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公示
- 格式:doc
- 大小:174.50 KB
- 文档页数:11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1.01.27•【字号】•【施行日期】2021.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厅有关处室,有关单位: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复审管理办法》(建标〔2006〕221号)的规定和《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复审和标准体系优化工作的通知》(豫建科〔2020〕155号)要求,我厅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专家对2020年前批准发布的我省现行有效的156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进行了复审,其中,确认继续有效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99项,废止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8项,予以修订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39项。
为落实本通知的复审结果,请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按以下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一、确认为继续有效的工程建设标准,再版时应在该标准封面和扉页的英文名称下方居中增加“(2021年1月确认继续有效)”标记。
二、确认为废止的工程建设标准,自2021年3月1日起停止实施。
三、确认为予以修订的工程建设标准,请该标准的主编单位登陆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信息管理系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站-系统中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信息管理系统),注册账户,填写《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立项申请表》,于2021年3月1日前上传至系统,向我厅提出修订申请;逾期未提交修订申请的标准项目,我厅将另择单位承担修订工作。
四、2021年3月1日后,请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对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进行复查,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不得再使用本公告确认废止的工程建设标准。
五、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规划、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工程咨询、检测鉴定、监督检查等机构,应当结合本通知的复审结果及有关要求,做好本单位工程建设标准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现行有效标准执行。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求编制说明1. 工作概况1.1 任务来源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8]27号)要求,由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主持承担陕西省地方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要求》的起草工作。
1.2 编制单位承担单位: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协作单位:陕西省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站1.2 编制过程2017年2月20日受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委托由我院编制《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工程设计技术导则》,同年3月成立了编制组。
在初步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陕西省地方标准《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工程设计技术导则》科研项目申报书。
2017年6月6日,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复同意立项,编制组随即开展了研究和编制工作。
2018年5月14日,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陕质监标[2018]27号文《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正式批复立项。
具体工作过程为:1.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5月)2017年3月~5月,编制组起草和完成了《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工程设计技术导则》的编写大纲、调研提纲及编制经费估算。
2.调研阶段(2017年5月—2017年6月)2017年5月,编制组赴浙江省杭州市及福建省福州市等地,对兼顾人防工程进行了调研,重点对杭州市城东新城0901人防工程(杭州市人防办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的新时期平战结合精典工程)、福州中防万宝城(国内首个大型融合式平战结合人防综合体)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各个城市的人防办领导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
通过对已建城市地下空间设防的调研,对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防工程需要有了总体了解和深切的体会,对编制《陕西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工程设计技术导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要求的战时功能,即城市地下空间在充分利用平时的设备设施,通过平战兼顾设计及平战转换技术措施,满足战时功能的要求迫在眉睫。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编制组2019年9月项目名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项目统一编号:SDBXM 37-2018承担单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组主要成员:刘旗龙、周弛、施敏敏、张沛、王晓岩、任越、李倩、吴卫东目录1 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本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1)2.1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现状 (1)2.2 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2.3 本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4)3 国内外相关质量管理规定 (6)3.1 质量管理体系 (6)3.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6)4 本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7)4.1 本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7)4.2 本标准制订的基本路线 (7)5 本标准制订的研究报告 (8)5.1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8)5.2 适用范围 (9)5.3 规范性引用文件 (9)5.4 术语和定义 (11)5.5 基本要求 (12)5.6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 (35)6 知识产权说明 (43)7 采标情况 (43)8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44)9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推荐性标准还是强制性标准) (44)10 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44)11 产业化情况,推广运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44)11.1 提高行业质量管理水平 (44)11.2 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44)12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现行有效标准的协调性 (45)13 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 (45)14 废止现行相关地方标准的建议 (45)《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2018年5月,根据原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函〔2018〕27号),下达了《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制修订项目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SDBXM 37-2018。
深圳市地方标准《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起草组2018年9月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8年深圳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于2018年5月正式批准立项,列入了2018年深圳市技术标准文件项目计划,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深圳前海联易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标准起草小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小组),负责起草《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标准。
二、标准起草1.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提出并归口,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深圳前海联易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2.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在分布式商业需求逐渐扩大的背景下,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其较好的应用弹性、对等网络、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机制渐渐被应用普及。
由于各机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进程、深度、路线等千差万别,不利于技术的应用落地与推广,区块链的标准化有助于统一认识,规范和指导各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3.标准编制过程(1)标准立项2018年5月,经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决定给予《金融行业区块链平台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文件批准立项。
(2)成立标准起草小组2018年5月,项目立项后,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及深圳前海联易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共同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开始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3)标准讨论2018年8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会议室召开第一次标准讨论会,会上各参编单位对标准草案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增加安全、隐私、治理等方面内容。
《粉尘爆炸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验收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地方标准由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原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列入《2018年度第三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为推荐性/制定项目),由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起草。
二、背景和意义为准确判定、精准整改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2017年11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经过近年来的工作推动和措施落实,各地区将粉尘防爆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粉尘防爆工作,专项整治持续深化,认真落实各项整治措施,推动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各地区聚焦金属粉尘、木粉尘、粮食饲料粉尘等企业,依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对照《粉尘涉爆企业执法检查表》,严格开展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明查暗访和督促指导,深入排查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健全完善法规标准,强化宣教培训,提升能力素质;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消除和防范粉尘爆炸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良好的作用。
然而企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粉尘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粉尘涉爆企业量大面广,历史欠账较多,虽经过几年的专项整治,但企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近年来粉尘爆炸事故明显减少但仍时有发生,需要集中整治的突出问题还比较普遍。
据调查统计,各地区粉尘作业场所30人及以上的金属粉尘、木粉尘、粮食饲料粉尘企业仍有多项重大事故隐患没有整改完毕。
原国家安监总局2018年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中指出,粉尘防爆整治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对除尘系统等关键部位的问题整改还不彻底,隐患依然存在、专项整治工作不平衡,一些地区基础工作不扎实等多方面问题。
造成上述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相关参与方对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具体实施的技术要点把握不清和不准确。
ICS01.120A 00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DB 46/ T 74—2018代替DB46/T 74-2007 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2018-07-31发布2018-09-01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DB46/T 74-2007《标准化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制订工作程序》。
本标准与DB46/T 7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修改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范围;——增加了设区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修订地方标准的工作程序;——增加了地方标准立项建议(见6.1);——增加了地方标准项目的提出(见6.2);——增加了地方标准立项受理(见6.3);——增加了地方标准立项评审(见6.4);——增加了成立标准起草组(见7.1);——增加了地方标准技术审查会议程(见9.3.2);——增加了设区市级地方标准的编号规则(见10.3.3);——增加了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图(见附录A);——增加了地方标准审查会议纪要(见附录D);——删除了地方标准的函审工作程序。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修订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王家荣、陈诗帆、冯时霞、邹小阳、鲁慧中、王小英。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6/T 74-2007。
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范围、制修订主体、制修订流程、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备案、公开、复审、废止等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和设区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及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 (所有部分)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20000 (所有部分)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20001 (所有部分)标准编写规则3 制修订范围满足海南省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特殊技术要求以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要求的,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可以制修订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