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2020020615443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2020020615443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2020020615443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20200206154433)

生活中常见的盐

目的要求: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铀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重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教学过程:

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

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技能。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

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

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钢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

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

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中和)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

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有许多是盐,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盐、净化水用的明矾、做豆腐用的石膏等。食盐是一种物质,盐是一类化合物,其含义不同。形形色色

的“盐”

说起“盐”,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食盐,的确,在物质的分类中,食盐属于“盐”类,

然而化学上所说的盐具有更广泛的涵义。“盐”是指一大类化合物说的:凡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盐。

“盐”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其它味道,例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味精,味

道却十分鲜美!

如同食盐那样,许多盐都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有的是无色的,有的则呈现不同的美丽的

颜色。你看,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铬

酸钾溶液是黄色的。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介绍四种常见的盐。

[讲述]首先给同学们介绍NaCl。

[板书]一、NaCl

[讲述]在盐这类物质中,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毒,而NaCl却是可以吃的盐,故它俗

称食盐。

化学式NaCl,食盐和石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

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 2.165。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

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

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

料;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

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

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食盐的生理作用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其中 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2-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

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

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

分泌出H+输入胃液。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

表面形成一层约l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

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

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教材中提到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 3 g~5 g。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的不同,实际食盐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 g~15 g。

针对20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一种说法,最近出现了质疑。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并认为,

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食盐的其他应用

食盐在食品工业上用作调味品,因为人类在生理上对食盐有强烈的需要,而且氯化钠也是维持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主要成分。没有糖人还可以活,没有盐活着就很困难,四肢无力,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精神失常,以致于死亡。

此外,在食品加工中,食盐可做防腐剂。腌鱼、腌肉、腌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加工方

法之一,既防止了腐败,又制得了美味食品。因为食盐有渗透作用,可使肉类、蔬菜脱水,

还可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因而起到防腐作用。

畜牧业也离不开食盐,一头牛每天需要30~40 g食盐,一匹马每天需要10~15 g食盐。牲畜吃了盐可以膘肥体壮、耐寒耐劳、防止疾病发生。

食盐在制皂和染料工业常作盐析之用,矿业的氯化、焙烧;钢铁的表面处理;皮革业

的皮毛保存;窑业的彩釉配制;酸性白土变活性白土;或利用石英砂和焦炭制金刚砂等均要

使用食盐。

食盐用途之广难以尽述,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用途还将不断出现。因此,食盐在国民经济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国食盐产地

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到内蒙,出产着

种类繁多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其中辽宁、山东、两淮、长芦各盐场盛产海盐,自古闻名。井盐则以己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的自流井最为有名,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

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产池盐,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油盐,足够我国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其他如青海茶卡盐池、甘肃吉兰泰盐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油盐产地

什么是原盐

在盐田晒制的海盐及在天然盐湖或盐矿开采出的未经人工处理的湖盐或岩盐等统称为

原盐。主要组分是氯化钠,夹杂有不溶性泥沙和可溶性的多种盐类。食盐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早在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就有煮海水制食盐的记载,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时四川成都、华阳等地已开凿卤井,汲取地下卤水熬制食盐,

在1637年写成的《天工开物》中已收有“凿井图”。生产原盐有四种方法:①用露天开采法

或地下溶浸法开采岩盐。②由盐湖开采自沉积湖盐。③海水和盐湖水经盐田日晒制取海盐和

湖盐。④用人工熬煮或真空蒸发从天然卤水中制取。中国原盐资源丰富,有海盐、四川自贡的井盐,青海茶卡的湖盐,贵州、云南的岩盐。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情况生产原盐,1982

年世界原盐产量约165 Mt。原盐作为化学工业用的原料,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将原

盐加水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其中不溶性杂质可用澄清和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则根据要求用化学的方法除去。例如纯碱工业中的盐水精制,用石灰、纯碱法或石灰、氨、二

氧化碳法除去Ca2+和Mg2+等杂质;氯碱工业用烧碱、氯化钡、纯碱的方法除去盐水中Ca2+ 、Mg2+和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原盐除提供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盐外,又可作为基本的化工原料,

主要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酸钠、氯气、漂白粉、金属钠等。在陶瓷、医药、饲料方面也

有广泛用途。

食盐是维持生命代谢。保证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在古罗马表示富有与贫穷,

不看拥有黄金的多少,而是比藏有盐粒的数量,被历史上称为食盐货币时代。我国的西藏过去也使用过盐巴货币。为了换取生活必需的一小块盐巴,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贵州解放前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吊盐(吃完饭以后,用舌头在吊挂着的盐块上舔一下)可见食盐的贵重。经勘测报导,我国储盐量很丰富。尽察尔汗湖的食盐就可供全人类食用上千年呐!那里盐层达30—60m厚,形状千姿百态,煞是壮观。人们用盐盖房子,修公路,淹卤菜随便在地上挖

个坑埋在里面就可以了。过去西藏、贵州缺盐,是交通落后造成的。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

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 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3 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

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形形色色的“盐”

说起“盐”,你可能马上就会想到食盐,的确,在物质的分类中,食盐属于“盐”类,然而化学上所说的盐具有更广泛的涵义。“盐”是指一大类化合物说的:凡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叫盐。“盐”不一定都有咸味,许多盐有

其它味道,例如,醋酸铅是甜的(有毒!不能食用),氯化镁是苦的,碳酸钠是涩的,硫

酸亚铁是酸的,而谷氨酸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味精,味道却十分鲜美!如同食盐那样,

许多盐都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有的是无色的,有的则呈现不同的美丽的颜色。你看,高锰

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铬酸钾溶液是黄色

的。

食盐的应用

食盐不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重要化工产品如纯碱、烧碱、盐酸等都是以食盐为原料的,制造化学肥料氯化铵也离不开食盐。化工合成上的重要原料氯气和金属钠也是取之于食盐。由氯加工制得的有机氯产品,象聚氯乙烯塑料(PVC),氯丁橡胶等等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化工用盐大大超过了生活用盐,因此,可以说盐化工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制盐业的发展。

1.食盐在化工上的利用途径基本化工原料“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两碱”(纯碱、烧碱)中有两碱一酸都是通过食盐而制得。食盐的利用途径大概分为两条:一条是将食

盐电解,可制得三种物质:烧碱、氯气和氢气。另一条是将食盐与碳酸氢铵反应得到小苏打(NaHCO3),煅烧后制得纯碱(如图所示)。

石灰弟兄的功劳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石灰”弟兄:老大石灰石、老二大理石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化学成分主要都是碳酸钙CaCO3;老三叫生石灰,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钙CaO;老四叫熟石灰,又叫消石灰,主要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Ca(OH)2。石灰石是一种青灰色的石头,在自然界里

分布甚广。工人们把它从矿山上开采出来,装在石灰窑里高温煅烧,就制成了生石灰。

CaCO3CaO+CO2↑生石灰是一种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固体,俗称“白灰”。

你看见过工人“滤灰”吗?他们把生石灰放进灰池,浇上水,顿时便会蒸汽四起,生石灰跟水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CaO+H2O Ca(OH)2+热量

你若把鸡蛋放进去,过一会儿,就能把鸡蛋烧熟。这个过程,好像把生石灰煮熟了,于

是把生成的氢氧化钙叫“熟石灰”;氢氧化钙性情温柔,不像生石灰那样能跟水剧烈的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即生石灰跟水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钙,消除了生石灰原来那种“暴烈的性

格”,所以氢氧化钙又叫“消石灰”。

反应生成的熟石灰随水流进一个大池子里,经过沉淀,上面的澄清液体是熟石灰的水溶液,叫石灰水;下面的粘稠状物质叫石灰膏。工人师傅在石灰浆里掺入细砂,调成石灰砂浆,用来砌砖、抹墙,于是,一个化学变化便在墙壁上悄悄地发生了: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

如果把这种石灰砂浆抹在墙壁上,就能给墙壁穿上一层坚固平整的“盔甲”。在灰膏里掺上玻璃纤维或碎,拌匀,细心地在砂浆表面薄薄地抹上一层,干了以后,墙壁就会变得格外洁白光滑。用来打地基的“三七土”是由熟石灰和黄土按3:7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坚实的地基也是应用了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硬化的特性。

石灰一家充满活力,它们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建造高楼大厦、工厂矿山、居民住宅外,还以它们的特殊才能装点着美丽的大自然。桂林山水,驰名中外。云南石林,景色异常。石灰

石的孪生兄弟大理石是那样尊贵高雅,我国许多古老庙宇、宫廷建筑乃至许多现代建筑中,

都有不少大理石的杰作。工业上,石灰石是制造水泥必不可少的原料。熟石灰是制造漂白粉的原料。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日常生活中,人

们用生石灰加工制作松花蛋。夏末秋初,在我国北方,人们把新采摘下来的柿子埋在石灰里,去掉柿子的涩味

碳酸钙

化学式CaCO3。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冰州石、白垩以及珍珠、

珊瑚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用可溶性碳碳酸盐与石灰水反应,

或用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与可溶性钙盐溶液反应,都可以得到碳酸钙的沉淀。

CO2+Ca(OH)2=Ca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Cl2=CaCO3↓+2NaCl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25℃溶解度为6.9×10-4g/100g水),易溶于酸。实验室常常利用碳酸钙跟酸反应制取二氢化碳:

CaCO3+2HCl=CaCl2+CO2↑十H2O

把碳酸钙加热到825℃左右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工业上就是利用

这一反应将石灰石转化为生石灰(氧化钙):CaCO3CaO+CO2↑碳酸钙能溶于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生成可溶性的CaCO3+CO3十H2O=Ca(HCO3)2石灰岩地区长期被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侵蚀,就形成了溶洞,碳酸氢钙水溶液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

时,溶解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重新形成碳酸钙:Ca(HCO3)2

CaCO3↓+CO2↑+H2O 石灰岩溶洞里奇

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大理石、石灰石、白垩这三种岩石都属于方

解石类碳酸盐,它们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aCO3。此外,还常含少量的镁、铁、锰、锌、铝、

铜的化合物等杂质。大理石是方解石的粒状致密块体,呈白色或青灰色,也有夹黑色或其他

颜色条纹的。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

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

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

色或淡黄色。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

Ca(OH)2。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水

泥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混合,经高温煅烧制得。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混合,经高

温熔融制得。炼铁用石灰石作熔剂,除去脉石。炼钢用生石灰做造渣材料,除去硫、磷等有

害杂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2)是生石灰与焦碳在电炉里反应制得。纯碱是用石灰石、

食盐、氨等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索尔维法)。利用消石灰和纯碱反应制成烧碱(苛化法)。利用纯净的消石灰和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的。利用石灰石的化学加工制成氯化钙、硝酸钙、

亚硫酸钙等重要钙盐。消石灰能除去水的暂时硬性,用作硬水软化剂。石灰石烧加工制成较

纯的粉状碳酸钙,用做橡胶、塑料、纸张、牙膏、化妆品等的填充料。石灰与烧碱制成的碱

石灰,用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剂。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和消毒剂。农业上,用生石灰配制石灰硫

黄合剂、波尔多液等农药。土壤中施用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的结构、供给植

物所需的钙素。用石灰浆刷树干,可保护树木。2.食盐的电解:食

盐的电解是借助直流电流来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中的食盐溶液时,

就产生了化学变化: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在阳极上产生氯气,水电离成的氢离子,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在阴阳极间用石棉做成的多孔隔膜把它们隔开。氯化钠中余下的钠离子与水电离后

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烧碱(NaOH),随未电解的食盐水流出电解槽,称之为电解液,含

NaOH11%~12%,其余为食盐水。电解液经蒸发后析出固体食盐,可得到30%~40%的液体烧碱,如果继续熬煮,最后可得到固体烧碱。总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Cl+2H2O Cl2↑+H2↑+2NaOH

阳极反应:NaCl=Cl-+Na+ 2Cl-Cl2↑ H2O H++OH-

阴极反应:2H++2e-=H2↑电解液:Na++OH-=NaOH

3.氯化氢气的合成与聚氯乙烯的生产氯化氢气是由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燃烧而制得。由

它就可制得盐酸和聚氯乙烯及氯丁橡胶。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但在溶解过程中大量放出

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妨碍了氯化氢气的继续溶解,为了得到浓度为35%~38%的浓盐酸,必须用耐腐蚀的石墨冷却器将水溶液温度降下来,才能使氯化氢气更多地溶解而得到浓

盐酸。制造聚氯乙烯所用原料除了氯化氢气外,尚需乙炔。乙炔是由电石水解而得:

CaC2+2H2O→C2H2↑+Ca(OH)2合成用的原料要求纯度都很高,所以,氯化氢气和乙炔气

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提纯才能合乎要求。因而,在工业上提纯的工序是很多的。

经过提纯后的氯化氢和乙炔气经过一个转化器,内装有浸过氯化汞的活性炭填料,在氯化汞的催化下,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我国内蒙古盐湖盛产天然碱、俗称口碱,尤其在冬季更是捞碱的大忙季节,这是因为寒冷把它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了。

天然“碱”产于“盐”湖,这是怎么回事?它到底是碱还是盐?只要看它的化学式就知

道了,它是Na2CO3·10H3O是碳酸钠的含水晶体,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属于

盐类而不是碱。叫它口碱是名不符实的,那么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原来石蕊试液遇到它的水

溶液就变成美丽的蓝色;酚酞试液一碰上它立刻变红,报告它的碱性。盐溶液显碱性说起来也不奇怪——Na2CO3跟水有微弱反应而生成少量的NaOH,它的溶液就显碱性。家庭里用它的碱性蒸馒头,洗涤衣物等。

纯碱(碳酸钠)的制造与发展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制碱是消耗食盐最多的一个部门。生产方法大都是氨碱法,又叫索尔维法,是比利时工业化学家E·索尔维于1866年发明的。氨碱法是把氨溶于食盐水后,通入二氧化碳,结果生成了碳酸氢钠。分离后加热分解,即得到纯碱(碳酸钠)。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 + CO2↑

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可与熟石灰(Ca(OH)2)作用,生成氨气而回收,剩下残渣氯化钙。

而由NaHCO3热分解,放出的CO2又可从新与食盐水、氨作用而碳化,原料的利用率较高。又

能循环连续生产,因而淘汰了落后的路布兰法。

索尔维1838年生于比利时的勒贝克。儿时体弱多病,未受过正式教育。他18岁时就在其伯父的化工厂里干活,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于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化学和物理,

为他以后发明氨碱法奠定了基础。

1863年,年仅25岁的索尔维决心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和弟弟合

作,共同创办了一家化工厂。他走的是一条研制——生产的办厂道路,经过三年艰苦奋斗,

终于发明了氨碱法。实现了生产连续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食盐利用率,在提高产

品质量方面更为显著,他们生产的产品外观洁白而又纯净,被誉之为“纯碱”,从此,碳酸钠又有了一个新名——“纯碱”。

索尔维的氨碱法的优越性得到世界的公认,并很快在英、法、德、美等国推广普及。1920年,范旭东与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合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制碱厂——永利碱厂,

历时9年,克服了西方的技术封锁,生产出了在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的三角牌纯碱。侯德榜同时也看到索尔维法的缺点是产生了大量废渣——氯化钙。为此,他终于发明了著名的侯氏

制碱法,为制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盐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一般有如下的分类(1)根据盐组成中是否含有酸式酸根或氢氧根,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正盐:组成中不含酸式酸根或氢氧根的盐,如NaCl、Na2CO3、KNO3等。酸式盐:组成中含酸式酸根的盐,如NaHCO3、KHSO4、Ca(H2PO4)2等。碱式盐:组成中含氢氧根的盐,如Mg(OH)Cl、Cu2(OH)2CO3等。(2)按盐组成中的阳离子或阴离

子的名称而定名的,钠盐:NaCl、Na2CO3、Na2SO4、Na2S 等。钾盐:K2CO3、KNO3、KCl等。

硫酸盐:CuSO4、K2SO4、(NH4)2SO4等。

碳酸盐:Na2CO3、K2CO3、(NH4)2CO3等。

盐的命名

1.正盐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

“某化某”,如NaCl叫做氯化钠,K2S叫做硫化钾等等。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

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CuSO4叫做硫酸铜等等。如果一

种金属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对于含低化合价金属元素的盐的命名,可以在金属名称的前

面加个“亚”字;对含有高化合价金属元素的盐,可仍按原来方法命名。例如,Fe2(SO4)3叫做硫酸铁,FeSO4叫做硫酸亚铁;CuCl2叫做氯化铜,CuCl叫做氯化亚铜。

2.酸式盐:酸式盐的命名是在酸名称的后面加个“氢”字,然后再读金属的名称。例如,NaHCO3叫做碳酸氢钠(也叫酸式碳酸钠),电离生成的HCO3-叫酸式碳酸根离子,如

果酸式盐中含有两个可以电离的氢原子,命名时可标明数字,如NaH2PO4叫做磷酸二氢钠,Ca(H2PO4)2叫做磷酸二氢钙等等。

3.碱式盐碱式盐的命名是在正盐的名称前边加“碱式”二字。例如,Cu2(OH)2CO3叫做碱式碳酸铜。在化学上,对于含有相同酸根离子或相同金属离子的盐,常给它们一个统称,例如,含有SO42-的盐(象FeSO4 ZnSO4等)酸式盐和碱式盐的生成:酸式盐可由多元酸跟金属起置换反应,或者跟碱、跟盐起复分解反应而制得。因为只有多元酸才含有几个可供电离的氢离子,并且它们都是分步电离的。因此,

当酸中的部分氢离子被取代时便生成酸式盐。例如:Zn+

H3PO4==ZnHPO4+H2↑Ca(OH)2+H3PO4==CaHPO4+2H2O NaCl+H2SO4(浓)==NaHSO4+HCl↑酸式盐还可由某些盐水解而得到。例如:Na2CO3+H2O==NaHCO3+NaOH 碱式盐可由多元碱跟酸反应来制取,例如:Ba(OH)2+HCl=Ba(OH)Cl+H2O 某些高价金属的盐起水解反应,或者跟某些强碱弱酸盐起反应都能生成碱式盐。例如:Fe2(SO4)3+

2H20==2Fe(OH)SO4+H2SO42CuSO4+

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

电离出离子。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

的方向进行。如果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就更能反映出它的实质。例如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其实质就是H+-和OH-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水,而使溶液中H+-和OH-的浓度迅速减小,反应便瞬时完成了:H+ + OH- == H2O 如果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浓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反应也就没有发生。

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1)在反应里有溶解度极小(产生沉淀)的物质生成;

(2)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

(3)在反应中有弱电解质(包括水、弱酸、弱碱等)生成。这也就是复分解反应可以

发生的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

盐的分类和命名

分类定义、举例命名备注

正盐酸与碱完全中和的

产物(NaCl;Na2SO4)

“某化某”氯化

钠、

“某酸某”硫酸

化学式中只有酸根离子和

金属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无剩余

酸式盐酸中氢部分酸中和

的产物(NaHSO4、

NaH2PO4、Na2HPO4)

“某酸(几)

某”

硫酸氢钠

磷酸氢钠

磷酸二氢钠

化学式中,除了酸根离子和

金属离子外,还有剩余的氢。要

可能氢剩余,则此酸至少是二元

酸。即一元酸,如HCl、HNO3等

无酸式盐。对于磷酸(H3PO4)这

种三元酸,则可以形成两种酸式

盐(剩一个氢,或剩两个氢)和一种正盐。

碱式盐

酸中氢氧根离子部

分被中和的产物。

Cu2(OH)2CO3

“碱式某酸某”

碱式碳酸铜

化学式中,除了酸根离子和

金属离子外,还有剩余的氢氧根

盐与金属反应

生成新的盐与新的金属(置换反应)

例:Fe+CuSO4=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

反应条件:

①此反应在溶液中才能进行,因此盐必须是可溶性盐。(参考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口诀:

溶于水的碱有五位,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都溶于水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

盐酸盐中不溶于水的有:氯化银

硫酸盐中不溶街水的有:硫酸钡、徵溶于水的有:硫酸钙、硫酸银。

②反应物的金属单质应比盐中的金属活泼,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

排在

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之则不能发生。

例:ZnSO4+Fe (因此Fe在Zn后)

③所用的金属单质不能太活泼。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几种金属:K、Ca、Na,由于性质太活泼,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碱再与盐进行反

应,因此无法生成新的金属单质。例:Na放入CuSO4溶液中。

反应原理: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2H2O

④铁与盐溶液反应只能得到+2价亚铁盐,不能到+3价。(与酸反应相同)

盐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见酸通性)(复分解反应)

盐和盐反应

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其中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二者皆可溶,产物之一沉淀。

Cu(OH)2+NaCl(原因是Cu(OH)2不溶于水)

AgCl+NaNO3(原因是AgCl不溶于水)CaCO3+KCl(原因是CaCO3不溶于水)KNO3+NaCl (原因是产物均可溶,而无一沉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一般要在溶液中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应从两方面去考虑。对反应物而言,

酸和碱中只要有一个是溶液,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要求二者均为溶液才能发生反应。对生成物而言,交换离子后,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水或气体、沉淀,三者有其一,反应即

可发生。此条件可概括为几句顺口溜:复分解,要发生,溶液当中来进行,生成水、气或沉

淀,交换成份价不变。

初中化学要求掌握三种离子的鉴别方法:

离子试剂现象

Cl-AgNO3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BaCl2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CO32-稀盐酸与石灰水生成无色使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在鉴别Cl-和SO42-时,必须使用稀硝酸或稀盐酸,因为其它一些离子也能与硝酸银、氧化钠等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如:溶液中如果有CO32-,

加入 BaCl2也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Na2CO3+BaCl2=2NaCl+BaCO,

但BaCO3与稀硝酸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 ,可以溶于稀硝

酸。若无稀硝酸,该沉淀与BaSO4无法区分,干扰离子鉴别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17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2017 第一单元 1.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1、象征的表现手法。2、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勋章。 三、背景介绍: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步: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一、学生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紧扣“土地”,师生讨论分析全诗。 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富有特征的意象。 【教学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诗中“我”的形象。 3.诗中对祖国的感情抒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殷秀梅的《祖国,我永远热爱您》。(目的:将同学们带入意境)。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舒婷,当代女诗人,福建省泉州市人,1952年出生在厦门,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三、分析诗歌 1.听读配乐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并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拍、重音和感情。 3.研析诗的内容。全诗共分四节。方法:(1)反复诵读,概括出每一节诗的内容。(2)

在读中体会句式特点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意象的前面分别加了“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修饰词,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深情地向祖国诉说着“我”与祖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情感。 第二节:运用“贫穷、悲哀、希望”等抽象的词语,宗教中传说的“飞天”神,写出人们在痛苦的境遇中饱含着“希望”。 第三节:“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等,写出祖国正孕育着新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节:写出“我”与祖国再次融为一体,个体上,“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使命上,“我”要承担祖国振兴的责任。祖国含辛茹苦养育了“我”,“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四、难点解析 1.什么是朦胧诗。“朦胧诗”是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追求的是诗内在旋律,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学生再次朗读)。 2.对诗中“我”的形象理解:诗中“我是……我是你……”的句式反复出现,表明“我”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一同经历沧桑风雨,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融入到祖国的形象中。 3.通过对诗中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情感表现在一些具体意象的描绘上,如“老水车、矿灯、路基”等象征着祖国饱经忧患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诗中所描绘的对象,有的有下一句,有的没有,试着给下面的几句后面分别添加一句诗,尽量准确描绘出具体意象的特点。 1.我是干瘪的稻穗, 2.我是失修的路基, 3.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 六、再听一遍配乐诗朗诵,然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七、全诗总结。 八、达标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 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四、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 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 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 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套教案(精品表格式_统一格式)

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中考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共同教案个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 片。 【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 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 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 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 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 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 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的问题。 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 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 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 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 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 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 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 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 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接任C122班一年,我发现学生变化很大,虽然调皮但单纯可爱,虽然基础差,但上课善思维,爱发言。从八年级期末检测考试成绩来看,进步很大,由原来的倒数第二一跃为顺数第二,很多同学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部分同学的潜力还没开发出来,良好的语文习惯如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所以初三任重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越来越高,来期的中考成绩也会不错的!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动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动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注意事项;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教学难点】 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中国科学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片段。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带领大家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播放视频】憨豆先生的故事。 【总结】遵守实验呈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简介】实验室规则: 1. 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 2. 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严禁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4.严禁在实验室吃食物或尝药品味道; 5.废液不能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 【简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注意事项】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课题【学习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1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 合金。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学习重点】认识 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学习难点】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生成问题情景导入。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21、图8—-1.用PPT 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 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 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2生成能力自学互研 几种重要的金属知识模块一 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3.阅读教科书P2-1哪些相 似的物理性质?大多金属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点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汞却为液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数金属都是固体 ( 中的“讨论”。举例说出你所知道,联系生活经验,完成P41.阅读教科书P3表8-2的金属之最,思考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点拨:因为铁硬度大,密度大,铝硬度小,密度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点拨:因为银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用银作导线,资源少,成本高。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果用锡作灯 光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点拨:因为灯泡里的灯丝在照明时温度很高, 的灯丝的话,灯丝很容易熔断,灯泡不耐用。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4)是为了增强金属制品表面的美点拨:铬的硬度最大,不易生锈,水龙头等 铁制品镀铬, 观,如果镀金,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达不到预期目标。 合金知识模块二5,思考:1.阅读教科书P4-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1)点拨: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钢的含碳量为4.3%0.03%~2%~点拨:铁的合金是生铁和钢,生铁含碳 量为2% ,并完成下表:1]-8实验[观察老师演示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