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知识点分析: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9.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

考点分析:考查质量天平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知识的应用。

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

正确答案:6

考点分析: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

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解析:首先 4个答案都涉及到“质量”,根据质量的定义,只要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变,质量就不变,所以可将答案A、C、D舍去。

那么答案B中涉及到密度,只要物质不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态”不变,密度也就不变。这里的“态”是指物质的三态:固、液、气。

正确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质量和密度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例4. 将一块质量为1.67千克含有砂石的冰块熔化后,发现总体积缩小了0.13×10-3米3,求砂石的质

量是多少?

解析:从题给条件可知物质由冰和砂石组成,于是设冰的质量为M 冰,砂石的质量为M 砂,根据题意则有:

M 冰+M 砂=1.67千克

体积减少的原因是冰变成了水,至于砂的体积则是不变的,于是有冰的体积为:

V 冰=M 冰/0.9千克/分米

3 冰熔化后变成水的体积为:

V 水=M 冰/1千克/分米3

因0.13×10-3米3=0.13分米

3 这样一来我们有:V 冰-V 水=M 冰/0.9千克/分米3-M 冰/1千克/分米3=0.13分米3

解得M 冰=1.17千克

从而M 砂=1.67千克-1.17千克=0.5千克

正确答案:砂石的质量是 0.5千克

考点分析:本题是考查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例5. 体积为30厘米3,质量是178克的空心铜球,如在其中空部分铸满铝,问铝的质量为多少?(ρ

铝=2.7×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

解析: 根据铜的质量和密度可算出铜的实际体积为:

V 铜 =178克/8.9克/厘米3 =20厘米

3 铜球空心部分

V 空=30厘米3-20厘米3=10厘米

3 于是铸入的铝的质量等于m =ρV :

10厘米3×2.7克/厘米3=27克

正确答案:铝的质量为 27克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例6. 陈伟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本书的质量。他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A.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B. 把书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C. 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本书的质量。

陈伟同学的设计步骤中漏了哪些步骤?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

解析:使用托盘天平时,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要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这一步陈伟同学漏掉了。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只能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上。

正确答案:陈伟同学在第一步后面漏掉了一步:调节横梁两端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陈伟同学操作有一处不正确:天平左右盘中物体和砝码放错了。

考点分析:本题综合天平的使用及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发散思维。

例7.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 ,再量出一个垫

B.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 ,再量出10个垫

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 ,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

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 ,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

解析:由于垫圈的数量很大,若按A 和B 两种方法测量,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却难以操作,即便能设法量度,但因垫圈很薄,刻度尺精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必然有较大误差。因此,这两种方法是不

可取的。天平是较精密的仪器,可以较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但若用方法C测量一个垫圈的质量,由于垫圈质量较小,测量结果的误差也偏大,因此,方法C也不宜采用。方法D实际上用累积测量的方法测得一个垫圈质量的平均值,误差较小。

正确答案:D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 质量是5.2千克的石块,体积是0.002米3,其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把它从中间切开其中一半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合________克/厘米3。

2. 查密度表,比较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比较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体积较大的是________。

3. 铝制的饭锅和饭盒的质量分别为500克和250克,它们的密度之比为,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4.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 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

(1)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____________次;

(2)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1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____________t;

(3)该校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____________t。

二、选择题

1. 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前后没有变化的是()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温度

2. 用铁和铜制成的两个实心球,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两球质量相等,但铁球体积小

B. 铁球质量、体积均比铜球大

C. 铁球的质量、体积均比铜球小

D. 两球体积相同,但铁球质量小

3. 以下是“用天平测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合理的步骤顺序为()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

(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烧杯的质量

(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7)把烧杯装水后放在天平左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8)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烧杯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A. (1)(2)(3)(4)(5)(6)(7)(8)

B. (1)(6)(2)(4)(3)(5)(7)(8)

C. (1)(3)(2)(4)(5)(6)(7)(8)

D. (1)(2)(5)(4)(3)(6)(7)(8)

三、多选题

1. 1m3的水结成冰以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的体积变小

B. 它的体积不变

C. 它的质量不变

D. 它的密度变小

2. 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托盘内增加砝码的正确做法应是()

A. 先加最大砝码,再加小的

B. 先加最小的砝码,再加大的

C. 按估计情况先加接近物体质量的大砝码,再加小砝码

D. 当指针偏角不大,若没有足够小的砝码时,就将游码右移

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色拉油的密度,以下四个步骤中必须且最合理的步骤是()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4. 给你提供一张密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用天平,只用量筒,能量出100g酒精

B. 用量筒和水不能测量出实心铝块质量

C. 不用量筒只用天平能测出一实心铝块的体积

D. 用天平、玻璃杯和水能测出酒精体积

四、综合题

1. 工厂浇铸铁工件,先用木模造型,已知木模质量是5.6kg,木料密度是0.7×103kg/m3,问浇铸铁工件需要多少千克的铁水?(ρ铁=7.9×103kg/m3)

2. 一个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ρ铜=8.9g/cm3,铝的密度为ρ铝=

2.7g/cm3,求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2.6×103;2.6×103;2.6

2. 水;铝块

3. 1:1;2:1

4.200 120 322

二、选择题

1. B

2. A

3. B

三、多选题

1. CD

2. CD

3. BCD

4. ACD

四、综合题

1. 63.2 kg;

2. 5.8×103kg/m3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教案

目录 第七章力 (4) 第一节力 (4) 第一节弹力 (7) 第三节重力 (9) 第八章运动和力 (11)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1) 第二节二力平衡 (13) 第三节摩擦力 (17) 第九章压强 (20) 第一节压强 (20)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23) 第三节大气压强 (25)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8) 第十章浮力 (30) 第一节浮力 (30)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33) 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39)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44) 第一节功 (44) 第二节功率 (48)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51)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54)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56) 第一杠杆 (56) 第二节滑轮 (58) 第三节机械效率 (60)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测试

XX学校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有可能有力的作用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关于“g=9.8N/kg〕 A.9.8N等于1kg B.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C.9.8kg等于1N 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6〕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7〕 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 8、下列四幅图中,F1、F2〕 9、如图3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N的物体, 〕 A.10N B.50N C.40N D.0N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余赠平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

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①静电小实验 ②三原色陀螺

2017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1 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

2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3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含教学反思)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⑴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⑵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⑶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⑷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⑴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⑵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第1 共214 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黄文华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全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电 子 教 案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和难点】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声波的形成和传播;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结合实验观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内容,由学生体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读课文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反射的条件、规律及应用。 最后以选择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内容相同的学生分组交流、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结论。 【教学准备】 器材:钢锯条、音叉(小锤)、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软底塑料盆、音频发生器、低频扬声器、蜡烛、火柴、事先录制的学生的讲话等。 【教学过程】 (一).声波的产生 1.声音的发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 ?演示实验:(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初二物理力学作图

力学作图专题 一、力的示意图和图示作图: 1、方法指导:在进行力的示意图和图示作图时,请同学们首先认真阅读题意,搞清楚题目中要你画的是力的示意图还是力的图示,要画的是什么力,要注意:不要多画力、也不要少画力。具体方法请按以下三步进行。 (1)明确力应该画在谁身上;(要画在谁身上,就把力的作用点点在谁身上) (2)明确是画力的示意图还是力的图示,如果是力的示意图,则只需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一箭头;如果是力的图示,在力的示意图的基础上还必须画出标度(比例长度),箭头的长度是标度的整数倍,不能长也不能断。 (3)明确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接触到的力有:重力G ,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支持力F 支,方向垂直接触面向外;压力F 压,方向垂直接触面向里;拉力F 拉,方向延绳子向 外;摩擦力f ,方向与运动或想运动的方向相反。) (4)明确表示力的字母;并把该字母标在箭头末端(如上所示),如果是力的图示,还需要标出力的大小。 2、练习:(1).请画出右1图和4图画物体所 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图画重力、支 持力、摩擦力的示意图,3图画重力的示意图 (2). 请画出右图物体A 所受到的所有 力的示意图。2 图中物体A 悬浮 (3)如图是地球表面附近的一些物 体,请画出飞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在右图中作重力的图示,物体的重力是40N (5)在右图作拉力的图示,拉力为30N ,1 图水平向右拉,2图与水平面成300向左上方 拉,3图沿斜面向上拉。 二、杠杆力臂作图: (一)方法指导: 1、画力臂的步骤如下:(1)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并将力的作用线延长(箭头两端延长),(2)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3)支点到垂足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或用大括号勾出,并用相应字母标明。 注意: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画最大力臂和最小力(1)最小力臂: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力臂,力臂最大。(2)过力的作用点,垂直于最大力臂的力最小 二、练习 1、 作出下面1图中的闸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 1和L 2。 2、在上面2图中画出抽水机手柄A 点所受动力F 1的力臂l 1和B 点所受阻力F 2的示意图。 3、如上面3图所示,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4、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如4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理 教案(八年级上 册) 2016—2017 学年

目录 〒、【.、、/. 、〉?/ ? 科学之旅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2 第三节声的利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三节密度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课本图 1 实验[演示]课本图2 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图4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人教版初中物理 功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初步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学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对1焦耳 的功形成一个具体的观念。? 【教学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学器具】尝试题投影片、投影仪、钩码、示教板(自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功? 板书:第一节?功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完成下面的尝试题? 投影出示尝试题(一): 1、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什么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 3、?你对"功"这个词怎样理解的?哪些人可以评功受奖?你知道"劳而无功"的含义吗??

学生练习、讨论,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板演题1木块受力示意图,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题2、题3并给予指正和肯定。然后归纳小结: 师:力学中"功",主要吸收了"贡献"、"成效"的意思,指一个力作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的移动作出了贡献,取得成效,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如题2中绳子的拉力对木块做了功。? 二、新课教学? 板书:一、功?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完成尝试题(二),体会一下力学中"功"的含义。? 投影出示尝试题(二)? 1、下列各图所展示的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①人推小车前进?②马拉车前进?③起重机吊起重物? 2、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3、当你使劲地用力拉(固定在地面上的)讲台,讲台移动了吗?你累吗?你做了功没有?? 4、人推木箱前进时,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有没有做功?为什么??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券(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城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3.注意:g=10N/kg.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通过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帕斯卡 C.阿基米德 D.牛顿 2.下列工具在使用时,既能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是 A.托盘天平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滑轮组 3.如图甲所示,玻璃瓶中灌满红色的水,将细玻璃管穿过橡 皮塞上的孔,插入瓶中;用手用力握玻璃瓶,如图乙所示,则细 玻璃管中的水面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还可能不变 4.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中涉及到压强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 B.乙图用手指压在铅笔的两端,静止时,根据两手指的凹陷程度和感觉不同,可用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C.丙图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时,是嘴的吸引力把饮料吸到嘴里的 D.丁图茶壶的壶嘴与壶体构成连通器,壶体的水位总是比壶嘴的水位高 5.生活处处有物理,生活处处离不开物理。小明在帮妈妈煮饭时,发现妈妈使用的菜刀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关于菜刀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刀刃要经常磨一磨,目的是为了减小使用时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B.菜刀表面要保持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C.刀柄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敲打物体时,要用较宽的刀背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6.如图所示,是游乐场的大型过山车,当你坐在过山车里随过山车上下旋转和盘旋时。关于你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B.在最低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小 C.在旋转上升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 转化为重力势能 D.在旋转下降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下列是小明生活中的几个数据,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小明的体重约为50N B.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103Pa C.小明从地面上把两个鸡蛋拿到桌子上所做的功约为1J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备课本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学情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和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课题: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2)器材:漏斗,乒乓

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现象:鸡蛋有浮有沉。(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和密度。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上 全册教案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力教案

力 一、教材分析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力的概念是贯穿力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最基本的重点概念之一。建立力的概念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在初中,先让学生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力产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学习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分析研究常见的几种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同一直线两力的平衡及合成,简单机械中力的运用,压强,功和功率等;到高中进一步从矢量的角度深化力的概念。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力学教材中很多内容学生已具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教学是有利的。但实践又证明,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头脑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关于力的概念以及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如:1、只有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才能施加力,或认为只有某些物体才能施力;2、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如认为“地球吸引人,人不吸引地球”;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4、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等。这些已具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 ?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 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和施力物 ?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过程和方法目标】: ?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 通过体验力的作用,探索力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 在建立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归纳能力。 ? 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 ? 经历力的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 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 ? 使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②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③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②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 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 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 第一组:(男生做) 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 第二组:(女生做) 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 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 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任务二:物态变化 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 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验的现象是,条件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