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桃符是从周代开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从宋朝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名字改成了“春贴纸”和“春联”,到了明朝才广泛普及开了(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全部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因此中国第一幅春联是由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生在五代,归顺北宋)题在桃木板上的,这幅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有记载)。

(3)读《元日》,看看北宋时期,人们过初一与今年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

相同的习俗:放爆竹

宋朝:喝屠苏酒,现在吃水饺,个别人喝酒,喝什么酒,非常自由。水饺作为春节必吃食品是从明朝普及的。宋朝的饺子叫“角儿”,不是春节大家都吃的食品。

宋朝:初一挂桃符,现在贴的春联都在除夕前贴好。

从这些相同与不同中,可以看出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首诗,记载了那时候的风俗,让读者知道知道一千年的宋朝人是怎么过节的。

(4)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大约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避瘟。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

1.这座桥是石拱桥,在河北省赵县,叫安济桥,也叫赵州桥。

2.这座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也是李春伟大的杰作。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在这1400多年间,这里经历了8次以上较大的地震,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3.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写出了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当然,与现在许多桥相比,真的算不上雄伟。对于“雄伟”这个词的理解,请不要与现在的大桥比。第二自然段写得非常清楚,围绕一个意思写得非常清楚。

(1)这座桥有没有用钢材、木材?

(2)这座桥有几个桥洞?有几个桥墩?

(3)你知道“拱形”桥有什么优点吗?有什么缺点吗?

(4)大桥共有四种,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你想了解了解吗?

4.第三自然段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也就是说上面肯定写了坚固,但前面两段并没有出现“坚固”,如何用第一二段的文字来解释“坚固”。后面写的是美观,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美观的。桥就是桥,从这一岸到那一岸,让人更加方便,为什么还要美观呢?你生活的地方,肯定有不少桥,你觉得美观吗?觉得有必要建的这么美吗?你知道赵州桥上为什么要雕刻那么多龙吗?

5.这一课有两个词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智慧,二是才干。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才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