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教育技术学的再认识

我对教育技术学的再认识

我对教育技术学的再认识

员是属于教辅人员的。那为什么各个学校又拼命的把教育技术学设置为师范专业,发了一些名不副实的教师资格证呢?原因有二。一是电教员的工资低,前途不怎么好,待遇也比不上教师。二是就算是电教员的工作,目前也已经深深饱和了,再也容不下更多的教育技术学人员了。可是教育技术学的招生仍旧继续,且呈扩大趋势。依笔者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学生的出路问题应该考虑,但教师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方向,因为教育技术学人员并没有身深厚的学科基础可以作为支持。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课程有一个特点,叫做“言必称美国”,动不动就是美国如何如何。诚然,到目前为止,我很少看到日本、英国、法国等国作家的教育技术学著作。虽然教育技术学在美国是最发达的,但是其他国家的也应该有可取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美国,教育技术学人员更多的是在公司从事培训或绩效工作。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毕业学生多从事教师工作,或者考研。河南师大2010届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共69人,其中考研33人,物理教师36人。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工作环境在国内还尚未成熟。同学们经常开的一个玩笑就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使命就是教育技术学自身人才的再生产,也是对目前学无所用的一个无奈的反应。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0年9月,我不远千里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求学。我因为要决定探寻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意义问题,所以来到了这里,我相信这里会更加的跟进最新的教育技术学动向,会更加的跳出传统思想的窠臼。我一直想,我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还是一直模糊,是不是因为我太局限于教育技术学自身学科的局限中,没有占到大教育学的立场上去看整个教育问题。对于教育技术学所学东西过杂,李立新老师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教育技术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从内心深处觉得,真的是装的太多了,可在某些方面又装的不够。张祖忻老师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层次理论,把教学设计的高度提高到了国家的教育整体规划和改革上去,是很让人震撼的。教育学各个学科之间虽然看似分得很清,其实联系十分紧密。曾经有人批评说教育技术学考研不能使用教育学统考,因为教育学统考理的教育史部分不是教育技术学的基

础。其实整个教育技术学是源于古代,兴于近代,又怎可说没有关系。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任何院校在本科开设教育技术学史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可供使用。相信未来会随着学科的发展补全这门课程。随着学科发展的成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合作整理电化教育史,这很让人期待。但是并没有指明是教育技术学史,又难免让人遗憾。学科的独立是需要一定的潜伏期的,在教育技术学的先导形态电化教育产生以前,教育技术本身就已经杂糅在与人类历史几乎相同的教育史中了。如何做好教育技术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仍是一项长期的呼唤合作的工作。海涅克曾说教育技术的根在技术本身,对此并不敢苟同。教育技术学的根应该在教育,其核心才是技术。只有把教育技术学放到教育的大背景下,才能真正体现学科的意义。同时也期待教育技术学的学者们不要再单打独斗,尝试着去和教育学的其他学科合作起来,将会十分有益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沙沃森,丽萨·汤.曹晓南译.教育的科学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花海燕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