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泵技术参数

热泵技术参数

热泵技术参数
热泵技术参数

我国热泵发展当今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展望

我国热泵发展当今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展望 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作者:李先瑞郎四维 1 热泵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热泵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据统计,1996年我国空调设备(指电动冷热水机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房间空调器以及单元空调机组,但不包括进口机组)的总制冷能力约为2000万kW,其中热泵型机组的制冷能力约占60%。在全部热泵型机组中,电驱动热泵容量约为1070kW,占90%;吸收式热泵容量约为130万kW,占10%。 (2)近几年来,我国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发展迅速。据统计,1996年销售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约3000多台,其中直燃机1115台。 (3)热泵在工业中的应用已见端倪,木材、食品(茶和水果)、陶瓷、造纸、印刷、石油和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已采用了蒸汽喷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电驱动热泵。例如,目前大约有400台热泵式木材干燥机正在运行,年处理能力约为200千立方米。 2 热泵发展的背景 2.1 能源政策 我国一次能源年保有总量(不包括生物质能和新能源)为1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14.6亿吨,原油1.7亿吨,天然气300亿立方米,水电2400亿kWh,核电250kWh,进口石油4~6 亿吨,火电电力装机容量2.9~3亿kW(平均每年增加装机容量1500kW)。据1997年统计,我国电厂热效率为32.95%,电厂供热效率为83.68%,能源转换总效率为38.07%。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或称总能系统(TES——Total Energy System),燃气热泵(GEHP)后,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效率分析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用率分析说明:由于利用废热,GEHP的综合利用可达到80%~85%;若通过轴动力传动热泵,利用了低位热能,故综合热效率可达到150%~170%。对于TES方式,实现热电冷三联供后,其综合利用率可达到65%~8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十九条将热电冷联产技术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通用技术,促进了热泵事业的发展。 2.2 环境保护政策 采用热驱动热泵,CO2 排放量亦明显降低。通过改善热泵性能,降低工质泄漏与使用新工质,热泵将在环境保护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建筑节能法 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后,提高了建筑隔热保温性能,降低了建筑采暖能耗,结果是大幅度地降低了热泵采暖方式的年运行费用,增加了热泵与集中供热采暖方式的竞争能力。

地源热泵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标准版2010

某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及安装地点 1.名称: 2.安装地点: 二、工程范围及内容 1. 工程范围:乙方按甲方要求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和保修服务。 2. 具体规格和内容:详见。 三、工期要求 1. 乙方应在本合同正式生效后天内发货并完成安装及调试。 2.如遇下列情况,工期相应顺延: (1)按施工准备规定,不能提供施工场地和水、电源等,或因甲方原因影响进场施工的; (2)甲方因重大设计变更,提供的工程资料调整,导致设计方案改变或施工无法进行而影响进度的; (3)在施工中因停电8小时以上或连续间歇性停电3天以上(每次停电4小时以上),影响正常施工的;

(4)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延误工期的。 (5)甲方不按合同约定付款的。 四、工程价款: 本项目项下的总价款为:人民币元整。 如因施工中特殊原因或甲方要求变更设计等原因造成的工程价款的增减由双方确认后执行。 五、付款条件: 1.本合同签订三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的30%作为定金,即大写人民币元整,乙方收到定金后合同开始生效。 2.机房设备及工程材料发货前,甲方再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的30%,即大写人民币元整。 3. 主机发货前,甲方再向乙方支付合同总额的30%,即人民币元整。 4. 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七天内,甲方再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5% ,即人民币元元整。 5. 余款作为质保金,在工程完工一年内付清。 六、包装、运输与保管 1. 乙方负责本项目项下的货物的包装和运输,运费由方负责。 2.在货物运抵甲方的施工现场后,甲方应提供储存场所,以防止货物发生损坏。 3. 施工期间,乙方对所提供的设备及材料履行保护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在乙方施工完成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后,甲方对所有设备及相关材料履行保护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七、工程施工及系统调试运行 1.甲方负责设备的现场卸货就位,向乙方提供施工及设备调试运行所需的水、电、工质、冷媒等条件。

空气源热泵应用汇总

第一章空气源热泵技术介绍 所谓热泵,就是靠电能拖动,迫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装置。也就是说,热泵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空气、土壤、井水、河水、太阳能、工业废水等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煤、石油、燃气、电能等的目的。类似于人们把水自低水头压送至高水头的机械称为“水泵”,把气体自低压区送至高压区的机械称为“气泵”(在我国习称气体压缩机),因而把这种输送热能的机械称为“热泵”。因此,在矿物能源逐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世界,利用低位能的热泵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空气源热泵的历史以压缩式最悠久。它可追溯到18世纪初叶,可以说1824年卡诺循环的发表即奠定了热泵研究的基础。热泵的发展受制于能源价格与技术条件,所以其历史较为曲折,有高潮有低潮,但热泵发展的前景肯定是光明的。当前热泵研究的方向是向高温高效发展,即开发高温热泵并最大限度提高COP (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值,同时积极发展吸收和化学热泵等。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制造、推广和使用在我国只是最近10年的事,但由于其相对传统制取热水设备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智能化控制、不占用永久性建筑空间等优点而引起了市场日益广泛的关注。 热泵热水机组以清洁再生原料(空气+电)为能源,既不使用也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同时也减少了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目前,在我国电力资源短缺的前提下,采用热泵热水机组制取热水,既能以最小的电力投入获得最大的供热效益。将热泵热水机组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室外平台即可工作,省却了专用锅炉房。在设备结构上真正实现了水、电分离,确保了用户的安全。 第一节热泵工作原理 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实现的。通俗的说,如同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一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但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从而实现水的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

空气能技术参数

技术规格及要求 (一)项目概述 1、热水系统要求:选用直热循环式空气源热泵加热,保证24小时内供应热水, 保证最高水温可达到65℃。 2、热水系统构成设备:主体工程主要由直热循环式空气源热泵、不锈钢保温水 箱、热泵循环水泵组成。辅助工程包括设备的全自动控制工程,热水管道工程,冷水管道工程等。 3、热泵热水系统工作原理设计:本工程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直热循环加热式 机组,由管路温度控制热水供水和回水系统。 4、热泵热水系统热水管保温设计:保温采用橡塑保温。 5、热泵热水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机组内设有高低压力保护,压缩机过电流、过 载保护,起动延时保护及停水,确保设备能安全稳定地运行;设备装有避雷和漏电接地保护装置等,无任何危险隐患,性能安全可靠,先进实用。 6、热泵热水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装置,全自动起动,运转,故障检测,无需专 人看管操作;并可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调整产水量,避免造成浪费。 7、热泵热水机组采用自动智能化霜系统。 8、控制系统设有定时控制器,可自动控制该系统每天启动和关闭的时间。(二)项目要求 1、投标人必须承诺提供厂商原装、全新的、符合用户提出的有关质量标准的货物。 2、所有货物在开箱检验时必须完好,无破损,配置与装箱单相符。货物外观清 洁,标记编号以及等字体清晰、明确。 3、对于影响货物正常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技术规范中指出与否,投标 人都应提供并在投标文件中明确列出。 4、投标人投标时所提供的货物如在实际供货时已经停产(不列入该厂家当时的 产品系统),如果未能按原价提供更优质的货物,则按违约处理。 5、投标人在实际供货时,若被发现提供的货物未能达到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 的有关要求,将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买方将有权单方面中止合同的执行,并追究因中标方所提供的未达到所承诺准确率产品而产生的所有损失和责

(新)高温多功能热泵技术的意义

高温多功能热泵冷暖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意义 人工冷暖技术(制冷与制热)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世界上第一台制冷机问世至今已据有百余年的历史,制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制冷与制热技术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更舒适的环境,制冷与制热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文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制冷和制热(热泵)是人为实现降温或加温的过程和措施,也就是利用一定的装置系统人为地将某一空间(或某些物质)内的(固有的或现有的)热量迅速的吸收后转移释放到另一空间(或另一部分),被吸收了热量的空间内(或物体)温度降低(相对),得到了更多热量的空间(或物质)内温度升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和惰性的传统研发模式,制冷与制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至今仍未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大型中央空调设备(制冷机组)只能用于制冷降温,只有部分功率较小的风冷空调具有双温(热泵)功能,但是制热供暖效果较差,特别是寒冬用以制热供暖时效果更差,大都需要附加电加热用以补充供热;就近几年发展兴起的所谓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空调装置,有两种不同配置模式,一种是较大型的冷暖型机组利用了简单的外置流程转换,使传统制冷机组(冷水机组)在冷凝器中而产生的热水和蒸发器产生的低温冷水,通过流程转换阀的转换分别输出;另一种是小型机组,采用四通换向阀的转换作用实现热泵机组的冷暖转换达到分别用于供冷或供暖的目的,难以实现理想的多用途兼顾的双温效果和节能效果。

目前为止,大型风冷热泵冷暖空调至今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热泵式供暖,热泵机组的制热供暖效果较差,大都需要直接采用了电热辅助加温,而且难以实现及时有效化霜,特别是大型的热泵冷暖空调装置更难实现全热泵直接制热供暖,既是有的可以达到了一定的供热采暖效果,但也大都附加了较大负荷的电辅助加热,电辅加热时直接烧电模式,能耗大,费用高。 高温多功能热泵冷暖装置,是利用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充分利用了人工制冷的普遍原理和综合采用了各种人工制冷系统的不同效果流程,使制冷(热泵)机组实现了高温制热供暖和多用途兼顾的工况运行、可实现自控转换的功能,可使蒸发与冷凝状态(制冷与制热)而实现了不间断供热采暖与多功能利用,可同时应用于制冷降温、制热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 众所周知,热泵装置是一种转换利用低温热能的装置,输入输出比较大的机电一体化的热能转换装置。传统的制冷(热泵)装置能效比即可达到1:2、8以上,采用新技术合理配置开发的制冷(热泵)装置的能效比可达到1:3—5以上,即热泵装置消耗1KW的电能即可转换得到相当于3—5KW电能的有用热量,这是目前一切其他电器冷暖(或电热)设备所无法可比和无法实现的高能效。而且热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采用热泵装置为各类建筑物配套供热采暖或制冷降温,投资少、费用低、无污染、好管理,是实现低成本、高效益、无风险经营理想的集中供冷(暖)装置,也是改变现代化文明都市面貌、创造更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不可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保委托合同范本

第六章采购合同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保委托合同 委托人(甲方): 受托人(乙方):扬子设备安装分公司 签订地点:高新区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保项目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决定将委托合同授予乙方。为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之规定,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合同时间:合同签订之日起五年(维保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可延期)。 第二条:服务地点: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第三条:乙方服务围:中央空调系统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故障维修等;并提供现场技术培训工作。 第四条、乙方服务项目: 1、派驻1位技术保障人员至甲方指定工作场所(科技创新服务中 心),服从甲方工作安排,负责服务围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维 护、抢修等工作;派驻人员需确保该系统安全、可靠及经济 运行。 2、乙方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与业主协 商处理措施,消除隐患。

3、乙方应对突发性运行故障,组织人员及时抢修。 4、乙方定期组织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保养。第五条、维保工作要求: 1.1、专业的工程师负责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 的可靠性和应急需求; 1.2、节约运行成本,指导运行管理的人员理论学习、实践丰富, 彻底杜绝系统“粗旷型”的高能耗运行,利用负荷预测,使空调系统全年按照最低费用模式运行; 1.3、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 1.4、专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延长系统各设备的使用寿 命; 1.5、派驻技术员1人至项目现场支持技术顾问工作,负责服务围 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等工作。 1.6、按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密度安排专职工程师(现场技术负责人) 到现场工作,检查各种运行资料和设备,及时掌握系统设备运行动态。 1.7、对所承包工程围的所有项目进行检查、保养,提供的材料质 保期一年; 1.8、维修过程中,任何零部件的损坏,尽可能维修好使用,积极 降低成本。确实需要调换的零部件或保养配件,先书面申报,经书面确认后,再购买。供货周期一般在一周; 1.9、在质保期,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更换材料损坏的,负责免费更 换,并承担一切责任,并保证接到通知后,2小时赶到现场处理问

热泵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

热泵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中国泵业网热泵在我国起步较早。50年代,天津大学的一些学者已开始从事热泵的研究工作。60年代开始在我国暖通空调中应用热泵。 例如,从1963年起原华东建筑设计院与上海冷气机厂就开始研制热泵式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制热量为3720kw的CKT-3A热泵型窗式空调器。1965年天津大学与天津冷气机厂研制成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空调机。1966年又与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合作进行干线客车的空气-空气式热泵试验。1966年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与哈尔滨空调机厂研制成功LHR-20恒温恒湿热泵式空调机,首次提出冷凝废热用作恒温恒湿空调机的二次加热的新流程。但是,由于我国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始终很缓慢。 直至70年代末期,才又为热泵空调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机遇。 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我国暖通空调领域掀起一股热泵热。热泵空调在我国的应用日益广泛,发展速度很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热泵空调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 1978年至2001年,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主办过9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今年十月将在杭州举办底10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自90年代起,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各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专门增设“热泵专题”交流。每届热泵学术会上都广泛地交流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热泵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积极开展热泵空调技术的研究工作 (1)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研究 1986年北京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燃气吸收式热泵供热制

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分析

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分析 一、热泵简要介绍 日常生活中泵的应用很多,泵是一种提高位能的装置,根据用途不同有水泵、气泵、油泵等。 热泵,顾名思义就是泵热的装置。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目前较多地应用于冷暖空调机。 热泵按结构、用途等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果按所取热源方式,常见的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热热泵等。 三、空气源热泵原理介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空气源热泵的其中一种用途方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少量高品位的电能作为驱动能源,从低温热源(空气当中蕴涵的热能)高效吸收低品位热能并传输给高温热源(水箱里的水),达到了“泵热”的目的。 热泵技术是一种提高能量品位的技术,它不是能量转换的过程,不受能量转换效率极限100%的制约。利用热泵热水机释放到水中的热量不是直接用电加热产生出来的,而是通过热泵热水机把热源搬运到水中去的,所以平均能效比能达到400%以上。也就是1度电通过热泵能产生4度电的效果。

三、各种热水器的比较能源利用率 家用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四、系统结构流程说明 压缩机→高压保护器→换向阀→热交换器(家用型水箱)→节流装置→蒸发器→低压保护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 商用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商用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安装示意图: 五、斯米茨水源热泵介绍

多乐?斯米茨水源热泵是一种空气能产品,适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别墅、住宅小区的制热及制冷。 多乐?斯米茨水源热泵优势特点: 1、高效节能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COP值)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理论计算可达到7,实际运行为4~6。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40~60%。 2、节水省地

浅谈基于地源热泵空调设计要点分析

浅谈基于地源热泵空调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8T16:06:38.2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月下27期作者:谷晓黎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地源热泵空调设计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地源热泵空调是当前空调领域中一种较为先进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强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的节能水平,随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使得现代的空调设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山东天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本文主要就地源热泵空调设计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地源热泵空调是当前空调领域中一种较为先进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强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的节能水平,随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使得现代的空调设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设计 前言 近年来,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在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有着更长的使用周期、较低的噪声、更高的能效比和很少的污染物排放量等优点逐步的走向我们的生活。随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使得现代的空调设计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就目前地源热泵空调设计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地源热泵空调设计是一种新型空调技术,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本文对地源热泵空调设计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源热泵空调的设计水平,就必须要加大地源热泵空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的新要求。地源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型、环保型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它既不会污染地下水,又不会影响地面沉降。因此,目前在国内空调行业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希望尽快应用这项新技术。现在尚未见到有关地源热泵技术设计手册供设计人员使用,但又不能等待设计手册出版后才使用地源热泵技术。 一、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形式分析研究 众所周知,热泵机组的热源有空气源、水源、土壤源等。土壤源热泵空调也叫地源热泵空调,就是在地下埋设管道作为换热器,管道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闭式环路,管道中有液体流动通过循环将热泵机组的凝结热通过管道散入地下(供冷工况),或从大地吸取热量供给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供热工况)。土壤源热泵换热器有多种形式,如水平埋管、竖直埋管等。这两种埋管型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中国采用竖直埋管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桩基中设置埋管,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二、竖直埋管换热器型式分析研究 最常用的竖直埋管换热器就是由垂直埋入地下的U型管连接组成。 1、竖直埋管深度。竖直埋管可深可浅,须根据当地地质条件而定。确定深度应综合考虑占地面积、钻孔设备、钻孔成本和工程规模。 2、竖直埋管材料。埋管材料最好采用塑料管,因与金属管相比,塑料管具有耐腐蚀、易加工、传热性能可满足换热要求、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供选用的管材有高密度聚乙烯管(PE管)等。 3、竖直埋管换热器钻孔孔径及回填材料。竖直埋管换热器的形成是从地面向下钻孔达到预计深度,将制作好的U型管下入孔中,然后在孔中回填不同材料。在接近地表层处用水平集水管、分水管将所有U型管并联构成地下换热器。根据地质结构不同,钻孔孔径可以是Ф100、Ф150、Ф200或Ф300。 4、竖直埋管换热器中循环水温度的设定。设计时,首先应设定换热器埋管中循环水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因为这个设定和整个空调系统有关。如夏季温度设定较低,对热泵压缩机制冷工况有利,机组耗能少,但埋管换热器换热面积要加大,即钻孔数要增加,埋管长度要加长。反之温度设定较高,钻孔数和埋管长度均可减少,可节省投资,但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值下降,能耗增加。设定值应通过经济比较选择最佳状态点。笔者认为埋管水温应如下设定:(1)热泵机组夏季向末端系统供冷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2℃,与普通冷水机组相同。地埋管中循环水进入U管的最高温度应 <37℃,与冷却塔进水温度相同。(2)热泵机组冬季向末端系统供水温度与常规空调不同,在满足供热条件下,应尽量减低供热水温度,这样可改善热泵机组运行工况、减小压缩比、并降低能耗。我们知道风机盘管供热能力大于供冷能力,而一般建筑物的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所以风机盘管的选型是以夏季冷负荷选型、冬季热负荷校核。采用地源热泵空调冬季供热时,可根据冬季热负荷实际情况,让风机盘管冬季也满负荷运行而反算出供热水温度,此温度要小于常规空调60℃的供水温度(大约供水为40℃左右)。将此温度定为热泵机组冬季供水温度。供回水温差取7~10℃。 三、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的设计问题分析研究 1、确定设计参数与热泵机组。一是计算建筑物空调夏季冷负荷及冬季热负荷。二是确定夏季冷水的供回水温度及地埋管进出水温度,进而确定机组中工质的夏季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三是计算冬季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取回水温度比供水温度低7~12℃。设定地埋管进水温度,根据测井测出的进出水温差推算出地埋管出水温度,进而确定热泵机组中工质冬季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四是由建筑物空调夏季冷负荷、机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以及冬季热负荷和冬季机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就可以进行热泵机组的选型设计,或将参数提供给生产厂家,由厂家制造热泵机组。五是确定热泵机组型式(活塞机、螺杆机、蜗旋压缩机等),查出或计算出该机组在夏季埋管水温最高时和冬季埋管水温最低时工况下的COP值。 2、确定竖直埋管水流速度与水泵选型。一是确定水流速。竖直埋管中如提高水流速度则换热量可适当增加,但增加量不与流速提高量成比例。竖直埋管中水流应为紊流状态,流速太快会增加循环水泵能量消耗,流速取1m/s左右为宜。二是确定水泵型号。流速确定后计算循环水流量及压力损失即可选择循环水泵的型号。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现代的建筑行业中各种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更为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而随着这些材料和技术以及设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

几种热泵的应用发展及技术特点分析

几种热泵的应用发展及技术特点分析 (家电英才网) 热泵作为提供热量的主要设备之一,以其对环境友善及节约能源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作用首先回顾了热泵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热泵的种类、特点、使用场合及条件,对几种主要热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热泵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相关新技术。 1热泵与制冷机 热泵是一种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对被调节环境进行供热的一种制冷系统。就热泵系统的热物理过程而言,从工作原理或热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制冷机的一种特殊使用型式。它与一般制冷机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使用的目的不同。热泵的目的在于制热,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高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制冷机的目的在于制冷或低温,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低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之间的换热; ②系统工作的温度区域不同。热泵是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高温热源;制冷机则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低温热源。因而,当环境条件相当时,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高于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 2热泵的由来及主要应用型式 2.1热泵的由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对能否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介质“泵”送到温度较高的介质中这一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英国物理学家J.P.Joule提出了“通过改变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就能够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Kelvin勋爵)发表论文,提出了热量倍增器(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热泵的设想。 当时,热泵供暖的对象主要是民用,供暖需求总量小,特别是对由于采暖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尚没有足够的意识。人们采暖的方式主要是燃煤和木材,因而,热泵的发展长期明显滞后于制冷机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随着氟利昂制冷机的发展,热泵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

地源热泵计算

对武汉地质构造特点,对地下一定深度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并对地埋管的换热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简化计算换热模型的基础上,在Excel 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实用的地埋管换热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是一种工程易用的计算软件。同时将这种计算方法应用到了一个实际工程中。 0 前言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由土壤换热器、热泵主机和空调末端三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的关键是土壤换热器的设计与施工。在现有的工程实践中,垂直地埋管方式居多。这是因为垂直地埋管要比水平地埋管经济一些。 土壤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要根据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进行计算,或者按《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在工程应用中都有诸多不便,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并不实用。一般工程设计都常用指标法。为了保证计算结果安全可靠,在此,对现有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在EXCEL上用VBA 编写宏功能,得到一种工程上易用的计算软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1 地质条件及温度场 1.1 地勘柱状图及温度分布 图1 为武汉市汉口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图2 为武汉市汉阳的一个工程的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情况。图3 为工程一地下温度场分布曲线图,图4 为工程二地下温1.2 测试结果分析 由现场测试的结果可知:两工程地区跨度大,地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地下平均温度却 变化不大。工程一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8.4 度,工程二所在地的地下平均温度为19.4 度。由此可知,地区跨度较大,但地下的平均温度基本稳定在18度到19 度之间。 2 换热计算及其若干问题 2.1 换热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简化处理 (1)沿垂直方向,不同地质结构,分别计算换热。 (2)进出口温差,沿垂直方向,根据地质结构不同分段,确定热交换温度。 (3)冬夏季进出口初始设计温度,按最不利情况考虑。 (4)埋管管井距,按3m

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

主讲人:刘海棠 职务:技术部部长课题:空气源工作原理

㈠空气源热水器工作原理 一、空气源热水器的定义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又称热泵热水器,由热泵吸收空气热源制取热水。空气源热水器就是 通过热泵用逆卡诺原理,以极少的电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热能,传输至水箱,加热热水,这种通过热泵运动来获得加热的热水器叫做空气源热水器。 目前,空气能热泵热水生产厂家和市场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珠江 三角洲的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的杭州、宁波地区。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区,并逐步从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扩展。 二、空气源热水器的组成部分 热泵热水装置,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风机五大部件组成,通过让工质(制冷剂)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的热量)7压缩T冷凝(放出热量)7节流T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将环境里的热量转移到水中。 蒸发器直接从空气中吸取热量,将节流后的制冷剂吸热气化达到预期效果的设备。 压缩机是空气源热水器的心脏,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 冷凝器就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释放出热量后冷凝成低温高压液体的换热设备。 膨胀阀是一种节流装置,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可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和可靠性。 风机主要是起加强气体流通量的作用,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 的设备。 制冷剂是热泵系统中实现制热循环的工作介质,也称冷媒。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制冷 剂的物质状态在热泵循环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在较低的压力状态下吸 收热能由液态变为气态;压缩机将此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升温为高压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在较高压力状态下放出热能由气态便为液态。 三、空气源热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实现的;如同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一样, 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但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从而实现水的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 量提升装置。热泵的作用就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这些被吸取的热量可以是地热、太阳能、空气的能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媒质)。 热泵热水机组工作时,蒸发器吸收环境热能,压缩机吸入常温低压介质气体,经过压缩

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热泵技术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作者:乔凤杰, 徐砚, QIAO Feng-jie, XU Yan 作者单位: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30 刊名: 信息技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徐伟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策略和工程应用分析[期刊论文]-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8(01) 2.李元哲空气源热泵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建设科技 2010(04) 3.李景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制冷学报 2010(01) 4.GB 50366-200 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2005 5.温玮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概述[期刊论文]-福建建筑 2010(02) 6.刘慧海水热泵对海水温度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1) 7.毛大庆城市循环经济建设中的污水热能资源开发与水资源再生一体化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6(08) 8.郭敬红大庆地区应用污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分析[期刊论文]-制冷与空调 2008(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原.ZHANG Yuan热泵技术发展趋势探讨[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3) 2.胡连营.HU Lian-ying热泵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期刊论文]-可再生能源2007,25(1) 3.蔡泽宇热泵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节能环保道路[期刊论文]-辽宁建材2008(6) 4.刘学飞.LIU Xue-fei热泵技术在火电厂节能中应用的探讨[期刊论文]-冶金动力2010(6) 5.刘恩海.何媛热泵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期刊论文]-内江科技2009,30(2) 6.吕太.刘玲玲.LV Tai.LIU Ling-ling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冷凝热供热方案研究[期刊论文]-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1) 7.杨蕾.汪南.朱冬生热泵技术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8 8.于海泉热泵技术在萨南油田的应用[期刊论文]-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3) 9.范亚云.夏朝凤.李军凯.韦小岿.宋洪川热泵技术在太阳能利用中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太阳能学报 2002,23(5) 10.李彬.张莉.曾立春.LI Bin.ZHANG Li.ZENG Li-chun现代空调中热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包钢科技2009,35(2) 引证文献(1条) 1.刘凤丽海水源热泵项目排水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2(1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66912293.html,/Periodical_xxjs201102035.aspx

空气源热泵原理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在燃气、电力和太阳能等能源逐渐满足不了人们对舒适度性、节能性和安全性追求之后,空气源热泵应运而生。相比较其他能源方式,空气源热泵的优势很明显,如安装时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水电分离保证了较高的安全性,耗电量很低,节能省电。集众多优势于一身体的空气源热泵是是如何运行的呢? 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个原理:逆卡诺循环原理,即通过压缩机系统运转工作,吸收空气中热量制造热水。而空气源热泵正是按照“逆卡诺”原理工作的,具体的运行过程如下:压缩机会将冷空气压缩,压缩后冷空气温度会升高,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空气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空气中,冷空气再导入水中,产生热水。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打个比方,就是“室外机”像打气筒一样压缩空气,使空气温度升高,然后通过一种-17℃

就会沸腾的液体传导热量到室内的储水箱内,再将热量释放传导到水中。通过这样一个流程,科希曼空气源热泵将室外的空气置换成冷(暖)空气,从而实现制冷和采暖二合一。 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位于中国家电制造中心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是一家专业的空气能研发制造企业。KOCHEM立足于独有的空气源热泵技术,以新能源利用方式,为全球家庭与商业空间提供空气能冷暖一体化及中央热水解决方案。 始终缔造完美。KOCHEM将德国工业“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基因带到中国,从采购、生产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德国工艺标准操作,确保每一台KOCHEM产品都符合德国品质规范。公司先后通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强制认证、欧盟CE认证、德国GS认证、美国UL认证、ISO9001等多项认证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未来,KOCHEM将勇担行业重任,立志为人类创造更加环保、舒适、健康的美好生活!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科希曼电器有限公司进行咨询。

空气源热泵项目设计方案

空气源热泵项目设计方案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制作中央空调、净化空调的高科技技术企业。先后与全国著名高等学府、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单位进行技术合作,科研攻关,通过把高科技成果产品化,坚持技术创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生产研发出了高效能的中央空调系列产品。 公司定位于节能减排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领域。公司主导产品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工业废热余热型热泵、海水源热泵、水冷冷水机组、水冷离心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等热泵系列产品及中央空调、净化空调末端系列产品,是利用浅层地热能、污水热能、工业废热余热、海洋热能、空气能等低品位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重要技术装备产品。公司生产制造的热泵系列产品已为超过4000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供热热源和供冷冷源,年运行节能量超过40万吨标准煤。 十二五期间,公司将为社会提供10000台热泵机组,以年节约100万吨标准煤为目标,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为祖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珍惜每一个客户的选择和认可,敬重每一个客户的批评和建议,感关心和支持世纪昌龙的每一个朋友和合作伙伴。我们将继续以优良的售后服务,巩固并拓展销售市场,真诚地希望与您携手共创辉煌。 2、产品简介 公司专业生产经营热泵型中央空调系列,目前公司产品已发展到第四代、拥

有十大系列一百五十多个型号。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中央空调主机和空调末端设备两大单元; 中央空调主机单元主要包括: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三大板块; 空调末端设备单元主要包括:风机盘管、射流风机、组合式空调器、新风换气机和组合式净化空调等。 (1)中央空调主机单元 从热源利用上:既可利用地下水,又可利用河水、湖水等地表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洗浴污水以及油田回注水等;从压缩机选型上:既有半封闭螺杆式机组、全封闭涡旋式机组,又有离心式机组;从换热器选型上:既有钎焊板式换热器、干式、满液式换热器,又有套管换热器。从形式上:既有风冷式,也有水冷式。 (2)空调末端单元 公司空调末端设备单元共分为四大系列,两百多个产品规格,从形式上可分为:风机盘管、射流风机、组合式空调器、新风换气机和组合式净化空调器等;从送风方式上分为:独立送风设备和集中送风设备;从送风质量上分为:室自然风循环设备和净化加湿设备;从静音方式上可分为:普通型和高静音型;

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研究

2011.03 95 最小就是最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直接影响着锅炉燃烧的好坏和排烟热损失的大小,所以如果在运行中能够准确,迅速地测定以及监督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是一种使锅炉经济运行的很好的手段。这种测定一般是以炉膛出口氧量作为测量的依据。 (三)控制漏风 漏风主要发生在炉膛、制粉系统和烟道中,漏风对于锅炉的运行效率影响很大。炉膛漏风主要是炉底漏风,从炉底,看火孔,入孔门,炉顶和安装测点处有大量的冷风进入炉膛,这将严重影响锅炉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正常的运行。漏风使炉膛的温度降低,所以要保持原有的出力,就要增加燃料量的投入,从而使排烟的容积增大,最终使排烟热损失提高。在制粉系统中,木屑分离器,磨煤机入口冷风门等经常存在关不严的现象,所以致使部分冷风进入制粉系统,降低了制粉系统的出力,为了维持正常的制粉系统的出力,就要增加通风量,同样使排烟容积增加,最终造成排烟热损失提高。由于燃烧煤的变化,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破坏更加严重,使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增加,烟道漏风影响了一、二次风的风量,造成了排烟温度的升高。 (四)燃烧过程中的合理的配风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配风的方式和配风的比例都会对煤的燃烧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燃烧器的组合方式,以及摆角和旋流强度都会对火焰的燃烧效果产生影响,从而造成锅炉效率的变化。合理的配风主要保证炉膛内有充分的氧气,促进燃料的着火和充分时间进行 燃烧,有效的减少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二次风除了补充必要的空气量外,还有一定的搅拌功能,它使氧气和燃料更充分的混合,更有利于完全燃烧。所以,要安装好二次风喷嘴的位置、角度和高度,使二次风达到最好的效果,能够促进燃烧,提高锅炉效率。另外,一、二次风的风温也很重要,一次风的温度提高可以减少煤粉到达着火点的着火热,使煤粉更好的着火和燃尽。 三、结论 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燃料的选择,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风的配制以及漏风。在供热锅炉的运行管理中只有加强技术管理,合理调整燃烧,有效控制锅炉损失的各主要环节,才能降低能源的浪费,提高供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任文尧.供暖锅炉的节能与环保[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1997,(2).[2] 葛震弘,宋徐辉.提高锅炉运行效率措施浅析[J].工业锅炉, 2007,(2).[3] 刘征祥,马晓明,闫亚玲.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几项措施[J]. 大众标准化,2003,(12). [4] 刘岭.锅炉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山东煤炭科技, 2000,(2). 作者简介:赵西民(1972-),男,开滦集团服务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锅炉供暖。 (责任编辑:叶小坚) 摘要: 文章在研究热泵换热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储能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而运用Ansys 软件,建立热泵机组换热器的机械模型,进行热泵换热器的形式研究,得出采用盘管管式结构的新型换热器设计方案,设计出一种基于盘管管式内换热器结构和整体为圆环形状的方便拆卸和清洗的换热器。关键词: 地源热泵;双储能缓冲;换热器;盘管管式中图分类号: TB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7-0095-03新型高效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研究 王剑文1 蒋素清2 唐义锋2 (1.淮安市消防支队;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地源热泵是以地源能(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低温地热水和尾水)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的系统,热泵通过消耗少量高品位能源,把热量由低温级上升到高温级,从而达到采暖、制冷或供应生活用水等目的。 目前国内建筑业主要采用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水源 热泵系统或空气源热泵系统等,他们分别利用地下岩土、地下水、地表水或空气中的热量进行交换,达到使用目的。 在研究换热器形式方面主要有套管式,盘管折流板式,片式,内外流套管式,其中,盘管折流板换热器,纵流壳程换热器,紧凑式顺排管束满液型蒸发换热器等

热泵发展过程

的建筑物内,这是一各开式装置,也可以向建筑物供冷。汤姆森教授预见到了闭式循环的可能性,但当时的技术基础使他没有可能设计出象现代这样的热泵装置。 与制冷机的发展相比,由于取暖的方式多样化,简单而价廉,因此当时在技术上对热泵的近需性就不大,这就是热泵的发展明显地滞后于制冷机的原因。 直至本世纪20-30年代,热泵有了较快的发展,一方面,在这之前工业技术特别是制冷机的发展为热泵的制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了对热泵的需要。有代表性的上英国霍尔丹(Hajdane)与1930年在他的著作中报道了1927年在苏格兰安装试验的一台热泵。当时霍尔丹已经能认识道通过简单的切换制冷循环来实现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的可能性。他还研究了利用废水热量廉价的低谷电力,带废热回用的菜油机及在低温热源端制冰等问题。 在这之后,美国开始对热泵进行了不设计和研究,但能进行试验的很少。与1931年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安迪生公司的洛衫机办公楼,将制冷设备用于供热,这是大容量热泵的最早利用,供热量达1050KW,制热系数达到2.5。欧洲第一台较大的热泵在1938-1939年间,安装于瑞士苏黎士。以河水做低温热源,采用离心式压缩机,R12做为工质,向市政亭供热175KW,制热系数为2,输出水温60度,有蓄热系统,在高峰负荷时采用电加热做辅助加热做为辅助加热。该装置夏季也能来制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方面影响与中断了空调用热泵的发展,另一方面战时能源的短缺促进了大型供热和工艺用热泵的发展。对木材及其他生物制品的干燥不仅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而且能改善产品质量。而在物料的浓缩工艺中,只需将蒸发装置中产生的废气采用压缩热泵提高一些温度便可重复用于对装置的加热,热泵在这种场合下使用因温升少其制热系数极高。同样在精馏装置中应用热泵的经济性也非常好。热泵在二次世界打战中也直接用于战事装备,如美国制造了一万台蒸馏热泵为上百万的人们提供饮用水。 在美国,各种空调与热泵机组与战后开始发展起来。于1950年,已有20个厂商及十于所大学和研究单位从事热泵的研究。当时拥有的600台热泵中约50%用于房屋供暖,45%为商用建筑空调。仅5%用于工业。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以空气为热源,制热和制冷可自切换的机组打开了局面,使空调用热泵作用一种全年云运行的空调机组而进入空调商品市场。1957年美国军事当局决定在建造十批住房项目中用热泵来代替原先设想的燃气供热方案,这又使热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数十家空调设备制造商匆忙赶制热泵,导致数以万计的压缩机损坏,连维修更换都来不及。至60年初,在美国安装的热泵机组已到近万8万台。然而由于过快的产品增长速度造成制造质量较差,设计安装水平低维修及运行费用高,成了美国热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挫折,大大影响了热泵的声誉,使热泵进入10年左右的调整期,直至70年代中期才重新有了快速增长,这一方面时由于热泵技术的发展,机组可靠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时1973年能源危机的推动。至1978年美国的热泵产量已近60万台,而至1988年,美国包括热泵在内的房间和单元式空调机的产量已分别达到463万和321万台。至1996年单元式空调机产量已达567万台,而空气热源热泵产量已达114万台。 与美国的早期的迅速发展相比,欧洲一些国家热泵的发展较为缓慢。直至1973年能源危机时才又一次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热泵的发展。瑞士被称为传统的热泵国家。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取暖的需求明显超过了夏季空调的要求,故在热泵理论及技术上均有许多研究。还有象德国、法国、苏联等国家对热泵的研究也十分重视。在德国最为广泛用的是一种即可减低地窖食物存储室温度又可供应生活热水的一举两得式热泵热水器。而热泵用于区域供暖则以为瑞典为最多。斯德哥尔摩市区域供暖的容量约未50%由大型热泵提供。 一些国际组织如国际制冷学会(IIR),世界能源委员会(WEC),国际能源机构(IEA)等,经常组织有关热泵的国际活动与学术会议,促进热泵技术的发展。1922-1944年,国际能源机构的热泵中心在国际制冷协会合作下进行了国际热泵状况与政策调整调研,于25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