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

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

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
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

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

1.物品准备:流动水,洗手池,肥皂或皂液,干手纸巾。

2.口述“洗手与手卫生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双手代替洗手。

3.卷起袖子,暴露双手,打开水管,在流动水下,将双手充分淋湿(水管一直在流水,不关)。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第1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2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3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4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5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6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肘关闭水管。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洗手的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

洗手指征: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 4.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洗手法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洗手法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本规范,适用于我院所有人员。 一、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常居菌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消毒剂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1)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免冲洗手消毒剂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8、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二、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合乎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2、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子卫生的依从性 3、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三、手卫生设施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2)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血透室、口腔门诊、急诊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建议其他诊疗区域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4)应配备干手物品,避免二次污染。 (5)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4)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7)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宜使用一次性包装;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

七步洗手法口诀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七步洗手法口诀-七步洗手法文字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一般洗手(六步洗手法)

一般洗手(七步洗手法)操作流程(一)目的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卷袖过肘。 2.肥皂液或清洁剂,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毛巾或纸巾或干手设 备 3.环境准备:清洁宽敞光线适宜。 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1)洗手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 (2)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 (3)取无菌肥皂液或清洁剂或手消毒液。

洗手要点(4)洗手程序: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第七步:双手腕交替揉搓,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部位揉搓5-6次。 (5)流动水下彻底冲洗。 (6)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7)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烘干机双手。 (三)注意事项 (1)手部不能佩戴戒指等饰物。 (2)冲洗时指尖应向下,注意洗净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 (3)注意调节水的温度和水的流量大小,避免污染环境及溅湿工作服。 (4)手未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揉搓应按手指皮肤的纵横纹路揉搓。

七步洗手法教案

七步洗手法 很高兴今天为大家讲解七步洗手法,说到七步洗手法就要说说 一、手卫生的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 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 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消除或者杀灭手部暂 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 持续抗菌活性。 二、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整个手掌、手背、手 指、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包括指背、指尖、和指 缝,具体步骤如下。

1、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交换进行 3、掌心对掌心,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 换进行 5、左手握住右手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7、清洗手腕,交换进行 医护人员学习七步洗手法,是为了防止交叉传染更好的照顾病人,为了让大家更方便的记住洗手步骤,我为大家准备了七步洗手法的口决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内代表的是手的内侧、外代表的是手背、夹是指手指之

间的缝隙、攻(弓)就是手指弯曲、大字就是大拇指、而力(立)是指的手指尖立式揉搓、丸(腕)是指手腕希望大家记住手卫生的重要性 谢谢大家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流程

编码3411C1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洗手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杀灭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的传播感染途径。 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手的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杀灭手上沉积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暂住菌,常住菌也可被部分杀死。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洗手定义为:将手涂满肥皂,并对其所有表面进行强有力的短暂的摩擦,产生大量泡沫,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洗手可分为使用单纯的肥皂或清洁剂和用含有消毒剂的洗涤两种方法。前者为机械去污过程,能使皮肤脂肪乳化和微生物悬浮于表面,再用水将其冲洗干净;后者为化学去污过程,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二、洗手的指征 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均应认真洗手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 2、进行深部侵入性操作前,如脑室引流,胸腔穿刺等 3、护理每例特殊高危病人前,如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和新生儿 4、接触伤口,无论是切口、创口,或深部切口前后 5、处理污染的物品后,如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渗出物污染的物品 6、在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具特殊临床或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如多重 耐药菌)的病人之后 7、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 8、在高危病房中接触不同病人前后 9、戴脱手套前后;戴脱口罩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

【免费下载】一般洗手六步洗手法

心内科感染管理培训课程讲义(2013-1) 一般洗手(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一)目的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无菌操作前后。(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6)处理污染物品后。(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3)(三)洗手程序: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揉搓,交换进行;每个步骤搓洗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部位揉搓5-6次。、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医务人员洗手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项】 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中班教案七步洗手法

中班教案七步洗手法 【篇一:七步洗手法图示及口诀】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 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 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 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 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具体揉 搓步骤为: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 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 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功(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力(立):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手的掌心处揉搓,洗净指尖;丸(腕):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篇二:七步洗手法培训】 七步洗手法培训、安全防护培训 2016.1.14 【篇三:七步洗手法口诀】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 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 品之后;

七步洗手法口诀-七步洗手法文字版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七步洗手法口诀: 内外夹攻大力丸 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三、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四、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最新六步洗手法图解

六步洗手法图解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六步洗手法可简化为小口诀: “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缝,四扭指背,五转大弯,六揉指尖”。 但要注意:流动水洗手至少30秒,且要使用洗手液等。 高中英语单词表 必修一

Learning to learn 问卷,调查表________ 要紧,有重大关系________ 搭挡,合作者________ Unit 1 Warm-up 生活方式________ 牧羊人________ 和平的;平静的________ 轻松的,放松的________ 充满压力的,紧张的________ 认为,猜想________ Lesson 1 连续,系列,丛书________ 电视连续剧________________ 卡通片,动画片________ 谈话节目,现场访谈________ 抱怨,投诉________ 睡椅,长沙发________ 终日懒散在家的人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转换,转变________ 把开关打开,接通________ 把关掉,关上________ 转换频道,转变________ 戏剧,短剧________ 英国广播公司________ 轻便的,手提(式)的________ 遥远的________ 遥控,遥控器________ 工作第一的人,专心工作的人_______ 日常文书工作________ 警报,警告器________ 闹钟________ (爆竹,铃等)响起________ 占据________ 充满着________ 急迫的,紧急的________ 私人的,个人的________ 公文,文件________ 午夜,半夜________ 厌烦的,不感兴趣的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医务人员洗手规范

医务人员洗手规范 一、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二、一般手卫生设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医院的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最好使用液体洗手液; (三)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四、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 五、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一)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二)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三)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四)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

(完整版)七步洗手法、图

七步洗手法 一、洗手的定义 洗手即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的过程。 二、七步洗手法的目的: 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无菌手术或操作前准备。 三、洗手前准备: (1)环境要求:宽敞明亮、有非接触式自来水龙头和齐腰高的水槽。 (2)设施要求: 1.流动水。 2.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 3.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若为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4.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巾或烘手机,或其他可避免二次污染的干手方法。 (3)洗手要求:手部无伤口,剪平指甲;穿好洗手衣(或收好袖口),戴好口罩、帽子;备好洗手液(或肥皂)、干燥的无菌擦手巾。 四、七步洗手法步骤: 七步洗手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 皂),掌心相对,手指 并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20~30s);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20~30s);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搓洗手腕、手臂,达肘上6cm (非手术前洗手者达腕关节上5cm 即可),双手交换进行(60s)。 最后用流水冲净手上的洗手液(或肥皂),用干燥的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 五、七步洗手法的注意事项: 1、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20-30秒以上;.要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能佩带戒指等饰物。特别要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表和其他装 饰品的部位,(有条件的也应清洗戒指、手表等饰品),应先摘下手上的饰物再彻底清洁,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 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医务人员洗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1.1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 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肥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对过程。 1.3卫生手消毒 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4外科手消毒 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5常居菌 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如凝固物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 1.6 暂居菌 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1.7抗菌皂(液)指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菌剂,能减少或抑制微生物生长 的肥皂或肥皂液。 1.8手消毒剂 指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1.9速干手消毒剂

指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1.10免冲洗手消毒剂 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1.11手卫生设施 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12可见污染 手上有可见的污物或可见的血迹、体液、引流物、分泌物等的污染。 1.13护手 减少皮肤刺激的方法。 2.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 2.1卫生手消毒,检测的细菌数应 10cfu/cm2。 2.2外科手消毒,检测的细菌数应 10cfu/cm2。 3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3.1 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3.1.2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根据6.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快速干 手手消毒剂。 3.2.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3.2.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2.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诊疗、护理之前。 3.2.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方法效果调查

医务人员不同洗手方法效果调查 发表时间:2012-05-28T16:50:10.7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司莉玲曹其武赵惠杰[导读] 采用洗手液洗手手卫生合格率98%,其中1人不合格,分析原因为该洗手液开启后放置时间过长被污染所致。 司莉玲曹其武赵惠杰(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目的寻找有效洗手方法并进行改进。方法对肥皂洗手及洗手液洗手后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两样本率进行X2检验。结果肥皂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84%,洗手液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9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液洗手能达到良好洗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洗手方法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56-01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1]。为寻找合格有效洗手方法,我们将医务人员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肥皂洗手,另一组采用洗手液洗手,对两组洗手后手表面进行细菌学监测。细菌数≤10cf u/cm2为合格。 1 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医务人员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监测。 1.2监测方法两组采用不同洗手方法洗手后对手表面进行细菌学监测,细菌数≤10cfu/cm2为合格。 1.3统计方法两组合格率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肥皂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为84%,洗手液洗手组手卫生合格率为9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洗手法手卫生合格率(%) 洗手方法监测人数合格人数合格率 肥皂洗手 50 42 84 洗手液洗手 50 49 98 合计 100 91 91 注:X2=4.39,P<0.05。 3 讨论 采用洗手液洗手手卫生合格率98%,其中1人不合格,分析原因为该洗手液开启后放置时间过长被污染所致。采用肥皂洗手手卫生合格率84%,有8人不合格,分析原因为肥皂未保持干燥致细菌污染所致。手卫生效果与洗手液本身染菌量有关[2]。两组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原因在于肥皂较洗手液更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建议临床改肥皂洗手为洗手液洗手,并且在洗手液开启后不要长期放置以免细菌污染。 参考文献 [1]孙雪然.介绍一种六步洗手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31. [2]郑凯兰.护士手卫生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0.

七步洗手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线选择题 1、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 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 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 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 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10cfu/cm 2 B ≤5cfu/cm 2 C ≤15cfu/cm 2 D ≤8cfu/cm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 接触病人前后 B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 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 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 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6、手消毒指征( )。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 E 无菌操作前 7、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

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8、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 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 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 D 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 洗手的每步顺序必须有先后 9、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 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 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 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E 科室内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 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 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 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E 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11、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 A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D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 摘手套后 C 从同一病人身体一个部位移动到另一部位时 1.A 2.C 3.A 5.ABCDE 6.ABCE 4.B 7.ABCE 8.BCD 9、ABCE 10、ABC 11、ABCDE

六步洗手法教学内容

六步洗手法 一、洗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大量的流行性病学调查表明,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的约占30%,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严格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可以减少病原菌种类,对预防院内感染有很大的作用。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 SENIC )结果表明,通过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洗手”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均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100%,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 二、手卫生的相关定义: (一)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三)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四)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五)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六)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碍,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一、制定手卫生规范的背景 发达国家 USA: NI发病率为 5~6%; 导致每年99000病人死亡(2007) EU:现患率为~% UK:估计每年导致 5000 病人的死亡 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 25~50% 发展中国家 Malaysia:现患率为 % Mexico:现患率为 % 中国:发病率:6%~8% 1、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 23名婴儿死亡,死亡率%。 2、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 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死亡率%。 3、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 中8名死亡。 4、2009年3月18日、19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有6例重症患儿中 有5例患儿死亡。 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手卫生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院内感染爆发并不遥远,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要有意识! 美国SENIC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1/3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1、手易被细菌污染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106。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2、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3、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 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 值为。 4、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NI。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5、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医院感染 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Lister J)研究发现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降到15%。 1847年Semmelweis 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降到3%。 6、手卫生,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 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今年12月1日实施。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