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第壹章物流概论

壹选择题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能够分为(A)、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A.供应物流B企业物流C地区物流D行业物流

2.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能够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A)。

A.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C生产物流D销售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能够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A)。

A.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4.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供应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5.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销售物流B供应物流C生产物流D回收物流

6.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壹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A)

A生产物流B供应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二填空题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能够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2.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能够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能够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三判断题

1.统布置规划(SL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流程关联性和活动关联性分析,将关联性高的设施紧密布置,关联性低的可远离布置,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布局。

2.JIT采购是壹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于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四简答题

1.简述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均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俩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壹般于商流发生之后,即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之后,货物必然要根据新货主的需要进行转移,这就导致相应的物流活动出现。必须强调指出:只有于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也就是说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交易行为。因此,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于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俩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壹不可。只有于流通的局部环节,于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可能独立发生,壹般而言,从全局来见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2.简述JIT采购的基本思想。

JIT采购是壹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于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3.简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性(service)

于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

2)快捷性(speed)

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为此能够把物流设施建于供给地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的配送计划等手段。

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saving)

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于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不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依靠节约面积和空间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适当化(scaleoptimization)

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于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信息系统的利用等,均是规模优化这壹目标的体现。

5)库存控制(stockcontrol)

库存调节性是及时性的延伸,也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要求,涉及物流系统的效益。必须按照生产和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于物流领域中正

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壹目标的体现。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简称为“5S”。要发挥之上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要进行研究,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量作为壹贯流动的物流量见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4.简述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于进行研究中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数据:

1)所研究商品(products)的种类、品目等;

2)商品的数量(quantity)多少,年度目标的规模、价格;

3)商品的流向(route),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者等;

4)服务(service)水平,速达性、商品质量的保持等;

5)时间(time)即不同的季度、月、周、日、时业务量的波动、特点;

6)物流成本(cost)。

之上P、Q、R、S、T、C称为物流系统设计有关基本数据的六个要素是系统设计中必须具备的。

5.物流系统规划技术主要有哪些?

物流系统主要规划技术包括系统优化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和系统布置规划(SLP)技术等。

1)系统优化和评价技术

物流系统优化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数学规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和启发式方法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网络结构优化,物流网址的选择,物流系统调度和决策等各种场合。

系统评价技术是对物流系统的主要运营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定的技术。物流系统的评价方法有许多,最常用的方法为综合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系统存于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

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系统仿真是壹种现代系统分析方法,首先针对真实系统建立模型,然后于模型上进行试验,用模型代替真实系统,从而研究系统性能。系统仿真技术不仅能够对新设计的物流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论证,仍可用于壹些现行物流系统的改造和改进以及壹些管理调度决策的技术支持。通过计算机模拟系统运营后的性能和效果,从而于系统建设之前或改造之前就能发现系统存于的问题,从而避免由于设计失误或考虑不完善而造成的浪费。

3)系统布置规划(SLP)技术

系统布置规划(SLP)技术是对物流系统进行平面布置的方法,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流程关联性和活动关联性分析,将关联性高的设施紧密布置,关联性低的可远离布置,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布局。

6.简述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半成品于加工点之间的流转、成品的运出,只有依赖物流系统才能不间断地进行,使生产活动得以继续下去。

2)生产系统为了自身的存于,除了产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之外,仍应考虑从社会得到必要的回报,以作为生产过程所消耗费用的补偿,其盈余部

分即是企业的利润。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

3)物流情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物流于生产空间中始终是处于运动的状态,物流路线纵横交叉,上下升降,形成了遍布生产空间的立体动态网络。物流路线不合理,运行节奏不协调,均会造成生产秩序的混乱。物流活动不正常,物流系统中物料堆放不规则,也将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壹个企业的物流情况是最能体现其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物流系统中存于的制约关系

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要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往往也要增加。比如采用小批量即时运货制就要增加费用。要提高供货率即降低缺货率,必须增加库存即增加保管费。

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如果不均匀,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将受到影响。如搬运装卸能力很强,但运输力量不足,会产生设备和人力的浪费;反之如搬运装卸环节薄弱,车、船到达车站、港口后不能及时卸货,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为了减少仓储费用降低库存而采取小批量订货策略,这将导致运输次数增加,也就是说运输费用将上升,因此运输费和保管费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

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任何子系统功能的增加和完善

必须投入资金。如信息系统功能的增加,必须购置硬件和开发计算机软件。增加仓库的容量和提高进出库速度,就要建设更大的库房且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于改善物流系统的功能的项目中,投资额壹定时,对各个子系统要合理进行分配。

如上所述的制约关系不胜枚举,这种制约关系也称为二律背反原理。

2.论述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1)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半成品于加工点之间的流转、成品的运出,只有依赖物流系统才能不间断地进行,使生产活动得以继续下去。

2)生产系统为了自身的存于,除了产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之外,仍应考虑从社会得到必要的回报,以作为生产过程所消耗费用的补偿,其盈余部分即是企业的利润。从社会得到补偿和利润是企业再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产品价格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限制,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壹。物流费用于生产成本中往往占有很大比重,而物流合理化对许多企业来说仍是未曾开发的研究领域。因此,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难以预料的效益,物流也就被人们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矿”。这就表明,生产系统必须向物流要效益才能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

3)物流情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于生产空间中,加工点处于固定位置,只要加工设备能正常运转,就不会对系统产生干扰,而物流于生产空间中始终是处于运动的状态,物流路线纵横交叉,上下升降,

形成了遍布生产空间的立体动态网络。物流路线不合理,运行节奏不协调,均会造成生产秩序的混乱。物流活动不正常,物流系统中物料堆放不规则,也将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壹个企业的物流情况是最能体现其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

3.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有哪些?

1)服务性(service)

于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

物流系统直接联结着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和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这种服务性表当下本身有壹定从属性,要以用户为中心,树立“用户第壹”观念。

2)快捷性(speed)

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为此能够把物流设施建于供给地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的配送计划等手段。

及时性是服务性的延伸,是用户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于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达物流、联合壹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壹目标的体现。

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saving)

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于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不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依靠节约面积和空间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适当化(scaleoptimization)

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于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信息系统的利用等,均是规模优化这壹目标的体现。

5)库存控制(stockcontrol)

库存调节性是及时性的延伸,也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要求,涉及物流系统的效益。必须按照生产和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于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壹目标的体现。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简称为“5S”。要发挥之上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要进行研究,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量作为壹贯流动的物流量见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物流管理》第一章 物流概念

《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概念 1.1什么是物流 "物的流通"(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术语,在日本始见于1955年--1964年。1956年10月--11月,日本生产效益本部派"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赴美考察。该考察团回国后,发表了《流通技术》(日本生产效益本部Productivity Report第33号)的考察报告。报告中首次将Physical Distribution译为"物的流通"。而生产物流为人们广泛使用则是在1964年--1965年。1964年通产省产业构造审议会流通部会,设立流通委员会。1965年1月内阁会议在所制订的中期经济计划中,强调指出加速"物的流通"的现代化。1965年运输省发表的《运输白皮书》副题即为《近代化过程的物的流通》。这一时期"物的流通"受到极大的关注。 其后,"物的流通"简称为"物流",它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 1.1.1流通的概念 关于"物流",应首先从"流通"谈起,而流通又离不开经济活动。所谓经济活动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总的体系,基本上由生产和消费两种功能构成。而将其制造产

品、创造价值的生产和使用产品的消费连接起来的即是"流通"。 亦即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 a)社会间隔(生产的人和消费的人不同)。 b)场所间隔(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同)。 c)时间间隔(生产时期和消费时期不同)。 原始社会是自给自足经济,这些间隔很小。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间隔也逐渐增大。正是流通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些社会的、场所的和时间的间隔联系起来。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社会间隔的是商业或贸易的流通(亦称商流)。这种沟通,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为所有权的转让架设桥梁,产生所有权的功效,例如买卖活动。 此外,联结场所、时间间隔的则是物流(物的流通),是物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创造场所性价值和时间性价值。如运输和保管。 运输联结生产和消费,在产地和销地之间架设桥梁,创造场所功效,如啤酒工厂生产啤酒,如果啤酒只是存在于工厂的仓库里,则它的功能与价值丝毫没有实现,

《物流管理概论》测试题及答案(平台课)

《物流管理概论》平台课测试题及答案(共420题) 一.单项选择 (一) 1. 物质的运输功能是实现物质的( A ) 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社会效用; D.形态效用。 2. 按作业活动的性质,物流可分为( B )。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国际物流; B.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国际物流; 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 3.有关物流与商流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 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 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4.当供应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与其他企业交易商品,则会引起(A)。 A.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B.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C.商流与物流同时发生; D.商流迂回,物流直达。 5.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 D )。 A.运行手段; B.基本能力; C.实现目标的条件; D.基本结构。 6. 物流系统的设计应以( D )为中心。 A.库存战略; B.运输战略; C.设施分布; D.顾客服务。 7. 商品流通是以(A)为媒介,实现商品由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流通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 A.货币; B.信息; C.生产; D.交换。 8.(A)是保证生产和消费连续性的必要条件。 A.储存; B信息; C包装; D广告。 9. 物流管理与物流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物品在流通过程中的(B)和空间效用。 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社会效用; D.形态效用。 10.(C)是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来创造的,即市场营销使商品从所有者手中过渡到消费者手中。 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 占用效用; D.形态效用。 1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D)流动过程。A.物体;B.信息;C.资金;D.实体。 12.物流中所指的物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必须可以发生(A)位移。 A.物理性; B.空间性; C.信息; D.资金; 13.商品中凡具有(B)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学研究中的物。 A.不可移动; B.可移动; C.物质; D.非物质. 14.(A)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A.物流一体化; B.信息一体化; C.自动化; D.电子化。 15运输网络化是指以(B)物流企业和专业物流公司合理设置节点,集中收集、分拨、配送货物。 A.一个; B.两个或多个; C.三个; D.五个。 16.商品流通是以(B)为媒介,实现商品由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流通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 A信息;B.货币;C.时间;D.需求。 17.商品供给者和需求者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而创造的效用,称做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练习 题(含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商业包装的是( C )。 A. 将玉米装袋 B. 将煤炭装车 C. 旺旺新年礼包装 D. 将成批衣服装袋 2. 物流的英语表述是:( B )。 A. SCM B. Logistics C. ERP D. MRP 3. 3PL是:( C )。 A. 物流 B. 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4. ( C )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 A. 企业生产物流 B. 企业供应物流 C. 企业销售物流 D. 企业回收物流 5. ( A )又称一体化物流,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佳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的效果。 A. 集成化物流 B. 非集成化物流 C. 综合性物流 D. 功能性物流 6. ( C )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 A. 自有物流 B. 第二方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7. ( A )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A. 宏观物流 B. 微观物流 C. 社会物流 D. 企业物流 8. ( B )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各类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按用户要求的品种、数量配齐后送至用户,其实质在于“配齐”和“送达”。 A. 运输 B. 配送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9. 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 A )。 A. 区域物流 B. 城市物流 C. 国内物流 D. 企业物流 10. ( B )是物流各环节连接成一体的接口,是运输、保管和包装等物流作业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物流管理概论模拟卷试题及答案范文

《物流管理概论》模拟卷试题 一、单选题 1.()是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2.( )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A)循环物流 B)再生物流 C)回收物流 D)废弃物物流 3.()是物流各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 A)信息功能 B)运输物流 C)流通加工功能 D)仓储功能 4.()主要设立在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以疏通缓和城市中心的交通滞塞,提高流通效率为主要目的,供批发、转运、做短期保管的仓库业使用。 A)集散地仓库 B)消费地仓库 C)流通中心仓库 D)产地仓库 5.按照地理布局,可分为沿岸仓库、()和内陆仓库。 A)沿岛仓库 B)岛屿仓库 C)沿海仓库 D)沿线仓库 6.()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提供物流规划与策划、物流咨询管理服务等。 A)资产型 B)管理型 C)整合型 D)综合性 7.()又称为远输包装,是物资远输、保管等物流环节所要求的必要包装。 A)工业包装B)商业包装C)消费包装 D)零售包装 8. 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A)纸包装材料 B)木制包装材料 C)塑料制品包装材料 D)金属包装材料 9.下列关于流通加工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方便流通 B)是物流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C)可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D)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输手段的最高效率 10.以实现物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中心一般设置在靠近() A)生产地区B)消费地区 C)物流中心 D)生产地区与消费地区中间 11.综合化物流战略一般为()所采用,也称为先驱型企业战略。 A综合型物流企业 B功能整合型物流企业 C运输代理型物流企业 D缝隙型物流企业 12.()一般为运输代理型物流企业所采用。 A综合化物流战略B系统化物流战略 C柔软性物流战略D差别化、低成本的物流战略 13.()是基础管理工作的核心 A)标准化B)规章制度C)信息工作D)员工培训

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什么是供应链物流。供应链与物流的区别。供应链物流是为了顺利实现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流,协调运作生产、供应活动、销售活动和物流活动,进行综合性管理的战略机能。两大思想:物流等同于供应链;供应链包含了物流。物流加生产等于供应链。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信息的概念,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数据是真实的反应原始事实的符号。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可以看成做原料和成品之间的关系。数据是原材料,信息的加工后的。对决策或行动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的分类 1 按信息的的特征分类: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2 按管理层次分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执行)信息 3 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分类:原始信息(直接收集)和综合信息(在 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综合加工产生出来的心的信息) 4 按信息的来源分类: 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物流信息及特征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运输、库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等)有关的必要信息。特征:1信息量大2 更新快3 来源多样化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它是通过对系统内外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获得物流管理中有用的信息,并以表格、文件、报告、图形等形式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组织物流活动,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第二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条形码的内涵条形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形码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处理信息的观念,奠定了信息标准化基础上的信息自动化基础。 分类:普通的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多维条码零售商品代码 零售商品是指在零售端通过POS 扫描结算的商品。零售商品的条码标识主要采用EAN/UPC 条码。在我国,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GTIN 的三种数据结构,即EAN/UCC -13、EAN/UCC -8 和UCC -12。通常情况下,选用13位的数字代码结构用EAN - 13 条码表示。只有当产品出口到北美地区并且客户指定时,才申请使用UCC-12 代码(用UPC 条码表示)。中国厂商如需申请UPC 商品条码,须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办理。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 非零售商品是指不通过POS 扫描结算的用于配送、仓储或批发等操作的商品。非零售商品的条码符号主要采用ITF-14 条码或UCC/EAN -128 条码,也可使用EAN/UPC 条码。ITF - 14 条码只用于标识非零售的商品。因为这种条码符号较适合直接印在瓦楞纸包装箱上,所以也称“箱码”。物流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是为了便于运输或仓储而建立的临时性组合包装,在供应链中需要对其进行个体的跟踪与管理。物流单元的编码采用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进行标识。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码)是为物流单元(运输和/或储藏)提供唯一标识的代码,具有全球唯一性。物流单元标识代码由扩展位(1 位)、厂商识别代码(7-10 位)、系列号(6-9位)和校验码(1 位)四部分组成,是18位的数字代码。它采用UCC/EAN-128 条码符号表示。EAN -13码的结构 标准码共13位数,系由「国家代码」3位数,「厂商代码」4-5位数(当前缀码为690、691 时,4 位,否则5 位),「产品代码」4-5位数(当前缀码为690、691 时,5位,否则4 位),以及「校验码」1 位数组成。 EAN -13码的编码方式

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第一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1.1国际物流系统概述(了解) 1.1.1物流系统概述 1.1.2国际物流系统 1.1.3国际物流管理 1.2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了解) 1.3国际物流业务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了解)

第二章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管理实务2.1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了解) 2.1.1 仓储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 2.1.2 外贸仓库的分类 2.1.3 保税仓库 2.2 国际仓储业务运作程序(掌握) 2.3 .3.1 2

2.3.2 岗位操作流程(掌握) ◆ 仓储战略部主任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仓储前景及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经济、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状况以及对企业仓储的影响;组织、领导专家对企业仓储发展方向的研究;协助高级管理层制定企业仓储发展战略;协助各事业部进行仓储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组织投资仓储项目的可行性。 ◆ 仓储主管 做到货物码放整齐、清晰、便于操作,确保库容最大化利用;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提高提货客人的满意度, 积极维护与库房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确保突发(或困难)问题的及时、顺利解决;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提高库房各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积极寻找改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工具的方法,使公司的 服务更合理完善;与财务部定期进行对帐。对下属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培训同时对其工作进行激励及评估。

◆ 财务会计 ◆ 库存成本控制师 ◆ 资金预算师 ◆ 验收管理人员 第三章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业务管理实务 3.1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简述(了解) 3.1.1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的涵义 3.1.2 报检 3.1.3 报关 3.2 国际货物报检业务基本程序(掌握) 程序1 报检 程序2 抽样 程序3 检验 程序4 领取证书 3. 3 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动作程序(掌握) 程序1 申报 ? 申报步骤 步骤1 接受报关委托 步骤2 准备报关单证 步骤3 报关单预录入 步骤4 递单 步骤5 海关审单 程序2 配合查验 ? 配合检查的一般步骤 步骤1 接受检验通知 步骤2 配合检查 步骤3 确认查验结果 步骤4 申请海关赔偿 程序3 缴纳税费 ? 缴纳税费的一般步骤 步骤1 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步骤2 计算关税 步骤3 关税的申报 步骤4 关税的缴纳 如由 海关 造成货 物 损 坏

物流管理学第一章习题测试

物流管理学第一章习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流能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的()间隔。 A.所有权 B. 空间 C.场所 D.时间 2、物流的概念源于() A.日本 B.德国 C. 美国 D .中国 3、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A.传统物流管理阶段 B.产成品配送阶段 C.综合物流管理阶段 D.物资储存阶段 4、以下要素中,处于物流主要功能要素地位的是() A.装卸搬运 B.运输保管 C.流通加工 D.包装配送 E.信息处理 5、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的科学基础之上的 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B.系统论、控制论、决策论 C.信息论、对策论、决策论 D.信息论、模糊论、对策论 6、现代物流目前使用的领域为() A.军事领域 B.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 D.整个供应链 7、JIT理论产生于() A.分销物流学阶段 B.现代物流学阶段 C.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D.物流配送阶段 8、柔性化特征体现了()的思想 A.以顾客为中心 B.商流与物流合一 C.系统论 D. 信息论 二、多项选择题 1、物流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 A.流体、载体 B.流向、流量 C.流程、流速 D.信息流、资金流 2、商品流通过程是四流合一,即()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3、在国际物流中,物流经营者面临着“4D”壁垒。即() A.距离 B.需求 C.多样性 D.单证 4、现代物流的特征包括 A.信息化 B.自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E.柔性化 5、按作用分,物流可以分为()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流 6、物流管理学的特点表现为() A.系统性 B.综合性 C.工程性 D.应用性 7、关于“第三利润源”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源是降低物资消耗 B.第二源是降低人力资源消耗 C.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 D.商流为第三利润源。 8、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现了() A.集成化管理 B.整体性观点 C.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D.生产制造的最优化 三、判断题 1、物流活动只是在流通领域发生() 2、商流与物流分离是一种必然趋势() 3、商流是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物流是对象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活动。() 4、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进一步导致物流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 5、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把货物送到目的地。()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概论 1物流的概念物品是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装卸搬运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 3运输的概念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像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及分散等操作。 4包装的定义: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吴等总体名称。在这些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 5流通加工的概念: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药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6配送的含义: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和配送计划,在物流据点进行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过程。 7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就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8物流信息的概念(理解下):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和文件的总称。 9物流对企业的作用:保值、 节约、 缩短距离、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 10现代物流的基本职能: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11物流的分类 a 按物流研究范围:宏观物流、中观、微观 b按生产经营过程处理的阶段: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c按物流系统性质:企业、行业、社会 d按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国际、国内、区域 e按物流活动特征:一般、特殊 f按物流活动承担主体:第一方(1PL)、第二方(2PL)、第三方(3PL)、第四方(4PL) 12主要物流理论;a商流与物流分离说、b物流冰山说、c第三方物流、d供应链管理、e第四方物流、f第三利润源学说、g物流的效益背反说、h物流成本中心说

物流管理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现代物流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物流 2.回收物流 3.物流管理 4.流通加工 5.销售物流 6.运输 7.包装 8.供应物流 9.废弃物物流 10.生产物流 二、填空题 1.社会经济活动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领域组成。 2.物流的基本构成包括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处理。 3.从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分类,可将物流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供应物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从物流活动发生主体的角度分类,可将物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营利性组织物流和废品回收企业物流。 6.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物流价值主要表现为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8.物流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9.第一利润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第二利润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12.物流管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概述讲义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熟悉物流的产生与基本理论、物流的分类。 2、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物流系统的分类和构成,掌握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 1、物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美国物流概念 (2)日本物流概念与发展 2、现代物流理念 (1)市场物流 (2)物流服务 (3)物流价值 (4)物流系统管理 (5)物流现代化 3、物流概念界定 4、物流实践产生 商流分离出来 5、物流构成 (1)包装活动 (2)装卸活动 (3)储存活动 (4)运输活动 (5)流通加工活动 (6)配送活动 (7)物流情报活动 6、物流的分类 (1)按照物流活动覆盖的范围分类:国际物流、国内物流 (2)按作业划分: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物流 (3)按模式:自营、第三方、专业、绿色物流等 7、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是物流实践的产生、物流的构成与功能、物流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五、重要概念 物流概念、物流发展、物流分析、物流功能等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方式 传统讲授+课堂讨论 八、讨论与思考 讨论:1、你身边有什么与物流相关的现象? 思考:物流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九、具体内容 引例: 【引导案例】 案例1:从超市的货架上随手取下一瓶洗发水,你能想到这瓶洗发水从原材料的购置到在流水线上生产,一直到你拿到手中为止,中间究竟经过了多少物流环节?假如一瓶洗发水价格100元,有可能它的生产成本却只有几元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案例2:某企业开展的工作现状-- 在一家街头的零售店里,某饮料企业的一位理货员来给店里送货,以下是他和零售店老板之间的对话: 企业理货员:“张老板,我来给您送货。” 零售店店主:“你们公司送货怎么这么慢呢?我订的货应该在昨天就送到了!可现在你才来,你看,我的客户都跑掉了!” 企业理货员:“对不起,我们公司那边有点问题。”(零售店店主清点货物) 零售店店主:“怎么你们送来的货与我的订单内容不一样啊?”企业理货员:“是吗?” 零售店店主:“这个产品不对,我要的是150ML的饮料,你送的500ML的; 这个产品也不对,我要30瓶,你们只拿了20瓶!真是乱七八糟的!像你们这样送货,客户全都得跑光了。产品不对!时间不对!我要退货,真是受不了你们,我不会再和你们打交道了!” 你认为这位理货员是在从事物流活动吗?零售店店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抱怨?你认为应该如何让零售店店主满意?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物的流动现象。在港口,工人们正在利用装载机械把出口物品装上船只;在工厂,刚被运来的原材料正从汽车上卸下来被堆放到仓库里;流水线上的产品正顺序地通过各个工作地按工艺顺序进行加工;在商店,售货员正在包装顾客购买的商品;在居民区,搬家公司正在搬运着家具、送水公司把罐装水送到住户……这些都是物流现象。我们生活在物流的海洋里,没有物流,工厂就不能生产,商店就不能营业,人们就不能生活。 第一节:物流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物流的概念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回顾物流的发展过程和理解历史上经典的物流概念,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物流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理解了物流的内涵。 在介绍国内外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 J. Bowersox 1986出版

《物流管理概论》试题答案

《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物流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物流是物品(物料、物品、物资)的流动; B. 物流是物质的流动; C. 物流是物资的流通或者是商品的流通。 D. 物流就是物的流动; 2.物流的固有一般属性不包括(C)。 A. 物流的活动性质属性 B. 物流的实体属性 C. 物流的管理属性 D. 物流的地域属性。 3.关于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B. 微观物流是整体物流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C. 宏观物流是物流运行的主体和拉动力量。 D. 宏观物流是宏观的调控,微观物流是微观的调控。 4.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体现在(A)方面。 A. 服务 B. 管理 C. 技术 D. 经济 5.关于供应链管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D)。 A.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物流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核心。 B.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自身的角度,从最初原料到最终消费者,综合管理 自产品设计、物料管理、生产到配送管理四大阶段的活动,同时处理物品、信息与金钱的流通。 C.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其中,物流是关键。 D.有效用户反应、快速反应、虚拟物流、连续补充等都是实现供应链管理 的方式。 6.物流管理的本质要求是(B) A. 就是管理的本质 B. 以最少的消耗,实现最优的服务,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C. 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 D. 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宏观物流效益最大化 7.供应链管理是对( C )进行设计、规划、控制,提高各成员的效 率和效益。 A. 成本、库存、销售 B.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物流管理概论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商业包装的是( C )。 A. 将玉米装袋 B. 将煤炭装车 C. 旺旺新年礼包装 D. 将成批衣服装袋 2. 物流的英语表述是:( B )。 A. SCM B. Logistics C. ERP D. MRP 3. 3PL是:( C )。 A. 物流 B. 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4. ( C )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 A. 企业生产物流 B. 企业供应物流 C. 企业销售物流 D. 企业回收物流 5. ( A )又称一体化物流,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佳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的效果。 A. 集成化物流 B. 非集成化物流 C. 综合性物流 D. 功能性物流 6. ( C )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 A. 自有物流 B. 第二方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7. ( A )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A. 宏观物流 B. 微观物流 C. 社会物流 D. 企业物流 8. ( B )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各类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按用户要求的品种、数量配齐后送至用户,其实质在于“配齐”和“送达”。 A. 运输 B. 配送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9. 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 A )。 A. 区域物流 B. 城市物流 C. 国内物流 D. 企业物流 10. ( B )是物流各环节连接成一体的接口,是运输、保管和包装等物流作业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A. 运输 B. 装卸搬运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11. ( A )是通过加工、包装等改变物品的形状性质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A. 形态价值 B. 空间价值 C. 时间价值 D. 占有价值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重点提纲 第一章物流学基础 1、物流起源、定义 2001 年7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该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logistics与PD的区别 一是PD局限在对销售领域物流活动的管理,没有包括采购物流,比Logistics 概念包含的范围小。 二是PD 强调的物流合理化范围通常只停留在物流部门内部,与生产和采购部门缺乏沟通联系,物流与生产和销售活动没有实现一体化管理。而Logistics 则包括了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移动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动,物流合理

化不仅限于物流部门内部,而且扩展到生产和销售部门。 Logistics 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概念已不仅仅是对活动概念的集合,而是上升到了管理学的层次上。 如果把物流概念(PD )出现之前对物流功能活动的个别管理比喻为分散的点状管理,PD 就是由点连成的线状管理,而Logistics 则是由线构成的平面管理。企业内的物流管理到了这个阶段,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余地已经变得很小。为进一步挖掘物流的潜力,需要超越个别企业的范围,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作为整合对象,排除企业间的重复作业,使物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实现从原材料生产一直到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一体化管理-------供应链管理。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4、第三方物流(名词解释)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概述学习总结 摘要:期末将至,经过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物流管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上课听老师的讲课以及课下的资料搜集,做出了这篇论文。物流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与物流管理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内涵,以及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方面的论述。最后还有一部分的个人理解及个人的学业规划。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能力 近年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现代物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热点的一个行业。因此,学习和研究物流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管理概念及内涵 1、概念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年修订版)的定义。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物流活动进行全面的和整体的规划,制定合理的物流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物流管理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是物流管理的职能。物流管理不仅仅是对物流功能要素的管理,而且是一个动态、综合、全过程的管理。 (2)由于物流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例如,多批次的交货能够降低客户的库存压力,但会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物流管理就是要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合理地组织各种要素的集成,实现整体最优。 (3)物流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低成本的同时确保物流服务质量达到用户满意。这就决定了物流管理的重点是物流成本和服务的管理。 2、含义内容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及客户服务等环节的管理,如表格1所示。

物流管理概述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4分判断题 1.【第1章】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应链有效连接的基础。 ?正确错误 判断题 2.【第1章】企业物流合理化可以减少物流中间环节,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正确错误 判断题 3.【第1章】物流不仅指企业物流,还包括宏观物流和半宏观物流。 ?正确错误 判断题 4.【第1章】物流系统中废弃物的回收后,有些回到生产商有些被别的生产商利用因此逆向物流渠道和正向物流渠道完全重合。 ?正确错误 判断题 5.【第1章】企业物流管理的层次:上层是物流战略,中层是物流策略,下层是物流运作与技术。

?正确错误 判断题 6.【第2章】协同化是打破单个企业的绩效界限,通过互相协调和统一,构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 ?正确错误 判断题 7.【第2章】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客户服务目标和库存战略;运输战略和采购战略。 ?正确错误 判断题 8.【第2章】物流战略的目标一般指降低成本,减少投资和提高效益三方面。 ?正确错误 判断题 9.【第2章】将企业的产品的最后加工和运输尽量推迟,是合并策略。 ?正确错误

10.【第2章】通过提高产品规格的标准化,可以减少在物流生产、运输和库存的成本。?正确错误 判断题 11.【第2章】根据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冲突表明总成本可以寻求最低区域。?正确错误 判断题 12.【第2章】从物流资产的回报计算公式中显示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 收入。 ?正确错误 单选题 13.【第3章】根据统计第三方物流服务作用最显着的效果是()。 ? A 库存下降 ? B 投资减少 ? C 作业成本下降 ? D 节省劳动力

物流管理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一、单选题 1、以下能够创造物流形质效用的物流活动是() A运输B流通加工C仓储D装卸搬运 2、物资的运输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社会效用 3、按物流研究范围大小分类,物流分为()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分销物流 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 8、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形质效用 B 时间效用 C 空间效用 D 社会效用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物流分为()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 6、物资按效用性可分为() A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原料与配件 C半成品与配料D原料与零件 5、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 A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 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7、物流活动的三大支柱是() A运输、储存和加工B运输、储存和包装 C运输、储存和装卸D运输、储存和信息活动 9、物流系统的约束是指环境对物流系统的() A 直接输入 B 间接输入 C 复杂输入 D 简单输入 10、微观物流的特点是() A区域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区域性物流B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 C具体性、实务性和局部性的特征D从空间位置来讲,一般是指大的空间范围 二、多选题 1、物流的功能有()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信息效用E逻辑效用 2、系统三要素是() A系统处理B系统输入C系统输出 D系统信息E系统环境 3、流通信息对于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反映作用 B 服务作用 C 指导作用 D 控制作用 E 计划作用 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 D废弃物物流 E 回收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

的必经之处。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

课题一: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

《物流企业管理》教案 课题一: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理解物流、物流企业的基本概念和物流活动构成的要素,领会物流企业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任务,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任务: 1、根据所给出的物流企业的实例(p19)分析该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组成、市场定位; 2、分析该物流企业物流系统活动合理化的主要措施或方法 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 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物流 “物流”,简而言之就是“物品的流动”。 1、物品 物品是指实物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实物产品。 2、物流 “物流”的一般意思是指商品在空间上的流动。 目前,人们将“物流”看作是一种专项活动,也是一个产业。社会上出现了物流业,许多人专门从事这个行业。 物流企业具有商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处理等职能。 3、物流活动 物流活动是专业化的活动,是物流功能的管理与实施过程。 二、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社会之后,就开始了在不同地区的交易商品。商品的交易过程中需要运输、保管、储存。逐渐地,有人专门从事这项活动并逐渐专业化。 1、物流业产生的初期 早在20世纪初,北美和西欧出现了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将物流作为一项重要的事项来组织。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学习了专业化的物流技术。 2、物流业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研究物流的科学——物流学。人们开始重视物流的现代化管理。 比如,教材的第2页提到了这一点。 3、物流管理合理化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是物流管理合理化的阶段。表现为: (1)物流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建立了企业间的供应链。 (2)以物流为中心建立厂商之间的稳定关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3)物流业采用了EDI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使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4、现代物流管理活动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流业进入了现代管理活动阶段。其标志是: (1)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物流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离开物流将寸步难行。

第一章 国际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论 一、国际物流兴起的背景 1.国际物流的兴起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宏观:全球化的发展是有力的推动因素;微观:跨国公司的发展带来的专业分工的深化、供应链模式的改变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兴起。这两个因素促使物流需求和质量发生变化,导致了国际物流的兴起 2.国际物流兴起的背景:全球化的发展 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通讯技术创新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带来实物产品市场的全球化;1950-1999年,全球生产(GDP)增长6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则增长了16倍多;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4纳人国际贸易渠道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1990年代以来,西方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金融市场迅猛扩1995-1997年,全球跨国股票发行的规模已经达到1175亿美元。1992-1997年,国际银行贷款净额从1650亿美元增长到5000亿美元。 全球化的商品流动和生产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国际物流需求;全球化的信息化和金融资本市场为国际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国际物流的内涵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狭义概念: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可由国际工商企业自营,也可由专业国际物流公司运营。 国际物流的广义概念:国际物流包括贸易性国际物流和非贸易性国际物流。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非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各种会展物品、行李物品、办公物品、捐助、援外物资等非贸易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 1.对国际物流的理解 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求方。 意义: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物流跨越国界,优化物资流动路径,密切经济交往;促进国际政治和文化交流:物资流动带动政治文化活动。 工商企业自营: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物流企业专营: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使工商企业集中于核心竞争力。本质:按分工协作原则,利用国际化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