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童趣》教学设计10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童趣》教学设计10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童趣》教学设计10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童趣》教学设计10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五、童趣

沈复

情感目标: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式:精讲、研讨、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学法指导

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

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2、学生自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

童稚(zhì) 藐(miǎo)小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凹(āo)凸(tū) 土砾(lì) 壑(hè) 庞(páng)然大物虾(há)蟆(ma)

3、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方式: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合作研讨第1—2段。

1、小组合作研讨第1--2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2、词语积累:

余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藐小之其故时物外

成私拟于之则或项强素帐徐以作观如唳为怡然

3、再读课文1—2段,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1、背诵1—2段

2、注音10个,每个5遍。

第2课时:熟读课文,合作研讨第3—4段,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1—2段。

2、抽查词语掌握情况: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于,在。)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

(7)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喷以烟。(以,用。)

3、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

(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赏识和激励性评价。

二、合作研讨第3—4段

1、齐背1—2段,试背3—4段。

2、小组合作研讨第3--4段。

要求:直译,字句落实。

小组讨论后,交流。略

3、词语积累:

其为怡然自得

斗草间兴盖方尽鞭驱

4、“之”的用法: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

(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

(4)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

5、反复读3—4段,背诵。

三、合作、探究、质疑:

1、背诵全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小组合作研讨:

明确: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

(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

(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投影显示: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6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传递策略B.组织策略 C.管理策略D.微观策略 2.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70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心理测验时期” B.“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4.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 C.梅里尔D.皮亚杰 5.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A.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B.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D.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A.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B.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D.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D.情境认知理论 8.(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录像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 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小学环保教育教案——空气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1(同名18661)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1(同名1866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信息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模式具有3方面的功能: (1)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2)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3)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威斯顿和格兰顿在他们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一文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包括行为目标、提出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设计的局限性:教学设计是对尚未进行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一种预先的构想,因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教学设计)

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模块5教学设计 目录 模块5教学设计 (2) 考点一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2) 考点二教案的具体内容 (3) 考点三各类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3)

模块5教学设计 考点一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八个基本要素,具体如下: 1.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对象分析:①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②分析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③分析社会背景。 (2)教学内容分析:①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重点与难点;③分析蕴含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 (3)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教学策略设计 (1)运用教学策略:①新知导入起点要低;②学习新知前要进行旧知识的复习;③注意训练的广度、梯度和深度。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等而定。 (3)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教学媒体指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合理运用组合媒体,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 3.教学评价设计 (1)形成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M@-、观察、个别谈话等。(2)总结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属于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一般有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等(给出成绩或等级)。

考点二教案的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十二项: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方法(说明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9)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10)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盼内容); (11)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12)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考点三各类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1.新授课教案的编写要点 (1)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 (2)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 (3)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4)进行适当的巩固小结。 2.习题课教案的编写要点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设计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进行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毒、注射毒品; 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

小学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小学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学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环保教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环保教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二、家庭生活安全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活动过程: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3.交流: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①烧水时;②使用高压锅时; ③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④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⑤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⑥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⑦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⑧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⑨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⑩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5、模拟练习: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设计目的: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2、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4、了解一些校纪校规活动过程:1.给学生讲述最近

在学校内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对照自己是还有上述行为3、交流:自己以后该怎样做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上体育课时;去厕所的路上校内安全不容忽视,希望每个同学今后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四、校外活动安全活动目标:在学校外,同学们时常会去郊游、野营、游戏等,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了因此,这课告诉孩子们该怎样在校外注意安全,让孩子们能有所防范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校内应该怎样注意安全,我们除了在校内活动,还有很长时间是在校外活动,那么在校外活动时,我们又该怎样注意安全呢?二、以事论事,让孩子明白道理1、郊游、野营应该注意的事情有哪些?①需要带什么东西?②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③听从老师指挥,注意安全④多喝水⑤游泳、滑冰时注意安全⑥去游乐场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2、去公园玩要注意安全①迷失方向时,该怎么办?②不慎掉进冰窟里,该怎么办?③被蛇、猫、狗咬伤该怎么办?④发生骨折是该怎么办?⑤被蜜蜂、黄蜂蜇伤后,该怎么办?6、遇事冷静,应付对策不管我们遇到什么事,一定不要惊慌,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五、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活动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以及让他们养成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2、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一、导入我们

小学教育学教案

广东省精品课程 小学教育学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小学教育特性教学器材 与工具 网络、视频展示仪教学时间共5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例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1.识记:教育文化,学制,小学阶段个体对文化的适应的四个方面,教育的一般特点,小学教育全体性的含义,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含义。 2.了解:教育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矛盾,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小学学制的概况,小学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3.理解:当代小学教育的文化本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的表现,小学教育的全体性的表现,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的表现,我国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其对策。 4.应用: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并阐明“实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体性和全面性”的条件和措施。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现象,感受小学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了解教育的文化本性以及小学教育的文化特征;3.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4.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5. 分析与建构我国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学的重点是分析和把握小学教育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了解和认识小学教育的文化特性,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阐明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展开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讨论、作业布置):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欣赏一段影片:美国的小学教育与家长。 2.阅读一个案例:中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建构的比较——以课文《手棒空花盆的孩子》为例。 3.欣赏小品:美国的一堂阅读课以及中国版的一堂阅读课(事先已经布置学生排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写作课: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 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真实情感等 四、第四种出题角度

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 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开卷 ) 教学设计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3 分,共30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行为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2.瑞奇总结归纳教学设计模式的 6 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三、单选题(每题3 分,共30 分) 1 .( )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A .传递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管理策略 D .微观策略 2 .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 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 的条件。这是( ) 。 A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 .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3 .( ) 指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时期。即20 世纪50-70 年代,以布卢姆为主的教育家,提出了对教育目标进行评价的问题。学者们把1967 年界定为美国教育评价发展的转折点。 A .“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 .“标准研制时期” D .“结果认同时期” 4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 A .奥苏伯尔 B .加涅 C .梅里尔 D .皮亚杰 5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 特点。 A .组织性、高效性、先进性 B .目的性、可控性、适应性 C .目的性、高效性、可控性 D .可控性、灵活性、适应性' 6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 个层次的目标。 A .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 B .获取、同化、理论、施行、模式 C .获取、同化、方法、施行、达成 D .获取、同化、方法、模式、综合 7 .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 (或情境) 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 ) 的观点。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情境认知理论 8 .( )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A .呈现策略 B .管理策略 C .传递策略 D .组织策略 9 .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 。 A .理论 B .工具 C .方法论 D .模式 1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 个基本步骤是( ) 。 A. 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 .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答题模板

1.文本写作特点(文本解读)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过程 5.设计教学过程中三道题+理由 6.设计三组课堂提问+理由 7.设计导入+理由 8.设计板书+理由 9.写作评语 一、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此题目有以下几种问法,实际意思一样,主要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主要从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作答步骤: 1.认真审题,回忆理论点:文体、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和表现手法等具体内容。 2.带着问题和理论点进行阅读课文,边读边分析边标划,防止遗忘。 3.规范书写: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方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 )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一般出在第二题。从三维教学目标角度进行拟定。 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万

、第一种出题角度 文本特点,主要出在第一题,有以下几种问法: 1. 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 2. 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3. 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的特点。 作答模板:本文是一篇()文,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采用()表现手法,用词语言(),通过()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道理或抒发(表达)了()情感。 二、第二种出题角度 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答题模板(识字课、阅读课)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XX字,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或阅读、或分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运用XX 等修辞手法进行写话,提高XX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或体会到)XX道理(之美),增强学生XX情感(意识)。 教学目标模板(写作课) 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XX真情实感,能够正确使用XX等标点符号。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事实。通过观察、讨论和回忆等形式发现自身的真实感受,学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书面表达,愿与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感受习作的快乐并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写作习惯。

三、第三种出题角度 第三种出题角度:教学重点、难点,一般出在第二题。 1. 识字、阅读课: 重点:掌握...字、词,掌握...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特色。(知识与技能目 标) 难点:能够运用...修辞(写作)手法,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写作课: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写作难点:敞开心扉,真实说出内心的想法,表达 真实情感等 四、第四种出题角度 教学过程(答题模板) (一)导入过程(设计导入+意图) 教师使用(XX等方法向学生播放视频故事(或图片)或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提出XX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XX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XX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此部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也就是三读课文。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读课文,再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书的方 式,让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如笔顺)。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生环境教育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学习环境、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教学环境优化。 2.了解:校园文化的类型;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网络隐性课程的特点和类型。 3.理解: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内涵;教学环境设计的原则、优化途径与方法。 4.应用:考察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室的教学环境,分析其要素、结构和特征,评估其长处和不足,并尝试提出优化策略。 二、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概念及其 具体运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学习环境”的概念及其内涵。。 四、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视频、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课 欣赏一段视频:环境优美设备一流的一所小学 请思考:环境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二、新授 1.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要求每个同学在小组内都要发言。 (教师提示讨论技巧:小组讨论时,尽可能以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且注意做到层次分明,比如:在陈述理由时,可以适当采用第

一,第二等增强表述的层次感,让听众听得更加清楚明白。并且,注意打草稿,列提纲,从而保证表述的层次感与逻辑性)。 2.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观点。 3.教师点评。 4.头脑风暴: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改善我们自身的教育环境的话,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呢? 5.小组讨论,要求至少汇报出三个方面。 6.在小组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得出: 教育环境(广义教育环境和狭义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可转换为教学环境、学习环境) 广义上,教育环境包括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家庭条件以及亲朋邻里等等,因为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而狭义上,教育环境限定于学校教学活动,指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各种教学设备、校风班风和师生关系等等。 值得强调一下,这一定义主要是从微观视域考察的教育环境所指,因此,在课程与教学探究层面,它又称为“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 7.小组讨论:教学环境的特点会有哪些? 教育性、可控性、纯化性和开放性。 8.教育环境所涵括的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如果现在有所学校邀请在座的各位来做一份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案,你们该从哪里入手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方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生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 助!... 小学生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一、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

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 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二、落实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有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

《小学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 (一)教育的含义(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双重含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教育,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 3.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 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评价:不正确。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 (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错

小学教师各科优秀教学设计汇编(40篇)

小学优秀教师教学设计汇编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植树问题中一条线段两端都植树的特征,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通过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方式探究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3)从封闭曲线(方阵)中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校旁边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老师要在栽几棵树苗,想请你们当回小小设计师帮忙设计行吗?(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植树问

题中的奥秘。 二、探究规律。 (一)1.出示题目 这条小路长100米,每5米栽一棵小树苗(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马上列出算式:100÷5=20(棵) ①理解题意 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然后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小棒的两端? 说明:两端要栽就是小路的两头要种。 ②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同桌间互相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 ③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a、指名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上黑板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b、数一数你们刚才摆的小棒,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c、间隔与种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 ④师说明:开始大家算出的100÷5=20,这个20并不是表示可以栽20棵树,而是指共有20个间隔。 2.改变题目条件变为: 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标准答案4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4

————————————————————————————————作者:————————————————————————————————日期: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6.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D.部分错误 7.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4部分内容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 ) A.完全正确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1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信息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教学设计模式具有3方面的功能: (1)教学设计模式能够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2)教学设计模式能够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3)教学设计模式能够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威斯顿和格兰顿在她们的《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一文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教师中心的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实践的方法。(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当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包括行为目标、提出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教学设计的局限性:教学设计是对尚未进行的教学过程与活动的一种预先的构想,因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4(同名4678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教学设计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分,共分) .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前期分析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 .完全正确 .完全错误 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幻灯、投影教学的设计模式有书写法、图片法、实物投影法、声画教学法。( ) .完全正确 .完全错误 .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部分内容组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 (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 .部分错误 .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 .完全正确.完全错误.无错误,但不完备.部分错误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