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四篇)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四篇)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四篇)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四篇)

行为金融学与期货投资策略

传统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这一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价格中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公共信息。有效市场假说,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这一基本前提。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对能够对一切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然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它否定了传统金融学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对广大的期货投资者而言,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

一、羊群行为

人类由于其社会性而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在一起交流的人由于互相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具有类似或者相近的思想。所谓羊群行为是指: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并不一定是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强调对其他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对他的投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

比如说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上,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期货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就形成了羊群行为。在我国期货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跟主力持仓做的投资行为,或者在同一个期货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往往持有同方向的期货合约。

由于羊群行为在期货市场中的广泛存在,期货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这样投资者可以采取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短线交易,以赢取过度反应向真实反应的价值回归过程的利润。另外,期货交易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除去手续费等费用,期货交易严格说来是一个“负和游戏”,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市场上的大多数人认为价格应该上涨的时候,价格往往会出现转机。

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期货交易者,就应该勇于做市场中的“少数人”,依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二、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的两种情况。

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涉及与统计有关的投资行为时,人的心理会出现扭曲推理的过程。事件的典型性将导致反应过度,而“锚定”将引起反应不足。

事件的典型性是指人们通常将事情快速地分类处理。人的大脑通常将某些表面上具有相同特征而实质内容不同的东西归为一类。当事件的典型性帮助人组织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资

料的时候,就会引起投资者对旧的信息的过度反映。

比如说在大连大豆的期货市场上,从历史数据上和季节性因素看,大豆有多头月和空头月之分。在这些月份上,当基本面有变化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由于对多头月和空头月的概念反应过度而忽略这些变化,从而产生价格的失真。但是,并不是说投资者不会改变他们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面的这种变化持续下去,投资者将最终改变错误的观点。

“锚定”就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锚定”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比如一个训练有素的推销员同买家的谈判总是从最高价开始的,然后把价格慢慢地逐步降低。推销员的目标是把买家“锚定”在较高的价位上。

在期货市场中“锚定”经常导致期货价格的暂时性失真。例如,期货市场上突然宣布基本面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价格并没有上涨,或者上涨并没有利好所应该带来的上涨多。投资者认为这种利好是暂时的,并不能影响大局。实际上,投资者把价格“锚定”在较低的水平,投资者对利好消息对期货价格的影响“抛锚”了。但是,投资者的观点也跟事件的典型性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修正。

在期货投资中的策略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投资那些价格有偏差的期货品种,并在期货价格正确定位后抛出获利。

三、心理偏差

行为金融学研究市场中的一些心理偏差,有过度自信、损失厌恶、风险容忍度等。

投资者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个现象称为过度自信。当人面对不确定时,无法作出适当的权衡,更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更有把握,而选择自己的观点。当然,过度自信并不单单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专业人士也构成影响。

而损失厌恶则表现为: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的数量更加令他们难以接受。这就是投资者在获得收益时会马上平仓,而在损失时会继续持仓的解释。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风险厌恶者或者风险追求者,面对不同的情形,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当涉及的是收益的时候,人们表现的是风险厌恶者;而当涉及的是损失的时候,人们则表现为风险追求者。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必须克服这些心理偏差因素。比如客观地看待期货价格的涨跌,并严格设置好止损等。虽然投资者不可能每次都赢利。只要赢利大于亏损,便是这个市场中的赢家。尽量使赢利扩大,而使亏损减小,才是最终的策略和目标。

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期货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普遍性。但这些理论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补足。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全面把握期货市场这个复杂多变的空间。

==================================================== ======================

交易是一场艰苦的心路历程

在过去的15年,我曾经在一家医学院从事精精神治疗,并为学院的学生和医生担当顾问。

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大多数都比较聪明、充满活力,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一般都不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深知,如果想在矫形外科或者是急诊科做出成绩,就必须全力以赴。

有趣的是,他们的理想同奥林匹克选手、活跃的投资者、健美运动员、剧院音乐家和其他的行为类职业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懂得,如果能够下功夫强化自己的技能,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在事业上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我想表达一个真理:那就是,不论哪种行业,杰出的人物都有一些共性,包括期货交易中优秀的投资者。如果你读过杰克·斯瓦格对那些杰出投资者的访谈录,如马克·库克、琳达·拉斯克、马克·里奇,你就会发现一个永恒的主题:成功的交易实际上就是完美的交易体系同良好的个人品格的结合。

凯斯·西蒙顿在《伟大》一文中指出,无论任何领域,想要精通该行业,你就需要掌握大约50,000条信息。这一点适用于各个行业,从象棋比赛、其他体育运动到科学研究都是这样。为了获取丰富的经验和翔实的信息,伟大的人物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倾心工作。

心理学家MIHALYI CZIKSZENTMIHALYI发现这是可能的。因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努力工作时,精神是沉浸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一种自由流动的状态。这种内在的幸福可以激励个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

交易心理学非常艰深。有关交易心理的文章多数注重诸如积极思考和洞察时事等方面。照实说,这很有好处。但是要想把一个人转化到交易者的角色,关键是要转化交易者的“意识形态”。投资者往往是在心理同自然处理市场信息发生冲突时出现亏损。要想成为一台精炼的、不偏不倚的交易机器,交易者心理必须具备进入一种流动状态的能力。斯瓦格发现多数交易奇才在入市之前都要做大量、广泛的市场研究和准备工作。这不只是分析市场所需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心智训练,培养投资者沉入市场的能力。

西蒙顿同时研究了各个领域著名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物,他从这些人物的工作中得出一条结论:他们创造性工作并非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思想家在其一生同天才所产生的劳动成果概率是一致的。西蒙顿指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停地工作。至于所从事的行业是否有名,那是自然选择的问题。创造性的天才因为工作勤奋,从而增加了成功的机会。

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期货交易。即使是交易大师也会进行大量的交易。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交易人,投资者必须大量参加实践,从中磨砺自己的技能。坚韧----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时---是优秀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实际上,在安达斯·艾里森优秀的著作《走向辉煌》一书中,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期货投资人只有经过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形成高强的操作技能。他发现,成功其实是在高度紧张、苦心孤诣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旷日持久、百折不挠、辛苦繁劳的过程。

艾里森将这种训练下的心理发展比之于体育训练对于身体的作用。已经去世的尤尼方斯先生和健美教练迈克·曼彻尔就高强度体能训练的作用写过专著。正是这种训练过程中的强度----不是持续时间----对身体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短促而紧张的需求状态下,身体

才能为肌肉提供动能,从而展现健美的姿态。艾里森指出,优秀的投资者在不断地进行“自然试验”,通过反复技能强化训练,达到触类旁通的自然境界。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两条投资人失败的原因。第一,他们在交易过程中过度情绪化:急于获利,无视风险。这样他们就脱离了心理的流动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沉浸于学习探索过程中所必需的要素。一个人如果过分关注结果,就不能沉入到事情的发展细节中去。

第二条原因是缺乏投入。他们缺乏持之以恒、苦心孤诣的决心和耐力。这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来获得。想象一下,偶尔去体育馆,举几次20磅重的器物;这样并不能锻炼我们的体力,也不能起到健美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想要通过粗浅的准备、冲动的直觉和未经实践检验的策略去打赢市场,是多么地可笑。当问及交易场内如何辨别失败者时,汤姆·伯代温告诉杰克·斯瓦格“失败者工作不努力。他们工作时三心二意。他们的眼睛里明显写着失败;好象有一堵墙摆在他们前面。”

除此之外,我还想补充几句。如果象行为财政研究者讲的那样:市场时机存在于个人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罅漏之中,那么获利的能力则是基于摆脱人类的偏见或者其他弱点。一个拘于人类本性的人是很难在期货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这需要相当的个人自我发展,需要长期艰苦的实践与磨练。想要在期货市场获取巨大成功的人士本身必须具备伟大的潜质。这正是我们选择期货道路的困难和可贵之处。

==================================================== ====================

思考的本质

人是透过语言来思考的。因此,理论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应该可以用语言说出来或是用文字写出来才对,如果发生「笔墨难以形容」的现象,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思考不够清楚,也就是脑筋一团混乱,当然说不出来了。因此,如果要训练自己思维能力,首先要练习把自己想法清楚而精确地说出来,而能够说出来或写出来代表思考是清楚的。第二、因为这不是「思考」,所以无法清楚地说出来。例如:某甲很爱某乙。那么有多爱呢?「非常爱」,什么是「非常爱」呢?说不清楚。我们只能说:「海枯石烂,此情永不渝」。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恐怕没有人知道。我们不是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吗?这些东西或许可称之为「情绪」、「感觉」、「境界」,其本质不是「思考」,因此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只能用比喻、象征的方式,让听(读) 者自己去揣摩、意会,至于可以揣摩几分,就很难说了。简单地说,我们所谓的「思考」是指:人们寻找问题的解答所从事的理智活动。因为是探求解答的过程,因此,思考的前提是问题意识的存在,亦即心里先有疑问,然后经过一步步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和别人分享。如果不符合这个条件,就不是「思考」,或说就不是我们所关心的「思考」。我们不是说「情绪」、「感觉」、「境界」等东西没有意义,就艺术家或文学家而言,如何捕捉「感情」也许是最重要的;但是,就一个理智的思考者而言,这些经常是妨碍思考的因素。

命题(statement),定义(definition)

「命题」是思考的基本单元。命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代表一个完整的意思。正如前面我们说的:人是透过语言来思考。一个具有清楚意涵的语句,就是「命题」。例如,我们说「民主必须在大部分人民有公共精神时方能实现」,这是一个命题。你可以同意它,也可以不同意它。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某个字眼,让这个命题更精确些,如什么是「公共

精神」?什么是「民主」?等。进一步的说明使意涵更明确就是「定义」。「定义」为了沟通的需要而来,如果谈话双方对命题的意涵都很清楚,就没必要再就某个字眼作定义了。因此,同一个字眼在不同的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涵,亦即不同的定义。当有误解的可能时,就要作清楚的定义。

命题既然是一个意思完整的语句,它就有对错。与事实相符的命题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然而,是否与事实相符经常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当我们思考问题时,使用自认为对的命题。当然,这些命题可能是错的,当使用错误的命题时,推论的结果极可能会错误。

前提(premise) 与结论(conclusion)

思考的目的在整理混乱的思绪,解答困惑,寻找答案,思索的结果就是「结论」。我们除了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或「主张什么」(结论) 以外,还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问题的关键在「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亦即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每个命题都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人们的主张或思想,都是有理由、可以解释的。那些没有理由的主张或思想,可能是「直觉」、「第六感」或佛家所说的「顿悟」,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关心的「思考」。倒不是说这些东西没有意义,而是说这些东西过于神秘,常人无法透过学习而得,因此我们不探讨。我们相信思考是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任何人基于理性都可以了解这个推论过程。简单地说,基于一些「前提」,最后才会导出最后的「结论」,不可能无端端地冒出一个「结论」,所谓的「推理」就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思辩过程。类似第六感的东西我们不承认它是思考,虽然有时候它很有用。真正的思考必然有推论过程,这个推论过程人们可以透过共通的理性加以理解。就像数学一样,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我可以说明或证明给你看,每一个人理论上都可以利用普遍的理性了解整个说明或证明的过程。

所谓的「前提」就是「结论」所根据的条件,它以命题的形式出现。「前提」可以是我们的生活经验,亦即我们对外界世界的观察;也可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一些事实,或是某个权威人士讲的一些话,因为,我们相信那是真的,自然就会引用它,成为我们推论过程的基础,亦即支持我们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据。

假设(assumption)

「前提」也可能是一些假设,因为当我们思考问题时,为了方便起见,常会假设某种状况以简化问题。例如:林肯大郡灾变,建商要不要负责?我们可能会说:假如建商按图施工,没有偷工减料,那么他不用负责。这就是以假说作为前提,这个时候的结论(建商不用负责) 在假设存在时方成立。然而,没有人知道建商是否有偷工减料,亦即假设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思考时运用假设主要的原因在:我们对事实的掌握无法百分之百,假设有助于简化问题。假设通常是推理所必须,如果没有这些假设,那么变量太多,结论就得不到了。不过,有时候我们在得出结论的时候,经常忘了自己有使用某些假设。例如,当我们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必然有个假说这个父母是正常的父母,如果他们精神有问题、或是心理变态,他们对其子女的伤害可能是极为可怕的。又如我们说年满二十岁的公民有投票权,所以某人到了二十岁,我们推论出他有投票权,其实这必须有个假设:这个人没有被褫夺公权。否则假设不成立,结论就可能出错。

预设(preoccupation)

有一种假设比较特殊,我们称之为「预设」。那是指某些最根本的假设,没有它整个推理根本无法进行。例如,当在思考林肯大郡为什么会灾变时,我们假定科学原理可以适用。

我们会找土木工程师来鉴定,不会找风水师父、或是巫师,用超自然的因素,例如上帝、天谴、巫术、阴阳五行等因素来解释,虽然有时候这些超自然的解释也讲得通。当我们在做科学探究时,有几个基本假说,例如:事出必有因,亦即某种形式的决定论必然存在。我们可以透过严谨的方法找到影响的因素,而且此种影响的机制,可以屡试不爽,这是实验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我们还必须假定必然有大自然法则的存在,如果没有所谓的大自然法则,那么一切混沌、没个章法,科学定律无由产生。另外,还必须假定数学的有效性,亦即数学逻辑推衍出来的结果,与外界经验世界是吻合的。所以,我们才可以大量使用数学以预测自然现象。如果两者不吻合,必然是我们的数学推导过程出了问题,或是推导过程中我们的某个假设不恰当。最后,科学的探究活动假设必然有个「真理」存在,真理就是问题的解答。真理是客观地存在那里,等着人们来发现。不管人们有没有成功地发现它,都不影响真理的存在。这些基本假设支撑科学的探究活动,如果任何一个假设不存在,科学都将面临有效性的挑战。

价值(value)

最后,前提也可能是某些「价值」。价值就是一种偏好,每个人都有些偏好,通常这种偏好是没有理由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信念。例如:我认为正义是最重要的了,而我对正义的定义是「为恶者应该被严惩」,如此才有天理可言。当然这种想法会影响我对很多事情的思考与判断。不过,价值经常是难以解释的,它的本质是信念。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不同、成长经验不同,他们的价值亦可能不同。价值的问题无法论辩对错,只能相互了解,彼此包容。当然人的价值观不是一陈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迁、年龄的成长而改变。

综合言之,思考是从「前提」到「结论」的过程,每个步骤都可以清楚地用「命题」加以表达。如果前提是正确的,推论的过程又很严谨,则结论就是对的。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人们的意见总是不一样,即使思考同样严谨的人,也可能会意见不同。为什么呢?结论不同,其所根据的前提必然不同。因此,可能是人们对某个事实的认定不一样,或使用的假设不一样,更可能的情形是他们的价值不一样。事实认定的问题可以透过谨慎的现象观察来澄清;假设不一样的问题可以透过思辨界定结论的适用范围,然而价值的不同就难以解决了,这经常是纷歧的主要来源。只能够过彼此了解、体谅、包容与妥协来建立默契,虽然大家意见不一样,仍然可以和平相处,甚至密切合作。简言之,思考必然是基于一些前提。如果要让思考清楚、有条理,首先就要澄清自己思考的前提。与别人的前提相互比较,这是了解自己与了解别人的第一步。

经验命题(empirical statements)与规范命题(normative statements)

搞清楚命题的重要性以后,接下来就要区分「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经验命题」指客观地陈述事实或物与物间的关系,亦即what is it ? 的问题,无关个人的喜好。当然这边我们所谓的「物」可以是人或人类社会,只是我把他当成「物」来处理。例如,一个医生处理「人」的问题,其实,他是把「人」当「物」来处理,所以他可以利用物理、化学,甚至机械的原理来诊断病人。有人说:台湾人很重视实利,从小就灌输学生,读书以考试为目的,就业以赚钱为目标,这种实利的观念使得人们重视教育、务实进取,造就了今日的经济奇迹。在这里我只是客观指陈台湾人的价值观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没有认同或反对这种实利的价值观,也没有说台湾的经济奇迹是好、是坏的问题。所谓的「重视实利」或「经济奇迹」亦是中性字眼,没有褒或贬的成份。这就是「经验命题」。经验命题刻意回避人们的主观情绪,用中性的语言,就思考的角度言,自然是较客观的。不过,通常这不容易办到。例如:上面的例子中,「实利」、「灌输」、「务实进取」、「经济奇迹」多多少少都带有价值的色彩,容易造成误解,扭曲论辩的方向。一般说来,用平实的语言,尽量少用形容词、

修饰语,较易达到中性的要求。

「规范命题」则是表明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问题,亦即what should we do ?的问题。例如,我可能认为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教导学生利益竞逐的观念,这样子经济才会有活力。因此,结论可能是:「国家应该培养国民竞争求胜的态度,如此方能在国际社会中立足」,这就是「规范命题」,因为它指出国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规范命题必然含有价值的成分,反应主人翁喜欢或不喜欢某个事情或东西,例如在本例中,「经验发展」被认为是应该追求的价值。不过,有时候「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不是那么容易区分。例如:捷运有助于改善台北市的交通。这个命题是「经验的」或是「规范的」?如果单就捷运与台北市交通两者之关系言,这是个经验的命题,因为他指陈一个「事实」。如果这个事实存在,此命题为「真」,否则此命题为「假」。不管是「真」或是「假」,都不妨害它成为一个「经验命题」。但是,这个命题极可能隐含着「我们应该发展捷运」的意思,若果真如此,则此命题摇身一变成为「规范命题」,因为它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意愿,而此主观意愿是建立在某个客观的事实认知(即捷运有助于改善台北市的交通) 之上。再举一个例子,「张三希望他的国家可以参加国际组织。」请问这是经验命题还是规范命题?对张三而言,他表达他的主观意愿,这是规范的;但是,就一个「某人主张什么」的客观事实而言,这是经验的。因为我们可以说张三主张甲方案,李四主张乙方案,或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主张甲方案,百分之二十的人主张乙方案。这是客观的调查,当然是经验命题。但是,如果某人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主张甲方案。极可能这个人正在推销甲方案。因此,某一个命题究竟是「经验的」或是「规范的」端视言谈的脉络而定。讨论问题时,说话者必须随时澄清自己的立场,到底是「客观陈述事实」,或系「表达主观意愿」,以免造成误会。

区分「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有助于澄清立场,加强人与人间的沟通。例如,某人在参观某地后说:这里环境很脏,到处是垃圾。事实上,他也许只是客观地描述「脏」这个事实,不代表他在指责某人(住民或地方政府),也不代表他不喜欢这个地方(也许这个地方有其它优点,或者把垃圾清理掉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的这个表面上「经验」的说法,很容易被别人误以为有「规范」的意涵。因此,旁人有被歧视或污辱的感觉,他可能会辩驳:这里根本不「脏」,或这根本不是「垃圾」,甚至指控说者话吹毛求疵,或别有企图。虽然,他私下也同样认为这里真的很脏。整个对话的过程变成情绪对立。如果一开始,论辩双方都把「环境很脏」当作经验命题来讨论。讨论的脉络就会是:「脏」的界定问题,也可能是如何把它弄得更干净的问题。双方就事论事,情绪化的对立就不存在了。规范命题涉及主观价值,经验命题则无。

不过,不容否认,人们关心的不只是经验的层面;通常,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规范的问题,亦即对某一件事情的喜好或厌恶,或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在此必须强调的是,经验的命题和规范的命题处于不同层次,讨论问题时必须先搞清楚,谈的是经验的层次或规范的层次。更重要的是,经验性命题不可能直接推导出规范命题;虽然,规范性的命题通常需要某些经验事实的支持。掌握经验命题与规范命题间的区分是澄清问题本质不可或缺的要素。

推论过程

为了增加论点的说服力,清楚而严谨的推论过程不可或缺。所谓的「推论过程」就是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的过程,亦即「因为什么」、「所以什么」的过程。严谨的推论过程即是将一连串的命题以逻辑有效的方式串在一起。前后两个命题如果有必然的关系,我们说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亦即第一个命题存在以后,第二个命题一定会存在,第二个命

题存在以后,第三个命题一定会存在。也就是从第一个命题推导到第二个命题,再由第二个命题推导到第三个命题。以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往前推,最后推到结论。最简单的例子如:人都是会死的(命题一),苏格拉底是人(命题二),苏格拉底会死(命题三)。显然命题一和命题二(前提) 存在了以后,命题三(结论) 一定会存在。这是个有效论证,命题一和命题二是命题三的充分条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推论经常都不够严谨。例如有一个反攻大陆的笑话:因为每天刷牙,所以牙齿很好。牙齿好了,消化容易,身体就会健康、精神佳;因此,做事有效率,国力大增,最后反攻大陆必胜必成。这种推理,忽略太多太多的变量,只能当成笑话看待。另外一个例子,有人主张男女平等,那么必然主张女人走出厨房啰!那么小孩势必没办法自已带了,到时候会有一大堆青少年问题,因此今天治安败坏,都是男女平等观念引起的!这种推理的方式对吗?好象有几分道理,但是不够细致,因为前提存在,结论未必会存在(很多职业妇女其小孩不是也很正常吗?),推理不够严谨。

演绎法

最严谨的推论方式首推演绎法。前面我们举苏格拉底的例子就是典型演绎法的运用。逻辑学家们发展出不少推衍的公式,以确保推衍的正确性。数学是典型演绎法的应用。数学的演算总是从一些假设、定理、己知条件,一步步往前推,最后得到答案。只要假设成立,定理有效,已知条件存在,则答案一定正确。毫无疑问地,近代科学的发展藉助演绎法甚多。

归纳法

相对于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不那么严谨,然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恐怕比演绎法更普遍。简单地说「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寻找普遍通则的方法。最常见的例子是:我的很多朋友吸烟,最后都得肺部病变,所以得出结论:吸烟会造成肺部病变。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不是绝对的。虽然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抽烟得肺病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抽很多烟,但是肺部仍然健康的例子。而且,即使某人得了肺病,我们也不能说这是因为抽烟引起的,也许是空气污染造成的也不一定。找到愈多抽烟而且得肺病的例子,只是代表结论(抽烟会造成肺病)的可信度增加,不代表结论就绝对正确。因此,基本上归纳法是或然率的问题,如果使用归纳法得当,我们只能说正确的或然率很高。亦即「正例」只能增加可信度,但不能证明结论一定正确。一般说来,归纳法可分为「比同法」和「比异法」两种。

比同法

比同法的基本想法是:同样的条件,应该会带来同样的结果;因此,有某个共通的结果发生,必然有某个共通的事实先存在。例如,当我每次头痛时,前晚都有喝咖啡,因此,我可能得出结论:晚上喝咖啡会造成第二天的头痛。又如,台湾经济奇迹,很多人都说与儒家文化有关,因为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乃致于马来西亚等经验发展快速的国家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相同的条件(儒家文化) 当然会带来相同的结果(经济发展) 了,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如果我们能够搜集许多个案,都支持这个论点,表示我们的推论可信度很高。然而,可信度再高,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找到一个相反的例子,前项的推论即被推翻。例如:中共、越南、北韩,都是我们说的儒家文化圈,但是他们的经济落后,可知原来的命题有误,或者原来的命题需要被修正。即使我们都没有找到任何反例,仍不能代表结论绝对正确,因为影响东亚国家经验发展的因素可能不只一个吧!除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他们还有其它共同点呢?例如,拓展外销的政策、人工便宜、威权统治、美国的鼎力支持、运输方便、纵容环境被破坏等等。到底是那个因素真正发挥作用呢?恐怕很复杂。要推翻比同法很容易,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具有相同条件,但是结果不相同,结论就被推翻了,这表示另有其它的原因造成这个结果。

「模拟归纳法」是比同法的一个变形。前面提及的比同法,个案愈多,推论的可信度就愈高。然而,「模拟归纳法」只要一个个案就行了。例如,某人,男性、家居台北、以驾驶为业、已婚、育有三个小孩,每天抽三包烟、无其它嗜好,最后在七十岁死于肺病。如果有一个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然而今年六十九岁,我们会不会怀疑他明年会死于肺病呢?如果他们两个人的身高、体重、血型、肤色、生活习惯、饮食条件都一样,我们的怀疑会不会加强呢?此即模拟归纳法的运用。当人们在试验药物时,会拿白兔来当试验品,不会拿蟑螂来做实验,主要原因是人跟白兔比较像;当然,拿猴子来试验可能就更正确了,只是成本较高。如果能直接用人来做试验,准确率就更高了,但有道德的问题,所以很少这样做。模拟归纳法是比同法的运用,因为它的基本精神仍是:相同的条件,「理应」有相同的结果。

比异法

「比异法」的基本精神是:不同的条件会有不同的结果。很多人喜欢拿台湾和大陆作比较,为什么两者经济发展会如此地不同?结论是: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不同使然。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举北韩、越南、东欧共产国家当例子,「证明」计划经济确实造成国家经济的落后。然而,要注意的是台湾与大陆的不同点何其多,哪只是经济制度不同而已。也许是其它的不同点才是真正的原因呢?所以理论上,要提高比异法的可信度,最好只有一个不同点,或者说其它的不同点都不重要。那么结果不同,就是这个不同点造成的了,这就是实验室控制变因的道理。然而,现实社会里无法像实验室一样控制变因;因此,比异法通常用在类似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类似个案表示其基本特质都差不多,只有一个不同点存难,那么这个不同点很可能就是原因。同一个案的不同时间点,则可以合理假定此一个案除了某个特质有改变外,其它特质均没有变,因此比异法的可信度就大为提高。例如,某人一向睡眠正常,但是有一天他喝了咖啡,结果失眠了。我们可以说喝咖啡造成了他的失眠。因为在喝咖啡这个时间点前后,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可以推定喝咖啡与失眠有关。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要很小心。例如,我们经常说解严后,台湾的治安变坏了。因此,解严造成了治安恶化。这种说法假设在解严这个时间点前后,除了解严以外,其它条件都不变。如此,解严自然是治安变坏的祸首了。然而,这种推论可能是错误的,想想看,这些年来台湾的社会结构变化多少,到底是解严造成了治安恶化,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呢?如果没有解严的话,难道治安就不会变坏吗?要推翻比异法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只要找到一个例子,具有此种不同点,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没什么两样,比异法就被推翻了。例如刚才提到计划经济的例子,苏联是计划经济,但是其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美国不相上下,证明计划经济与经济发展两者并没有直接相关。

「历史关联法」也是比异法的一个应用。就拿刚才解严与治安恶化的例子。如果没有解严的话,难道治安就不会恶化吗?如果,治安仍会恶化,表示解严可能不是元凶;如果没有解严,治安就不会恶化,那表示解严确实是治安恶化的元凶(当然这还得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不过没有解严治安会不会变坏,这是个推测。没有人知道事情会怎么演变,因此历史关联法充其量只是个思想实验,争议性还是很大。

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

其实归纳法最大的缺点是:它只能表示物与物间的「相关关系」,而没有办法指出真正的「因果关系」。所谓「相关关系」是指某物存在,另一物就会存在,或不存在。但是为什么会如此呢?归纳法无法说明。例如,吸烟会得肺病,或吃味精会致癌,为什么会这样呢?不知道,只是它们经常伴随而生,所以引起我们的怀疑,如此而已。其实指出相关关系,说

服力还是不够的。理想的做法是除了有相关关系存在以外,还要寻找其内部的影响机制。为什么吸烟会得肺病?可能是烟里含有某种成分,在某种情况下它会跟我们身体上的某种组织结合,进而造成肺部组织的怎样变化等等。当在做类似的交待时,经常我们在运用演绎法。演绎法强调命题与命题间的必然性,对于因果的阐释较为有效。如果能够将其间相互影响的环结交待清楚,而且有事实资料作左证,那么其说服力就很高了。归纳法与演绎法作为主要的科学方法,必须配合使用。

====================================================== =======================

常规思维与极限扭曲

在期货市场通常采用两种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这两种方法虽然是广大投资者通用的,但在市场行为的真实运动中,许多投资者往往还是会感到困惑:基本面本应该……技术面本应该……不可思议的事总是发生在毫无心理准备之时,重大的损失总是发生在市场价格被极限扭曲之中。

心理分析对期货市场的作用

在市场分析方法中,心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判断,可以这样认为:期货市场的价格往往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态度和愿望,而这种态度和愿望又是基于现实的经济、金融状况做出反映的结果,当人们认为价格将要上升时,他们普遍会变得贪婪;相反,当人们认为价格将下跌时,情绪上就会变得恐惧。就此而言,人的本性是一致的,这也是心理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市场参与者心理的变化,是市场价格波动的力量源泉,在市场的自由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判断物品的价值、愿意承受的价格便成为当时的市场价格,大众心理可以决定投资者对后市是乐观或悲观,可以知悉投资者对期货价格的意见:是否认为物有所值?是否愿意继续持有?如果影响投资大众心态的因素出现变化,自然影响人对价值的观念,价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只要准确捕捉到投资者心理的动向,便可以增加对市场判断的准确性。

为了克服跟随大众的思维模式,投资者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建立并巩固严肃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牢记的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决定于投资者对表现出来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态度而不是环境本身,这意味着价格的波动将决定于投资大众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包括他们的希望、恐惧甚至他们的偏见。所以,投资者应尽可能形成客观的独立见解,突破自己常规思维习惯的束缚。

常规思维普遍性的表现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的形成来自于性格、智商、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现,而常规思维模式是我们从孩童时代养成的、并在成长中被强化后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在期货市场,大众化的思维方式虽然是复杂多样的,但最具有普通性的是表象思维方式。表象地认识市场,是对市场某一局部特征或某一时刻特征作联想扩大化或类比式思考。大部分投资者并不是先经过学习、研究市场并达到深刻认识后进行投资的,而是在传媒、同事和朋友的宣传、鼓动下便携资入市的。联想扩大化的表象思维往往使投资者失去理性,当遇到亏损挫折时,恐惧、沮丧就会压在心中,患得患失的负面心理阴影便挥之不去,影响了冷静、客观的思维要求;当市场行情大涨时,又会按捺不住冲动,奋不顾身地投入市场。

期货市场的主流思想

在期货市场,任何一个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在资金规模和静态的知识规模上都只是市场资金总规模和蕴涵的知识总量的一个较小的子集,投资者的资本金是实现投资收益的财富基础,投资者的知识是决策的依据、是决策的精神基础,由于投资者在资金和知识两个层面上均属于以小博大,那么获利的基础就是对市场判断的准确性。在投资者群体中,哪些层次的人看对行情的准确性高呢?对于套期保值者来说:他们具有现货背景,其现货的收购和分销能力以及对现货市场动态变化的反应能力,是其他投资者不可企及的。对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具有资金雄厚的优势、人才优势、他们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理解和获取、对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对市场价格阶段性波动具有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而普通投资者则必须在思维水平、知识经验、投资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更胜一筹,才有可能获取成功。

投机行为是扭曲价格的动力

在期货交易中,由于买方与卖方相反价值判断的矛盾对立以及以“征服”为主流思想的特征,那么,买方与卖方的资金较量就是市场投机行为的动力。从常规理论观点看,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市场买方与卖方的力量失去平衡,为寻求新的平衡,价格要以波动的力量去发现新的价值定位。市场主要因素的变化是内因,市场力量对比的变化是外因,内因与外因的矛盾转化——物极必反(即超买和超卖)的极限反转运动,使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心理发生变动,人性的弱点促成交易行为的发生,价格波动产生财富的再分配,投机风潮就发生了。建立在常规理论上的市场观点,虽然其市场功能的定位是“调节供需关系,优化资源配置,规避市场风险,实现套期保值”,但对于投机者来说,期货市场的价格每次在反转点产生的时候,大众总是处在被行情背弃的一方。

由于价格是所有交易者行为的体现以及他们的态度和期望的结果,表面的技术形态及价格区间的形成,源于自身深刻的市场内部联系和动力,源于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以人气为动力的趋势,成败亦维系于人气,伴随着持仓或资金的稳步增长,意味着相反价值判断的矛盾对立程度也日益扩张。从投机的非理性观点看,期货市场有两种状态:即均衡状态和失衡状态。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均衡状态意味着利润的迟滞,意味着资金投向的低效率,因为投资利润来自于投资对象的价格幅度和机会频率,所以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下,失衡状态就意味着一方的巨额利润和对立方的巨额损失,市场参与者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不断打破旧的平衡,产生新的平衡,带来市场力量的重新组合。

多年来,在期货行业中,置于职业化管理之下的资金急剧膨胀,资金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市场中“追价逐市”,因为期货市场总的容量有限,这些投机行为短期内对价格均衡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往往引起价格被严重扭曲的极限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操纵行为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操纵交易数量以改变价格平衡,并从改变后的价格中获利。在市场平衡的胶着状态或在关键时间、价位上,买方或卖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某一市场的力量,利用或创造市场因素(即炒作题材),就有可能引起价格的相应变化。从常规思维角度看,操纵行为有违市场规则,它扭曲了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从而误导资源流向,在短期内造成价格的大幅度涨跌,会破坏价值规律的稳定,甚至会使某一期货市场难以再现生机。不过,如果在一定的限度内而不过度操纵,对市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投机,也是期货市场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

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只是市场变化的条件,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以“征服”为主流思想的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保持严肃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按照常规思维方式推导所形成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投资准则,因为巨额的市场利润就在于市场价格被极限扭曲与修正的非理性失衡状态中,而这正是常规思维方式所难以接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