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

2019年8月21日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适合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101课时

设计者:

一、课程背景

教材说明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现有学生123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册内容在识字、写字数

量上都有所增加,所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是教学的重点。本册教材所选的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可读性强,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语感。本册增加了写话练习,在写话时注意强调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教师示范和“一帆书法”学习资源的利用,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独立识字。学习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通过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生活识字、查字典识字等方法,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至少450个,会写至少250个。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通过借助拼音、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指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3.通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示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4.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能认真听别人

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通过创设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喜欢写话,在生活中能够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并且能在写话中用上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基本的写话格式,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三、课程评价

评价以过程评价(60%)和结果评价(40%)两部分构成。

1.过程评价(60分)

2.结果评价(4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检测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15分)+期末考试成绩(25分)

(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本册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课文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利用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语文园地、口语交际、泡泡提示、我爱阅读、识字表、写字表以及词语表等进行学习。

3.课外资源:利用教学课件、工具书(字典、词典)、生字词卡片、教具、同步练习、课外读物等辅助教学。

(二)实施策略

1.识字与写字

继续遵循教材“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本册要求认的450个生字,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或构词能力较

强的字。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归类识字、生活识字、查字典识字,内容也丰富多彩,能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况,教师要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猜读生字,自主学习课文。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写字方面,二年级在一年级基础上,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有笔顺跟随,所以每课要写8~10个字,要优先选择构字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教师要利用写字课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切实保证写字质量时,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美观。

2.阅读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练习。二年级在一年级的朗读基础上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即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从本册开始,学生要尝试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对于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这样,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口语交际

本册编排的四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无论是交流有趣的动物,还是介绍自己做的一件手工作品;无论是与别人商量事情,还是看图讲故事,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这些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有礼貌地提问”“注意听”“用商量的语气”“认真听”等要求,重视良好的交际习惯的培养,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

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学习的交际规则。

4.写话

本册教科书安排写话共3次,分别是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写留言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分别属于纪实、应用、想象3个类别。在第一次写话练习的编排中,教科书用“图示+指导语”的方式,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这些。教科书通过这两个提示语,引导师生关注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打下基础。对于留言条,要写清楚基本的要素,注意行文的格式,这些要点教科书用示例的方式都给予了提醒。但对于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其他不做过多要求,学生能写几句写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总之,教师要凭借教科书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还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