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学基础

地学基础


环境地学复习资料

1、环境的特征:

(1)整体性和区域性:环境是由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又称系统性。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结构、相对稳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网络,从而使环境具有特定的功能。

(2)变动性和稳定性:指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和特性。

(3)资源性和价值性;

(4)公益性。

2、环境类型:

(1)聚落环境:人群生活的场所,是由一些功能不同的建筑物及联系在一起的场院组成的基本环境单元,特点是多为人工环境,是人类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容量有限,可分为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

(2)地理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生物圈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下起岩石圈表层,上至大气圈底部,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聚落环境是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

(3)地质环境:主要是指从地表向下的坚硬的地壳或岩石圈,为人类生产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再生的矿产资源。地理环境是在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在宇宙因素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4)宇宙环境: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外围部分,即地球大气圈外的宇宙空间,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太阳辐射能,是形成地球环境的物质基础。

3、环境问题:因自然环境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和第三环境问题。

4、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5、环境地学的分支学科: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海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学、环境物理学。

6、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光球: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层,厚度约500km,表面温度6000K,以辐射方式传播能量。(太阳黑子是光球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黑色斑点,是光球表面剧烈漩涡状气流形成的局部强磁场区域,11年为活动周期)

色球:几乎完全透明,温度比光球高的多,日全食时可见,时常发生耀斑、谱斑和日珥当剧烈活动。

日冕

:太阳最外层大气层。(日冕某些部位会有暗区存在,称为冕洞,是强大太阳风的风源。太阳风是从日冕抛向星际空间的高速高能带电粒子流。)

7、八大行星:位于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形椭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呢绕太阳公转,即行星轨道运动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太阳自传方向与行星公转方向形同,金星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

8、地球的大小和形态:质量5.976×10^24,平均密度5.52g/cm3。地球不是几何学上的回转椭球体,它的形状不规则,经线和纬线都不是严格的正圆,南北两个半球不对称,几何中心也不在赤道面上。

9、地球内部主要分为四个圈层:地壳、地幔、地外核和地内核。

10、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1)人类是地球环境系统演化的产物:在人类发展早期,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古人类的聚落位置、生产生活方式、食物的种类和来源、所使用的工具等,都直接来自于区域环境。

(2)人类对地球环境系统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改造着地球环境,这种改造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前者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利用和改造区域环境的活动,后者指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恶化现象。

(3)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质量3个方面。自然资源指那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能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原料和燃料来源,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具有生产性和时空性、动态性、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自然灾害指发生在地球表层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热变异过程和事件。环境质量指区域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群生产和生活的适宜程度。(环境质量是人类生存必备的先决条件;人类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善区域环境的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在不断加深,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11、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C=5(F-32)/9或F=32+9C/5

12、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需经融化)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13、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征:

(1)对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对流层中存在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其强度随纬度、季节及天气特征的变化而不同;



(3)由于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对流层与地面相互作用强烈,所以地面物质及性状的差异也使对流层中温度、湿度、气压、风度等具有空间不均匀性。

14、大气运动的驱动力:

(1)气压梯度力:因气压在空间分布不均,便产生的一个从高压指向低压的力。

(2)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的角度分为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分量,水平方向分量对地球上任何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力。(南左北右)

(3)惯性离心力:当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会受到惯性离心力影响,其方向与空气方向垂直,并自曲线中心指向曲线外缘,大小与空气运动线速度平方成正比,于曲率半径成反比。

(4)摩擦力:处于运动状态的气层与地面、其他气层之间都会有相互摩擦作用,对气流运动产生的阻力。

15、局地环流:

(1)水陆风:由于水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沿大湖区域,其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

(2)山谷风:在山地区域或山麓地区,日出以后山坡受热,空气快速增温,山谷同一高度空气增温不明显,故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夜间热力环流与白天相反。

(3)焚风:气流运动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在抬升过程中空气冷却水汽凝结,当气流越山之后顺坡下沉,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气流按干绝热递率增温,以致被风坡比迎风坡同一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

(4)龙卷:空气中产生垂直于地面并伴有极大风速的涡旋。

16、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1)温室气体及温室效应:大气中那些对太阳短波辐射透明、且能吸收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的气体被称作温室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方面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化石燃料燃烧,使CO2含量增多,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深林砍伐、绿地减少)致使CO2的汇机制过程减弱,CO2浓度大量增加,致使温室效应。

(2)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其正常本底值且持续的时间足以对人体、其他生物及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这时的大气状况称为大气污染。天然污染源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风尘、沼泽地区、海洋飞沫。人为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源(点)、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放源(面)、交通运输污染源(线)、农业污染源(面)。

(3)臭氧层耗损: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向平流层中排放大量水汽、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以及大量含CFCs的人工有机化合物,加速了O3的耗损过程。

(4)城市小气候:城市小气候是大气圈局部

经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之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气候。人类影响大气圈的方式:改变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改变区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城市气候热状况。城市小气候具有“五岛效应”,热岛、浑浊岛、干湿岛、静风岛、劣质岛。

17、水圈概念:指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被深层岩石所封存的液态水以外,由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和大气水分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环绕地球表层的不连续的圈层。是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生命体得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质之一。

18、水圈的特点:

(1)在地球环境系统中水能进行相态转化和运动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

(2)水是一种可重新利用、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3)水是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重要介质。

(4)水的变化及其运动是地表外营力中的主要因素,对地球环境系统结构和形态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5)水是生物圈中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19、水循环的过程及其驱动力:水圈并不是处于静止状态,期中海洋、大气水、陆地水都在时刻不停的运动,进行相变和大规模的交换,这种过程称水分循环。水分循环的主要驱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外因),地表水分循环的本质是水分能够在常态的地球环境中进行相态转化(内因)。

20、流域的概念:指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包括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

21、潮汐:

(1)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24h 50min),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且两次相邻高潮和低潮的潮高几乎相等,涨落潮时几乎相等。

(2)全日潮:在半个月内,有连续7天以上在一个太阴日,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3)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

(4)不正规全日潮:在半个月内,较多天数为不正规半日潮,但有时一天也发生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的全日潮现象,但全日潮不超过7天。

22、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大气和大洋之间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大气从海洋和陆地表面获得能量而产生运动,而大气运动又驱动着海洋表层海水的运动。

(1)以南北回归线高压带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度海面低压区即阿留申低压区和冰岛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高中纬度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被西风漂流代替;

(4)在南极大陆外围形成了绕极环流;

(5)印度洋则因季风作用而形成的

季风环流区。

23、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1)对地表水循环的大气条件影响:气候变暖,大气环流被扰乱,影响着下垫面的热量运输和水分循环。

(2)对地表水量进行人为再分配:人类自诞生以来,便在一直不断的改变着河流生态系统,诸如水利、农业、城市发展、矿产开发、畜牧、旅游、林业生产等,对河流生态系统从结构到功能都不同程度产生了影响。

(3)对水体的人为污染:水体是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及地下水的总称。从自然角度讲,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当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区域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及排放速度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利用效率,危害人类健康,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4)超采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种自然储备形式,一旦超量开采必将造成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并易引起地面沉降和塌陷。

(5)人类活动引起的湿地退化: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保护管理能力薄弱;人为过度的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导致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不合理的利用湿地水资源,使下游地区湿地因缺乏淡水补给而退化;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湿地的水体带来严重污染;由于大江、大河上游森林大面积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含沙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淤积,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24、大陆漂移学说:

(1)世界大陆轮廓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2)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薄而轻的花岗岩质大陆均衡的漂浮在较重的玄武岩质基底上,由于地球自转离心力、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导致大陆向两个方向漂移;

(3)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群类和地球物理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4)从古气候、古生物的分布来看,你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等地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初期很相近;

(5)许多大地测量数据证明同一地点经纬度在发生变化,古地磁学研究的结果也证实大陆漂移学说存在。

2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成的,它们“漂浮”在地幔软流层之上不停的移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板块运动也是形成地球表面各种构造的干本原因。

26、地球环境系统中的常见矿物:长石、石英、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方解

石、赤铁矿。

27、岩浆岩:地下深层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28、沉积岩:在地壳发生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9、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复杂的量变和质变过程的综合。

30、风化过程的三种类型:

(1)物理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2)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颗粒在水、CO2、O2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分解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还原作用等。

(3)生物风化作用:指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代谢过程对岩石及其矿物的破坏作用。

31、变质岩:地质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使岩石发生改变的过程称变质作用。

32、岩石循环过程:

33、构造运动:指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变形、变位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

34、生物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35、地质时代单位:从年代地层单位概括抽象出来的时间概念,即组成地壳的全部地层所代表的时代称为地质时代,不同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代称地质时代单位。

由大到小一次是: 宙 代 纪 世 期

36、年代地层单位:宇 界 系 统 阶

37、地貌外营力:由于太阳辐射、重力和日月引力等作用通过大气、水体、生物的物理和化学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营力。

(1)流水作用:沟谷流水地貌、泥石流

(2)河流地貌:河床和河漫滩、心滩和江心洲、三角洲、河流阶地

(3)喀斯特地貌 (4)风沙地貌

(5)黄土地貌 (6)冰川作用

(7)冻土地貌 (8)海岸地貌

38、人类对岩石圈的作用:

(1)驱动岩石圈表面变化的人为活动:清楚森林、草场的过度放牧、农业耕作、采矿、修筑公路和铁路、城市建设。

(2)人为作用驱动力形成的地貌类型:修建梯田、建立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填海(湖)造陆、兴修水库。

(3)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地貌发育的方向:人为滨岸影响、人为土地影响、人为地形影响。

(4)人类改变区域地貌发育的速率: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过程中,作用于岩石圈表层导致区域地貌发育速率的改变,具体表现在风化、

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的影响。

39、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层的土壤纵断面。

40、最基本的三个土壤发生层:

(1)表土层:有机质的积累层和物质淋溶层;

(2)心土层:由A层向下淋物质所形成的淀基层或聚积层;

(3)母质层:土体层的下部逐渐过渡到轻微风化的地质沉积层或基岩层。

41、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潜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4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和协调环境条件的能力。

43、土壤自净能力: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化学工程及生物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44、土壤自净能力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

45、土壤腐殖质: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重新组合的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6、土壤腐殖质的组分及其分离过程:


47、土壤水分类型:

组构水

固态水 化学结合水 结晶水



紧束缚水

束缚水 松束缚水

土壤水 液态水 毛管水 悬着毛管水

(部分自由水) 支持毛管水

自由水 重力水 渗透重力水

停滞重力水

地下水

气态水: 水汽

48、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细管悬着水量的最大含量。

49、凋萎系数:当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50、人类活动对土壤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与土壤的相互关系:土壤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土壤肥力和土壤面积两方面内容。

(2)土壤退化及其防治技术:土壤退化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包括:土壤侵蚀、土壤风蚀沙化、土壤盐化。

(3)土壤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土壤修复基本原则:确保土壤正常生物活性不受损坏;确保土壤正常组分、结构和性状的稳定性;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必须采用非食源性生物修复。

51、生物圈:地表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52、生物分类:

(1)

原核生物界:一类起源古老、细胞结构简单、不具备核膜、没有明显细胞核的原始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

(2)原生生物界:一些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体,单细胞个体,多数可自由的在水体土壤中生活。

(3)真菌界:不含可进行光合作用的任何色素,属于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样生物。

(4)植物界:一种细胞中具有明显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包括蓝藻之外全部藻类植物和所有高等植物。

(5)动物界:体内不含有光和色素的真核异样生物。

5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共同栖息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4、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55、食物网:实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56、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全球植物群类的空间分布受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地质水文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在热量及气温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的变化规律制约下,地表生态系统类型也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形成了所谓的纬度地带性。

(2)经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的共同影响,地表水分状况沿纬线自东向西呈现规律性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经向分布。

(3)垂直地带性:在一般条件下,随着地表海拔的升高,地表年均降水量会增加,达到一定海拔高度后,随海拔升高地表年均降水量开始减少,引起自然生态系统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有规律的更替。

57、智慧圈的概念:指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在内的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劳动凝结,是一个要素众多、结构复杂、时空分异明显的系统。

58、农业生产队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特征:生命物质的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协调统一。

(2)农业生产对农用地环境的影响: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地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如果物质和能量交换失衡,常可以引起农用地污染,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化肥的过量施用、污水灌溉农田、过量施用有机肥也会造成土壤富营养化。

(3)农业生产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对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过量化学农药、化肥的施用,花粉污染、农作物秸秆的分解或人为燃烧,干燥裸露农田上的表土是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农田表面径流和农业退水对区域

水体的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厂污染)。

59、采掘业对环境的影响:

(1)采掘业生产的特征:指对固体、液体、气体等自然矿物的采掘活动。

(2)采掘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采掘业生产对环境的扰动方式、影响强度和范围一方面取决于矿产种类、采掘方法和采掘机械的选用,另一方面取决于矿山周围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地貌形态、土壤、区域水环境、生物群落、区域景观美学)

60、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能源的概念:能源是指可被人类利用并获得能量的资源,所有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均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2)能源使用及其环境影响:生物能使用及其环境影响、化石能源使用及其环境影响、核能开发、使用及其环境影响。

6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中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

62、自然灾害的特征:

(1)危害性和并发性; (2)意外性和紧急性; (3)区域性和延滞性; (4)周期性和群发性; (5)复杂性和多因性。

63、气象水文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旱灾: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植物体内水分发先生亏缺,影响正常发育而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

(2)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灾。前者指因大雨、暴雨或大量积雪快速融化而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园林,毁坏农舍、农业设施和交通设施的现象;后者指由于当年降水量比常年显著偏多,造成农田积水,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

(3)沙尘暴: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物破坏、草场退化、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64、海洋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台风灾害:指北太平洋西部的强烈热带气旋。主要危害有:风灾、雨涝灾、台风暴灾害、台风带来的巨大风力、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以及形成的巨大洪流。

(2)海啸与风暴潮灾害:前者指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底滑坡与塌陷等活动引起的波长可达数百千米、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洋巨浪;后者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所引起的海水面异常变化,是沿岸一定范围出现显著的增水或减水。

(3)赤潮灾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突发性增殖或聚集,并在单位水体中达到一定的生物量引起表层海水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65、影响与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链:台风灾害链、寒潮灾害链、

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地震灾害链。

66、物质循环:指物质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地球环境系统中的物质都时刻不停的迁移转化着。

67、碳循环:

68、氮循环:

69、磷循环:

70、硫循环:

71、碘循环异常与地方性甲状腺肿

72、氟循环异常与地方性氟病

73、硒循环异常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