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教学的“断想”——朱建廉

关于教学的“断想”——朱建廉

关于教学的“断想”——朱建廉
关于教学的“断想”——朱建廉

关于教学的“断想”

朱建廉

编者按:学科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行为;学科教学的运作状况,是对教师职业水准最直接的考量标准。自夸美纽斯以来,在“班级授课制”的独特组织形式下所实施的学科教学活动,一直成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主流教育形式。然而,学科教学运作的残酷现实却是:在“应试”的压力下,“学科教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悄然演变为“学科解题训练”。这固然与教育的外部环境恶化相关,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教育内部对基于“学科教学”的诸如“本质特征”、“目标确立”、“主体指认”、“考量标准”、“境界设定”、“行为意识”、“运作策略”、“操作模式”、“职业素养”乃至“职业伦理”等方面理性思考的严重缺失和运作层面的践行失当,也是使得“学科教学”悄然变味的重要原因——这正是我们编发此文的缘由。

在这里,陆陆续续记录下来的是笔者在从业的过程中针对着复杂的学科教学所作的一缕缕并不连贯的思考——“断想”。尽管在那并不连贯的一缕缕“断想”之间似乎找不到内容上的延续和逻辑上的链接,但这些源自于思维层面上的每一缕“断想”却又似乎有着某种较为一致的思维指向,即:每一缕“断想”似乎都在力求精准的指向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而努力揭示其内涵。若确如斯,则应该确认这一缕缕“断想”在精准的指认学科教学之本质时所具有的价值,从而也就不必顾及其间内容延续的不连贯和逻辑线索的不流畅而将这一缕缕针对学科教学所作的“断想”结集成文,以客观的反映作为“断想”主体的笔者在学科教学的本质探索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1、关于“教学”的基本认识

●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业行为;教学,是实施教育最重要的基本形式;教学,是实现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最关键的平台与载体。

●教学,通常需要落实在具体的学科之上——通常所说的“教学”,实际上意指“学科教学”。这样,就将使得相应于所谓的“学科教学”会由于“教学”而具有某种共性特征的同时,又会由于“学科”而具有相应的个性色彩。

●教学,作为一个固定搭配的专有词组,在相应的结构特征上可作如下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由作为动词的“教”与作为名词的“学”而在结构上构成所谓的“动宾词组”;第二种理解,由作为动词的“教”与同样作为动词的“学”而在结构上构成所谓的“并列词组”。在第一种理解的基础上,其“学”字的意思是指“学问”或“知识”;在第二种理解的基础上,其“学”字的意思是指“学习”或“行为”。

●教学,若针对其结构上的特征而作“动宾词组”的理解,则相应的内涵仅限于“知识的传承”;教学,若针对其结构上的特征而作“并列词组”的理解,则相应的内涵除了“知识的传承”外还应该包括所谓“行为能力的习得”和“行为主体其基本素质的提升”。

●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作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作为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媒介,并与之共同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要素。在教学过程的三个要素当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与能动的人相关而显得更为灵动,“教学内容”相比较而言则显得较为稳定。

●教学,……

2、关于“教学”的目标体系

●教学,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显然应该包括所谓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目的性”。其实,作为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其最为根本的属性应该是所谓的“人的基本属性”——“人性”。

●教学,承载着的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课程目标体系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中所包含着的因素多达七个,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后三个因素显然是直接植根于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属性——“人性”——之上的。

●教学,其最为基础的目标应该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承”。在针对教学活动的早期认识中,甚至是把“知识的传承”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标——社会上所形成的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实施教学行为的教师”的通俗称谓,形象化的证实了这一观点——由于知识被文本化的方式呈现于书中,所以社会上通俗的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分别称作为“教书”和“念书”,而把作为“实施教学的行为者的教师”通俗的称作为“教书匠”或者“教书先生”。之所以把“知识”指认为目标体系中的基础目标,相应的理由是:“技能”的把握通常是在“知识”的运用中达成;“过程”的体验通常是在“知识”的建构中感悟;“方法”的概括通常是在“知识”的传承中实现;“情感”的激发通常是在“知识”的理解中释放;“态度”的端正通常是在“知识”的运作中完成;而“价值观”的形成通常也需以“知识”为背景方能够有所体现。

●教学,其目标体系中最为核心的目标应该被认为是“价值观的形成”。之所以认定“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相应的理由是:教育,承载着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职责;教学,承担着教育的主体部分而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在人际间实现;“价值取向”和“思维品质”在人际间实现文明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其作用与功能相当于所谓的“遗传基因”;而“思维习惯”的形成乃至“思维品质”的完善又必将受到“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制约。这样,“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体系的诸多因素中的核心地位便无可争辩的被显现出来。

●教学,在其运作过程中而使得相应的目标体系达成时,应该关注到其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差异。其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四个因素,构成了教学目标体系中的第一层次而能够直接外显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情感”、“态度”等两个因素,构成了教学目标体系的第二层次而只能内化于学习主体的内在资稟;至于“价值观”,则作为教学目标体系的第三层次而由前六种因素的综合凝练所形成,并在实现人类整体的文明与文化传承时以类似于生物体繁衍时的“遗传基因”而表现在、或落实于构成人类整体的个体的人身上。

●教学,……

3、关于“教学”的主体指认

●教学,早期被认为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在这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的理性关注往往会过度的强调和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把针对教学过程的理性研究聚焦于对“教师教的过程”的梳理与把握。实际上,形成这一认识的基础是由于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如果将教学目标确认为是以“知识的传承”为唯一诉求,那么无论怎样强调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教师在知识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便都不为过了。

●教学,于近期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被认为主要是“学生学的过程”。若与一味强调和夸大教师主导作用的早期认识相比,这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显然更趋合理。实际上,形成这一理解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对教学目标体系的完整认识,另一方面还与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习得过程的合理解释相关:既然知识的习得过程被认为是习得者主体性的建构过程,那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不应该持丝毫的怀疑态度了。

●教学,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无论强调哪一方的主体地位其实都是片面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教学过程”这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实际上是不能分割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教师”与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学生”一定是在同一瞬间诞生的;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教”的行为与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学”的行为也一定是在同一瞬间发生的。这就是说:教学过程具备着的应该是所谓的“双主体”特征。

●教学,在客观上具备着“双主体”的相应特征,但在主观上的基本认同以及相应表达仍可以、甚至是仍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理由是:尽管教师和学生均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由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与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相比而为弱者,根据所谓的“弱者倾向性性原则”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淡化教师的主体性,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甚至是明智的。

●教学,在客观上具备着“双主体”特征,而在主观表达中却应该考虑到“弱者倾向性”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针对教学过程而提及与关注相应的“主体意识”时,

就应该同时包含着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提及教学中的“主体意识”,首先应该认为是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个层次,关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应该认为是确认教师的主体地位。既然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特征的客观存在,那么教学过程就应该同为师生共有的“真实的生活”;既然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特征的客观存在,那么实施教学过程时就应该思考如下两个基本问题,即:学生应从教学过程中获得些什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些什么?

●教学,……

4、关于“教学”的考量标准

●教学,相应的目标体系具备着“多元化”特征。在教学预设中,“多元化”目标体系其相应的设定会在精准程度上产生差别;在教学实施中,“多元化”目标体系其相应的达成又会在丰满程度上产生差异。通常情况下,“多元化”目标体系在预设中的设定精准程度和在实施中的达成丰满程度都是考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对教学的目标体系等诸多因素的相应考量,将构成对教学的整体考量标准。

●教学,先天性具备着复杂性特征,从而使得其考量标准难以界定。对于难以界定的教学考量标准,其实可以粗拟一个易于操作与判断的简易标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普遍感到45分钟是如此之短暂,从而经常被下课的钟声所惊醒,则这样的“教学”绝不会差。当然,更为合理、更为精准的教学考量标准应该在针对教学过程作科学而精细的结构剖析的基础上而拟定。

●教学,若欲针对其考量标准作进一步细化拟定,则应该关注到诸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素材的整合”、“教学重点的分散”、“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技能的运用”、“教学素养的表现”、“教学节奏的掌控”、“教学流程的梳理”、“教学生成的应对”、“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诸多因素。

●教学,若欲针对其考量标准作相应的执行,则通常需要通过对几组相关的因素进行比对而完成相应的操作,譬如:在“课标要求的精细解读”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间实

施比对;在“教学预设的目标设定”与“教学行为的目标指向”间实施比对;在“教学运作的相应策略”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背景”间实施比对;在“教学智慧的相关表现”与“学习主体的认知发展”间实施比对;在“教学素养的适时表现”与“动态生成的恰当处置”间实施比对;在“教学流程的整体状况”与“教学效果的相应呈现”间实施比对。

●教学,和其他的复杂过程一样而具有相应的考量标准;教学的考量标准,和其他的复杂过程一样而具有相应的效能。作为教学的考量标准,其通常情况下的效能应该包括:监测、评价、反馈等。借助于教学的考量标准而实施对教学的有效监测、评价与反馈,则应该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

5、关于“教学”的境界追求

●教学,借助于相应的考量标准应能分出其质量高低;教学,借助于相应的考量标准还能诊断出需要改进的着力点。教学考量标准的监测、评价与反馈功能使得实施教学的主体其操纵与驾驭、测量与调控课堂的能力持续提高而达到相应的较高境界成为可能。基于此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若欲提高对复杂的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就应该对相应的实施状况作跟踪监测、合理评价和即时反馈。而在这监测、评价与反馈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主体其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成效的放大和职业境界的追求将能够得以落实。

●教学,其所应追求之境界的相应确立,源自于如下所给出的演绎推理: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所谓的“真”、“善”、“美”;而生发于“课堂”的学科教学活动是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中的一种独特类型;所以生发于“课堂”的学科教学活动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真”、“善”、“美”。

●教学,就应该求“真”,就应该以所谓的“科学境界”而达成求“真”之目的。教学的基本目标是知识的传承,而传承知识的基本要求是遵从相应学科的“科学性”。追求“科学境界”而求“真”,则在相应的教学运作中主要应该关注的是: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与科学处置。

●教学,就应该向“善”,就应该以所谓的“人文境界”而抒发向“善”之情怀。教学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活动,发生在人际间的教学活动最应该尊重的是“人性”,“人性”的主流特征表现为“善”。追求“人文境界”而向“善”,则在相应的教学运作中主要应该关注的是:善待学习主体而充满人文关爱。

●教学,就应该臻“美”,就应该以所谓的“艺术境界”而落实臻“美”之追求。教学是与人相关的复杂性综合过程,其间同时蕴含着可以客观性测量的“科学特质”和只能主观性评价的“艺术特质”,造成“艺术特质”蕴含其间的原因应该被追寻到所谓的“复杂”、“综合”和“与人相关”。追求“艺术境界”而臻“美”,则在相应的教学运作中主要应该关注的是:灵动而艺术性的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

6、关于“教学”的行为意识

●教学,其过程的复杂性对相应的行为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即:在复杂的教学过程的运行中,相应的教学行为必须得到意识层面上的理性指导。这就是说:研究与实施复杂的教学,就应该针对其复杂性特征而审慎的研究与设计相应的教学行为,就应该提出所谓的“行为意识”而自觉的将教学行为纳入意识层面上的理性指导之中。

●教学,在其复杂的过程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因而实施教学的主体所形成的用于指导教学行为的相应意识,其思维的目标指向就应该精准的指向教学的三个要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作为联系“教”与“学”之媒介的“教学内容”——以使得意识所指导的行为能够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关键。

●教学,以“教师的‘教’”为其三个要素之一,而针对着“教师的‘教’”,应该自觉形成所谓的“垂范意识”。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若与“教师‘教’而学生‘学’”的运作策略相比较,改用“教师‘学’而学生‘仿’”的相应运作策略似乎更具实效。教师于职前所接受的是“师范”教育,其中的“范”字似乎在暗示着教师职业行为的这一特点。

●教学,以“学生的‘学’”为其三个要素之一,而针对着“学生的‘学’”,应该自觉形成所谓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要求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要落实在保障学生的“话语权”的相应环节上。考虑到学生的“话语权”有“显性”和“隐性”之区分,所以在关注学生的“话语权”时切忌追求教学现场表面上的热闹而更多去关注其更具价值的隐性“话语权”。

●教学,以“教学内容”为其三个要素之一,而针对着“教学内容”,应该自觉形成所谓的“整合意识”。作为联系“教”与“学”的媒介,“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发挥其联系功能的需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资源,“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整合“教学内容”的相关策略问题,譬如:若相应的教学内容其特征类似于“液体”而不便于学生的“携带”(理解与掌握),则可以增加一只“瓶子”(甚至可以是教学要求以外的相关内容)而做相应的整合以便于学生的“携带”(理解与掌握)。

●教学,……

7、关于“教学”的运作策略

●教学,其相应的运作方式应该围绕着相应的教学目标而设置,在相应的运作过程中必须尊重相关的规律。另外,在具体运作方式的设置与选择过程中必须关注到教学各个侧面的特色需求:应注意发挥教师的特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应尊重教学内容的特征。

●教学,在其运作策略的设置中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身心特征,这也是出于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考虑。为了能够有效的指导着切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运作策略的设置,应该将相应的教学运作策略的设置自觉纳入所谓的“三心教育观”的制约中,即:运作策略的设置应关注着学生先天所具有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应该注意使相应的运作策略能够帮助与指导学生适时形成“责任心”。

●教学,在实现“知识传承”目标时其理想的境界通常被认为是所谓的“融会贯通”。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承”目标时还应该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有进一步

的追求——“触类旁通”和“无师自通”。正所谓“三通”而知足,甚至是“三通”而知不足。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传承”,应该沿着“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无师自通”的思维线索而作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教学,较为智慧的的运作应该被认为是所谓的“触类旁通”。譬如:假设教学的知识目标为“x”,若直接针对“x”而作相应的剖析确也能够实现学生对“x”的理解与把握,但若作所谓的“触类旁通”式的运作——间接针对与“x”相关的“a”、“b”、“c”做相应的剖析而学生逐步悟出“x”的真谛,这样的运作在达成相应的知识目标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对学科保持着长久而浓郁的兴趣。

●教学,相应的运作策略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所谓的“无师自通”。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观点实际上构成了追求相应于“无师自通”的高境界教学运作策略的哲学基础。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在高境界教学运作策略的追求中,逐步形成和坚定了相应的教学主张:我不奢望把学生教会,我要努力把学生问懂。

●教学,……

8、关于“教学”的运作模式

●教学,若将其相应的运作过程“程序化”后,则就建构起了所谓的“教学运作模式”。而建构起相应的“教学运作模式”,实际上就在技术层面上一定程度的解决了由于教学过程复杂、教学流程漫长、教学环节众多、教学现场灵动等原因所引发的运作困难。

●教学,就其运作的层面自然提出了“模式”的概念,针对“模式”这一概念的认识,应该能够体会到如下意蕴:“模式”的通俗含义,应该与所谓的“套路”相近;“模式”的基本属性,应该是隶属于“技术”范畴;“模式”的相应功能,应该被局限在“操作”层面;“模式”的建构方式,应该以教学的“要素”制约;“模式”的选用原则,应该由教学的“目标”决定;“模式”的随机调整,应该用现场的“生成”掌控。

●教学,在运作的层面上可以根据相应的要求不同和具体的情况各异而建构起多种多

样的“模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其缘由实际上是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乃至教学对象的发展状况的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相关的。能够根据相应要求和具体情况而自主建构教学“模式”、能够熟悉各种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能够正确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类型而组织教学等,这是一个成熟教师的重要标志。

●教学,在运作层面上对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把握、选择和运用等,均将建立在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基础上。在对与“无师自通”相应的较高境界的教学运作方式的追求中,在所提出的“不奢望把学生教会,要努力把学生问懂”的教学主张的启示下,笔者建构、并坚持长期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是所谓的“问题驱动和思维引领”的相应“模式”。在相应的教学“模式”运作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多为“质疑”与“设问”,而留给学生的则是与“隐性话语权”相对应的“思考”和与“显性话语权”相对应的“表达”。

●教学,在运作的层面上既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运用而支撑着较高的效益,又应该注意到不能被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也就是说:当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力较强而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后,当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较为深刻和较为熟练而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后,针对着教学“模式”就应该自觉的形成一种态度、或积极的提出一个观点,即:“去模式化”。

●教学,……

9、关于“教学”的基本素养

●教学,其相应的目标必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达成,而教学的实施过程又必须得到实施教学的主体所掌握的教学技能的支撑。教学过程的复杂、教学现场的灵动、教学目标的多元等,对实施教学的主体提出了掌握多样教学技能的相应要求。于是,在提及“教学素养”之前便率先提出了所谓“教学技能”的相关问题——掌握必要的、足量的教学技能,是能够承担教学实施之重任的必要条件。

●教学,在承担其相应的实施任务时,仅就掌握与运用教学技能的程度而言,通常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第一层次,是借助于体验式的职业经历而完成外显的教学技能的基本训练;第二层次,是在教学技能的实际运用中努力把外显的教学技能内化为掌握教学技能的主体的教学素养;第三层次,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觉依据教学的需求而有所侧重的在运用教学技能时表现出相应的教学素养。于是,在“技能”与“素养”的先天性关系的梳理中,在由“教学实施”引出了“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所谓“教学素养”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技能”在运用中的内化与固化,便能使其升华而成为实施教学的主体的内在资稟——“素养”。

●教学,其实在的意蕴必须在与相应的“学科”组合成为所谓“学科教学”后方能够给出现实的表达。正所谓“白马非马”,尽管通常情况下是以“教学”作为“学科教学”的通俗指代,但其间的差异仍然可以从形如

“学科教学”= “学科”+ “教学”

的结构分解式中给出明显的区分。由此可见:在约定俗成的通俗指代背景下,所谓的“教学”的基本素养应该与相应的“学科”相关。

●教学,既然其实在的意蕴为所谓“学科教学”,那么从事“学科教学”实际运作的教师所具备的“学科教学素养”就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应该包括从事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的教师所应共有的“教学素养”外,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括带有具体学科特色的“学科素养”。其相应的结构有如下式所给出

“学科教学素养”= “学科素养”+ “教学素养”

尽管“学科素养”在职前教育中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职后的进一步积累与重组也是不应忽视的;至于“教学素养”,则几乎完全要靠在职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感悟与养成。

●教学,伴随着相应的运作,实际上需要作为运作主体的教师恰当而充分的表现所积累的包括“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的所谓“学科教学素养”。实际上,在“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的比较中,后者对教学运作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了关于“学科教学素养”的“三突出”原则:在教师所拥有的学科教学素养中最应该突出的是“教学语言”;在教师的不同形式的“教学语言”中最应该突出的是师生间的“交流语言”;在师生间所有的“交流语言”中最应该突出的是“设问与应答的交流语言”。

●教学,……

10、关于“教学”的伦理道德

●教学,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活动,而发生在人际间的活动就应该尊重人性、就应该讲究人伦、就应该以“道德”和“伦理”的相应标准作双重的规范与制约。这就是说:由于教学先天性与人相关,于是便先天性存在着所谓的“教学道德”问题和“教学伦理”问题。

●教学,由于与人相关从而先天性的存在着“道德”和“伦理”;教学,由于最终要落实在运作层面上从而先天性的关系到“行为”和“技术”。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将“道德”和“伦理”指认为是形而上之“道”,则“行为”和“技术”就应该是形而下之“器”。而当上位的“道”与下位的“器”作所谓的“上下合一”的相应组合,则便构成了作为复杂事物或复杂系统的“教学”。

●教学,作为一个复杂事物或复杂系统,若论及其所蕴含着的形而上之“道”,就应该使之与形而下之“器”先行建立联系再一并论之。作此安排的理由极为简单:作为形而上的“道德”和“伦理”都必须通过形而下的“行为”和“技术”方能够得以表现。若在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之间建立起联系,则一方面可以谓之为处于上位的“道德”和“伦理”的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又可以谓之为处于下位的“行为”和“技术”的得以升华。是的,我们确实可以、并确实应该将涉及“教学”的“职业伦理”与“职业技术”联系起来,进而使得“职业伦理”落在实处和“职业技术”得以升华。

●教学,作为一个复杂事物或复杂系统,兼有形而上的“道德”和形而下的“行为”。我们可以、并应该将涉及“教学”的“道德”与“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得“道德”落在实处和“行为”得以升华。这里不准备花费更多的篇幅论及完整的“道德体系”,只想从东方文化积淀中的一个道德准则出发,简要论述笔者在“道德”与“行为”间建立联系的相关运作。东方文化积淀中的这个道德准则指的是:“由己推人而设身处地——作为教师而自觉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在这一道德准则的启示与引领下,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很自然的便形成了“与其做教师而教给学生去学,不如做学生而学给学生去悟”的相应观点,在很

大程度上改进了相应的教学行为。

●教学,作为一个复杂事物或复杂系统,兼有形而上的“道”(即“伦理”)和形而下的“器”(即“技术”)。我们可以、并应该将作为“上”位的“伦理”和作为“下”位“技术”贯通,使之达到所谓“上下通气不咳嗽”的良好状况。这里不准备花费更多的篇幅论及“上下贯通”的“伦理体系”,只想从笔者思索而悟出的一个伦理原则出发,简要论述笔者在“伦理”与“技术”间建立联系的相关运作。笔者思索而悟出的这个伦理原则是:“只传授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决不用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内容去影响学生”。在这一伦理原则的启示与引领下,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很自然的便养成了“针对教学内容而自觉质疑,努力探求真理而实施传播”的良好习惯,这样便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学行为的技术、提高了教学行为的能力、放大了教学行为的成效。

●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为此国家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其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能力为重,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结构。 为了改变现行的抑制学生主体性发挥,扼杀了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形成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我校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大 力提倡“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理论上看,“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 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积极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 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应该理解为导学方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使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案。而“学案导学”则是基于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着眼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力求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品读赏析、共同质疑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阅 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法,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精心设计学案,为“学案导学”教学法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学案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既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新型

【精品】新编语文(人教版九下)导学案:9-12课+答案

9.《谈生命》参考答案 1 2 3 略 4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毅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5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课文第一句话。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写了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了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余下部分。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6"一江春水"显示了人生历程中的丰富多彩;"一棵小树"则着重表现了生命的奋斗不息。 7结合本文可以这样理解:希望你的一生能够有丰富多彩的经历,你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具有无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情景。 8、“一江春水”经历的生命过程的体验: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其实是生命的历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9、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10.“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11.(1)“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只有生命不息、奋斗前进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5)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6)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 12.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达标检测答案:1.破壳出土----春天繁华似锦----夏天绿叶成荫,呈现累累果实----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冬天归落大地 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归根奉献。 2. 积极奉献坚强自信庄严乐观 3.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顽强进取,坦然奉献,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逆境相伴相随。 4.第一问:“成树”预示着人生经历种种奋斗,最终实现远大理想,为社会所承认。在奋斗的历程中必经艰难险阻和幸福快乐;如果不经历这些,半途而废,便难以“修成正果”。第二问:这表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断想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语文教学断想 自己教了十几年的中学语文,以后又看别人教中学语文,近几年,又聆听了许多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教诲,脑子里不是越来越明白,反而越来越糊涂了。 没有信息的介入,大脑里会是一片空白,而信息太多太乱,往往又失去判断,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就像走路碰到很多路口一样,我选择的方式是回到起点,问题立马就变得简单明白多了。 1 无需讳言,语文首先应该是工具的。不论怎么说,一个孩子一开始接触到语文,他是无法涉及到审美意趣或是思想含义的。他们认识一个一个的汉字,认得多了就可以连起来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可以表达他的想法,他的愿望,比如说,他递给妈妈一张写着“我要喝水”的字条,他这里所用到的语文完全只是一种工具,并不可能有什么美学意义,当然,如果在一种特定的语境,这四个字也是可以有美学意义的,比如: 盛夏的午后 龟裂的稻田张开嘴巴 “我要喝水” 一个农人听见了这微弱的呻吟…… 这里的“我要喝水”显然已经赋予了美学意义,但他同小孩子纸条上的那四个字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此,我们说,不论什么人,他接触语文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工具的问题,随着对这个工具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的了解和认识,随着对这个工具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运用,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它承载了那么些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精神,承载了那么多具有美学意义的意象……可以这么说,越是接近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其工具性越强,越是接近其高级阶段,其人文性越强,但同时,即使是在初始阶段,人文性已经开始孕育胚胎,即使到了高级阶段,工具性仍然没有完全消失。 2 毫无疑问,很多人在理论上的认识也是如此,实际操作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前几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强化了工具作用,字词句篇语修逻,再好的文章也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章的皮是没有作用的,要说有作用,只是可以用来长语文知识的“毛”,用来长试题的“毛” ,语文试题照搬自然学科的一套,ABCD,打√打×,再好的美文也被肢解成许多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语文教学一点生机都没有了,这样的语文教学时间一长,连老师也不“语文”了.过去,语文老师被人们以为是“文化人”一类,长期的“非语文”的应试,他们被异化了,少有人订文学刊物,少有人读文学作品,丰富的感情、多元的情趣、深邃的思想成为语文老师的过去,再也不象以往,老百姓逢年过节会买了纸来请语文老师撰写个对联,群众集资修了一座桥,请语文老师帮忙写一篇文章,以勒石刻碑,永作纪念……因为很多老师都不会,他们只会教学生做题目,他们的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在国际上首先是新加坡提出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也就是基层学校里已经开始在做,当然谈不到很系统的实验或者说是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国家整个教育目标来说,是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就已经提出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少教多学”的内涵和核心意义是以学习者为根本,为中心,为主体。再者就是“少教多学”符合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我们现在最高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办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什么是高质量啊,就是学生要高质量,我们的教学质量要高质量,这个高质量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少教多学”课题也是符合了这样一个目标来做一些研究。第三就是教育的改革发展,更要求教师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的能力。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少教多学这样一些方式来实现。因此,课题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这个课题实际上是一个行动研究。首先行动研究重在行动,就是说这个课题是通过实践来做的,而不是说有一个现成的设想,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是这样的。在实践当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种实践过程能把问题解决,行动探究注重的是研究的过程,最后要得出一个研究的新概念,新理论,我觉得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少教多学”从总的理念上来说它是适应了国家教育的目标和需要,也适应了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一种需要,我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是能够激发广大一线老师行动起来,自己去探索。第二就是通过他们的研究和研究过程中的反思,能够总结出一些教学当中有效的方法。这个“有效”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通过少教,让学生多学,但是怎么来少教,在哪些地方少教,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方案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制定重视不够,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虚化、泛化或错位、缺位的情况比较严重。至于在目标设定中,不能用合适的语言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地现象也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一、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 案例展示: 例1《<乡愁>诗二首》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例2《醉翁亭记》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例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了解物候研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例4《孔乙己》教学目标 1.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法,用一课时完成对课文的分析。 2.重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几个片断,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较手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 功能1、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 功能2、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 功能3、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 (二)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 (1)案例展示 例1《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2《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例3《羚草木雕》教学目标 1.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构架与思路,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法应用 郝玉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法应用郝玉 发表时间:2019-01-10T15:55:42.7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1期作者:郝玉[导读]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26660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积极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动的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还能有助于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从而老师可以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针对性地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小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方法的不断反省和思考,然后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改进不足。这样才能在开阔教师自身眼界以及知识面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中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知识面的丰富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倡导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增强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还能使学生都处于整体、统一的管理之下。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施展教学方法以及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就必须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在不断地认真观察和创新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给与针对性的意见和实用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进步和发展。 1. 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自身。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单的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而对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老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如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惯常使用的学习方法都不相同。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前认识和了解,有些学生习惯大声的朗读,有些学生习惯默读全文,而还有些学生习惯大致浏览一遍,然后通过将课内、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积极地引导,给予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指导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加强对自己了解的同时,养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学生个性化的课外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老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单一的依赖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就要求老师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例子,通过将课堂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识和积累。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接触范围,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广阔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课内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化课外知识的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因此老师通过对生活实际的灵活、充分运用,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还能为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个性化的教学反思 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反思的过程是帮助教师归纳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式的有效方式。在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后,反思会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发现和改正,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老师的教学所面对的是整个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都大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中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怎样回应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教学。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不仅需要老师提升自身个性化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中的不足,努力为学生寻找到一种趋于更好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共同进步、努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培养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地下森林断想》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11《地下森林断想》学案楼德一中张静教师寄语: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基础知识: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浩瀚无垠袅袅鼎盛万籁俱寂啾啾镜泊湖嶙峋瘠薄 沉湎吝啬 愤懑孱弱2、解释下列词语。 浩瀚:沉默寡言:鼎盛:万籁俱寂:沉湎:隐姓埋名:自主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4、“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试找出恰当的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合作探究:细节研读21段至27段思考: 5.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拓展延伸:6、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课内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答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却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脚步。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

初探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方法

初探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以及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有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师 一、个性化教学在教师方面的体现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只是喊口号而是要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并在教学安排时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上课之前也要不断斟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改教学内容。 2.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人们之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那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作

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师教学方面同样适用,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省,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与优点,对于工作中的不足,教师应该及时改正,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对于工作中的优点,教师应该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 3.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状态:课堂是属于教师的,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学习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将全班学生按照知识的掌握能力分为三个小组,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安排成语故事的查找任务,给基础一般的学生安排成语故事中生字的注音任务,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就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让他们把查找出来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组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成语,第二组学生能够在了解成语的基础上学会更多字词,第三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字词,了解成语,还能够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优秀教育论文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是一门非概念思维的学科,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感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怎样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 一、在教学中,选用恰当的课堂用语 当我们走进新课堂,就会不断听到充满人文关怀的新用语“请选择你喜欢的……”、“请说出你自己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这些都是新课标下的新课堂中的新用语。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亮点”,细细品读。有的喜欢华灯高照的长安街,有的喜欢焕然一新的王府井,有的喜欢古老的紫禁城,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所以每个学生都学得饶有兴趣。“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学习”,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读课文为例,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轻声读,有的喜欢默读,有的愿意和好朋友一起读。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采用的学习方法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充盈着老师的信任,这种信任通过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行动等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上进的意识,朝着新的目标前进。新课堂上的新用语体现了一种意识和关怀,一种平等和尊重,一种期待和激励。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这些教学用语,一定能调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平昌县泻巴小学杜国熙 初中阶段,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透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灵。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先提出"语文"一词的含义,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而为之"。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为了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进行的读、写、听、说。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所谓的阅读也只是靠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记笔记课后再背。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课堂教学,以“情感”为基点,提高语文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一潭死水、枯燥无味,还是轻松活跃、生动活泼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驾御能力的高低。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得首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那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应成为情感交流的活动载体,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对作品的体会、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我们老师就是这个活动的主导者。 首先,我们可以用饱含深情的导语去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例如学习流沙河的《理想》这篇课文,先满怀激情地作一番开场白,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感,为树立人生的理想,体会各种的理想对人生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自然大方的仪态、亲切动人的眼神、抑扬顿挫的话语,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学生对课文感情基调的理解形象化;适当的幽默,是课堂

的调味剂,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当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他们的学习才有热情,才能更投入地学习课文。要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老师应是那熊熊火把。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参与,那么,即使老师激情飞扬,作出多么细致的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境,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学习《出师表》,我先饱含感情地朗读,然后学生试读,先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谈从电视剧、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到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更有同学在座位上模仿诸葛亮的样子。情境设置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因课文内容而异,也视教学条件、学生水平而定。如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可以采取先默读,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了解其主要内容;然后在朗读,朗读时要读准语气,并注意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我让学生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细品父母"润物细无声"的爱。由此设身处地,理解文中"我"的心理及反复描写父亲背影的作用。通过情景设置,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

九年级语文下册 11地下森林断想 学案设计附习题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11《地下森林断想》学案 教师寄语:乐观豪迈,自信生命力的强大,终究能战胜一切困难。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 2、反复朗读,体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 3、感悟地下森林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基础知识: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浩瀚无垠袅袅鼎盛万籁俱寂啾啾镜泊湖嶙峋瘠薄沉湎 吝啬愤懑孱弱 2、解释下列词语。 浩瀚: 沉默寡言: 鼎盛: 万籁俱寂: 沉湎: 隐姓埋名: 自主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 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 4、“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试找出恰当的 格言警句概括作者受到的“启迪”,并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这一道理。 合作探究:细节研读21段至27段思考: 5.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阳光怎样“嫌弃”它?时间又怎样“公正”对待它?“几万年的代价”指什么?) 拓展延伸: 6、学生结合自身谈对本文的感受? 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然而那幽暗的峡谷,却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樵夫听得见泉水在谷底的石洞里激起的滴答回声,猎人追踪狼嗥虎啸。至此,除了厚厚的青苔外什么也没有。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都说阳光是公平的,在这里却不,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它从没有留意过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将它遗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好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 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可是它却不。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它隐姓埋名,安于这荒僻的大山之间,总好像在期待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 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脚步。不等探询,便很快理解了它。它把坑口的石块碾成粉末,一点一点地撒落到峡谷的石缝里去。 洁净的山泉日日与它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它从石洞里流出来,又一滴一滴渗进石缝里去,把石块碾成的粉末变成了泥土。 山顶的鱼鳞松时时顾盼着它。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秋天,它结下了沉甸甸的种子,种子便毅然跳进了峡谷的怀抱,献身于那没有阳光的“地下”。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一粒、几十粒、几百粒。不是出于怜悯,而是为了试一试大自然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 孱弱的小苗曾在寒冷霜冻中死去,但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竟然柞木苍郁,松树成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于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而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叫做地下森林。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但是它不愿意。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了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7.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狼嘷()虎啸②碾()成粉末③渗()进石缝④怜悯()8.选文部分是写实还是想象?采用了哪一种写作顺序? 9.文中写阳光的无情和不公,有什么作用? 10.文中“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着什么呢?”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11.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地下森林具有哪些品格?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完整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 第一部分议论文答题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发表时间:2017-11-23T16:40:04.10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作者:朱名兴 [导读] 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英县智水乡小学校大英 629300) 【内容提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个性化的教学和差异化教学方法,不仅需要老师提升自身个性化的专业素养,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还需要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共同进步、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发展。 【关健词】小学语文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一、什么是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多对一”,就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是多个优秀老师对一个学生。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并非是无源之水的教学行为,更不是刻意追求所至,它来自于教师情感的个性,思维的个性,行为的个性及至阅历、学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整合。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具有差异性、倾向性和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与替代性,对于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师,这点尤为突出。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倾向,是对教师人格与生活方式的尊重,使教师能按自己的意愿创造课堂,创造生活,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同时,因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学生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受到情感与理智,行为与人格的多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也因教学风格的多样化而消除麻木与呆滞,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有教师因爱心的坦露而教学具有亲和力,有教师因性格开朗而课堂活跃,有教师因强于理性思维而课堂严谨,有教师因学识广博而课堂妙趣横生……总之,风格鲜明的一堂堂课,好比为学生打开一本本引人入胜的书,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所以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因为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含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求知的智慧。 二、什么是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方法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多样化的前提下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几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差异化教学在不同学科中都有所运用,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也是如此。实施差异化教学,既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有效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使他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很好地体现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创新教法之一,不仅是小学语文学科“生本教学”理念和民主教育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而且是尊重并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个性化教学与差异化教学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很少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事实上生活化的课堂除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重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这在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学生若面对各科各年段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和缺乏个性的模式化的方法实施教学,他们怎能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怎能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他们的个性又怎能得到张扬。这种无个性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它将导致学生创造力的衰微,而将学生加工成统一的“标准件”。 在注重教师个性化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每个教师首先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在教师个性化教学中还应包容对待学生的个性化。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宽容的教学态度是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积极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动的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陌生感,还能有助于老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从而老师可以更好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差异化教学,并通过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师个性化教学中的特色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简单、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还能使学生都处于整体、统一的管理之下。然而个性化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既需要老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老师加深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解。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的施展教学方法以及展开教学活动,老师就必须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的认真观察和创新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意见和实用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进步和发展。 四、教师差异化教学中的特色教学 1、树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是学生自身。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单的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帮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大题小做—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断想

大题小做—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断想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有关语文教学改革的题目,不是做透,就是被做滥,老调子也无绪再弹。现在做大文章,都很讲究功架,大家都重视功架,读者则不胜其烦。在下不揣谫陋,愿意吃螃蟹,以断想数片,作引玉之砖。 究竟什么是“人文素质”?现在许多同行也说不清。倘若说不清就去认真读书,也好;可惜,有的人总是想当然,硬说中学教学中的“文科”等同于人文教学。尤其是对语文学科,误解甚多,以为语文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本来这样的恭维语文学科是让人高兴的事,可是语文被从“文化”割裂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事。 语文教学中如果不倡导一种自由精神,不能肯定这种自由精神在受教育者一生

中的重要作用,不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不重视独立人格的建立,那么无论语文教学改革忙多少年,变幻多少词汇,喊出多少经验,也只不过停留在废科举之后,辛亥革命之前那样一个阶段,根本还没达到五四的水平。 有些教师除了翻翻教材教参之外终年不读其他书,他们能把语文这样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学生厌恶,也真让人佩服他们。他们竟然能那样糟蹋语文学科的美!有不少语文教师,他们靠“死揪”能把高考分数弄上去几分,付出的代价是——让学生一辈子讨厌语文。不热爱语文的人是教不好语文的,也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文教材要推陈出新,旧有的教材伴随着一批中年教师走到了老年,也伴随着一批青年教师步入了中年,更让人伤感的,是伴随着一批学生成了语文教师!前年秋冬全国性讨伐语文教学时,有人曾用“误尽苍生”这样的话控诉,很有几

分“声声泪,字字血”的模样。如果语文考试最后的结果是把青少年学祖国语文的热情全部打下去,让学生一想到祖国语文的学习就头疼,让社会一说到语文高考试卷就当笑话讲,这样的“指挥棒”显然是不是指方向的,是打人的。 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他的教学必然是照本宣科。现在不缺“本”——除了教参,还有“教案汇编”及“名师上课实录”之类,现成的大菜全有出版社备齐侍候。这种现成菜多了,有的教师反而不会下筷子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同行连评别人的课也用教参和名师教案去框去套:凡是书上要求的,必须要一一体现,否则就是不合格课。如此剥夺个人的思考,教师就不再有个人风格,他的课也就没有了个性。怕不怕?有人却不怕,他们总是认为湮灭教学的个性不要紧,教师走上讲台,就不应当再有自己,其实,没有教学个性,还侈谈什么教学改革?这也许正是一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