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复习重点1

金融学复习重点1

金融学复习重点1
金融学复习重点1

金融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电子货币:是指利用电脑或储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是信用货币和电脑,现

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借记卡,智能卡或储值卡,电子现金)

2.货币制度(货币本位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国家有关

货币和货币供应活动的管理规定

3.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

行为

4.实际汇率:是以相同货币计量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的比率

5.信用:用契约关系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

6.贴现: 未到期的票据可由银行或贴现公司按贴现率,扣取自贴现日至到期日

的贴现息后,按票面额付给持票人现款。票据到期时,贴现银行凭票向债务人或背书人兑取现款

7.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是证券(通常为短期国库券)持有人

在卖出证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再购回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买回同一笔证券的活动。

8.套期保值:是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

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

9.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由于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关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从而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反映,因此需要在表外进行记载以便对其进行反映核算.控制和管理的业务包括担保,承诺:,贷款出售,金融衍生工具和投资银行。表外业务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所以具有很大的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监管越来越严格。

10.原始存款: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11.派生存款:是由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派生出来的存款.

12.货币需求: 是在人们确定的资产组合中,愿意持有且能够持有的货币数

13.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

行为和过程

14.外生性是: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特别是货币政策所决定

15.内生性:是指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因素都将决定或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决

策,从而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而这些因素不是货币当局所能完全决定的

16.基础货币:是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金融机构存入中央

银行的准备金总和

17.货币均衡: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国民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基本

一致,表现为货币流通的正常,市场物价的平稳

二、其他知识点

1.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2. 货币本汇制

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4.汇率的标价法(了解怎样计算即可)

直接标价法:以单位外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以单位本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该兑换多少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5.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在直接标价法中,价格低的为卖出价,价格高的为买入价;在间接标价法中则相反。例:伦敦的外汇市场£1= US$1、8180-1.8190(其中1、8180为卖出价,1、8190为买入价)

6.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以人民币升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例进行理解)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对非贸易收支(旅游和劳务)、对国际资本流动(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物价效应(出口商的抢购,原材料的进口,进口依赖大的国家)

收入分配效应(出口商,进口商,国外的进口商)

产业结构(出口和进口)

就业率(增加,但条件是工资不变或变动幅度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

贬值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大国: 进出口

汇率大战,贸易大战

国际储备体系金融体系的动荡

7.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以根据各自的融资条件实现资金的融通;

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筹资成本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缺点:直接融资在资金数量、期限和利率等方面受到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收集信息的成本高,且风险较大;

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8.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优点:分散投资,减少风险;流动性高;灵活方便;信息收集成本低;

缺点: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

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18.利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利率上升,消费减少,投资(货币需求)

减少,储蓄(货币供给)增加)

对资金供求的影响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消费、投资、利率和社会资金的供求)

对国际收入的影响(资金的流入或流出会发生变化)

19.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适当看一下IS-LM曲线)

预期假说理论:利率曲线的形状是有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

市场分割理论:各种期限的证券之间毫无替代性,他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彼此独立的,因而每种证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彼此之间唔交叉影响

流动性报酬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随供应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流动性)升水

12.利率的影响因素

1.正的真实利率,利率是资金所有者出租资金所得的报酬率,必须保持正的真实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是正的,才会鼓励资金所有者拿出资金。

2.投资收益率或资金利润率利率要低于投资收益率或资金利润率,否则项目投资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会没有资金需求者,

3.国际利率水平,如果资金是完全流动的,本国确定利率水平必须考虑到国际利率水平,因为资本逐利的本性会促使资本流向利率高的地方,从而影响本国的资本项目和汇率水平,

4.经济发展因素,利率可以刺激和抑制投资,从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水平,当一国经济过热时,为避免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投资,减少就业,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一国通常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数量增加,流动性效应使名义利率下降,经济扩张,产出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效应对资金需求增大,拉动利率上升;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通货膨胀效应作用下,利率可能上升)

5.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因素利率政策属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实行时要和财政政策配合,达到共同的宏观经济目标,也就是说要根据财政政策要求的水平来确定利率水平。,

6.通货膨胀率(物价水平)

13.金融市场的功能

微观层面:价格发现;提供流动性;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宏观层面:1.合理引导资金的流向,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2.资源配置;

3.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经济)

14.贴现和放款的区别

(1)业务发生的基础不同,贴现以票据为基础,即票据的转让或买卖;放款一贷款合同为基础。

(2)资金的所有权的归属程序不同,票据本身代表一定的价值,持票人放弃票据所有权取得票款,属等价的交换行为,因此持票人对票款拥有充分的所有权。贷款客户对贷款只能占有,有条件使用,并不能处理,必须按贷款合同接受监督,因此,客户对资金只有暂时的所有权。

(3)融资参与者不同,贴现是银行和持票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贴现以后,银行和出票人、承兑人,保证人、持票人以及付款人之间都建立了权利和义务关系。放款只是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关系。

(4)资金偿还的灵活性不同,银行办理完放款业务后,除非借款人违约或主动要求,到期前,银行不得收回贷款;贴现则不同,银行在票据到期前,如

果头寸吃紧,则可考虑向中央银行或其它商业银行请求在再贴现,从而提前取得票款和部分利息。

(5)利息率不同,贴现利率比放款利率低。

(6)手续繁简不同,贴现的手续要比放款的手续简单,因为贴现只需持票人在票据上背书,银行就可以给付对价,贴现行为即告完成,而放款,银行必须首先作出详实的调查分析,然后订立信贷合同,最后给付资金。

14.回购协议的优点

1资金借入方(免受市场价格上升的风险)

2.资金借出方(免受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3.对商业银行来说(可以少留超额储备并避免支付时回收贷款,不交法定存款准备金,降低了同业拆借的风险和成本)

4.对中央银行来说(使调解不失控,降低公开市场的操作成本)

15.债券与股票的主要区别(该表自己完善)

债券股票

表明的关系债务凭证所有权凭证

在企业破产时

的连带责任

赔偿先于股票赔偿后于债券

资金的使用或

占有期限

永远使用

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股票持有者拥有经营管理参与权、要求发放红利的权利、认股优先权、破产时剩余财产补偿权

收益的决定债券固定的利息

收入;市场买卖

中赚取的差价股息收入、市场差价

发行者的资格发行债券的额度

有限制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1)表明的关系不同,债券是债务凭证,表明债券发行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股票是股权证书,表明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关系。(

(2)在企业破产时的连带责任不同,债券的持有人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可先于股票持有人获得偿还

(3)资金的使用或占有期限不一样,债券在发行时必须规定偿还期,股票在公司存续期内不涉及偿还问题,股票的持有者只能通过市场交易变现。

(4)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债券的投资者有权按约定条件向发行人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但无权过问或干预发行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股票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对公司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权利,但不能直接收回本金,不能退股。

(5)收益的决定不同,债券的票面收益由其利率决定,受法律保护,与发行着经营状况没有直接联系;股票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发放股利的多少,甚至是否派发股利均由股份公司的董事会视公司的利润状况决定。

(6)发行者的资格不同,债券的反省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和某些非企业的社团法人,理论上具有还款能力的组织和机构经过批准和必要的法律手续,都可发行债券;股票的发行者只能是股份公司。

(7)股票的股息和红利作为公司的利润是不能从应税收入中扣除的,而债券的利息支出是可以从应税收入中抵扣的。

16.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注:发行价格与票面金额不能偏离太远)

票面金额

债券票面利率(市场利率高,票面利率也高)

债券有效期限(期限越长,P越低,利率越高)

债券的信用级别(信用越高,P越高)

新发债的发行量

17.股票的流通市场与交易方式

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场所

柜台交易:又称店头市场,是通过各家证券商(证券公司)所设的专门柜台进行证券买卖。

第三市场:已在交易所上市或在交易所享有交易权利而未上市的证券,在交易所外进行交易的市场。

第四市场:买卖双方不通过中介机构直接进行交易的市场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一种交易方式)、期权交易

18.期权的盈亏分析(结合PPT案例进行理解)

卖方

买方

19.商业银行的功能

1.信用中介:信用授受

作用:A.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B. 增加了货币资金的使用量

C. 优化资源配置

2.支付中介: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

作用:A.使商业银行拥有了廉价的资金来源 B.节约了流通费用,增加了生产资本

3.信用创造

作用:A.提供相应的银行货币促进经济的发展

B.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制约机制,可以发挥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

4.金融服务(理财)

20.影响银行货币创造的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现金漏损

3.贷款需求及银行是否同意发放贷款

4.银行的超额储备

21.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详见PPT)

一般性的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房地产信贷管理、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其他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利率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间接的信用指导(道义劝告--温和但效益高;窗口指导)

2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收入状况

1.收入水平高低成正比

(收入与总财富,收入与支出)

2.获得收入的时间间隔间隔越长,货币需求越多

市场利率

1.现期利率利率越高,证券投资收益高,货币需求少

2.预期利率上升,证券价格预期下降,货币需求增加

23.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

24.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

主要内容:把货币看做是一种资产,认为它仅是保持财富的一种方式。因此,弗里德曼吧货币需求看做基本上是由总财富和各种不同形式财富的报酬决定 总财富(恒久性收入)y 货币及其它资产的收益r m r b r e 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w (w 上升,货币需求上升)

物价变动率(成反比)

25乔顿的货币供给模型

M=(1+k)XB/(r d +r t t+e+k) r t 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t 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例T/D T 银行定期存款总额 M=Bm

m=M/B=(D+C)/(R+C)

=(D+C)/(Dr d +Tr t +E+C)

=(1+k)/(r d +tr t +e+k)

26.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详见PPT)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均与货币乘数成反比)

27.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

如果AS=AD ,则会有MD=MS

若AS

若AS>AD,则MD>MS (通货紧缩)

最全金融学知识点、概念理解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 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经济学中的货币,狭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广义地讲,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具体地讲,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标准、价值储藏、世界货币等职能。 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制度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 美元化制度是指放弃本币而用美元代替本币执行货币的各项职能的制度。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货款并支付利息。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收益资本化是指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利率是按不同的划分法和角度来分类: 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按利率的地位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按借贷主体不同划分为:中央银行利率,包括再贴现、再贷款利率等; 商业银行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贴现率等; 非银行利率,包括债券利率、企业利率、金融利率等; 按是否具备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种种原因而推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这时,货币就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尺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3.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4.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D ) A.汇丰银行 B.花旗银行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产生: 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一)实物货币 (二)金属货币 (三)信用货币 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 2.现代信用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 (二)流通手段职能 (三)贮藏手段职能 (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职能 四、货币数量的界定 (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 (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 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基本公式 M1=C+Dd (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 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 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 (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 2、及时转化 3、现实购买力 六、货币制度 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 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 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 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 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 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本位制 八、金银复合本位制 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 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最主要的) 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 (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 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缺陷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它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如规模上、期限上、方向上、资金形态上和范围上的局 限等。 银行信用------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的促进社会资金 全方位、多层次流动,因而毫无疑问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 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包括三种形式: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信贷 三、信用工具 含义: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代表所有权和债券并据以享受相应权益书面凭证,必须具有规范性、可接受性和一定的转让性。 分类:(四)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基本要求:一、偿还性二、安全性三、流动性四、收益性 典型信用工具:(1)商业本票,又称商业期票,是债权人签发给债权人的 付款保证书,包括出票人和收票人。 (3)支票是用于同城资金结算的凭证,性质与商业期票相 同。

最新货币金融学整理试题

货币金融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货币在执行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交易媒介 B、价值贮藏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 A.美国中央政府债券利率 B.美国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 C.美联储再贴现率 D.美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 6. 甲购买了A公司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协议价格为每股20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期权价格为每股1.5元。若A 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在到期日为每股21元,则甲将:() A.不行使期权,没有亏损 B行使期权,获得盈利C.行使期权,亏损小于期权费D不行使期权,亏损等于期权费7. 股指期货交易主要用于对冲() A.信用风险 B.国家风险 C.股市系统风险 D.股市非系统风险 8. 若证券公司采用()方式为某公司承销股票,则证券公司无须承发行风险。 A.余额包销 B.代销 C.全额包销 D.保底销售 9. 下列关于票据说法正确的是。 A、汇票又称为期票,是一种无条件偿还的保证 B、本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支付承诺书 C、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都是由收款人签发的票据 D、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债务人付款 10. 开发银行多属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其宗旨是通过融通长期性资金以促进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银行在业务经营上的特点是()。 A.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B.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C.为投资者获取利润 D.为国家创造财政收入 11. 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重要事件是。 A、1587年威尼斯银行的产生 B、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的产生 C、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产生 D、1844年英国比尔条例的颁布 12. 1995 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 、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 、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3. 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14.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5.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演变的过程中,把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流动性上的是()理论。 A、资产管理 B、负债管理 C、资产负债管理 D、全方位管理 16. 1694 年,英国商人们建立( ) ,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A、汇丰银行 B、丽如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渣打银行 17. 下列( ) 不属于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 A、库存现金 B、准备金 C、存放同业款项 D、应付款项 18.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其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人的本息而使贷款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是()。 A、国家风险 B、信用风险 C、利率风险 D、汇率风险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的职能:P3~5 2.价值尺度:即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即货币商品流通的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人民币没有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即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时行使的职能。 世界货币: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上述五大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并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其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有所变化。 2.信用货币P10: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的和政府信用而流通。由于信用货币属于银行和政府的负债,因而又称之为负债货币。 信用货币的主要类型: 辅币。主要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现钞。主要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银行存款。经济交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 电子货币。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如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以及利用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和电脑网络银行等电子支付系统使用的货币。它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3.货币制度P12: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1)银本位制 ①概念: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②类型:银两本位制(中国)与银币本位制(欧洲)。 ③崩溃原因:⑴世界白银价格剧烈波动,币值不稳定。 ⑵银币体重价低不适合用于巨额支付。 ⑶白银质地易于磨损。 (2)金银复本位制 ①概念: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的货币制度。 ②类型: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①概念: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②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带答案)

《货币金融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国家信用:是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借贷主体,根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或国外政府举债的一种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 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直接从供求方获得资金的方式。 间接融资:资金需求方通过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筹集资金的方式。 货币市场:又名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指融资资金在一年以上即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期限长、流动性相对弱、风险性也更强。 基准利率:币市场基准利率一般是指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它是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的参照作用,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名义利率:是政府官方制定或银行公布的利率,是包含信用风险与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它是在没有通货 膨胀风险前提下,指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相对稳定时的利率。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由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 现金漏损:是指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过程中,随着客户从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从而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会降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超额准备金:是指及在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的部分。 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由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组成。 货币乘数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财大货币金融学重点以及大题

第一部分货币 ?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能(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金汇兑本位制:不流通金币,但规定本币与一种可兑换黄金的外汇保持固定汇率,同时本国发行货币必须将等值黄金与外汇存于该外汇发行过作为准备的货币制度,又称虚本位制。 第二部分信用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的特征:偿还期、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典型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债券、股票 ?金融衍生工具(四种):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 第三部分金融 ?金融市场: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 ?持股公司制:也称集团制银行,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一家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的股票 ?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或有债权和或有债务的业务(即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业务,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产或负债的经营活动,有一定风险) ?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租凭公司?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 ?操作目标的选择: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基础货币等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一个操作指标,又叫“强力货币”、“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现金的总和,是央行的负债,央行可对其直接控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变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M*V=P*Y (P*Y代表名义总支出或总收入) 只考虑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货币量决定价格波动 传统货币 数量学说:剑桥学派余额数量说: P=K*R/M (P:购买力、R:财富商品K:货币占财富比重M:货币量) 认识到了货币的两个属性:交易媒介与财富储藏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货币金融学考试重点【货币金融学考试资料】

货币金融学考试重点【货币金融学考试资 料】 货币金融学关键词:1.M2 2.米德冲突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3.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目的是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后者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4.通货膨胀一、简述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答: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

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即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二、如何理解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答:供求混合型通胀的论点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胀是由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共同引起的。该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胀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很难分清具体是由哪一方面原因形成的,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导致物价上涨促使提高工资,从而转化为成本推进因素。另一方面,通胀也会由于成本原因开始,如迫于压力提高工资。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胀是不会长久的。可见,成本推进只有与需求拉动共同作用才能产生一个持续的通胀。 三、简述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因为很大一部分金融资产是随着行情的变化而变化,其在通货膨胀中,并非能稳妥保值。而其他一些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以名义货币值计量,存款、负债的名义货币值不变,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名义货币值则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从而改变以名义货币值计量的资产结构; 以实际货币值计量,存款及负债将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实际价值则未变动,从而调整了以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手打复习提纲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手打复习提纲

第一章 流通中的现金M0 狭义M1=M0+活期存款、 广义M2=M1+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M3=M2+非银行机构存款 平行本位制:指金银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一种复本位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 度下,国家对金银的兑换比例不加固定, 而由市场自发形成。 特点:第一,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第二,二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第三,二者都可以自 由铸造和熔化 格雷欣法则:当金币与银币的法定价格与金、银的市场价格不一致时,实际价格高于法定比价的 金属货币会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 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银币会 充斥市场,继续充当货币。 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特点:第一,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第二,二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第三,金币可以自由 铸造和熔化,银币不可以。 金币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 纸币流通的一种金本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的本位制, 又称“富人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 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一 种本位制。

第二章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款等形式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具体方式很多,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及补偿贸易等 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受商品资本规模的限制2.受商品流 转方向的限制,只能从生产者向需 求者提供3.存在着分散化的弊端 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2. 银行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银行信用的优点:1.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规模上的局限性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 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 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 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六、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 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具有核心地位 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 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 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 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

[金融学]《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多元化政策目标具有长期性特征,在短期内是难以 实现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金融市场学考试必过期末重修重点

金融市场学 1.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差别:不至于是否金融中介机构的介入,而主要在于中介机构的特征的差异。在直接金融市场上也有金融中介机构,只不过这类公司与银行不同,它不是资金的中介,而大多是信息中介和服务中介。 3.离岸金融市场:是非居民间从事国际金融交易的市场。资金来源于所在国的非居民或来自于国外的外币资金。所在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的管制。 4.金融市场功能: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反映功能。 5.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发行国际债券和到国际性的股票市场上直接募资进行。国际债券市场分为:一种是各发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发行的以本地货币计值的外汇债券,另一种是离岸债券市场,即欧洲债券市场发行的以多种货币计值的债券。它是以政府名义在国外发行的以欧洲第三国计值的债券,但不受本国法规的约束,其发行地也不一定局限于欧洲。 6.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确立。 7.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种关键利率,一些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和参照物。 8.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9.回购协议中证券的交付一般不采用实物交付的方式,是在期限较短的回购协议中。 10.回购协议的利率水平是参照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而确定的。 11.明确买断式的功能以融资为主。 12.销售渠道。尽管在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商业票据的交易商和直接发行者可在到期之前兑现,但商业票据的二级市场并不活跃。主要是因为商业票据的期限非常之短,购买者一般都计划持有到期。另一个原因是商业票据是高度异质性的票据,不同经济单位发行的商业票据在期限,面额和利率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交易难以活跃。 13.初级市场:出票和承兑。 14.二级市场:背书和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15.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不同:1.定期存款记名,不可流通转让,而大额定期存单则是不记名的,可以流通转让。2.定期存款金额不固定,可大可小,而可转让定期存单金额较大,在美国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CDs 面额最少为10万美元,二级市场上交易单位为100万美元,但向个人投资者发行CDs面额最少为100美元。在香港最小面额为10万港元。3.定期存款利率固定,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既有固定,也有浮动,且一般来说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高。 4.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时要损失一部分利息。可转让存单不能提前支取,但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 16.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一般属于开放型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与其他投资于股票等证券的开放型基金不同,其购买或赎回价格所依据的净资产值是不变的,衡量该类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就是其投资收益率。 17.信用交易又称证券买者或卖者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证券买卖。信用交易可以分为信用买进交易和信用卖出交易。 18.信用买进交易又称为保证金购买,指对市场行情看涨的投资者交付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由经纪人垫付其余价款,为他买进指定证券。如果未来该证券价格下跌,客户遭受损失而使保证金低于维持保证金的水平时,经纪人会向客户发出追缴保证金通知。 19.收入资本化法认为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取决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根据资产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是否一致,可以判断该资产是否被低估或高估,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试题

光华园 光华园学习网 西南财经大学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货币金融学》课程期末考试第一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证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就()。 A、越稳定 B、越小 C、越大 D、越无关 2、《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A、4% B、8% C、12% D、 10% 3、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的特点。 A、期限短 B、流动性低 C、收益率高 D、风险大 4、能较好地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是()。 A、预期理论 B、市场分割理论 C、优先聚集地理论 D、流动性偏好理论 5、货币经营业的性质是()。 A、商业 B、银行业 C、金融业 D、保险业 6、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10、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旨在()。 A、灵活调节货币供求 B、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C、保障金融安全 D、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相对稳定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1—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小题不得分,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信用工具属于直接证券的有()。 A、银行汇票 B、股票 C、公司债券 D、大额可转让存单 E、商业汇票 2、银行支持商业信用的形式有()。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储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标准 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 (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 (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 (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 (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 (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金本位制的特点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 (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 (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 (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 (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 (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 (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缺点: (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2)如果发行不适度,往往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定等现象产生; (3)各个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都极为重视,并且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比较金本位制与纸币本位制 (1)纸币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进行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是一种信用货币。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金融学黄达版知 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金融学 直击考点重点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 量 通过货币供给调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