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管理

摘要:未遂事故由于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后果,往往被人们忽视,但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未遂事故与伤害事故的发生机理与致因是一致的。通过对未遂事故的辩识,按对未遂事故管理的程序开展工作,安全管理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未遂事故;规律分析;辩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 X 93 文献标识码:B

0.引言

很多人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遇到过未遂事故或生产上的未遂故障。例如,操作机器失误吓一跳,材料或成品落到脚下吃一惊,机器或装置发生故障等等,不胜枚举。未遂事故的含义是遇到上述情况,仅仅因为侥幸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未遂事故由于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后果,从而易被人们忽视。在事故管理中,对伤亡事故一般已建立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的制度和程序,而在诸多领域对未遂事故的信息还缺少系统的收集与管理。更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调查与处理,因而使大量的未遂事故中所包含的各种有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因此加强对未遂事故的管理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

1.未遂事故的规律分析

如果将事故按其后果的严重性分为未遂事故、轻伤事故和严重伤害事故,那么对事故而言,大量出现的是未遂事故,而严重后果事故所占的比例很小。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是海因里希,他在调查中发现,每330起同种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伤害,29起有轻微伤害,只有一起造成了严重伤害,三者的比例为300:29:1。在后来对其他类型的事故调查中也发现存在类似的规律,只是对不同类型事故中,三者的具有比例稍有不同而已,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一定的规律。

1.1.一般在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之前,往往已发生了多起未遂事故。也就是说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已暴露过多次,只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而最终踉成大祸。因此通过对未遂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对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加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达到预防伤害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目的。

1.2.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实际上取决于事故发生时人体所接触的能量情况,如能量的性质、大小、频率、作用强度、作用于人体的部位等,而这些因素都是随机的,即究竟哪起事故会产生后果是不确定的。

1.3.尽管事故后果具有随机性,但事故机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伤害事故与未遂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因而预防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措施和方法也是一致的。这就揭示了未遂事故在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对大量出现的未遂事故的研究分析,及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因此,在现代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和加强对未遂事故的管理,通过发现未遂事故的规律,做好未遂事故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产生。

2.对未遂事故的辩识

如上所述,未遂事故和伤害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但其具有相同的致因和机理,按照事故致因理论,对未遂事故的识辨亦可按其直接原因进行识别,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类。

2.1.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未遂事故

据多方面统计数据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各类事故中占有比例更大,如电子设备的未遂事故,大约60%~70%是由人引起的,在飞机和导弹系统中,由人引起的未遂事故分别占60%~70%、20/%~53%。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产生未遂事故的因素很多,如:与工作负荷、职工变动、职业上受到挫折及职业环境等职业应力因素有关;与操作人员的应力,如因反馈给操作人员的信息不充分而不能确定其工作正确与否、要求操作人员迅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显示值做出比较、操作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有一个以上的显示值难以辨认等因素有关;与个人的应力因素,如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有家庭矛盾、工作压力、健康欠佳、以及做自己不屑去做的工作等所造成了心理压力而引起的应力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为差错,按信息处理过程可分为未能正确提供和传递信息、识别与确认错误、记忆与判断失误、操作与动作失误;按人在执行生产任务阶段可分为设计失误、操作失误、装配失误、检验失误、安装失误、维修失误等。

2.2.“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未遂事故

在生产现场原自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未遂事故也不容忽视。这里“物”是指生产设备、原材料、产品、半成品等硬件因素。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分析、查找物的不安全状态,并予以消除和控制。造成未遂事故和伤害事故,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引起事故的能量,二是有遭受伤害的对象。在能量失控时作用于伤害的对象时即产生伤害事故,当能量的逸散未作用于被伤害的对象,则表现为未遂事故。引起事故的能量可分为物理模式和化学模式的能量。物理模式的能量可能引起的事故如物理爆炸、锅炉爆炸、机械失控、电气失控等。化学模式的能量可能引起的事故如直接火灾、间接火灾等。另外物的不安全因素还包括生产场合所存在的一些有害因素,如有害、有毒的气体、生物性有害因素等。

当然在对未遂事故进行分析识别时,孤立地讨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不够科学的,必须将这两个方面置于具体的人机系统中,根据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的条件等来确定,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理论方法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利用这些理论和以往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安全常识和规范,明确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以及人机系统的联合作用因素。

3.未遂事故有效管理的程序

3.1.未遂事故信息的收集

做好收集工作是加强对未遂事故管理的前提,对未遂事故的收集应及时、准确、详细、具体和全面。及时是指发生未遂事故后,及时做出反应,不至于因延误而酿成伤害事故;准确是指收集的资料应客观、无差错;详细是为了保证没有遗漏;具体是指不能模棱两可;全面则要求尽可能把所有与未遂事故有关的因素全都收集到。

3.2.把握信息

针对通过收集的未遂事故的信息,抓住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由生产监督者或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与作业人员的面谈,具体听取他们

对未遂事故和故障的体验,并记录下来,记录时要尽量做到简洁、准确、抓住要领。在此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体验有时片面性、主观性、容易变得抽象,所以提问者应该按照5W1H原则去把握未遂事故所发生的经过。所谓5W1H就是指Who(谁)、When(何时)、Where(何处)、What(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

如:Why: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未遂事故或故障?为什么不加防护装置?为什么输出会发生偏差等。

What:工作条件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在什么样条件下发生未遂事故等。

Who:谁操作?未遂事故转变成伤害事故的受害者是谁等。

When:何时发生未遂事故?何时检测安全装置等。

Where:在什么部位发生的故障?防护装置装在什么地方?何处还有同样装置等。

how:发生的未遂事故影响如何?如何避免同类事故?如何改进设计等。

3.3.分析问题

这个阶段就是根据未遂事故信息分析安全及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对通过未遂事故信息中所显示出存在的问题,首先弄清问题发生的经过,区分这次发生是初次还以前就有过,如果是“老”问题,那就意味着管理监督者存在管理责任的缺陷。接着根据作业者的作业行为及机械设备或环境等的状况来判断,存在问题的属性,判断其是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再次还要准确把握该问题发生的频率,根据作业的供述记录每天、每星期、每月和这次的情况。

3.4.对策的制定

根据安全卫生管理的规范和要求,针对所把握的信息从计划、物、作业及人的方面入手,制定未遂事故有效管理的对策。

3.5.改善计划、对策的实施与评价

①制定改善计划,要根据对策方针,应用事故预防原则(事故因素的预防、发现、消除、纠正),从预防导致未遂事故原因的事故因素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出发,重点放在预防对策上,如果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则还需要横向扩展。

②对策实施过程中,详细纪录其大致经过,以便查实和进上步的评价对策方案。

③在证实实施对策的结果时,要评价状况改进的好坏。改进不充分时,要同有关人员协商,采取更有效积极的应对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4.未遂事故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安全管理人员应端正对未遂事故态度,对其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未遂事故虽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却是生产中存在的缺陷所致,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未遂事故的管理是份内之事,企业可通过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促进安全管理人员主动认真地对未遂事故进行有效管理,并将其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工作考评的主要依据,以杜绝伤害事故隐患。

4.2.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未遂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保证职工在生产中行为的安全性,降低未遂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通过教育,让职工掌握识别判断未遂事故的方法,使其加入到预防事故的主体中去。

4.3.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对未遂事故信念及时地进行收集、汇总。使对未

遂事故的管理提供准备和依据。并对收集的未遂事故加以整理、分析、归类、建档,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

4.4.在制定对策时,应从各种角度出发。假设各种对策措施,并从中选择最优的对策措施予以实施。对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应跟踪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或偏差及时加以修正,以消除可以出现的新的隐患,防止已出现过的或未出现过的事故发生,从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

工伤事故与未遂事故报告及处理施行细则

工伤事故与未遂事故报告及处理施行细则 1 总则 1.1 为了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规程》和上级有关工伤事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掌握已发生和未遂事故情况,以总结教训、研究事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必须加强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的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特制订本施行细则。 1.2 本施行细则适用于本公司员工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过程。 2 事故分类 2.1 凡公司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统称为员工伤亡事故。 2.2 为适应事故之间严重程度的区别、明确各方管理权限的界定、便于记录和汇报,事故具体称谓又可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伤害程度进行分类。 2.2.1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为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2.2.2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为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2.2.3 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含)以上的事故。 2.3 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及公司自身的需要,对员工伤亡事故可以采用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千人负伤率、伤害频率、伤害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等指标的计算方法,组织统计编报与统计分析工作。 2.4 重大未遂事故:指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重大隐患,如不采取防止措施,有可能随时突发伤亡事故的事件;或者事故虽已发生,未造成职工伤亡,但在经济上已构成较大损失尚末达重大经济损失事故者。 3 事故报告 3.1 发生重大事故、多人事故或死亡事故的部门,必须在三分钟内直接上报公司领导成员和安技部门。 3.2 发生轻伤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安技部门。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96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标 准版本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本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和**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定、制度的要求制定。 第二条电力生产事故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工作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电力生产事故规律,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设备二类障碍及设备异常等与生产事故调查有关的不安全事件认定标准或实施细则。 第四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有关事故/事件管理规定及奖惩实施细则。第五条本规定相关用语及含义 (一)电力企业,是指电力公司和以发电、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基层企业(单位); (二)员工,是指企业(单位)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聘用、雇用、借用的人员,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 (三)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是指发电、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生产性工作,如电力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施工安装、试验、生产

起重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时间:2014年7月12日上午9:00左右。 地点:室外场地50T前端。 李凤建班组在对XXX工程2C-A钢箱梁进行翻身作业时(构件规格:x*x*x重量:约45T)。在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仍冒险违章进行作业,且事前未对行车起重作业高度,以及翻身作业半径进行校核;行车工在翻身操作作业时,歪拉斜吊,造成50T前端行车驾驶室正面玻璃被翻身钢箱梁撞坏,所幸未造成人员及设备大的损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行车工在翻身作业时违规进行歪拉斜吊,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班组,在明知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的情况下,仍冒险违章进行钢箱梁翻身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行车工缺乏大型构件(钢箱梁)翻身作业施工经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4、班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公司要求大型构件必须有,班组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设备维修人员等进行旁站的规定,在无管理人员旁站的情况下仍冒险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5、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大型构件翻身作业无人员旁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预防及整改措施 1、再次对施工班组重申:大型构件必须有班组负责人,车间安全,技术,设备维修人员等进行旁站,班组需大型构件翻身时,应及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 2、严禁无专业起重作业人员冒险进行翻身作业,违者进行重罚。 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要求分包队为负责人,大型构件吊运,翻身作业必须到场监督。 4、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有效制止冒险违章作业行为,并对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5、建立大型构件吊运,翻身作业登记机制,构件吊运吗,翻身提前预约,并建立文本台账,安全员,车间主任,技术员,起重作业人员,外协班组负责人均需在上面签字方可进行作业。 6、班组在构件翻身作业前,必须对起吊高度,作业半径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通用安全)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未遂事故的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与公司各类未遂安全事件管理 ?三、定义 未遂事故是指因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车、异常工况、泄露、轻伤等可能导致健康伤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低于事故等级的事故 ?四、分类 未遂事故根据主要发生诱因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的未遂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未遂事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引发的未遂事故。 ?五、未遂事故的管理 未遂事故的管理应当遵循发生事件的时间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没有排除事故隐患不放过的原则

5.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未遂事故后,应立即反应到现场管理人员并逐级汇报;部门负责人根据事故状态分析部门现场处置能力,采取防止事故夸大化的安全处置措施; 5.2如发生高危未遂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安环部,在安环部组织相关技术、设备等部门指导下进行安全处置; 5.3生产车间发生未遂事故,不管是一般还是高危未遂事故,车间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安环部; 5.4各部门、生产车间应以班组为基础建立本单位的未遂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5.5各部门、生产车间应严格遵守安环部制定的未遂事故管理制度,鼓励现场作业人员积极发现、上报未遂事故,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5.6对未遂事故管理不到位,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单位,安环部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5.7各部门、车间每月就发现的未遂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5.8各车间填写未遂事故报告卡上报安环部,建立未遂事故管理台帐。 5.9未遂事故报告内容 5.9.1事故经过 5.9.2事故类别

涉险、未遂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docx

涉险、未遂安全事件的管理制度 1、本文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作者协议授权不得转载、转贴、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作者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作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3、个人付费下载本文后依法享有使用权和二次创作权,但禁止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文内容。 1、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临猗分公司。 2、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是指可能导致健康损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低于单位事故等级的安全事件。 3、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报告以鼓励为主,有利于员工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事件,共享经验教训。 4、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按照事件主要致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三类。 5、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按照潜在后果的严重性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级。一般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是指潜在的后果可能导致小型事故的事件,较大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是指潜在的后果可能导致中事故的事件,重大涉险、未遂安全事件是指潜在的后果可能导致大型及以上事故的事件。 6、各单位按照一般涉险、未遂安全事件班组处理,较大涉险、未遂安全事件车间处理,重大涉险、未遂安全事件分厂处理的原则,对涉险、未遂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分级,建立台账、档案,制定预防措施。 7、发现涉险、未遂安全事件后,发现人应及时按等级上报班组、车间、分厂,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一般事件12小时内处理好,填写事件报告卡。较大、重大事件24小时内处理好,填写事件报告卡。 8、事件分析因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应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潜在后果,提出防范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和**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定、制度的要求制定。 第二条电力生产事故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工作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电力生产事故规律,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设备二类障碍及设备异常等与生产事故调查有关的不安全事件认定标准或实施细则。 第四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有关事故/事件管理规定及奖惩实施细则。第五条本规定相关用语及含义 (一)电力企业,是指电力公司和以发电、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基层企业(单位); (二)员工,是指企业(单位)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聘用、雇用、借用的人员,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 (三)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是指发电、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生产性工作,如电力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施工安装、试验、生产性管理工作以及电力设备的更新改造等工作; (四)电力生产区域,是指与电力生产有关的运行、检修维护、试验、修配场所,基建施工安装现场以及生产仓库、汽车库等;

(五)“以上”、“以下”,规定中凡是涉及到数量“以上”字样的包含本数,如“10人以上”,包含10人,其它类同;凡是涉及到数量“以下”字样的,则不包含本数,如“110kV以下”,不包含 110kV; (六)外包工程发生事故本企业负有责任,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情况: 1.资质审查不严,项目承包方不符合要求; 2.在开工前未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或者没有完整的记录; 3.对危险性生产区域内作业未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未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未配合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包括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确的安全警告标志等); 4.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协议中未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七)多人轻伤,是指对受伤者造成的、折合损失工作日之和达到105日以上的失能伤害。损失工作日的计算参见《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 (八)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善后费用及财产损失价值。其中财产损失的价值包括更换的备品配件、材料、人工和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如果设备损坏不能再修复,则按同类型设备重置金额计算损失费用。保险公司赔偿费和设备残值不能冲减直接经济损失费用。 1.人身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善后费用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2.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起重事故案例分析 2006年9月,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委托,本人对某钢管有限公司一台LDA 型3T电动单梁起重机因起升机构失效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进行现场技术分析。鉴于事故原因的典型性,本文特别建议安全监管部门重视电动葫芦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据现场人员介绍,事发当时,起重机操作人员正按住上升按钮起吊一捆钢管,当钢管起升到一定高度时,电动葫芦起升机构失去力矩,重物急速下坠,压倒一名正在钢管下方摆放垫木的工人,造成该工人死亡。 笔者分别对用户单位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维修电工进行了询问,调取了有关设备档案,并在事故现场对设备进行技术勘察。 1.设备检验不合格 经查询该台起重机法定定期检验报告书,该设备最近一轮由当地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出具的定期检验报告书结论为不合格,整改单所列主要问题为上升限位保护失效以及其他外观缺陷。电动葫芦有出厂合格证书。 2.机修工无证上岗 该企业平时负责维修起重机的机修工未经培训取得特种设备维修操作证,日常维修起重机属无证上岗。维修工对起重机特有的安全常识未能掌握;使用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对起重机的管理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厂因厂房高度不足,在用的数台起重机的电动葫芦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冲顶变形,而该厂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机修工对起重机冲顶事故的危害性认识淡漠,思想意识中认为冲顶只是电动葫芦正常的故障。 3.设备外观状况恶劣 该台电动葫芦外壳受损严重,卷筒下方壳体严重破损,吊钩滑轮罩壳顶部变形,钢丝绳绳头固定端长头处已发生严重断股,说明使用中曾发生过严重的冲顶过卷扬(见图1所示)。其他缺陷还包括:吊钩无防脱钩安全装置,大小车橡皮缓冲器失去,电动葫芦电机风叶罩壳失去,电动葫芦电器箱盖失去等,证明平时使用状况较差。 为进一步明确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约用户、事故电动葫芦制造单位和事故调查组3方同时到场,并邀请当地某电动葫芦制造厂技术专家,对事故电动葫芦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工艺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1术语和定义 1.1工艺事故 因工艺操作失误、巡检不到位、故障处理不及时、技术整改方案落实不力,造成停产、减产或产品质量问题等称为工艺事故。 1.2工艺事件 凡因操作失误,维护不周,操作不当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造成工艺指标偏离范围4小时之内(含4小时),经过采取措施调整,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称为工艺事件。2事故的分类 2.1一般工艺事故 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状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停产或产品质量下降或关键设备停车12-24小时的。(含24小时)。 2.2重大工艺事故 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状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停产或产品质量下降或关键设备停车24小时以上,72小时以下的。(含72小时)。 2.3特大工艺事故 A、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状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停产或主机停机72小时以上的。 B、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 C、造成设备爆炸、车间火灾、厂房倒塌的。 D、特大工艺事故已构成安全生产事故,依据《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 故管理办法》由集团安环部或事业部安环部进行处理。

3工艺事故(事件)的上报处理流程 3.1工艺事故事件的报告 3.1.1事故事件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分厂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3.1.2发生工艺事件立即用电话口头初报分厂调度,在应急处理完毕后3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生产技术部备案。 3.1.3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事业部调度室,直接或逐级报告本分厂(部门)负责人,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先报火警。 3.1.4单位(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主管安全与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环保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基本情况、初步原因及损失情况。需向上级部门报告的事故由安全环保部按有关规定执行。 3.2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 对于发生的事故事件,均应坚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和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进行调查和处理。 3.2.1事件由责任分厂组织调查处理,并写出事件调查报告,并于事件发生3日内将调查报告报至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根据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3.2.2事故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调查处理,在事故当日或最晚不超过2日必须组织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并在5日内出具调查报告。 3.2.3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则由事业部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组长由事业部总工程师担任。 3.2.4调查组成员应包括: 1) 发生事故分厂的厂长; 2) 与事故有关人员(当事人及其主操、调度、见证人);

起重与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起重与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起重与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建筑行业是事故多发行业,而起重伤害与机械伤害事故作为建筑业企业“五大伤害”之一,常常给事故单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伤害。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市发生的多起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了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起重与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2002年3月份,某公司在拆除型号为QTZ40E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第七个标准节时,起重大臂抖动,根部突然断裂,套架猛然下滑,后平衡臂严重折弯,驾驶室下两根连接杆从槽内弹出倾翻,驾驶员与其他三名正在塔吊上作业的人员摔下,造成一人死亡、二人重伤、一人轻伤的重大事故。 2002年8月份,某公司的一台作业塔吊在移运一捆钢筋过程中,由于无证指挥和违章操作,起吊高度不够,吊物连续碰到脚手架、柱子上裸露的钢筋及塔身上,加上两根吊绳较短,夹角过大,致使钢筋受震动后,一根吊绳从吊钩内脱出,钢筋捆一端下落,将正在下方支模作业的一名工人头部压住,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3年4月份,某公司QTZ---80型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起吊二块大模板角模(重250千克,长2米),在塔机大臂起吊回转过程中,提升钢丝绳突然断裂,角模、吊钩从作业面上方16米高空坠落,将下方正在作业的一名工人头部击中,当场死亡。 2004年3月份,某公司一名机械工对现场搅拌站的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清洗。在未关机断电的情况下,用水冲洗搅拌筒叶片时,跌落到搅拌筒内,下半身严重致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3月份,某分包单位的一名工人无证操作由于存在事故隐患已被总承包单位停止使用的物料提升机。在两名工人将一物料桶移到停在11层屋面卸料平台的物料提升机吊盘中时,因吊盘晃动,吊盘导靴自架体轨道内脱出,吊盘倾斜,其中一名作业工人坠落至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5月份,某公司使用QTZ40型塔式起重机起吊罐装混凝土时,在起重臂回转就位过程中,距塔身根部14米处的起重臂弯折,其它部位也不同程度的变形,塔机整体报废。因采取措施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加油站未遂事故报告(共8篇)

加油站未遂事故报告(共8篇) :未遂加油站事故报告加油站未遂事故案例中石化加油站未遂事故加油站未遂事故怎么写 篇一:加油站站未遂事故报告 加油站站未遂事故报告 所在零售 加油站站名 片区 徽州区加油站 情况简述:2008年07月12日16:20时,在岩寺老车站红绿灯处(地方),发生营业款遭抢劫未遂。 事件经过:2008年07月12日下午16时,徽州区站收银员吕某像往常一样,在加油站营业室整理好当天加油营业款,连同昨夜的加油款,及发卡点的充值款七万贰千元一起放进包内,准备去银行交款。出发是16:10分,当收银员吕某行驶至岩寺老车站红绿灯处(已过红绿灯,向工行方向行进),突然,一辆摩托车飞快从对面冲来,没等吕某反映过来,自己身上背着的钱包就被人强拉了一下, 幸好吕某身上的钱包是挎肩背的,未被拉脱,此时吕某发现情况不对,大喊了一声,可疑人见未得成,马上就骑车逃脱了?..此次营业款遭抢劫未造成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 屯溪片区

黄山公司主管单位 发生日期 地点 20080712 缴款路中 日期080725 吕文 发生 报告 报告人 当时所采取的措施:使用挎肩背包。 解决建议:建议公司安排银行上门收款为最佳 加油站负责人意见(签名):请求市公司安排银行上门收款为最佳消除安全隐患。 汪云武2008 年7月15日 片区经理(ME)意见(签名):请市公司安排银行上门收款,近期缴款必须两人以上。季新建 2008年7月18日 主管部门意见(签名):报财务部门,争取上门收款,另外要求缴款必须两人同行,尽量由男员工陪同。周长森 2008 年7月18 日 事后采取措施及部门跟踪情况:缴款落实两人同行,希望公司尽快解决上门收款。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编号:SM-ZD-18154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事故/事件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本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和**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定、制度的要求制定。 第二条电力生产事故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工作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总结经验教训,研究电力生产事故规律,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设备二类障碍及设备异常等与生产事故调查有关的不安全事件认定标准或实施细则。 第四条公司管理各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有关事故/事件管理规定及奖惩实施细则。第五条本规定相关用语及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1. 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类事故,使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规范化,通过规范化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与对策,让更多的人在未遂事故中吸取事故教训,并且得到教育,控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人员、机器、设备存在的未遂事故管理。 3. 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4. 职责 4.1 安全员会同技术人员、车间经理负责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提出控制措施、上报工作。 4.2 当发生未遂事故时,当事人、班组长应及时将发生的详细情况逐级上报,并落实执行整改措施。 4.3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验证。 5. 工作程序 5.1 未遂事故的概念 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了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称为未遂事故。 5.2 未遂事故的报告 5.2.1 未遂事件的首次报告 a) 由在场人员或班组长完成,并在事故报告表上签字确认。 b) 事故报告者首先要选择事件的种类。 c) 详细填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事件日期、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危险源位置、 事件发生和危害观察时段。 d) 详细描述事件或事故的经过 e) 对此事件所采取的立即措施或措施建议 f)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g) 在场的所有员工和目击者、报告者姓名以及班组长要在未遂事故表上签 字,并将报告日期填写。 h) 该未遂事故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车间经理,一份交给安全环保部。 5.2.2 车间经理对未遂事件的报告 a)当车间经理收到报告后,首先要使用危害等级评价表对未遂事故存在的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事故、事件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 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定 本管理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公司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和预 防管理。 2 引用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70号)

2.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2.3《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 3 职责 3.1总经理协助事故调查组工亡事故的抢救和调查处理,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2总经理助理协助总经事组织重大事故的抢救和调查处理。 3.3生产部 3.3.1负责组织轻伤事故、重大未遂事故及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3.3.2协助组织工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3.3.3负责事故、事件的统计、分析和处理。 3.4工会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3445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未遂事故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未遂事故的管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未遂事故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与公司各类未遂安全事件管理 三、定义 未遂事故是指因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车、异常工况、泄露、轻伤等可能导致健康伤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低于事故等级的事故 四、分类 未遂事故根据主要发生诱因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

为引发的的未遂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未遂事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引发的未遂事故。 五、未遂事故的管理 未遂事故的管理应当遵循发生事件的时间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没有排除事故隐患不放过的原则 5.1 现场作业人员发现未遂事故后,应立即反应到现场管理人员并逐级汇报;部门负责人根据事故状态分析部门现场处置能力,采取防止事故夸大化的安全处置措施; 5.2 如发生高危未遂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安环部,在安环部组织相关技术、设备等部门指导下进行安全处置; 5.3 生产车间发生未遂事故,不管是一般还是高危未遂事故,车间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安环部;

关于未遂事故的调查报告

关于未遂事故的调查报告 1. 加油作业区域属于爆炸危险区域,严禁吸烟、打手机,更不允许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进入。因此,加油站员工在正常作业时,要注意周围环境,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日常培训,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防范各种安全风险。 3.利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宣传安全知识。 上报人:马建录20xx年11月20日 为了进一步规范各分厂、各部门未遂事故、轻微事故信息的报告程序,确保未遂事故、事故快报信息的时效性,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认真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保证正常安全生产经营秩序。 本程序适用于各分厂、各部门未遂事故、轻微事故信息的报告程序。本程序不适用于《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制度汇编》,“事故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事故分类”中的事故。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 70 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国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XX】23 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6 号;《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第 21 号;《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管理规程》WJ9049-XX。

安全环保处负责未遂事故、轻微事故的统计、存档,并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工作,确保该程序的有效运行。 事故所在单位管理人员要迅速、逐级上报,并简要说明现场情况。 事故调查的任务: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分清事故的责任,提出防范类似事故的措施。 事故处理的任务: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防范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实现贯彻“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 5 工作程序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在岗位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者直接或逐级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安全环保处,发生严重未遂事故或微伤事故,还应同时报告生产部分管经理。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 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b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c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事故发生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分析结果认真填写《未

事故(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16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事故(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事故(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车间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及时正确处理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维护生产秩序,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件)时,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抢救伤员,尽快恢复运营和生产,尽量减少损失。信息报告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者应予以严肃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3 处理事故(事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规章为准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事件),认真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追究责任人,吸取教训,制定对策,防止同类事故(事件)再次发生。 4 发生一般事件及以上事故(事件)时,应配合部门立即成立事故(事件)调查小组,调查小组应包含安全员、事故(事件)所涉专业技术人员,并配合部门确定调查小组组长,明确调查小组各成员的责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事故(事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制定防范措施和提出处理意见。 5 车间应根据部门应急体系要求建立与车间有关的应急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并建立应急抢修救援组织,配备抢修救援器材设备,定期组织演练,演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 伤亡人员概况 一、事故简单经过 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 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 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 一、事故经过 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

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a) 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 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 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 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案例3: 一、事故经过 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欢迎关注泰科钢铁),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未遂事故管理,全面分析未遂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纠正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2、未遂事故是指未造成人员伤害、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事件。 二、管理职责 1、本单位安全负责人负责未遂事故的统计、分析和资料的备案建档,以及未遂事故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负责本单位未遂事故的上报、统计、分析和相关资料的备案建档,并对可能造成一般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出具、上报未遂事故调查报告,落实验收纠正措施。 三、未遂事故上报 1、未遂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快报至本单位HSE主管人员。 2、未遂事故快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的单位(包括承包商); (2)发生的时间、地点; (3)简要经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4)已经采取的防范措施; (5)其它需要报告的事宜。 四、未遂事故处置 1、未遂事故发生后,现场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并妥善保护未遂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准备接受未遂事故调查。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移动现场相关证据的,应取拍摄图片资料和相关证据后,方可移动,未经HSE管理小组批准,不得擅自恢复作业。

2、接到未遂事故快报后,应根据未遂事故调查权限分工,开展未遂事故调查,深入查找分析未遂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管理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3、未遂事故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人员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 (3)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损失; (4)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管理原因; (5)应吸取的教训和防范措施; (6)现场拍摄图片资料及有关证据等。 4、发生未遂事故,任何人元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制度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一般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第二条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 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伤事故: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三条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到安全环保科和分管安全的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能够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四条事故的救援 (1)接到事故报告的科室及公司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范文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未遂事故管理制度 1. 目的 建立一个高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类事故,使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规范化,经过规范化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与对策,让更多的人在未遂事故中吸取事故教训,而且得到教育,控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生产活动有关的人员、机器、设备存在的未遂事故管理。 3. 编制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4. 职责 4.1 安全员会同技术人员、车间经理负责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提出控制措施、上报工作。 4.2 当发生未遂事故时,当事人、班组长应及时将发生的详细情况逐级上报,并落实执行整改措施。 4.3 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验证。 5. 工作程序 5.1 未遂事故的概念

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设备管道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了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称为未遂事故。 5.2 未遂事故的报告 5.2.1 未遂事件的首次报告 a) 由在场人员或班组长完成,并在事故报告表上签字确认。 b) 事故报告者首先要选择事件的种类。 c) 详细填写事件发生的场所、事件日期、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危险源位置、 事件发生和危害观察时段。 d) 详细描述事件或事故的经过 e) 对此事件所采取的立即措施或措施建议 f) 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g) 在场的所有员工和目击者、报告者姓名以及班组长要在未遂事故表上签 字,并将报告日期填写。 h) 该未遂事故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车间经理,一份交给安全环保部。 5.2.2 车间经理对未遂事件的报告 a)当车间经理收到报告后,首先要使用危害等级评价表对未遂事故存在的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1.目的 严格事故管理,掌握事故发生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 公司内各类事故。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交通事故的处理,保卫部恶意破坏事故的处理。 3.2生产部、安全部负责工艺事故、设备事故的处理。 3.3安全部、劳动督察部负责工伤、起火爆炸事故的处理,并负责其它各类事故的综合整理和归档。 3.4各责任部门的事故处理报告必须在三天内交安全部备案。 4.各类事故的界定 4.1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为交通事故。 4.2凡属有意制造的破坏给企业生产、财产、人员造成损失或损伤的为破坏事故。 4.3企业职工在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经医务部门诊断需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的为工伤事故。 4.4各种原因造成的着火、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为着火爆炸事故。 4.5因操作原因使正常的生产操作条件受到破坏;违反操作规程、工艺指标超标造成减产;生产过程的原料、辅料及中间产品发生跑、冒、滴、漏,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均属于工艺事故。 4.6因使用、维护、操作不当而使设备受到损坏或损伤的情况属设备事故。 4.7凡属外界原因影响而发生各种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灾害,幸发现及时得到挽救或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称为未遂事故。此两类事故可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分工负责管理。 4.8伤亡事故中轻伤、重伤、死亡和多人中毒事故的,按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1.起重伤害简述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起重事故的危害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种,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起重作业的特点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 (3)作业范围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

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中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作配合不协调等。 (3)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2事故的预防 (1)在日常工作中,指定专门人员对吊索、索具进行定期保养、维护。清理绳端断丝、绳股断裂、由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外部及内部磨损、外部及内部腐蚀、严重变形的吊索。检查吊带应无烧伤、褪色、打节、断裂等,完好无损,确保标识和标牌清晰可读。吊钩应有制造单位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能接收、使用。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灭的标记。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厂标或厂名、标验标志。并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档案。 (2)建立合格的存储地点,分区放置吊索、吊具。预防因错拿吊索、吊具而发生事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