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新整理)1月浙江自考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月浙江自考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月浙江自考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月浙江自考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烹饪化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52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溶液不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沸点上升

B.丁达尔现象

C.产生渗透压

D.蒸气压下降

2.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

A.苯和萘

B.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

C.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

D.乙烯和1-十八烯

3.下列化学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一氯甲烷

B.乙烯→乙烷

C.苯酚→三溴苯酚

D.丁醇→丁烯

4.下列化学式只代表一种物质分子的是( )

A.C3H8

B.C4H8

C.C8H10

D.C5H8

5.苯酚和甲醛起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发生的是(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聚合反应

D.缩聚反应

6.糊化后的淀粉又称( )

A.α-淀粉

B.β-淀粉

C.γ-淀粉

D.δ-淀粉

7.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 )

A.甘氨酸

B.谷氨酸

C.苯丙氨酸

D.丙氨酸

8.支链淀粉结构中主链与支链衔接处的化学键是( )

A.1,2-糖苷键

B.1,4-糖苷键

C.1,3-糖苷键

D.1,6-糖苷键

1

9.食品蛋白质的含氮量大约是( )

A.16%

B.6.25%

C.4%

D.1.6%

10.下列食品中,酸性食品是( )

A.菠菜

B.蛋类

C.豆类

D.苹果

11.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甾醇,统称为(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12.分散相的粒子直径在100nm以上的分散系是( )

A.粗分散系

B.真溶液

C.胶体分散系

D.分子分散系

13.反应方程式KOH+S→K2S+K2SO3+H2O经配平后的系数为( )

A.4、3、2、1、1

B.5、4、3、2、1

C.3、6、2、3、1

D.6、3、2、1、3

14.下列物质中,能水解产生糊精残基片断的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淀粉

D.纤维素

15.酶分子中与催化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 )

A.酶的必需基团

B.辅酶

C.辅基

D.底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6.化学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叫氧化。( )

1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S≤Q/T。( )

18.丙醛与丙酮的结构不同,但分子式相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 )

19.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可以为2价元素也可以为4价元素。( )

20.油脂贮存时间过久易发生老化。( )

21.水分活度就是含水量,代表着食物中含有水分的多少。( )

22.油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与水混合成乳状液。( )

23.含有羟基的有机物是醇类。( )

24.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

25.碳水化合物分子是若干个碳原子与一定比例的H2O分子组成的。( )

2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真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应该是____________。

27.在稀溶液中,酸和碱起中和反应生成1 molH2O时的热效应称为____________。

28.电解质溶液分成强电解质和____________。

29.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接成碳链,也可以连接成____________,因此有机物数目众多。

30.醛类物质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31.甘油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物质

CH3CH CHCHCH2CH3

CH3

名称为____________。

33.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维生素D属于____________维生素。

34.油脂是混合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35.油脂水解后,会使游离____________含量增加,从而使酸价升高。

36.碳水化合物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________,其有开链式和氧环式两种结构。

3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β-片层结构。

38.矿物质在原料中主要以____________和螯合物两种形式存在。

39.酶的化学本质是由____________构成。

40.烹饪原料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体相水和____________两种。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聚合反应

42.油脂的皂化

43.淀粉糊化

44.蛋白质变性作用

45.乳化剂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加成

47.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丙醛和丙酮溶液?

48.用热水处理淀粉可将淀粉分为哪两种?化学结构有何不同?

3

49.简述蛋白质变性的影响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10分)

50.油脂在反复油炸食物过程中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各对油脂品质有何影响?

4

2020—2021年新安徽省中考化学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安徽省2018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月考(一) -化学 学校:__ _ 姓名:__ _班级:__ _考号:_ _ 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榨取果汁 B.雕刻玉器 C.燃放烟 花 D.干冰升华 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 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 B.河虾 C.青菜 D.雪糕 3.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 量比是1︰1︰1 D.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 B.制取二氧化碳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测定溶液的pH 5.金属钛被誉为“未来金属”,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B.钛离子Ti3+中含有25个电子 C.钛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 D. 金属钛的化学式为Ti2 6.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7.2012 年11月20日,媒体报导了部分白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常见塑化剂DEHP属于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有关塑化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塑化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B.塑化剂属于有机化合物 C.塑化剂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9︰32 D.塑化剂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 8.下列是小可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 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A.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 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 也不能与水反应 10.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 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 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018年自考医学类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医学类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每小题1分) 1.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6、5.0、5.3、 6.7、 7.3。电泳时欲使其中4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该是(D) A.5.0 B.4.0 C.6.0 D.7.0 E.8.0 2.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B) A.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 500) B.马肝过氧化物酶(分子量247 500) C.肌红蛋白(分子量16 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5 700) E.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 3.蛋白质分子引起280nm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D) A.肽键 B.半胱氨酸的-SH基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色氨酸的吲哚环 E.组氨酸的咪唑环 4.含芳香环的氨基酸是(B) A.Lys B.Tyr C.Val D.Ile E.Asp 5.下列各类氨基酸中不含必需氨基酸的是(A) A.酸性氨基酸 B.含硫氨基酸 C.支链氨基酸 D.芳香族氨基酸 E.碱性氨基 6.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B)

A.黏度下降 B.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C.颜色反应减弱 D.溶解度增加 E.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B) A.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 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改变 C.辅基的脱落 D.蛋白质水解 E.以上都不是 8.以下哪一种氨基酸不具备不对称碳原子(A) A.甘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E.丙氨酸 9.下列有关蛋白质β折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E) A.β折叠结构为二级结构 B.肽单元折叠成锯齿状 C.β折叠结构的肽链较伸展 D.若干肽链骨架平行或反平行排列,链间靠氢键维系 E.以上都正确 10.可用于蛋白质定量的测定方法有(B) A.盐析法 B.紫外吸收法 C.层析法 D.透析法 E.以上都可以 11.镰状红细胞贫血病患者未发生改变的是(E) A.Hb的一级结构 B.Hb的基因 C.Hb的空间结构

【精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此题分值为25.00) 1.亚里士多德提倡()。(此题分值为1.00) 【A】.和谐教育(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本题思路: 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此题分值为1.00) 【A】.《文艺对话集》 【B】.《诗学》

【C】.《诗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判断力批判》 本题思路: 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此题分值为1.00) 【A】.“熏” 【B】.“浸” 【C】.“刺”(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提” 本题思路: 4.《局外人》的作者是()。(此题分值为1.00) 【A】.加缪(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B】.萨特 【C】.卡夫卡

【D】.昆德拉 本题思路: 5.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一观点的是()。(此题分值为1.00) 【A】.王国维 【B】.李泽厚 【C】.宗白华 【D】.朱光潜(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本题思路: 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此题分值为1.00) 【A】.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C】.消化系统 【D】.思维系统

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此题分值为1.00) 【A】.学习 【B】.工作 【C】.游戏(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D】.锻炼 本题思路: 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此题分值为1.00) 【A】.民族性 【B】.时代性 【C】.地域性 【D】.阶级性(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4月考试卷含答案分解

2013---2014学年度巢湖春晖学校高二下学期化学(理)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N:14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B.加入Na2 SO4固体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能发生 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C(s)+1/2O2(g)===CO(g ) Δ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110.5 kJ·mol-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 C(g)+D(g),当下 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5、298 K时,反应N 2(g)+3H2 (g) 2NH3 (g) △H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 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大于92.0 kJ B.一定等于92.0 kJ C.一定小于92.0 kJ D.不能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7、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g) + 5/2O2 = 2CO2(g) + H2O(l) △H=-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2600kJ的能量 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放出1300kJ/mol的能量 C.有NA个碳碳叁键断裂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8、设C(g)+CO2(g)2CO(g) △H>0 反应速率为υ1,N2+3H22NH3△H<0 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

4月浙江自考食品微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微生物化学试题 课程代码:025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生物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微米 D.毫米 2.下列抗生素中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是( ) A.链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3.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沉降系数是( ) A.70S B.80S C.50S D.90S 4.酵母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 ) A.多糖 B.多肽 C.肽聚糖 D.纤维素 5.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对称形式是( ) A.二十面体对称 B.复合对称 C.螺旋对称 D.二十四面体对称 6.下列各类微生物细胞中含水量最低的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芽孢 D.孢子 7.根霉属于( ) A.化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腐生型 D.寄生型 8.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菌种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 B.短乳杆菌 1

C.双歧杆菌 D.肠膜明串球菌 9.微生物糖代谢途径中产[H]最多的途径是( )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TCA循环 10.果胶酶是一种( ) A.复合酶 B.单功能酶 C.只有微生物产生的酶 D.合成酶 11.酵母菌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甘油生产时,发酵液pH( ) A.保持碱性 B.保持酸性 C.不同控制 D.不断补料葡萄糖即可维持 12.所有厌氧菌都不含有的是( ) A.SOD酶 B.水解酶 C.溶菌酶 D.DNA酶 1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致死小白鼠的是( ) A.RII型活菌 B.加热杀死的RII型 C.加热杀死的SIII型 D.加热杀死的SIII型+RII型活菌 14.在细菌Hfr×F-接合实验完成后,受体细菌一般为( ) A.F+菌株 B.F-菌株 C.Hfr菌株 D.F’菌株 15.菌种的保藏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冰箱斜面法 B.砂土管法 C.甘油管法 D.液氮冷冻法 16.每克土壤中数量最大的微生物种类一般是( ) A.放线菌 B.细菌 C.霉菌 D.酵母菌 17.工业发酵过程属于厌氧过程的是( ) A.醋酸发酵 B.酸奶发酵 C.乳酸发酵 D.柠檬酸发酵 18.对于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常用的表示参数是( ) A.菌落总数 B.菌落形成单位 2

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l-35.5 S-32 N-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 2.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3. 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萃取B.溶解C.蒸发D.过滤 4.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粒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B.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蒸馏烧瓶不用垫石棉网,可直接加热 7 8.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 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9.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0.8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 C.3.6g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D.含N A个氢分子的氢气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7月自考生物化学(三)试题

2010年7月自考生物化学(三)试题 全国2010年7月自考生物化学(三)试题 课程代码:031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中,最恒定的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E.硫 2.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编码氨基酸(无对应的遗传密码)的是( )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胱氨酸 D.苯丙氨酸 E.色氨酸 3.蛋白质多肽链主链氨基酸残基折叠卷曲形成的局部肽段空间结构称为( )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超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 E.四级结构 4.具有3’-CCA共有序列结构的核酸是( ) A.DNA B.tRNA C.mRNA D.rRNA E.hnRNA 5.仅出现在RNA分子中的碱基(含氮有机碱)是( ) A.腺嘌呤 B.鸟嘌呤 C.尿嘧啶 D.胞嘧啶 E.胸腺嘧啶 6.一种酶可催化一类具有相似结构或相同化学键的底物起反应,称为酶的( ) A.高效性 B.绝对专一性 C.相对专一性

D.不稳定性 E.可调节性 7.发生心肌梗死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显著升高的是( ) A.LDHl B.LDH2 C.LDH3 D.LDH4 E.LDH5 8.肿瘤化疗药5-氟尿嘧啶的作用原理属于酶的( ) A.反馈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不可逆抑制 E.底物激活 9.人体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 ) A.坏血病 B.口角炎 C.脚气病 D.佝偻病 E.癞皮病 10.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 )

2018年10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育”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2.柏拉图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 A.文学B.绘画C.舞蹈D.音乐 3.在中国明确提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一观点的是 A.宗白华B.朱光潜C.李泽厚D.王国维 4.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什么形式明确了美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 A.法律B.制度C.行政D.强制 5.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四育是全面发展的 A.全部内容B.最终目的C.直接目的D.基本内容 6.从施教的手段看,美育是一种 A.形象教育B.情感教育C.快乐教育D.科学教育 7.美育主要呈现为三个学科的交叉,除了美学和教育学外,还有 A.艺术学B.美术学C.音乐学D.舞蹈学 8. “美育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这一论断出自 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D.鲁迅 9.美育培养人情操的方式是 A.科学B.直觉C.审美D.理性 10.作为审美能力的基础的是 A.审美鉴赏能力B.审美思维能力 C.审美感受能力D.审美创造能力 11.家庭美育的最大特点是 A. 以情动人B.以理服人C.以身正人D.以德树人 12. “…涵养美感?…陶冶身心?…养成人格?是正当的、堂堂的艺术教育的目标。”这—论断出自 A.丰子凯B.梁启超C.朱光潜D.宗白华 13. —般认为美育的途径有两大类,除了审美理论学习外还包括 A. 审美批评B.审美文化C.审美现象D.审美赏析 14.人化自然进一步发展为 A.艺术化自然B.社会化自然 C.审美化自然D.控制自然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晾干 B、菜刀生锈 、冰雪融化、铁丝弯曲DC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蒸馏水C、牛奶D、食醋3、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青藏高原的空气被称之为没有污染的空气,对这种空气正确的说法是( ) A、空气中只有单质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5、下列物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O2 B、Na C、Ne D、H2O 页 1 第 6、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H2、2He D、2H BA、、2H2 C7、常见物质中含有游离态的氢元素的是( ) A、液态氢气 B、蒸馏水 C、汞 D、氢氧化钙8、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氮气 9、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B、熔化产生蜡烛油A、发出明亮的光、放出大量热 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11( )A、品尝药品的味道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 C、用盛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管口不对着人 12、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硫15㎎,铜2㎎,锌1.5㎎,锰1㎎。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页 2 第 A、元素 B、单质 C、化合物 D、无法说明 13、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运动B、分子间的间隔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D.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 2.如图所示是一把铁制剪刀.它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B.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生锈变得十分难看C.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D.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4.下列不利于汉川市“四城同创”的做法是() 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 D.城区禁鞭,减少污染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罩在烛火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少量白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B.罩在烛火上方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够被点燃,说明白烟是可燃气体CO D.燃烧的蜡烛有“流泪”的现象,因为石蜡的熔点低 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有关操 作或看法错误的是()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B.加热高锰酸钾不会生成水,故试管管口不必略向下倾斜 C.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加热时堵塞导气管,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D.结束实验时,要先撤导气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8.水是生命之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中也常常有“水出没”,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 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 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 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 气排净,后便于观察 H2何时收集满

全国2014年4月自考生物化学(三)真题汇总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物化学(三)试题 课程代码:0317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共4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A.谷氨酸 B.谷氨酰胺 C.蛋氨酸 D.苯丙氨酸 2.维持核酸一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1′,3′-磷酸二酯键 B.2′,3′-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3′,5′-磷酸二酯键 3.下列含氮有机碱中,不出现 ...在DNA分子中的是 A.胸腺嘧啶 B.尿嘧啶 C.腺嘌呤 D.鸟嘌呤 4.嘌呤的分解产物过多可引起痛风,该物质是 A.肌酐 B.肌酸 C.尿酸 D.尿素 5.核酸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波长约为 A.160nm B.180nm 1

C.260nm D.280nm 6.酶促反应的高催化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酶能增加底物的反应活性 B.酶能增加产物的反应活性 C.酶能极大地降低反应活化能 D.酶能极大地降低活化分子数 7.酶具有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结合了金属离子为辅助因子 C.酶结合了维生素为辅酶 D.酶主要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8.若酶的活性中心有半胱氨酸残基组成必需基团,则这类酶称为 A.变构酶 B.结合酶 C.羟基酶 D.巯基酶 9.下列例子中,属于酶的不可逆 ...抑制的是 A.重金属铅对羟基酶的抑制 B.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 C.氨甲蝶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D.5-氟尿嘧啶抑制细胞核酸合成 10.发生肝炎或肝硬化后,血清内何种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显著升高? A.LDH l和LDH2 B.LDH2和LDH3 C.LDH3和LDH4 D.LDH4和LDH5 11.常见的脱氢酶辅酶NAD+的全称是 A.黄素单核苷酸 B.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C.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12.抗生素磺胺和化疗药氨甲蝶呤的作用机制均与一种维生素合成有关,这种维生素是 A.泛酸 B.叶酸 C.生物素 D.维生素B12 13.糙皮病的发生主要与何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有关? A.维生素B1 B.维生素PP C.叶酸 D.泛酸 14.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代谢过程称为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酵解 C.糖异生 D.有氧氧化 15.脂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储能、供能 B.免疫功能 2

自考《美育基础》复习资料:第6章 美育的功能

第六章美育的功能 美育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协调人际关系、发展两个文明。 第一节提高生活质量 一、生活方式与审美: (一)生活方式的类型(识记):生存型、发展型、完善型。 (二)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领会): 1、生存型的生活方式与审美。①原始社会,在人类发展的这个阶段,在这种生存型的生活方式中,人类此时的一切活动都必然与使用密切相关,这也正是普列汉诺夫所说的“劳动先于审美”。②原始艺术与审美在当时人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③原始艺术与审美即使在原始社会,也决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力的武器之一”。④审美和艺术在原始社会并不外在于人们的生活,它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广泛而普遍的存在于原始人类的生活之中,存在于他们家庭生活的范围,它很多就是那些日用品。总之,在原始社会,尽管其生活方式主要是生存型的,但是审美和艺术也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重视主要基于审美和艺术可以提高人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 2、发展型的生活方式与审美。①在文明社会,审美与人生的关系,明显地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发展,它对个人生活、发展的价值,表现得更为明晰。在这一阶段,艺术只是为少数人服务。②在文明社会,审美与人生发生关联,则明显地缺乏实用这一中介,因此,人们常常认为审美是无用的。③在文明社会,这时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就具有了片面性,这最突出地表现为,这里的每一种发展都常常以牺牲其它方面的发展为前提。④在文明社会,审美和生活之间却明显的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总之,在发展型的生活方式中,审美和艺术则开始逐渐摆脱其生理和实用的属性,而主要针对人的精神发展起作用,并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3、完善型的生活方式与审美。①人不仅是一个生产者,一个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享受者和欣赏者,人和人的生活都将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进入人们的审美之域。与此相应,美和美育将作为一种必需,而不是一种点缀和奢侈进入人类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美和美育的地位是不同的。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美育就越重要,越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生活质量与审美 生活质量的含义(识记):主要是指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全面、综合满足程度与环境状况。它包括工作、劳动质量,日常生活的质量及闲暇生活的质量。 举例说明审美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简单运用) (一)工作与审美 ①从理论上看,工作和审美都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们都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的本质上是可以相通的。②从历史上看,工作与审美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③从实践上看,工作与审美的分裂对双方都是一种损害,对人自身更是一种伤害。(在日本,也出现了这样一些“工作狂”,工作已经消耗了他们几乎所有的精力,下班回来,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对生活的任何热情了。相反,如果在工作中增加审美的因素,不仅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谋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不再是劳役,从而避免使人沦为工作机器,沦为某种手段,在这里,工作成为一种创造和享受。)(二)生活与审美高质量的生活并非指荣华富贵的生活,粗茶淡饭一样可以令人心旷神怡,关键在于是否别具慧眼,发现生活之美。只有美才能消解日常生活的琐碎与贫乏,才能避免将人导向庸俗之途,才能将生活导向精神的层面,从而超越滚滚红尘,所以审美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俄国19世纪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是生活。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也指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往今来别具慧眼的人往往视日常生活为赏心乐事。) (三)闲暇与审美。 ①如果整个社会对人们的闲暇时间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话,那么,将对人性和社会带来既大又深远的危害。 ②如果闲暇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有高尚的嗜好,如听音乐、画画、读书等,那么,将对人的精神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将使闲暇成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闲暇可以使人聪明,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就等于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寿命。人的高贵并不来自于高官厚禄,有钱有势并不能使人显得高贵,但闲适却可以使人高贵。综上所述,闲暇对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无闲,对人是一种摧残;闲而无所事事,也是人精神上的一大痛苦,是人生的一大缺憾。审美是人度过其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 以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审美对于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指出了审美对于工作必不可少,对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对于闲暇必不可少,审美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所以,审美与人生有着既密切又直接的内在关联。人要成为“人”,人类社会要成为“人类的”社会,,必须要有审美教育。 第二节协调人际关系 美育对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领会) 一、美育使人淡泊名利。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生而就有各种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功力之心。人间许多争斗都由利害而生,审美与艺术却可以使人超然物外,摆脱利害关系的束缚,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悲。因此,它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利器。 二、美育使人血气和平。美育主要是针对人心、针对人的情感而进行的。“乐动于内。礼动于外”。也正因为如此,“乐”对于人心的作用才较德育与智育大得多,直接得多、深入得多。 三、美育使人相互沟通。审美和艺术能使人消解矛盾,成为一个融洽的群体。 综上所述,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尤有特长,它的这个作用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这是因为美育主要针对人的内心、人的情感而进行的;它通过影响人的生理作用与人的心理与精神,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正如席勒所指出的那样:“只有美能赋予他社交的性格,只有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 第三节发展两个文明 一、文明简析 文化:广义上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文明的含义(识记):仅仅是人类具有尊严、富有光彩的那种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使人类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二)文明与自由 (三)文明的划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美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领会) 二、美育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1、美育使物质文明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物质文明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本解决长期以来的实用与审美脱节的问题,这就离不开美育。所以,美育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

2018-2019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后,余下的全部是氮气 B.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供给呼吸 C.没有颜色和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混合物 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 4.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B.实验前一定 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D .将红磷换成硫粉,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 也能得出相同结论(SO 2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下列关于氧气(O 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 .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 2 B .硫在O 2里 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 2 D .加热KClO 3 制O 2,可用MnO 2作催化剂 6.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① 25m 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m 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② 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 分子是运动的 ③ 100mL 氧气和100mL 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的质量非 常小 ④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 分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 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8. 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B .镁+氧气→氧化镁 C .水→氢气+氧气 D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9.物质的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

本科生物化学期中自考自评试卷

三、单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现测得某蛋白质样品每克含0.01g氮,100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A.0.32 g B.0.16 g C.12.5 g D.6.25 g E.2.0 g 2.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变构调节 B.通过共价修饰 C.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 D.是酶完全被水解的过程 E.其实质是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3.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属于下列哪一项? ()A.L-β-氨基酸 B.L-α-氨基酸 C.D-β-氨基酸 D.D-α-氨基酸 E.L、D-α-氨基酸 4.HGPRT参与的反应是() 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D.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 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5.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丧失,这是因为() A.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 B.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破坏 C.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 D.酶蛋白不再溶于水 E.失去了激活剂 6.人体的营养非必需氨基酸是() A.苯丙氨酸 B.谷氨酸C.甲硫氨酸 D.色氨酸 E.苏氨酸 7.关于真核生物m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各种mRNA的长短差别很大 B.mRNA的核苷酸序列是由DNA碱基序列决定的 C.大多数mRNA的5′端有一个帽子结构 D.大多数mRNA的3′端有一CCA末端

E.mRNA的碱基序列决定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 8.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C.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9.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为3.6,4.8,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的3种蛋白质向正极移动,缓冲液的pH值应为()A.4.0 B.5.0 C.6.0 D.7.0 E.8.0 10.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并不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肝糖原分解加强 B.肌糖原分解加强 C.血中乳酸浓度增高 D.糖异生受到抑制 E.脂肪动员加速 11.关于化学渗透假说,错误的叙述是() A.必须把内膜外侧的H+通过呼吸链泵到膜内来 B.需要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位差 C.由ATP合酶催化ATP生成 D.H+顺浓度梯度由膜外回流时驱动ATP的生成 E.质子汞的作用在于存储能量 12.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 A.天冬氨酸B.异亮氨酸C.组氨酸 D.苯丙氨酸E.半胱氨酸 13.关于DNA双螺旋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股链走向相同 B.碱基对之间以共价键相连 C.两链碱基以A与G,T与C配对 D.碱基平面间存在疏水性堆积力E.是DNA的三级结构 14.白化病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先天性缺乏()

自考专业考试科目

自考专业考试科目

法律(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30112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统考 200242民法学7统考300243民事诉讼法学5统考400245刑法学7统考500260刑事诉讼法学4统考600261行政法学5统考705679宪法学4统考8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校考900244经济法概论6校考1000247国际法6校考1104729大学语文4校考1205677法理学7校考1300223中国法制史5校考合计66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50114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统考 200506写作(一)7统考300529文学概论(一)7统考4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6统考5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统考6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6统考700535现代汉语7统考8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校考9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5校考10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6校考1100536古代汉语8校考1200031心理学4校考1300410小学语文教学论5校考合计73学分

社会工作与管理(专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层次:专科专业代码:Z030202 序号课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2+ 2 用计算机一级以上(含一级)能够免考本科目统考 2 00071 社会保障概论 5 统考 3 00266 社会心理学 4 统考 4 00272 社会工会概论 5 统考 5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6 统考 6 00274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 6 统考 7 03508 劳动与就业 6 统考 8 03578 人口与环境 6 校考 9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校考 10 04729 大学语文 4 校考 1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校考 12 00012 英语(一) 4 校考 13 00034 社会学概论 6 校考 14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校考 15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4 校考 合计不低于70学分

浙江2020年4月自考生物化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物化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07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矿物质元素的是()。 A.S B.P C.Ca D.C 2.下列属于成碱食物的是()。 A.牛奶 B.谷物 C.肉 D.鱼 3.()在糖类中最甜,甜度为蔗糖的1.15~1.5倍。 A.果糖 B.葡萄糖 C.淀粉 D.麦芽糖 4.淀粉是由()以α—苷键连接的高分子物质。 A.蔗糖 B.D—葡萄糖 C.麦芽糖 D.果糖 5.脂肪水解的产物是()。 A.甘油 B.脂肪酸 C.甘油和脂肪酸 D.以上都不对 6.脂肪在()溶液中的水解称为皂化作用。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任何 7.定量蛋白质时将测得的氮的数值乘以(),就可得到蛋白质的含量。 A.16% B.60% C.6.25 D.62.5 8.属于单纯蛋白质的有()。 A.球蛋白 B.核蛋白 C.脂蛋白 D.色蛋白 9.缺乏维生素A的主要症状是()。 A.脚气病 B.夜盲症 C.骨软化症 D.坏血病 10.对多数酶来说,最适温度在()之间。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11.TCA循环即()。 A.糖的酵解 B.己糖代谢 C.三羧酸循环 D.糖的无氧降解 12.1分子甘油的彻底氧化可净得()个A TP分子。 A.22 B.21 1

C.20 D.19 13.酶促褐变是酚酶催化()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结果。 A.酚类 B.酮类 C.酸类 D.醇类 14.下列方法不能控制酶促褐变的是()。 A.热处理法 B.酸处理法 C.碱处理法 D.驱除或隔绝氧气 15.下列色素中属于合成色素的是()。 A.甜菜色素 B.红曲色素 C.柠檬黄 D.胭脂虫色素 16.从化学结构类型来看,花青素类是()。 A.吡淀色素 B.酚类色素 C.吡咯色素 D.多烯色素 17.基本味感是()。 A.酸、甜、苦、辣 B.酸、甜、苦、咸 C.酸、甜、辣、咸 D.酸、甜、苦、鲜 18.()是苦味物质。 A.柠檬酸 B.咖啡碱 C.食盐 D.木糖醇 19.()是动物性食物中的毒物。 A.凝集素 B.皂苷 C.棉酚 D.贝类毒素 20.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作用称为()作用。 A.老化 B.糊化 C.退减 D.改性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5分) 21.水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22.所有的必需元素即使摄取过量也不会中毒。() 23.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有双折射现象,表明淀粉是结晶结构。() 24.维生素A是水溶性维生素。() 25.当温度升高时,由于酶蛋白的热变性使得酶的活力逐渐丧失,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热失活。 () 26.酶作用的辅助因素是辅酶或辅基。() 27.非营养性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 28.环状糊精又名环状淀粉。() 29.消化的实质是物质透过细胞膜的运动。() 30.蛋白质效率比值即实验动物体重增重与摄食的蛋白质重量之比。() 31.在食品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常发生与酶无关的褐变作用,称为非酶褐变。() 32.叶绿素的结构中所含的金属元素是镁。() 33.类胡萝卜素可在动物体内合成。() 34.味觉感受器是舌头上的味蕾。() 2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亚里士多德提倡 A.和谐教育B.素质教育C.人文教育D.科学教育 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A.《文艺对话集》B.《诗学》 C.《诗艺》 D.《判断力批判》 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A. “熏”B.“浸”C.“刺”D.“提” 4.《局外人》的作者是 A.加缪B.萨特C.卡夫卡 D.昆德拉 5.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观点的是 A.王国维B.李泽厚C.宗白华 D.朱光潜 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A.生殖系统B.神经系统C.消化系统D.思维系统 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 A.学习B.工作C.游戏D.锻炼 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A.民族}生B.时代性C.地域性D.阶级性 9.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A.知识教育B.审美教育C.道德教育D.通识教育 10.“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这一论断出自 A.雨果B.桑塔耶纳C.歌德D.席勒 11.认为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的是 A.比德说B.畅神说C.比情说D.解放说 12.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A.心灵美B.语言美C.行为美D.相貌美 13.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 A.自然美B.艺术美C.社会美D.科技美 14.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 A.审美发展B.道德发展C.精神发展D.心智发展 15.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它既无强制性也无 A.惩罚性B.鼓励性C.反射性D.象征性 16.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 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 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 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 17.“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这句话体现了A.求美先求真的观点B.美善统一的观点 C.美的内在规律的观点D.真美合一的观点 18.人体美的体现是 A.形、神、美的融合B.健、力、美的融合 C.健、形、美的融合D.力、神、美的融合 19.美的事物是 A.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B. 合目的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C.合多样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D.合多样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20.培养创造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 A.体育B.德育C.智育 D.美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