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五 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案例五 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案例五  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案例五  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案例五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中华财会网( 2002-04-08

——从“艾迪、安达”案说起

李雪颖、陆颖丰、李若山

在传统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与查找舞弊的职能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今天以评价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中,查找舞弊退居次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诉讼风暴和愈演愈烈的上市公司舞弊现象,要求注册会计师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责,将财务报表公允表达与查找舞弊并重,下面结合案例加以说明。

一、案例简介

艾迪·安达先生是一个在零售行业享有盛名的家用电器零售商。他少年得志,年仅21岁时就以声称“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卖”而声名鹊起,更有不少人将其视为“上钩调包”诱售法的鼻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又加入了电视直销的行列。

在当时,如果你身处美国东海岸附近的任何地方,肯定看过这样一则电视促销广告:“我是疯狂的艾迪”,一个瞪大眼睛的男子在电视里怪叫“我产品的价格同样令人疯狂”。这则广告通过电波传遍了纽约、新泽西和康涅狄格三州,同样也使“疯狂的艾迪”先生本人迅速成为家用电器零售业的霸主。

事实上,电视上的面孔并非艾迪·安达先生本人。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演广告,他和他的家族成员都忙于策划并实施诈骗。事实证明,艾迪·安达——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会计报表舞弊案的首脑——并不疯狂,却是一个心术不正的骗子。他想尽各种方法来诈取钱财,并且将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赃款全部转移到海外,存到秘密的银行账户上去。短短几年光阴,他共骗取了1亿2千万美元。而对如此巨额的舞弊,审计人员在审计中竟未发现,最后还是一位对艾迪不满的亲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揭发,才揭开了这令人震惊的舞弊丑闻。

那么,艾迪先生究竟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段进行舞弊,进而逃过了审计人员的“法眼”的呢?

首先,安达先生吩咐下属开具虚假发票,记录虚假销售,同时虚增资产和利润,而虚假销售的对象则选择平时深受艾迪关照的三大主要供应商。当审计人员需要确证这些应收账款,那些供应商会配合艾迪,做出符合艾迪要求的虚假陈述。显然,这种内外勾结的舞弊,审计人员通常是很难发现的。

其次,安达先生和他的同谋者向上述供应商“借”商品,以虚增年底的存货数量;并将一家商店的存货转运到另一家商店,以便达到重复计数的目的。但最为卑鄙的是,他们乘审计人员离开之时,篡改审计人员的电脑工作底稿中存货盘点表的数据,从而达到虚增存货价值的目的。

再次,艾迪先生一惯秉持“期末不结账”原则,以便将下一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提前到上一会计期间确认。相反地,对于负债和费用,他却让公司的财务经理,他的侄子山姆将未付的账单藏在办公桌内,尽量拖延其入账的时间,甚至干脆就不记账。这样,连艾迪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欠债以及欠多少债,更遑论审计人员了。

最后,曾任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经理山姆·安达还对会计报表的披露动了手脚。在第一年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公司披露的收入确认基础为现金制;待到第二年,山姆悄悄地将收入确认基础中的“现金”两字换成“应计”两字,不知不觉中就虚增了大量利润。最可笑的是,如此简单的伎俩,审计人员在与以前年度会计报表复核时竟然没有发现,在本案中竟成了相当有效的舞弊手段。

东窗事发后,由于审计人员没能发现“疯狂艾迪”的大规模舞弊而遭致长时间的诉讼。受害者控告审计人员玩忽职守,控告主要案犯舞弊欺诈,有些官司甚至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艾迪”们被民事判决判处赔偿数百万美元;艾迪本人还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与他共谋的其他亲戚也都被判了刑。

二、案例分析

一般而言,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舞弊共有五种方式:(1)虚构利润;(2)虚报资产价值;(3)利用时间性差异;(4)隐瞒负债和费用;(5)披露不实。

在上述案例中,安达先生在犯案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使用了上述会计报表舞弊的所有手法,因而成为美国最典型、最具名昭著的舞弊案例,在会计报表舞弊案的历史上不啻为经典的反面教材。鉴于其舞弊手法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中全面地吸取反舞弊的基本审计策略:

(1)深入了解客户

客户的人品、行为、处事方式以及偏好往往决定了一个公司整体的经营模式。对其深入了解,有助于注册会计师作出有效地判断,决定是否承接业务,从而规避不必要的审计风险。若在上述案例中,审计人员肯花一点时间去调查艾迪先生的背景,恐怕不难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危险且不择手段的人物,那么也许一开始就会拒绝接受该项审计业务,从而避免最终的诉讼厄运。

(2)合理分派人员

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习惯于派那些缺乏审计经验的助理人员执行外勤工作,这在低风险的审计环境中也许可行,但在高风险的审计环境,尤其是可能发生舞弊的审计环境中,就显得很危险。因为,对舞弊的敏感度和发现舞弊的能力往往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职业判断,而这恰恰是助理审计人员最缺乏的。在上述案例中,据山姆回忆说,派到公司执行外勤工作的审计人员都是一些年轻的、没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而他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要欺瞒他们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此,选派合格的审计人员,或请反舞弊专家参与可能存在舞弊的外勤审计是必要的。

(3)重视存货的监盘

不论在何种商业企业,存货通常都是价值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资产,因而往往也是实施会计舞弊的首选目标。所以,在存货盘点时,审计人员必须到场,亲自监督盘点人员的盘点和计数,必要时应该亲自抽盘部分存货。在上述案例中,审计人员在存货监盘时,由公司职员爬到堆积如山的箱子上去清点存货,而自己则在下面根据他们所报的数量进行记录。这样心怀叵测的雇员就主动要求帮助审计人员盘点,明明只有10台电视机,他们却告诉审计人员说有25台,审计人员当时没有仔细观察他们是如何盘点的,事后又没有进行抽盘。于是,存货监盘上的疏忽使得审计人员错过了发现舞弊的机会。

(4)做好审计工作底稿与计算机资料的安全防护措施

虽然没有审计人员愿意相信自己的客户是个卑鄙小人,但客户乘你不注意时,有点小动作的事情却常常发生,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尤其是要照管好自己的审计工作底稿和计算机,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接触。在上述案例中,虽然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桌也上了锁,但艾迪和他的亲信们还是乘审计人员离开之时,篡改了计算机中的存货盘点记录。如果审计人员将审计工作底稿妥善保管,对计算机进入程序设置密码,那么艾迪的诡计也就不能得逞了。

(5)了解客户与其主要供应商的关系

如果供应商的供应状况对财务报表的客观反应至关重要的话,审计人员甚至需要考虑拜访供应商,了解其经营状况以及与被审单位的合作关系,以便进一步评价审计风险。正如上例中所示,艾迪多次向其三个供应商“借”商品,难道那三个供应商不知道他们在帮艾迪造假吗?当然不是。他们会协同欺诈,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他们不帮助艾迪,艾迪就会更换供应商,那么他们就将失去最大的客户。如果审计人员知道供应商对艾迪如此依赖,他们还会对供应商发出的回证函深信不疑吗?

(6)考虑家族性企业额外风险的因素

家族性企业的一个特征就是:董事会成员全都是由家族成员担任,他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经营管理着这个公司,因而也更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虽然说这种企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面临同等风险情况下,鼓动家族成员造假总是比鼓动不相关的人来得容易。上例中,主要案犯都是艾迪的亲戚,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时,应将这种家族的紧密联系、利益的趋同性纳入考虑范围。

(7)注重对处于财务困境的企业的分析与考察

在其他很多的会计报表舞弊案中,困境经营通常都是审计的“雷区”。碰到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应不断地追问自己:在今日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环境下,为什么你的客户能做得比别人好得多?如果你得到的答案不能令你满意,那么你就必须追根究底,因为其中往往隐含了惊人的秘密。比如上例,在其他家用电器销售商举步维艰之时,艾迪先生的利润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而审计人员仅仅凭借艾迪自己所说的——这一切全归功于电视促销的功劳,而不

做任何其他的背景调查就简单地相信了,难怪受害者最终要控告其玩忽职守。

三、对我们的启示与教训

1、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的天职

在金字塔计划的传说中,会计师的祖先是古埃及的记录员。他们掌管法老的簿记本,清点谷物、黄金及其它资产。但是其中一些人抵挡不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了偷窃。于是法老决定对每项业务由两名记录员分别进行独立记录。当这两名记录员的结果完全一致时,则不存在问题;如果结果明显不同时,则这两名记录员都将被处死。这么一来记录员不得不仔细核对所有的账目与实物,以确保不存在舞弊行为。这就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雏形。由此可见,查找舞弊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的神圣职责。

事实上,从法老时代到20世纪初,查找舞弊一直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职责。罗伯特·蒙哥马利在其经典著作《审计理论与实务》(1912)中指出:“在审计形成阶段,学生们受的教育是,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找舞弊。”即通过对一定时期内会计账目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错弊行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规模与业务种类不断扩大,应计制会计得到普遍实行,使得报告问题成了职业界关注的重点,对每一笔业务从开始到结束进行详细审查自然无法继续下去了,审计的主要目的转变为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而查找舞弊则转为次要目的。

从金字塔计划的传说中,可以发现审计的诞生与查找舞弊的职能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似乎查找舞弊只能与详细审计相联系,在今天以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无法对其所审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作绝对保证。独立审计准则中也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但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效率、效果所做出的承诺。从而,审计实践中合理确信往往演变为注册会计师推卸责任的借口。

2、注册会计师对查找舞弊职责的忽视是造成诉讼风暴的主要原因

在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更多地是关注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而较少关注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对于并非专业人士的社会公众来说,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公司仍然存在巨额欺诈,要说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他们是难以接受的。因此,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之间的期望差距主要是针对舞弊产生的。注册会计师对查找舞弊职能的忽视,无形中为图谋不轨者创造了实施舞弊的机会,降低了上市公司的造假成本,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审计风险。公众投资者在不甘心承担被审计公司全部舞弊损失的同时,势必将注册会计师推上被告席。

从世界范围看,20世80年代之后舞弊案件大量增加。在美国权益基金公司舞弊案中,塞德蒙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未能发现该公司会计电算化程序中20亿美元的虚假保险单,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审核林肯存贷款信用社职员们提供的有关证实存贷款业务及大额房地产交易的凭证时,过于草率,

未能揭露出欺诈性的房地产交易,使得该信用社在其财务报表中,报告了上千万的虚假利润。在巴克雷斯建筑公司舞弊案中,麦克林法官裁定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未尽应有的谨慎责任,没有能发现该公司资产流动比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严重忽视查找上市公司舞弊的职责。例如,担任红光实业1996年年报审计的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过失,甚至没有对一些重大的应收账款进行必要的函证,也没有对公司的主要存货进行必要的盘点;大庆联谊1997年年报虚增利润2800多万元,募集资金未按上市公告书说明的投向使用,哈尔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未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参与上市公司舞弊,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沈阳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东北药1996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违反国家财务规定,将亏损虚报为盈利1995万元,但该事务所对上述虚假陈述予以掩盖,出具了含有严重虚假内容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ST黎明采用大量虚假销售,假签购销合同等手段将1999年实际亏损3448万元谎报为盈利5231万元,为该公司出具境内审计报告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正在接受调查。激烈的竞争,复杂的经济业务,加之注册会计师对查找舞弊职责的忽视,为舞弊者提供了实施舞弊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机会、压力与借口。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却没有相应的对策,因此遭到广泛的质疑。

3、21世纪注册会计师对自身职能的重新审视

如何处理财务报表公允表达与查找舞弊一直是审计界的一个难题。20世纪80年代会计职业界开始投入巨额资金以求解决舞弊问题。1987年成立的国家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着手调查并探讨舞弊问题。美国在1988年颁布的第53、54号审计准则公报中,对注册会计师披露与报告企业舞弊及非法行为的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992年,公众监督委员会在特别报告中,指出“公众期望独立审计师能够识别舞弊,而且审计师有责任这么做。”1997年审计准则公报第82号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舞弊存在的可能性。在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中,虽然也包括了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舞弊的予以关注的具体准则,但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仅仅关注财务报表的公允表达,而不大关注上市公司的舞弊现象。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舞弊造假的手段也日新月异,现实中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几乎没有接受过反舞弊训练,因此树立对舞弊的关注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注册会计师真的对舞弊无能为力吗?有没有更积极的应对措施?我们认为:第一,必须先从法律上确定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应承担的责任,将具体规范写进独立审计准则中,并以法律手段保证规范的实行;第二,执业观念的转变,变被动机械地执行审计业务为积极主动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注册会计师职业必须重新正视他们对查找舞弊的应尽职责,在审计过程中保持怀疑观点,将财务报表公允表达与查找舞弊并重。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舞弊揭露与报告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将会避免巨大的舞弊损失,改善公众与职业界之间的对立状态,提高整个职业界的执业水平,对上市公司舞弊也会产生一定的威慑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会计学院来源:财务与会计2002.03

注册会计师 CPA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79讲_综合案例(1)

综合案例及参考分析 【综合案例1】 20世纪8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做水表玻璃的李耀国先生,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国内汽车玻璃全部依赖进口,价高难买,一个创业者和企业家的责任感油然而生。1987年光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30多年来,光祖公司以“为C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为使命,围绕着人品、产品、品质、品味“四品一体”的经营理念,专注汽车玻璃、专注客户价值、专注质量经营,致力于将C国人的这片玻璃做到极致。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迅猛增长,光祖玻璃逐渐被全球知名品牌汽车企业认同,光祖公司产品需求日益增大。公司在国内十几个地区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之后,作为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产业——汽车制造的零部件供应商,光祖玻璃开启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航程。 1991年9月,光祖公司开始向北美J国T公司出口汽车玻璃,将其业务拓展至北美的汽车配件市场。 1994年底,光祖公司在北美U国成立了L玻璃工业有限公司,主营光祖汽车玻璃在北美的销售业务。 2001年,世界玻璃巨头U国P公司对C国维修用汽车前挡风玻璃发起倾销诉讼,U国商务部展开对C国维修用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反倾销调查。同年3月,光祖集团作为20多家被调查企业中的唯一上市公司,收到U 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反倾销调查问卷。如果被判定倾销,企业需要缴纳高额的罚款,这会让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陷入困境。光祖公司认为公司并没有接受国家的补贴,更没有低价倾销,聘请U国律师,提供国际会计事务所出具的财务报表,积极应诉。2004年10月,光祖集团取得历时三年多的反倾销案胜诉,成为C国汽车玻璃销售企业中唯一出口U国无须缴纳反倾销税的企业。 通过这一事件,李耀国意识到,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实力相对弱小的企业,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会让发达国家实力强大的企业产生危机感,从而会遭遇发达国家企业致命的挤压。因此,光祖集团想在世界汽车产业市场寻求一席之地,必须学会当好“配角”。光祖集团不做大而全的公司,而是专注于汽车玻璃的高科技产品,当好汽车集团的“配角”。光祖集团在应诉的过程中,运用公关与市场策略,与发起倾销诉讼的世界玻璃巨头U国P公司化敌为友,后来双方还建立了契约式战略联盟关系,互补对方在欧美和亚洲市场的不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光祖集团加快了国际化经营“走出去”的步伐。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汽车玻璃行业格局带来巨大的变化,国际同行因为原有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与个性化、小批量的消费需求相悖,导致成本高涨。同时,汽车玻璃业务只是汽车制造集团多元业务的一块,因而被边缘化。由于光祖公司始终专注于做汽车玻璃,打造了核心竞争力,逐步赢得更多汽车厂商的信赖。 2011年6月,应发达国家D国Z汽车公司等合作伙伴之邀,光祖公司挺进R国,在该国投资2亿美元设厂,设计产能为年供应300万套汽车安全玻璃。2013年9月,项目一期100万套汽车玻璃顺利投产。使光祖公司成为R国汽车市场主要玻璃供应商。 2014年,光祖公司又启动U国项目,总投资6亿美元,这是C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U国最大投资项目。该工厂建成后将形成450万套汽车玻璃+400万片汽车配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厂房。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底投产,国际品牌整车客户的订单络绎不绝。 2016年,光祖公司在继续完成U国项目二期建设、建立研发中心的同时,又在D国建立玻璃包边工厂。届时,光祖公司在全球已拥有四大设计中心。以此为依托构建全球制造基地,光祖公司将实现全球客户需求与供应的即时对接、互联互通,进一步做大做强。 稳打稳扎的全球化布局,支撑光祖公司获得在全球的资源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攀登上更高的起点。过去,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到一成,如今已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长期以来,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被国外三大汽车玻璃制造商高度垄断。三家巨头连同其在世界各地合资公司,共同占据了全球60%左右的市场份额。对比世界先进水平,C国玻璃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市场的汽车玻璃技术严重短缺。更为严峻的是,国外跨国公司在汽车玻璃的新材料及应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此现状下要想直接购买技术或是仿造产品绝非现实。 光祖集团认识到,在全球汽车玻璃市场激烈的竞争中,C国企业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行“高附加值功能化汽车玻璃的智能工厂”建设,研发汽车玻璃新材料、新产品,突破材料、工艺、装备、检测试验等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三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三)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二)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案例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华朕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发现华联公司2001年1月以库存商品一批、专利权一项、设备一台对红光公司投资,华朕公司持股10万股,所占比例为10%。上述资产的有关资料如下: 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20万元,计税价格为3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专利权账面价值为1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万元,计税价格为12万元,营业税率为5%;设备的账面价为2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万元。 华联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其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4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红光公司 547 000 借:累计折旧 20 000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贷:固定资产 200 000 贷:无形资产 100 000 贷:库存商品 2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万×17%)51 000 ——应交消费税 (30万×10%)30 000 ——应交营业税 (12万×5%)6 000 2.5月2日,华联公司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1元时: 借:应收股利 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华联公司 10 000 5月15日收到红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货:应收股利 10 000 3.2001年12月31日,该股的市值为42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与市值的差额为547 000-10 000-420 000=117 000(元),华联公司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收益 117 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17 000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出资时的投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第十五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第十六条规定:投资企业对被审计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第十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份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全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可以认可华联公司的会计处理。

注会《风险》第四章 战略实施01

第四章战略实施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点章。本章涉及的内容包括:(1)企业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2)纵向分工结构与横向分工结构及其基本协调机制;(3)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4)组织的战略类型;(5)企业文化的类型、文化与绩效、战略稳定性与文化适应性;(6)战略失效与战略控制以及战略控制的方法;(7)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本章考试的题型一般为客观题和简答题,但对本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决综合题的必要前提,近3年平均分值为7分左右。2015年考生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组织结构的8种基本类型、组织的战略类型、战略稳定性与文化适应性、平衡计分卡和战略管理中的权利与利益相关者,这五个方面内容可能考主观题。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2015年教材本章内容与2014年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是增加【案例4.1】——【案例4.9】9个案例。 第一节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 组织结构是组织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分工和协调的系统。它可以平衡企业组织内专业化与整合两个方面的要求,运用集权和分权的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控制。不同产业、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结构是不同的。因此,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分工与整合。 (一)分工 分工是指企业为创造价值而对其人员和资源的分配方式。将组织中的任务切割成较小的部分以完成组织工作,此过程即为专业化分工。组织工作经过专业化分工以后,工作的完成是经过片段的组合,每位员工不需要完成整个工作的全部步骤,只需要从事专精的小部分,不必每样工作都精通,如此每位员工均从事其最专业的部分,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一般来讲,专业化程度越高,企业的分工程度就越高。 1.纵向分工。管理层次的构成及管理者所管理的人数,即为纵向分工。纵向分工是企业的经营分工,在这条线上决定绩效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所以常常又称之为职权线。 2.横向分工。横向分工是企业资源的分工,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这条线上进行专业分配,保障业务部门能够获得支持,所以横向分工是职能线。横向分工最重要的是专业化分工以及专业化水平,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横向分工一定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精简,能够减少就不增加,能够合并就合并。 【相关链接】专业化程度或称作专业化分工 专业化程度是描述组织中把工作任务划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的细化程度。20世纪初,亨利福特通过建立汽车生产线而富甲天下,享誉全球。他的做法是给公司每一位员工分配特定的、重复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员工只负责装配汽车的右前轮,有的则只负责安装右前门。通过把工作分化成较小的、标准化的任务,使工人能够反复地进行同一项操作。福特利用技能相对有限的员工,每10秒钟就能生产出一辆汽车。福特的经验表明,让员工从事专门化

注册会计师 CPA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92讲_综合案例(14)

综合案例及参考分析 【综合案例14】 YG机床公司曾经是国内机床工业的摇篮,在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卧式镗床、第一台自动机床和第一台数控车床等。 然而,在2004年重组搬迁之前,YG机床公司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1)YG机床公司主要是以普通机床为主,数控机床也以经济型为主,高端市场则被外国制造商,特别是欧洲、日本的制造商垄断。 公司在高端数控机床研究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由此导致企业在低附加值的普通机床市场的利润越来越少,在高利润的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却没有竞争力。 (2)YG机床公司在营销模式上仅仅靠卖设备赚钱,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更为突出的盈利模式,企业收入和利润有限。 (3)YG机床公司老工厂是封闭式生产单元,不是专业化的生产结构,不利于上产量、上规模,且空间太小,难以扩张;同时,由于生产条件所限,从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营上,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不顺,难以开展集约化管理,致使下属若干分厂的产品重复,内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2004年,YG机床公司收购了CY机床公司;同年,YG机床公司又收购了具有140多年重型机床制造历史的德国X公司;2005年,YG机床公司控股J机床公司。2006年底,YG机床公司开始进行厂址搬迁,占地70多万平方米,规划产能100个亿。搬迁完成后,公司于2007年初进行了事业部重组,内部管理架构由原来的四大主机厂变为10余个主机事业部,成立了统一的采购、销售部门,实现了内部资源的整合。各个系列产品都能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YG机床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与搬迁整合,实现了三大集群跨地区、跨国度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从产品设计、采购供应到生产物流、营销服务一套完整的数控机床产业链,企业核心能力得以极大提升。 YG机床公司确立了自主研发高端产品的创新战略,资源配置的重点向中高端数控产品倾斜,逐步提升中高端产品比重,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则更注重商业化运作。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大脑”,其最核心的是运动控制技术。自2007年组建数控系统研发团队以来,YG机床公司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攻关,并承接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终于在2009年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成功研制出“YG”牌数控系统。经过两年多的试用,2011年底,该系统的软件与硬件通过了严格的集成测试,运行稳定、高效,具有独特的优势,具备了大批量应用的条件,这标志着我国机床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难题。 YG机床公司先后与国内许多知名院校、科研单位和同行业企业进行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发展。2008年底,YG机床公司联合国内15家高校和研究所,建成以YG机床公司为依托的中国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中国行业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此外,YG机床公司还与数家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联盟,组成了数控系统核心技术战略研发联盟,并积极开展与国外两家机床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快建设重大型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从2012年开始,YG机床公司又以合资方式与国内其他企业联手,投资建设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到2013年底生产1万台数控系统。 YG机床公司连续大手笔投入30余亿元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可喜成果。2010年4月,YG机床公司推出具有“低成本、国际化”水准的新五类产品,标志着中国机床企业首次以民族自主创新品牌,全方位进军世界中高端机床领域。2011年,YG机床公司又推出新数控产品“亮剑”,集中体现了产品的“集成与优化”“客户化与智能化”。 为腾出更多有限的空间和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中高端数控产品,实现产品结构的全面升级,2010年11月,YG机床公司推出一个革命性的战略举措,运用OEM方式,将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普通机床产品面向全球招商。通过普通机床代工生产,将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CA普通车床、CW普通车床和Z普通摇臂钻床等普通机床产品,按主机、部件、零件和铸锻件四个层次进行社会化转移,形成30余家新的普通机床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并最终形成20万吨铸锻件能力、普通机床7.8万台和总规模55亿元的普通机床产业集群。

cpa第四次案例分析

我国中央企业EVA考核 现状与问题 周洋 洪濛 杨贵芳 王嘉宁 唐瑞聆 赵子琦

目录 1.EVA的历史 (22) 1.1什么是EVA? (22) 1.2EVA发展过程 (22) 1.3EVA的内涵 (33) 1.4EVA指标的优势 (55) 1.5我国央企采用EVA进行考核 (66) 2.我国中央企业EVA 考核面临的问题 (77) 2.1EVA经济理论依据的局限性 (77) 2.2EVA业绩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77) 2.3EVA 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88) 2.4我国EVA实行的外部环境局限性 (1010) 2.4.1 企业价值创造观念较薄弱 (1010) 2.4.2资本结构有待改善 (1212) 2.4.3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1414) 2.4.4 EVA方案的实施离不开众多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参与 (1515) 3.建议 (1515)

1.EVA的历史 1.1什么是EVA? EVA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人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企业文化,让每位员工像主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将每位员工的业绩和报酬与公司最重要的目标联系起来,激励每一位员工投人到最完美的客户服务和最多的价值创造。 1.2EVA发展过程 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只考虑了债务资本的成本,而没有将权益资本成本作为费用加以扣除,一方面,忽略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从股东角度看,实质上相当于虚增了企业净利润,如: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计算得出某企业报表上的净利润为零,则报表使用者就会认为企业本年不赢不亏刚好保本,但事实上,企业在计算净利润的时候只有将债务资本的成本在税前扣除,而没有考虑使用权益资本的成本,如果将权益资本的费用再考虑进去的话,净利润就为负数。所以,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税前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会虚增企业利润,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报表使用人,致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在计算净利润时只扣除债务资本成本费用,就会使得经营者形成权益资本是/免费使用的资本0的错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经营者在使用权益资本时候的不谨慎,出现投资膨胀!投资失误等投资低效益等状况"正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存在上述明显的问题,促使一些人开始思考是否应该考虑权益资本的使用成本问题,EVA就应运而生了。 EVA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缩写,是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指标,简单来讲,经济增加值是指经过调整的税后的营业利润减去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债务和权益资本的合计数)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EVA作为一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自考审计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1.案例资料 B注册会计师在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XYZ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为了确定XYZ公司的销售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及方法.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提前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3)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推迟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答案要点: (1)B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 测试的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日后若干天记录的销售业务与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运日期是否同属一个会计期间。 (2)在上述5笔业务中,发票号为7892的业务,销售记账时间为12月30日,而发票开具日期为1月3日,发运日为1月2日,不属于同一会计期间,属于提前入账的行为。 发票号为7893的业务与7892号类似,属于提前入账。 发票号为7894的业务发票日期和发运日期均为12月30日,而记账日期则为1月2日,属于推迟入账的行为。 以上2笔业务综合看供提前入账金额为: 15+8-=23万元,多转成本10+4.9=14.9万元 调整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230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39100 贷:应收账款269100 冲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库存商品149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49000 1.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肖某于2008年初审计了HD公司2007年度的会计报表,取得资料如下: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资料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审计案例 一、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一)资料:下列五组证据: 1.销货发票副本与购货发票。 2.审计助理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盘点存货记录。 3.审计人员收回的应收账款函证回函与询问客户应收账款负责人的记录。 4.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与律师声明书。 5.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二)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证据中的哪项审计证据更可靠。原因是什么?(三)参考答案: 1.购货发票(造假成本较高,难度较大,故而可靠性较强) 2.审计助理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这是我们自己的审计结果,当然是最可靠的,除非审计人员)

3.应收账款函证回函(一般通过审计人员亲自发送的函证,都是很可靠的。特别是由被函证企业直接邮寄回审计公司的都是可靠性很强的证据。其他方式都可能存在造假风险。) 4.律师声明书(法律地位高) 5.销货发票副本(因为要付给购货商,所以造假难度大、成本较高、风险大) 二、重要性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1、大华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委派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部分项目的年末余额和年度发生额如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资产总额25000 股本17000 资本公积1000 营业收入35000 利润总额3000 净利润2700

要求(1)假如错报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0.1%。营业收入总额的0.2%,净利润的1%时将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A和B注册会计师从谨慎的角度应当选择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额是多少? (2)请结合甲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审计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2、注册会计师张华是某审计项目的负责人,请代为其做出专业判断。本年3月5日对N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实有现金数额为1000元。N公司3月4诶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本年1月1日至3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165500元。 要求:(1)确认盘点日账实是否相符。 (2)推断上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 (二)参考答案: 第1题: (1)25000*0.1%=25 35000*0.2%=70 2700*1%=27 根据谨慎性原则,应该选取三者中的最小数,重要性水平金额为25万元。 (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水平越高,面临的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如果重要性水平是70万元,则意味着低于70万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70万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5万元,则金额在25万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

【考CPA的看过来】金融资产、权益法、成本法8种转换的会计案例分析汇总

考CPA 的看过来】金融资产、权益法、成本法8 种转换 的会计案例分析汇总 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概念,此处所说的金融资产特指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并不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此处所说的金融资产股权比例一般小于20%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一般20%-50% ,成本法一般50%以上。其次,三类资产的转换分为如下8 种情况: 1、金融资产转权益法 2、金融资产转成本法(同一)3 、金融资产转成本法(非同一)4 、权益法转成本法(同一)5 、权益法转成本法(非同一)6、权益法转金融资产7、成本法转权益法8 、成本法转金融资产接下来,一个一个详解准则规定和案例分析。 1、金融资产转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第十四条: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例题:2015 年1 月1 日,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 万股,每股 1元,占股10% ;2015 年1 月31 日,公允价值变为1.2 元/股;2015 年2 月5日,公允价值1.5 元/股,再次购入2000 万股,耗资3000 万元,此后共占股30% ,构成重大影响,此时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16000 万元。 2015 年1月1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 000 小编点评:如果有交易费用,要记入借方投资收益。2015 年1 月31 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000 000 贷: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2 000 000 小编点评:每月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2015 年2 月5 日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5 000 000 ( 1.5*1000 )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10 000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000 000 投资收益 3 000 000 小编点评:根据准则,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5 元/股*1000 万股=1500 万,但是账面只记载了1200 万,另外300 万还没到月底没来得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直接记入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30 000 000 小编点评:此时购入即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2 000 000 小编点评:对于这笔会计分录,大家应该是没 有意见的,这代表交易性金融资产被处置了,别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确认为投资收益,即便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他综

CPA经济法案例题的命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2011年的其中第1小题、第2小题每小题7分,第3小题7分,第4小题12分,第5小题12分,第6小题17分。其中第2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选用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为7分;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为12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67分。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生应当清楚的是,案例分析题是考生能否通过《经济法》考试的关键。由于使用英文解答可以多拿5分,《经济法》试卷的最高得分为105分,但合格分数线仍为60分。 §(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思路 §1.喜新不厌旧 §2007年:第1题:重大调整的《合伙企业法》第2题:重大调整的《证券法》;第4题:重大调整的《破产法》 §传统考点:第3题:《合同法》 §2008年:第3题:2008年新增的《物权法》 §传统考点:第1题:《公司法》;第2题:《合同法》;第4题:《公司法》+《证券法》 §2009年:第1题:《公司法》+《证券法》第2题:《物权法》+《技术合同》+《专利权》+《合同法》 §2010年:第1题:09年《破产法》新增内容;第3题:10年《证券法》新增内容; §传统考点:第2题:《票据法》;第4题:《物权法》+《合同法》 §2011年:第1题《合伙企业法》;第2题《公司法》;第3题《票据法》;第4题《破产法》;第5题《法律基础知识》+《物权法》+《合同法》+《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第6题《公司法》+《证券法》 §2.跨章节考点的综合 §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有些案例分析题往往会综合几个章节的考点。例如: §(1)2009年新制度的第2个案例分析题,其考点涵盖了第8章的“权利质押”、第9章的“代位权”、第10章的“技术合同”和第14章的“专利权”。 §(2)2010年的第4个案例分析题,其考点涵盖了第8章的“抵押”、“质押”第9章的“代位权”和第10章的“租赁合同”。 §(2)2011年第5个案例题,其考点涵盖了第1章的“诉讼时效”、第8章物权法的“善意取得”、第9章的“先履行抗辩权”第10章“房屋买卖”和“房屋租赁”合同。 §(二)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一) 一、无形资产审计案例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张刚审计新兴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2001年3月1日购买某项专有技术,支付价款240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项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为10年。2001年12月31日,公司与转让该技术的单位发生合同纠纷,专有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可能造成减值。审计中未发现新兴公司进行账务处理。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六条、《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五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据此,注册会计师张刚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新兴公司在规定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该项无形资产: 当年应摊销额=(240÷10)÷12×10=2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200 000 贷:无形资产 200 000 2.提请新兴公司对该专有技术发生减值准备后可能收回的金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经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为此,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500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 000 3.应将审验情况及被审计单位的调整情况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4.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审计人员应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二: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从当年初开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至2001年9月10日研究成功,共发生开发费用150万元及律师费50万元。为使该项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大华公司发生相关费用30万元。 2001年11月,大华公司与可可公司签订协议,将开发的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双方协议价格400万元,可可公司于12月5日预付了300万元价款。协议中规定,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后,大华公司需继续提供售后服务,以保证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大华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如果1年内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可可公司有权原价返回大华公司。 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十三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第十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斯费用。 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 1.提请大华公司就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转让收入的确定等进行调整。 在确认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时,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无形资产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 000 000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目录 1 绪论 (2)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 1.2论文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 1.3创新之处 (2) 2 审计失败概述 (3) 2.1 相关理论基础 (3) 2.2 国内外审计失败典型案例 (6) 3 万福生科审计失败案例 (9) 3.1 背景资料万福生科公司简介 (9) 3.2 证监会对中磊会计事务所及万福生科处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万福生科事件始末 (9) 4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14) 4.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现状、特点及后果 (14) 4.2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社会环境方面分析审计失败原因 (15) 5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防范策略 (20) 5.1 审计主体方面 (20) 5.2 审计客体方面 (21) 5.3 社会环境方面 (22) 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24) 6.1 研究结论 (24) 6.2 局限性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和深入,为了更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需要,企业的审计项目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在现如今资本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申请注册会计师也显得尤其重要,并且会计审计报告在资本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但时有发生的审计失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失去信任。如万福生科、科龙电器、新大地、绿大地、蓝田股份公司等都发生过审计失败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做出了严厉的惩罚,同时这一现象也遭到广大群众的严厉指责。同时也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危机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从审计失败原因出发,随后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出降低审计失败的对策,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社会环境 Case analysis on the failure of the CPA audit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CPA industr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makes people increase demand for the audi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udit report. However, a recent spate of Audit failure events caused an enormous breakdown of trust in CPA. For example, Wanfu Biotechnology, Xindadi Biotechnology, Green Land Biotechnology and other audit failures exposure to the public,which confronted to severe punishment and censure from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public. We have to put emphasis on this kind of issue and avoid the similar situation happen ag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udit failure and the potential reasons though the cases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cent years.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a detail analysis of Wanfu Biotechnology, buil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udit failure. To improve the market regul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of CPA has, prevent audit failure in the fu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CPA, Audit failure, Audit subject, Audit object,social environment

70分通过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攻略+笔记分享

12月27日,在宁波的毛毛细雨中,从同事微博了解到注会可以查分的消息,由于手机版本无法查询,还是从家里传来通过的消息。算是比较平静的接受这个结果,问了分数,上了论坛才知道大家普遍的感觉都是今年压分了。去年的东奥一等奖那位是我关系不错的同事,人家可是89分,今年还没见到超过75的。扯远了。说说自己的简单复习攻略吧。 CPA,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难是因为考点太多,太细。第一次即便看的认真,最后也很难保证在题目面前保持正确率。说简单也简单,因为他的考点非常的稳定。一遍复习是这些内容,第二遍还是这些。今年看书网校讲这几块内容,明年再考还是。所以CPA个人感悟最重要的是有层次性的多遍复习。专业阶段的时候,我每一科大概听一遍网校,做一遍轻松过关,整理一遍考的,做一遍最后六套,考试前两天再重头到尾过一遍。每一遍都是从头到尾的过,三到四边,立体式的复习,考点自然都在脑海里。但是还是会有偏题出乎意料之外,好在别人会的你会,别人不会的你会一点,那就足够过了(注会采用比例放过的,卷面60分没有意义)。 多遍式的好处在综合阶段尤为明显。每科都是第二次进行集中复习。好在综合考的都很笼统,即便专业阶段很不明确的内容综合阶段很可能不会涉及到(比如财管里的租或买,现金流计算,我就从没做对过,综合不强调计算,而是整体概念性的内容)。 楼主在6月中参加完注税的考试后才开始准备注会综合的。正好报名工作也是从6月下的样子开始的。开始也没头绪,把中华的网校专题班讲义打出来过了过。后面7月到了二季报的集中时间,我就看到一半。这时公司又发了北注协的讲义。我又开始主攻北注协的讲义,按科目过的。个人税法和会计基础比较好,可能一科就看了2、3天;经济法是比较漫长的,考点多而碎,估计花了5天;审计应该11年考过,而且也是从事这个工作的,所以看的也挺快,大概3天样子;财管和战略多为概念性的,以熟悉为主,最后集中记忆,合计5天时间;不到三周时间把所有的单科重点过了一遍。在这过程中很多内容会发现即便2、3年前看的内容,还是很容易就唤醒和熟悉的。在看的过程中,要记录一些重点和不太熟悉的内容,但是切记不能什么都记,记录的一定是不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内容;摘抄的也一定要简练,而不是把书上概念全抄一遍,用自己的话提炼。鉴于今年是机考,所以个人所有的摘抄都是用word提炼,每科大概不到10页的样子,这是第一遍,重在恢复、熟悉和为后面做铺垫。 不知不觉到了8月中旬,北注协的面授班,有了点基础阶段的恢复性知识后,老师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8个案例,4个试卷一和4个试卷二。大概了解了下综合的案例长度和深度,以及题目的出题方向。结合案例也能对诸如会计中的企业合并、经济法年年考的上市条件等知识点又进行了熟悉。这里强烈推荐北注协的综合班。不管怎么说,来授课的都是各家曾参与出卷或者评卷的各家事务所的合伙人,即便就是些题外的案例列举也会体会到很多智慧的火花和潜在的命题点。8个案例当然不可能最后就出现在你屏幕上,但是也适应和习惯大概的出题思路。 之后也到了8月下旬了,楼主请了三周的年假+考试假。每天分为上午、中午、下午三个阶段,安排了课程表。第一周外加两天把中华会计网校的综合教材过了遍,每个上午、中午、下午的一个阶段至少看两章书,纯看书哦这时。每个科目同步进行。比如第一天试卷一的三科,第二天就是试卷二的三科,第三天重回试卷一的三科。由于3周过程中肯定有难以继续按照课程表的

注册会计师 CPA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83讲_综合案例(5)

综合案例及参考分析 【综合案例5】 广源天药集团是一家专门生产医药产品,并且拥有独一无二的国家级保密配方和百年老字号品牌的医药企业,其核心产品广源天药在治疗出血、消炎等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广源天药集团最初生产销售的粉剂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药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医药产品功能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化。广源天药集团顺应时代发展,从1975年开始,针对药品剂型、便捷性、准确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广源天药秘方原有剂型的基础上研制出系列新剂型、新品种,历经30多年时间,逐步开发构建了广源天药完整、庞大的产品群。如主打止血消炎的广源天药膏、广源天药酊,用于外伤止痛的广源天药气雾剂,具有止血功效的创可贴等。同时,广源天药深入挖掘创新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民族药物,成功研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如脑脉通口服液、宫血宁胶囊等。广源天药集团公司坚持稳老扶新,循序渐进的优化产品群结构,将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多变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开发出新的高品质药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广源天药新产品开发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广源天药创可贴。2000年,创可贴市场占领者国际品牌BD创可贴仅仅是一种卫生消毒材料,没有对伤口的止血和愈合功效。而广源天药的药性具有很强的止血和愈合功效。如果将广源天药的药性与创可贴的功效结合起来,可与其他创可贴形成功能性差异。但是当时广源天药不具备生产透皮方面的技术,为了快速推出此类产品,广源天药选择暂时不进行自主研发,与国外创可贴企业合作,广源天药提供创可贴的敷料部分,国外企业负责成品生产。2001年3月广源天药投资成立专业透皮研究部门,主要对创可贴进行研究开发,引进日本更先进的生产透皮技术,委托国内企业加工生产8000多万张,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近100倍。随后投资300万建立广源天药创可贴生产线,并投资2000多万组建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完善创可贴销售网络。2004年广源天药创可贴年销售额合计达到4000万元。2006年广源天药继续加大宣传攻势,着重广源天药创可贴弥补了其他同类产品只能护理不能治疗的缺陷,彻底打破了BD独霸创可贴天下的局面,当年广源天药创可贴与BD的市场比率由2000年的1:10涨到1:2.6。随后广源天药集团成立主要生产经营透皮产品的事业部,并于2011年收购国内一家制药厂,作为与透皮事业部相配套的生产企业,2012年广源天药创可贴销售额再创新高,达到4亿元,到目前为止,广源天药仍然是创可贴行业的翘楚。 广源天药并没有止步于药品系列的开发。广源天药集团管理层考虑,一方面,广源天药集团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在价格上受到限制,招标采购模式也使得药品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价格水平,毛利率较低;另一方面,一种药品从立项、临床报批到进入市场需要很长的周期和资金投入,进入市场的结果也存在着未知的风险,一旦产品销售不佳,会对广源天药集团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广源天药集团希望开发非药品业务作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源泉,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研发新的医药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抵御医药市场的竞争压力,规避产业发展风险。此外,广源天药集团管理层还期望充分发挥企业在药品经营中各种有形资源和良好的声誉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公司生存发展空间。 早在2002年,广源天药集团就开始进军日化产业。先从牙膏产品入手。一般传统牙膏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牙齿防蛀和清洁问题,而80%左右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口腔溃疡或者牙龈萎缩出血等问题。广源天药集团开始研发天药牙膏,利用天药的活性成分,开发出一种能帮助消费者减轻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的独特的药物牙膏,2004年广源天药牙膏开始投放市场,市场反应良好,2005年天药牙膏销售收入接近8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广源天药集团又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2014年广源天药牙膏销售额突破19亿元,在国内所有牙膏品牌中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开发广源天药牙膏的成功激励着企业进入其他日化产品领域。2008年初与日本高端品牌化妆品企业S公司签订化妆品转让技术,进行护肤类化妆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2010年广源天药集团投资500万组建健康产品事业部,主要进行健康护理产品类的生产经营。从2009年到2014年,公司相继推出健康类个人护理产品沐浴素、洗发水、护发素、面膜、护手霜、卫生棉等新产品。 从2003年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房地产的巨大利润吸引了广源天药集团。2006年广源天药集团投资成立100%控股的广源天药置业有限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1年又成立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集团的房地产公司提供配套物业服务。2012年集团又投资38亿元在大理修建集旅游、休闲、养生、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2013年7月广源天药集团出售了广源天药置业有限公司所有股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