%。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不爱与人交往、少言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教育 调查结果表明,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孙辈往往疼爱有余教育不够。他们更多关爱的是孩子的衣食,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教育则显得比较无力。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12年肇庆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原理进行案例分析,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与妥善解决。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概述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识记: (1)形式训练说、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莫依曼等的基本观点与思想核心 (2)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其基本观点 (3)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的四个方面 (4)教育科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 (5)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理解 (1)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偏离正轨的原因 (3)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窄化的原因 (4)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的原因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识记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或概念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的五个要素和三个过程 2、理解 (1)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 (2)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的五个阶段 (3)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发展概述 1、识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参考模板)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问题逐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般来说,“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滞留家乡,留守时间在半年及以上,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下需要其他成人监护的农村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基本上都处于托养、寄养状态。监管人一般是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般都缺乏监管能力和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缺乏安全感、自卑、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游戏成瘾等问题。为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档案 为充分了解本校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状况,发现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跟踪、解决这些问题,特制订本档案。 本档案由五部分组成: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行为表现、心理表现、综合评定和教师评语。其中后4部分每季度各填写一份。 年度季度

二、让他们写出所思所想 1、设立“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班级设立“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做有助于老师了解班级留守学生心理上的一些情况,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2、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写信告诉父母,既有助于满足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又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沟通,让孩子体味父母对自己的深沉的爱,有效化解孩子对父母的不公正的怨恨。 三、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1、心里不愉快时就大声喊出来。 由于父母长不在身边,很多孩子比较敏感,看到别的同学有家长接送,下雨有父母送伞,生病有父母嘘寒问暖,可以跟父母撒娇,可以和父母一起玩,他们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至于在受到一些委屈时,总感觉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而受了委屈,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此时,我们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正确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实践证明: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喊的方法就是有效的心理释放方式。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平时在班级与同学发生矛盾的事情在同学面前说长出来,大家以平和的心态,互相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互相理解,把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消除掉,互让一步,海阔天空,心情舒畅。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 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①0-1岁:信任对怀疑,②1-3岁:自主对羞怯,③3-6 岁:主动对内疚,④6-12岁:勤奋对自卑,⑤12-20岁(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20-40岁(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⑦40-6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迟滞,⑧65 岁之后(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①动作的重要性(儿童的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②图式(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③同化(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与顺应(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①0-2岁:感知运动阶段,②2-7岁:前运算阶段,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④11 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②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③学习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辩证观:①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a.遗传的作用,b.环境与教育的作用,c.遗传与环境的关系;②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a.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产生,b.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③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a.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b.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c.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案例 撰写:泰顺县泗溪镇横坑中心小学 夏立富 摘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交由祖辈或亲戚(甚至是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监护接受教育,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案例记录了对我所教班级的一名表现很极端的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成功转化的过程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辅导 案例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和心理等。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心理问题最值得关注。 一、基本情况 本案例分析的是我在接任四年级班主任时的学生郑裕国,男,11岁,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常年与爷爷相依为命。性格孤僻,不爱与人沟通,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为班级倒数,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情绪偏激,时常会顶撞老师,也时常不回家吃饭、缺课。 二、个案分析 通过询问同学、家访以及对其本人的简单交流,了解到郑裕国是一个很“可怜”的留守孩子。从出生开始便没有妈妈的呵护,父亲学年在外务工并且从不关心他的成长,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也不曾有经济帮助家庭,家中仅靠爷爷的“五保户”收入与社会救助来维持生活。爷爷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孙子的学业与行为等各方面从来不过问,也无从管教, 甚至于孙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管理者心理资本开发与培养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签字批准正式建所。中科院心理所是国家办的我国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重点支持的所属创新工程单位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被批准的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教学单位。我所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四十余届毕业生。中科院心理所不仅是我国心理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创新工程基地,也是我国知识传播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心理资本是当代管理科学中的最新理论,超越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具有开创性、前瞻性,标志着资本新时代的到来。 心理资本强调激发和培养人脑中潜在的心理能量,使之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和智能,形成个体和团体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工作绩效。国外研究发现,一个中型企业,心理资本提升2%,每年能给企业带来1千多万美元的收益,可见较少投资便可获得巨大回报。 为培养高层次的新型管理人才,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特设立管理者心理资本和职场竞争力开发与培养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以适应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对高层管理人才的需要。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 2.大学本科毕业或大专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在职机关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科技教育 单位的管理人员。 二,招生专业及名额 1,心理资本和职场竞争力开发与培养方向 2,招生名额:80名。 三,学制与课程设置 1,学制两年,招生形式分为周末面授班和远程教学班两种。 2,课程设置及主讲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曹中平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随之,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近10年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数量巨大: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区域分布:留守幼儿为同龄儿童的三分之一,集中于中西部 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比例为30.46%,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据调查,农村留守幼儿数量超过100万的省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 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65.97%。 教育问题:监护人重视不够,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健康问题: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60-70%以上的父母在外省打工。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一、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1.单向视角分析: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人口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入沿海城市,造成未成年儿童滞留农村。人口学家首先觉察到这个问题。 2.多向视角分析:进入新世纪后,“三农”问题成为我国优先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受到全方位的关注。 3.多元整合分析:2007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问题开始整合。随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开放,流入城市的农村儿童日益增多,相应的留守儿童的绝对数在下降。同时,经过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失控”状态基本上得到遏制。 (一)单向视角分析 2000年以前,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视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成与发展状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应用心理硕士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心理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的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所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心理过程、规律、生理机制和有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的研究。 心理所现有博士点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应用心理硕士)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地,心理所具有优良的科学传统和学术氛围,拥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 心理所2019年计划招收33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25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有待教育部批准),其中50%左右拟用于接收推荐免试生。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心理学》,(美国哈佛大学四位教授写作的大学普通心理学教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朱滢著:《实验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大学,2014年版 5、张学民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郭秀艳/ 杨治良译《实验心理学(第9版)》[Experimental Psychology(Ninth Edition)]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美] 理查德·格里格,[美] 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复试原则 1.我所将采取差额复试,复试规程另行网上公布。 2.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等均在复试前通过网页向考生公布。 3.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将要求复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4.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内容。 5.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并对其进行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6.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将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更加侧重于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将重视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7.复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录取原则 按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所有拟录取考生须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相关要求进行公示,没有公示的拟录硕士考生,不能被录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