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历史之卷分析

知识面涵盖比较广,能充分考查学生的认知和归纳分析能力,试题内容既联系历史知识,又贴近现实生活和身边周围的事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分的同学不多,最高分45分;低分的同学相对多些。突出表现为:本次的期末试题,总体从考试情况来看,试题的难度偏高,学生的分析理解水平有限。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好,没有掌握必要的历史史实。学生在平时对于学习有轻视和侥幸心理,学生在做试卷时粗心大意,学生课外知识的阅读和学习很不均匀。题型分布

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的思想不变。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通过选择题型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题量占4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理解性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非选择题为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所选材料通俗易懂,设问明确,有一定难度、梯度,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考查。材料解析题、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的空间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问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2 、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不变,有效体现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材料题第二题的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的感悟都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今年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材料题第五题,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4.体现时代性,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

改进措施:通过这次考试结果中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教学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并重,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扩充学生知识面,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完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3个,46分,非选择题四个,54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6%,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4%,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 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4%,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居中,及格率有待提高。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一、试卷的评价 此次考试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分39分,该题难度适中,主要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以及常识性内容的记忆和掌握。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总有三道大题,分值为61分,紧贴课文知识,并渗透主观能力的应变和灵活。 纵观全题,呈现以下特点: 1.难易适中。试题难易的程度设计比较合理,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兼顾新编教材的新增知识。 2.基础性强。立足基础知识,突显重点、主干知识。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贴近中考。重在考查能力,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评价问题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等。 4.体现情感价值态度。 总之,本份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试卷成绩情况 1.从统计分析来看,85、86班的特优率比84、87班高;84班80分以上27人,85、86班80分以上各为23人,87班80分以上18人;从各个方面来看,87班都与其他3班差距较明显。 2.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题得分较好,失分较多的题主要是

第6、11题。 3.主观题答题概况:15题第三问、17题、19题的第一问失分较多。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针对学生们失分比较多的题,分析如下: 第11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的理解。题目中张女士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犯,作为狗的主人,傅家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而许多学生却选择了傅家应承担刑事责任。说明他们没有理解只有犯罪行为才会承担刑事责任。 第15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平等待人的理解和怎样做到平等待人,有的学生没有能明白这道题的意思,有的没有记住课本上的知识,错误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16题为辨析题,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产权和依法维护隐私权的理解,有些学生只能抓住其中的某1个要点,回答的不全面,因此失分。 第17题是普遍失分最严重的题目,表现在: 1.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对题干把握不准确,无法从“曾答应”联系要点“诚信做人”,从主人公“我也不想当他是朋友”的反应联系要点“宽容他人”。 2.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从多个方面发散思维,也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第19题第1问考察学生对生命健康权及国家对未成年给予特殊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期末统考是苏人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50分,试卷由判断题、单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四部分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时代热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0题中学生报名培训班被侵权;第12题和13题子女与父母的交往;18题(2)学生在网络空间转发分享信息时,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人脸识别技术、全国交通安全日、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等。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核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如第2题未成年人的含义;第11题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20(1)四大保护的辨别等。但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如20(2)结合情境二,分析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 3.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德育功能。试题中利用文字、漫画、图片、故事等内容,创设情境,如13、16题的漫画;19(1)的图片;20题围绕七年级学生李强“上学的一天”创设连续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4.开放试题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试题形式别出心裁,具有开放性,如19(2)让学生从三则故事或者名言中选择一个最让自己感动的谈理解和思考,展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大的答题空间。19(1)选取传统哲理故事以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得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学生。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得也比较合理 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上。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5道,总共50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30分,有个别学生成绩不好,得10-20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8、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三)问答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任课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三、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及成绩分析 古云中学七年级:薛洪才 一、试题分析: 1.总体分析:命题依据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紧密联系教材和生活实际,杜绝了难、偏、怪题,起到了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 2.题型及特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三道大题,34小题。第一大题选择题,计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第二大题填空题,5个小题10个空,满分10分;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5个小题,满分40分。 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历史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3.考试内容:本次期中试卷主要考查了有关中国历史的史前时期和夏商周时期相关内容,从而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客观性题、基础性试题得分率较高,但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答题优点:1. 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较好;2. 有些学生能根据题意认真答题; 3. 卷面干净整洁,书写规范; 4. 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 从考试成绩看:一部分学生学得比较好,知识落实到位,个别学生因基础和落实问题,分数不太理想。本次考试历史是所有学科里面考的最为理想的一科。 三、问题原因分析 教师问题分析: (1)教学手段不够先进,不能充分调动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考试中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方法还要给予指导,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3)课下对学生督促力度不够,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4)检查力度不够,平时应多用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学生问题分析: (1)复习时间太短,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太扎实,有许多基础知识记记忆模棱两可; (2)一些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不能按要求答题,导致失分; 四、日后改进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依据新课标,以教材为载体,对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显的内容,要重点突出,讲清来龙去脉,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中注重平时单节课的积累,做到日清月结。 (2)重视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避免走弯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4)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注意随时总结一些小专题。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

八年级政治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张利芝 一、考试成绩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整体情况不够理想,高分人数较少,及格人数一般。 二、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试题共分四大类型,第一大题选择题共8题计20分,第二大题辨析题1题计10分,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共2题计20分,第四大题是活动与探索题共2题计20分。 三、学生答卷中的具体情况分析: 1—8题选择题:整体上选择题出题难度较浅,得高分人数较多。 9题:辨析题学生得分情况一般。能正确分析判断此题,理论知识回答也对,只是答题不完整,从而失掉一些分数。很多学生答此题时只注重回答“为什么”,而没有回答“怎么办”,因此而扣分了。 10题:这题相当于是送分题,问题很简单,绝大多数学生答对此题。 11题:此题考察学生是否熟悉课文,大多数答对此题,只有少许学生分析错误跑题而失分了。 12题:本题较灵活,学生总体得分情况一般。(1)小题主要学生实际回答即得分,第(2)小题,因学生回答太简单,没有使用学科语言而扣分。 四、原因分析 1、本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教材内容没有吃透,只是简单理解,答题时容易出现开卷见意思相近就乱抄现象。 1、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好点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解也会有帮助。 2、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学生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 3、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对全体学生关注不够,容易忽视中差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使他们没有更好的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20200426194822)

高中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指导思想 纵观整个试题,总体体现了以能力和素质立意的理念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以发挥历史教育测量的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特点 1、总体平和,难度适中 试题的结构、题型与容量适度,有一定的效度、区分度。难度适中,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起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让相当一部分考生得满分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高考要求命制,让分科以后的文科学生见识一下高考模式的题目是很有必要的。 2、立足基础,贴近教学 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结论的准确理解,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总结。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及抽样的结果看,主要有五大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学科能力没形成、审题偏差大、书写不规范、新课程意识缺失。 1、基础知识不牢固 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没有真正把握。 2、审题偏差大 本次考试因审题失误而失分显得特别严重。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不按照要求回答,答非所问。 3、书写不规范 多数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学生语文知识匮乏,不能有效组织答案,主要表现为知识要点不明确,没有层次性,出现口语化,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语言或术语答题,出现许多无效文字;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教学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在历史概念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基本历史概念阐释清楚,让学生对一些历史概念烂熟于心。并适时进行跟踪

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崔美华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两种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0分,第二题非选择题题,共计50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知识系统性差,缺乏必要的梳理;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5、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 三、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3、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4、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6、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四、教学建议: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概况 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0分)与非选择题(60分)两大类,非选择题又有辨析题(18分)材料解析题(22分)与问答题(20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初二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50分钟,本学科期中考试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这三个部分组成。(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这张试卷主要考察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我的授课班级为八年级1---5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不太好。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判断题,共计1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2、其次,第二部分为选择题,共计1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一般来说,选择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得分率70%。3、第三部分为材料分析题,共计30分。这类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

度。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此题得分率为5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综合能力差。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严重,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例如21题。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例如24题2)小题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例如22题。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政治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3、坚持讲练结合。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0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判断改错和材料阅读两部分组成,其中判断改错6分,四道材料分析题34分。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即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共24个小题。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容易题约占70%,中档题占20%,稍难题占10%;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3)本试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解析题部分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有话说,起到很好的效果。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改变过去照搬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试题设计整体较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教学建议 1、应加强审题的训练。解题思路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要强化学生组织答案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教材的重视,避免材料解析题出现口语化过于严重的现象。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平时要求学生要细以看题,不要因为粗心造成漏题没答。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教学中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尽量用课本来组织语言。加强对学生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强调课本知识的应用,注重题目设问的多样性。

八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稻田一中 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客观题(单选题和多项选择题)45分,主观题(简答题和材料题)5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采用闭卷的形式。本次参加考试人数262于人,全级及格212人,其中优秀35人,50分以下为20余人. 二、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这次测试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分值是45分,每小题3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单项选择题学生失分较小,该题得满分每班大约7人,40分以上(不包括满分)25左右人。主要错在前三个时政选择题,主要原因是平时学生对时政不了解,也没时间关注。 主观题:第二大题,共55分。 16、时政点评题较好。学生能从立法、依法治国方面点评,层次清晰,脉络条理。 17、关注生态实现绿色梦 较简单,学生答得较好。 18、关注科技实现创新梦 第一问,有点同学没读懂题,审题不仔细,导致答错题。 19、关注宪法实现法治梦较好。

答题存在问题 1、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不能对此材料进行正确分析,以至于答非所问或答题不全面。 2、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3、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例如,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4、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导致审题不清,特别是实践探究题,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5、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的,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2、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5、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科教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

历史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从总体上说试卷难易适中,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为中考打下基础。题目基本上包含了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有所提高。在试卷题目中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达到了测试目的。同时结合热点,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思考 在本次考试学生分数中,最高分45分,最低分12分;成绩一般,但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就对在考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最高的满分,最低的只有8分,这现象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差悬殊,失分最多的是第13、14、15题,涉及到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理解,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题所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不够,得分率不理想。 2、材料分析题部分:第24题读图明史,由于学生没有仔细的审阅材料中的图片,以致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出现了丢分现象。第25题的中日关系永远是命题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记忆上的欠缺从而出现了不少的丢分。第25题的材料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答案就在材料中,学生们往往不仔细看材料,使得本题总体得分不高。 从试卷中还可看出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审题不清,有的学生不明题意,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三、改进措施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八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跟上中考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及历史素养。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中招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考中处处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早做准备。 4、另外今后教学中大家要格外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切记不要“眼高手低”,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形成认真的习惯,书写规范;转变思想,抓基础,严要求等。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执笔人:甘竹中学综合教研组胡昌珍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出题,考试时间是6月26日中午第一场,学生安排四个考场混合参考,每个考场两名老师监考。试卷为全开卷考试试题,考生可携带和查阅七年级课本及相关资料,禁止讨论,交流。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总分12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历史共二大题14小题,第一大题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单项选择,第二大题综合题2小题,共26分。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阅卷。本次考试应考学生129人,缺考0人,实到129人。平均分21.81,及格人数31人,及格率26%,优秀人数1人,优秀率0.8%。 二成绩与亮点 这次考试成绩较差,平时学生的成绩平均分都在26多,最高分有过45。可能是没有适应合卷考试。但是学生的基础还是较好的,平时掌握的知识在成绩中就有很多体现。选择题是得分的优势,12小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对8题,有12名学生得满分,平均分14。1,2,3,4,5,6,9,10,11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好,其中第5小题: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鉴真C马可波罗D唐朝和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A,说明学生对历史上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还是很熟悉的。第6题:两宋时期盛产瓷器,有瓷都之称的是A洛阳B长安,C苏州D景德镇,很多学生也选择了D,学生对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还是很了解的。这些基础知识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肯定能发挥作用的,对建设和谐社会,美好生活打下扎实的底子。 三问题与根源 综合题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翻书,26分的综合题,平均分才7.81。好多学生综合题都是空白。平时考试过后,问学生为什么不做,他们回答得很干脆:懒写。可见现在的学生真是很懒,开卷考试连课本都不去翻,不去查找答案。很多学生上课玩游戏,聊QQ,讲闲话,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应该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部分老师上课没有责任心,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没有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业,甚至经常请假,都造成成绩的低落。学生的心不在课堂上,对学习无所谓,部分家长不管教孩子,使学生随意懒散。总之,现在的成绩是现在社会环境下的必然结果,既有社会的责任,也有家庭的,学校的责任。所以,大家都应该站起来看问题,各自承担起应该的责任,将学生的成绩升上去,提高国家的教育质量 四措施与希望 每位教师都应该树立责任心,确实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学生的辅导,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拿出爱心,跟他们做朋友,谈心,了解学生的喜好。严格要求他们,对作业要求一定要做,一定要改正,字要写规范,写正确,一笔一画,只有从细处开始抓起,才能真正打好学生的基础。教师要互相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特别是每周的集体备课。学校也要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奖勤罚懒,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学校还应该建立和家长的联系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跟家长联系,建立家访制度,让全社会都来做好教育工作。通过大家的努力,真正把工作做实了,学生的成绩肯定有一个大跨越!

初二政治(下)月考试卷分析

初二政治(下)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月考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情景分析题、价值判断题和探究实践题。单项选择题6题,情景分析题2题、价值判断题4题和探究实践题1题,全卷共50分。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一个多月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记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 本次月考结果,二班平均分38分;五班平均分4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单项选择题的第2题、第3题,这几道题的错误率相对较高,但这几道题在课本上能够完全找到原话的,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还不够透彻。另外,单项选择题第6题,题目要求选出“权利”,有大部分学生却也把“义务”选项也选上,很明显对课本理解不透。 2、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还不高。单项选择题第5题,题目问“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很多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以致选错。第9题和第15题,考查的都是宪法的地位,学生只选择了比较浅显表面的答案,却不深入思考选出

最优答案,可见,学生分析能力也不强。另外,论述题第一问,题目要求写出材料共同说明的问题,而学生却逐个把每道材料所阐述的观点写下来,很明显和题目要问的不符合。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选择第21题,A答案说的是“宪法规定各方面的内容”,这个提法和我们课本说的“宪法规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不符合,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所以错的学生比较多。 即使有比较多失误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1、学生的选择题失分点都比较低。这套题目的选择题大部分难度都是中等,特别有一些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是干扰点比较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选对。 2、主观题要求背诵的部分基本上都能答得很好。因为在我每节课后都让学生背知识点并默写,因此学生在这些主观题上面都能拿很多分。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反 思 高二文科历史必修(3)的教学,重点仍然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理论素养的训练。只有在高二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后来高三的学习和专题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试卷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突出考察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考查历史基本技能,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根据本人今年高二年级的教学实践,在我校王卫东主任和严宴云,李德坤老师的帮助和共同分析探讨下,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考核目标要求: 年的高二期末考试试卷,以08年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试卷突出了考核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问题能力的考核,是新课程下试卷命题模式和题型的较好范例。 (二)测试范围及分数分配: 本次的考试范围为必修(3)的全册。试卷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占试卷部分的50%;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

小题,总分为50分,占整个试卷分数的50%,与新课程下高考试卷题型及分值完全一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三)考查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第一单元:选择题1、2、3、4题,非选择题26题,共计23分;第二单元:选择题5、6题,非选择题27题,共计19分;第三单元:选择题7、8题,非选择题28题,共计14分;第四单元:选择题9、10题,共计4分;第五单元:选择题11、12题,非选择题29题,共计14分;第六单元:选择题13、14、15、16题,共计8分;第七单元:选择题17、18、19、20、21题,共计10分;第八单元:选择题22、23、24、25题,共计8分。 总体上说,考察的知识点涵盖了教材的每个单元,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安排合理。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与分析: 抽取试卷样本80份,最高分89,最低分41,不及格15人,平均分65.48。各题得分率如下表: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三)典型错题失分原因分析: 第4题得分率为32.2,准确答案为A,学生的选择情况是,ABCD项均有选择,本题考察学生理解传统儒学、君主专制思想、道学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区别。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10题得分率59.4%,准确答案为B,本题考察学生从图片提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的能力,错选的主要原因在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垣曲初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7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问题探究四类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试题适中。但是考试内容期中前的占的多,期中后学的知识考的太少。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十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十个班优生率和及格率差距都较大,306班和309班退步了,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材料解析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字很难认,

字的大小不一。 (2)概念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不同概念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混淆。 (3)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方方面面的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