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北海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考察组

[ 字体:大中小]

根据市委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精神,加快把北海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组成考察组于2008年12月下旬,对张家界市发展旅游产业情况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了张家界部分景点景区,并与张家界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以及政府发展研究室、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成功经验令我们深受启发,值得北海学习和借鉴,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很丰富,是全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目前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全国首批“5A”风景区等四块金字招牌,全市拥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3个,其中5A级1个、4A级8个;旅游宾馆420家,其中星级宾馆69家;旅馆床位5万张,其中星级宾馆1.41万张;旅行社67家,其中国际社21家;持证导游员3775人,其中外语导游137人;旅游运输公司14家,车辆1018辆。2007年,张家界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7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3%。2008年虽然遭受冰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创,全市接待游客仍达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5亿元。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大庸市,因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全市总人口162.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29万人,建成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成立才20年的年轻城市,在张家界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共同努力下,张家界市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和湖南旅游的龙头,并呈现出不断加快发展的势头。

二、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学习考察了解到,张家界市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其中有四个方面很值得我市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运行高效的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是张家界市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该市专门设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的市旅游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宣传、旅游、交通、工商、税务、卫生、建设、规划、环保、林业、物价、统计、安监、广电、公安、交警、消防及各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旅游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旅游工作例会制度,重点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协调成员单位关系、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不断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产业经营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经营模式,是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最大的成功秘诀。该市对旅游景区实施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使景区经营单位和企业逐步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

理科学,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政府则及时地转换角色和转变职能,主要是控制核心资源,承担规划、监管、保护、引导等方面的责任,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引导企业进行投资经营。较好地解决了景区景点建设所需的庞大资金问题和景区景点管理效益最大化问题。该市的黄龙洞、九天洞、茅岩河、宝峰湖、天门山等景点,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国内外企业投资建立起来的。

(三)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精品景点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不断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产品,以旅游为龙头做大做强产业链,是张家界市保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举措。该市顺应旅游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不断拓展旅游市场,优化市内精品旅游线路,与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景区景点进行对接,设计、开发和组合多品种旅游线路,丰富和延伸精品旅游的景观,提高市场占有率。有以生态自然之旅、探险科考之旅、民俗风情之旅、体育健身之旅、宗教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红色之旅、农耕文化之旅等多条市内、省内、国内精品旅游线路。同时,确立了围绕旅游,调整农业、振兴工业、搞活商贸、繁荣文化、建好城市的发展思路,努力拉长旅游产业链。全市农业建成一批休闲项目;工业形成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城区建设打造旅游核心服务区;文化旅游项目异军突起;旅行社业、酒店业、文化娱乐业长足发展。目前旅游门票收入是建市之初的85倍,但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却从45.4%下降到12.1%。

(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促销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品牌宣传促销力度,是张家界市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致胜的重要法宝。该市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效果。采取政府加企业的模式先后成功举办了11届国际森林保护节,此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100个节庆活动之一;成功举办了“1999穿越天门”特技飞行表演、“2006俄罗斯空军表演”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促销活动。政府每年安排充足的促销经费,并引导企业出资,利用大报大台、大社大片,长期大密度的进行宣传促销。邀请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演出,推荐了14篇(幅)张家界题材文章和图片进入到中小学教材,实现景区风光全天候网上在线直播。这些活动使张家界蜚声海内外。在拓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上也明确了主攻方向,国内市场主要是巩固华南、华东、中南市场,发展华北、东北、西南市场,开拓西北市场;国际市场主要是巩固亚洲市场,重点是日、韩、港、澳、台、东盟等市场,发展俄罗斯市场,努力开拓欧美等市场。

三、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张家界市的考察学习,我们认为,把北海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条件优越、机遇良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一)理顺体制机制,实现有序管理。旅游管理机构庞杂、职能重叠、关系不顺,是当前制约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历年来,我市相继成立了许多旅游管理机构和企业,如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旅游局、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北海旅游集团公司、各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银滩、涠洲岛、星岛湖)以及各种类型的企业等,这些机构在不同的阶段对促进北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现在这些机构在履行职能时已远远无法达到当初成立时所设计的目标要求,而且还相互掣肘,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下降。可见,精简机构、理顺关系、转变职能、优化机制,是当前北海旅游管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保证北海旅游产业实现有序协调持续发展最根本的举措。建议市委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开展充分调研,设计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管理机构体系和管理机制,以实现北海旅游产业低成本管理,高效率运行。

(二)引进先进经营模式,创新资产运营机制。北海发展旅游有优越的条件,近十几年来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北海旅游也确实“名声在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可否认,北海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太慢了,有舆论评价北海“有旅游,无产业”,可

谓一针见血。其原因是经营模式陈旧。北海旅游景区景点是政府建、政府管,投资力不从心,管理运行效率低。建议按照北海办大学的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借鉴张家界市的做法,引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经营模式,实现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转变政府部门职能,退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者和经营者的角色,做好规划、监管、保护、引导等工作,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进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北海旅游景区景点。企业作为投资者,其效益主要体现在门票收入和其它经营收入;政府作为资产拥有者,其效益则通过税收来实现。如此,多年来困扰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市场营销问题、经营管理效益问题等等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突破交通瓶颈,开展区域合作。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产品共推、客源互送,是当前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北海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与国内外各旅游城市开展区域合作,变旅游“末梢”为旅游“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休闲旅游中心城市。据调查,制约北海与市外各旅游城市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建议设法争取铁道部门和交通部门对北海发展的支持,将南宁到桂林、南宁到百色、南宁到张家界、南宁到成都、南宁到西安等列车延长到北海;开辟北海到东北、西北主要大城市的空中航线。

(四)打造精品景区景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北海虽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接待游客人数和实现旅游收入只相当于张家界市的三分之一,可见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北海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银滩和涠洲岛为龙头,打造突出“海、滩、岛、湖、山、水、林”特色的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建议委托国内外涉旅策划知名企业和策划大师对北海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全面规划,精心包装,力争在近几年内打造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景区景点。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考察报告 北海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考察组 [ 字体:大中小] 根据市委关于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决定精神,加快把北海培育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组成考察组于2008年12月下旬,对张家界市发展旅游产业情况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了张家界部分景点景区,并与张家界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以及政府发展研究室、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成功经验令我们深受启发,值得北海学习和借鉴,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很丰富,是全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目前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全国首批“5A”风景区等四块金字招牌,全市拥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3个,其中5A级1个、4A级8个;旅游宾馆420家,其中星级宾馆69家;旅馆床位5万张,其中星级宾馆1.41万张;旅行社67家,其中国际社21家;持证导游员3775人,其中外语导游137人;旅游运输公司14家,车辆1018辆。2007年,张家界市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7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旅游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3%。2008年虽然遭受冰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创,全市接待游客仍达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5亿元。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大庸市,因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全市总人口162.3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29万人,建成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成立才20年的年轻城市,在张家界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共同努力下,张家界市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和湖南旅游的龙头,并呈现出不断加快发展的势头。 二、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学习考察了解到,张家界市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其中有四个方面很值得我市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运行高效的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理顺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是张家界市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该市专门设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的市旅游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宣传、旅游、交通、工商、税务、卫生、建设、规划、环保、林业、物价、统计、安监、广电、公安、交警、消防及各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旅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旅游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旅游工作例会制度,重点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协调成员单位关系、解决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不断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产业经营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经营模式,是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最大的成功秘诀。该市对旅游景区实施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使景区经营单位和企业逐步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考察报告 精品

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考察报告 第一章 本次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考察工作具体由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和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共派员五人参团,公司副总经理王锦平同志任本次考察团团长;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共派员二人参团。 台湾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937公里,1号线中山高速公路起于基隆县止于高雄市,于1978年10月通车,是我国最早开通的高速公路。 考察团考察了古坑、清水、南投、泰安、关西、西湖六个服务区和宝山休息站(Rest Area)。对于清水服务区分别进行了白天和夜间的考察。在获取服务区较为完整资料的同时,参考借鉴了其他场所设计建设细节,完成了考察预定任务。本次考察的成果可以概括为:“眼界开阔,内心震动,理念提升,目标明确。” 表1.1考察服务区一览

第二章台湾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特点 第二章台湾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特点 从实际考察情况来看,台湾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理念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突出体现“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有服务区均要求结合地方特色,突出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规划和建设。服务区已经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中,较好地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两个目标。 与大陆类似,台湾服务设施分为服务区(Service Area)和停车区

(Rest Area,台湾称为休息站)两种类型。其中服务区一般设有卫生、餐饮、娱乐、休闲、超市、加油等较为完善的设施。而从现场调查来看,停车区的设施虽较为简单,但车辆仍按大型、小型分区停放。除厕所外,仅依托自动售卖机提供简单的零售服务。 从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规模来看,台湾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用地规模远远超过四川省现有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规模,建筑规模一般也大于四川省现有服务区。以下是本次考察的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规模统计一览表: 表2.1本次考察的台湾服务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规模统计一览表 和建筑面积。 目前四川省已建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遍为每对占地100亩左右(含加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主题教育期间,为切实发现当前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小切口”入手,针对旅游市场化这一主题开展了具体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现了一些旅游市场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市场化思维不够。思想解放、理念转变的进度还没有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相匹配,对旅游市场化经济规律研究不深、不透,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例如,今年花海仓促运营,前瞻性思维不强;赛事承办依然是财政出钱。二是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我区尚未出台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大多景区为政府指导运营,市场化思维不强,管理模式相对保守,产品的开发、包装和营销缺乏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不足。例如,xx温泉度假区两年才开工建设,景区营销主要靠政府。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少。特色住宿、特色餐饮、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少,体验性高、现代感强的旅游项目较少,易产生季节性旅游“低谷。例如,赛事期间“一房难求”,射击场、文化宫等体验性项目推进缓慢,滑雪、漂流属于季节性运营项目,不可四季持续性运营。四是市场化资源利用不充分。联动机制未建立,缺乏精品线路,区域游客资源挖掘不够,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少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特色不鲜明,现有景区都没有形成自身的旅游知识产权特征。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例如,与周边xx

等大景区建立了区域联盟,但实际动作少,联票还没出;全区还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到我区旅游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城区及周边县区居民,未对临省、市形成吸引力,旅游区域带动优势尚未发挥。五是市场化队伍建设不完善。专业旅游人才不足,旅游主责主业的意识不强,旅游参与度不高,深度聚焦旅游主导产业还不够。例如,我区旅发公司xx人、旅行社x人,队伍体系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全员营销”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各部门意见,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了加快我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对策措施,在此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全面深化“四项改革”。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专班制,健全旅游体制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发挥起旅游巡回法庭、派出所、旅游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目标责任改革方面,注重提升思想层面的责任意识,将旅游发展的主要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督办督察改革方面,坚持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进行现场督办。考核任用改革方面,调整考核体系,坚持以考核论英雄,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用人格局。 二是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市场化运营旅发公司,选聘旅发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高薪聘请有经验、有阅历的高素质

张家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中期成果 征求意见稿 (简缩本) 前言 受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担《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编制工作。自2008年12月以来,规划组先后完成了旅游资源现场考察、市场调查(国内游客2000份问卷,国际游客200份问卷)、以及针对旅游及相关管理部门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100余人的深度访谈等工作,于2009年8月初完成了规划的中期成果。中期成果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目标,以旅游地转型过渡的动力分析为起点,对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发展战略与目标、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与开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下是中期成果核心理念与内容框架,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以期能更好地编制完成规划,更有效地指导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 一、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与问题诊断 发展阶段与后续发展动力判断。张家界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波动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转型过渡阶段,此阶段旅游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将重新洗牌,旅游景区竞争更加激烈,目的地品牌形象竞争与区域中心地位竞争成为旅游地竞争的关键。为张家界吸引力增加正效应的形象改造、企业及其产品创新推动的产业集群成长、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增强等将成为加快张家界旅游转型过渡的关键动力。 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成就。经过三十年的旅游发展,张家界已经初步培育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基本建成符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物体系和传统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配套体系,累积了一套符合张家界市情的旅游发展经验,等等,这些将持续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 张家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旅游地转型过渡发展动力的需要,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仍显模糊。主要表现在对张家界资源价值内涵理解不清,营销卖点不明确;市场秩序混乱,知名度高,但美誉度不高;宣传口径不统一,系统宣传不足,宣传效率低;营销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考察报告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考察报告 -------------------------------------------------------------------------------- 作者:农业部渔业局肖放孙海文12-06 14:49:33 10月25日~30日,应台湾地区两岸渔业合作发展基金会邀请,农业部渔港建设考察团一行6人赴台调研渔港建设及管理情况。考察团先后对台北县淡水第二渔港、桃园县竹园渔港和宜兰县乌石渔港、大溪渔港、南方澳渔港以及高雄市前镇渔港4县(市)6座渔港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渔港建设及管理的情况,对比查找了两岸渔港建设的不同特点与差距,就今后加强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有关情况如下。 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概况 台湾渔业发达,目前渔业年产量130万吨,总产值近台1000亿元币(约合人民币250亿元),约占台湾地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总产值的30%。渔业经济以海洋捕捞业为主,有渔船2.7万艘。 台湾地区渔业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远洋渔业发达。台湾地区远洋渔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拖、围、钓等多种作业方式并举,产量产值占台湾地区渔业总量的50%以上,是台湾地区渔业的支柱产业,其鱿鱼、铕鱼等远洋产量居世界前列。二是渔船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台湾地区近海渔船多为玻璃钢材质,重量轻、阻力小、耐腐蚀、绝热性好、使用寿命长,远洋渔船设施先进,大都配备声纳、水平温度仪及船位监控等设备。三是渔业组织健全。台湾地区渔会、公会、协会、生产合作社等渔业组织种类众多,渔民、渔业企业、养殖户等都加入相应的渔业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民主、自治性强、工作高效,并有专门法律保障。 台湾地区渔港特点 台湾地区四面环海,海岸线1600公里,虽渔船不多,但渔港建设较好,渔港设施功能完善,在保证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时间早,布局密度大 台湾地区渔港建设自日据时代即已开始,上世纪7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渔港建设进入高峰,成为推动当时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上世纪90年代,综合考虑渔业资源变化、渔船技术改进等多种因素,台湾地区不再兴建新渔港,仅就原有渔港进行维护完善。近十年台湾地区渔港建设思路有了进一步调整,一些传统渔港逐步转向休闲渔港、乐活渔港,台湾地区渔港进入新一轮转型发展时期。目前,台湾地区共有渔港225处,其中海岸港107处,河道泻湖港19处,商港内渔业码头13处,离岛港86处,遍布台北县、宜兰县、高雄县、澎湖县等21个县(市),码头长度18.87万公尺,泊地面积898.5公顷,平均每7.1公里海岸线、120艘船就有1个渔港(我沿海地区平均每228公里、1900多艘船才有一座同类渔港)。 渔港分类明晰,港内设施齐全 台湾地区将渔港分为一类渔港和二类渔港。一类渔港为重点港,港内泊地面积在10万平方公尺以上,可停泊100吨级渔船100艘以上,陆上配有鱼市场和起卸码头,渔船补给、鱼货加工冷冻、船机修理保养等设施齐全,鱼货运输销售便利,渔港全年作业渔产量合计可达2万吨以上。一类渔港共9个,由台“渔业署”主管,土地和渔港产权属于“渔业署”。一类渔港以外的216个渔港均为二类渔港,由县市“政府”主管,土地和渔港产权属县市“政府”。 港内设施分为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和一般设施。基本设施由主管机关建设、维护和管理,包括堤岸防护、码头、水域、运输、航行辅助、公害防治、渔业通讯以及政府机关办公等设施。公共设施由主管机关建设,可委托当地渔会等团体管理、维护,主要包括鱼市场、船道、上架场、渔具整铺场、晒网场、卸鱼设备、渔民活动中心、渔民休憩等设施。一般设施由当地渔会或通过招投标建设、维护和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加油、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设施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兴县富民政府县长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温饱型、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是看到了旅游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濒临黄河,向东与山西省隔河相望,307国道穿境而过,是陕西通往华北、华东的桥头堡和东大门。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 8.3万,国土面积418平方公里,是陕西人口较少、面积最小,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也是革命老区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 4.33亿元,财政总收入257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5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7元。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始终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与开发煤炭资源并重的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并把旅游兴县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得到了全县上下广

泛认同。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怎样发展旅游产业?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首先,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其中第一大宝贵资源当属**石城。石城的特点,或者说宝贵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非常悠久。**石城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当时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县时为县治所在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是构造特别独特,全城皆由青石包砌而成。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得石城尽管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战火摧残。但城垣及城内布局仍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其蕴藏的珍贵价值正如专家所言:“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古代城防建筑中,以青石包砌的情况并不多见,**石城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延时之久和现状之完整都是全国鲜见的”。也正基于此,**石城201X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作为过去的县治所在地,石城虽然不大,但却“五脏俱全”,加之又始终兼有边防要塞的功能,因而在石城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边防要塞的军事文化以及封建官衙文化,还可以领略陕北的建筑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四是自然面貌雄伟而奇险。石城东临黄河,西北以石壑为堑,南有一条石径与现在的县城曲屈相连,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素有“铜**”之称。登上城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沟壑纵横、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一览无余。使人至此,无不为之感到一种强烈地震撼。黄河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二大宝贵资源。虽然黄河沿岸的县和市非常多,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能够发展旅游产业的却并不多。我县丁家湾乡拐上村沿黄河有一处地方叫做大同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xx年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 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AAA级旅游区2家,AA级旅游区3家,三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二星级餐馆2家,旅行社4家;评定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商业步行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 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xx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60.35万人,旅游总收入687.88万元,占GDP比重0.052%,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 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xx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xx年实 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 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加快苍马山、冠山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的开发进度,在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新、奇、特项目。苍马山旅游区的鸟语林打造为童话世界,鸟类王国;欢乐谷的飞行塔为国内第一台,过山车、欢乐风火轮、植物迷宫等为鲁苏北仅有。冠山风景旅游区的长春观道教文化、绿色文化、泉水文化都独具特色,“冠山仙境,福地洞天”更是充满康体休闲之韵味。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作为全市“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品牌是“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六月底开园。 xx年2月份与临沂客商签订冠山景区旅游开发协议书,目前,总投资已达6000万元。浙江森禾集团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2.5亿元建设森禾花卉旅游示范园区和临沭国际大酒店。启动红石湖景区开发,已拆迁60户,房屋还建和红石湖景区建设共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

论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论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是张家界立市之本。自开发旅游以来,已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初见端倪。本文针对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探讨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张家界市 张家界以旅游建市、兴市。1988年设市至今,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 2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境外游客15.15万人次,增长3.99倍,实现旅游收入9.46亿元,增长44.3%。12年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达2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已达27亿元。全市拥有旅行社50家,大小旅馆400多家,其中涉外星级宾馆31家,床位2.78 万张,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已达8万余人,第一、二、三产业的排序已实现三、二、一,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将近50%,已显示出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体现出旅游带动战略的巨大效应,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初见端倪。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旅游城市,张家界的经济建设已经步入了“第二次创业”的快车道。要“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以旅游为龙头,促进其持续发展,是张家界的必然选择。 1 张家界市旅游业持续发展障碍因子

1.1 发展旅游经济观念模糊 张家界建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目前,张家界市全民办旅游的气氛还不浓,合力还不够,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许多政策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旅游规划不严格,旅游投入不足,旅游企业体制不完善。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三个不适应”,即世界级的风景与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适应,世界级的风景区与相对落后的管理不适应,飞速发展的旅游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市民素质不相适应。 1.2 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张家界市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政出多门,各自为阵”。旅行社审批不严,尚有“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是一个旅行社”的状况存在;旅行社旅游报价偏低,旅游商品 价格混乱,游客意见大,投诉多;导游队伍鱼龙混杂,正规导游人才匿乏,野马导游泛滥,“乱讲、乱导、乱争、乱要”现象十分普遍;酒店宾馆行政管理不到位,旅游部门只管星级宾馆,大量的非星级宾馆还没有纳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对其经营旅游服务业的质量问题,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行政管理;旅游车辆车况较差,宰客狠,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管理失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严重损害了张家界市的旅游形象。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张家界的旅游发展多年,我们多数情况下以生产者的眼光来发展我们的旅游,我们一直是我们卖什么产品消费者就买什么产品。然而我们现代的市场营销已经发展到6p,4c,甚至14p等等。 根据这种情况,我将以旅游产品的流通渠道的几个基本点来看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现状.生处生产者,站在消费者角度,联系中间商来看张家界旅游发展。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作为来张家界旅游的旅游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旅游产品的。对于大部分来自于喧闹都市的消费者,他需要的是在酷似太极图的山水城市张家界独一无二的峰林中感受到大山村落里的袅袅炊烟,盖着青瓦的吊脚楼。特别是在从小在北上广特大城市生活的人,感受到张家界绝版风光和湘西独有的乡土气息。淳朴的乡亲,占山为王式的土苗山寨,映在心头乌龙山剿匪记中的感觉…经历过乡村生活现在的城里人更多带了怀旧,带对绝版张家界的向往… 其次,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的我们张家界的产品是如何的呢?我们的城市还是景区都是建了,在不符合张家界的风格,在拆了,又建……我们卖旅游商品到了个个可以建小屋的山腰和山头的景区山上,我们有了钱就把老木头拆掉建造了新式洋楼,我们的青瓦变成红瓦,我们的放着木头香气的墙变成了水泥森林…… 矛盾就此显现出来了,消费者所要消费的产品和我们作为张家界所生产的产品不一致。根据这一现状,作为以张家界市政府为龙头的生产者,应该如何做来提升产品整体价值。我们要明确产品整体价值

的几个层次,然后根据这些层次一一突破,进而生产出让旅游者满意的产品。产品的层次有如下方面以及对此张家界旅游产品可以改进之处。 ⑴、核心产品:张家界有着最绝版的石英石岩峰林地貌,张家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对于核心产品的价值是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指出:现代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工厂生产什么,而是在于他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什么内容。所以张家界旅游产品的突破口就在其他产品层次上做足功夫。 ⑵、形式产品:包括张家界的包装、品牌、质量、式样、特征等五个要素。张家界旅游包装我们一直通过营销策划一步步跟进并致力于打造张家界的品牌。我们也做过许多成功的营销策划比如飞机穿越天门等这都大大增加我们张家界的旅游品牌形象。至于张家界旅游的质量,政府一直检查旅游团队操作,旅游佣金收授、导游薪酬、旅行社服务网点管理、“一诚通”系统应用和导游执业行为,将针对旅游投诉情况重点检查张家界旅行社、每月将抽查部分旅行社等等,这些都促进张家界旅游质量的提高。另外,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也是必要的,导游直接代表张家界人们的形象。 ⑶、期望产品:旅游消费者来张家界,不仅只是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他们实质希望得到一些期望的产品,比如我们文化的东西,张家界本身就有良好的者方面的条件,所以作为生产者我们应该增加他们文化的东西。

关于温泉旅游考察报告

关于温泉旅游考察报告 广东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数量仅次于云南、西藏,居全国第三位。目前,全省发现温泉311处,已开发利用的有100多处,正式挂牌营业有65家温泉企业,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8家。除了海泉湾、碧水湾温泉度假村属国有企业外,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 广东温泉疗养历史悠久,发展旅游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97年恩平金山温泉开业,在国内首创室外自然泡浴,试营业一年共接待中外游客80万人次。1998年清新温矿泉、珠海御温泉相继开业,清新温矿泉创造了“旅游团队排队等候几小时泡温泉,卖票员工脸上的汗都顾不上擦”的火爆场面,御温泉则以温泉产业链深度延伸、品牌输出、人才培养以及个性化服务日臻成熟而成为温泉行业标杆。这些企业的成功,树立了温泉旅游开发的典范,迅速带动广东温泉旅

游业的规模发展,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室内温泉酒店集合体为主的第一代温泉开发模式发展到以观光娱乐、主题度假和综合开发等多形式的第二代温泉度假模式。目前,广东温泉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温泉大省,温泉旅游也因此成为广东旅游的四大品牌之一。 1、开发成本低廉,产业优势明显。 20 世纪末期,广东全面兴起温泉旅游的跨越发展,近百个大型温泉项目集中在2000年前后完成商业用地和部分温泉矿产资源的征用、出让法律手续,从而避开了200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约束。用地面积最大的是清新温矿泉度假村,占地平方公里,其次是海泉湾的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1000多亩。由于温泉露点多在郊外山坡地、洼地、海滩、河滩等人烟稀少地方,规模如此庞大的土地,当时征用的价格基本在每亩2万元左右,更有投资商同时长期租用周边大幅山坡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2.发展需求旺盛。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我省将依托交通*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 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高速公路*络日趋完善,我省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我省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是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办发〔2021〕41号),确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面临的挑战

赴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赴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根据曾书记在党委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旅游发达地区景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创新思路,4月14日至15日,办公室组织赴河南云台山进行实地考察。云台山景区与我们在旅游资源上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大家都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总结学习了好做法、好经验,启发了我单位开展旅游大开发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云台山的基本情况 云台山风景区具备优良的旅游资源。云台山位于河南省XX县境内,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我们着重考察了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等景点,云台山红石峡是云台山景点的精华,地貌特征很有特色,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被称之为“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是襄樊所不具备的。泉瀑峡、潭瀑峡两个峡谷与保康、南漳的山水有较大的相似。 云台山风景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云台山风景区是集世界地质公园和六个国字号(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较快。2011年,景区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门票收入3.7亿元,实现财税1.08亿元,占XX县财政收入的19.3%。云台山旅游的高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11年,XX县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税收达到2.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44.6%。 二、云台山景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我区旅游开发,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我区重点支柱的

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

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 8月13日至20日,按照我县与台合作发展总体安排,我县经贸文化参访团赴台,围绕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和学习。考察团成员先后参观考察了台湾故宫博物院、日月潭、阿里山风景区、太鲁阁峡谷公园等景点。这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不小,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启发很大,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一、台湾旅游业发展概况 台湾的旅游业是从1956年起开始发展起来的。近半个世纪来,依次经历了外国人来台观光、市民出岛观光和市民岛内观光三个重点发展阶段,现已实现入境旅游(“境”特指关境,下同)、出境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总体而言,台湾旅游入境游客接待量占全球出境游客人数的三成,观光收益约占全球观光收益的2.5%。目前,台湾正实施“二十一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打造“观光之岛”,争取一跃成为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各旅游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深耕旅游业”,以使台湾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耳目一新。 一是台湾当局重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旅游业被正式认定为一项产业。但是,台湾长期以来靠发展制造业支撑经济,旅游业实际上一直没能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

影响到旅游业的实际产业地位。近几年,随着制造业向岛外转移和经济的持续低迷,当局才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旅游业上面,扭转以往“以工业经济为帅”,改以“观光产业为主,使观光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出台了“振兴观光五大施政重点”,实施了“观光客倍增计划”。为此,当局制定了不少重点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是部门开发用力。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自然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变化多端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使得台湾象一座海上大公园,从清代开始便有“八景十二胜”之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或乐园如剑湖山、九族文化村等相继被开发出来。台湾还日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会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三是配套功能齐全。台湾旅行社成长的分水岭是当局1979年开放民众出境观光,并于次年开放台湾人民赴大陆观光,旅行社的数量迅速发展,业务经营范围更加扩大。台湾旅游饭店依规模与设备分为国际观光旅馆与一般观光旅馆。据说,台湾有国际观光旅馆近百家、客房几万间,一般观光旅馆几十家、客房3120间。旅馆业平均住房率在60%以上,总营业收入每年约有300--400多亿元台币,从业人员几万人。近十年来,台湾旅馆业朝向国际化发展,饭店等级不断提

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

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2016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

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海南、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一、各地旅游工作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1.各地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 海南三亚、琼海、海口三市和桂林市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成立了旅游发展总公司,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国际化旅游战略,旅游产业逐步从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为主转变。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三亚市1999 年提出“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 发展战略。2004 年以来,又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战略。海口市明确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确定5 年发展目标。桂林市提出“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海南省正在争取综合国际旅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推动海南旅游国际化。海口市相继出台《航空客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和《海口市旅行社奖励暂行办法》。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1998 年,桂林市先后投入30 多个亿对市内环城水系进行改造,成功开发出“两江四湖”夜游项目。海口市投资2 亿多与张艺谋合作开发了“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项目。 2.积极打造载体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一是突出品牌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建有南海海上观音像和南山寺。同时紧扣“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名句,推出福寿文化主题。引入“金玉观世音”等产品,更将我市的惠山泥人“大阿福” 作为福文化的重要代表引入景区。并建成“中国长寿泥塑艺术长廊” ,举办“中国民间泥塑艺术展”,将这一主题做大做深。桂林愚自乐园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时尚艺术公园,景区内陈列着47 个国家132位艺术家的200 多件艺术作品,建有专业的艺术创作室。 二是突出特色深入开发旅游产业。桂林市阳朔县利用优美的漓江山水和刘三姐传说,开发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琼海市充分利用博鳌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同时着力推出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和温泉游几大旅游品牌。三亚市在

小谈未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策略

提要:实施“旅游带动”是张家界自1988年建市以来至关重要的发展战略。从“八五计划”到“十五计划”的15年,张家界旅游带动战略分别经历了“旅游行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资源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等三个方面的重点,走过了旅游带动的“生成期——上升期——成长期”,实现了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统筹,旅游带动效应相当明显,因此“十一五”计划期间,要进一步延续这种效应,实施旅游纵深发展战略,把旅游带动推向“成熟期”,即实现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跃入小康社会,实现把张家界建成中外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 一、战略背景:不同时期的旅游带动战略对比 旅游是张家界“立市之本” 旅游带动战略不仅是“十一五”期间必须坚持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今后张家界市十到二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战略。 旅游带动战略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战略重点。 各时期旅游带动战略对比见表一: 张家界旅游业对其它产业带动效应日益明显。到2002年为止,张家界旅游影响和带动了79个行业发展,其中直接影响行业12个,间接影响47个行业,引致影响20个,旅游产业带动力系数达1.2519。同时,张家界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度的各项指标,在湘鄂渝黔边区的各地市中都名列前茅。 张家界已走过了旅游带动的“生成期——上升期——成长期”,实现了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统筹,旅游带动效应相当明显因此“十一五”计划期间,要进一步延续这种效应,着眼于旅游的“纵深发展”战略,把旅游带动推向“成熟期”。 二、战略思想——纵深质变 完成旅游自身的产业质变升级,积极诱发、引导、利用、扩张、膨胀和呈几何级数地放大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牵引,进一步增加旅游业对其它产业部门的影响广度,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贡献的力度,进一步增大旅游对社会事业的影响深度,真正实现“旅游立市——旅游强市——旅游富市”,让旅游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生活小康、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带动力量,带动张家界市全面进步。 三、战略目标——最终将张家界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通过实施旅游纵深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末,张家界要实现“一个跨越,四个突破”。“一个跨越”就是要跨越温饱状态,向小康社会迈进!“四个突破”经济增长要有所突破,力争在计划期末挤身全省前八位;财政增收有所突破,力争各个县区财政增收3000万元以上;农民增收有所突破,力争农民年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生态环境建设有所突破,森林覆盖率近70 %,自然环境得以全面保护。最终把张家界建成环境幽美、人民富足、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四、战略重点——完成旅游自身质变、推动经济纵深发展、促进社会跨入小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