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材料的选用
- 格式:pptx
- 大小:5.09 MB
- 文档页数:68
第11章金属装饰材料学习要求熟悉建筑装饰用钢材的基本知识(钢的冶炼与分类、技术性能、化学成分、钢材标准),掌握装饰常用钢材及制品(型钢、不锈钢、彩色涂层钢板、彩色压型钢板、轻钢龙骨)规格、型号、性能与应用。
掌握纯铝性能、铝合金及特性、铝合金分类与牌号、铝合金型材应用。
熟悉铝合金门窗的特点与应用,认识各种铝合金装饰板(花纹板、波纹板、压型板、吸声板、复合板、龙骨)并能正确选用。
金属材料在装饰工程中广泛使用,它具有色彩独特、外表庄重华贵、经久耐用等特点。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黑色金属,主要成分为铁碳合金,如铁、钢等;另一类为有色金属,是铁碳合金以外的金属材料的总称,如铝、铜、锌、锡等及其合金。
11.1建筑装饰用钢材11.1.1钢材的基本知识11.1.1.1钢材的特性钢是铁碳合金,通常我们把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而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称之为铁。
钢材密度较大,为7.8g/cm3。
钢的性能稳定,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抗冲击、易加工等优点,但钢的耐腐锈性差,这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11.1.1.2钢材的分类(1)按冶炼方法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
按脱氧程度分为镇静钢、特殊镇静钢和沸腾钢。
(2)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60%);高碳钢(C>0.60%)。
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含量>10%)。
(3)按质量标准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按钢材内残留少量的有害元素硫元素(S)和磷元素(P)含量的多少来区分的。
(4)按用途分结构钢:工程结构用钢(建筑用钢、专门用途钢,如船舶、桥梁、锅炉用钢);机械零件用钢(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
工具钢:量具钢、刃具钢、模具钢。
特种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电工用钢等。
11.1.1.3 钢材的技术性质(1)抗拉性能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技术性质。
第11章建筑装饰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根据成膜物质的化学组成,建筑涂料可分为有机涂料、无机涂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2.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包括材料的颜色、光泽、透明性、材料的花纹图案、形状、尺寸、材料的质感和材料的耐污性、易洁性、耐擦性。
3. 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饰面石材,按其基本属性主要有天然装饰石材和人造装饰石材两大类。
4. 花岗岩按板材表面加工程度分为细面板材、镜面板材和粗面板材。
5. 由于大理石的耐磨性相对较差,故在人流较大的场所不宜作为地面装饰材料。
大理石也常加工成栏杆、浮雕等装饰部件,但一般不宜用于室外。
6. 人造石材按照使用胶粘材料不同分为水泥型、聚酯型、复合型(无机和有机)和烧结型四类。
7.根据坯体质地和烧结程度,陶瓷制品可分为陶质制品、瓷质制品和炻质制品三类。
8. 内墙涂料的主要产品有聚酯酸乙烯乳胶漆、多彩内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和聚乙烯酸水玻璃内墙涂料。
9. 外墙涂料的主要产品有彩色砂壁状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聚氨酯系外墙涂料和丙烯酸系外墙涂料。
10. 根据防火原理不同防火涂料有膨胀型防火涂料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两种。
11. 现代常用的金属装饰材料有不锈钢装饰制品、彩色压型钢板、彩色涂层钢板、铜及铜合金装饰制品等。
12. 木制装饰制品主要有条木地板、拼花木地板、护壁板、木花格和木装饰线条等。
13. 纤维类装饰制品主要有壁纸、墙布、地毯等。
14. 安全玻璃主要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二、选择题1. 透射系数是玻璃的重要性能,清洁的玻璃透射系数达(A)。
A . 85%~90%B . 95%~100%C . 75%~80%D . 80%~85%2. 在下列玻璃中,( B )可以作为防火玻璃,可起隔绝火势的作用。
A.钢化玻璃B.夹丝玻璃C.镀膜玻璃D.夹层玻璃3. 广泛适用于建筑物门厅、走廊、卫生间、厨房、化验室等内墙和地面的装饰材料是(A)。
A.陶瓷马赛克B.麻面砖C.琉璃制品D.人造大理石4. 可以有效减缓可燃材料引燃时间的装饰材料是(A)。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一、选择题11—1与齿轮传动相比,___D____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比可以较大C 可产生自锁D 传动效率高11—2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上相当与直齿条与_B_齿轮的啮合。
A 摆线B 渐开线C 圆弧曲线D、变态摆线11—3 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___B___。
A 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B 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C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D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11—4大多数蜗杆传动,其传动尺寸主要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决定,该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防止___D___。
A 蜗杆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B 蜗杆齿的弯曲疲劳折断C 蜗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D 蜗轮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11—5在蜗杆传动中,增加蜗杆头数z1,有利于___D___。
A 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B 提高蜗杆刚度C 蜗杆加工D 提高传动效率11—6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___A___。
A 增大蜗杆的直径B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蜗杆材料C 蜗杆硬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11—7 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ηl,在良好润滑的条件下,可采用___B___。
A 单头蜗杆B 多头蜗杆C 较高的转速n1D 大直径系数蜗杆11—8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__B__。
A 防止润滑油受热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 防止润滑油油温过高使润滑条件恶化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D 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11—9对于一般传递动力的闭式蜗杆传动,其选择蜗轮材料的主要依据是__A__。
A 齿面滑动速度B 蜗杆传动效率C 配对蜗杆的齿面硬度D 蜗杆传动的载荷大小11—10对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B__。
A 传动比不等于蜗轮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比B 蜗杆直径系数越小,则蜗杆刚度越大C 在蜗轮端面内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D 蜗杆头数z1多时,传动效率提高11—11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___C____。
怎样选择材料在进行材料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材料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以及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不同的工程和应用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材料。
例如,在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环境下,需要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在需要承受冲击和振动的场合,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性能,以确保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
在实际应用中,成本和可获得性是影响材料选择的重要因素。
有些材料可能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成本较高或者难以获得,这就会影响到工程的实际应用。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和成本,以及市场上的供应情况,选择到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除了特性和成本外,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有些材料可能比较难以加工,而有些材料则可以通过加工来获得特定的形状和结构。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可塑性,以确保选择到易于加工和形成的材料。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和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了材料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选择到对环境影响较小,且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
综上所述,选择材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成本和可获得性、加工性能和可塑性,以及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材料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大家在材料选择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材料的选择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及性质,掌握材料的选择原则。
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化学材料。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常见材料的分类及性质。
2. 材料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1. 材料的选择原则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用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不同材料的特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常见材料的分类,如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2. 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及应用。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出案例: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把雨伞。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材料的优缺点,提出选择原则。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学生根据讨论的成果,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雨伞。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并分析它们的性质及应用。
2.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件物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及性质,掌握材料的选择原则。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化学材料,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