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入院记录(男)

中西医结合入院记录(男)

中西医结合入院记录(男)
中西医结合入院记录(男)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

姓名:高** 出生地:省市

性别:男现住址:省市

年龄:岁工作单位: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婚姻:已婚记录时间:年月日时分

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与患者的关系:发病节气:主诉:主诉是指促使患者本次住院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根据主诉能产生第一诊断。主诉语言要简洁明了,词语要规范、严谨,尽量采用医学术语,一般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

主诉中的时间数字要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现病史: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

(1)发病情况:记录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或诱因。

(2)主要症状特点: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病情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缓解或加重的因素以及演变发展情况等。

(4)伴随症状:记录各种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各种伴随症状之间,特别是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5)记载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

(6)发病以来诊治经过及结果:记录患者发病后到入院前,在院内、外接受检查与治疗的详细经过及效果,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及效果。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需加引号(“”)以示区别。

(7)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简要记录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睡眠、食欲、大小便、体重等情况。如果在现病史中已经对发病以来的相关一般情况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消化系统疾病已经对饮食、大小便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记录。

(8)凡与现疾病相关的病史,虽年代久远亦应在此部分进行描述。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9)患者存在与本次住院就诊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或在既往史中记录。

(10)凡意外事件或可能涉及法律责任的伤害事故,应详细客观记录, 绝不能主观臆断。

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本次发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况,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要按时间先后书写,其内容主要包括:

(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

(2)有无患过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及地方病和其他疾病,发病日期及诊疗情况。对患者以前所患的疾病,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对诊断不肯定者,简述其症状。

(3)有无预防接种史、外伤史、手术史、输血史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

系统回顾:

(1)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喘、低热、盗汗史等。

(2)循环系统:有无心慌、气短、紫绀、下肢水肿、心前区疼痛、昏厥、高血压史等。

(3)消化系统:有无食欲改变、嗳气、吞咽困难、反酸、烧心、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呕血、黑便、黄疸史等。

(4)泌尿生殖系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夜尿增多、颜面水肿史等。

(5)造血系统:有无苍白、乏力、头晕、皮肤或粘膜出血点、淤斑、鼻衄、牙龈出血史等。

(6)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有无发育畸形、性功能、第二性征、性格改变、有无畏寒、怕热、多汗、食欲异常、消瘦、口干、多饮、多尿史等。

(7)肌肉骨骼系统:有无关节、肌肉的红、肿、热、疼和运动障碍、外伤、骨折史等。

(8)神经系统:有无头痛、眩晕、失眠、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瘫痪、惊厥、性格改变、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异常史等。

个人史:(1)记录出生、居留的地点和时间,应注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

(2)起居、生活、饮食规律、烟酒嗜好及其摄入量。

(3)职业、工种、劳动保护情况及工作环境等。如有无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4)有无冶游史,是否患过下疳及淋病等。

6、婚姻史。记录结婚、未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是否近亲结婚,是否离异。若配偶死亡,应写明死亡原因及时间。

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精神障碍,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

体格检查

(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

体温(T) ℃脉搏(P)次/分呼吸(R)次/分血压(BP) / mmHg

一般情况:

望神:应重点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面目表情、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尤应重视眼神的变化。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失神、假神,此外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等也应属于望神的内容。

形体:人的形体有壮、弱、肥、瘦之分。

声音:主要是听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

气味:主要是嗅患者病体、排出物、病室等的异常气味。以了解病情,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脉象: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数脉类的脉象,有数、疾、促、动四脉;虚脉类脉象,有虚、细、微、代、短五脉;实脉类脉象,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相兼脉是指数种脉象并见的脉象。

皮肤、粘膜:颜色(潮红、苍白、发绀、黄染、色素沉着),温度、湿度、弹性、有无脱水、多汗、水肿、皮疹、淤点淤斑、皮下结节或肿块、蜘蛛痣、瘘管、肝掌、溃疡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

及疤痕,毛发分布情况等,如有,应记述部位,范围(大小)及形态等。

全身浅表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情况,如肿大应记录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性等。

头部:

头部及其器官。

头颅:大小,形态,有无压痛、包块,头发(量、色泽、分布、秃发及斑秃)。婴儿需记录前囟门大小、饱满或凹陷。

眼:眉毛(脱落、稀疏),睫毛(倒睫),眼睑(水肿、运动、下垂),眼球(凸出、凹陷、运动、斜视、震颤),结膜(充血、出血、苍白、水肿),巩膜(黄染),角膜(透明、混浊、有无溃疡),瞳孔(大小、形状、对称、对光及调节反应)。

耳: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乳突有无压痛。

鼻:有无畸形、鼻翼扇动、分泌物、出血、阻塞、副鼻窦区压痛。

口:口唇(畸形、颜色、疱疹、皲裂、溃疡、口角偏斜)气味,牙(龋齿、缺齿),牙龈(红肿、出血、溢脓、铅线),粘膜(发疹、溃疡、出血),舌(形态、舌质、舌苔、溃疡、运动、震颤、偏斜),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咽(色泽、分泌物、反射),软腭及悬雍垂(位置、运动)喉(发音情况)。

颈部:颈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强直、颈静脉怒张、结节、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位置,甲状腺(大小、硬度、压痛、结节、震颤、杂音、随吞咽上下活动度)。

胸廓:

胸廓(对称、畸形),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有无异常搏动。乳房发育情况有无肿块。

肺脏。

望诊:呼吸运动(两侧对比)肋间隙增宽或变窄。

触诊:语颤,有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叩诊: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肝浊音界、肺下界、肺底缘移动范围。

听诊:呼吸音(性质、强弱、异常呼吸音),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心脏。

望诊:有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

触诊:心尖搏动(性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部位、期间)和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脏左、右相对浊音界,用各肋间距正中线的距离表示,并注明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cm)。

右侧(cm)肋间左侧(cm)

听诊:心率,心律是否整齐,心音强度,有无杂音(部位、性质、时期、强度、传导方向),P2与A2的比较和心包摩擦音。

腹部:查体顺序按照望、听、叩、触实施。

望诊:腹平、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脐心疝,静脉曲张与血流方向,胃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

腹壁: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有腹水或腹部包块时应测量腹围。

肝脏:大小(测量右叶以右锁骨中线从肋前缘至肝下缘的距离或左叶以正中线上剑突至肝左叶下缘之距离,以厘米表示),质地(柔软、中等、坚硬),边缘钝或锐、有无压痛和结节。

胆囊:大小,形态,有无压痛。

脾脏:大小,(以左肋缘下多少厘米表示)硬度,表面,边缘状态,有无压痛。巨脾以三线法表示。

肾脏:大小,形状,硬度,移动度,肾区及输尿管压痛点有无压痛。

叩诊:肝浊音界,有无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高度鼓音及肾区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有无振水音、血管杂音。

肛门及外生殖器。有无痔、肛裂、脱肛、肛瘘。肛门指检。外生殖器(根据病情需要

入院记录

姓名:*** 性别:男年龄:*岁病区:床号:住院号:

作相应检查)。

脊柱及四肢。

脊柱:有无畸形、压痛、叩击痛,活动有无障碍。

四肢:有无畸形、杵状指(趾)、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受限、强直)。静脉曲张、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或肌张力增强。

神经系统。两侧肱二、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必要时做运动、感觉及神经系统其他检查。

专科情况。详细、全面记录专科疾病的阳性、阴性体征,标志性体征不得遗漏,必要时以画图说明。

辅助检查:是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检查日期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检查号及检查时间。

辅助检查

时间地点检查结果(如是外院加医院名称及检验编号)

出院诊断: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西医诊断

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

X年X月X日

补充诊断:

XXX

上级医师签名

X年X月X日

修正诊断:

XXX

上级医师签名

X年X月X日

中西医结合科工作制度、规章制度、岗位制度及说明书

一、中西医结合科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修坚守岗位、衣帽整洁,保持诊室清洁卫生,维护良好候诊秩序,加强健康教育。 2、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3、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热情对待每例患者,做到诊断细心,诊治精心,有问必答,态度和蔼。 4、正规书写病历、处方,字迹清楚,登记正确,资料完整。 5、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技术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单位的业务威望。 6、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制度,杜绝大方、奇方、人情方。 7、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和各项规定,坚决杜绝有损单位、病人利益的不良行为。 8、严格执行卫生部处方管理及书写办法,中西药品分别开写处方。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10、加强优质服务,杜绝医疗缺陷。 11、坚持卫生打扫制度,保持科室整洁、卫生。

二、中西医结合科规章制度 一、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患者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 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 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 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九、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 十一、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

如何作好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研选题

如何作好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研选题 (一)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临床医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的不断结合,两者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基础研究是临床实践的基础,而临床实践是基础研究的方向。 基础研究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临床医学不会有今天快速的发展。最初来源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性研究,经历了几个世纪,随着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发展,越来越转向于基础性研究。而同时,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无穷的研究方向。临床实践中任何设想的提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基础研究加以论证,方可真正的应用于临床。可见仅有基础研究是不行的,只有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最终推动临床医学的向前发展。 以往的临床研究主要是临床经验的总结,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临床医学的建立发展则主要依靠基础研究的发展成果。 (二)临床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 临床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目的是在于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保障人民健康。而选题是临床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研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的成效。选题除了科研思路要明确还要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创新性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线。缺乏创新性,就会失去科研立题的前提。若为理论课题,要求有新观点、新发现,得出新结论。若为应用课题,则要求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或是把原有技术应用于新领域。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 2.科学性 选题的科学性就是指选题的依据与设计理论是科学的。首先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其次设计为了真实的反映客观结果,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结果的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最后推理要有逻辑性,结论要有严谨性。必须以客观事实和数据为佐证,而且只有在承受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才最有说服力。 3.应用性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的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4.需要性 选题的方向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尽量选择在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有重要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述的几点中,科学性、创新性性与应用性决定了论文的学术价值,而论文的质量与水平首先是建立在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基础之上的。 (三)如何做好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研选题: 临床研究选题来源范围广泛,涵盖了病因、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而治疗又可以包括手术改进、药物选用、疗效评价、新技术(如激光、微波射频、CT、MRI)的应用和革新等。对于医学工作者而言好的科研选题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实践,基础研究若脱离了临床应用则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本人认为基础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与临床相结合。 1.诊断 基础研究的开展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技术、思路。1998年Alivisatos和Nie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发表了将量子点作为生物探针,应用于活细胞体系的具有突破性的文章,其后量子点即成为基础研究的热门课题。有人曾用能与肺血管细胞相连的分子包裹量子点,再将此量子点注入小鼠体内,则可发现量

中西医科室简介

中西医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我院中医科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上级领导及几代老前辈的共同努力下,曾一度成为喀什地区中医界的领跑者。九十年代后由于独特的地理因素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医业务呈逐渐萎缩状态。2007年9月院领导高瞻远瞩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我院之际重新成立中西医科,科室业务迅猛发展,目前已发展成集中医内、妇、皮肤、五官、风湿免疫、肿瘤专业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属于一级临床科室,设置床位20张,科室有合理的老中青医疗梯队,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7名.有科主任常年兼顾中医门诊,通过会诊、转诊制度,医院各临床科室与我科建立了协作机制,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其他科室,为病人提供中医药服务,使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接受西医药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及时、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二、诊疗范围:多年来我科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运用理法方药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消化系统疾病:各种慢性胃炎、慢性直、结肠炎、功能性消化功能紊乱、胃下垂等。 2、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3、妇科疾病:闭经、月经不调、不育症、痛经、带下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4、男科疾病:不育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5、皮肤科疾病:湿疹、各种皮炎、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6、针灸治疗肩周炎、颈、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眼脸下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及中风偏瘫等。 7、实体瘤的化疗及中医治疗。 三、特色: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的理论及“子午流注、经穴开合”的规律,于每年夏季“三伏”、冬季:三九“开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及体弱久病易感冒者具有良好效果。 四、科研论文:我科医护人员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共撰写论文20余篇,发表于《新疆中医药》、《中医急诊》、《社区医师》、《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2010年科室申报“溃疡性结肠炎中医、镜像、病理相关性研究”新技术,目前正在运行中。 五、获得荣誉:我科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获得医院颁发“文明科室”奖项。

浅谈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优势与缺点

浅谈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优势与缺点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研究与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理论和方法,专门研究男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男科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在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人民的就医意识得到提高的今天,男性疾病的诊疗也越来越引起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与此同时,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一些临床疾病也越来越成为时下医疗卫生行业的一种趋势,中医、西医各有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两者之间互相渗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纵观这一新生学科发展至今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学科优势以及这一新生学科的不足之处,以下仅作浅谈: 一、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的优势是相对于中医男科学和西医男科学二者各自的不足而言的。而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应该是中、西医男科学的最佳结合,因而优势更加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标本兼顾,疗效更好。 西医善于治标,疗效迅速;中医长于治本,见效缓慢。二者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而中西医结合男科学能很好地取长补短,积极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同时又规避了二者的不足,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疗效。利用西医丰富的现代医学中科学、先进的治疗方法,重视治疗局部病变,从细微处着手,了解清楚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让我们能够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男科疾病的本质;而中医学则讲究注重整体功能的调节,通过利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特色诊治方法,对男科疾病的本源进行探索,并利用中药、针灸等的神奇效果帮助治疗男科疾病、调养男性身体,这些对于男科疾病的治疗恢复、以及强身健体都有十分独特的效果。 2、中西医药物结合作用大。 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主要是涵盖的是中药与西药结合的治疗男科疾病的诊疗特色。中药与西药的结合,其实就是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一种药物治疗模式。众所周知,中药天然、无毒副作用或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小,然而疗效却相对较慢;而西药见效快,有时甚至药到病除,但是缺点就是存在一些毒副作用,有些甚至还比较大。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男科疾病过程中,利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药物类型相结合的方式,则很好地发挥了两种药物的优点,又减小了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可谓一举两得! 3、中西医结合,治疗男科疾病方法更多。 中医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老祖宗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极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如: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按摩、拔罐、食疗等等。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西医在治疗男科疾病方面也有了卓越进步,研制了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如:西药口服外擦、手术、心理治疗、各种男科监测治疗仪器、以及像人工授精等先进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男科疾病的方法加起来不下几十种!在治疗男科疾病的时候,可根据病情灵活运用,选用中西医的一种方法,或者是联合运用中西医的几种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辩证施治,效果将会更好。 4、中西结合使得男科疾病的治疗思路更广阔。 毋庸置疑的是,单一地应用中医或是西医的方法来治疗男科疾病,这种治疗思路未免会过于局限,治疗效果也不一定会是最好的。由于中西医的结合,使得无论是中西医药物的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的应用、中西医对于男科疾病的基础认识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延展。这也将带动男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对男科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中西结合,使男科疾病的治疗思路越来越广阔,也将使男科学未来发展拥有一个新方向。

医学分支

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综合)、医史学、人头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医学、血液学、医学遗传学、内分泌学、法医学、发射医学、医学病毒学、超声医学、激光医学、行为医学、航空航天医学、航海医学、高原医学、高压氧医学、医学细胞生物学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综合)、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传染病学、皮肤病学、性病学、性医学、心血管病学、影像医学、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男科学、生殖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糖尿病学、结核病学、热带病学、寄生虫学、骨科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学、肝病学、心电生理和起搏学、疼痛学、肾脏病学、泌尿外科学、风湿病学、胸心血管外科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神经外科学、烧伤外科学、整形外科学、手外科学、美容学、显微外科学、小儿外科学、器官移植学、创伤学、康复医学、理疗学、围产医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心身医学、全科医学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综合)、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综合)、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阴阳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优生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管理学、军事预防医学、医疗保险 中医学中医学(综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综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信息学 药学药学(综合),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中药学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工程学 其他医学美术、医学美学、医学教育学、医学科研管理、医学伦理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的关系.doc2

摘要:介绍医学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医学分子生物学促进了中医药的研究:医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基础的研究、中医临床的研究和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医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上的应用和展望。关键字:医学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应用及展望 医学分子生物学时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因而广泛地融合到中医药领域中,成为现代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各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医学分子生物学促进中医药的研究 医学分子生物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二者都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只是研究的方法不同而已。近年来,中医药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拓宽研究思路,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医学分子生物学在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学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基础理论的发展,而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迅速发展的生物医学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将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中医学相互渗透,必将促进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分子水平去研究中医,不仅证实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能有机地沟通功能与物质之间的联系。中医以阴阳学说来解释生命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性,如何从客观入手,揭示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和一般规律?过去曾从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系

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机能变化进行了不少研究。1973年美国生物学家Goldberg根据cAMP、cGMP这一对环核甘酸对细胞功能的相互对抗、相互制约,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和相对平衡作用,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认为这就是东方医学的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1】。近几年来我国对cAMP、cGMP与中医阴阳学说进行了研究。不少文献报道阳虚者cG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阴虚者cAMP水平升高,cAMP/cGMP比值升高。进一步分析cAMP、cGMP与阴虚、阳虚的关系,可见阳虚者主要表现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而阴虚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的临床证候。由于环核甘酸是传递细胞信息、调节细胞代谢、影响细胞功能的重要物质,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把环核甘酸看作阴阳的物质基础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很大实用性。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着生理上的相互联系,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如心主血,肝藏血,肝阳上亢可致中风,肝郁气滞可引起心血瘀阻。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动脉粥硬化、冠心病与肝关系密切。如肝脏对脂肪代谢过程亢进,可引起内源性甘油三脂水平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胆固醇升高,肝脏释出较高脂肪时,促使血管内皮增生,并易形成高浓度脂类过氧化物,血管壁内cAMP水平下降,前列腺I2合成减少,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进而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心病发生或发展。而很多降血压、降血脂、治疗冠心病的中药都入肝经或心经,不少与调整血浆或血小板的环核甘酸有关【2】。以上说明中医脏象学说是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的。 二、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遗传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