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28讲 周期问题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28讲 周期问题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28讲 周期问题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28讲 周期问题

第28讲周期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例如,人的生肖、每周的七天等等。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性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规律,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为下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特球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二、精讲精练

例1:你能找出下面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每组第20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1)□△□△□△□△……

(2)□△△□△△□△△……

练习一

(1)□□△△□□△△□□△△……第28个图形是什么?

(2)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第2001个字是什么字?

例2:有一列数,按5、6、2、4、5、6、2、4…排列。

(1)第129个数是多少?(2)这129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练习二

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

(1)第58个数是多少?

(2)这58个数的和是多少?

2、小青把积存下来的硬币按先四个1分,再三个2分,最后两个5分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排。

(1)他排到第111个是几分硬币?

(2)这111个硬币加起来是多少元钱?

例3:假设所有的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所示39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88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练习三

1、有a、b、c三条直线,从a线开始,从1起依次在三条直线上写数(如下图),2

2、59、2001各在哪一条线上?

c b

2、假设所有自然数如下图排列起来,36、4

3、78、2000应分别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例4:1991年1月1日是星期二。

(1)该月的22日是星期几?该月28日是星期几?

(2)1994年1月1日是星期几?

练习四

1、1990年9月22日是星期六,1991年元旦是星期几?

2、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么再过10年的12月5日是星期几?

例5: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年号,例如,第一年如果属鼠年,第二年就属牛年,第三年就是虎年…。如果公元1年属鸡年,那么公元2001年属什么年?

练习五

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年号。

1、如果公元3年属猪年,那么公元2000年属什么年?

2、如果公元6年属虎年,那么公元21世纪的第一个虎年是哪一年?

三、课后作业

1、公园门口挂了一排彩灯泡按“二红三黄四蓝”重复排列,第63只灯泡是什

么颜色?第112只呢?

2、河岸上种了100棵桃树,第一棵是蟠桃,后面两棵是水蜜桃,再后面三棵是大青桃。接下去一直这样排列。问:第100棵是什么桃树?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3、2001个学生按下列方法编号排成五列:

一二三四五

1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7 16 15 14

问:最后一个学生应该排在第几列?

4、1996年8月1日是星期四,1996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教案含答案)

第一讲:规律性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简单问题入手找规律 2、能够利用数论、几何等专题解周期性问题 3、归纳找规律问题的解题思想 知识点拨 一、知识点说明 同学们在探索某一类事物的性质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时候,经常从观察具体事物入手,通过分析、猜测、验证,找出这类事物的一般属性。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叫做归纳法,或者称之为找规律,很多人也称之为周期问题。 二、考点总结 找规律问题在小升初考试中几乎每年必考,但考题的分值较低,多以填空题型是出现。这是为了考验我们是否能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数字间的奥秘,即是在考察我们的数感和归纳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和我们日常积累分不开的,正所谓见多识广吧。所以找规律这类题目,需要同学们养成细观察、勤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归纳能力。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提炼思想 找规律是奥数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很多难题都是靠这种方法解决的,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

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等等,所以同学们要好好的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争取在奥数的学习中能够克服难题,取得进步。 例题精讲 模块一、数论部分 【例 1】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 (3)2,5,10,16,22,28,32,38,24,…… (4)2,3,5,8,12,16,23,30,…… 【解析】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1)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2)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3)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4)相邻两数 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注:本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学生说明白道理就算正确。 【例 2】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字之和的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现相邻的四个数依次是2,0,0,8 ? 1,9,9,9,8,5,1,3,7,6,7,3,3,9,2,7,1,9,9,6,……【解析】运用奇偶性进行分析,这些数的奇偶性依次是: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四个奇数一个偶数循环 出现,而2,0,0,8均为偶数,必定不会出现在相邻的位置上。 【例 3】数列1,1,2,3,5,8,13,21,34,……一共2005项,其中共有多少个是6的倍数? 这串数从第三个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这是一个菲波那契数列,这串数除以6的余数依次是:1,1,2,3,5,2,1,3,4,1,5,0,5,5,4,3,1,4,5,3,2,5,1,0,1,1,2,3,……,注意:计算余数的时候不用把原数计算出来,可以直接用菲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计算余数,如前两个数是5,2,则下一个数是(5+2)÷6的余数为1 。余数数列从第一个起,每24个循环一次,每一次循环中有两个数是6的倍数,而2005

举一反三- 四年级奥数 - 第28讲 周期问题

第28讲周期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例如,人的生肖、每周的七天等等。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性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解答周期问题的关键是找规律,找出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那么为下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特球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二、精讲精练 例1:你能找出下面每组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每组第20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1)□△□△□△□△…… (2)□△△□△△□△△…… 练习一 (1)□□△△□□△△□□△△……第28个图形是什么? (2)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第2001个字是什么字?

例2:有一列数,按5、6、2、4、5、6、2、4…排列。 (1)第129个数是多少?(2)这129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练习二 1、有一列数:1,4,2,8,5,7,1,4,2,8,5,7… (1)第58个数是多少? (2)这58个数的和是多少? 2、小青把积存下来的硬币按先四个1分,再三个2分,最后两个5分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排。 (1)他排到第111个是几分硬币? (2)这111个硬币加起来是多少元钱?

例3:假设所有的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所示39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88应该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练习三 1、有a、b、c三条直线,从a线开始,从1起依次在三条直线上写数(如下图),2 2、59、2001各在哪一条线上? c b 2、假设所有自然数如下图排列起来,36、4 3、78、2000应分别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 B C D 1 2 3 4 8 7 6 5 9 10 11 12 …

四年级奥数知识讲解-周期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专题讲解之“周期问题” 杨启令 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如:人的12生肖,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星期有七天等等。像这些问题,我们称为“简单周期问题”。这一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题目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题1:2001年10月1日是星期一,问10月25日是星期几? 分析:我们知道,每个星期有7天,也就是说以7天为一个周期不断地重复。那么从10月1日到10月25日经过了25—1=24(天)。因此用除法算式解答。 解:(1)、从10月1日到10月25日有:25—1=24(天) (2)、24天里有多少个星期余多少天?24÷7=3(个星期)……3(天) (说明24天中包含3个星期还多3天,最后一天起,再过3天就应是星期四) 答:10月25日是星期四。 练习题: 1、2001年5月3日是星期四,问5月20日是星期几? 2、2008年8月1日是星期三,问8月28日是星期几? 3、2001年6月1日是星期五,问9月1日是星期几?

例题2:100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分析:我们只需考虑积的个位数的排列规律就可以了。 解:(1)、1×3=3……1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3 (2)、3×3=9……2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9 (3)、3×3×3=27……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7 (4)、3×3×3×3=81……4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1 (5)、3×3×3×3×3=243……5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3(已经重复出现) (说明:可以发现积的个位数分别以3、9、7、1不断出重复出现的。即每4个3的积的个位数为一个周期。) 所以100个有多少个周期?100÷4=25(个)(整除说明是最后一个即个位为1) 答:积的个位数字是1。 练习题: 1、23个3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答:。 2、100个2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答:。 3、50个7相乘,积的个位数字是几?答:。 例题3: 上表是中,每一列两个符号组成一组,如第一组“A万”,第二组“B事”,……问第20个组是什么? 分析:观察上表,发现有两个独立的排列规律。上面一组是以“A、B、C”三个字母为一个周期重复出现的,下一组是以“万、事、如、意”四个字为一个周期重复出现的。要求出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4讲 应用题

第4讲应用题(一) 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 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 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 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题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 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 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 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 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 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 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4、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 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 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 修完。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题5、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 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 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到 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第19讲应用题(二) 例题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四年级奥数日期和时间地计算含问题详解

日期和时间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在日期的计算中发现和识别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能列式解答. 2.学会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能说明解答的基本依据. 3.感受简单的分析、推理等方法. 二、内容提要与方法点拨 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2.找准有一定变化规律的周期,如1年有12个月,1周有7天,1小时是60分,1分是60秒等. 三、例题选讲 例12008年元旦是星期二,那么,2012年元旦是星期几? 解:从2008年元旦到2012年元旦这四年中,2008年是闰年,其余三年是平年.四年的天数加上2012年元旦这一天,共有 366+365×3+1=1462(天) (或365×4+1+1) 一共是1462÷7=208(周)……6(天) 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所以,2012年元旦是星期日.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算: 365÷7=52……1,平年有52周余1天,闰年就有52周余2天. 直接算出每一年的天数除以7的余数的和 2+1×3+1=6,从星期二开始算,第六天是星期日. 有一类数学问题是围绕每月天数、日期数和星期几的天数等关系展开的.解答这类问题的焦点往往在它的余数上. 我们知道,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月最少有28天,最多有31天,一个星期有7天.而 一个月的天数÷7 = 4……(余数),余数可以是0、1、2、3.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除法算式进一步弄清有关的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1)由上式知,一个月的星期几的个数最少有4个,最多有5个. (2)当余数为0时,即这个月只有28天(平年的2月),那么,这个月所

有的星期几分别有4个.同时,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就是星期几 的前一天.例如,2月1日是星期二,2月28日就是星期一. (3)当余数为1、2、3时,即这个月多于28天.多出了几天,就有几个星 期几是5个的,而且是连续的.例如,7月有31天,当7月1日是星期二时,7 月28日是星期一,7月29日、30日、31日就分别是星期二、三、四,则这个 月的星期二、三、四各有5个. 多出的几天及对应是星期几也可以放到月头考虑,在此不一一分述. 想一想:某年的六月一日是星期五,这个月有5个星期()和星期(). 例2某年的3月份正好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个月的1日是星期几? 有4个星期还多3天。这3天是连续的而 且不能是星期三和星期六,因此,也不可 能是在星期三和星期六之间的星期四和星 期五。这样,只能是星期一、星期二和星 期日。 即这3天按顺序是星期日、一、二(29日、30日、31日)。所以,三月一 日是星期日(如图)。 例3有一个月,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这个月的20日是星期几? 解:要求某月某日是星期几,一般可以由这个月的第一日或最后一日是星期 几推出. 由条件“星期四的天数比星期三多,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少”可知这个月 的星期三、星期日只有4个,而星期四、星期六都有5个.从而推知在星期四和 星期六之间的星期五也应有5个.这个月有31天,31÷7=4…3,而且1日是星期 四,31日是星期六. 再由1日是星期四知,8日、15日、22日也是星期四,得知20日就是星期 二.或由31日是星期六,31-20-7=4,推算出20日是星期二(如图).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

: 四年级: 第一讲算式之谜(略) 第二讲:简单应用 举一反三(1-8) 举一反三1 (1)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85千克,剩下的要在5天内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大米 向阳小学四(3)班有男生25人,女生18人。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共捐款946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举一反三2 ` “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名菜,主要选料有牛肉,牛肚和牛百叶。牛肉每千克18元,牛肚每千克26元,牛百叶每千克25元,如果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夫妻肺片”每千克多少元 商场把每千克15的薄饼和每千克12元的脆心菜混合在一起出售,如果1千克薄饼混合2千克脆心菜,混合后的售价是多少元 举一反三3

李伯伯家养了218只山羊和78只绵羊,还养了37头奶牛。李伯伯家养羊的只数是牛的几倍 公园里有松树25棵,柏树77棵,松树和柏树的总数是杨树的2倍,杨树有多少棵 举一反三4 游泳池的面积是4000平方米,长是80米,宽是多少米 市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90平方米,长是15米,现在将长延长了5米。面积变成了多少平方米 / 举一反三5 从学校到图书馆要走1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电影院一共要走多少分钟从图书馆到电影院又要走多少分钟 图书馆 840米 490米 学校电影院 980米

张师傅用15分钟做了450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如果他再做20分钟,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如果做900个零件需要多少分钟 。 举一反三6 学校买了3箱排球,每箱10个,已知每个排球2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食堂买来一批大米,如果每天吃24千克,够吃10天,如果每天吃20千克,这批大米能吃多少天 举一反三7 校篮球队买来24个篮球,一共用去960元。 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 如果集中购买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用960元可以买到多少个篮球 校运动队的26个队员去商场买运动服,每一次每人单独购买,每人都花了38元。第二次集体购买时,享受了半价优惠,这样,买回这些运动服一共只要花多少元 — 举一反三8 大船限坐6人,中船限坐4人,小船限坐3人。同学们准备去划船时发现,全部租中船要12条,如果全部租大船,要几条

四年级奥数周期问题教案完整版

四年级奥数周期问题教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周期问题教案 2015/6/6 授课人:XX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 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生活中的周期有哪些 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 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 12 个月的 12 , 12生 肖中的 12,一个星期 7天中的7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周期。 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一周七天: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 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二、讲解例题 例1. 今年是羊年,那么2055年是是什么年 3000呢 周期:12 解:(2055-2015+1)÷12= 3 · · · · · ·5 2055年是猪年 (3000-2015+1)÷12= 82 · · · · · · 2 3000年为猴年 例2. 把○□△三种图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问第100个图形是什么其中有多少△ 解:100÷8=12 ······4 第100个图形为△。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四年级奥数题(举一反三)

一、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8、6)、(16、3)、(24、2)、(12、□) (100、50)、(86、43)、(64、32)、(□、21) 计算12345679×18 111115+98765×9 推理 二、A、B、C、D、E五个人如下排列: A在C前面6米,B在C后面8米,A在E前面2米。E在D前面7米。请问: 1、C与E之间有多少米? 2、紧跟在C后面的是谁,相距多少米? 3、最前与最后之间有多少米? 三、在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四、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来计划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五、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六、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中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七、 腾飞 C D 兵炮马卒 龙腾飞 A C D +巨龙腾飞 + A B C D + 兵炮车卒 2 0 0 1 1 9 8 9 车卒马兵卒 八、将0、1、2、3、4、5、6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九、将0、1、3、5、6、8、9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 十、把+、-、×、÷分别放在适当的圆圈中(每一种运算符号只能用一次),并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两个等式成立。 36○0○15=15 21○3○5=□

四年级奥数-周期问题-教案

周期问题教案 2015/6/6 授课人:XX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许多事物变化的周期性,掌握事物变化的周期; 2、使学生能掌握周期问题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较复杂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计算等方法分析,找出周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期问题意义,掌握正确需寻找周期数的方法与解决周期问题的公式,如何使用总量除以周期,并区分是否有余数。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而揭示周期问题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有一些现象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规律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一:生活中的周期有哪些? 问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按照一定规律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像? 提示:如一周有七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的十二生肖,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每转一圈都会重复继续等等,都是周期问题。 设置悬念:刚才同学们举的这些现象中,一年当中的12个月的12,12

生肖中的12 ,一个星期7 天中的 7 在我们的周期问题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周期。 归纳定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一次的个数叫做周期。 通过归纳的定义让同学们找出刚刚举例的周期。 一周七天:123456712345671234…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重复体是哪些?说明周期是几? 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后怎样快速寻找周期? 说明:周期问题中我们首先去找重复体,重复体中有几个数,那说明周期就是几。 二、讲解例题 例1. 今年是羊年,那么2055年是是什么年? 3000呢? 周期:12 解:(2055-2015+1)÷12= 3 · · · · · ·5 2055年是猪年 (3000-2015+1)÷12= 82 · · · · · · 2 3000年为猴年 例2. 把○□△三种图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问第100个图形是什么?其中有多少△? 解:100÷8=12 ······4 第100个图形为△。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应用题

第4讲应用题(一)例题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 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两个纸箱同 一个木箱装的球鞋同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2、新华小学买了两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款195元。已知每张桌子的价钱是 每把椅子的4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3、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 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 例题2、一桶油,连桶重18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00千克。问: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1、一筐梨,连筐重38千克,吃去一半后,连筐还有20千克。问:梨和筐各重 多少千克? 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35千克,先拿一半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再拿剩下的一 半送给一年级小朋友,余下的苹果连筐重11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一只油桶里有一些油,如果把油加到原来的2倍,油桶连油重38千克;如 果把油加到原来的4倍,这里油和桶共重46千克。原来油桶里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3、有5盒茶叶,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5盒剩下的茶叶正好和原来4盒茶叶的重量相等。原来每盒茶叶有多少克? 1、有6筐梨子,每筐梨子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6筐梨子剩下的 个数总和正好和原来两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有多少个?

2、在5个木箱中放着同样多的橘子。如果从每个木箱中拿出60个橘子,那么5 个木箱中剩下的橘子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两个木箱里橘子个数的和。原来每个木箱中有多少个橘子? 3、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 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3箱饼干的重量。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例题4、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 1、电视机厂接到一批生产任务,计划每天生产90台,可以按期完成。实际每 天多生产5台,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批电视机共有多少台?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 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5米,结果提前4天 修完。一共修了多少米? 例题5、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从甲盒拿出多少只放入乙盒,才能使两盒中的图钉相等? 1、有两袋面粉,第一袋面粉有24千克,第二袋面粉有18千克。从第一袋中取 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中的面粉重量相等? 2、有两盒图钉,甲盒有72只,乙盒有48只。每次从甲盒中拿4只放到乙盒, 拿几次才能使两盒相等? 3、有两袋糖,一袋是68粒,另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中拿出6粒放到 少的一袋里,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同样多? 第19讲应用题(二) 例题1、某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10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1-40

四年级数学奥数培训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讲至第40讲全 目录 第1讲找规律(一) 第2讲找规律(二) 第3讲简单推理 第4讲应用题(一) 第5讲算式谜(一) 第6讲算式谜(二) 第7讲最优化问题 第8讲巧妙求和(一) 第9讲变化规律(一) 第10讲变化规律 第11讲错中求解 第12讲简单列举 第13讲和倍问题 第14讲植树问题 第15讲图形问题 第16讲巧妙求和 第17讲数数图形 第18讲数数图形 第19讲应用题 第20讲速算与巧算 第21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22讲平均数问题 第23讲定义新运算 第24讲差倍问题 第25讲和差问题 第26周巧算年龄 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 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 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 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 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 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 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 第三十六周二进制 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 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 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 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7)30,2,26,2,22,2,(),(),14,2 (8)1,6,4,8,7,10,(),(),13,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

苏教版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整理

举一反三P67 和倍问题 1.用锡和铝制成的合金是720千克,其中铝的质量是锡的5倍,铝和锡各用了多少千克? 2.甲、乙两数的和是1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96分米,长是宽的3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粮店有大米和面粉共6300千克,大米的质量比面粉的4倍多300千克,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6.小华和小明两人参加数学竟赛,两人共得168分,小华的得分比小明的2倍少42分,两人各得了多少分? 7.学校购买了720本图书分给高、中、低三个年级段,高年级段的比低年级段的3倍多8本,中年级段的比低年级段的2倍多4本。问高、中、低年级段的图书各有多少本?(奥数P109)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叫作和倍问题。一般是在已知条件中确定小数为标准,假设小数为1倍或1份,再根据其他几个数与小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总和相当于1倍数的多少倍,然后再除法求出1倍数,再求出其他各数。 解答和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 大数和—小数= 大数 举一反三P135 和差问题 1.两堆石子共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各有多少吨? 2.今年小刚和小强两人的年龄和是21岁;1年前,小刚比小强小3岁。问今年小刚和小强各多少岁? 3.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3岁,4年后,黄茜将比胡敏大3岁。问黄茜和胡敏4年后各多少岁? 4.两年前,胡炜比陆飞大10岁;3年后,两人的年龄和将是42岁。求胡炜和陆飞今年各多少岁? 5.两筐至关紧要共重64千克,从第一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后,第一筐至关紧要比第二筐少2千克。两筐至关紧要原来各有多少千克?(奥数P102) 6.小红今年14岁,爸爸41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举一反三P141) 和差问题总结1: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困难在于这两个数不相等,如果我们设法使这两个数变成相等的数,问题就好解决了,因此通常用假设的思维方法,可以选大数或小数作为标准数,然后进行思考。 和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小数=(和—差)÷2 大数= (和+差)÷2 小数= 和—大数大数= 和—小数 小数= 大数—差大数= 小数+ 差 总结2: 年龄问题是一类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它通常以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形式出现。有些年龄问题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需要灵活地加以解决。 解答年龄问题,要灵活运用以下三条规律: 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 2.随着时间的向前基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减少或增加相等的数量。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举一反三P157 行程问题(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 经过6小时两艘轮船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四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要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教材

目录 ?第一讲找规律(一) (2) ?第二讲找规律(二) (5) ?第三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 (8) ?第四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二) (11) ?第五讲算式谜(一) (14) ?第六讲算式谜(二) (17) ?第七讲植树问题(一) (19) ?第八讲植树问题(二) (22) ?能力测试(一)25?第九讲和差问题(一)28?第十讲和倍问题(一)31?第十一讲和倍问题(二)33?第十二讲差倍问题35?第十三讲年龄问题(一)38?第十四讲年龄问题(二) (41) ?第十五讲还原问题(一)43?第十六讲还原问题(二)45?能力测试(二)48

?第17讲周期问题(一) (2) ?第18讲周期问题(二) (7) ?第19讲假设问题(一) (12) ?第20讲假设问题(二) (16) ?第21讲计数问题(一) (17) ?第22讲计数问题(二) (19) ?第23讲容斥问题(一) (23) ?第24讲容斥问题(二) (26) ?能力测试(一) (26) ?第25讲行程问题(一) (28) ?第26讲行程问题(二) (31) ?第27讲平均数问题 (35) ?第28讲推理问题(一) (37) ?第29讲推理问题(二) (39) ?第30讲巧算(一) (40) ?第31讲巧算(二)45 ?第32讲巧算(二)45 ?第33讲巧算(三)45 ?第34讲等量代换 (45) ?第35讲拼拼算算 (45) ?能力测试(二) (63)

练习与思考 1 ?找出下面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4 , 3 , 6 , 5 ,(),()。 (2) 1, 4, 16, 64,()。 (3) 11 , 3, 8, 3, 5, 3,(),()。 (4) 0, 1, 3, 8, 21,()。 2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8 17 5 第一讲找规律(一) 事物的发展中有规律的,只有认为观察事物,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 深入地了 解和掌握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数学竞赛中,常常出现 按规律填数的题目找规律的方法是根据已知数的前后(可上下)之间的联系,找 出其中的规律,求得相应的数。 例题与方法 例1. 请找出下列各组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 1, 5, 9, 13, ( ), 21, 25。 (2) 3, 6, 12, 24, ( ), 96, 192。 (3) 1, 4, 9, 16, 25, ( ), 49, 64, 81。 (4) 2, 3, 5, 8, 12, 17, ( ), 30, 38。 (5) 21, 4, 16, 4, 11, 4,(),()。 (6) 1, 6, 5, 10, 9, 14, 13,(),()。 例2 ?根据下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 13 20 7 9 17 8 5 9 例3.下面每个括号里两个数按一定规律组 适当的数。 (9 , 13), (17 , 5), (14 , 8),(, 16)。 24 7 5 36 12 6 14 16 例4?根据前面两个圈里三个数的关系, 在第三个圈里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合,在里填上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七周最优化问题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七周 最优化问题 专题简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

例1;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个,剪一个饼需要2分钟(规定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问煎3个饼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先将两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个饼都熟了一面,这时可将一个取出,另一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熟的那个取出,把第三个翻过去,再将第一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煎好。所以,煎3个饼至少需要3分钟。 练习一 1,烤面包时,第一面需要2分钟,第二面只要烤1分钟,即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丽用来烤面包的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至少要烤多少分钟? 2,用一只平底锅烙大饼,锅里只能同时放两个。烙熟大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现在要烙3个大饼,最少要用几分钟? 3,小华用平底锅烙饼,这只锅同时能放4个大饼,烙一个要用4分钟(每面各需要2分钟)。可小华烙6

个大饼只用了6分钟,他是怎样烙的?

例2;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需要1分钟,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要让客人喝上茶,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分析;经验表明,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此,洗水壶和烧开水不能同时进行。而洗茶壶、洗茶杯和拿茶叶与烧开水可以同时进行。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这样安排;先洗水壶用1分钟,接着烧开水用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水开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钟。 练习二 1,小虎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需要10分钟,把开水灌进热水瓶需要2分钟,取奶需要5分钟,整理书包需要4分钟。他完成这几件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小强给客人沏茶,烧开水需要1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买茶叶要8分钟,放茶叶泡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

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培训讲义周期问题一

周期问题(一) 姓名 1. 元旦这天,某超市把四种颜色的灯笼,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挂起来,第55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2. 有一排珠子按以下顺序不断依次排列,那么第103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 3. 按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007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 4. “我爱数学我爱数学……”依次排列,第 2013个汉字是什么? 5. 一串珠子,按照3颗黑珠、2颗白珠、3颗黑珠、2 颗白珠……的顺序排列。问:第14棵珠子是什么颜色?第199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6. 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90颗,按先3颗红的,后2颗白的,再1颗黑的顺序排列。第6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这其中白珠共有多少颗? 7. 英文A 、B 、C 三种字母共有134个,按 A 、 B 、A 、A 、B 、B 、C 、A 、B 、A 、A 、B 、B 、C 、……的规律排列。则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其中字母A 有多少个? 8. 庆元旦布置会场,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各一个的次序一共挂了97个气球,那么黄气球和紫气球各挂了几个? 9. 有一列数:2、1、3、5、2、1、3、5、2、1、3、5……,第203个数是多少?这203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10. 有一列数:5、6、2、4、7、5、6、2、4、7、5、6、2、4、7、……问:第129个数是多少?这129个数相加的是多少?

11. 桌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1角,两个5 角,三个1元的次序排列,一共20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这20枚硬币的总值是多少? 12. 有一列数:1、4、5、7、8、4、9、6、7、8、4、9、6、7、8、4、9、6、……问:第301个数是多少?前100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13. 有一列数:2245173617361736……求:第136个数是多少?前88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14. 10个2连乘的积的个位数是几? 15. 89个3连乘的积的个位数是几?16. 如图所示,每列上、下一个字和一个字母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是(我,A),第二组是 17. 如下表所示那样,每列上、下两个汉字组成一组,如第一组是(请,小),第二组是(你,学),第三组是(们,生)……请问第1989组 18. 在下表中,每列上、中、下三个字或字母组成一组,例如第一组是(x,从,A),第二 19. 我国农历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按顺序轮流代表各年的年号,如果公元1年是鸡年,那么公园2000年属什么年?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四年级

四年级: 第一讲算式之谜(略) 第二讲:简单应用 举一反三(1-8) 举一反三1 (1)食堂买来3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85千克,剩下的要在5天内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大米? 向阳小学四(3)班有男生25人,女生18人。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共捐款946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举一反三2 “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名菜,主要选料有牛肉,牛肚和牛百叶。牛肉每千克18元,牛肚每千克26元,牛百叶每千克25元,如果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夫妻肺片”每千克多少元? 商场把每千克15的薄饼和每千克12元的脆心菜混合在一起出售,如果1千克薄饼混合2千克脆心菜,混合后的售价是多少元? 举一反三3 李伯伯家养了218只山羊和78只绵羊,还养了37头奶牛。李伯伯家养羊

的只数是牛的几倍? 公园里有松树25棵,柏树77棵,松树和柏树的总数是杨树的2倍,杨树有多少棵? 举一反三4 游泳池的面积是4000平方米,长是80米,宽是多少米? 市民广场的一块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90平方米,长是15米,现在将长延长了5米。面积变成了多少平方米? 举一反三5 从学校到图书馆要走1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电影院一共要走多少分钟?从图书馆到电影院又要走多少分钟? 图书馆 840米 490米 学校电影院 980米 张师傅用15分钟做了450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如果他再做20分钟,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如果做900个零件需要多少分钟?

举一反三6 学校买了3箱排球,每箱10个,已知每个排球2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食堂买来一批大米,如果每天吃24千克,够吃10天,如果每天吃20千克,这批大米能吃多少天? 举一反三7 校篮球队买来24个篮球,一共用去960元。 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 如果集中购买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用960元可以买到多少个篮球? 校运动队的26个队员去商场买运动服,每一次每人单独购买,每人都花了38元。第二次集体购买时,享受了半价优惠,这样,买回这些运动服一共只要花多少元? 举一反三8 大船限坐6人,中船限坐4人,小船限坐3人。同学们准备去划船时发现,全部租中船要12条,如果全部租大船,要几条? 六年级140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大船每船坐14人,收租金20元,小船每船坐10人,收租金15元。他们可以怎样租船呢? 拓展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