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主体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主体性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曾海文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7期

[摘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激发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性作用,进而提高计算机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职;主体性;计算机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曾海文,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07-0170-0003

当今,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人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

基础知识。但计算机较高层次的应用教育,特别是各种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育明显不足,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人才相对不足。而目前高职学校一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达到上述各行业中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行业的要求。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而现在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素质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差距在逐步加大,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各种行业对计算机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使通过高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把主体性教学引进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近年来,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高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受到冲击,这也导致职业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为了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落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改革高职院校过去的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同时,根据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让“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此改革的大环境之下更需“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高职院校现行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上老师讲授为主,实验课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形式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体现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系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在培养学生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没有体现出时代的先进性。当代计算机教育应该是强调操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主体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仅仅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计算机课程中加强主体性学习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一)主体性教学的内涵

探讨主体性在教学中的实施,首先必须找到主体性与教学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充分尊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也可以是“以主体性教学培养主体性的人”。由此,笔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学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而言之,主体性教学就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思想。

(二)主体性教学的特征

教育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育上,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因此,主体性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学放在主要位置。主体性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其一,自主性特征。这种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及自主完善等方面。一般而言,人的学习活动是从信息的接受开始的,通过这些信息,达到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学过程。自主性要求学生对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并在感知的基础上自主地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判断和推理,然后在意识控制下,自觉地调节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状态,使其沿着既定的方向,达到自主完善的目标。

其二,能动性特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动地对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信息进行破译与转化。教学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主体性,集中和组织自己的心向系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教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结构对教育指令和信息中那些并不熟悉和相容的知识予以破译,以达到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