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循环管理要求不

同于其他心脏疾病。因此全面认识此病,提高麻醉管理能力,对于围术期降低麻醉风险至关重要!

定义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以心肌肥厚、心脏重量增加为特征。根据

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理生理 1.心肌非对称性

肥厚,室间隔非对称增厚,厚度大约15mm,并且大于左室后壁厚度的1.3倍,室间隔中上部肥厚的心

肌突向左室流出道导致流出道狭窄。左室流出道越窄,血液流速也越快,射血时间延长,左室流出道

压力差大于30mmhg. 流出道与主动脉间无压力差,有些患者在静息时流出道梗阻不明显,运动后变为

明显。

2.由于心肌病理性增厚,心室舒张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上升,妨碍左心室充盈。健康人左心

室舒张末压在等容舒张期降至最低点,随之心室快速充盈,而此类病人舒张压力下降延长到舒张中期,使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凡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容量、降低血压的因素均可加重流出道梗阻,而

抑制心肌收缩增加前后负荷的因素则可减轻流出道梗阻。

3.心肌缺血由于心肌需氧超过冠状动脉血供,室壁内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过长,心室壁内张力增高

等引起。症状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

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2.心绞痛:常有典型心绞痛,劳力后发作。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无效且可加重。

3.晕厥与头晕:多在劳累时发生。血压下降所致,发生过速或过缓型心律失常时,也可引起晕厥

与头晕。

4.心悸: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强烈,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可能由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变所致。

5.猝死:年轻患者发生较多,有症状为高危因素。检查(一).X线检查

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脏大小与心脏及左心室流出道之间的压力阶差呈正比,压力阶差越大,

心脏也越大。

(二).心电图无症状肥厚心肌病人25%心电图正常,有症状者5%心电图正常,常见改变为:ST-

T压低,心房增大,左室肥厚,也可能有异常Q波, Q波宽而不深,持久不变,同一导联T波直立。(三).超声心动图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收缩期内径缩小,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

(IVS/LVPW)>1.3~1.5或室间隔厚度>15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SAM现象)与肥厚的室间

隔相接触,形成左室流出道狭窄。大多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存在二尖瓣反流。

(四).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左心室造影显示心腔缩小,主动脉下呈S形狭窄,心室壁增厚,室间隔不规则增厚突入心腔。收

缩早期左心室快速向主动脉射血,后因二尖瓣前叶迁移至室间隔接近形成主动脉瓣下梗阻。左室腔与

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差大于30mmhg。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麻醉处理(一).术前评估

心血管系统:关注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常见肺淤血,可见劳累后呼吸困难、啰音和喘鸣。

神经系统:是否有晕厥病史。

(二).术前准备1.术前使用的Β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不宜停用,术日晨应给予足量安定药或

镇静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病人入手术室时进入浅睡眠状态。

2.术中除常规监测心电图、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外,应放置食管超声。食管超声可评价心室的收

缩和舒张功能、瓣膜的形态和功能、左心室流出道的疏通效果及SΑM征的改善程度等,对外科及麻

醉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三).麻醉原则1. 椎管内麻醉可使腹腔血管床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降低,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选用椎管内麻醉,建议选择便于控制和管理的全身麻醉。

2.应以适当的麻醉深度抑制心肌收缩力,避免应激反应。此类病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多较健康人强,

对麻醉药、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耐受力较强,虽术前已服大量的Β受体阻滞药和(或)

钙通道阻滞药,心脏仍能耐受较深的麻醉。主张以大剂量芬太尼复合恩氟烷或异氟烷、丙泊酚等维持

麻醉。

3.应保持心脏的前、后负荷,避免使用血管扩张药。此类病人前负荷下降可使左心室腔容积缩小而加

重流出道梗阻,后负荷降低不仅可反射性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且增加了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压力差,也可加重流出道梗阻。因此,必须维持较高的前、后负荷,维持肺毛细血管嵌顿压于12-15mmhg对此

类病人已嫌过低。如再用血管扩张药来降低毛细血管嵌顿压以求达到“正常值”,则可能会促发低血压,加重流出道梗阻。如术中血压较高,应首先加深麻醉;如血压仍高,可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药

美托洛尔(0.1-0.3mg/kg)或艾司洛尔(0.5-2mg/kg);也可静脉注射钙同道阻滞药维拉帕米

(0.05-0.1mg/kg)或地尔硫卓(0.1-0.2mg/kg)。

4.术中还要维持满意的心率和血压,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此类患者术中“满意”的心率,应维持在术前或略低于术前安静时的水平,一般维持心率在70-80bpm,这个心率可以保证患者的心输

出量,同时确保心肌耗氧量的供需平衡。麻醉诱导和维持期除应有较深的麻醉外,应避免使用可增快

心率的药物,如肌松弛药泮库溴铵和全麻药氯胺酮等。心率增快使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加重

流出道梗阻。一旦发生,须立即治疗。首选药物为美托洛尔,如血压也高,可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因

该类病人的心房收缩对左心室充盈至关重要。由于此类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强,一般不会因循环抑

制而发生低血压。如术中、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应首先补足容量,若无效,可用α受体兴奋药增加

外周阻力,如小量去氧肾上腺素(0.1-0.2mg)或甲氧胺(3-5mg)即可奏效,并可消除或减少左心室

与主动脉之间的压力阶差而明显缓解流出道梗阻。禁忌使用洋地黄或儿茶酚胺类药物,因为可加重流

出道梗阻。

5.术中注意维持窦性心律,避免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应该用胺碘酮纠正,胺碘

酮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应该采用电复律。如出现异位心律(如房颤等),须积极治疗以恢复窦性心律。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麻醉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围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循环管理要求不 同于其他心脏疾病。因此全面认识此病,提高麻醉管理能力,对于围术期降低麻醉风险至关重要! 定义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以心肌肥厚、心脏重量增加为特征。根据 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病理生理 1.心肌非对称性 肥厚,室间隔非对称增厚,厚度大约15mm,并且大于左室后壁厚度的1.3倍,室间隔中上部肥厚的心 肌突向左室流出道导致流出道狭窄。左室流出道越窄,血液流速也越快,射血时间延长,左室流出道 压力差大于30mmhg. 流出道与主动脉间无压力差,有些患者在静息时流出道梗阻不明显,运动后变为 明显。 2.由于心肌病理性增厚,心室舒张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上升,妨碍左心室充盈。健康人左心 室舒张末压在等容舒张期降至最低点,随之心室快速充盈,而此类病人舒张压力下降延长到舒张中期,使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凡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容量、降低血压的因素均可加重流出道梗阻,而 抑制心肌收缩增加前后负荷的因素则可减轻流出道梗阻。 3.心肌缺血由于心肌需氧超过冠状动脉血供,室壁内冠状动脉狭窄,舒张期过长,心室壁内张力增高 等引起。症状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 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2.心绞痛:常有典型心绞痛,劳力后发作。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无效且可加重。 3.晕厥与头晕:多在劳累时发生。血压下降所致,发生过速或过缓型心律失常时,也可引起晕厥 与头晕。 4.心悸: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强烈,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可能由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变所致。 5.猝死:年轻患者发生较多,有症状为高危因素。检查(一).X线检查 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脏大小与心脏及左心室流出道之间的压力阶差呈正比,压力阶差越大, 心脏也越大。 (二).心电图无症状肥厚心肌病人25%心电图正常,有症状者5%心电图正常,常见改变为:ST- T压低,心房增大,左室肥厚,也可能有异常Q波, Q波宽而不深,持久不变,同一导联T波直立。(三).超声心动图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收缩期内径缩小,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 (IVS/LVPW)>1.3~1.5或室间隔厚度>15mm。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SAM现象)与肥厚的室间 隔相接触,形成左室流出道狭窄。大多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存在二尖瓣反流。 (四).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左心室造影显示心腔缩小,主动脉下呈S形狭窄,心室壁增厚,室间隔不规则增厚突入心腔。收 缩早期左心室快速向主动脉射血,后因二尖瓣前叶迁移至室间隔接近形成主动脉瓣下梗阻。左室腔与 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差大于30mmhg。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麻醉处理(一).术前评估 心血管系统:关注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常见肺淤血,可见劳累后呼吸困难、啰音和喘鸣。 神经系统:是否有晕厥病史。 (二).术前准备1.术前使用的Β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不宜停用,术日晨应给予足量安定药或 镇静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使病人入手术室时进入浅睡眠状态。 2.术中除常规监测心电图、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外,应放置食管超声。食管超声可评价心室的收 缩和舒张功能、瓣膜的形态和功能、左心室流出道的疏通效果及SΑM征的改善程度等,对外科及麻 醉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三).麻醉原则1. 椎管内麻醉可使腹腔血管床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降低,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选用椎管内麻醉,建议选择便于控制和管理的全身麻醉。

临床麻醉试题麻醉与心脏三军医大

临床麻醉试题—麻醉与心脏 1、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时危险因素较小者是下列哪一项?(C) 2、A、奔马律,颈静脉压升高;B、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 3、C、偶发房性早搏D、室性早搏> 5次/分;E、非窦性心律。 4、2、下列有关冠心病病人麻醉要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 5、A、防止低血压;B、防止高血压;C、防止心动过速;D、麻醉宜浅;E、维持心肌氧的供需 18、B、预激综合征麻醉处理重点是防治心律失常;C、二尖瓣脱垂的主要危险是频发室性早搏和阵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9、D、Q-T间期延长综合征麻醉期间应防止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因素; 20、E、安置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术中尽量不用电灼,或选用双极电灼器。 21、6、房颤对循环功能的干扰主要在于:(A)

22、A、干扰心室充盈B、影响心肌血流C、增加心脏负荷D、干扰心室收缩E、影响冠脉回 流 23、7、围术期心梗最好发于:D 24、A、术前B、麻醉后C、术中D、术后24小时以内E、术后24小时以后 25、8、下列有关慢性高血压病人的叙述哪一项是准确的?A 26、A、器官血流自身调节范围右移B、颅内压增高C、颅内压下降D、PaO2代偿性增高 27、E、PaCO2代偿性下降 5 40、15、增加心肌氧耗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41、 A.心率增加B.心肌收缩力增加C.心室壁张力增加D. PCO2上升E.后负荷增加D 42、16、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可作为心肌耗氧量的指标(RPP)正常时 43、 A.RPP>150000 B.RPP<12000 C.RPP<15000 D.RPP<1000 E.RPP>12000 B 44、17、射血分数(EF) 为 45、 A. SV/EDV B. SV/ESV C. CO/ 体表面积(BSA) D. SV X EDV E. SV X ESV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