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TRS_Editor P{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欧洲东部地区的民主化、苏联的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逐渐陷入低谷。美国的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之人》中提出“历史终结论”。陶醉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与资本主义胜利的喜悦中,西方人士高呼:马克思主义死了,共产主义死了!资本主义万岁,市场经济万岁!然而,还未等到他们的欢呼声音落下,刚刚步入21世纪,就爆发了全球

性金融危机。世界上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陆续遭遇寒冬,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性矛盾和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完全暴露,随之而来的则是世界各地人民的反资本主义情绪持续高涨。在这种状况下,一些理性的西方学者就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

一、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处于制度性危机之中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的缩水,正像是吸足了水的海绵被挤压后的水分或阳光下的水分蒸发,是一种实质价值经济的回归。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这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外汇贮备减少、出口困难、经济增长缓慢、人们收入降低,并且引发了像美国“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大规模群众游行示威运动。比如在2011年夏天,英国首都伦敦市发生的骚乱举世震惊。而与此相类似的群众运动也在希腊、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国家发生了,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政府局面的不稳定。为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发达的欧洲国家到底是怎么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所有人把目光都瞄向了资本主义本身。英国著名左翼学者克里斯·哈曼认为,虽然危机的表现形式是源于金融部门的危机,但这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外表归因,其主要原因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基本矛盾无法克服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的

对立。[1]

法国学者让·克洛德·德洛奈把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定

义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在他看来,资本主义金融化是西方国家体制的一大特征,它体现在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的被金融资本所占有,因此推动金融资本迅速膨胀。

[1]新自由主义者提倡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行业的迅速膨胀,使华尔街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令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世界政策研究所主席乌克说:“金融危机后,政府采取的救助措施有效阻止了华尔街大规模破产,却未能让普通美国人受益,美国社会正在分化。

[2]美国的中产阶级人民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衰退期不

仅失去了工作、房屋,还丧失了所有的积蓄和生活来源,甚至有几千万人必须依靠美国政府的救济才能避免饿肚子。而与此同时,那些经济危机的制造者们,却仍然在给银行的高级管理人群大肆派发着装有巨额利润的红包。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1970年银行高管收入是普通工人的40倍,而现在却是400倍,美国民众对于阶级冲突的认知正在增强,66%的受访者认为,全美贫富阶层之间存在着“强烈冲突”,这一比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升了19%。[3]

美国政策研究所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专家查克·科林斯认为,“如果不能对财富和权力加以制约,资本主义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平等”。[1]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因为华尔街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占领华尔街的示威人士把矛头瞄向了华尔街,认为

是华尔街的贪婪造成了社会贫富不均。确实,整个金融业就是拿钱去赚钱,特别是拿着别人的血汗钱去赚取更多的利益。因此,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钱越多的人得益越大,穷人本来没有多少钱,所以得益很小。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地区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逐渐蔓延到了欧洲国家,如德国,仅在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的大门前,就聚集了几千名抗议者。这些抗议群众的愤怒直接指向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不公平与不公正,早就已经不是仅仅集中在那些“贪婪的”金融者身上了。里昂证券公司驻纽约的银行分析师迈克·梅奥说,资本家成了自己最可怕的敌人。他说:“与外面的抗议者相比,大银行的CEO对资本主义的威胁更大。”

[4]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赖克赞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社会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的结果这一说法。赖克认为抗议者所表达的核心信息是:当收入和财富如此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时,会不可避免地破坏民主,因为那些极少数富人有足够的金钱主宰民主。[5]除此而外,赖克还预期“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要求将集中于建立一个避免受到金钱腐蚀的、干净的民主制度。

在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造成了全世界金融系统剧烈动荡,美国政府为了救助本国经济虽然采取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收效并不

显著,失业率依然没有显现降低的趋势。因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没有动摇,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私有制都没有改变,金融业的自由化也没有消失。在美国又有人联想起70多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成千上万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瞬间化为乌有。在欧洲,国家老龄化,高福利经济低增长,还想过富足的生活,就只有靠借贷维持高福利,继而又爆发了欧债危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和市场崩溃。这些经济不振现象的发生又引发了失业率上升、社会福利削减、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债务日益严重、劳动人民实际收入减少等等新的问题。目前全球平均每3个工人就有1人失业或处于贫困状态(共计约11亿人)。据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法伯的研究,经济衰退期的失业人群再就业时,薪资水平平均比之前低17.5%。[3]世界各地经济停滞和失业率畸高的现象不禁让人们开始怀疑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处在西方社会顶端占总人口1%的人来说,普通人的愤怒并不对资本主义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1%的人担忧的是愤怒会形成社会批判意识。人们最终会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全球经济危机,不在于债务危机,也不在于政府治理无力,而在于本身的制度问题”。[6]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是西方国家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存在,经济滞胀、贫富分化、失业、精神危机等问题就会依然困扰着西方社会。相关经济学家已经作出了预测,美国和欧

洲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会维持需求受到抑制的状态,所以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国家想要在5年之内恢复到以往定义的充分就业状态将会很难。

二、“占领华尔街”运动冲击美国政治制度和文化霸权

自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通过操纵全球的舆论媒体,将美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塑造成了一个自由、人权、民主的国家形象。但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将美国这张“普世价值”典范的画皮撕掉了。人们总是错误的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而且这种民主最鲜明地体现在新闻的自由上。然而纽约“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后,美国媒体先是对此不作任何报道,在占领运动开始几天后,美国的有线新闻台也是平均每天只播发一条相关的消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看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新闻媒体有着严格的控制权。某一事件在被确定为值得报道之前,会把非政府的“非客观”的和“共产主义”的东西“过滤”掉,进行所谓的“反民主”控制。在2011

年9月25日~10月2日的关于经济报道的新闻版面和新闻编排中,关于“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报道仅占12%。[3]最终,美国政府这种试图通过舆论封锁消息的方式遭到了失败。紧接着,像美国的CNN、福克斯新闻台等这样的主流媒体又开始对“占领华尔街”运动进行恶意的攻击和冷嘲热讽,将抗议者定义为别有用心的乌合之众,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遏制占

领运动向全国其他地方的蔓延。“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生大概两个月的时候,“占领华尔街”活动的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抗议的示威者计划在2011年11月15日早上7点钟包围纽约证券交易所,让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工作场所,使纽约证券交易所和股市瘫痪,“令1%的人永生难忘”。美国政府得知这样的消息后,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率先采取了行动,命令警察在11月15日的凌晨就对“占领华尔街”抗议者安营寨扎的祖科蒂公园进行突然清场。没收了抗议者的帐篷和露营生活用品,同时还出动了大批防暴警察,用橡皮子弹、辣椒水、警棍对付抗议的群众,在半个月时间里就抓捕了近千人。虽然大多数的美国人民都不赞成布隆伯格对和平示威人民的暴力镇压,但是纽约市法官仍然站在美国行政当局的一边,支持警察的强行清场行为。在这次官方政府与抗议群众的双方冲突中,美国政府将自己大肆宣扬的、所谓的文化软实力彻底耗尽了。试想倘若抗议民众的示威游行并没有危及到资本寡头的根本利益,自由就是存在的;但如果群众运动或者组织带有鲜明的左翼和反资本主义的政治倾向,就必定会遭受资产阶级专政机器的残酷镇压。

美国人向来是资本主义最热切的拥护者,然而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危机后仅有50%的美国人对资本主义持肯定看法,而40%的人则不然。[7]一些没有把握当今资本主义本质的人们依然夸赞与追求西方的民主制度,在这样的情况

下,我们应该将西方民主制度剥削的真相告知全世界:西方的民主制度带有剥削色彩,虽然相对于以往的原始与封建社会有其进步意义,但是这种政治体制只是富人的专利品,它实质上只是一种为少数人服务的,同资产阶级私有制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比如,华尔街的金融寡头操纵着美国的政坛,利用经济、政治、文化等专制工具对人民大众进行剥削和洗脑。

三、美国和欧洲危机印证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破产

金融危机爆发三年多过去了,在2012年初,美国的经济依然陷于停滞状态,欧元大厦也摇摇欲坠,当前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危机。第42届达沃斯论坛与会代表认为,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折射出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

伦敦经济学院研究院马丁·雅克指出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撒切尔-里根时代,当时的自由市场主义和私有化政策为现在的危机埋下了祸根。[8]美国的统治阶级迫于来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以及美国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在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了资本主义一系列的改良措施,无奈地向美国劳动人民群众让出部分利益:一方面是通过政府干预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限制资本家手中的权力,对富裕阶层的人们增加税收,以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另一方面是提高普通的工人工资,建立国有企

业、公共企业,加强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然而。这些统治者实施资本主义改良措施的本质,是美国垄断资本集团为了防止底层人民群众反抗资本主义而

采取的一种策略性让步。一旦国内与国际的社会主义运动压力减弱,这些资本主义改良措施就会面临被清算的结局,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的重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借鉴罗斯福政府推出的新政经验,通过调节财政、税收、货币、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机制,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国家20多年的稳定发展。然而,1973~1974年冬季爆发的“石油危机”和1974年夏季发生的国际性震荡,把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猛然推向了一个痛苦的“滞胀”时期。就在这个时候,推崇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个理念: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应该在国家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

下发挥作用,即适当减少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为了渡过经济“滞胀”期,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抛弃了以往的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提倡经济自由化发展,放松了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通向人类社会繁荣

的唯一道路,然而强有力的事实证明,缺乏有效约束的市场

经济和盲目自信的资本主义给社会带来的弊端远远多于好处。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经济学家保罗·若里翁提醒人们,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它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就像是一台没有方向的机器。

几十年以来,美国全国上下一直依靠房地产贷款、汽车贷款、学生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等方式来刺激经济。这种模式尽管在有限的时期内促进了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

快速发展,但是长期放任自由的市场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次贷危机的发生。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汉斯乌尔里希·韦勒一针见血的指出,尽管此次危机并没有像1929年和1930年全球经济危机那样严重,实体经济依然运转,但金融行业完全摆脱了法律法规框架的束缚,解放、自由、没有法规。[9]随着房地产泡沫和次级债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恶化演变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危机。随后因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精英采取了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当措施,引发了美国民众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广泛质疑,进而导致了严重的国内政治危机。墨西哥前驻华大使塞尔希奥·雷·洛佩斯明确的指出,目前的经济危机是政治危机的必然产物,从根本上说是缺乏约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所造成的。[10]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与社会动荡不安的事实证

明了新自由主义市场自由化是完全错误的经济理论。

在国际政治、经济持续动荡的大背景下,一直推崇自由

主义市场观念的埃及也同样面临着经济、社会等等各种矛盾。而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前任政权领导下的埃及民众还紧紧地跟着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步伐前进。埃及前外交部长助理、阿拉伯投资者联盟主席贾迈勒·卜尤米说,自2009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欧债危机和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和市场崩溃,美国这一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实体恰恰印证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失败。[15]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目前处于日益衰退的时期,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样代表新自由主义的一些国际机构,也正处于非常严重的危机之中。如今人们对这些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机构普遍丧失了以往的信心。

四、人类还有其他的选择,当今资本主义面临被取代的挑战

遭遇金融危机“大衰退”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将进行改头换面。塞尔希奥认为目前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调整阶段,通过调整和自我完善可以恢复生机,并不认为目前这场危机就是新自由主义学说的坟墓。[10]曾经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担任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的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称,如今的资本主义就像是汽车发动机出了一点儿故障,只需要实施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改革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用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西方世界的个别政治领导人提出了“资本主义改良论”。英国首相卡梅伦就率先呼吁西方各国创造“负

责任的资本主义”,他对改革后新型资本主义的首要构想就是“社会责任”。哈佛大学(Harvard)查尔斯·W·艾略特大学教授认为,当代经济中最需要改革的,并非资本主义色彩最浓的部分,而是资本主义色彩最淡的部分——也就是与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相关的领域。[12]

前任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别无选择。”按照她的意思来说,当今的人类社会除了接受资本主义制度之外没有其他更适合的选择。然而十几年已经过去了,那些曾经发表言论说世界历史将会以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胜利而告终的人们,面对现在金融危机的困境,还有几个人能够继续对资本主义保持乐观的态度?

在世界资本主义让西方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时,社会主义却帮助中国从容地应对了这场金融危机,将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控制在了最低程度,保持了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稳定。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的经济有一定的割裂,中国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制度,中国的经济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增长。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并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

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任务。通过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牢固地确立了它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改革与发展、结构与效率、计划与市场的平衡,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马丁·雅克看来,现在的中国不同以前的旧社会,已经是当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榜样,而曾经令西方国家一直追捧的“华盛顿共识”则早就已经被抛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所高级研究员凯利·布朗认为,从1978年以来,中国在帮助国内人口摆脱贫困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很多方面的突出表现都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与借鉴的。埃及前外交部长助理卜尤米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发展中国家,埃及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都应该向中国学习。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快速发展的先河,这一点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南部国家都是非常鼓舞的。[11]在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看来,中国领导人成功领导了13亿人口从中央集权的苏联式计划经济向有活力的开放式经济转变的浩大工程,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世界各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

展长河中的崭新社会形态,其产生和发展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指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方向,体现着人类的美好未来。

五、结语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自16世纪开始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西方政治、经济、学术界人士主要是探讨金融、财政、福利等政策方面的改良。但是在后危机时代,已经延伸到剖析“新自由主义”的深刻缺陷以及中产阶级命运、民主政治困境等资本主义制度核心要素问题。这充分的表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求变革、脱困自救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暴露出了西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但是,我们应该首先看到,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会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必然取得胜利的历史趋势,但是又告诫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者们:“无论哪一个社会,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3]在这样的历史规律下,我们既不能动摇“两个必然”的信念,丧失对当今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根本把握,同时也绝对不能忽视“两个决不会”,天真的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真的就走入了死胡同。我们只有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一方面积极吸收和借鉴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肯定性”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自觉

抵制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昂首阔步的前行,进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再次走向复兴。

西方思想家经典著作选读

西方思想家经典著作选读 物理09—5 朱志伟 10094674

浅析黑格尔法哲学 【摘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在晚年完成的法哲学思想体系,不仅是对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完善,也是近代法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作为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对政治、法律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在理论上的深刻性,逻辑上的严密性都远远超出了一般法学家。因此,他在政治、法律哲学上的贡献是重大的,甚至有人说,不了解他的政治、法律哲学,就不能透彻理解他的思辨哲学。[ 《黑格尔政治著作选》作者:(德)黑格尔著,薛华译者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自由意志理念 黑格尔所著的《法哲学原理》是他担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出版的,这也是他晚年在柏林任教期间唯一的著作。他主要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发。遭到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人批判,称其为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把哲学应用来替反动的普鲁士政府服务”等等。对于这些批判,我们应该站在哲学思辨的高度去审视,不能人云亦云。本文拟对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以及法哲学在其哲学体系、对法的定义、法哲学的具体思想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 黑格尔的法哲学包含了三大部分,即抽象的法、道德、伦理。这三个部分都是特定的法或者权利在不同形式上和阶段上自由的体现,较高的阶段比前一阶段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意志自由贯穿着其整个法哲学体系。抽象法阶段只有抽象形式的自由;道德阶段便有了主观的自由;而伦理阶段是抽象法与道德法的真理与统一,也就是说意志自由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实现的阶段。[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7] 所以,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关于人类自由的系统化学说。 黑格尔认为,法及其法哲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有自己的特定范畴和完整的体系。这些内容包括:抽象法、道德法、伦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世界历史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思想。 另外,黑格尔的法哲学将法分为自然法和实在法,并将法和法律加以区分。实定法是指现实中存在的法,包括习惯法(主观的和偶然的被知道的法)、判例法(法官定法)、引证法(法学家著作)、制定法(立法法)[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218至220],又根据其适用的范围分为国家法(国内法)和国际法。自然法是指应然法或者法的原理,又被成为“哲学上的法”。由于黑格尔着重从哲学的层面研究法,并将他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对法的分析,因此他的法哲学研究重点不是放在实然法上,而是放在应然法上。他的法哲学研究更具有思辨性,但又不仅有思辨而不关涉现实的操作。无论从哲学还是法学的角度来看,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一书都是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 二、法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关系

最经典总结-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专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考查的重点:一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政策及特点,特别是产生的影响。二是本专题多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考查政府如何发挥发展经济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三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并与苏联经济模式进行比较,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提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基本矛盾、供需失衡、自由放任、国际关系恶化、法西斯主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基本矛盾__,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__分期付款__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时任总统胡佛的__自由放任__政策加剧了危机。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实行__货币贬值__,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__民主制度__摇摇欲坠。 〔跟踪训练〕 1.(2018·泸州三模)根据查尔斯·斯帕尔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这一现象表明(D) A.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危机B.阶级对立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C.追逐财富成为时人普遍愿望D.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 【解析】根据“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可知,美国贫富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D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贫富悬殊严重,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时人普遍愿望”,排除C项。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生产关系调整 1.背景 (1)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时任总统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__全国工业复兴法__》,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生产。 (4)实行社会救济和__以工代赈__。 3.主要特点 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全面干预__。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__生产关系__进行的局部调整。 5.影响 (1)积极——直接影响: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祝立子:西方思想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TRS_Editor P{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2;font-family:宋 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欧洲东部地区的民主化、苏联的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逐渐陷入低谷。美国的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之人》中提出“历史终结论”。陶醉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与资本主义胜利的喜悦中,西方人士高呼:马克思主义死了,共产主义死了!资本主义万岁,市场经济万岁!然而,还未等到他们的欢呼声音落下,刚刚步入21世纪,就爆发了全球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 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2)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1)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2)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①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②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3)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表面是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考点: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人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识记;易考选择题)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考点: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1)危机对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_以斯密悖论为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242011 尽管库恩认为范式不适用于经济学,因为经济学不能算是科学,它缺少常规科学所要求的公理化形式或范式[1]161,但是,经济学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剑桥学派边际革命、现代凯恩斯主义、供应学派、货币主义、新古典综合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制度经济学等纷繁复杂的演变,经济学已经有了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的经济信念、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据此,我们可将经济学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包括自由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学)两大范式。 一、概念界定 (一)范式概念的界定 范式(paradigm)一词源于希腊文,有“共同显示”之意,据此引伸出模式、模型、范例、规范等意思。库恩对范式做过各种不同的表述。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对库恩的范式概念作了系统的考察,他从《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列举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并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比如“把握世界的理论框架”、“整理现象的方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比如“共同体共同使用的成功事例”、“共同体内部的一致意见”、“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使用的成规”;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比如“科学研究不可缺的事例”;“一种科学成就,它为共同体规定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和采用什么方法”、“它是科学共同体进一步展开活动的基础”[2]171-174。库恩曾说:“不幸我走的太远了,把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得太广了,竟包括集团所共有的全部成规了。”[3]313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库恩在《再论范式》中写道:“不管范式一词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多少用法,但还是可以把它们分成两个集合,范式的一种意义是综合的,它包括了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全部成规,另一种意义是把其中特别重要的成规抽取出来,成为前者的一个子集。”[4]在这里,库恩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范式这一概念作了澄清。所以笔者认为,范式就是专业共同体或者由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一整套信念、价值技术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界定 对于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其主要观点有:张青松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就应该是对商品经济现象的最高概括”[5]。林岗、张宇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入手,揭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特征并分析了其“产权范式”[6]。孟捷从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入手,提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式”[7],这里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的是“资源配置方式”。肖殿荒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整个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用以揭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和从属关系,因此可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 —— —以斯密悖论为例 黄寅跃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它们有着不同的概念与理论范畴以及相关的准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从建国以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开始全面影响中国,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具有其科学的意义,但问题也十分突出。客观分析比较经济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借鉴吸收各自的科学成分,对于构建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斯密悖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1)24-0001-03 作者简介:黄寅跃(1986-),男,广东南海人,东华大学(上海201620)人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法制。 收稿日期:2011-10-08

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危机 2013-07-05 15:08《江苏社会科学》任铃 字号: 在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根植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总体危机。面对总体危机,单一向度的批判是远远不够的。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总体危机理论,需要的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总体性批判的有效工具。 一、当代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历史画面 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资本主义面临的诸多危机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使得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得迅速和充分,其不合理性也越是暴露得明显和全面。因此,资本主义危机的范围和程度是同资本主义发展的范围和水平高度相关的。当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历经数百年之后进入的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通过全面的、整体性的危机表现出来。 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前后相继、相互交织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总体危机最先在经济领域爆发,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爆发首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常伴常随的现象。纵观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具体展开形式在科技革命中演变的结果,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这些矛盾本身也就构成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的机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和工人贫困直接引发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而根源于私有制的人的异化则导致人的精神阵地的失守。最

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科技经济市场 1引言 500年至1500年,经济的年增长只有0.1%,在1000年的漫长岁月中,产出只增长了3倍,而18世纪的英国却取得了10倍于过去的增长率。这一现象第一次让人兴奋不已,古典经济学家们首先探讨了经济增长问题,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是由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主要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核心工作,他们是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杰出前驱,斯密强调劳动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李嘉图则强调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马尔萨斯则强调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他们的研究视野都被局限在识别影响增长的因素和说明决定经济增长过程的机制上。 哈罗德1939年发表的《关于动态理论的一篇论文》和1948年出版的《走向动态经济学》,提出了经济学界的第一个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使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1946-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发表了二篇有关经济增长的论文。哈罗德和多马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既是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又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起点,从而标志着主流经济学开始将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作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2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开始 1870年以后,经济学主流关注的重点从供给转向了需求,经济增长的研究已远离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哈罗德-多马则开创了主流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复兴。 现代经济学的增长模型是建立在Harrod(1939)和Domar (1946)的基础上,按照Harrod-Domar模型,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决定全社会投资水平的储蓄率和反映生产效率的资本-产出比率。由于假设前提的局限,在他们的模型中,资本和劳动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很难实现,即经济长期均衡增长呈现出“刀刃”特征。但Harrod-Domar模型标志了经济学界运用数理经济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开始,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革命:他对资本积累和劳动就业的研究,对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资本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所必须依赖的两大要素,显然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一模型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也是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起点,同时,它也是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进程的出发点。 Harrod-Domar模型强调物质资本的增长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意义。这是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率的起点,模型中四个外生的参数:资本-产出比、储蓄率、技术进步的速度和人口增长率,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将这四个外生变量内生化而进行的。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准 索罗在Harrod-Domar模型的基础上新引进了三个假设:(1)总 量生产函数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样具有新古典性质;(2)劳动和资本这二种生产要素在任何时刻都处于供求均衡状态;(3)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在此基础上索罗于1956年发表的论文《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成了近半个世纪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研究的基准点:(1)自索罗模型开始,新古典生产函数就成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标准的总量生产函数;(2)在索罗模型的影响下,整个经济时刻都处于动态一般均衡状态成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中的通则;(3)索罗模型将给定人们掌握的技术下的劳动生产率内生化,于是在其模型中引入了那个著名的代表技术水平的变量A;(4)索罗模型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确立了一个思想传统:它使经济增长理论变成了完全从供给方面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源;(5)在索罗模型的影响下,主流经济增长模型都以自己的长期增长稳态来解释形成“卡尔多稳态”的原因。 罗索模型通过假设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解决了Harrod-Domar模型中的“刀刃”问题,但它却不能解决没有外生给定技术进步时产生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此外模型中的储蓄率也不是通过个人动态最优化行为内生决定的,更为紧要是的它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许多问题却不能解决经济增长本身!索罗模型的缺陷激发了经济学家们构造经济增长数学模型的冲动。其中,拉姆齐模型通过变分法解决了消费都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有效折中,解决了最优化的储蓄、生产和消费的时间路径,沿着这条思路的研究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卡斯和库普曼斯在1965年作出的贡献:他们将拉姆齐的消费都最优化理论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而使新古典模型达到了最完美的程度。 4将储蓄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考虑消费者的最优化决策行为,而是假设储蓄是产出的固定比例,并且是外生给定的,从而使这个模型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于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将资本内生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将储蓄率内生化。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第二步内生化不仅导致了拉齐姆-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无限斯界模型)的产生,而且也导致了戴蒙德的世代交替模型的诞生。 按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储蓄内生化,首要条件是建立附有对时间的主观帖现率的新古典的效用函数,在个人效用函数最大化分析中,重要问题之一是决策的时间范围,即决策的个人是将未来无限长时间中的效用最大化,还是仅仅将自己有限的一生的时间内进行效用的最大化,以前一种时间假定为条件建立的经济模型被称为“无限期界模型”(Infinite Horizon M odel)以后一种时间假设为条件建立的模型被称为“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 odel)。 拉姆齐以数学模型论证了最优消费行为下,一国储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Ramsey,1928),但由于当时经济数学工具的限制,拉姆齐推导出的其实是每个时点上的最优储蓄,而没有依据基本的效用函数指出整个未来时期中最优消费和最优储蓄的动 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佘时飞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在哈罗德-多马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基础上,索罗将资本进行了内生化,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和戴蒙德则将储蓄进行了内生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此后沿着内生化方向,出现了大量的文献,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内生化将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主导方向,本文将对这一方向的发展作一个较为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内生增长 经济研究 趦趻 2009年第8期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9世纪西方社会学思想家综述 1、孔德( Auguste Comte,1798-1857年)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 思想背景:18世纪末进步哲学特别是杜尔哥与孔多塞的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特别是亚当.斯密和萨伊等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圣西门、康德、笛卡儿、孟德斯鸠、休谟的思想;孔狄亚克和“观念学派”以及牛顿自然科学的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重整社会秩序的希望在于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人道教,这是社会学的任务。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三个阶段。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方法。 2、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年) 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共产党宣言》(184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资本论》(三卷,1867,1885,1894年) 思想背景:德国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法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派的思想;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思想;莱布尼茨的发展思想和康德的冲突中心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等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类学思想。 主要学术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一切关系和形态变化的基础;阶级利益和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历史既是人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是经济异化的典型形式和高级阶段;法律、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思想的根源在于倡导者的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过四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每一种方式都是它先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对抗的产物,人类社会的最后阶段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后建立的共产主义。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和秘密,提出商品价值的唯一来源是人的劳动。 3、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 代表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42年),《社会静力学》(1850年),《进化的假说》(1852年),《心理学原则》(1855年),《第一项原则》(1862年), 《生物学原理》(1867年),《社会学研究》(1873年) 思想背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汉密尔顿关于哲学方法的思想;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中发展假想的思想,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赫胥黎的

西方经济学第7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七章 1.试比较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又被称作“孤立市场”的分析方法。马歇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市场运作的因素很多,为使分析简化,应该采取“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孤立分析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待到所有的商品价格和供求问题分析完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便能够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正确结论。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某一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做是它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假定不变,这些不变的价格仅仅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其结论是,该市场的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但是,局部均衡分析虽然可以揭示商品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一般关系,却也显得过于简单化,它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系中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较为复杂的情形。在市场体系中,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且也要受到其他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供求状况及价格的影响。所以,根据局部均衡分析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问题。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出现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应用埃奇沃斯盒式图解释某一点如何表示两个消费者购买的市场产品组合。 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每一点都代表两个消费者的市场产品的组合。从原点O1沿底部横轴向右和沿左面纵轴向上(如箭头所示)为甲所持有的产品;从原点O2沿上面横轴向左和沿右面纵轴向下(如箭头所示)为乙所持有的产品。例如,A点表示食品和布的初始分配。沿底部横轴从左向右,可以看到甲有7单位食品,沿左面纵轴向上看,又看到他有1单位布。这样,对于甲来说,A点代表他持有的7单位食品(7F)和1单位布(1C),其余的3单位食品(3F)和5单位布(5C)则为乙所持有。从图上查看乙持有产品的情况,则是沿上面的横轴向左看和沿右面的纵轴向下看,同样可以发现在A点乙持有3单位食品和5单位布。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到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股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法人资本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资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主要表现有: 1、职工参与决策 2、终身雇佣 3、职工持股 4、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市场调节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者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频繁发生,危 机突发性显著。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3、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 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凡是和方法。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 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 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当代资本主义的噩梦开始了——读《资本的终结》有感

当代资本主义的噩梦开始了——读《资本的终结》有感 现今的学术专著多如牛毛,值得一读的却凤毛麟角。然而,有一本关于资本主义未来命运的书,却值得大家花点时间去阅读。这本书的名字叫:《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的经济学》(注1)。“终结”加“大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什么意思?就是说,这本书是分析预测资本主义命运的专著,而且是写给21世纪大众看的专著。全书虽然重在理论分析,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G R O U N D B R E A K I N G . C N — 卢映西教授这样评价《资本的终结》(注2): ——“这是一本立足当代现实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著作,深入浅出地勾画了资本主义的整个生命历程:‘资本主义制度从16世纪在欧洲起源,19世纪称霸全世界,到了21世纪,已经开始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了。’(第201页)资本主义目前的‘这一次’到底怎么不一样?《资本的终结》明确告诉大家,这一次是资本主义的终场演出,没有续集!”——“不掉书袋,只讲常识,让所有违背常识的‘宏大叙事’相形见绌”。 ——“《资本的终结》现在就来揭开谜底,确实有点振聋发聩。更大的麻烦还在于,这本书会让人们蓦然惊觉,原来我们正处于资本主义即将失败,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已经失败

的当口,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完全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过,这正是此书浅易行文风格背后蕴涵的深意:只有认清我们面对的困境,才有可能丢掉幻想,重新上路。” 卢映西的思想和文风历来一针见血,她的评价十分中肯,非常到位。很多人喜欢听“讲故事”,却不喜欢听“讲道理”。《资本的终结》把道理写的如此深入浅出,读者一定会从阅读中获得海量信息和巨大收获,我就不一一点评了。在这里,我想为读者提供一点相关的背景故事,从另一个侧面或能增加对本书的了解。 李民骐老师,美国犹他大学经济学教授;张耀祖老师,著名的左翼学者。二位我都曾有过交流,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不仅有着理论上的深刻性,更有着经验把握上的精准性(“精准”是现在流行的说法,我借用一下)。尤其是李民琪教授,他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危机内在逻辑的分析和挖掘,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相比李民骐教授的深刻,张耀祖似乎更有“左翼活动家”的气质。所谓“活动家”,没别的意思,是指在我的印象里,张老师重视底层的经验调查,对基层生活有着非常深入的体验。 许准博士和齐昊博士都是人民大学的青年教师,我素未谋面。记得去年在西南财大召开政治经济学年会,齐昊博士有一个发言,题目是《国有企业是增长之咒吗》。学界都知道,国企效率问题,除了唠叨其低效率的故事可以不断重复之

经济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关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许多学者对于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很多领域,Michael Hoel 和Tor Iversen(2002)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强制保险和非强制保险下人们的行为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了在某些领域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的必要性。William R Johnson(1977)对强制保险下的逆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科学合理的强制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经济效率。Adam Whitmore(2000)建议将强制保险制度引入环境保护中,实行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以化解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气候改变的风险。 国外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Michael G. Faure LL.M(Netherlands)(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进行了研究。他在研究中阐述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对现行强制责任保险的两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强制责任保险政策的制定者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时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二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能够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在他看来,这些争论表明了现在强制责任保险发展的一个趋势:即从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向强制第一责任保险转变。 Michael(2004)教授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对市场给予一定的干涉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在此基础上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功能、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强制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逆选择等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Paul Bou-Habi(University of Essex)(2006)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强制责任保险的作用作了阐述。他认为,适当的强制责任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他不赞同“家长式的强制保险”,而是提倡“非家长式”的强制保险(NPCI),只有这样才能让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走出困境。 Tony Sheldon(2003)认为,现行的强制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太小,强制责任保险应该扩大保障范围,只有在某些关键领域和高风险领域实施相应的强制责任保险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国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来看,发达国家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对比较成熟,一般都有多个成功实施的强制责任保险险种,并且在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经验,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运作模式,这

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总结 篇一:中西方主要思想家 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 A古希腊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二世纪 希腊哲学特点:1.非宗教的精神,2.思辨的精神。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创始人)。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约前500,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 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与留基波并称原子说创始人)。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逍遥学

派创始人)。 b罗马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五世纪 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 塞涅卡(LuciusAnnaeusseneca,约前4-后65,古罗马哲学家、戏剧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爱比克泰德(epiktetos,约66-?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 琉善(Loukianos,约125-约192,一译卢奇安,古希腊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 ②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时期:公元五世纪——十四世纪末 安瑟伦(Anselmus,1033-1109,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实在论主要代表,有“最后一个教父和第 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或1206或 1207-1280,中世纪德意志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天主教多明我会僧侣)。 罗吉尔·培根(Rogerbacon,约1214-约1292,英国思想家,实验科学的先驱者)。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6-1274,中世纪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9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二者的关键区别可以从它们的定义中体现出来: (1)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可以看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不相同。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答:瓦尔拉斯为说明每个市场价格是怎样逐渐地调整到使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能够相等,从而实现一般均衡而提出了“拍卖者假设”。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则经济体系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而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现行价格不是均衡价格,交易就有可能在“错误”的价格水平上进行,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法实现一般均衡。为避免上述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拍卖人”,他的作用是在市场上高声喊出某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然后进行交易,不断调整修正,一直到达到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为止。这个虚构的拍卖人,有时被称为“瓦尔拉斯式的拍卖人”,是达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摸索过程的一部分。 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设”要有以下四个基本假设前提条件: (1)经济系统中有一个作为信息中心和价格制定者的拍卖者,根据市场供求变化逐步调整价格体系,直到各市场供求都达到均衡。 (2)价格变化只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存在其他任何限制价格变动的非经济因素。 (3)市场上所有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不知道其他信息,只是单纯地根据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4)市场上所有的交换行为都要等到“拍卖者”制订的价格体系调整到均衡价格以后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将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着手,描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上,论述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关键字】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展取代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然而,时至今日,资本主义并没有灭亡,还在发展。它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和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等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变化等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关系方面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在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不再亲自经营企业,而是依靠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性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在政治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又有新的拓展,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这些新的变化是很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