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

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

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25. 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26. 按照能力的功能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三种。

27.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8.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2 种形式。

29.在心理学中,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0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31、认知过程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32、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内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机能,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33、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离不开思维。

34、创造性思维基本过程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的四个阶段。

35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把人对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总括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3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二、选择题

1.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活动进行了解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和观点。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机能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2.(马斯洛)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A.冯特;

B.马斯洛;

C.华生;

D.弗洛伊德

3(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之所以产生迷惑,是由于没有把问题的细节方面与问题的整体情境结构联系起来考虑,将问题看成是有意义的整体。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

2.吃过梅子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即所谓“望梅止渴”,这是(经典性条件反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本能反应

3.脑的(海马)部分的功能与学习和记忆有关。

A.海马;

B.杏仁核;

C.丘脑;

D.脑干

4.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5.人在暗处呆久了或活动时间长了,若突然遇到强光或走到亮处,最初会感到耀眼,看不清周围的东西。这是感觉的(适应)现象。

A.对比

B.适应

C.补偿

D.联觉

6.研究人员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作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内在关系的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7.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定势)。

A.刻板现象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定势

8.进入到感觉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联想;

B、注意;

C、对比;

D、分析。

9.后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倒摄抑制)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0.(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在研究与了解人的本性的基础上,创设条件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以满足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

1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A、正比;

B、反比;

C、正相关;

D、负相关。

12.学习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往往是首尾部分易记也不易忘,而中间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