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教育与艺术系姚婧

课程名称:中外歌剧鉴赏

课程代码:16000172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公选课(通识课)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歌剧是集文学、交响乐、声乐演唱、舞美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感染力较强。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国外歌剧有很大差别,通过《中外歌剧鉴赏》教学来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对中西方歌剧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是通晓中西方文化的一条学习路径。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为赏析教学做准备,教学重点在“赏析”部分。

(二)基本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西方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西方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方歌剧艺术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三)本课程难点和重点

重点:本课程虽为全院共选课程,但是学生上课前同样要认真预习,课堂要专心听讲,课后要认真做作业,还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搜集并欣赏一定的音乐音响、音像资料,以期更好地学习效果。

难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西方歌剧知识为核心辐射相关知识与学科,使本课程的教学成为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平台。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设计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二、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1章什么是歌剧及歌剧的起源

教学要求:通过欣赏中国歌剧《党的女儿》片段,《法里内利》片段,了解欧洲歌剧的发源以及中国民族歌剧的形成。

第2章歌剧导赏

教学要求:感受《卡门》和《洪湖赤卫队》中著名唱段,分析歌剧音乐的特点,归纳总结歌

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

第3章外国歌剧著名唱段赏析

教学要求:在欣赏过程中产生自我体验,用心体验歌剧片段的情感和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对歌剧有粗略的认识,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赏析。

第4章赏析歌剧《茶花女》

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歌剧时代背景、故事梗概、作者生平作品题材、主要情绪。

第5章《中国歌剧》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歌剧历史,能够将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的特点做区分。

第6章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赏析

教学要求:了解中国歌剧的基本特点,中国歌剧形成和发展。

第7章中国歌剧《白毛女》赏析

教学要求:学生从歌剧《白毛女》的六个选段中感受到六种不同的情绪。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通过对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赏使学生懂得情感体验及欣赏音乐的重要

通道,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乐的

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第8章赏析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

教学要求:了解歌剧艺术在17世纪的发展情况以及普契尼和歌剧《图兰多特》的剧情,理解普契尼的歌剧与真实主义歌剧的异同。

第9章赏析普契尼的歌剧《卡门》

教学要求:感受《卡门序曲》的三个音乐主题以及它们的情绪对比,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第10章赏析中国民族歌剧《原野》

教学要求:了解西方歌剧对我国歌剧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歌剧《雷雨》的艺术特色。

第11章考试

教学要求:交1000字的论文,用上课学习的歌剧鉴赏方法写一部歌剧的观后感。

三、课程考核

30%,期末考核占30%。

四、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技能。

五、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技能。

教材:

1. 《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附盘)(公共艺术与人文素养丛书) 作者:卢广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01月第一版

2. 《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周晓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3. 《歌剧 - - 一种新的聆听方式》 (英国)亚历山大﹒沃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中外歌剧鉴赏教学大纲 教育与艺术系姚婧 课程名称:中外歌剧鉴赏 课程代码:16000172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公选课(通识课)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歌剧是集文学、交响乐、声乐演唱、舞美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艺术感染力较强。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国外歌剧有很大差别,通过《中外歌剧鉴赏》教学来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高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识,对中西方歌剧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是通晓中西方文化的一条学习路径。本课程的理论教学是为赏析教学做准备,教学重点在“赏析”部分。 (二)基本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开设本科程是为了使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西方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西方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方歌剧艺术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这一门公选理论课的教学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途径之一。 (三)本课程难点和重点 重点:本课程虽为全院共选课程,但是学生上课前同样要认真预习,课堂要专心听讲,课后要认真做作业,还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搜集并欣赏一定的音乐音响、音像资料,以期更好地学习效果。 难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西方歌剧知识为核心辐射相关知识与学科,使本课程的教学成为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的平台。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巴赫的成就最高,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他开始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里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招,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定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的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重用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歌剧艺术发展及作品欣赏试题

1.歌剧:是结合了戏剧与音乐,并加入舞台艺术元素,集三者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戏剧化妆、服饰、表演的,以角色演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作为推动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 2.正歌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意大利歌剧在1680年间渐渐定型为正歌剧。即古典式的意大利歌剧,是一种严肃的歌剧,题材崇高,大抵取材于希腊及罗马故事,内容悲壮,多为悲剧。正歌剧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是欧洲最流行的一种歌剧形式。亨德尔可以说是主要的代表人物。到了莫扎特时代已走向没落。 3.喜歌剧:与正歌剧相比,喜歌剧的题材就平民化多了,剧中采用轻松、滑稽的主题,多是一般平民的日常生活情节。喜歌剧泛指19世纪包括对白的法国歌剧,此类歌剧中的演唱,咏叹调往往不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而是采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乃至讽刺歌曲及对白等表现事态风俗题材。 4.轻歌剧:比喜歌剧更加大众化,虽与喜歌剧相似,但比喜歌剧短而通俗,结构简单,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且以说白为多,更具娱乐性。 5.宣叙调:歌剧是没有对白的,对话是以半念半唱的形式来表现,宣叙调也称朗诵调,是歌剧演唱音调的一种形态、类型。宣叙调在歌剧中强调朗读式、说话似的自然音调变化,在对白、对话的演唱中用以表现人物关系和剧情进展,不带明显的主题素材,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篇幅短小。常用于咏叹调前面的简短叙述并作为两端咏叹调之间的转换过渡性段落。 6.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种歌唱形式,是歌剧音乐中的精华。是一种既讲究旋律线条的优美动听,又注重发挥声乐表演技巧的抒情调。每当情节发展到一个高潮﹑主人公内心汹涌澎湃不吐不快时,作曲家便为主角们安排一首动人的咏叹调。由某一角色集中抒发内心情感,发出声声感叹,倾诉人物的喜怒哀乐,此时剧情暂且停止推进。 7.重唱:重唱是当故事里有两个或三个以上角色进行对话时便以重唱的方式来呈现,在此需顾及角色性格的不同,旋律得依角色个性来编写,每一个角色在一个声部很难有完整的音乐样貌。重唱这一形势同时精简了篇幅,压缩了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重唱既有丰满的音响和缜密的织体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重唱所处的部位都在一场之末作为总结,作为高潮的铺垫。 8. 序曲:用以向观众宣告演出即将开始通常序曲的风格能够影响整部歌剧的气氛,能够画龙点睛般提示全局的精华。 9.合唱:歌剧中的合唱多起陪衬或营造气势的作用,大多是配合大场面而出现的旁布偶雄壮的乐章。

中外经典剧目赏析

河南农业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 《 》考试试卷( 卷) 摘要:曹禺话剧《雷雨》是曹禺剧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惟妙惟肖及诙谐的刻画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多角度对该剧的特点、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指出应当注意提高话剧素养,不断提升欣赏水平。 关键词:曹禺; 雷雨; 赏析 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1922年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成为骨干。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6年8月始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戏剧。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戏校迁至四川。1946年返回上海,后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1月回国,应聘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初,曹禺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安排,由上海经香港抵达北平(今北京)。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与筹备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文代会召开,曹禺被选为主席团成员。1950年、1952年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文化大革命中,曹禺遭到迫害,被迫搁笔。1988年11月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执行主席。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杰出作品。曹禺的作品,对导演、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为话剧争取了更多的观众,从而发展提高了剧场艺术。他的作品,特别是《雷雨》和《日出》,是50多年来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直是剧团的保留剧目和院校的实验演出剧目。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曹禺的作品除《雷雨》(1933年)、《日出》(1935年)外,还有《原野》(1937年)蜕变》(1939年)、《北京人》(1941年)、《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艳阳天》(1947 年,电影剧本)、《明朗的天》(1952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此外,曹禺还翻译了英国剧作家W.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一、话剧的含义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

世界十大最美歌剧院

世界十大最美歌剧院-企业管理论文 世界十大最美歌剧院 吕传彬/文 当提到建筑瑰宝,城市的剧院往往会被列入其中。游客除了能欣赏一场难忘的戏剧外,还有机会游览一下历史上著名建筑师的伟大作品。无论是观看歌剧表演,还是游览建筑,剧院总是受人们欢迎的旅游胜地。那么,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歌剧院呢?哪些歌剧院最美? 1.莫斯科大剧院俄罗斯 莫斯科大剧院在1 8世纪90年代建成时是一座不惹人注意的砖石结构,多年来,其主建筑经历过数次大的翻修。现在的建筑是1 824年由建筑师米海洛夫设计完成的。剧院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场内布满了东方式大地毯,墙壁由丝缎覆盖,座椅为天鹅绒质地。该剧院比许多主要剧院小一些,但围绕管弦乐队的四个包厢和长廊会让观众有亲密体验的感觉。据传,其2011年的整修花费高达10亿美元,但剧院的音响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匈牙利国家歌剧院 匈牙利国家歌剧院由建筑师Miklos Ybl设计,1 884年完工,这里被认为是建筑大师的杰作之。这座新文艺复兴结构的歌剧院,装饰着当时匈牙利顶级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还有一盏手工制作的青铜吊灯。剧院门口竖立着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和艾凯尔费伦茨(匈牙利作曲家)两人的雕塑。这里的音响效果仅次于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和法国巴黎歌剧院,居欧洲第三位。闻名世界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和奥托克伦佩勒都曾被吸引到这里任职。 3.大都会歌剧院美国

大都会歌剧院,通称Met,为全世界热爱歌剧的朋友们所熟知,它位于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因其创新精致的制作,它使世界众多有成就的歌剧演员在舞台上呈现了精彩的表演,这里也因此而闻名。大都会歌剧院音响效果卓越,观看距离合适,因此自1 966年这里开幕以来,它就被认为是最佳歌剧院之一。这座现代建筑由建筑师华莱土哈里森设计,其外部立有几根大柱子,外观为白色石灰华。 4.哥伦布剧院阿根廷 哥伦布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于1908年开幕,首演剧目是朱塞佩威尔第的《阿依达》。其建造先后更换了三位设计,因此其建筑风格属于折衷派。这里有将近2000个座位,有能容纳1000人的站立空间。在1973年悉尼歌剧院竣工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剧院。著名男高音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夸赞该剧院音响效果超好,但这对歌手并不总是好兆头。他说“如果个歌手唱的很烂,听众能句多立马感受到。” 5.圣卡洛剧院意大利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剧院,据说是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持续使用的歌剧院。这座红金色剧院由波旁王朝的查尔斯王建造,是一座皇室宫殿。剧院于1737年开幕,它开启的一个标准使后来的建筑争相效仿。六层的普通包厢围绕着马蹄形的贵宾席,剧院后部还有一个宽敞的皇室包厢,装饰奢华。2010年,剧院的整修花费了几百万美元。 6.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奥地利 通常称作国家歌剧院,1869年的首场演出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这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歌剧院由建筑师爱德华范德努尔和奥古斯特·西卡尔德·冯·西

(欧洲歌剧艺术的发展)

从《费加罗的婚礼》看欧洲歌剧艺术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欧洲歌剧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歌剧音乐。 2、通过有关歌剧的音像资料,了解欧洲歌剧的主要特点和有歌剧的知识。 3、初步探索欧洲歌剧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教材分析】 歌剧艺术起源于欧洲,第一部留存下来的歌剧创作于文艺复兴后期,可以说歌剧艺术见证了欧洲发展的历程。本课通过欣赏《费加罗的婚礼》选段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欧洲歌剧风格特征,结合知识性文字和课件文字,了解有关歌剧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让学生了解欧洲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2、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在活动中把握主体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的欧洲歌剧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并制成相关的课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方便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教具】 多媒体影音资料、歌曲伴奏等。

【学生分析】 学生对歌剧音乐接触比较少,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运用活动使之情境感受。由于高一学生的特殊学情,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和落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情景创设:播放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歌剧《雷纳尔多》咏叹调“讓我痛哭吧”视频。 2、师生交流感受。 知识点:巴洛克、正歌剧、阉人歌手现象。 2、对比播放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3、师生探讨听赏感受。 二、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1、播放视频《费加罗的婚礼》阿尔玛维瓦、巴西里奥和苏珊娜的三重唱。 2、生谈感受。 3、师归纳。 知识点:古典主义、莫扎特、重唱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 三、分解音乐的结构 1、对比欣赏歌剧中的宣叙调。 2、生谈感受。

音乐剧赏析的论文

音乐剧鉴赏——猫 管理系 130701班李睿 130734020 这学期,我的选修了音乐剧赏析这门课程,本没有抱太大的热情,可是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欣赏中外音乐剧,并且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演唱了很多的音乐剧。当音乐响起,花朵般芬芳的音乐缭绕耳际,指尖以及身体的每个细胞仿佛都开始陶醉,我发现我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灵动的音乐。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柴《猫》。 音乐剧《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也是有史以来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 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也是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头连续公演最长的舞台剧。自从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开始风靡世界21年,共以10几种语言在20几个国家出演无数次。仅仅在伦敦的演出场次就达9000多次。《猫》曾获得七项托尼奖,包括最佳歌剧。而剧中《记忆》一曲则成为现代音乐中的经典。 主要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杰克利猫的聚会的故事,在故事中,许多猫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詹尼安点点、剧院猫、厨师猫、摇滚猫、英雄猫、铁路锚、剧院猫等等令人觉得新奇却又觉得亲切的形象让人十分喜欢,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是摇滚猫与铁路猫的故事,摇滚猫的形象张扬有个性,桀骜不驯十分活灵活现,而铁路锚这一形象,让猫穿上马甲,作为铁路秩序的维持员,很有意思,当中的音乐也很好听。 当然,这其中的所有故事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格里泽贝拉的故事,这只早先混迹于人类世界的猫已不受杰里科猫们的欢迎,被排挤被唾弃,但年迈的她仍想回到杰里科猫们之中,先后两次闯入聚会,而这两次的闯入,为我们带来了剧中最经典的曲目——回忆,两次的演唱相似但绝不相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对于往日时光的回忆,当时的美丽已不复存在,而第二次的演唱更加有力,像是对回忆声嘶力竭的控诉,对错误选择的严肃忏悔,我更喜欢第二次的演唱,在演唱之中,她终于像一只猫一样躬下身去,趴在地上,不再像人类一样行走,而趴下之后的再次站起把歌曲推上了另一个高峰,这动情的演唱感动了所有的猫,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最终格里泽贝拉被选上进入杰里科之月,重新来过这一生,这意料之

世界十大经典钢琴曲

世界十大经典钢琴曲 《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是Paul de Senneville(保罗·赛内维尔) Olivier Toussaint奥利佛·图森)作曲,而梦中的婚礼(法文是Mariage D'Amour)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 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萧邦、拉贝尔、德布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波尔·塞内维尔和奥利维·图森作的曲子。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原名:A comme amour(法语),曲名意为如情似爱;中文名称又叫《秋的喁语》。是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两个负责人,也是著名作曲家,曲是他们两个写的,理查德·克莱得曼是原演奏者。 《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

歌剧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命运

浅谈中国歌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命运 摘要:西方的歌剧艺术.“五四”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始终伴随着中国民族发展的过程,经 历了发展和繁荣,中国歌剧在今天却走向了低谷,本文结合历史探讨歌剧现状和走出低谷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歌剧艺术现代社会 1 概述 歌剧最早诞生于欧洲,随着五四运动的浪潮传入中国后,从此便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起来。从黎锦辉的12部儿童歌舞剧到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歌剧的相继诞生,无一不记载了它辉煌的历史[1]。然而,目前我国歌剧却陷入了低谷。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深思:中国的歌剧之路为什么会越走越窄?为什么对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主要是歌剧未能符合大众审美的原因。如何做到与大众审美相一致,本文做了简单的探讨。文章第2部分介绍了中国歌剧的历史,第3部分介绍了现代中国歌剧的现状;第4部分详细说明了走出困境的路;第5部分总结全文。 2 历史沿革 五四运动歌剧艺术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至今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在这9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探索期和发展期而走向成熟[2]。 一、创生期: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歌剧的创生和摸索期。40年代初,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鼓舞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秧歌运动”,秧歌剧从此脱颖而出,代表作品《兄妹开荒》、《夫妻识字》。 二、探索期: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歌剧的创作思路分为五种方式。(1)继承戏曲传统。代表性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红霞》等,还有陈紫等创作的《窦娥冤》等歌剧影响也较大。(2)以民间歌舞剧、小调剧或历史剧、儿童歌舞剧作为参照系,创作新型歌舞剧,其代表作为《刘三姐》。(3)以话剧加唱作为自己的结构模式,其代表作为“文革”后出现的《星光啊星光》。(4)以传统的借鉴西洋大歌剧为参照系,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望夫云》、《阿依古丽》。(5)以《白毛女》创作经验为参照系,在观念和手法上坚持以内容需要为一切艺术构思的出发点,既不受制于、也不拒绝任何一种手法,只要内容需要,可以兼取西洋歌剧手法、板腔手法或话剧加唱手法。这种创作模式有两部歌剧杰作——《洪湖赤卫队》和《江姐》,足可证明其卓有建树。 二、发展时期:新时期的中国歌剧创作,由于歌剧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艺术观念、歌剧趣味的发展,歌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俗化和雅化两种趋势[3]:(1)雅化趋势。就是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把歌剧综合美感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达到整合均衡作为主要的艺术探索目标。这种探索的早期成果是《护花神》、

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期末复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音乐与名作欣赏 ●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相互结合的特点。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等。其中以《韶》的艺术水平最高。 ●夏商时期的《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而《大濩[hù]》则歌颂了商汤伐桀[jié]的功绩。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商朝巫风盛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xí](男巫),他们不仅参与神权统治,还充当职业音乐舞蹈家。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王家音乐机构——大司乐,负责全国的音乐行政、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三方面的工作。周代的宫廷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 ●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变,在思想、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雅乐逐渐退居到仪式乐的地位,俗乐在音乐生活中渐渐地占据重要地位。民间的歌唱艺术盛行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在乐律和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十二个半音的音律结构已经形成,管仲的“三分损益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乐府”是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最为兴盛。由音乐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司马相如等十八位文学家担任歌词编写工作,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 ●“相和歌”是乐府中最主要的音乐形式,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 ●以相和歌为代表的汉族音乐与南方民歌“吴声”、“西曲”相结合,形成了“清商乐”。 ●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一般称为“燕乐”。 ●宫廷乐队的演奏分为“坐部伎”“立部伎”。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曹柔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曲记谱法。 ●曲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歌曲,它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调被称为“曲子”。歌词被称为“曲子词”,简称“词”。 ●鼓子词是宋代比较流行的说唱形式。 ●鼓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说唱形式。 ●说唱音乐,又叫曲艺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并有语言密切结合的有说有唱的音乐特征。说唱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唱腔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大类:民歌、曲艺、戏曲、民间乐器、民族歌舞。 ●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发展。 ●中国戏曲经历了:元杂剧——昆曲——京剧三大高峰。元杂剧是第一个戏曲高峰,昆曲是第二个戏曲高峰,京剧是第三个戏曲高峰。 ●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开始形成,尔后产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课程导读 课程介绍: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人类最具趣味性的精神创造之一,也是人类极具普遍性的娱乐方式。戏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文化财富。 本学期主要立足于东西方戏剧的鉴赏,宏观地介绍东西方两国不同时间段的戏剧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加以深入剖析,深入感受经典剧作的华彩与魅力,从而打开戏剧的大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讲述过程中将运用到大量的案例、图片和影像视频,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课程,从而提高对中外戏剧的鉴赏能力。 主要分为两个篇章:西方和东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呢要进行鉴赏?因为看戏仅仅局限于喜欢,事物的表层,缺乏对戏剧更深层次的解读,鉴赏戏剧,却是能够理解戏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内涵,突破对戏剧视听的限制,通过对视听之间的联系方式,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现象和隐喻的解读,去破译对戏剧艺术的审美认知。 课程目标 开设中外戏剧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在中西方戏剧的对比之中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领略各国丰富的文化景观,健全人格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通过学习,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鉴赏的要素及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力作,并能够熟练识记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能够熟练的对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戏剧的定义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艺术。因此,戏剧艺术体现了一种演+观的交流关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话剧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在中国,戏剧是戏曲(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的缘起 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也是戏剧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学界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当时古希腊酿酒的主要原材料是葡萄,所以称为酒神。 酒神节有两个:①每年3月祭祀的节日称为大酒神节②每年12月份在乡村举办的为小酒神节。那么,戏剧演出都是祭祀的一部分,表示对酒神的崇拜,祭祀的时候还要唱酒神歌,称为酒神颂。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埃斯库罗斯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了两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增加了戏剧的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因此成型。

欧洲歌剧

欧洲歌剧 1.歌剧在意大利的起源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仍带有文艺复兴后期牧歌剧的人文主义气息,总体看来并不成熟。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诺森十二世下令封闭并拆毁了罗马最大的一家歌剧院托尔·德·诺那(Tor di Nona)并宣布此后在教皇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一蹶不振。 2.法国早期歌剧的发展 法国歌剧的开山鼻祖无疑是让·巴蒂斯特·吕利(1632-1687)。此人原籍意大利后被贵族带到巴黎。他从宫廷乐手起家,几年之内就掌握了宫廷的歌剧上演的审批权,成了法国音乐界的国王。他很好的把意大利歌剧移植成为适应法国国情艺术形式,把当时法国宫廷崇尚的舞蹈(芭蕾)艺术融入歌剧,同时把法语诗优雅独特的韵味充分的用歌词表达出来,布景服装

电大考试-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电大中外音乐赏析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弦乐家族中音最高的乐器是(小提琴)。 2.肖邦的许多作品带有充满(浪漫性)。 3.《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青年时期的代表作品。 4.肖邦是钢琴诗人(浪漫主义乐派)作曲家。 5.肖邦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代表人。 6.肖邦是波兰民族乐派的伟大(开拓)者。 7.李斯特一生所创作的13首(标题)交响诗。 8.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的代表作品(前奏曲)。 9.李斯特的前奏曲采用传统(奏鸣曲式)写成。 10·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又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1.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 2.民歌用朴实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3 4.民歌的体裁形式一般以为(山歌和小调)为主。 5.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称(劳动号子)。 6.号子的歌词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编写出来的)。 7.号子歌真实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 8.山歌是人们在(山野、田间)抒发思想感情。 9.《脚夫调》属于山歌类的(“信天游”)。 10.山歌的唱法一般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 1.音乐是一种(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2.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3.对音乐音响的(辨别力)。 4.欣赏音乐通常可分为(三个) 阶段。 5.音乐是一种善于(激发感情) 的艺术。 6.音乐是(表情)的艺术。 7.音乐的艺术表现主要是通过(旋律)进行。

8.音乐的实践活动是(创作)基本环节。 9.音乐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10·音乐实践活动中没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就不会有(音乐实践活动)。1.施特劳斯是(世纪末)的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 2.交响诗《唐. 璜》是(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品。 3.李斯特开创的标题交响诗是(印象乐派)继承和发展。 4.德彪西是(八十年代)音乐的代表者。 5.德沃夏克创作上的高峰时期是在19世纪的(十二部)。 6.德沃夏克有(十一部)歌剧。 7.德沃夏克是(捷克)的作曲家。 8.《水仙女》作品的作者是(德沃夏克)。 9.格里格的全部作品中,(钢琴曲)和(歌曲)有特殊的魅力。 二、单选题 1.格里格从5岁在钢琴上发现( A ) A.九和弦B.12岁C.30岁 2.交响曲在创作上越来越( A ) A.自由化B.表现风格C.情绪化 3.奥大利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创作多少音乐作品( A ) A.40多部B.80多部C.60多部 4.音乐的表现上有浪漫主义乐派音乐形式比较( B ) A.表现B.自由性C.D.感觉 5.舒曼在18世纪是30年代音乐创作的( A) A.3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 6.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 A ) A.埃森纳赫城B.何兰C.新西兰 7.描绘自然风情的交响乐大师( B ) A.门德尔松B.格里格C.莫扎特 8.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时、协奏曲更得到了高速的( A) A.高速B.飞快C.缓慢

中外名歌剧鉴赏及对比(观后感)

浅谈中外名歌剧的鉴赏和对比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不是一种单纯的消遣,他或是对于心灵的一种理智上的裨益,或者是镇定灵魂的一种抚慰。”排除现代商业元素的融入,单纯来讲我认为音乐其实本身是一种可以让人肃静的艺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的载体。如果生活中还需要加入一种基调,便是戏剧性。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这便是我对歌剧的理解。简单地说,歌剧即是用演唱的方式来表演某个戏剧故事,其间往往带有连续不断的音乐。因为变幻的歌剧有其音乐和戏剧综合形式的本质属性,所以含有歌曲、戏剧、文学、舞蹈甚至舞台美术等许多门艺术贯穿其中。正是这种特色的综合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歌剧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载体并不断得到新的进步和发展。纵向观察,歌剧的地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区别和特色。由于笔者对歌剧艺术的理解仅停留在课堂,故无力长篇奇谈,仅选用中外歌剧经典之二——法国歌剧《卡门》和中国歌剧《江姐》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两部歌剧的每幕经典桥段进行分析,浅谈作者对中外歌剧的各自特点的理解,共同和不同之处和个人启示,并对未来歌剧发展过程的初步见解,望与君共勉。 《卡门》是我接触的第一部完整的经典歌剧,无论从逼真完美的舞台艺术和演员服饰,还是从表演者的歌剧表演,都深深地触动我对音乐的理解:最原始的心声当由半说半唱形式表达出来更显淋漓尽致,更显音乐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水乳交融。四幕《卡门》讲述一名生性无拘束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从事走私的冒险经历中,先后爱上士兵豪塞和斗牛士吕卡,最终当她为斗牛士胜利而欢呼时,却死在了豪塞的剑下。 歌剧的序曲《斗牛士之歌》耳熟能详,是一首在音乐会上经常被单独演奏的曲目,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虽然整体给人产生华丽、紧凑和引人入胜的感觉,但是同样也为整部剧情的跌宕埋下伏笔,暗示着未来未知悲惨的结局。每当卡门遭遇紧张局势或由暗转名时总会响起,交相呼应,明暗对比,给整体话剧蒙上一层神秘的跌宕气势,不仅让每一个人心情随其起伏跌宕。 第一幕主要是士兵豪塞和卡门的出场和见面。最著名的就是卡门表达内心悸动的那首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散漫的步伐加上婉转而有力的声音,将卡门的热情、奔放、神秘魅力的天性暴露无遗。与之后其在引诱豪塞而唱的另一曲咏叹调衔接恰到好处,后者节奏更浓烈,像是一种西班牙舞蹈曲,热情和野气将卡门的直率和泼辣性格自然流露出来。 第二幕之前的间奏曲基调依旧停留在洒脱和富有活力的氛围之中,第二幕将之渲染浓烈,吉普赛女郎的酒店欢歌纵情的场面,喧闹的人声刻意夹杂在紧凑的音乐中,将所有人的期待落在欢悦的氛围中,为下一幕做出了坚厚的铺垫。二三幕间奏曲属于一个过渡,将热烈分为转为温柔抒情,行情脉脉的温情,或许是这段轻柔优美的旋律,将故事由扬转抑,带到了转折的地方,同时也预示着卡门悲惨的人生以及坚强的内心之间的斗争,卡门悲剧人生略显端倪。 第三幕,最经典的便是中心曲《斗牛士之歌》,凯旋式的歌声节奏感突出,声音浑厚有力,把吕卡的勇敢和百战百胜的英雄魅力表现得恰到好处。之后还有一曲重唱的音乐给人不祥之兆,正是这种狂欢的场面,最终走向悲伤的第四幕。 第四幕,其中脍炙人口的西班牙舞曲的喧闹中转到两位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局。 提到法国歌剧《卡门》,作者比才功不可没。真实是其最大的特点,正是这种对人类善恶的真实体现,才对之后的歌剧发展创造了灵感。同时,比才运用的民间元素众多,不仅表现了民族文化,同时热情奔放更易表达感情。全剧以女工、农民和群众作为主人公,在当时的歌剧作品中实属罕见,作者的刻意创新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

世界著名歌剧赏析

世界著名歌剧赏析 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的戏剧。而是音乐剧则是以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 这次选修课确实让我了解不少关于歌剧和音乐剧的知识,课程中我们看了很多不同的歌剧和音乐剧,各有特色、风格独特。但是,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韦伯的经典音乐剧《猫》,它是根据T.S.艾略特的诗《擅长假扮的老猫经》改编而成的。自从《猫》在1981年伦敦首场演出之后,已经成为讫今以来最著名的音乐剧。 故事是讲述每年一次的杰里科族的猫的家族庆贺会上,每一只猫都用歌曲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成为获得重生。而格里泽贝拉曾经是杰里可猫族中最美丽的母猫,因为她年轻时背叛了杰里克猫,离开猫族到外面的世界里闯荡,尝尽了冷酷和辛酸。格里泽贝拉最后独自一个人的回来,变得又老又丑又脏,可是所有的猫儿不原谅她,并把她赶走。而她先后唱了两次《回忆》,就在第二次的时候,猫族里最年幼的小猫用清亮的歌声回应。后来,猫儿都原谅了格里泽贝拉,使她重新回到杰里克温暖快乐的家族。而最后格里泽贝拉也登上云外之路,获得重生。 《猫》中的舞蹈和音乐都相当突出,深深的吸引读者。而且每只猫也有不同的特征和性格,使这部音乐剧变得更加独特。在舞蹈方面,剧中有轻松的踢踏舞、有美丽的芭蕾舞,也有爵士舞和现代舞等等,令人心驰神往。该剧不仅仅舞蹈优美动人,而且音乐也是绕梁三日。当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回忆》,它是最动人的一首曲子,非常好听,就好像让人想起过去的种种回忆、喜悦与幸福。 另外,《猫》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舞台的设计无论从外观、烟雾、灯光方面相当精彩。而《猫》的服装非常逼真,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可以有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 希望将来他们还有机会巡回演出,让我能够大开眼界,亲身经历一下,一睹他们精彩的演出。

从五部经典歌剧看西方歌剧的发展

从五部经典歌剧看西方歌剧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奥菲欧、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图兰朵、克林霍佛之死(恐怖分子)这五部代表了西方歌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经典作品的分析,简要地谈一谈笔者对西方歌剧发展的认识。 在选修西方古典音乐这门课之前,笔者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的了解还仅限于平时耳熟能详的音乐家和经典曲目,对歌剧这一门精彩艺术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在课堂上听了奥菲欧、费加罗的婚礼等经典曲目后,笔者对歌剧这门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课余时间欣赏完了这五部歌剧,也了解了歌剧发展的相关历史。总体来说,17世纪,西方歌剧在意大利诞生;18世纪,西方歌剧在法、德、英等国得到发展;19世纪,西方歌剧艺术硕果累累,成就斐然;20世纪,西方歌剧艺术开始调整方向,而这五部歌剧恰好都是它们所在时代的代表。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 一、《奥菲欧》与西方歌剧的萌芽 16世纪末,西方歌剧在欧洲诞生。西方的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巴尔迪伯爵的宫廷内出演的《达芙妮》,此作品爱人文主义的影响,企图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但是由于此剧原稿失传等原因,后来人们把1600年为庆祝亨利四世婚礼而写的《尤丽狄茜》作为欧洲最早的歌剧。歌剧的诞生年亦被认定是1600年。 17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歌剧作曲家是意大利尤其的蒙特威尔第,他一生创作颇丰,为巴洛克风格的奠定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还是歌剧《奥菲欧》。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完整的体现了巴洛克的创新、融合及理性情感的精神和美学观,而且显示出巴洛克时代杰出的作曲技术和纯熟的对位法。该剧以古希腊悲剧神话故事为题材,运用大量的牧歌、单声歌曲、咏叙调(介于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和各种器乐形式,增强旋律的美感与和声的效果,并采用当时不多见的管弦乐编制以及独创性的配器法效果,奠定了歌剧中的器乐地位。 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是歌剧走向成熟的的标志。他用当代的音乐语言展现出一幅具有古韵的戏剧长卷,奥菲欧的音乐之力在诗画般的情境中显现出神奇的美丽。人们在此不仅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还能领悟到渗透在音乐之中的戏剧情节。可以看出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在强调情感的表现和戏剧性对比的同时,更注重细节的装饰性,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审美特征。 二、《费加罗的婚礼》与18世纪古典主义歌剧 进入18世纪后,传统意大利歌剧(正歌剧)由于程序化创作等原因,使歌剧出现了危机,在这时,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开始兴起,歌剧开始改革。其中有影响力的事件是德国作曲家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他针对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浮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就纯朴、自然。他的歌剧改革对后世歌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莫扎特,他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作品,代表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成就。他的歌剧总结了歌剧二百年的发展,综合了各种歌剧的优势,使歌剧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对喜歌剧的贡献,在他之前意大利喜歌剧只是一种滑稽、逗笑和杂耍式的剧种,它最早诞生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他的喜歌剧不在是单纯的逗趣,音乐不只是追求热闹和轻快。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中他废弃了原来意大利喜歌剧体裁中偏重于表面夸张的手法而赋予了更

世界十大著名乐队排名

世界十大著名乐队排名世界最佳艺术家:猫王 世界四大乐队:Thestones(滚石乐队) Thebeatles(甲壳虫乐队) eangle(老鹰乐队) BEYOND(超越乐队) 世界第一吉他手:艾力*克普敦(吉他皇帝) 世界第二吉他手:黄贯中(吉他至尊) 世界第三吉他手:桑塔那(吉他高高手) 终身金针奖:Thebeatles乐队主唱:约翰*列农 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 最佳歌曲:老鹰乐队:<<加洲旅馆>> 甲壳虫乐队:<<黄色潜水艇>> BEYOND乐队:<<光辉岁月>> 猫王:<<何去何从>> 欧美十大摇滚乐队排名 欧美十大摇滚乐队第1名:The Beatles(披头士乐队) 上榜理由:他们用音乐改变了世界,让我们的行走不再孤单经典指数:★★★★★ 欧美十大摇滚乐队第2名: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 上榜理由:摇滚不仅仅是音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经典指数:★★★★半 欧美十大摇滚乐队第3名:U2乐队 上榜理由:人类的灵魂囿地在U2摇滚的烘衬下澄静绽放

经典指数:★★★★半 欧美十大摇滚乐队第4名:Queen(皇后乐队) 上榜理由:它让摇滚穿上了华丽的衣裳招摇过市 经典指数:★★★★ 永不凋零的艳丽花朵 (文:游萦) 基本信息 乐队名称:Queen (皇后) 组建时间: 1971 国籍: 英国 风格类型:Album Rock(专辑摇滚)、Arena Rock(舞台摇滚)、British Metal(英国金属)、Glam Rock(迷惑摇滚)、Hard Rock(硬摇滚)、Pop/Rock(流行/摇滚)、Prog-Rock/Art Rock (前卫/艺术摇滚) 引子 无数摇滚乐迷怀念着六七十年代,那一个灼烧般的,带着炽烈与灰烬气息的疯狂年代。二战后的平静是一个愈伤期,也意味着一大片迷茫的浓雾,所有人在压抑中迷失方向,空气中封存着躁动的危险因子,一切显得那么陈腐可憎,一切等待着被破坏,被覆灭,被重建。 一群愤青们首先拖着他们肮脏破旧的牛仔裤,被着一把随时有可能被砸碎的吉他跳上街头,狂笑着嘶吼着,挥舞着愚蠢而有力的拳头消耗他们的青春。英国,这个由危险而冷峻的物质构成的孤岛,这个大西洋中显得阴郁而溢满火药味的古老战舰,成为这场躁动的舞台。披头士的蘑菇头引来少女们的阵阵尖叫——但这不是全部,The Who用吉他残片引爆了全场的疯狂,Rolling Stone孜孜不倦地甩着蓬乱浓密的长发在街头的舞台上咆哮着,Sex Pistols 坏笑着给专辑封面上英国女王的耳朵别上别针…… 一切在不安与死寂中开场,若干年后以决绝的姿态扑向覆灭。其间,英伦三岛的肥沃土地上疯狂滋长着各种植物——苔藓还是向日葵,荆棘还是紫罗兰,这都不重要。它们都以自身的存在继续着那个时代的疯狂,其中,有一朵花最为艳丽,盛开的也最为放肆。 它的名字叫Quee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