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植物的特性(精)

三.植物的特性(精)

三.植物的特性(精)
三.植物的特性(精)

三.植物的特性

植物會因生存環境、習性的變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的根、莖、葉。

奇怪的根:

植物的根為了達到不同的功能,形狀也就有了不同的變化,寄生根、呼吸根、水根、支柱根、氣生根、儲藏根......,都是植物的變態根。而不只是根,植物也會演變出不同的莖。

彎彎曲曲的莖:

一般的莖都是直立的,但也有些例外,這些就稱為變態莖,例如平臥莖、葉狀莖、塊莖、球莖、匍匐莖、木質莖、攀緣莖、纏繞莖……,都屬於變態莖。而除了變態根、莖,植物也有變態葉。

奇特的葉:

大部分的葉子都是綠色、片狀的,但仍然有些植物未了適應生存環境,改變了形狀和顏色,例如:鱗葉、卷鬚葉、針狀葉、捕蟲葉、瓶狀葉……,也都屬於變態葉的一種。

例如寄生在別棵植物上的菟絲子,擁有寄生根,方便附著;而榕樹擁有支柱根,可以支撐植物;也因為馬鈴薯生長在地底下,須要儲存足夠的養分,因此肥厚的塊莖,可以幫助儲存養分;洋蔥擁有鱗葉,含有許多養分;而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有細細長長的針狀葉,可

以防止水分流失,也有保護的作用;而由於捕蠅草以捕食小昆蟲為生,因此有特別的捕蟲葉,可以捕食小昆蟲。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植物景观设计 第一章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第一节概述 一、相关概念及解释 (一)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在这期间也有如庭院、园池、别业、山庄等叫法 古代园林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拥有和使用的园林,或建于自然郊野,或建于城中一隅。 现代园林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公园、游园、花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园林”一词一直成为该学科、该行业通用的名词。它涵盖了当时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范围。 (二)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20世纪80年代由学者孙筱祥先生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园林”一词内涵与外延局限性而提出来的,是对”园林”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性质与研究领域与国外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是相同和接近的。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超越了原来传统园林的范畴与界限,成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三)景观(Landscape) 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这时的“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 “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与景观有关系,都是景观。我们留给后人的是历史景观,正在体验的是现代生活景观。”(俞孔坚) 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国内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专业。 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可以说是引导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 (四)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林木遗传育种:指在遗传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林木的特性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种遗传和变异,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座位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突变子:它是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即一个基因内部能造成可遗传的表型变化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重组子:在发生性状的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对核苷酸。 连锁不平衡:指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等位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元型上的频率与预期的随机频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 象。 周期蛋白:指是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分解的蛋白质,它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共同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 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非编码RNA:指的是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如tRNA, rRNA等,这些RNA不被翻译成蛋白质,但是参与蛋白质翻译过程。 RNAi:(RNA interference) 即RNA干涉,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生物学现象,是由双链RNA(dsRNA)介导 的、由特定酶参与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它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阻断基因的表达。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 体。 染色质: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由核内的DNA与组蛋白、RNA、非组蛋白蛋白质等结合形成。 广义遗传力:基因型方差与表现型方差之比。 狭义遗传力:加性效应方差与表现型方差之比。 遗传距离:1910年,Morgen TH提出假设:假定沿染色体长度上交换的发生具有同等的几率,那么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组染色体的发生率,即重组分数。重组分数的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八角金盘: 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常春藤: 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植物生理学作业复习题

一、问答题 1.跃变型果实与非跃变型果实及其区别是什么? 2.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3.如果你发现一种尚未确定光周期特性的新植物种,怎样确定它是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或日中性植物? 4.图4.7为光强-光合曲线,分别指出图中B、F两点,OA、AC和DE线段,CD曲线,以及AC斜率的含义? 图4.7 光强-光合曲线 5.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除休眠? 6.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 7.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有那些影响? 8.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9.植物耐盐的生理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果实成熟时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11.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12.果树生产上常利用环剥提高产量为什么?若在果树主茎下端剥较宽的环能提高果树的产量吗?为什么? 13.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 变化? 14.蔗糖作为同化物的运输形式具有哪些特点? 15.为什么C4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16.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的代谢、抗逆性有什么关系? 17.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18.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19.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20.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并简述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1.产生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如何缓和“午睡”程度? 22.为什么C4植物的光呼吸速率低? 23.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甚至死亡? 24.植物的休眠与生长可能是由哪两种激素调节的?如何调节? 25.乙烯利的化学名称叫什么?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26.简述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在生产上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比?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摘要:不论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1]。文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配置原则,品种选择及具体配置方式等内容。以便为保护或修复苏式古典园林和营建仿古园林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孤植,丛植 1.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2]。 2.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doc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见彩图)。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重金属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重金属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综述) 摘要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重金属在环境中的释放严重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并且可通过食物链进人生物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重金属的来源有多种途径,除采矿区的尾矿、矿渣、冶炼、有毒气体的排放之外,还有城市垃圾、金属电镀、汽车尾气排放、工业企业向环境排放的“三废”、化工产品在农业中的不合理使用、农田的污水灌溉等等,这些途径都将导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通常植物在受到重金属污染时都会出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根系伸长受抑制直至停止、叶片褪绿、出现褐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和植物死亡[1,2]。多年来,人们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有关重金属对植物毒害的分子机理也有较多报道,本文就重金属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字:重金属,植物,生理生化。 1.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 重金属污染能影响植物根系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其主要原因是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了酶活性。重金属与某些元素之间有拮抗作用,也可能会影响植物对某些元素的吸收。沈阳农业大学张宁、唐咏[3]的研究表明,Cr能明显降低水生植物凤眼莲的根系活力,影响植株生长。 2.引起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当植物受到重金属毒害未出现可见症状之前,实际上在细胞内部已有

亚细胞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这些细胞器参与的生理生化功能抑制或丧失。据彭鸣、王焕校等人[2]的研究表明,当重金属污染较轻时,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没有明显变化,这时植株外部形态也不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受害症状。而污染严重时,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均被破坏,此时植株外部形态会表现出叶片褪绿、萎蔫,根生长受抑制,乃至植株死亡。 3.影响细胞膜透性 重金属能影响植物细胞膜透性。王正秋[4]等对Pb2+,Cr3+,Zn2+对芦苇幼苗质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2+,Cr3+,Zn2+对芦苇幼苗根系和叶片的电解质渗漏影响显著,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其中Cr3+和Zn2+的作用更明显。张宁、唐咏[3]的研究表明,Cr3+污染可增加凤眼莲膜脂过氧化,并使其细胞膜透性增加,且伤害程度与Cr3+浓度呈正相关,而且膜脂过氧化的发生要早于膜透性的改变。目前,细胞膜透性被广泛地用作评定植物对重金属反应的方法之一。 4.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对于重金属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比较广泛,结果表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许多研究[3]说明,重金属Cr3+可使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原因是重金属离子直接干扰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在大麦幼苗中,Cr3+通过影响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的活性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据王泽港[5]等报道,重金属离子对叶绿素的影响不是由于取代叶绿素卟啉环中的Mg,而是通过影响叶绿素合成酶以及抑制一些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活性等其他途径而产生的。张宁、唐咏[3]就Cr3+对凤眼莲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Cr3+时(Cr≤0.025mmol/L),凤眼莲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而较高浓度Cr3+时

常见园林植物100种

1.洋紫荆: 拉丁名:Bauhinia 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 科中文名:苏木亚科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 观赏及应用: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2.大叶榕 种中文名:高山榕 种拉丁名:FicusaltissimaBl. 科中文名:桑科 属中文名:榕属 别名: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海南岛) 观赏应用:高山榕为桑科榕属的一种。高大乔木,树冠大;叶厚革质,有光泽;隐头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时金黄色。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树冠广阔,树姿稳键壮观。只是树体量太大,根系过于发达不太适宜作路树。非常适合用作园景树和遮荫树。又为优良的紫胶虫寄主树。 生长习性:阳性,喜高温多湿气候,耐干旱瘠薄,抗风,抗大气污染。耐贫瘠和干旱,抗风和抗大气污染,生长迅速,移栽容易成活。

3.大叶紫薇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景观用途:适合用作高级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与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别推荐用于风景林建设,紫花品种宜用于中、近距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距离观赏的风景林。 生长习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 4.猫尾木 种:猫尾木 科:紫葳科 属:猫尾木属 拉丁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特色景观植物苗木特征

特色景观植物苗木特征 (1)、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 :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枝条萌生力很强,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庭园观赏树或行道树。 (2)、垂榆Ulmus pumila var. pendula(Kirchr.) Rehd.:榆科榆属乔木。别名垂枝榆。树冠伞形。花先叶开放。翅果近圆形。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庭园观赏树或行道树。可孤植、对植或列植。

(3)、金叶垂榆:落叶小乔木。单叶互生,椭圆状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9厘米,基部偏斜,叶缘具单锯齿。叶片金黄鲜亮,有自然光泽,格外醒目。枝条柔软、细长下垂,花先叶开放。翅果近圆形。喜光,抗干旱、耐盐碱、耐土壤瘠薄,耐修剪,耐旱,耐寒。不耐水湿。根系发达,对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庭院观赏、公路、道路行道树绿化, 还可作绿篱使用 (4)、金丝垂柳Salix X aureo-pendula: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冠长卵圆形或卵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小枝黄色或金黄色。喜光,较耐寒,性喜水湿,耐干旱,不耐庇荫。根系发达,生长快,对有毒气体有一定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性强。行道树、庭荫树或孤植于草地,建筑物旁。

(5)、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f.atropurpurea (jacq.) Rehd.: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叶椭圆形,紫色。花淡粉色,花期4-5月。核果。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观赏期4—10月。庭园点缀观赏树种。 (6)、俄罗斯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别名樱桃李、樱李。花白色,核果扁球形,熟时黄、红或紫色,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可打成丛,做彩色绿篱。是庭院、园林、街道绿化珍贵彩色树种。

植物生理学试题

细胞膜的特性:流动性(是基于膜脂流动性、膜蛋白流动性以运动相及膜固醇的互作用下进行的) 膜的功能:分室作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识别功能、抗逆能力、物质合成。胞间连丝:指贯穿细胞壁、胞间层,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 水分代谢 水势的计算:Ψw=Ψπ+Ψp+Ψm 例1:有一个水分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100倍的溶液中,则其细胞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例2:将一个细胞放入渗透势为-0.2 MPa的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后,细胞的渗透势为-0.6 MPa,细胞的压力势等于多少?0.4 MPa 含水量:水生﹥陆生草本﹥木本活跃器官﹥不活跃器官植物组织含水量一般为70%~90% 束缚水:靠亲水物质较近,并被吸附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靠亲水物质较远,并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自由水/束缚水是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 水分总是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 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 (1)渗透性吸水(具液泡细胞):利用溶质存在使溶质势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 (2)吸胀性吸水(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及干种子):依赖于低的衬质势而引起的吸水 (3)代谢性吸水(直接耗能):耗能吸水或耗能吸收离子 不同物质吸胀力大小不同: 蛋白质 > 淀粉 > 纤维素 三种典型细胞的吸水方式及水势组成 风干种子:吸胀吸水 ψs≈0 ,ψp=0,所以ψw = ψm 液泡化细胞:渗透吸水 ψm≈0 ,所以ψw =ψs +ψp 无液泡分生组织细胞: Ψw = ΨS + Ψm + Ψp 根系吸水的部位 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吸水最活跃的部位是根毛区。 根的吸水途径 根毛皮层内皮层中柱导管沿导管上升 质外体途径:水分经胞壁和细胞间隙移动,不越膜,移动快

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地被植物的特点和种类 地被植物是指用于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被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尤其是在园林配置中,其艳丽的花果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来讲,地被植物应具备如下主要特性: 1.多年生植物,常绿或绿色期较长,以延长观赏和利用的时间。 2.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而且花期越长,观赏价值越高。 3.具有独特的株型、叶型、叶色和叶色的季节性变化,从而给人以绚丽多彩的感觉。 4.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环境造型。 5.植株相对较为低矮。在园林配置中,植株的高矮取决于环境的需要,可以通过修剪人为地控制株高,也可以进行人工造型。 6.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耐粗放管理,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 7.具有发达的根系,有利于保持水土以及提高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或者具有多种变态地下器官,如球茎、地下根茎等,以利于贮藏养分,保存营养繁殖体,从而具有更强的自然更新能力。 8.具有较强或特殊净化空气的功能,如有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有些则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9.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可用作药用、食用或为香料原料,可提取芳香油等,以利于在必要或可能的情况下,将建植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10.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植物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二是与珍稀植物和特殊种质资源的人工保护相结合。 上述特性并非每一种地被植物都要全部具备,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某些特性即可。同时,在园林配置中,要善于观察和选择,充分利用这些特性,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组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地被植物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一般多按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结合应用价值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其他一些适应特殊环境的地被植物,如适宜在水边湿地种植的慈姑、菖蒲等,以及耐盐碱能力很强的蔓荆、珊瑚菜和牛蒡等。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地被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尤其是保护和净化环境的功能以及经济用途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通过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将会逐步从现有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资源中选育出更多更好、能够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需要,具有良好环境效益和一定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的新地被植物。

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 植物造景论文报告 论文题目: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园林植物四季变化带来的意境学生姓名:陈纳 学号:200830410301 班级:园林 指导老师:邱巧玲 日期:2011-6-2

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园林植物四季变化带来的意境 文章摘要: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是设计者感情、意愿、理想的表达。植物造景不仅是视觉艺术效果的表现,还是生态与文化的沉淀。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是对山水景观欣赏美感的升华。本文讲述园林意境的含义及园林植物四季景观带来的感受。 关键词:意境;季相;园林植物;综述; 1 前言 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B. Clauston)说:“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1]。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植物造景,不仅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休憩、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创造、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艺术空间。意境是植物造景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作品的灵魂,如果把植物材料看作是景观的躯体的话,那么使之配置成景的“意”则是经管的灵魂,也是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的反映。园林反应的是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时间而演替变化,园林上称为“季相”变化[2]。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既要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构图,还要借鉴运用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副具有意境美的动态构图。 2 园林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是主观的理念、情感,境是客观的园林空间景物。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石[3],换句话说就是寄情于景。园林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虽然不像一山、一石、一水、一花、一草、一木那么实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在生活美、自然美的基础上升华产生的艺术美。园林意境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创作意境的过程中要做到“意在笔先,情景交融”,站在欣赏的角度上来说,可能是“意随人异,境随时迁”。 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园林意境即指园林的诗情画意,即诗情画意在园林中的表现。我们创作的意境应该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但是在这个园林意境的特点把握上,我们不能犯一个倾向性错误,即为了让大多人理解而一哄而上,创造出俗文化,失去园林意境所应有的个性化特点,在这一点上,特别要防止媚俗、跟风的现象。 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取法自然,模拟自然景色,更有化情于物,融情于景,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优美生活环境[4]。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觉,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觉。诸如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氧化酶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这些酶各有其生物学特性(如对温度的要求和对氧气的反应,所以就能使植物体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外界条件。 以对温度的要求来说,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温度降低时黄酶活性降低不多,故在低温下生长的植物及其器官以这种酶为主,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酶系统的更替正好反映了酶系统对温度的适应。例如,柑橘的果实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黄酶,在果实末成熟时,气温尚高,呼吸氧化是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到果实成熟时,气温渐低,则以黄酶为主.这就保证了成熟后期呼吸活动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以对氧浓度的要求来说,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最强,所以在低氧浓度的情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而酚氧化酶和黄酶对氧的亲和力弱,只有在较高氧浓度下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苹果果肉中酶的分布也正好反映了酶对氧供应的适应,内层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表层以黄酶和酚氧化酶为主。水稻幼苗之所以能够适应淹水低氧条件,是因为在低氧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加强而黄酶活性降低之故。 2、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植株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合成。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3.举出三种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1)改良半叶法,选择生长健壮、对称性较好的叶片,在其一半打取小圆片若干,烘干称重,并用三氯醋酸对叶柄进行化学环割,以阻止光合产物外运,到下午用同样方法对另一半叶片的相对称部位取相同数目的小圆片,烘干称重,两者之差,即为这段时间内这些小圆片累积的有机物质量。此法简便易行,不需贵重设备,但精确性较差。 (2)红外线CO2分析法原理是:气体CO2对红外线有吸收作用,不同浓度的CO2对红外线的吸收强度不同,所以当红外线透过一定厚度的含CO2的气层之后,其能量会发生损耗,能量损耗的多少与CO2的浓度紧密相关。红外线透过气体CO2后的能量变化,通过电容器吸收

景观设计中常用植物简介

景观设计中常用植物简介 1紫叶小檗 形态特征:叶常年紫红,秋果红色 适应地区: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 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温带草原区 生长习性:中性,耐寒,要求时,叶色方呈紫红色 景观用途:花灌木类 金叶女贞 形态特征:半常绿小灌木,高2.0至3.0米,冠幅1.5至2.0米,幼枝有短 柔毛。单叶对生,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至5(7)厘米,先 端渐尖,全缘,小叶金黄色,尤以新梢叶为甚,老叶绿色有光泽,叶背具 腺点,柄短。花期6月,果期10月。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 适应地区:华北南部至华东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 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生长习性: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萌蘖性强,耐修剪,适应 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 小叶黄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茎和小枝四棱形,有短柔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花簇生在叶腋或枝条顶端,4月开花,花淡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果球形,9——10月成熟。

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生长习性: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 繁殖培育:栽培时一般用枝条插播繁殖 大叶黄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小枝绿色,稍呈四棱。单叶对生,椭 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革质。5月开花,花绿白色, 5~12朵成聚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顶部。10月果熟,蒴果扁球形,粉绿色,成熟 后四瓣裂,假种皮橘红色。 适应地区:原产日本南部;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长江流域各城市尤多。生长习性:适应性强,喜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略差。温度低达-17℃左右即受冻害,黄河以南地区可露地种植。极耐修剪整形;生长较慢,寿命长。耐干燥瘠薄,耐碱性,喜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萌芽力强。对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抗性。 榆叶梅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褐色,粗糙。叶宽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或为3裂状,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等的粗重锯齿。花粉红色,常1朵-2朵生于叶腋。花期4月。核果红色,近球形,有毛。果期7月。 适应地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温带草原区 生长习性:阳性,稍耐阴,耐寒,耐干旱,忌涝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了解校园植物种和科的识别特征。 3、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并对植物进行归纳。 二、材料与器具 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及相关工具书 三、常见庭院植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 现在的大学校园绿化比较好,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多。在积累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其后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为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区域,学生可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校园区域的植物(包括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础性实验——校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科学描述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是进行物种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前一定要学会植物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方法。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的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须借助放大镜观察,并能按以下特征进行观察和科学描述。 1、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2、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3、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4、花的各部分: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①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②子房室的数目; ③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④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植物景观设计 第一章植物景观得特点及发展史 第一节概述 一、相关概念及解释 (一)园林 在一定得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与布置园路等创 作而成得美得自然环境与游憩境域。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园林一词得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 在这期间也有如庭院、园池、别业、山庄等叫法 古代园林主要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与上层社会拥有与使用得园林,或建于自然郊野,或建于城中一 隅。 现代园林则包括了各种类型得公园、游园、花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园林”一词一直成为该学科、该行业通用得名词。它涵盖了当时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等领域得工作范围。 (二)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就是20世纪80年代由学者孙筱祥先生提出得。当时主要就是针对”园林”一词内涵与外延局限性而提出来得,就是对”园林”内涵与外延得丰富与发展。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得性质与研究领域与国外得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就是相同与接近得。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超越了原来传统园林得范畴与界限,成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得学科。 (三)景观(Landscape) 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就是在希伯莱文本得《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得描述。 这时得“景观”得含义同汉语中得“风景”、 “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得“scenery ”,都就是视觉美学意义上得概念。 景观(Landscape):就是指土地及土地上得空间与物质所构成得综合体。它就是复杂得自然过程与人 类活动在大地上得烙印。 “我们现在所做得事情都与景观有关系,都就是景观。我们留给后人得就是历史景观,正在体验得就是现代生活景观。”(俞孔坚) 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国内与景观设计相近得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得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 专业。 但就是专注于理论研究与教育最有代表性得就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可以说就是引导中国 景观设计教育与实践得一个开始。 (四)植物景观

植物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水分的存在状态 束缚水—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 特性:1.不能自由移动,含量变化小,不易散失2.冰点低,不起溶剂作用3.决定原生质胶体稳定性4.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自由水—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可自由流动的水。 特性:1.不被吸附或吸附很松,含量变化大2.冰点为零,起溶剂作用3.与代谢强度有关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强、抗性弱;比值小,代谢弱、抗性强 2.植物细胞对水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 1)、扩散作用—由分子的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的过程。 特点: 简单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适于短距离运输(胞内跨膜或胞间) 2)、集流—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特点:物质顺压力梯度进行,通过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的水通道 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注:渗透作用是物质顺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进行 3.水势及组成 1.Ψw =ψs +ψp+ ψm+ψg Ψs:渗透势Ψp:压力势 Ψm:衬质势Ψg:重力势 1)渗透势—在某系统中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又叫溶质势(ψπ)。 ψs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总数:1M蔗糖ψs> 1M NaClψs (电解质) 测定方法:小液流法 2)压力势—ψp〉0,正常情况压力正向作用细胞,增加ψw;ψp〈0,剧烈蒸腾压力负向作用细胞,降低ψw;ψp =0,质壁分离时,壁对质无压力 3)重力势—当水高1米时,重力势是0.01MP,考虑到水在细胞内的小范围水平移动,通常忽略不计。 4)衬质势—由于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ψm〈0,降低水势. 2.注:亲水物质吸水力: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有液泡细胞,原生质几乎已被水饱和,ψm =--0.01 MPa ,忽略不计; Ψg也忽略,水势公式简化为:ψw=ψs+ ψp *没有液泡的分生细胞、风干种子胚细胞:ψw=ψm *初始质壁分离细胞:ψw = ψs *水饱和细胞: ψw = 0 3.细胞水势与相对体积的关系 ◆细胞吸水,体积增大、ψsψpψw 增大 ◆细胞吸水饱和,体积、ψsψp ψw = 0最大 ◆细胞失水,体积减小,ψsψp ψw减小 ◆细胞失水达初始质壁分离ψp= 0,ψw= ψs ◆细胞继续失水,ψp 可能为负ψw《ψs 4.蒸腾作用(气孔运动) 小孔扩散律(边缘效应)——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度不与小孔的面积呈正比,而与

景观常见植物配置

景观植物的常用配置种类1. 湖 常见湖边配置景观植物:红枫、水杉、悬铃木、无患子、槭树、香樟2. 池 池边景观植物配置较小的园林中,水体常以池的形式出现,为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植物配置常突出个体姿态或利用植物分割水面,增加层次。 池边植以柳、碧桃、玉兰、黑松、白皮松 叠石驳岸上配置络石,薜荔,紫藤,南迎春,地锦 岸边种杜鹃,南天竹,山茶,桃叶珊瑚,棕榈,香樟,枫杨,广玉兰,紫薇,马褂木,沿阶草 3. 溪、涧与峡 散植樱花,玉兰,女贞,黄馨,杜鹃,贴梗海棠 4. 河 河流两岸植以枝条柔软的树木,如垂柳,乌桕,朴树,枫杨,火炬树等或植灌木,如迎春,连翘,六月雪,紫薇,珍珠梅等使枝条披斜低垂水面,缀以花草,亦可沿岸种植同一种树 我国从南到北的植物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乌桕、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柘、柽柳、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

二.植物与建筑的配置 皇家园林建筑植物配置:牡丹、海棠、玉兰、桂花、竹子、松 私家园林建筑植物配置:栽以姿态古拙的白皮松、圆柏、罗汉松 寺庙园林建筑植物配置:松、柏、樟、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萌浓的树种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静,同时丰富建筑的立面效果 三.植物与山石的配置 1. 土山:藤萝、翠竹适宜种植落叶树种,即可单种成活,又可杂树混种 2. 土多石少山:高大落叶树与低矮常绿树错落有致搭配,树下植以箬竹花草 3. 石多土少山:以石构山体与洞窟,山顶覆以薄土,翠竹、 4. 石山: 春景:丹桂、迎春、芍药、海棠 夏景:广玉兰、紫薇、石榴、紫藤、 秋景:古柏、黑松、红枫、青枫 东景:天竹、蜡梅与石一起组成“岁寒三友” 5. 石壁 黄山松、枸骨、冬青、盘槐、络石、薜荔、海棠、慈孝竹 6. 石峰 植物配置以低矮的花木为宜,如杜鹃、菠萝花、南天竹、瓜子杨、羽毛枫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的营造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的营造 石玲玲,陈敬佑* ,陈楚文,何允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 该研究结合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校园环境的实例,对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与特色进行剖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阐明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校园特点、条件相适应,体现地方特色、生态特色、办学特色,符合校园各区域功能,同时注重植物文化内涵的应用。 关键词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中图分类号 S7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10-05420-02Bu il ding of Pla n 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 n the College Ca mpus S H I L i ng -li ng et al (School of Landscape A rchitect ure ,Zhejiang Fo restry U ni versity ,L i nan ,Zhe ji ang 311300)Abstract Taki ng t he environ ment in East Lake ca mpus o f Zhe jiang Forestry Un i versit y for an exa mple ,the method and f eatures i n pl ants l andscape desi gni ng were analyzed .The buil di ng m et hods o f t he characteristi cs o f plant l andscape i n co llege ca mpusw ere su mmarized .Fur -ther more ,itw as illustrated t hat plants landscape desi gn i n coll eges shou l d fit school s conditi ons and characters ,especially l oca,l eco l og ica,l and acade m ic characters .A nd it shoul d accordw i th school s var i ous functi on -area charact er i stics ,and attenti ons shoul d be pai d to t he appl -i ca tion o f plants culture .K ey words Coll ege ca mpus ;P lant landscape ;Charact er i stics ;Zhe ji ang Forestry U niversit y ;East L ake ca mpus 基金项目 2008年浙江林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112008005)。作者简介 石玲玲(1984-),女,浙江浦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 市规划与设计。*通讯作者,教授。 收稿日期 2009-12-29 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影响着人 。高校校园环境不仅仅要构建一个特色明显的校园景观风貌,还应营造提供师生精神交流的外部空间。相对于其他环境要素而言,植物是校园空间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构景要素,它以多样的姿态组成丰富的轮廓,以不同的色彩构成美丽的景观,使枯燥的人工建筑群充满生机与活力。优美的植物造景对于弘扬校园文化,联络校友感情、突出校园特色、创造校园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充分运用植物景观营造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当前高校建设中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该研究以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校园环境为例,探讨其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 1 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概况 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坐落于杭州西郊临安,是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的多学科性综合大学。东湖校区三面环山,为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基地北缘山体植被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校 园总面积157.3hm 2,其中绿地84.1h m 2 ,占53.4%。校区内规划了一个面积为10h m 2 的中心湖,并有若干低矮山坡和池塘溪流,呈现出江南地区较为典型的山丘地型特征[1] 。 2 植物景观的营造 2.1 理念的确定 校园规划中提出 两 园 合一,学用并举 的校园、植物园一体化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使整个校园不仅为在校师生服务,还提供了解、考察学校和促进交流的平台 [2] 。根据规划,校园内将种植2188种植物,其中珍稀濒 危植物162种。目前校内已经种植乔木1.5万多棵,灌木30多万株,植物种类达922种,已经初步建成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具备国内一流高校校园环境的生态化校园(图1)。 东湖校区植物造景是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 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为总体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校园的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确 图1 校园平面分区 F i g .1 The pla ne di v isi on of t he ca mpus 立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健康、生态的植物配置 [1] 。特别注 重运用植物来营造和丰富空间,以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以人 为本的生态型校园。2.2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2.2.1 入口区。入口区是校园对外交流的窗口,关乎学校的整体形象。该区设置了校前广场、大门管理室、景观大道、停车场、标识牌等设施。植物景观在这里营造出简洁大气、庄重严肃的空间氛围。如校前场地以整形灌木形成大面积色块,上层点植枝叶舒展的高大乔木,与学校大门前的交通干道相隔,营造出一个缓冲空间。大门外侧两边丛植竹子和绿篱,与学校正门形成纵横对比,柔化硬质毛石浮雕外墙的同时烘托出了校园入口形象。大门内侧进行不对称式布置,两侧分别植以两棵造型美观的高大乔木香樟与无患子,下层配置开花灌木、时令花卉及景石,简洁明了,活跃气氛。景观大道纵向延伸至中心湖区广场形成一条轴线,轴线终点设置了由九棵红豆杉硅化石构成的石景(图2),以构成视觉焦点。景观大道中间布置低矮龙柏、红花继木整形色带,形成视线通透空间,可纵览中心湖区景观,两侧绿地密植树木,高低层次明显,将建筑掩映于绿色之中,行道树选用了乡土树种银杏,季相效果明显,具明显的地域特点。 责任编辑 朱淼 责任校对 张士敏 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10,38(10):5420-5421,54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