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12、留日学生李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

A、进化团

B、桐城派

C、维新派

D、湘乡派

13、近代起端时期的散文创作出现了新的方向,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散文,关怀现实,针砭时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经世致用派

B、桐城派

C、维新派

D、湘乡派

14、龚自珍()一文用似扬实抑的手法,记叙了城内外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景物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B、《已亥杂诗》

C、《病悔馆记》

D、《西效落花歌》

15、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还创办了()报。

A、《苏报》

B、《无锡白话报》

C、《汕头白话报》

D、《安徽白话报》

16、《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是()。

A、张维屏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林吕彝

17、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使用的叙述人称是(),从而贯穿了二十余年的见闻。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不确定人称

18、小说《孽海花》最初是由()创作前六回的。

A、曾补

B、金一

C、吴趼人

D、李伯元

19、“鸳鸯蝴蝶”派小说家本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维系,但他们以()的旗号走到了一起。

A、“经世致用”

B、“揭露社会现实”

C、“趣味第一”

D、“爱情至上”

20、光绪十八年(1892年),上海出现了一个刊登小说的期刊,这个期刊名叫()。

A、《瀛寰琐记》

B、《海上奇书》

C、《月月小说》

D、《小说林》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把它们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全,该题无分。每

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已亥杂诗》为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的诗篇。下列诗人中,曾写过《已亥杂诗》的有()。

A、张维屏

B、魏源

C、龚自珍

D、康有为

E、黄遵宪

2、在近代文学领域中,出现了古代文学当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

A、婚姻题材

B、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运动题材

C、反帝题材

D、华侨题材

E、外国现代生活题材

3、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

A、小说创作的堕落

B、外国题材创作风行

C、戏剧走向没落

D、域外游记兴起

E、诗文创作出现逆流

4、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成立,发起人是()。

A、柳亚子

B、陈去病

C、夏曾佑

D、丘逢甲

E、高旭

5、西方文化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

A、天演论

B、唯理论

C、民约论

D、救亡决论

E、人论

6、曾国藩有四个弟子,号称“曾门四弟子”,下列作家中属于“四弟子”的是()。

A、张裕钊

B、梅曾亮

C、薛福成

D、莫友芝

E、吴汝纶

7、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叫()。

A、《金玉缘》

B、《新石头记》

C、《日下新书》

D、《正法眼藏五十三参》

E、《侠女奇缘》

8、南社诗人的诗作,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旧体诗,但也有一些成员创作过新诗的尝试,写过一些通俗、自由的诗或者可供配曲的歌词,如《新杂谣》、《女子唱歌》、《爱祖国歌》、《华族祖国歌》、《中国公学校歌》、《惜别离》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有()。

A、苏曼珠

B、马君武

C、马骏声

D、周实

E、高旭

9、龚自珍创作了一些成组的散文,如()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A、《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B、《明良论》

C、《乙丙之际着议》

D、《古史钩沉论》

E、《壬癸之际胎观》

10、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在他们自己创办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主张的散文。这些杂志是()。

A、《中外纪闻》

B、《苏报》

C、《中外日报》

D、《强学报》

E、《时务报》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鸦片战争时期的小说与传统小说相较,变化不明显,变化不明显,侠义小说盛行一时,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是_______。

2、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______一本。

3、“桐城一湘乡派”的盟主是______。

4、“同光体”是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派,集中体现这一诗派诗歌理论主张的诗话是_____。

5、梁启超还提出了“政治小说”的口号,第一部明确标示“政治小说”的作品是他的________。

6、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创作的______(未完稿),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7、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创作的______,基本上是按照《三国演义》的结构方式写作。

8、 1910年,任天知从日本同上海组织话剧团体______演出于大江南北,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早期话剧的发展。

9、“我手写吾口”是黄遵宪在早年所作的诗歌________中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向来为近现代文学史家所重视。

10、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3、近代散文的发展和演变有何特点?

4、简述南社的诗学主张。

5、长期以来,对鸯鸯蝴蝶派小说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试就你对此派的认识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三、评析题(15分):试赏析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四、论述题(20分):

试论柳亚子辛亥革命前后诗歌的特征,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Ⅰ.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D

8、C

9、A 10、C

11、A 12、B 13、A 14、A 15、B 15、D 17、A 18、B 1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CE

2、BCDE

3、ACE

4、ABE

5、ACE

6、ACDE

7、ACDE

8、BE

9、BCDE 10、ACDE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

1、《三侠五义》

2、《清代学术概论》

3、曾国藩

4、《石遗室诗话》

5、《新中国未来记》

6、《狮子吼》

7、《洪秀全演义》8、进化团9、《杂感》

10、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参考历史发展的分期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古代小说的抚育(1分),西方小说的影响(1分),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1分),小说理论的发展(1分),印刷业的进步(1分)。

2、这是由近代社会的过渡性特点所决定的,与多样性、复杂性一道构成中国近代文学的总体特征(2分),具体表现在:创作方面新旧杂处(1分),文白并存(1分),2、文学思

想上抱残守缺和观念更新同在(1分)

3、近代散文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1分):双向性(1分),交错性(1分)时代性(1分),开放性(1分)。

4、南社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派的诗歌代表(1分),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和成果,与革命实践相结合(1分),主张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命,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1分),文学应“因时而变”(1分),反对宗派,呼唤平民之诗(1分)。

5、鸯鸯蝴蝶派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1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革命失败的颓丧和彷徨(1分),尤多表现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1分),反映了反帝反封建、张扬人性的积极主题(1分),创作方法多借鉴西方小说技法,如心理描写、叙事技巧等(1分)。

三、评析题

批判了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5分),表达了对变革风雷的殷切期盼(5分),要求打破人才禁锢,解放人才(5分)

四、论述题(20分):

内容上:政治抒性诗(4分),怀友掉亡诗(4分),反清反袁诗(3分);艺术上:慷慨之气与沉郁之气相结合(3分),风格多样,富于变化(3分),所作多旧体诗,擅长七律和七绝(3分)。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而得之”是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称赞()的诗的赞话。

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自己

D、谭嗣同

2、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用()的手法,记叙了扬州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影响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多重比喻

B、幽默讽刺

C、似扬实抑

D、类比推理

3、冯桂芬的政论散文集名()。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文录外编》

4、1895年,严复在《直报》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赫胥黎

B、达尔文

C、牛顿

D、卢梭

5、“文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中正式提出来的。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少年中国说》

C、《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D、《厦威夷游记》

6、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一书。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的()一文,正式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的》

C、《新小说发刊词》

D、《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

A、《月月小说》

B、《新小说》

C、《小说月刊》

D、《礼拜六》

9、青年鲁迅于()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A、1900

B、1897

C、1911

D、1902

10、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的小说()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A、《狮子吼》

B、《新中国未来记》

C、《断鸿零雁记》

D、《维新梦》

11、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著有《洪秀全演义》、《甘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大马篇》等,《洪秀全演义》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小说()的结构方式写作的。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序革命军》

D、《三侠五义》

12、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著有《洪秀全演义》、《甘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大马扁》等,《洪秀全演义》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小说()的结构方式写作的。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说唐》

D、《三侠五义》

13、从现有资料看,同治十一年创刊的(),应当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

A、《月月小说》

B、《瀛寰琐记》

C、《循环日报》

D、《新民丛报》

14、鸦片战争时期,广州诗人张维屏创作的反英诗作是()。

A、《三元里》

B、《射鹰楼诗话》

C、《哀旅顺》

D、《四将军歌》

15、黄遵宪于1887年写作的()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日本国志》

B、《扶桑日记》

C、《游记日本图经》

D、《日本新政考》

16、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开风气的人物,号(),与魏源并称“龚魏”。

A、瑟人

B、定庵

C、仰天

D、蕙风

17、林纾在二十余年的译书生涯中共计翻译了()部外国文学作品。

A、189

B、187

C、184

D、190

18、林纾翻译的()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

A、《苦世界》

B、《笑面人》

C、《域外小说集》

D、《巴黎茶花女遗事》

19、厦纾翻译的()是近代文学史上一篇极具影响的小说理论专论。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译印政治小说序》

C、《红楼梦评论》

D、《小说原理》

20、王国维《人间词话》在中国词学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其中最具影响的核心理论是()。

A、境界说

B、意境说

C、婉约说

D、豪放说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把它们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全,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龚自珍的黄遵宪都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的《己亥杂诗》,分别是()首。

A、325

B、68

C、315

D、89

E、215

2、宋诗派是道光、咸丰前后兴起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派,这一诗派的代表作家有()。

A、张维屏

B、程恩泽

C、郑孝胥

D、郑珍

E、何绍基

3、近代狭邪小说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形社会的产物,主要描写城市娼妓生活,代表作品有()。

A、《品花宝鉴》

B、《青楼梦》

C、《花月痕》

D、《风月梦》

E、《九尾龟》

4、大约在1896-1897年左右,热衷于创作“新学之诗”、“颇撏扯新名词以自表异”、探索诗歌改革之路的诗人有()。

A、黄遵宪

B、夏曾佑

C、谭嗣同

D、丘逢甲

E、梁启超

5、“同光体”在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影响巨大,这一诗派的代表作家有()。

A、陈三立

B、沈曾植

C、范当世

D、曾国藩

E、陈衍

6、“文界革命”中出现的“新文体”又叫“报章文体”,发表这类进步文章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清议报》

C、《民权报》

D、《新民丛报》

7、近代《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要作品有()。

A、《玉梨魂》

B、《孽冤镜》

C、《广陵潮》

D、《陨玉怨》

E、《新石

头记》

8、为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更好地发挥文章的社会功能,曾国藩对桐城散文进行了改造,强调()的统一。

A、义理

B、词章

C、考据

D、义法

E、经济

9、下列对近代文学家名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黄小配笔名南亭亭长

B、梁启超号任公

C、刘鄂别署洪都百炼生

D、秋瑾别号鉴湖女侠

E、柳亚子笔名黄帝嫡裔

10、梁启超为了宣传变法维新,不仅写过小说《新由国未来记》,也尝试撰写过传奇剧本。他创作的剧本有()。

A、《劫灰梦》

B、《新罗马》

C、《维新梦》

D、《侠情记》

E、《爱国魂》

Ⅱ.非选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中国近代文学最要,最基本的主题是_________。

2、鸦片战争时期记录了大量反帝、爱国诗歌的一部诗话是林吕彝的________。

3、“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________中正式提出来的。

4、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立于_______年11月13日,成立大会召开的地点是苏州虎丘。

5、苏曼殊一生创作五部半小说,其中最突出的当推自传体小说_________ ,小说的主人公是三朗、雪梅和静子。

6、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新派的第一个政论散文家,他的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政论散文集。

7、黄小配的______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

8、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就开始表现出来,其标志是_____________。

9、俞万春的小说《荡冦志》又名_________,对农民起义采取诋毁仇视的态度。

10、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一巨子”的新派诗人丘逢甲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诗集名为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五题,计25分):

1、按照我们教材的观点,中国近代文学史可以分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起迄时间怎样?

2、简述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

3、中国近代文学低潮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简述“诗界革命”的口号及其意义。

5、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新旧文学流派同时并存,试就对“新”与“旧”的关系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三、评析题(15分):试赏析何绍基《滩行》诗

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

乌篷摇入瀟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

四、论述题(20分):

试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为例,论述近代长篇小说在题材、结构、人物形象三方面的变化。

Ⅰ.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7、D

8、B

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D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BCDE

3、ABCDE

4、BCE

5、ABCE

6、BD

7、ABCD

8、ABCE

9、BCDE 10、ABD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

1、反殖民帝反封建

2、《身鹰楼诗话》

3、《厦威夷游记(或汗漫录)》

4、1909

5、《断鸿零雁记》

6、《五日风声》

7、《五日风声》

8、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

9、《结水浒传》

10、《岭云海日楼诗钞》

二、简答题:

1、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分):发韧期(鸦片战争至七十年代)(1分)、发展期(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1分)、繁荣期(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1分)和低潮期(辛亥至五四)(1分)

2、多样性、包括了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2分)。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看出现了古代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1分);体裁上继承了古代文体的同时,增加了新式文体等。(1分)

3、这一低潮与时代思潮尤其是尊孔复古逆流直接相关(2分),具体表现在小说创作的堕落(1分),诗文创作出现逆流(1分),戏剧走向没落(1分)。

4、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1分),说:“欲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1分),第二要新语句(1分),而又须以占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1分)为传统诗歌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1分)。

5、这是历史过渡时期的必然现象(1分),“新”是从“旧”中孕育出来并且推翻“旧”文学的(2分),没有“旧文学”作为“新”的革命基础和对象,那么,新文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2分)。

三、评析题:

用多种感觉方式写景(5分),突出家乡山水之美(5分),表达对家乡山水的热爱(5分)。

四、论述题: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代表了近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5分),在题材上全方位地表现近代社会政治各个领域(5分),结构多用网状结构和串珠结构及其复合结构(5分),人物形象以官场为代表的众生相,多突出其丑恶的一面(5分)。

Ⅰ.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之言,出自他的()

A、《蕙风词话》

B、《艺概?词曲概》

C、《人间词话》

D、《宋元戏曲考》

2、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A、《夏威夷游记》

B、《新中国未来记》

C、《维新梦》

D、《新罗马》

3、近代宋诗运动的诗学观是建立在传统诗学()观的基础上的。

A、江山之助

B、真我不俗

C、温柔敦厚

D、经世致用

4、曾国藩曾经选编()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

B、《经史百家杂钞》

C、《讨粤匪檄》

D、《唐宋文醇》

5、梁启超《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将小说与其它文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小说在文学中的位置应处于()。

A、最上乘

B、最下等

C、中等

D、与其它文类并驾齐驱

6、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古示家人》中的名句上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下联是()。

A、百无聊赖以诗鸣

B、岂因祸福趣避之

C、不拘一格降人材

D、留得家园五十春

7、林纾运用()文体来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正是他译述风格的典型特征。

A、白话

B、方言

C、报章体 C、文言

8、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论散文()也是非常典型的“报章文体”。

A、《仁学》

B、《少年中国说》

C、《变法通义》

D、《经世文编》

9、我国最早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笙,曾翻译了一篇外国小说(),被公认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直译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

B、《四日》

C、《变法通义》

D、《毒蛇圈》

10、黄小配兄弟创办的小说期刊是()。

A、《中外小说林》

B、《新小说丛》

C、《小说世界》

D、《小说林》

11、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首之多。

A、89

B、120

C、315

D、200

12、曾国藩为适应新的历史变化,在桐城派所主张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再加上(),以改革散文创作。

A、经济

B、文化

C、军事

D、教育

13、近代初期“尊情”诗潮的理论著作是林吕彝著的()。

A、《艺概》

B、《射鹰楼诗话》

C、《石遗室诗话》

D、《蕙风词话》

14、()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最具性格光采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彻底崩溃的情状。

A、九死一生

B、吴继之

C、吴趼人

D、荀才

15、1898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公开的诗歌园地(),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

A、“诗界潮音录”

B、“诗文辞随录”

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16、钱江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的人物。

A、宋江

B、关羽

C、诸葛亮

D、孙悟空

17、黄遵宪于()年写作的《日本国志》一书,是一部系统地向国人介绍日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尤其是维新变法情形的重要史书。

A、1887

B、1902

C、1905

D、1900

18、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1911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辛亥革命

B、抗英

C、辛亥广州起义

D、北伐

19、《晓抵九江作》一诗是同光体诗人()的代表作。

A、陈衍

B、陈三立

C、沈曾植

D、郑孝胥

20、1904年,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与著名戏剧家()一道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

A、梁启超

B、梅兰芳

C、谭鑫培

D、汪笑侬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把它们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全,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近代宋诗运动以()为宗,反对宗唐,强调学习宋代江西诗派,进而追摹杜甫。

A、韩愈

B、黄庭坚

C、陆游

D、杨万里

E、苏轼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论及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四种力”,这四种力分别是()。

A、刺

B、熏

C、浸

D、染

E、提

3、清朝末年有所谓“清季四大词人”之称,这四大词人分别是()。

A、王国维

B、朱祖谋

C、况周颐

D、郑文焯

E、王鹏运

4、鲁迅于1906年弃医从文,很快就写作了()等宣传新的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的重要论文。

A、《摩罗诗力说》

B、《文化偏至论》

C、《科学史教篇》

D、《人之历史》

E、《斯巴达之魂》

5、近代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凡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点论,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A、美

B、雅

C、信

D、善

E、达

6、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改变了广大国人的价值观念。

A、民主

B、科学

C、敬业

D、人权

E、法制

7、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日本进行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A、《使东杂咏》

B、《扶桑日记》

C、《谈瀛录》

D、《东槎见闻录》

E、《日本新政考》

8、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界掀起了一场戏曲改良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影响较大、活动时间持久的戏曲团体有()。

A、陕西易俗社

B、四川戏曲改良公会

C、三庆会

D、奎德社

E、春柳社

9、二十世纪之初,王国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研读()的哲学著作,在大力宣传他们的哲学思想的同时,运用他们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研究文学作品,取得非凡的学术成就。

A、《巴黎茶花女遗事》B、《四日》 C、《默》 D、《毒蛇圈》

10、维新派文学革新运动相继提出了()口号。

A、戏剧界革命

B、诗界革命

C、文界革命

D、小说界革命

E、民间文学改良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南社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__。

2、人心思变,要求___________业已成为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4、近代中国文学读者群体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_________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5、魏源在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基础上编者的________ 曾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著名小说家______与丁祖荫、徐念慈一起被视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

7、产生于国势艰危之时的近代诗歌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______成为近代诗歌的基本主题。

8、鲁迅先生的_________一书称《三侠五义》“绘声状物,甚有评话习气”。

9、 ___________是一部针对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的、美化封建社会的侠义言情小说,女主角名叫何玉凤。

10、鸦片战争前后,以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_________相号召。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题,计25分):

1、简述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与评论方式。

2、湘乡派有什么文学主张?

3、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何在?

4、简述秋瑾诗歌的前后期特点。

5、苏曼殊爱情小说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体现哪些方面?

三、评析题(15分):试赏析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四、论述题(20分):

黄遵宪诗歌的特征是什么?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Ⅰ.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A

6、B

7、D

8、A

9、D 10、A

11、C 12、A 13、B 14、D 15、B

16、C 17、A 18、C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 BE

2、 ABCE

3、BCDE

4、ABCDE

5、BCE

2、 6、AB 7、ABCDE 8、ABCD 9、ADE 10、BCD

Ⅱ.非选择题

一、填空

1、《南社丛刻》

2、以变应变

3、半封建半殖民地

4、工农商学兵

5、《海国图志》

6、曾补

7、主变与爱国 8、《中国小说史略》

9、《儿女英雄传》 10、比兴寄托

二、简答题:

1、梁启超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所有文学形式(2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鼓吹政治小说(1分),通过评论具体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现象(1分),注意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探讨文学创作现象和审美规律(1分)。

2、湘乡派主张文章与时变相因(1分),在桐城派的义理、辞章、考据之外加上“经济”(2分),强调文学从理出情(2分)。

3、新闻性(2分),纪实性(2分),文学性(1分)。

4、秋瑾诗歌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1分),前期多是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表现闺秀生活(1分),多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1分)。后期则洋溢着忧国忧民的感慨,推翻满清的誓言,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英雄形象(1分),直抒胸臆,慷慨豪放,想象奇丽(1分)。

5、苏曼殊爱情小说都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具有对爱情自主的追求和屈从封建秩序的双得性(1分),从爱情悲剧的角度触及反封建主题(1分),这一悲剧基调既是时代的迷茫和企求(1分),也是作者的迷茫和企求(1分),揭示了封建秩序给人的枷锁和社会非人性的劣根(1分)

三、评析题

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5分),无奈辞官离开京城,不能发挥政治才能(5分),但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5分)。

四、论述题

黄遵宪诗歌在思想上表现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3分),批判封建主义(3分),描绘海外山川风物、社会政治、科技文明等(3分),纪录家乡景物(3分);艺术上笔法灵活,写景真切(2分),风格多样(2分),大胆创新(2分),多长篇巨制(2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从曾朴的整个文学翻译活动来看,他是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戏剧

2、梁启超将著名诗人()誉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A、丘逢甲

B、陈三立

C、黄遵宪

D、康有为

3、秋秋瑾女士早年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的是()。

A、闺秀生活

B、革命活动

C、学术研究

D、社会众生相

4、秋瑾女士的《勉女权歌》发表在()上。

A、《苏报》

B、《中国女报》

C、《清议报》

D、《新民丛报》

5、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思想的确立。

A、进化

B、退化

C、干预

D、伤感

6、“南开新剧团”正式成立于1914年,此前已经演出了南开校长()的新剧《用非所学》。

A、周恩来

B、张伯苓

C、马一浮

D、陈君钢

7、近代小说的结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官场现形记》属于()结构类型。

A、网状

B、块状

C、串珠

D、散点

8、在近代词坛,()享有崇高地位,著名诗人陈三立称誉他为“近世词宗”。

A、王鹏运

B、郑文焯

C、况周颐

D、朱祖谋

9、()是《洪秀全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是一个近似诸葛亮的人物。

A、洪秀全

B、钱江

C、杨秀清

D、石达开

10、龚自珍的()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计有315首之多。

A、《已亥杂诗》

B、《咏史》

C、《西效落花歌》

D、《能令公少年行》

11、林纾早年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大多是接近于()的早年,目的非常明确。

A、乐观主义

B、悲观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12、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论散文《仁学》也是非常典型的()。

A、骈体文

B、白话文

C、魏晋文

D、报章体

13、《官场现形记》模仿《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以官场黑暗为主线,把( 0多个没有必然联系的故事联缀起来了。

A、10

B、20

C、30

D、40

14、曾补于1904年11月、12月间,写成了《孽海花》二十回,以()的笔名交由小说林社出版。

A、曾朴本名

B、皇帝嫡裔

C、东亚病夫

D、我佛山人

15、郑现应的政论文章多发表在()上。

A、《循环日报》

B、《南赿报》

C、《新民丛报》

D、《苏报》

16、王韬根据外国报纸有关法国与普鲁士之间战争的报道,并结合自己的欧洲见闻,著成《普法战纪》一书,类似于后来的()文体。

A、长篇小说

B、叙事诗谣

C、传记文学

D、报告文学

17、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运用()的美学观系统研究《红楼梦》的专论。

A、叔本华

B、席勒

C、康德

D、柏拉图

18、《孔子改制考》是()的长篇政论散文。

A、梁启超

B、龚自珍

C、康有为

D、马君武

19、()是我国最早翻译英国诗人拜伦《哀希腊歌》全篇的作家。

A、王国维

B、苏曼珠

C、康有为

D、马君武

20、宋诗派以()为宗,反对宗唐。

A、李杜

B、苏黄

C、元白

D、康梁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把它们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全,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近代中国文学读者群体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以()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A、工

B、农

C、商

D、学

E、兵

2、刘熙载《艺概》论述范围颇广,除了经学、诗歌之外,还包括()。

A、文章

B、辞赋

C、书法

D、词作

E、戏曲

3、近代作家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的审美观念飞跃和转化。

A、为艺术

B、为大从

C、为民族

D、为人生

E、为趣味

4、黄遵宪的《今别离》以()等四项近代科学事物来表现离愁别绪。

A、电报

B、电报

C、摄影

D、轮船

E、东西半球昼夜相反

5、被誉为“清末介绍西洋思潮的常熟三巨子”的是()。

A、曾朴

B、王钟麒

C、丁荫初

D、黄人

E、徐念慈

6、早年的康有为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篇,如()。

A、《过虎门》

B、《感事》

C、《出都留别诸公》

D、《夜起》

E、《度辽将军歌》

7、甲午战争之后,文坛发生了巨大变革,散文文体革新尤其令人瞩目,这一时期共有()等文体流派。

A、八股文

B、新文体

C、白话文

D、骈体文 D、魏晋文

8、梁启超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指出改革后的新诗应具备()。

A、新意境

B、新意识

C、新语句

D、古人之风格

E、古文的句法

9、李叔同等人在东京创建“春柳社”,演出了()等剧目。

A、《黑奴吁天录》

B、《打渔杀家》

C、《革命家庭》

D、《茶花女》

E、《一元钱》

10、《老残游记》形象地塑造了作者所熟悉的()这类“清官”形象。

A、王小玉

B、张曜

C、陈仁美

D、玉贤

E、刚弼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计10分):

1、太平天国的文学思想,是属于______层次的文化思想。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认为小说拥有支配人道的_______这四种力。

3、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启发了国内维新派以_______蓝图

实行变法。

4、对于“南社”之名,_________解释说:“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廷的标志了。”

5、近代大型组诗较多采取绝句的形式,尤以_____________为多。

6、谭嗣同在思想上要冲绝一切罗网,在_________上也要寻求自己的道路。

7、《》是一部来自民间,经过文人修饰的侠义公案小说,最先的书名叫《龙图公案》。

8、“新文体”的最后完成,是以梁启超从《时务报》到《》时期所发表的大量文章为标志的。

9、《洪秀全演义》是一部宣传____________思想的长篇历史小说。

10、近代_________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题,计25分):

1、近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小说的社会作用的?

4、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从哪些方面充实传统意境说的?

5、如何评价曾朴对《孽海花》的修改?

三、评析题(15):试赏析谭嗣同《有感一章》

世间无物抵春愁,会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四、论述题(20分):

龚自珍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试举具体作品为例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A

6、B

7、B

8、D

9、B10、A

11、C12、C13、B14、C15、A

16、D17、A18、C19、D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BCD

4、ACDE

5、ACE

6、ABC

7、ABCDE8、ACD9、AD

10、BDE

一、填空:

1、劳动人民

2、熏、浸、提、剌

3、日本明治维新

4、柳亚子

5、七言绝句

6、文体

7、《三侠五义》8、《新民丛报》

9、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10、印刷业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题,计25分)

1、近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在思想倾向上充满忧患意识(1分),使得散文创作贴近时代,变革意识越来越强烈(1分),在文体样式上渐趋多样化(1分),语言上朝着通俗化、口语化发展(1分),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以大气磅礴、慷慨激昂为主导的美学风格(1分)。

2、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有五点:政治斗争的需要(1分),西方文化的撞击(1分),社会思潮的变革(1分),旧文学的日益没落和翻译文学的影响(1分),新的读者群体形成(1分)。

3、《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一篇改写小说历史地位的论文(1分),小说能给人以理想(1分),给人以知识(1分),教育人(1分),左右人的风俗真好(1分)。

4、造境与写境(1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分),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1分),隔与不隔(1分),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1分)。

5、《孽海花》最初由革命派作家金一写作前六回,曾朴接着完成二十回(1分),以歌颂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为主(1分),但是20年后曾朴对其作了修改,不仅调整了章节,还改变了中心思想,变成先立宪后共和(1分),布局改变了,革命派仅是其中一个派别(1分)删改了最能体现小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文字(1分)。

三、评析题:

此诗作于甲午战争之后(5分),不满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领土(5分),面对国家将被列强瓜分的危局,作者心急如焚,表达了爱国者的忧虑和悲愤(5分)。

四、论述题:

龚自珍诗歌在思想上,揭露现实(3分),反对殖民主义入侵,维护祖国尊严(3分),反对封建专指,呼唤解放个性(3分),在艺术上构思神奇(3分),善于借物寄情(3分),多格多样(3分),语言清奇多彩(2分)。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浅谈中国文学进展史 中国文学进展史 一、摘要 文学史是文学进展的“历史”,是对文学的动观而非静视。把文学现象、文学流变和文学作品放在文学进展的长流中作通观凝视,在宏观的视角下确定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 史研究与写作差不多的学理要求。

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往往与政治、思想、哲学、历史融为一体,较为纯粹意义上的作家还不多见,文体以诗歌、散文为主,风格上要紧表现出典重淳厚、磅礴大气的特点。 魏晋至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进入自觉期和鼎盛期。此一时期文人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进展的空间,文学的地位也大大提升,诗、词的兴盛并进展到臻于极致的美的境域标志着文人主体精神的充分张扬,审美上论结构的恢张、气概的博大虽已无法与先秦两汉文学相提并论,但词采之美、体式之纯、性情之真、韵味之厚却是它独具的魅力。 元明清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和新变期。受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严峻束缚和世俗文化的极大冲击,文人地位一落千丈,思想缺乏自由,精神惶恐落魄,而整个民族精神既失去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雄大之势,又没有了魏晋以来直到宋代的灵动之气,作为士人雅文学标志的诗词和散文开始走向衰落,而受俗文化滋养的散曲、戏剧、小讲却大放异彩。 由此看来,文学史的编著虽不可幸免要涉及文学的分期,但绝不是分期文学的排列,而必定要将时期之变与作家之变、文体之变、文风之变、审美之变等等种种因素作真切的把握和深刻的揭示,进而深入探求整个文学系统深层结构的演变和文学进展的全然走向。 文学史的进展观往往体现出对文学认识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对文学现象的认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孤立”的看待,另一是“联系”的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咨询题如果采纳前一种态度,就不免就事论事,从而得出流于狭隘、片面和简单化的结论;相反,后一种态度则注重将每一文学环节纳入文学进展的系统中去凝视,由此确定它应有的位置,认识它产生的因由和存在的意义。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总体趋向是抛弃前一种认识观,自觉地接纳后一种认识观。 正文 古代文学的进展 (1)早期

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

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 历史学院07级编辑出版(2)班 270203202 赵儒

志怪小说的发展与传承 【摘要】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对志怪小说的发展及其繁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同时也对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字】志怪小说、唐传奇、聊斋志异、红楼梦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 主要记载神鬼怪异之事。以志怪、志人小说为主体的古代笔记小说可谓源远流长,前者可以追溯到“古今语怪之祖”的《山海经》,后者可以溯源至先秦诸子散文及寓言故事中描写人物风致的片断。此外,上古神话、历代传说、诸子设譬取喻的寓言故事, 先秦两汉书中记人记事的精彩片断, 乃至宣讲佛道教义的宗教故事, 无不都是志怪小说的源头。 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并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 除了有先秦两汉志怪小说的深厚基础外, 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动乱时代,政治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异常尖锐,,社会动荡混乱,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朝廷荒淫无度,战伐连年,徭役捐税名目繁多。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到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血腥屠杀。由于秦汉以来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宣传, 导致鬼神迷信、神仙方术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有广泛的影响,人们为了摆脱精神上的束缚,一方面把神仙和志怪当作超脱黑暗现实的灵虚幻境, 一种虚妄的精神寄托, 另一方面也把神仙和鬼怪故事当作表达进步思想的工具。通过志怪的形式, 浪漫的手法, 表现了对暴政的反抗、贪官的抨击、爱情的追求、幸福的向往等。 佛教的传播、佛经的翻译, 也使人们深受影响。佛经中有一些短小的故事, 是印度人民创作的寓言、童话和小说。由于它们内容生动、形式新颖,不仅影响了我国民间故事的发展, 也影响着文人们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小说创作。佛教对志怪小说的影响, 表现在内容上劝导人们奉法, 宣扬佛的威灵鼓吹善恶相报, 轮回转世渲染地狱阴司的恐怖、天界的美好。这个时期的志怪小说涌现了“梦幻”式、“离魂式”以及“死后生”式等形式, 也是对佛经故事形式的借鉴和发展。 由于时局动荡,社会纷乱,士人命运多劫舛,独崇的儒学思想的地位随着大一统政权的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诸子散文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小说 ——唐诗简略发展史 一、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二、盛唐 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派: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白(盛唐之音) 三、中唐 杜甫(诗圣) 元稹、白居易(新乐府运动) 刘禹锡(诗豪)、李贺(诗鬼) 孟郊、贾岛(苦吟诗人) 四、晚唐 李商隐、杜牧(小李杜) ——宋词简单发展史 一、宋词的发端:花间词派 因五代后蜀赵崇祚词集《花间集》得名。 代表作家:温庭筠(鼻祖)、韦庄 《花间集》序文:“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 题材:闺情花柳、笙歌饮宴 风格:艳丽浮华 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二、宋词初期: 风格:沿袭华丽词藻、细腻情感 题材:寄情娱乐、儿女之情 代表作家:柳永 代表作品:《雨霖铃》、《八声甘州》 三、宋词鼎盛时期 豪放派:苏轼首开豪放词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风格: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题材: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 风格:清丽含蓄,婉转缠绵 题材: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四、南宋词: “苏、辛”并称 姜夔、文天祥 张孝祥、陆游、刘克庄、吴文英 ——中国小说发展史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 干宝《搜神记》(志怪)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 著名的唐传奇有: 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金瓶梅》(兰陵笑笑生)、《西游记》(吴承恩)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 《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聊斋志异》(蒲松龄) 晚清长篇小说: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 一、总论: 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2、强烈的政治性。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 1、综述: 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 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 作。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篇幅较长,内容 较丰富。 4、尚书: 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上古历史文献集。大多属于记言散文。一直被视为中国 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 ●春秋: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由于语言精炼, 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 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相比《春 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 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 之称。 ●战国策:

-中国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进程: 一、殷商殷商文学与神话故事密不可分。 二、周《诗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 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大的解放时代。无论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都起了剧烈的变化。 △散文的勃兴 在百家争鸣中,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涌现出来,他们传世的散文绽放着思想的光辉。 历史散文:1、尚书2、春秋3、左传4、国语5、战国策 哲理散文:1、老子2、论语3、墨子4、孟子5、庄子6、荀子7、韩非子8、吕氏春秋与李斯 △屈原与《楚辞》 诗经以后的三百年间,是理智思维发展的时代,是哲学、历史散文胜利的时代。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伟大诗人。在他的作品里,表现了他卓越的思想、人格和天才。代表作: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及怀沙五篇。我们在其中看到了爱国精神的发扬,强烈的政治倾向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汉 △汉赋 1、汉初的赋家:自高祖至武帝初年,约有六七十年光景,是政治初平、经济建设的休养生息时期。 2、汉赋的全盛期:武、宣、元、成时代,是汉赋的全盛期 4、汉赋的模拟期:由於司马相如的创作,汉赋的形式格调,已成了定型。扬雄、班固二人是这一期的代表。 △《史记》司马迁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富有独创性的史书。它不是单纯的史事记载,并且反映出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揭露出历史上各种矛盾斗争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现着作者的历史哲学和政治思想。 △汉代诗歌 1、乐府中的民歌 2、五言诗:西汉是五言的酝酿时期,班固、张衡时代是五言的成立期,建安前后是五言诗的成熟时期。 3、古诗十九首 4、《悲愤诗》与《孔雀东南飞》 五、魏晋 诗歌是魏晋文学的主要形式。在汉代乐府民歌和群众性创作的基础上,五言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曹植、阮籍、陶渊明等,都是这一时期五言体的大诗人。从建安、正始、太康、永嘉到晋末,诗歌表现了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六、南北朝 △南北朝民歌 1、南方民歌:南方民歌,大都形式短小,内容主要是抒情。 2、北方民歌:北方为外族长期统治,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基础上,形成与南方不同的色彩。 △南北朝诗文 代表诗人 1、南朝诗人:当日声誉最大的,是颜延之与谢灵运。 2、北朝诗人:北齐文学界最负重名的,是刑邵和魏收 七、唐代 △唐诗兴盛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形式方面,无论古体律绝,无论五言七言,都由完备而达全盛之境。 初唐:初唐诗坛,是唐诗的准备时代。“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 盛唐:王孟诗派、岑高诗派、李白 中晚唐:杜甫、白居易、孟郊、韩愈 晚唐:前期以李贺、杜牧、李商隐为代表,后期以杜荀鹤为代表。 △词的兴起 比起诗来,词与音乐发生更密切的联系。在初期,词只是音乐的附庸,与乐府诗很相近似。 晚唐:温庭筠 南唐:李煜 △唐代短篇小说 小说的生命由此开拓,而其地位也由此提高了。到了唐朝,文人才有意识的写作小说,把它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八、宋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 宋初:晏殊、欧阳修 中宋:苏轼 南渡前后: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 九、元 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十、明 综观明代文学,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人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它犹如昙花在明后期一现,弥足珍贵。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十一、清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一般认为,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诞生:由古典走向现代 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其发展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源头是五四文学。五四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本质性变异,它划定了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不同历史时代。它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深刻背景。 首先,五四文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外来文化背景。从作品的翻译介绍开始,到文学观念的倡导、文学创作的出现和文学思潮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中,严复和林纾的贡献功不可没。严复被胡适称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1),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名著,对近代中国的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纾在五四之前,共译介西方文学名著170多种,1200余万字。在此之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介绍和引入了西方文学和美学理论。而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具有本质性影响的还是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主题和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这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转化的先期完成形态。与思想主题、文学思潮的进入相一致,在外来文学的示范下,各种与传统文学相异的文学样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诗歌从古典走向现代白话诗;小说由章回体的故事小说走向多样的性格小说和心理小说;戏剧从传统戏曲经“文明新戏”走向现代话剧;散文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杂文和美文。各种文学流派和社团迅速丛生和更迭。 其次,传统文学和文化对新文学的诞生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五四文学的发生前提来看,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在表层上是一种相反的刺激,新文学以现代意识为尺度,以传统为批判对象,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主题。而其积极的影响则是潜层的,并且后来逐渐显现和加强的。作为传统文学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文学的形成而产生积极影响的是中国近代文学。黄遵宪倡导的“诗界革命”和梁启超所主张的“小说界革命”和“新文体”运动等,从文学观念、文体语言等诸方面对新文学的初生构成了重要的影响。(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从文学发展的多样性、主题的走向以及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1917年~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 (二)1927年~1937年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时期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一、先秦文学 1 、诗歌 A、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3)共305首,也称《诗三百》《诗》。 (4)内容:国风雅(大雅小雅)颂 (5)四言诗为主 (6)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 (7)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8)据说为孔子删定 B 、楚辞 (1)创造者:屈原(最主要的创作者) (2)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最主要的代表诗人是屈原; (4)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离骚》,所以楚辞也称“骚体” (5)形式上主要是六言加“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屈原外,楚辞的主要创作者还有宋玉。屈原宋玉合称为“屈宋”。 屈原:屈平。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2 诸子散文 A 儒家:孔孟荀礼乐治国 (1)《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式:记言体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仁”。 (2)《孟子》 篇数:七篇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核心“仁义”。称“亚圣”。性善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 荀子:①性恶论;②唯物主义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隆礼重法; ④学生:李斯,韩非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道家:老(创始人)庄列子 (1)《老子》,也作《道德经》 ①作者:老子,李耳,老聃紫气东来 ②老子思想:a辩证法;b无为而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庄子》,也称作《南华经》。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周梦蝶鲲鹏之志(鲲鹏展翅)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望洋兴叹濠梁之辩 鼓盆而歌(庄生击缶) (3)《列子》:现多认为是后世伪托之作。 列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杞人忧天: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愚公移山: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绕梁三日:形容音乐优美,余音不绝。 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C 墨家:《墨子》 作者:墨子,兼爱非攻 D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 《韩非子》作者:韩非子——令行禁止严刑峻法 郑人买履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科技发展史论文作业 ——浅谈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一、摘要 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是对文学的动观而非静视。把文学现象、文学流变和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发展的长流中作通观审视,在宏观的视角下确定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基本的学理要求。 (一)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往往与政治、思想、哲学、历史融为一体,较为纯粹意义上的作家还不多见,文体以诗歌、散文为主,风格上主要表现出典重淳厚、磅礴大气的特征。 (二)魏晋至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进入自觉期和鼎盛期。此一时期文人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独立发展的空间,文学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诗、词的兴盛并发展到臻于极致的美的境界标志着文人主体精神的充分张扬,审美上论结构的恢张、气势的博大虽已无法与先秦两汉文学相提并论,但词采之美、体式之纯、性情之真、韵味之厚却是它独具的魅力。(三)元明清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和新变期。受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严重束缚和世俗文化的极大冲击,文人地位一落千丈,思想缺乏自由,精神惶恐落魄,而整个民族精神既失去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雄大之势,又没有了魏晋以来直到宋代的灵动之气,作为士人雅文学标志的诗词和散文开始走向衰落,而受俗文化滋养的散曲、戏剧、小说却大放异彩。 由此看来,文学史的编著虽不可避免要涉及文学的分期,但绝不是分期文学的罗列,而必然要将时期之变与作家之变、文体之变、文风之变、审美之变等等种种因素作真切的把握和深刻的揭示,进而深入探求整个文学系统深层结构的演变和文学发展的根本走向。 文学史的发展观往往体现出对文学认识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对文学现象的认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孤立?的看待,另一是?联系?的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前一种态度,就不免就事论事,从而得出流于狭隘、片面和简单化的结论;相反,后一种态度则注重将每一文学环节纳入文学发展的系统中去审视,由此确定它应有的位臵,认识它产生的因由和存在的意义。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总体趋向是抛弃前一种认识观,自觉地接纳后一种认识观。 二、正文 1、古代文学的发展 (1)早期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是古代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2)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家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简介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书,为整理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弟子辑录的以他的言论为主的《论语》一书,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事迹,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专集。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东)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言简意赅,善用譬喻,吸收有不少民间谣谚,对后世影响极大。墨子(约前468-前376,一说约前479-前403),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记录的《墨子》一书,记有他的言论和事迹,是我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孔子的三传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

丘东北)人。战国时思想家、散文家。所著《庄子》一书,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他所创作的“庖丁解牛”、“匠石运斤”、“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赵人,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一书,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重要著作。所作文章以善于说理见长,组织严密,议论风生,沉着浑厚,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家、诸子散文代表作家之一。荀况的学生。现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五蠹》、《孤愤》、《说难》为其代表作。《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削足适履》等篇,为人传诵至今。1/69页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与楚王同姓。故里传为今湖北秭归县。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楚辞”这一文学体裁的创始人。公认的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人格、精神和艺术上的创造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宋玉,战国楚辞赋家。其《九辩》一篇被公认为其代表作,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宋玉悲秋”之语由此而来。所作辞赋,发展了屈原所创造的“骚体”,演变成为“赋”这一新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一定贡献。贾山西汉政论家。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人。

《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版本变化

《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版本变化 2011年01月28日16:50来源:中华读书报参与互动(0)【字体:↑大↓小】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浅谈《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版本变化 马榕

湖南岳阳人刘大杰曾任复旦大学教授29年,以一部《中国文学发展史》享誉文坛,也因此书授人以柄而毁誉参半。可以说,刘大杰用一生倾注在这本书上,反之,这本书也“羁绊”了他的一生。通过对《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版本探究或可从中窥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思想变化及修改原委,进而发现其在文学领域中何以至今仍流传甚广的真正价值。 《中国文学发展史》自出版以来,共作了三次较大的修改,也就是说有三种不同的主要版本。一种是1957年出版的,其次是1962年出版的,最后是1973年出版的。至于1973年文革期间修订本,因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内容形式上多有偏颇,这点作者在晚年也感到遗憾,在此且不讨论。现就将其他版本,主要是针对“目录”的先后变化,作一下比较说明,兼举一些章节片段加以补充,由此可知,这部《中国文学发展史》是作者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最早是由中华书局出版,共分上下二卷。上卷成书于1939年,出版于1941年,下卷成书于1943年,迟至1949年1月才出版。两卷书相隔8年。正如作者所说:“那六七年正是抗日战争的国难时期。”该书繁体竖排,32开,蓝色封面,黑隶书体书名,印数无标明。首页为“自序”,写于1940年9月。然后是目录,全书上起殷商,下迄清代,共分三十章,上卷15章,下卷15章。每一章下设有若干小节。如第十三章、初唐的诗坛。下有:一、宫体诗的余波,二、王绩与王梵志,三、上官仪与四杰,四、沈宋与文章四友,四个小节。每章的标题,基本以历史朝代或文学流潮来命名。作者在创作此书时,首先在“自序”中阐明“文学便是人类的灵魂,文学发展史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发展的历史。……文学史者的任务,就在叙述这种进化的过程与实质,形式的演变以及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与感情”。同时,提醒自己,“便是文学史者最容易流於武断的印象的主观态度,随着自己的好恶,对於某种作品某派作家,时常发生不应有的偏袒或谴责,因此写出来的不是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成为文学的评论了”。作者这些观点,受法国文学史家朗宋的《论文学史的方法》的影响极深,完全按照他所说的“写文学史的人,切勿以自我为中心,切勿给予自我的情感以绝对的价值,切勿使我的嗜好超过我的信仰”的方法去创作。应该说,作者在书中,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主观态度”,将作家的身世、性格与社会背景相结合,着重阐发作家作品的个性。并将演讲式的才情语言,发挥到极致。对人物的评述,对作品的分析,做出了客观的真确的分析。所以有人评价为,它是最客观冷静,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一部书;后来有人甚至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1949年后,《中国文学发展史》改由古典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简称“建国版”。分上、中、下三卷,繁体竖排,大32开。有精装、平装两种版本。目前,精装本已属凤毛麟角了。三卷本发行时间各不相同,依次为:平装上卷1957年12月出版,印数37000册;中卷1958年1月出版,印数33000册;下卷1958年3月出版,印数30400册。精装印数14000册,封面皆为黄色。全书共分三十一章,比初版本增加了一章,每卷独自编码。首页为“新序”,落款为“1957年8月30日於病中”。然后为“原序”。“原序”略有删改。此次出版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作者在“新序”中解释说:“解放后,由於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初步学习和看到了一些从前没有看到过的史料,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某些问题,已有不同的看法。……这次印出来的,只在文字上作了些改动,体制内容,仍如旧书。”其实,统览全书,改动还是挺大的。不仅在文章架构上有所变动,文章内容也有较大的修改和补充。特别是增补了不应忽略的“司马迁与史传文学”的重要章节,而且对一些章节的篇目,也作了重新的定义。现将变动较大的章目列出,便于考察作者更改的动机。 如“第三章、诗的衰落与散文的勃兴”改为“社会的变革与散文的勃兴”,“第四章、南方的新兴文学”改为“屈原与楚辞”,“第九章、魏晋诗人”改为“从曹植到陶渊明”,“第十四章、浪漫诗的

小说起源综述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 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 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 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关于中国小说的起源, 众说纷纭、歧见迭出: 就文体而言,有起源于神话传说说、史传说、民间故事说、稗史说、寓言故事说、唐朝俗讲变文说、宗教迷信传说说、多祖说等;就作者而言,有起源于稗官说、方士说、诸子说等;就创作情境而言有起源于劳动说、休息说、民间说等;就时代而言,有战国说、先秦两汉说、魏晋说、唐宋说等。 一、就文体而言,有: 1、神话传说说:出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传说。”郭 箴一《中国小说史》:“古代神话为后来小说的滥觞,无论中国外国都是如此。”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吴组缃的《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都持这个观点。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仍可从 中看到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而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他们认为神话发展成的逸 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前者对周穆王周 行天下之事多有细节描写;其中的西王母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比,减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后者写燕太子丹 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明)胡应麟称此书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神话极富于幻想,启发了作者的形象思维,开阔了作品的境界,其积极 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尤为重大,为小说的孕育和产生从多方面作了最初准备。 2、史传说:这种观点认为小说是从史传文学演化而来,如冯梦龙就认为“史统散而小说兴”(《古今小说序》);马端临说:“正史之流而为杂史也,杂史之流而为类书、为小说、为家传也。”(《颍水遗编·说史中》)当代 学者黄均说:“中国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石昌渝在《中国小说源流论》中说“史传生育了小说。”《左传》、《战国策》等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为小说提供了素材、积累了叙事经验。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左传》记言而实乃拟言、代言,谓是后世小说、院本中对话、宾白之椎轮草创,未过也。”冯镇峦在《读聊 斋杂说》中也曾说:“千古文章之妙,无过《左传》,最喜叙怪异事,予尝以之作小说看”。杨义也在《中国古 典小说史论》中干脆称《左传》为“小说之祖”。他们认为,《左传》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小说叙事体系和杰出的 叙事典范,它对后代小说的影响决不是简单的孕育因素,而是直接“生育了”古代小说,换言之,中国古代小说 起源于《左传》。 3、民间故事说:杜贵晨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中提出了小说起源于传说故事: “中国小说起源于民间故事, 萌 芽于战国。”他是对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而这谈论故事, 正就是小说的起源”这句话的解读中提 出这一说法的。 4、稗史说: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 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 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虽是小道,尚有可取之处。 5、寓言故事说: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 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先秦寓言的干预生活,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讽刺 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显然,寓言故事 可以看作小说的源头之一。 6、唐朝俗讲变文说:变文,是中国唐朝受佛教影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多取材于佛经或中国民间故事,加以 铺述改写。1920年,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是最早研究变文的拓荒之作,书中最早 称之为“通俗诗”、“通俗小说”;罗振玉则称“佛曲”。1929年,郑振铎于《敦煌的俗文学》第一次采用了 “变文”这一名称。“唐代的俗讲与变文, 导致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已经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7、宗教迷信传说: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 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古今小说纪异之祖——《汲冢琐语》、古今语怪之祖——《山海经》、古今小说杂传 之祖——《燕丹子》。先秦和两汉时期,虽然有许多作品接近或类似小说,但尚不完全具备小说的基本要素,只 能看作小说的萌芽阶段。但它们所包含的小说因素,并不断加以积累,为小说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8、多祖说: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提出“多祖现象”的说法;石昌渝在《中国小说源流论》里,把神话 传说、寓言故事以及载有这些内容的先秦诸子和史传,均作为对小说产生过影响的文体和著作,并认为这些著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六编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绪论 【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5.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思考题】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王实甫及其创作【思考题】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思考题】 1.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2.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3.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其美学价值如何? 第四章南戏 【思考题】 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第五章元代诗文 【思考题】 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 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

第七编明代文学史 明代文学绪论 【思考题】 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3.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水浒戏”在内容选取上有何差异? 第三章明代诗文 【思考题】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 【思考题】 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中国文学史》学霸笔记

《中国文学史》学霸笔记 第一课绪论:何谓文学 1.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艺术? (1)宗教说。 (2)劳动说:艺术在劳动过程中场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被用以证明艺术起源于劳动。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 康德《判断力批判》: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视作一种游戏。艺术是非现实的。 席勒:艺术和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它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 (6)吸引本能说。 2.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一是纯粹的自大。二是对美学有所要求。三是历史的冲动。四是政治的目的。 3.文学作品:指的就是诗歌及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也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4.艺术或者文学,基本上要有美的规范的参与,这也是文学最重要的特质。 德国思想家卡西勒:把艺术定位为纯粹形式的主义,因为它不属于色彩、声音也不是可以触摸的世界。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置,它有它的曲式和节奏。它虽然不是音乐,可是有它的节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我们作为一个读者进入他的透镜,我们也就不得不以这个作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5.文学中的“文”,天文,地文,人文。 在中国的早期,文的含义为复杂(言之有物)、组织(言之有序)和美丽(文的止境)。 6.美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 一是外部研究:更多地留意文学的社会内容。 作者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偏重于作家本身。 社会脉络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偏重于历史时代、政治背景,强调此背景对作家其人其诗的觉得性意义的影响;或以诗人、文本印证历史、政治。 二是文学内部研究:即文本的研究。研究对象聚焦于作品本身,之关心文学的审美形式,探究其字质、形象、肌理、情意表现乃至于结构、形式,文本自成一格独立封闭的系统。 陈寅恪研究《莺莺传》得出的结论是,莺莺是伪托高门。 何为文学史 7.布朗:面对这些(学术问题)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是共时性,二是历时性。共时性的研究就是只注意历史上某个时间的文学或文化现象。文学史更重要的环境就是历时性的展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关于各时期代表性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系统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以求有益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其将来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以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先秦文学教案 教学时数:72学时 配套教材: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纲要>>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任继愈 <<中国哲学简史>> 朱东润 <<中国历代作品选>> 总绪论 本绪论主要介绍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中国文学的演进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课时:2

绪论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即远古歌谣与神话。 二、甲骨文与金文是今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 三、诗歌是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 二、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三、“士”的出现。 第三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四、楚地文化与楚辞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殷商宗教迷信之风大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出现了歌舞娱神的巫和掌文字记录的史这两种专职人员,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到西周时,巫史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保存到今天的文献资料有《诗经》中《大雅》、《周颂》中的部分诗歌,《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十多篇和《周易》中的部分爻辞。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伟人。反映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生活的著作主要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与《国语》、《左传》。 “士”阶层从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代的士人不仅在学术领域里各张一帜,各树一党,各倡一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也都各扶一主,各为一国。表面上是贵族执政,实际上起作用的乃是这些“士”人。学术上有儒、墨、道、法;政治上有合纵、连衡。 秦用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