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

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

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
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

企业各种费用的分类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明细科目有:

办公费、管理人员工资、修理费、咨询费、诉讼费、印花税、邮电费、车辆费(汽车费)、通讯费(电话费)、差旅费、交通费、租赁费、业务招待费、折旧费、审计评估费、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开办费摊销、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工会经费、其他等

以上可根据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自行设立。如果发生次数少且金额不大的,有些科目也可合并为一个科目反映,比如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可合并为税费科目.

费用类二级科目可以根据公司需要自行设置。但是如广告费、招待费和宣传费要分开设置,因为这几个科目在做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需要考虑纳税调整调减的,同时折旧费、福利费、工薪等几个最后也能够分离出来,以便与相关的资产负债类科目勾稽。发生的其他费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没有限制。

销售费用通常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工资、福利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质量三包费、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营业费用通常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租赁费、车辆费、职工工资、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差旅费、宣传费、广告费、服务费、市场开发费、职工福利费、其他等

财务费用通常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金融手续费、工本费、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汇兑损益)

一、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工资:所有行管人员工资、奖金及为行政区域服务的临工工资(临工工资发生时直接计入);包括加班、值班工资

2、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后勤部门福利费用(含食堂、医务室)、体检费、所有医疗性支出、节假日发放的职工福利、困难职工补助、清洁费、等所有与职工福利相关的费用;发生时凭据直接计入,另包括计提福利;福利费”包括管理部员工工作餐,医疗用品,公司组织职工体检费,工伤医疗费,注射疫苗费,医疗室药品费,工作人员租房费,液化气,餐厅用厨具,司机保安餐费补助及夜班补助,厨师工资,职工慰问金,体育用品等。另外,它还包括每月公司按一定比例计职工福利基金,“医疗补助”指公司和个人按一定工资比例交纳的一种医疗基金。

3、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所有招待用途的支出,含烟、酒、饭菜、购物赠送等各种形式的招待票据,发生时凭据直接计入

4、管理费用—邮电费:公司所有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网络费用、另包括信件及快递费用,必须凭正规话费发票、收据及充值发票入账;

5、管理费用—差旅费:所有行政部门及后勤部门人员出差及外勤时的车费及补助、打的等费用;

6、管理费用—董事会费:董事会成员津贴、会务费、为开会产生的差旅费;

7、管理费用—办公费:购置小额办公用品费、打印费、复印费、书报费、交通费、购买硬盘、光盘、软盘等电脑用品,以及插座等维修零件、包括从仓库领用的办公用品;

8、管理费用—汽车费:行政管理人员用车费用,包括维修、加油、过路费、等一切维护保养费用;

9、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本二级科目是指摊销用于管理部门的“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递延资产摊销”结转科目;

10、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职工保险企业承担的部份及直接由企业赔偿的部份保险费;

11、管理费用—运杂费:为管理部门服务的运输费、力支等劳务杂支费用;

12、管理费用—工会经费:工会组织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工会人员的办公费、差旅费等支出;包括计提上缴的

14、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技术服务费、

15、管理费用—税费: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列支于管理费用的附加税费;

16、管理费用—职教经费:用于职工培训、学习、函授等费用;包括计提上缴的;

17、管理费用—修理费:本二级科目包含电脑,空调,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修理安装费,硬件升级费,办公楼和宿舍装修费,其他管理部办公用品移动和安装费等。

18、管理费用—其他:包括审计费、评估费、诉讼费、法律顾问费、排污费、等其他管理部门偶尔发生的不在上述列举中的费用;

二、营业费用

(1)固定费用

1、营业费用—工资:公司营销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含销售部门及售后服务部门及外地销售网点、售后网点人员工资,包括加班、值班工资、其他为销售服务的临工工资;

2、营业费用—职工福利费:销售部门福利费用、体检费、所有医疗性支出、节假日发放的职工福利、等所有与职工福利相关的费用;发生时凭据直接计入,另包括计提福利;

6、营业费用—广告费:各种为宣传、促销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另包括各种展会而发生的会费及其他服务费用;

7、营业费用—差旅费:所有内销及外销人员为销售及收款而发生的出差费用;

8、营业费用—服务费、样品费:为促销产品发服务费用;

9、营业费用—其他:各种为销售而发生不在上述列举中费用,如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

10.营业费用—折旧费:营业部使用的固定资产每月所计提的折旧。

(2)变动费用

3、营业费用—运输费:通过各种途径发生的为产品销售而产生的国内、国际运费,发生时凭票直接列支;

4、营业费用—运杂费: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装卸费、力支费、整理费等劳务费;

5、营业费用—保险费

三、财务费用(固定费用)

1、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

2、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贷款利息支出及其他筹资方式下支付利息支出;

3、财务费用--汇兑损失:外币兑换价差

4、财务费用---手续费:各种银行收支业务产生的手续费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要点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时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账户: 3、总分类账户 4、明细分类账户 5、复式记账法: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帐户中进行记录的记帐方法 6、对应帐户 7、试算平衡 8、会计分录 二、判断题 1、设置会计科目,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 2、所有的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3、设置会计科目,是将性质相同的信息给予约定的代码。√ 4、所有账户的左边均记录增加额,右边均记录减少额。√ 5、会计科目是根据不同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设置的。√ 6、企业的会计科目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的。× 7、企业的货币资金是一种资产,因此将其划分成一个类别。√

8、收益类账户应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利润的形成情况。√ 9、反映资产的账户,按资产的流动性划分,可以分为反映流动资产和反应长期资产的账户。× 10、所有总分类账户均应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11、明细分类账户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等类账户。 12、凡是借方余额的账户均属于资产类账户。× 13、凡是期末无余额的账户均属于损益类账户。√ 14、会计科目和账户均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 16、复式记账法下,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16、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17、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应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 18、借贷记账法要求: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 也一定记借方×。 19、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帐簿记录后,若左右平衡就可以肯定记帐没有错误。× 20、“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在途材料。× 21、固定资产的价值随其损耗逐渐地、部分地转移到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去,故“固定资产”账户应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22、企业销售产品时未收到款,但收到了收取货款的凭据,也应作为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处理。√

关于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

业企业生产费用如何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1.直接材料。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直接人工。这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包括生产人员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其他按照规定支付的职工薪酬。 3.制造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以上按照经济用途划分的各成本项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来决定。例如,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可以增设“废品损失”项目,需要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项目;在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为了考 核上步骤转入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以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耗用燃料多的企业可增设“燃料”成本项目;等等。 (二)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1.外购材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配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燃料,包

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等。 3.外购动力。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风力等。 4.工资。这是指企业所有应计人生产费用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这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提取并计入生产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6.利息支出。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借款利息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支出。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要素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三)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可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1.基本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由于生产工艺过程本身引起的各种费用,如工艺技术过程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工人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等。 2.一般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中的工资和福利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 (四)生产费用按照与产品的关系分类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分类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就是将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为了正确进行成本核算,首先需要对生产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了进行成本核算,生产费用一般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回答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消耗了多少活劳动,消耗了那些物化劳动。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凡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开支的货币资金以及消耗的各项实物资产,均称为费用要素。工业加工业的生产费用一般可分为以下6项要素费用。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而消耗的由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周转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外购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耗用的一切由外部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各种动力。 4.职工薪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 5.折旧费:指企业的生产单位(车间、分厂)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其他支出: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不属于以上要素费用的费用支出。如车间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等。 上述是对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指对那些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的所进行的分类。没有包括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是指生产费用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实际用途。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通常称为成本项目。也就是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 工业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薪酬、福利费、以及企业为职工计提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3.制造费用:指生产单位(车间、分厂等)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和一部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劳保费、运输费、保险费等等。 以上是生产成本的三个主要的成本项目。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特点和企业管理的要求适当增加一些成本项目,如“燃料和动力”、“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项目。 (三)生产费用按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分类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的分类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的分类 2010-07-27 17:14:24 来源:会计网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进行科学地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首先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分类。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进行科学地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首先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分类。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这三类可以称为费用的三大要素。为了具体反映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还应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九个费用要素。所谓费用要素,就是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指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利息支出。指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人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指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9)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但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以及保险费等。 按照以上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称为要素费用。将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分类核算的作用是:

工厂成本费用分类(精制甲类)

工厂成本费用分类 工厂:生产经营产品的企业。 产品:指有形实物产品或无形服务产品(包含劳务服务)。 产品价格= 总成本+ 利润+ 税金。 ——————————————————————————————工厂总成本费用由“产品生产成本”和“工厂当期费用”两大部分组成,具体分类见后面的分类表。 表中各项成本费用包括的具体细目如下: 一、产品生产成本 1、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辅料、燃料动力(水、电、煤炭、燃油、燃气、外购蒸汽等)、包装物料等的费用。 2、直接人工成本:生产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的费用。 3、制造费用:生产系统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通信费、办公水电费等开支;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生产设备消耗的机物油料费;工具费;生产线上的检验试验费;厂内运输费;设备财产保险费等。 二、工厂当期费用 (一)管理费用 1、采购费用: (1)正式购买前的订购成本; (2)长期维持物资储存量的维持成本; (3)没有及时购回造成的缺料成本(损失)。 (另外,正式购买物资的购货成本价款,已计入生产成本中,不再计入此项。) 2、产品研发费用: (1)研发设计费(研发项目的所有支出);

(2)工艺技术费(技改、技术引进等的费用)。 3、设备管理费用: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或设计定制)、安装、调试、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所有人工和材料费用;备品备件费用。 4、质量管理费用: (1)预防成本(质量管理活动支出的所有费用); (2)鉴定成本(质量部门的检验检测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返工、停工、降级处理、报废等的费用和损失); (4)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后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一切耗费和损失)。 5、安全环保管理费用: (1)安全设施费用(安全设施、装置、仪器等的购置、安装、维护、运行费用);(2)预防安全费用(安全管理活动的所有支出); (3)改善安全费用(安全检查和整改的费用); (4)损失安全费用(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一切开支和损失)。 6、人力资源管理费用: (1)取得成本(招聘人员过程发生的所有费用); (2)开发成本(对员工进行各种教育培训而支出的费用或间接付出的代价); (3)使用成本(使用人员过程中开支的各种工资、奖金、补贴、休假代价等,如果是已经计入生产成本的相关费用则不再计入此项); (4)离职成本(员工离职而造成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损失)。 7、财务费用:筹资费用(利息损失、汇兑损失等);资金运行费用(银行手续费、现金折扣等)。 8、行政经营管理费用:生产部门以外的其他各部门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补贴等;办公费;招待费;通信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动保护费;工会经费;董事会会费;印刷费;咨询费;诉讼费;审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设施维修费;水电费;绿化费;排污费;税金;企业上交的各项专项费用等。 (二)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包括:销售人员薪酬;销售业务费用(办公费、通信费、差旅费、招待费、销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 主讲老师丁小云 前言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既就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就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制定成本制度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与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与决策提供信息。 制造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正确确定产品的价格,必须以产品为对象,对制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做出全面、分类、综合的确认、计量、归集与分配,以计算其相关成本。 第一节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就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很多,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与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生产经营费用要素。 1.材料费,就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与其她材料。 2.燃料费,就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固体、液体与气体燃料等。 3.动力费,就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 4.职工薪酬,就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就是指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规定计算提取的折旧费。 6.利息支出,就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一) 主讲老师丁小云 前言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制定成本制度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 制造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正确确定产品的价格,必须以产品为对象,对制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做出全面、分类、综合的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其相关成本。 第一节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很多,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生产经营费用要素。

1.材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 2.燃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 3.动力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 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是指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规定计算提取的折旧费。 6.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是指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但是按规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费等等。 生产经营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数额各是多少。但这种分类只能反映各费用要素的支出形态,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也不能说明费用的发生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还必须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也就是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一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1)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来构成产品主要部分的各种材料的成本。包括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成本等。 (2)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加工的人工薪酬。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教材(DOCX 63页)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教材(DOCX 63页)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 主讲老师丁小云 前言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制定成本制度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 制造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正确确定产品的价格,必须以产品为对象,对制造过程中

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做出全面、分类、综合的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其相关成本。 第一节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 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很多,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生产经营费用要素。 1.材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

工业企业有哪些制造费用

工业企业有哪些制造费用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概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 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 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 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 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 修理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大修理费。

7. 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 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 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 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 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 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 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 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 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如何分类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如何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1.直接材料。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 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直接人工。这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包括生产人员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其他按照规定支付的职<>酬。 3.制造费用。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以上按照经济用途划分的各成本项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来决定。例如,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可以增设“废品损失”项目,需要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还可以增设“停工损失”项目;在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为了考核上步骤转入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可以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 项目;耗用燃料多的企业可增设“燃料”成本项目;等等。

(二)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1.外购材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配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等。 3.外购动力。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风力等。 4.工资。这是指企业所有应计人生产费用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这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提取并计入生产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6.利息支出。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借款利息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船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支出。这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要素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 (三)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可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费用的分类

第十二章费用 第一节第一节费用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费用的特征、分类及确认。 教学重点:费用的特征及确认。 教学内容: 一、一、费用的特征 费用: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企业的费用具有如下特征: (一)、费用发生最终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这种资产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实际现金或非现金支出(如消耗原材料等),也可能是预期的支出(如承担一项在未来期间履行的债务)。费用的本质就是一种现实或预期的现金流出。 (二)、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净资产。费用的增加会减少企业利润,从而会减少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费用的分类 (一)、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构成产品实体、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期间费用包括: (1)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和调度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二)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性质)分类 从费用的经济内容看,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分为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又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消耗,这种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后的费用称费用要素。费用要素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企业外部购人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从企业外部购人的各种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从企业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工资及福利费。指企业应计人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5)折旧费。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6)修理费用。指企业发生的或按照规定预提或摊销的大修理费用。 (7)利息支出。指企业应计人生产经营费用的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指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9)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等。 三、费用的确认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其确认方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按费用与营业收入的因果关系确认。凡与本期营业收入有因果关系的耗费,即为该期的费用,如主营业务成本。 (2)按合理、系统的分配方式确认。有些资本性支出形成的资产能在若干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收益,应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将其成本分摊计入各受益期间,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3)在支出时直接确认。有些支出虽与收入无直接联系,但与会计期间紧密相连,应予以期间配比,即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由当期收入补偿,如管理费用。

企业费用的分类

企业费用的分类 为了正确地归集和反映各项生产费用,妥当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它是按照管理要求核算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条件。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其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 1.材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燃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费用。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直接用来生产产品的固定资产和车间管理用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用。 7.其他生产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费用但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如旅差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以及保险费等。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支出水平和结构,加强费用管理。 2.可以为企业制定各种费用预算、确定各项消耗定额和储备资金定额、编制企业的物资采购资金预算、考核储备资金周转速度等提供必要的资料,从而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 3.可以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工业净产值四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生产中的物质消耗后的差额,而国民收入是根据各行各业的净产值汇总计算的。由于这种分类能够分别提供企业物质消耗和非物质消耗的资料,因此,可以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依据。 这种分类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它不能反映各项费用的用途和发生地点;不能反映各项费用支出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便于分析产品成本的变化原因和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下边分别讲述这两类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也不尽相同。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管理和组织产品生产。因此,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费用。

费用的分类有哪些

费用的分类有哪些 费用通常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组成。 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与一定期间相联系,直接从企业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费用。从企业的损益确定来看,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起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后作为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当期的期间费用是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其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期间费用一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6601 销售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金融)应将本科目改为“6601 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保险)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范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修理费、职工教

育经费、工会经费、税金、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等。 企业(金融)不应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销售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二)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6602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

费用的分类

费用 一、工业企业主要费用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制造费用。你只要把这几个科目核算的内容看明白就行了。二、你看看这几个费用科目核算的明细内容 (一)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二、三、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 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 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 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 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 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 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 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 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 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 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 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 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工业企业制造费用有哪些项目组成

工业企业制造费用有哪些项目组成 问: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制造费用科目是一个非常重要同时核算内容也非常多的科目,其项目组成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内容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 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 4%提取。 3. 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 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 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 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 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 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 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 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 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 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 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 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制造企业成本会计核算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 主讲老师 丁小云 前 言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制定成本制度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 制造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正确确定产品的价格,必须以产品为对象,对制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做出全面、分类、综合的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其相关成本。 第一节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很多,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生产经营费用要素。 1.材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 2.燃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 3.动力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 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是指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规定计算提取的折旧费。 6.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是指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但是按规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费等等。 生产经营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数额各是多少。但这种分类只能反映各费用要素的支出形态,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也不能说明费用的发生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还必须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1.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耗费,也就是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一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1)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来构成产品主要部分的各种材料的成本。包括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成本等。 (2)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加工的人工薪酬。 (3)制造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包括生产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