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霸权与帝国 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霸权与帝国 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霸权与帝国 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霸权与帝国 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第51卷第2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51No.2 2011年3月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2011

□国际关系研究

霸权与帝国: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与逻辑

刘德斌孙兴杰

[摘要]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两种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

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

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

的复杂性、多样性。后冷战时代的学者又一次将帝国这一理念置于学术争论的平台之上,而多年来

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对霸权的抵制和反抗,又使霸权成为一个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概念。后冷战时

代国际关系的演进风云变幻,学者们的推测和判定层出不穷,但都摆脱不了帝国与霸权这两个古老

而又模糊的概念的“阴影”。厘清两个歧义纷呈、争讼颇多的概念,避免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弄

清楚两者的联系与差别及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与把握国际关系史演进的阶段性与延续

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帝国;霸权;国际关系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07JJDGJW252);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

基金资助项目(20101015)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刘德斌,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法学博士;孙兴杰,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博士研究生。(长春130012)

冷战结束之后20年来,国际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诸多论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解读。笔者曾在冷战结束10年之际撰文总结和概括人们对后冷战时代的种种推测与判定[1],也曾把近年来流行于国际学术界与媒体的种种观点梳理为对当代世界的五种解读[2],结果发现,无论大家怎样推测和判定,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当代世界的最新变化进行新的分析,都依然摆脱不了“帝国”与“霸权”这两个古老而又模糊的概念的“阴影”。厘清这两个歧义纷呈、争讼颇多的概念,避免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弄清楚两者的联系与差别及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与把握国际关系史演进的阶段性与延续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有关帝国与霸权的争论颇多,见仁见智,笔者才疏学浅,文中诸多想法尚不成熟,仅此就教于读者。

霸权:诸种定义与争论

中国古代典籍有“天下”而无“帝国”的概念,但是关于“霸”的论述却十分丰富。中国的《辞源》对“霸”字追根溯源说:“古代诸侯之长: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有天下者为王,诸侯之长为霸”。[3]1818-181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辅佐齐桓公的管子不仅对霸权有着深刻的认·

·

87

识,还从霸权运作的体系环境进行了分析:“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4]120。研究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荀子已经根据国家的性质将国家分为王权、霸权与强权三种类型,并认为“霸权是低于王权的一种国际权力,是在君主道义达不到王者水平时通过强大实力和战略诚信而努力获得的国际主导权”[5]14。

中国人对霸权的理解与西方不尽一致。中国的《辞海》认为“霸权”一词在西方最早出现在希腊历史上,指个别大的城邦(如斯巴达)对其他城邦的控制。后泛指大国、强国不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对他国强行干涉、控制和统治。[6]2002《辞海》前面的解释与西方学者的解释基本一致[7],而后面的解释就把中国在冷战期间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经验加入进来了。现代西方学术界则认为霸权(Hegemony)就是支配权,指阶级统治的非强制方面,即统治阶级利用社会化机构把其价值观和信仰加诸其余人的能力。[8]319看来,现代中国人对霸权的理解更倾向于霸权国对“硬实力”的应用,而西方的解释则偏重于“软实力”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在欧洲的希腊城邦时代,霸权的产生都是一种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这一点中国的历史与欧洲的历史有其相似性的一面。

如果以上就是关于霸权的“古典”定义的话,梳理现代文献,至少会有四种不同的“霸权”理论浮现在我们面前,即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世界体系论者的霸权理论、现实主义的霸权理论和自由主义的霸权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西方学者就美国霸权的兴衰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意大利的葛兰西,葛兰西关于霸权的论述成为当时理论界研究、批判与争鸣的出发点。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更多地被理解为文化霸权理论。与西方传统意义上有关霸权的描述不同的是,葛兰西把霸权描述为一种阶级支配关系,一种为从属阶级或大众所接受的统治阶级所施行的支配关系,一种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按照葛兰西的说法,统治阶级的建立相当于世界观的创立。[9]246葛兰西生前在狱中无法系统地阐述其霸权理论,其观点散见于《狱中札记》之中。在《狱中札记》和狱中所写的书信中,葛兰西明确把“统治”(压制)和“领导”区分开来,强调了文化霸权是通过大众同意进行统治的方式来实现的。葛兰西把维护“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统一”这个重要的功能归功于观念,不是说观念的力量足以消除阶级斗争,而是因为他认为它们能够将阶级斗争缓和到使资本主义社会足以延续下去的程度,特别是在具有较高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在这些国家统治阶级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通过一整套法律制度或世界观的塑造来实现统治的。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曾经给学术界的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究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大众文化褒贬不一的极端看法,使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界定大众文化。与此同时,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给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以更大的启发。葛兰西当时就指出:“‘领导权’的每一种关系必然地是一种教育,而且不仅发生在一个民族之内,发生在组成这个民族的各种不同力量之间,也发生在国际的和世界的范围内,发生在各种民族的以及各种大陆的文明复合体之间。”[9]262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认为:“只有一个国内实现了或正在实现社会霸权的国家才能建立世界霸权秩序。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社会霸权在巩固自己的力量的同时,其扩张性的能量也向外部世界发展。”[10]105

世界体系理论家认为霸权是一种等级性的积累结构,霸权贯穿于世界体系近5000年的历史中。吉尔斯等认为:“霸权的目的在于使称霸中心(国家)及其统治(有产)阶级享有独占剩余价值积累的特权。”[11]134沃勒斯坦认为,霸权源于国际体系中的大国掌握了工农业、商业和金融三个方面的物质基础,从而“能将它的法则和意愿(至少通过有效的否决权)大部分施加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甚至于文化领域”,从而使从属国家不得不仰霸权国鼻息。[12]306-307世界体系理论对霸权的界定重新回复到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分配,通过私有产权、契约等手段,剩余价值

·

·

97

以一种“合法”的形式完成了从边缘向中心的流动。

现实主义理论关于霸权的论述则集中在权力政治方面。罗伯特·吉尔平的霸权观可以归结为动态平衡论。他认为战争是实现体系变革的必经之途,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的不断发展,体系内部一直进行着失衡与调整的过程,当权力失衡后,一些国家便试图改变体系安排以获得重大利益,既有的霸权体系便会受到冲击。经过一场霸权战争之后,重新安排符合新霸权国利益要求的国际体系。[13]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欧汉与奈则认为,战争或总体均势的重大变化是霸权崩溃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势源于多方面的变化:其一,霸权国提供公共物品,而二流强国可以免费搭便车;其二,霸权国制定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衰落,霸权平衡发生动摇之后,霸权体系便进入瓦解崩溃的快车道。[14]46-47

冷战后,国际关系学界对霸权的讨论大都源于关于美国霸权兴衰的争论,同时也开始与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特别是与中国的崛起联系在一起。非常有趣的是,在学术界的话语中,霸权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但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中,霸权更多地是一个遭人反感的贬义词。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顶上霸权国的“桂冠”。在中国,人们基本上把霸权与霸权主义相提并论,认为霸权是“在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强行干涉、控制小国、弱国的内政外交,在世界或地区称霸的政策和行为”[15]22,并把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容易把霸权的内涵简单化了。王缉思对“霸权主义”和“霸权地位”作了区分,强调前者是指“使用强权胁迫及其损害他国利益的手段追求霸权、维持霸权的指导思想、行为和政策”,后者是指“一种能力和客观局面”。[16]这样的划分加深了人们对霸权内涵的理解。实际上,整体看来中国人对于霸权的理解更接近于我们所能看到的美国施展“硬实力”的一面,而学术界的界定,特别是葛兰西的解释,则偏重于我们所讨论的“软实力”的内容。[17]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揭露了霸权得以建立的国内基础,这就是从属阶级得以接受的支配关系,统治阶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虽然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他八十多年前在法西斯监狱中思想的结果,但却是对今天国际关系学界霸权理论的有力冲击和补充。世界体系论者是从世界体系中心—外围结构的角度来阐释霸权的兴衰的,强调霸权国对工农业、商业和金融的控制。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更是把霸权置于权力政治的框架之中进行思考,当然权力政治并不仅仅是武力干涉,霸权国还承担着为世界秩序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考察国际关系史,霸权观念与行为由来已久,布热津斯基认为“霸权像人类一样古老”[18]3。那么霸权和帝国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帝国与霸权:异与同

帝国与霸权是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的形态与逻辑。近代以来,帝国更多地让位于霸权。帝国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一个贬义词,更不愿意承认古代中国也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因为大家经常把帝国和帝国主义等同起来,而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惨遭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凌辱的历史。时过境迁,到了我们客观冷静地面对帝国和霸权这两种历史现象和学术概念的时候了。不少学者已经对帝国与霸权做出了区分,现在笔者从形态、结构、延续机制等方面对此做一梳理。

第一,帝国是一种自足的世界,而霸权则是一种国际体系。帝国的自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客观而言,帝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止步于“蛮族”。帝国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边界,如果没有“蛮族”的挑战,帝国会持续处于扩张状态。在古代世界,帝国往往与文明的发展同步,一个庞大的空间性帝国留下的是一个辉煌的文明,如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中华文明等。汤·

·

08

因比指出:“任何大一统国家都不会包容整个地球,都达不到名副其实的大一统。但是,就那些生活在其政权之下的人的主观感受而言,这些国家确实是大一统的,它们看上去并且让人觉得是整个世界。”[19]235帝国心态还包括一种文明与野蛮的区隔,帝国自认为是文明的中心,肩负教化野蛮人的责任。

与帝国的自足性相比,霸权产生和存续于一种体系之中。所谓的体系是指“以某种控制形式进行有规则的互动而联结在一起的多种多样的实体的集合体”[13]32。秦亚青认为构成霸权体系的是多种多样的实体,而霸权国则是其中的老大,从而塑造了一个“国际霸权系统”[20]83。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沃森则认为霸权体系并不一定只是由一个大国主导的,可能是由一个大国的小集团共同行使,换言之,霸权国的数目无伤大体,关键之处在于“霸权权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持续性对话(continual dialogue),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双方互给方便”[21]15。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在分析古代帝国的“国际”结构时借用了沃森的理论,指出一个单位所拥有的自治程度随着与帝国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治权和宗主权下的单位在某些功能上与支配它们的帝国中心有区别。相比之下,霸权治下的单位由于它们宣称独立于帝国中心而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差异。[22]159

第二,帝国的边缘形成于辐射能力衰减,霸权的边界形成于外部强国的对抗。帝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尤其是古代世界,互动能力有限,加上山川河流的阻碍,帝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野蛮”部落作为缓冲。因此,帝国的边界主要源于帝国中心的辐射能力,或者遇到沙漠、森林的阻挡,或者遇到“野蛮”部落的阻挡,帝国边界会稳定下来。如罗马帝国,其南部边界止于北非沙漠边缘,西至大西洋,东部边界处于与亚述、波斯等帝国的拉锯状态,而北部边界则在与日耳曼蛮族的战争中徘徊未定。霸权体系则是强国之间的游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石。这就使近代以来的霸权体系蕴含一种矛盾,即主权国家法理上的平等与各国权势等级性差别之间的冲突。因此,霸权体系表面上是平等的,实质运作过程却是等级性的。如爱德华·卡尔所说:“在形式上完全相同的政治问题,如果发生在英国和日本之间就完全不同于发生在英国和尼加拉瓜之间。”[23]98

第三,帝国的原则或者是分而治之,或者一体化统治;霸权则通过均势维系生存。帝国都拥有统一的政治机构,都试图通过庞大的官僚队伍实现对领土的一体化统治。但囿于中央政府控制能力有限,权力边界多重交叠,分而治之便成为维系帝国完整的统治选择。一般而言,学术界大致将帝国分为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三种类型。农业帝国往往具有稳定完整的管理机构,可以对帝国实现有效统治。游牧帝国的中央机构比较单一脆弱,而征服区域又非常广袤,因此难以有效统治。如蒙古帝国在征战结束后便分由四大汗国统治。殖民帝国在征服地区多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如大英帝国在印度挑拨当地王公之间的内战,进而稳固大英帝国在印度的统治。霸权体系中,即便是霸权国也难以对其他国家处处干预,弱小的国家也可以在大国的博弈中获取一线生机。

显然,帝国与霸权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从历史演进而言,帝国是现代民族国家产生之前国际体系中的一种常态,霸权体系则更是一种现代国际体系演进的产物。从学理而言,两者都是国际秩序的组织形态和逻辑,在同一历史时期或者同一国家中两种逻辑会同时存在。如伊肯伯里认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政策是帝国性质的,而与欧洲、日本、俄罗斯和欧盟却不能称为帝国性质的。[24]611深入国际关系史的宏观视野,我们对帝国与霸权的逻辑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首先是国家能力的提升与演变,改变了国际秩序的主导单位形态,从帝国向主权国家的演进带来了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相比于帝国,主权国家具有更强的国家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对社会进行控制与管理。尤其是民族主义兴起之后,国家的认同取代地域、血缘认同,使民族国家的凝

·

·

18

聚力大大超过了帝国的向心力。帝国的国家能力结构单一,效率相对低下,帝国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控制征服地区,因此帝国的主要威胁与其说来自外部蛮族,不如说来自内部反叛。帝国的外部是“蛮族”,而主权国家的外部还是国家。“现代形式的地缘政治力量的特殊之处不在于它是由大量独立单位来行使(一般的无政府状态),而在于它不再代表人格化的支配关系(这种关系剥夺了被支配者形式上的独立),而是非人格化的、由物来作中介的。正是这种结构变化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单位不再是帝国而是相互接壤的主权国家。”[25]205

其次,国家能力结构中权力因素的功能分化为帝国向霸权的转变奠定了逻辑基础。完整、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是国家长久延续的根本保障。国家能力的发展受到时代的限制。在古代,军事暴力资源具有高度的累积性。所谓的累积性是指如果获取一种资源就能更好地占有和利用其他资源,反之,失去这种资源便失去了对其他资源的控制和利用。“当征服是容易的时候,资源具有更高的累积性。”[26]147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力与土地是权力与财富的载体,而通过军事征服便能获取土地与人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时代的转换,构成国家能力的各种权力资源逐渐在功能上实现分化和重组。在这之中,私人产权制度的发展使政治权力不得不改由税收等合法手段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农业经济时代,帝国即使占领了广袤的国土,也难以维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扭转了这种态势,通过复杂的劳动分工,经济形成了一个循环的积累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剩余的直接榨取是通过与社会力量新的形态相联系的‘非政治’关系来实现的。”[25]181从这个角度讲,财富积累与转移的非暴力化为霸权的形成创造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

最后,帝国与霸权这两种不同的组织逻辑也可以相互转化,甚至共存。在古代世界,由于财富的积累需要依靠军事与政治权力,霸权秩序具有不稳定性,为了控制盟国就必须施加军事威胁与政治压力。如以雅典为核心的提洛同盟最终转变为雅典帝国。提洛同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达到巅峰,各个盟国几乎沦为雅典的附庸,同盟金库的司库成为“雅典国家的管制,盟国的讼案要到雅典来审理,同盟已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雅典帝国了”[27]204。当然,帝国控制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近代以来由于主权国家体系与世界经济携手并进,最终使经济与政治不再混同一体,霸权的成本要低于帝国,因此,霸权成为国际秩序的主要形态。

如果帝国是一种直接的支配关系的话,那么霸权则是一种间接的支配关系。这种转型与人身依附关系的转变类似,从帝国时代的直接的人身依附关系转变为通过劳动契约、私人产权为中介的间接的依附关系。当然,在帝国之后,除了主权国家的发展之外,区域化也成为重整国际秩序的重要一环。

后冷战时代:帝国与霸权的交叠

冷战在苏联解体中结束了。后冷战时代世界秩序将漂向何方?人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德国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说:“苏联在1991年12月31日解体,标志着帝国时代的终结。3000年以来,世界政治一直被打上帝国的烙印。如今,帝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8]而有些人则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帝国行径使得帝国在后冷战时代意外回归,作为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力量,欧洲只有走向“帝国”才能对抗美利坚帝国。[29]

亨利·基辛格并不认为帝国是一个好的选择,他指出,“美国面临的终极挑战是:如何把自己的权力转变成道德共识,不靠强权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国头上,而要让别国愿意接受自己的价值观”[30]298。基辛格主张美国应该成为一个开明的霸权,如此,美国既可以稳坐全球霸主交椅,又免遭过度扩张引起的反抗。伊肯伯里区分了两种国际秩序的逻辑:一种是基于自由主义建立的单极秩序,这种秩序是围绕多边主义、盟友伙伴关系、战略约束以及制度与法治关系建立起·

·

28

来的,并认为1945年之后的西方体系便是这种秩序的代表。另一种秩序是指一种帝国秩序,这种秩序建立在美国单边主义、强制性主导、分而治之的战略以及不断减少的共享游戏规则的承诺。[24]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在冷战之后开始从霸权向帝国转变。小布什政府放弃了基于集体经济与安全制度之上的霸权式治理(hegemonic governance)而倾向于黩武主义(militarism)或者以暴力获取全球的主宰权,促成这一转变的是美国的帝国政治与帝国意愿。[31]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有了转变,但结果尚不明显。美国似乎正徘徊于帝国与霸权的选择之间。

麦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则为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另外一种解读。他们认为帝国是全球化时代的新的政治权力组织模式,“伴随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的规则的逻辑和结构,简单地说,一种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32]1。“帝国权力关系所要阐释的基本目标是系统的生产力量,这个系统就是新生的生态政治、经济和制度系统。帝国秩序得以形成的基础不仅在于帝国进行积累和全球扩张的力量,也在于帝国向纵深发展、获得重生、把自身涨满世界社会的生态政治空间的能力。”[32]41帝国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权力网络,而且权力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界定的强制力,而更像福柯所界定的那种“权力”,一种内化与人的灵魂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规制的权力。而所谓的生产也不仅仅是物质生产,还包括制度、人性、规则、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再生产。所以这种帝国秩序是“被虚拟性、动态性和功能的开放性所界定的秩序”[32]41。

麦克尔·哈特与奈格里所论述的帝国,融合了传统帝国与现代霸权的特征,帝国依然具有强制性、残暴性的一面,同时全球化的生产网络通过市场完成了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回流,市场交换形成了一种中心与边缘的等级结构。除此之外,葛兰西意义上的霸权系统通过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得以体现。《帝国》一书并没有对帝国的未来给出明确的结论,但对“帝国”这一概念的创新性解释却为我们思考当代和未来世界秩序打开了一扇窗户。作者实际上想做到的还不止于此。“帝国不仅仅是全球化未来的图景,也是重构人们思维的关键概念,必须借助帝国来重新考量政治哲学所有的关键概念。”[33]169。

回到历史中来,我们会发现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可以定义为现代国家间关系的历史了,但我们难以将之简化成主权国家之间关系的历史,因为帝国与霸权一直是国际关系史上两种最重要的组织形态,一直与主权国家体系的产生和拓展相伴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互动能力的革新,帝国与霸权两种不同的组织逻辑交叠出现。因此,在我们努力创新思维方式,试图构建新概念的时候,重新审视两个古老而又与国际关系的演变如影随形的概念,不仅能够为我们认知国际关系史的演进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知当今和未来世界秩序的发展与演变。尤其应该说明的是,“帝国”与“帝国主义”的混淆,“霸权”与“霸权主义”的等同,容易使我们滑向简单化的误区,忽略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特别是忽略两个概念中的文化内涵,忽略帝国和霸权得以产生和延续的软环境条件,而以分析“硬实力”的思维方式来考察“软实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德斌:《“后冷战时代”的推测与判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4期。

[2]刘德斌:《当代世界的不同解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3期。

[3]《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4]龙汉宸等编著:《管子·霸言二十三》,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5]阎学通、徐进等:《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6]《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

·

38

[7]巴里·K.吉尔斯:《世纪体系之霸权转移》,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9]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罗伯特·W.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11]巴里·K.吉尔斯、安德烈·冈德·弗兰克:《积累之积聚》,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世界体系:500年还是5000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历史中的三个霸权实例》,《沃勒斯坦精粹》,黄光耀、洪霞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14]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6]王缉思:《美国霸权的逻辑》,《美国研究》,2003年3期。

[17]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期。

[18]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21]Watson A.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22]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刘德斌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24]Ikenberry G J.Liberalism and Empire:Logics of Order in the American Unipolar Ag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4,30(4).

[25]贾斯廷·罗森伯格:《市民社会的帝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洪邮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何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27]顾准:《顾准文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Szporluk R.After Empire:What?Daedalus,1994,123(3):21-39.

[29]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阎振江、孟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0]亨利·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

[31]Golub P S.Imperial Politics,Imperial Will and the Crisis of US Hegemon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4,11(4).

[32]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全球化与民主》,王志宏译,斯坦利·阿罗诺维茨、希瑟·高特内主编:《控诉帝国: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刘文山]

·

·

48

ABSTRACTS

“Survival Wisdom Mode”:Reviewing the Researche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DENG Zheng-lai Abstract:In the aspect of the researches of a civil society,“survival wisdom mode”has a basic presupposition that the civil social organization might has an“unintended expansion”at the moment due to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government malfunction,especially the“limit of rationality”in the political system itself.But in practice,gradually due to its Chinese unique“survival wisdom”,a democratic tran-sitional mode may be formed which matches with“Chinese vision of an ideal society”.Keywords:system of differential controls;“unintended results”;survival wisdom

In Response to Heidegger’s Comment on Marx“Theory of Man”:

How can We Get out of the Danger of Self-destruction Caused by Human Self-production?

SUN Li-tian,SHI Qing-zhu Abstract:Heidegger declared in seminars of his late years that human self-production would lead to the danger of self-destruction.He related his ideas with Marx’s theory of man,and criticized Marx’s theory.In Marx’s opinion,only beyond the control of capital logic can human avoid the danger of self-destruction.In this process,man is the essence of the matter.The paper defends Marx in the context of Heidegger but understands Marx beyond Heidegger’s thoughts.

Keywords:Marx,Heidegger,human-self production;priorty of human,capital logic

The two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 Mandari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in Korea

ZHANG Mei-lan Abstract:The overseas Chinese learning in the late19th century focused on Beijing Mandarin.The linguistic foundation of the two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Huayin Qimeng Yanjie and Ni Ne Guixing,used in South Korea reveals the feature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textbooks at that time.Not only were the 25spoken words found in the documents in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especially in the late Qing,but they are still widely used in Mandarin of Northeast China today.It proves that Beijing Mandarin has vernacular features which could be inherited and interactively dynamic in communication.Keywords:Huayin Qimeng Yanjie;Ni Ne Guixing;Spoken Words;Linguistic features;Beijing Mandarin;Mandarin of Northeast China

Hegemony and Empire:Two Kinds of 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Logics

LIU De-bin,SUN Xing-jie Abstract:Empire and hegemony are forms of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wo evolutionary logic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the long history,the two kinds of forms and logics appeared interactively,and presented a trend that an empire would convert to hegemony.An empire is an organizational unit,as well as an international system;while hegemony is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a dynamic equilibrium.The

·

·

951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icates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evolv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cholars in the post-Cold War put the idea of empire on debates again,while the resistance and the revolt to hegemon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groups of countries made hegemony to be a concept with strong political meanings.Although the fast chang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omoted so many predictions and criterion of the scholars,the“shadows”of empire and hegemony are still there to argue with the new concepts.It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clarify the two old and ambiguous concepts to avoid simplified un-derstanding,especially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and their cul-tural meanings.In this way,we not only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past,but also make wise judgments o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world affairs.Keywords:Hegemony;Empire;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Estimation,Economic Policy and Implications

LIU Jin-quan,JIANG Mei-hua Abstract:Phillips curve mechan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judging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making.The GM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empirical new Keynes Phillips curve in China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utput-price of new Keynes Phillips curve indeed exists in China.The inflation not only relates to inflation expectation and actual output gap,but also has certain sustainability.So,when we cope with increasing inflation,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keep economic continuously and stably increasing.

Keywords:inflation expectation;output gap;state space model;new Keynes Phillips curve

Family Law in China Reconsidered as a Component Part of its Civil Code

LI Hong-xiang Abstract:While composing the Chinese Civil Code,an important issue has been raised:how to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Law and Civil Code.The question not only decides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building of Chinese Civil Code system itself but also influences its social function.At the same time,it affects the Chinese Family Law and the far-rea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ocie-ty.Thus,it is suggested that Civil Code in China should adopt the Pandecten legal system in the future.In addition,Family Law should be added as a single provision in Chinese Civil Code so that Family Law could be regulated to its original essence of the Civil Code in China.

Keywords:civil code;family law;civil society;independence or return

·

·

061

最新 论述《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精品

论述《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贡献 导语:在葛兰西的时代,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小编来论《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家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却往往重卢卡奇轻葛兰西,对葛兰西理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其理论的哲学立场(即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评判,以及对其领导权理论的研究方面,对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为数不多,而且往往把它与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放在一起作为同一理论观点来研究,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理论支撑来论述。所以,有必要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对葛兰西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人手,探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葛兰西在其代表作《实践哲学》一书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一词,并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相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葛兰西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一词,使“意识形态成为一个中性的、描述性的概念,以适合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是指最高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总称。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世界观,一种信仰,一种表现在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之中,并使它们统一起来的社会集团的社会意识(思想)。他指出:“在这里,人们可以说‘意识形态’,但得以在世界观的最高意义上使用此词为条件,就是说它默默地表现在、在法律、在经济活动和个人与集体生活的一切表现之中。” 葛兰西还在各种意义上区分并使用“意识形态”概念。提出“有机的意识形态”和“任意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对二者作了区别。他指出:“人们必然把历史上有机的意识形态,就是说,那些为一个特定的基础所必需的意识形态,同随意的、理性化的或‘被意愿的’意识形态区别开来。在意识形态是为历史所必需的范围内,它们是‘心的’;它们‘组织’人民群众,创造出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获得对于他们所处地位的意识,进行斗争的领域。而在意识形态是随意的范围内,它们只创造个人的‘运动’、论战和如此等等(虽然甚至这些也并非完全无用的,因为它们像一种同真理相对照、证明真理的谬误那样地发挥作用)。”可见,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是意义宽泛的中性词,而且研究得更为细致与深入,这与马克思多在否定意义上提出的意识形态概念不同。“在他那里,意识形态作为阶级意识,不再是单纯消极和否定性的,而有可能根据它的革命性而成为积极和肯定性的,或者说,意识形态依照其阶级性而区分为进步的与落后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_王永贵

2009年6月 理论学刊 J u n.2009 第6期 总第184期 T h e o r yJ o u r n a l N o.6S e r.N o.184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 王永贵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9)06-0004-05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程中,在批判继承以往意识形态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类意识形态认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精髓主要包括他们对意识形态含义的科学阐释;对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以及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全面阐述等,重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能给我们许多新的启发。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内涵的科学阐释 “意识形态”是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们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据考证,“意识形态”一词最早出现于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其开创者是法国启蒙学者、哲学家安托尼·德斯杜特·德·特拉西(有的译为特·托拉西)。1797年(亦有说1796年),特拉西在其撰写的四卷本巨著《意识形态原理》(有的翻译为《思想的要素》、《意识形态的要素》等)(1801-1805年出版)中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并把它引入西方哲学史。当时特拉西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肯定性的概念,主要是指“观念的科学”,即观念学、概念学或意识学,其目的是为了把意识形态与经院哲学、宗教神学的种种谬误区分开,以便于研究认识的起源、认识的界限及认识的可靠性,进而去改造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科学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不过,直到20世纪初期,随着1927年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公开发表和1929年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出版,意识形态的概念才流行起来,并开始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不断发展和演变,并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歧义丛生的概念范畴。直到今天,对“意识形态”一词含义的解释和界定,正像对全球化含义的界定一样,众说纷纭。 意识形态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现象,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可谓观点各异、差别很大。但总的说来,西方学者的观点大都具有片面性,缺乏对意识形态内在本质的揭示。在西方大多数学者看来,意识形态是与科学对立的虚假意识形态和政治偏见,是为满足狭隘的阶级利益而设想出来的,在有的西方国家甚至不承认意识形态这个词。比如许多美国人承认并且炫耀自己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却不承认这就是意识形态,并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个贬义词;美国人只承认并炫耀自己的“爱国主义”,而其他国家的爱国主义被他们贬义地称为“民族主义”。这可以看出西方狭隘的意识形态观,他们大多缺乏运用科学的阶级分析 4*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5A K S003)和江苏省“333高层 次人才培养工程”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马氏体强化机制

2012春季学期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论文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生唐骜 学号 1091900101 班号 0919001

铁碳马氏体的强化机制 唐骜 1091900101 摘要:本文以铁碳马氏体的组织形貌以及马氏体转变过程为出发点,引述了马氏体的主要强韧化机制。并通过引用各学者的实验结论,得到了铁碳马氏体的强韧化机理。 关键词:马氏体,强韧化机制,高强度钢,低碳钢,时效 1. 马氏体概述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迅速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 马氏体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20世纪以来,对钢中马氏体相变的特征累积了较多的知识,又相继发现在某些纯金属和合金中也具有马氏体相变,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Au-Mn、Cu-Al、Cu-Sn、Cu-Zn、In-Tl、Ti-Ni等。目前广泛地把基本特征属马氏体相变型的相变产物统称为马氏体。 2. 马氏体相变特征 马氏体转变的一般定义为:过冷奥氏体以较快的速度冷却,抑制其扩散性分解,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无扩散型相变称为马氏体相变。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马氏体相变是无扩散相变。马氏体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马氏体相变时原子有规则地保持其相邻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位移,这种位移是切变式的。原子位移的结果产生点阵应变(或形变)。这种切变位移不但使母相点阵结构改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改变。 (2)产生表面相变时浮突。马氏体形状改变使先经抛光的试样表面形成浮突。马氏体形成时,与马氏体相交的表面上发生倾动,在干涉显微镜下可见到浮突的高度以及完整尖锐的边缘。 (3)新相(马氏体)和母相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位向关系。马氏体相变时在一定的母相面上形成新相马氏体,这个面称为惯习(析)面,它往往不是简单的指数面,如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一 一[收稿日期]2014?02?26 一[作者简介]冯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鲁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三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冯一刚1,鲁一力2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北京100816;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一意识形态;话语权;规律 [摘一要]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深化意识形态研究,要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发扬光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三 [中图分类号]D64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4?0005?09一一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三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三 [1]这些论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研究,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全面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规律;这对于我们牢牢掌握主流话语权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三一二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 马克思说过: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三[2](P35)同样,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崛起也常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三无论是要建设一个政权,还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三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三早在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四杜勒斯就针对瓦解苏联明确提出: 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三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三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三

马克思与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与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之比较 回应鲍德里亚等后现代思想家对马克思的挑战,是时代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重要理论任务。马克思与早期鲍德里亚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区别与联系,通过比较二者对意识形态概念、地位、作用和终结的探讨,可以揭示出鲍德里亚如何走出马克思,进而走向后现代主义,最后走到了马克思的对立面。 标签:实践;观念;符号;意识形态 一般认为,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观念,它既是观念的东西,又具有实践性。而鲍德里亚的意识形态理论却突破了这一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功能化时代的物的意识形态批判》一文指出,在鲍德里亚的理论中包含“物体系中的意识形态”,它不像传统意识形态那样通过理性的力量使人臣服,而是通过大众媒介的符号运作方式,使人们在无意识层面认同现代资本主义的合法性。〔1〕这样,鲍德里亚就走向了马克思的对立面。那么,这种对立的产生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呢?笔者认为,必须在时代和理论的背景下通过二者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挑战:后现代转向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现代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丹尼尔·贝尔语),与此同时,现代西方文化在长期的斗争与融合之后,被后现代主义所代替,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被哲学和社会学界长期争论的意识形态问题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相遇了。在这种相遇中,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往往表现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挑战。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认为,在历史中,没有单个的、线性的过程,只有互相交错和混合的系列。在他看来,“如果说人类知识是有限的,那是因为它陷在语言、劳动和生活的实证的内容之中,没有自由的可能性。”〔2〕因此,对真理的陈述和言说也就有两种形式,即实证主义的方式和建构真理先验体系的方式。而在德里达那里,他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其解构工作的对象。他认为,作为解构性的阅读,不应是寻求主题的出现和故事的逻辑论证,而是应该关注包含其中的许多策略,最著名的是“零度写作”(Writing Under Erasure)和“延异”(Differance)。与其他转入后现代的思想家不同,鲍德里亚采取的是终结意识形态的批判策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意识形态,也应该抛弃。现实本身已经丢失,人们所亲历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现象都只不过是纯粹的符号、模仿和超现实。但是,他这样的思想不是一天达到的,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这条道路的呢?笔者将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来揭示这一问题。 二、观念与符号:何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与早期鲍德里亚意识形态理论相遇的第一个问题是“何为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的概念问题。那么,马克思与鲍德里亚对这一难题会构思出怎样的解决方案呢?笔者认为,二者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型:②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 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 成绩: 教师签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姜冬梅 [摘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 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

美国霸权评析

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美国霸权主义是利还是弊?利有哪些?弊有哪些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势地位在世界上“颐指气使”,动辄干涉别国内政,造成国际关系的持续紧张,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冷战后,美国成为当前世界唯一集“经济霸权”、“制度霸权”、“科技霸权”于一身的垄断资产阶级统治的超级帝国,帝国本性决定了它的根本利益在于对外扩张,推行霸权主义。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阻碍他国的发展。 他的利在于推广霸权带来自己的各个方面层面的收益,但是在目前的时代中推用霸权主义只能说明美国的心虚,因为目前除非是一些弱小的没有地位的国家受到伤害外,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中国、俄罗斯推行霸权主义,因为随着中俄的崛起,美国越霸权则反映出他的无能。分析评价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霸权必须做到只有盟友,没有朋友。该翻脸时就翻脸,该不要脸时必须不要脸。 就美国来说,霸权主义已不长久,因为中俄的崛起,金砖国家的崛起,以及某些发达国家对美国的仇恨已经不是写在脸上,已经表现在某些行动中。反美不在是孤家寡人,只要有一个恰当的时机和事件全世界的反霸权行为会得到一个扩张。 霸权就是牺牲别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去伤害他国。 评析美国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后来吉尔平、基欧汉、莫德尔斯基等学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在这些人当中,吉尔平可算作霸权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几部著作从经济、政治、历史都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论。 霸权稳定论属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支。然而,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中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均势问题,而新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全以及国际体系的结构问题。而霸权稳定论,顾名思义,主要研究的是霸权的兴衰以及霸权的统治问题。这一借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概念,又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结构主义特色,还对制度主义关系的国际机制以及国际合作问题有所涉及,称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综合理论。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而霸权稳定论的主要提出这也都来自美国,所以,这一理论又有着鲜明的美国色彩。认真研读霸权稳定论的代表著作,人们就不难发现,不管它的鼓吹者者是否承认,事实上它的种种理论观点不是在为美国所采取的霸权政策辩护和赞美,就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在出谋划策。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稳定论其实并不是一种纯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更像是为了维护霸权统治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建议或政策指导。 然而,无论如何,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了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霸权之间的联系,霸权稳定论这道大门是非得进去不可的。 一、霸权稳定论的经济阐释 霸权稳定论提出,开放并且稳定的国际经济的政治条件至少有三个。首先,一个或几个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导;领袖国的任务是提供稳定的国际货币,促进自由贸易,确立管理国际商务的公平规则。其次,稳定的国际经济必须建立在主要经济大国的合作基础上。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必须相信自由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对他们有利。而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体,因此,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 根据霸权稳定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创造出一种集体商品(或称公共商品)。在国际关系领域,也存在着这种集体商品,比如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制度--对一个国家减免关税的待遇必须扩大适用于所有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稳定的国际货币也是一种集体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雷蒙。 高斯(Raymond 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 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 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ejorative 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 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ositive 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 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 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ideology)。 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 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 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 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 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美国的霸权主义评析

美国霸权主义评析 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霸权的产生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特性、民族习惯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繁荣昌盛是霸权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美国作为20世纪末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正试图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 对于美国如今的霸权主义,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释。 从经济上看,美国现在的经济就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通过垄断资本实现全球化并成为发达国家国际垄断资本在竞争中所达成的金融联合的核心,从而在经济基础的深层次上决定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在进行经济决策和调整时,美国通过政策引导、减税和加大投资,推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工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通过持续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逆向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在政策和技术的结合下,美国不断巩固其经济地位,占领新型国际分工的制高点,以加大直接投资等微观经济手段向国家主权发起新的冲击,从而丰富了传统的主要以武力侵犯和人权压主权为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方式。同时,美国又通过建立全球统一大市场,推进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全球化,建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从而谋求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权。此外,美国利用手中掌握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在经济贸易交往中为所欲为,以及利用美元和它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交易上的优势地位,随意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和失业,从而将美国国内的矛盾人为的转移到外国,扰乱别国的金融市场秩序,达到加速掠夺财富的目的。 从政治上看,美国通过调整全球战略,由争霸向称霸过渡,扶植七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并决策世界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大有取代联合国安理会之意。随着美国在联合国中越来越孤立,它将更倾向于采取同盟国协商一致共同行动或在取得配合与暗中支持的情况下单独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或军事的行动。另一方面,美国又依靠军事同盟和多边及双边安全合作作为重要的支柱,对各种危及安全的问题先预防,后在必要时果断地实施干预。它通过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制订新规矩,建立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建立在新型的金字塔型霸权体系的基础之上,成为美国向外辐射其理念和影响的平台。美国还充分利用全球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积极谋求综合国家利益。首先,确立“安全、经济、民主”三位一体的国家利益;其次,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用来实现国家利益。再次,围绕构建同质性全球政治框架着力演变社会主义制度。在输出美式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同时更加突出演变别国政治体制。 从军事上看,美国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主要手段是在东西方扩大军事同盟,建立由它起主导作用的全球安全体系,同时大力推动以变革军事技术、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等为内容的新军事革命,借以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军事优势。在欧洲,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支持欧盟东扩,同时积极调整同欧洲的关系,目前北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第三轮东扩目标。北约东扩大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有效地抑制了俄国的崛起。在亚洲,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的提升则限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空间。通过北约东扩、调整美日同盟这两大战略性步骤的实施,美日欧在战后达成了新的政治联盟,其结合点是安全利益。通过反恐大联盟美国强化了同东盟的关系,并在阿富汗实现了军事存在,通过伊拉克战争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批判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献非常多。 西方学者引用率虽然很高,但是在哲学方面的专著却很少。西方对伊格尔顿的研究已经起步,而在国内学术领域,伊格尔顿被翻译的著作只占其著作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仅能通过这些少之又少的著作来寻找伊格尔顿哲学思想的蛛丝马迹进行梳理。相对来说,国内的研究状况较西方状况还是落后的。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他从文学批评方面入手,总结并归纳出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又从意识形态理论出发,完善和丰富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本文着重从伊格尔顿的原著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概况和内容提要,并结合实际对其理论进行一些评价,旨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依据。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界定,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局限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卢卡奇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和阿尔都塞的思想中提取出伊格尔顿的思想来源,为对其意识形态理论概况的梳理进行铺垫;另外,还对伊格尔顿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范畴的界定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文学的维度进行阐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文学批评和

意识形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都是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在肯定其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的基础上,提出其理论中的缺点和局限,为研究伊格尔顿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寻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摘要:文化扩张不同与军事上的侵略和冲突,它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不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和辨别能力,很难察觉到霸权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的意图。有时候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谈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时感到不可思议,认为问题没有这么严重,是一些学者太小题大做、杞人忧天了。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实行文化霸权主义的种种表现,并简单分析了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警惕意识,弘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美国文化霸权概念表现影响 一、文化霸权主义的概念 文化霸权是指霸权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目标出发,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强势地位,向世界上其它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展,迫使别国接受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以达到制约、影响世界事务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过程为目的的一种国际霸权行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力量、媒体优势、文化工具、意识形态向第三世界国家大量灌输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摧毁或消蚀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并把它们逐渐纳入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一体化框架中。 二、美国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由于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又是无形的,隐蔽的,因此,文化的渗透几乎包含在文化交流的各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讲,如外交活动,商业活动,电影娱乐,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广告宣传、语言渗透等等。 1、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成效。先不说全球,大家看看今天的中国就已到处 都是美国的文化,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无一不是美国文化渗透的结果。更有甚者,中国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到美国留学,得到绿卡在那里生活成了一种梦想和努力实现的愿望。今天的中国,凡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到过美国的人,你可以问一问他美国和中国到底哪个好,十个有九个半都会说美国好!这就是美国文化在中国扩张的显著成效。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 Vol.3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3 ────────── 收稿日期:2013-05-26 作者简介: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 治教育。 -110- 哲学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 冯大彪1,2 (1.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2.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与本质,论证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维护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与谬论作斗争,对社会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6-0110-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6.029 Values of Marxist Ide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FENG Da-biao 1, 2 (1.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reveals ideology’s origins and essence, demonstrates the falsity of feudalism and capitalism, explains the public attribute of Marxist ideolog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roletarian to maintain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to fight with fallacy and carry out Marx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education for the public.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ideology. Key Words: Marxist; ideology; important value “‘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是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 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1] 受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国内有些人对意识形态问题缺少明晰而客观的认识。为正本清源,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阐明其基本立场与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1.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 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82]分工之所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分工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 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p84] 私有制的出现,又导致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阶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传承》2008年第6期 目前,在国内学术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存在这不同的诠释,那么,我们如何评判这些诠释?本人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首要任务是切实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因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我们应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原生态,并把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看作是这个原生态的演化和发展。所以,我们应把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看作是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工作。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在逻辑上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而这一过程是通过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体现出来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初步创立写于1845年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此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进一步研究,主要体现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 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受动性特征。 意识形态在外观上具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绝对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是统治阶级的成见。意识形态的制造者均属于统治阶级及其劳心者,他们自然地将自己视作历史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创造物当成历史的基础,而把意识形态的真实源泉和基础予以遮蔽。第二是人们对社会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之多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理论家们只看到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即意识、理论的指导性,并把这些意识、理论看作历史的终极根源,“认为观念统治着世界,把观念和概念看作决定性的原则”,“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 在”。人们对意识形态绝对独立性的承认与推崇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但是,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独立的空间,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既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有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实践不仅决定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性质,也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更新。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从天上降到地上”的,而是“从地上升到天上”的。离开了物质实践过程,意识形态就成了无源之水了。一句话,意识形态具有受动性的特点,即它只能是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受物质实践的制约和限制,随着物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二、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实施自己对社会的统治采取两种基本的手段。其一是国家机器,其二是意识形态。前者是统治阶级限制人民的“硬”手段,是指国家的实体性存在,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具体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组织。后者是统治阶级“感化”人民的“软”手段,是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软国家机器”。统治阶级在实施其统治时,不仅使用实体性的工具,即通过制度和设施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而且使用观念性的工具,即通过意识形态在思想上制约和控制人民的思想,同化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消解人民的反抗意识,从而达到自己社会的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在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发挥着国家实体性存在所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论证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合理性,给人民以只有这种统治才能给他们安定和幸福的生活的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郑慧仙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与此相对应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受动性、阶级性和虚假性、文化性。 [关键词]意识形态受动性虚假性文化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