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0, 1426–143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1426

1426

·研究构想(Research Plan)·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田学红1 杨 群1,2 张德玄1,2 张 烨3

(1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杭州 310036) (2杭州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实验室, 杭州 310036)

(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 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 人类拥有一种普遍性的道德直觉, 它是一种可能同时包含道德知识和情绪情感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决定人们对一个道德违反情境作出快速的判断。据此, 本文就如何深入揭示道德直觉的加工机制提出了研究构想, 研究将首先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探索当认知功能受抑制后人们的道德加工的特点, 初步探索道德直觉存在的可能性; 然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上探讨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 最后采用侧向化运动准备电位指标, 进一步探索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分离。 关键词 道德直觉; 情绪直觉; 认知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 分类号

B 849:C91

道德是区分正确和错误行为的信念体系和行为规范。 虽然道德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它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道德判断的机制也是哲学家, 伦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一直关心的重要议题。关于认知和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引发了大量研究, 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的认知过程还是一个由情绪启动的直觉过程成为当前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道德判断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它将有助于我们对人的道德行为、犯罪行为有更好的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 它对社会规范的制定, 社会秩序的维护, 乃至对司法审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的争议

对于道德判断的机制, 从最开始重视理性主义传统, 到转向情绪直觉模型, 最后到整合认知和情绪两个因素的作用, 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

收稿日期:2011-07-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909)。

通讯作者:杨群, E-mail: jane.qunyang@https://www.doczj.com/doc/066732260.html,

解释。

1.1 理性推理解释

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 决定某一行为在道德上是否被允许是一个有意识的推理过程, 情绪产生在理性的分析之后。认知系统对道德判断中的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 同时对道德判断中包含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控(见图1)。Kohlberg (1981)延续了理性主义道德观的传统, 提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不是由简单的脑发育成熟带来的, 而是由“角色适应”的经验促成的, 抽象推理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能力发展的核心, 而道德判断主要是由推理过程驱使的。根据理性主义道德观, 道德判断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 形成一种支持某一行为的信念或依据; 第二, 将这种依据规范视为适合所有理性主体的一般性规范; 第三, 评价基于这一规范的世界是否是可行的; 最后, 如果可行, 是否愿意将这一规范应用到这个世界中去(Bucciarelli, Khemlani, & Johnson-Laird, 2008 )。

理性主义道德观强调抽象推理在道德决策判断中的作用, 有一定的实证依据。道德推理可以被认为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道德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评价, 从而最终作出一种价值判断的有意识心理过程” (Paxton & Greene, 2010), 也就是说,

第10期田学红等: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1427

道德推理涉及到在几种可能不一致的道德标准之

间进行权衡和判断, 它可能往往发生在比较复杂

的道德决策情境中。道德的理性主义观低估了情

绪因素的作用, 以往大量的行为数据, 脑成像数据, 神经心理学数据表明, 情绪启动是道德判断

中重要的参与因素。事实上,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所进行的道德判断往往都是一种快速的直觉反应, 比如一个人会将“乱伦行为”很快判断为不道德的, 但很少有人会在做出判断之前为此提出一种明确

的解释。

图1 理性主义道德观关于道德判断的加工阶段

1.2社会直觉模型

和道德的理性主义观完全不同的是, 社会直

觉模型(Haidt, 2001, 2007)认为, 道德判断是一个

由情绪启动的快速的、自动化的直觉过程, 类似

于审美过程。道德判断中包含的直觉成分多于推

理成分, 有意识的推理过程发生在道德判断之后, 起到一个补充说明的作用(见图2)。情绪因素影

响道德判断的观点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相关

的行为数据表明, 所引入的外源性正性或者负性

情绪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在道德两难问题中的道德

决策和评价(Valdesolo & DeSteno, 2006; Wheatley & Haidt, 2005 ; Schnall, Haidt, Clore, & Jordan, 2008; Kliemann, Young, Scholz, & Saxe, 2008, Eskine, Kacinik, & Prinz, 2011)。这些研究结果得

到了相关的脑成像研究的支持, 观看或判断涉及

道德的图片、陈述更多地激活了与情绪相关的脑区, 包括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左内侧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 OFC)、后侧颞上回(po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pSTG)、扣带后回(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PCC) (Moll, de Oliveira-Souza, Bramati, & Grafman, 2002; Harenski & Hamann, 2006)。研究发现, VMPFC (与

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功能区)受损的病人在包

含了高冲突的道德两难情境中更倾向于做出功利

性选择, 而正常人在相同的情景下更多地考虑公平、共情等社会情绪因素的影响(Koenigs et al., 2007), 强有力说明了至少在某些情境下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是必要的。

图2 社会直觉模型关于道德判断的加工阶段

社会直觉模型挑战了长期在道德心理学中占据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传统, 第一次系统而明确地提出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尽管该模型有实证数据的支持, 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也只能说明情绪参与到道德判断的过程中, 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道德判断完全是由情绪驱动的。Huebner, Dwyer和Hauser (2009)指出, 目前所有的研究结果尚不能充分说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直觉模型所强调的情绪更多地是指生理意义上的基本情绪, 比如厌恶情绪。要证明基本情绪在道德判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要从时间上证明在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中, 情绪启动发生在道德判断之前; 然后证明在不涉及明显道德因素的中性情境中, 单纯地引发某种负性情绪便能导致人们对该情境作出不道德的判断。而目前无论在哪一方面, 实证研究都未能为“基本情绪启动的道德直觉”的说法提供充分的证据。

1.3双加工理论模型

双加工理论提出人的道德认知中有两套系统, 人们对一些道德问题的加工会更大程度上包含情绪因素, 而对另外一些问题的加工会包含更多的认知加工因素。前者是一个平行的, 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而后者是一个控制的, 包含认知努力的过程。在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中, 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救更多人的生命, 大多数人会同意改变轨道行驶方向撞死一个人, 而拒绝将人推下天桥。根据双加工理论的解释, 前者这种功利性的选择主要是认知加工的结果, 而后者义务性的道德反应主要是情绪启动的结果。情绪的直觉反应和功利性推理相互冲突的时候, 会被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监测到, 同时由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施加额外的认知控制, 对直觉性的情绪反应进行抑制(Greene, 2007; Greene, Morelli, Lowenberg, Nystrom, & Cohen, 2008; Greene, Nystrom, Engell, Darley, & Cohen, 2004; Greene, Sommerville,

1428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Nystrom, Darley, & Cohen, 2001)。

相关的研究表明, 较难的道德两难问题会伴随监测认知冲突的扣带前回(ACC)的显著激活(Greene et al., 2004); 面对冲突最强的道德两难问题时, 被试的功利主义判断会激活负责解决认知冲突的背外侧前额叶(DLPFC) (Botvinick, Braver, Barch, Carter, & Cohen, 2001)。此外, Greene等人发现(2008)让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的同时完成额外的认知任务, 会延长被试功利主义判断所对应的反应时, 而不会影响情绪导向的道德判断所对应的反应时 (Greene et al., 2008), 从而在行为数据上进一步支持了双加工理论。

最近, Suter和Hertwig (2011)发现, 在高冲突的道德两难情境中, 当给予被试足够的时间或者要求被试谨慎思考做出道德两难判断时, 他们会更多地从功利的角度进行选择; 而当要求被试在很短的时间内或者凭感觉做出道德两难判断时, 这种时间压力会减少功利性的选择倾向。研究者认为, 通过操纵时间的长短可以改变认知控制的参与高低, 从而影响到道德判断的选择过程。

双加工理论同时强调了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并且指出在不同的情境中, 这两种因素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但是该理论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其理论基础和实验效度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质疑。Greene等人最先提出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所依据的实验范式是通过三个标准将道德两难故事区分为“个人”和“非个人”的。但是McGuire, Langdon, Coltheart和Mackenzie (2009)指出, 三个区分标准没有哲学依据, 并且Greene 得到的行为反应时的结果受到异常反应项目的影响。其次, 双加工理论只能说明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都参与到道德判断的过程中, 但没有明确揭示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该理论指出情绪和认知是一种竞争关系, 情绪具有先行作用, 而认知控制对这个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的选择被认为是认知控制加工的结果, 而从道义的角度考虑的选择被认为是情绪反应的结果。但是对于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情绪具体的性质是什么, 该理论并未作出合理的解释。另外, 双加工理论所采用的多数材料都是经典的道德两难问题, 它们是研究哲学观点的好方法, 但是不能代表日常生活中道德判断。因此, 该理论所提出的情绪和认知的“双加工模式”在推论到日常的道德违反情境的解释上存在着困难。

1.4先天性道德语法解释

先天性道德语法解释借用Chomsky在语言学中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主要探索道德知识的组成成分, 习得过程, 运用过程, 激活过程以及道德知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演化过程。该解释认为组成人的道德系统的是由一套道德原则和参数组成的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语法, 这些语法可以自动化地对生活中不计其数的行为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因此, 道德判断的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推理过程, 它既不是基于有意识的推理, 也不是基于情绪启动 (Mikhail, 2007)。

尽管对先天性道德语法解释的支持来自于包括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但其中任何一项证据都不是充分确凿的。比如, 每一种自然语言似乎都拥有涉及基本道德义务概念的词语, 比如义务的, 允许的, 禁止的。另外,对极端的攻击性行为(比如谋杀、强奸等)的普遍抑制和排斥似乎是人类的一般性特征(Mikhail, 2002)。同时,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 儿童直觉性的法律知觉体系很复杂, 并且表现出很多完善的理解法律的特征(Nelson, 1980; Smetana, 1983; Finkel, Liss, & Moran, 1997; Chandler, Sokol, & Wainryb, 2000)。最后大量脑成像和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发现道德认知加工的大脑区域具有相当一致性, 主要分布在前额叶前部(anterior prefrontal cortex), 内外侧眶额皮层(OFC), 背外侧前额叶(DLPFC)和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 颞前叶(anterior temporal cortex), 颞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后扣带(PCC)/楔叶区域(precuneus) (Greene & Haidt, 2002; Moll, Zahn, de Oliveira-Souza, Krueger, & Grafman, 2005 )。

先天性道德语法解释指出道德判断是独立于推理和情绪加工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强调人们可能存在先天性道德语法结构, 这种结构形成于人们长期的进化历史过程中。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人类道德判断中的普遍性特征, 同时也便于我们理解人们日常道德情境中的快速判断。和社会直觉模型不同的是, 该解释认为人们利用这种先天性的道德语法结构作出道德判断的过程和情绪无关。但是先天性道德语法模型并没有对情绪和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作出详细的解释。“情绪独立于

第10期田学红等: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1429

道德判断过程”目前为止仅仅是一种假设, 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另外, 对于人类是否先天就具有一套先天性的道德语法结构以及生来就具备道德判断的能力并没有相应证据的支持。

在日常的道德情境中,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人们能将某种行为快速地判断为“不道德”, 但之后却不能提出一种很明确的解释。比如说在下面的例子中“假设有一对兄妹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性交, 他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确保不会怀孕”, 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会立即判断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是不道德的, 研究发现, 有时人们尽管无法找到可论证的理由, 仍然坚定地持有某种观点(Haidt, 2001; Schnall, Benton, & Harvey, 2008)。这说明, 人们至少在某些道德情境下作出判断是一种类似于直觉的过程。Haidt (2007)将道德直觉定义为“一种快速地对某种行为或某个人作出对或错、好或坏的自动化评价过程。该过程中人们不需要主动搜寻比较证据, 也不需要通过推论得到结果。人们经历的是一个包含情绪的反应过程。” Chapman, Kim, Susskind和Anderson (2009)研究发现人们对在最后通牒中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进行反应所产生的面部肌肉模式和对感知觉水平的低级厌恶情绪进行反应所产生的面部肌肉模式高度一致。由此推论, 道德厌恶的进化起源可能是低级的厌恶。

那么道德直觉就是由基本的情绪组成的吗?事实上, 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道德判断是情绪(主要指厌恶情绪)反应直接导致的结果。对某一事件单纯性的情绪反应并不能充分地引发人们对该行为作出不道德的判断。比如, 人们可能会觉得吃蛆虫这种行为很恶心,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认为吃蛆虫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一系列的脑成像研究结果表明, 单纯性厌恶情绪和道德中所包含的厌恶在激活的脑区上虽然有重合但也有分离(Moll, de Oliveira-Souza, Bramati, et al., 2002; Moll, de Oliveira-Souza, Eslinger, et al., 2002; Moll et al., 2005; Borg, Lieberman, & Kiehl, 2008)。

Kohlberg把人看作是理性的道德哲学家是一种不合现实的理性主义观点。但Haidt提出的社会直觉论带有把人的高级心理还原为动物的低级心理的色彩。目前尚未有证据证明道德判断完全是一个“先天性”的结构, 先天性道德语法结构也不能解释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两者在脑区上既有重合又有分离的现象。认知和情绪共同参与道德判断的过程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 但是双加工理论所提出的情绪和认知的交互模式目前适用于解释包含了效益和道义冲突的道德两难问题, 严格意义上, 它是一种道德决策。对于一般的道德违反情境, 比如上述的兄妹乱伦的例子中, 我们无法根据双加工理论对人们的道德判断过程作出解释。要具体揭示道德判断的机制, 首先研究它的时程加工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2研究构想

根据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 人类大脑由原始、自动化加工的情感系统和出现较晚的慢速加工的认知系统组成。前者会促使大脑自动化评价它所知觉到的任何事物, 并且影响到认知加工的各个过程。在人类进化历史上, 它可能在500~700万年前就以某种形式出现了(Haidt, 2007)。基本的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 道德判断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现象。从进化历史角度讲, 基本的厌恶情绪所发生的时间肯定要早于道德判断心理的产生。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大脑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 会优先对基本情绪进行加工呢?本文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假设存在:一种是基本厌恶情绪具有原始性, 它是道德判断发展的基础, 因此大脑在进行道德判断的时候会优先加工基本厌恶情绪信息。如果这种假设成立, 那么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另外一个可能的假设是, 人和动物不同的是, 在进化过程中, 除了要处理和自然世界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处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和其他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道德是对群体成员的共同约束规则, 它可以保护个体避免来自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威胁或攻击。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道德所带来的生存意义比基本情绪更大, 因此, 道德本身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会被大脑优先加工。如果这种假设成立, 我们有理由相信, 人的道德感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基本的情绪。

本文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体现人的价值观、社会性的过程, 不能将它独立为一个认知或者情绪的过程, 人们可能存在一种道德直觉, 它是一种同时包含道德知识和情绪情感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人们在依据道德直觉, 快速地对道德违反情

1430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境作出判断的过程中, 认知控制的参与较少。它可能和基本厌恶情绪享有一些共同的成分, 但是单纯的情绪并不足够引发道德判断的过程。本文认为从时间进程上探索基本的厌恶情绪和道德判断的发生机制对于我们理解道德判断的心理过程非常重要。而到目前为止, 对道德判断的时程加工机制的研究还非常少。

本文设想未来深入的研究将通过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等研究技术, 进一步解决理论争议并深入揭示道德判断的加工机制。研究的重点首先在于研究当认知功能受抑制后, 人们的道德判断的特点, 初步探索道德直觉存在的可能性; 其次是利用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上探讨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 最后以侧向化运动准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LRP)指标, 进一步探索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分离。本研究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是, 从时程上分离基本厌恶情绪和道德判断的加工阶段。

2.1认知功能受抑制后的道德直觉加工

Koenigs等人(2007)的研究中发现, 与正常人相比, 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VMPFC)受到损伤的被试, 更倾向于作出标志认知加工的功利性选择, 从而证明了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必要作用。本研究重点考察当和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DLPFC被抑制后, 被试是否会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进行加工。

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要求所有被试对一定的道德情境作出判断, 对其中一部分被试使用TMS 技术对其背外侧前额叶(DLPFC)进行抑制。实验记录分析被试判断倾向和判断反应时。本文认为, 某种道德情境中包含的冲突因素越少, 人们更可能使用道德直觉, 但是当道德事件中包含的冲突因素越多, 就会有更多的认知因素参与。当人的认知功能受到抑制后, 被试在包含冲突因素的道德情境中的反应判断会受到影响, 即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作出判断。

2.2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

以往关于道德判断机制的脑成像研究揭示了情绪和认知因素共同参与道德判断过程, 不同类型的道德情境中, 两个因素的作用模式不同。本文认为道德判断过程不能被简单区分为认知或情绪作用的过程。人类拥有一种普遍性的道德直觉, 它是人们道德判断的基础。这种直觉和一般性的情绪直觉不同。Borg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 一般性的厌恶加工和社会道德加工的脑区是有区别的。尽管有很多研究表明厌恶情绪影响道德判断, 但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道德判断是情绪反应所直接导致的(Pizarro, Inbar, & Helion, 2011)。

要清楚地理解道德直觉的心理机制, 探索道德判断的时程加工特点是非常必要的。以往研究多采用道德两难情境作为实验材料, 这为以研究时程加工特点见长的ERP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困难。本研究将编制和评定道德事件, 同时引入补词的实验范式, 通过借用事件相关技术(ERP), 试图从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研究探讨道德直觉的时程加工机制。研究分为三个实验。

实验1编制实验材料并在道德违反分数和情绪唤起维度上对道德行为进行评定。实验材料分为:道德违反的厌恶事件(违反道德同时引起人生理上的厌恶情绪)、道德违反情绪中立事件(违反道德但不会引起生理上的厌恶情绪)、单纯厌恶事件(不涉及道德但引起单纯的厌恶情绪)、语义违反事件(语义违反的中性事件)、中性事件(既不涉及道德又不引起人厌恶情绪)。这几类事件都分为背景词和关键词两部分, 其中的关键词部分在字数和词性等方面进行匹配。

实验2要求被试从常规上判断能否接受实验1中五类行为事件。实验先呈现背景词, 然后呈现关键词。被试需要在关键词出现的时候做出判断。实验锁定刺激呈现, 分析被试判断的行为反应时和当关键词出现后的ERP波形。实验预测, 被试作出不能接受的判断基于的是道德上的判断或者情绪的反感或者是语法的错误。如果两类道德事件在时程上和其他事件的加工分离要早于情绪事件和其他事件的加工分离, 那么说明人类有一种快速的道德直觉, 它可能是一种无意识过程, 独立于单纯的厌恶情绪。反之, 则说明情绪反应早于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的前提可能是情绪加工。

实验3和实验2类似, 实验先呈现背景词, 然后呈现关键词。被试需要在关键词出现的时候做出判断。实验锁定刺激呈现, 分析被试判断的行为反应时和当关键词出现后的ERP波形。实验任务的是要求被试判断材料在语义上是否正确。实验试图通过被试完成一项和道德无关的任务, 在

第10期田学红等: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1431

内隐的层面上来进一步验证实验2的结果。

2.3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优势加工效应

研究

1992年Miller等人采用一种分离范式, 研究得出字母的形状特征比大小特征优先加工的结论。实验刺激在形状(S,T)和大小两个维度上各有两个水平, 从而构成四类刺激(比如, 大“S”、小“S”、大“T”和小“T”)。实验要求被试对一种大小进行反应(Go), 对另一种大小不作反应(No-Go), 同时用一只手(Left)对一种形状反应, 用另一只手(Right)对另外一种形状反应 (Mille & Hackley, 1992; van Turennout, Hagoort, & Brown, 1998)。通过分析Go与No-Go的LRP波形。结果发现, 在被试辨别出字母的大小之前, 他们就已经开始识别字母的形状。本研究通过采用类似的实验范式, 来探索人类是否存在一种快速, 自动化的道德直觉, 比起一般性的厌恶情绪, 它是否存在优势加工效应。

实验1通过分析LRP波形探索道德直觉是否早于普通厌恶情绪直觉。实验材料的内容和呈现类似于前一个研究, 在本实验中, 事件是否引起生理上的厌恶情绪决定被试是否作反应(Go, No-Go)。而事件是否违反道德决定被试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反应(Left-Right)。实验锁定刺激呈现, 记录分析LRP。实验假设, 如果道德直觉先于单纯性的厌恶加工, 人类的道德直觉独立于单纯的厌恶情绪, 那么在LRP上, go (反应)和no-go (不作反应)出现差异之前, no-go和基线水平就应该出现差异。因为被试头脑中在区分情绪信息之前就已经开始对道德信息进行加工了。

实验2和实验1类似, 区别在于被试的任务是, 对是否违反道德事件中的一种事件作出反应, 对另外一种事件不作反应(Go, No-Go)。同时, 对事件是否引起生理上的厌恶情绪用左右手作反应(Left-Right)。如果实验1的假设成立, 本实验中, 在LRP上, 只有go和no-go之间有差异, 而no-go 和基线之间不存在差异。

3总结

研究一在要求被试对一定的道德情境作出判断时, 使用TMS技术对其背外侧前额叶(DLPFC)进行抑制, 实验记录分析被试判断倾向和反应时。实验预测, 某种道德情境中包含的冲突因素越少, 人们更可能使用道德直觉, 在这些情境中, 被试的认知功能是否受到抑制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但是当道德事件中包含的冲突因素越多, 就会有更多的认知因素参与, 在这些情况下, 当背外侧前额叶受到抑制后, 被试可能更多地转向依据道德直觉做出判断。通过研究一初步探索道德直觉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特点。研究二使用ERP技术, 通过编制相应的研究材料和采用合适的研究范式, 探索道德直觉和基本厌恶情绪的时程加工特点。实验预测, 如果在时间上, 道德信息的加工早于对基本情绪信息的加工, 包含道德信息的两种条件和其他条件的分离要早于包含基本情绪信息的两种条件和其他条件的分离。研究三同样使用ERP技术, 借助LRP的研究范式, 来进一步探索道德直觉加工和情绪加工的分离。依据道德或者情绪信息在下意识加工条件下的运动准备电位特点, 研究预测在时程加工上, 道德直觉会表现出优势加工效应。如果在时程加工上, 我们在研究二和研究三中发现基本情绪信息的加工早于道德判断, 那么实验结果将很大程度上支持社会直觉模型。相反, 如果道德判断要早于基本情绪的加工, 那么本文所介绍的当前有关道德判断的几种主要理论都不能对该研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本文预测道德判断过程可以是一种快速的直觉判断, 大脑对这种直觉的识别和加工优先于基本的情绪信息的加工, 因此, 对一般的道德违反情境的判断既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 也不是由基本情绪所驱动的。

认知和情绪是大脑的两大功能系统, 相对应地, 在人类道德结构中存在道德推理和道德直觉两种形式。道德推理可能更多地发生在一些包含冲突因素的决策情境中, 在做出最后的决策前, 人们需要有意识地去比较和评价相关证据, 然后进行逐步推理。道德直觉是一种快速, 自动化的加工系统, 它发生得更为普遍, 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所知觉到的事物所进行对错或者好坏的评价, 更多依赖地是这种直觉反应。当某种行为带来的危害越大, 手段越直接, 伤害的目的越明确, 人们就越可能依赖道德直觉。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会对极端的反道德行为, 比如谋杀, 强奸等表现出普遍的抑制和排斥。

和社会直觉模型的观点不同, 本研究认为道德直觉不是由基本的情绪所驱动的。基本的厌恶情绪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使得有机

1432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19卷

体避免接触自然环境中有害或者有毒物质的一种自动化保护机制, 道德直觉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适应某个群体的约束规则, 同时为了避免来自其他个体的威胁或攻击所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果本研究发现, 人脑对道德直觉存在优势加工效应, 那么说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后者相对于前者对人的生存意义更大, 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区别, 而道德正是这种社会性的最好体现。我们不排除Chapman 所提出道德厌恶起源于基本厌恶情绪的可能性, 以往脑成像研究发现, 道德厌恶和基本厌恶情绪有重合的脑区。即便如此, 道德直觉的加工突出性仍然可能强于基本的厌恶情绪。

总之, 本文认为道德直觉是一种同时包含道德知识和情绪情感的自动化加工系统, 决定人们快速对一个道德违反情境作出判断的是这种道德直觉, 而不是基本的厌恶情绪(见图3)。外界所引入的基本情绪通过影响系统中情绪情感成分来影响道德判断的过程。同时, 道德直觉会受到文化、信念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群体因为所拥有的道德知识有所不同, 从而表现出的道德判断过程也会有所差异。至于道德直觉多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待于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图3 道德直觉的加工机制模型

参考文献

Borg, S. J., Lieberman, D., & Kiehl, K. A. (2008). Infection, incest, and iniquity: Investigat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disgust and moralit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9), 1529–1546.

Botvinick, M. M., Braver, T. S, Barch, D. M., Carter, C. S., & Cohen, J. D. (2001). Conflict monitoring and cognitive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624–652.

Bucciarelli, M., Khemlani, S., & Johnson-Laird, P. N. (2008).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reasoni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3, 121–139.

Chandler, M. J., Sokol, B. W., & Wainryb, C. (2000). Beliefs about truth and beliefs about rightness. Child Development, 71, 91–97.

Chapman, H. A., Kim, D. A., Susskind, J. M., & Anderson, A. K. (2009). In bad taste: Evidence for the oral origins of moral disgust. Science, 323(5918), 1222–1226.

Eskine, K. J., Kacinik, N. A., & Prinz, J. J. (2011). A bad taste in the mouth: Gustatory disgust influences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3), 295–299.

Finkel, N. J., Liss, M. B., & Moran, V. R. (1997). Equal or proportional justice for accessories? Children’s pearls of proportionate wisdom.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 229–244.

Greene, J. D. (2007). The secret joke of Kant’s soul. In W. Sinnott-Armstrong (Ed.). Moral psychology, Vol. 3: 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 Emotion,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reene, J. D., & Haidt, J. (2002). How (and where) does moral judgment work?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6, 517–523.

Greene, J. D., Morelli, S. A., Lowenberg, K., Nystrom, L. E., & Cohen, J. D. (2008). Cognitive load selectively interferes with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 Cognition, 107, 1144–1154.

Greene, J. D., Nystrom, L. E., Engell, A. D., Darley, J. M., & Cohen, J. D. (2004). The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moral judgment. Neuron, 44, 389–400.

Greene, J. D., Sommerville, R. B., Nystrom, L. E., Darley, J. M., & Cohen, J. D. (2001).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93(5537), 2105–2108.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834.

Haidt, J. (2007). The new synthesis in moral psychology. Science, 316, 998–1002.

Harenski, C. L., & Hamann, S. (2006). Neural correlates of regulating negative emotions related to moral violations. NeuroImage, 30, 313–324.

Huebner, B., Dwyer, S., & Hauser, M. (2009). The role of emotion in moral psycholog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1–6.

第10期田学红等: 道德直觉加工机制的理论构想 1433

Kliemann, D., Young, L., Scholz, J., & Saxe, R. (2008).The influence of prior record on moral judgment. Neuropsychologia, 46, 2949–2957.

Koenigs, M., Young, L., Adolphs, R., Tranel, D., Cushman, F., Hauser, M., et al. (2007). Damage to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creases utilitarian moral judgements. Nature,446, 908–911.

Kohlberg, L. (Eds.).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

McGuire, J., Langdon, R., Coltheart, M., & Mackenzie, C. (2009). A re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mpersonal distinction in moral psych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77–580.

Mikhail, J. (2002). Law, science, and morality: A review of Richard Posner’s ‘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 Stanford Law Review,54, 1057–1127.

Mikhail, J. (2007). Universal moral grammar: Theory, evidence and the futur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 143–52.

Miller, J., & Hackley, S. A. (1992).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temporal overlap among contingent mental proces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1(2): 195–209.

Moll, J., de Oliveira-Souza, R., Bramati, I. E., & Grafman, J. (2002). Functional networks in emotional moral and nonmoral social judgments. NeuroImage,16, 696–703. Moll, J., de Oliveira-Souza, R., Eslinger, P. J., Bramati, I. E., Mour?o-Miranda, J., Andreiuolo, P. A., et al. (2002).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moral sensitivity: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 of basic and moral emotion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2(7),

2730–2736.

Moll, J., Zahn, R., de Oliveira-Souza, R., Krueger, F., & Grafman, J. (2005). The neural basis of human moral cognition.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6, 799–809. Nelson, S. A. (1980). Factors influencing young children’s use of motives and outcomes as moral criteria. Child Development,51, 823–829.

Paxton, J. M., & Greene, J. D. (2010). Moral reasoning: Hints and allegations.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2, 511–527.

Pizarro, D., Inbar, Y., & Helion, C. (2011). On disgust and moral judgment. Emotion Review,3, 267–268.

Schnall, S., Benton, J., & Harvey, S. (2008).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Cleanliness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moral judg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2), 1219–1222. Schnall, S., Haidt, J., Clore, G. L., & Jordan, H. A. (2008). Disgust as embodied moral judg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1096–1109.

Smetana, J. G. (1983). Social-cognitive development: Domain distinctions and coordin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 3, 131–147.

Suter, R. S., & Hertwig, R. (2011). Time and moral judgment. Cognition, 119(3), 454–458.

Valdesolo, P., & DeSteno, D. (2006). Manipulations of emotional context shape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476–477.

van Turennout, M., Hagoort, P., & Brown, C. M. (1998). Brain activity during speaking: From syntax to phonology in 40 milliseconds. Science, 280(5363), 572-574. Wheatley, T., & Haidt, J. (2005). Hypnotic disgust makes moral judgments more seve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780–784.

A Theory on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Moral Intuitions

TIAN Xue-Hong1; YANG Qun1,2; ZHANG De-Xuan1,2; ZHANG Ye3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2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 Laboratory,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3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How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fluences moral judgment has been the focus of dispute for decades in moral psychology and in the soci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The present project proposes that there might be a universal moral intuition which consists of moral knowledge and emotions and drives our moral judgment in a fast and automatic way. Three studies are planned to b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hypothesis: In study 1,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moral intuitions are used to make moral judgment; In study 2,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features of moral intuition; In study 3, 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is derived to examine how moral intuitions dissociate from basic disgust emotion.

Key words: moral intuition; emotional intuition; cognitive control; event-related potenti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实验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实验心理学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年龄对再认能力的影响。 设计一个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设计一个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实验。 组别前测处理后测 实验组 O1 X O2 控制组 O3 / O4 实验设计举例 举例1: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有无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①自变量:在练习中是否给与被试反馈。自变量有两个水平。 因变量:画线的准确性,用画出的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误差的平均值表示。 额外变量:被试的姿势、态度,被试原本的画线能力,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主试的态度等。 ②实验设计是单因素两水平的被试间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如下: O1:第一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2:再练习画线80次中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3:第二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4:再练习画线80次中不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③两组是随机抽样,随机分组,保证实验前相等。 ④通过独立样本单因素共变数分析,检验两组后测成绩是否有差异,若O2﹤O4,则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有促进作用。 举例2: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实验假设:暴力场面有损人的记忆。 被试:某大学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自变量:暴力场面,有两个水平,一是看暴力电影,二是看非暴力电影。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环境方面:要求两组被试在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同时看同样片长的两部电影。被试回答问题的方式:发答 题纸让被试以书面形式回答,独立完成不能相互交流。 实验设计模式: 组别处理 后测 实验组R 看暴力电影 O1 控制组R 看非暴力电影/ O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来检验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若O1 < O2,则说明暴力场面使人们的记忆力下降。 二、简述题

心理学科普知识

三种角色心态 人际交往中的三种角色心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心态,即家长心态、成人心态和孩童心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甲说:"都怨你们,没有真本事,和你们合伙真是倒霉!乙说:"我觉得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二是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客观阻力。"丙说:"都是我不好,我没干好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改正,大家还是接着干吧。" 这段对话中,甲用长辈的口吻指责两位同事,显然是一种家长心态;乙非常冷静,像一个稳重、明理的成看人,属于成人心态;丙却像个小孩子,像作了错事一般,一个劲地求大家原谅,正处于孩童心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当中都存在着这三种角色心态。当我们处于家长心态时,心里便有"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意念。家长心态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对人刻薄,喜欢挑别人的缺点,另一种却容易对人表露情绪。一个人的家长心态属于哪种形式,是从父辈那里获得的。小时候父母爱怎样对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家长心态。处于成人心态时,我们显得冷静、理智、客观,既不挑剔别人,也不会冲动任性,我们很有主见,作事有计划,临阵不慌。而处于孩童心态时,我们则表现得感情用事,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影响。 几乎每个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都有过这三种心态,只是比重不一而已。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固定角色者。长期处于家长心态的人很喜欢批评别人,或提出建议强迫你接受,要不就是喜欢干涉别人的生活,把你当作小孩一样照顾。当然能长期与之相处的只能是那些"终身孩童"们。"终身孩童"是那些长期处于孩童心理的人,就算活到五六十岁,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行为等各方面都俨然一个小孩子。他们一般没什么主见,凡事依赖别人的时候多,常常还不肯承担责任,做事流于冲动,生活上需要别人照顾和呵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喜欢引人注意,赢得赞许。而长期处于成人心态的人喜欢纯逻辑思维,他们做事非常理智,很少讲感情,常被人称?quot;冷血"。他们在生活中极少幽默,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与他们相处也是件非常乏味的事。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单独发展自我的任何一种角色心态,都会使自己的性格发

科学杂志

1876-6102 ? 2015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s://www.doczj.com/doc/066732260.html,/licenses/by-nc-nd/4.0/). Peer-review under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NTRO CONGRESSI INTERNAZIONALE SRL doi: 10.1016/j.egypro.2015.11.340 E nergy Procedia 78 ( 2015 )2657 – 2662 ScienceDirect 6th International Building Physics Conference, IBPC 2015 Changing to energy efficient light sources – An analysis of the energy balance of buildings Johan Nordén*, Henrik Karlsson, Caroline Markusson, Svein Ruud, Mikael Lindgren, Patrik Ollas SP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weden, Ideon Science Park, SE-223 63, Lund, Sweden Abstract New light sources such as LED lamp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electricity for lighting significantly. However, by reducing the electricity for lighting, the building heating demand is increased. The effects on the building energy balance of changing to more efficient light sourc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ynamic thermal modelling of typical Swedish single-family and multi-family residential houses. The results show savings on an average of 3.5 kWh/m 2 and 0.62 €/m 2 for single-family houses, and 3.4 kWh/m 2 and 0.61 €/m 2 for apartments in multi-family houses annually when changing from incandescent and halogen lamps to LED lamps. ? 2015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Peer-review under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NTRO CONGRESSI INTERNAZIONALE SRL. Keywords: energy balance; lighting; energy efficiency; internal l oads 1. Introduction The European target to halve the energy us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by 2050 will require all new buildings to be constructed as nearly zero-energy buildings or passive houses. The significantly lower heating demand of such buildings increases the emphasis on heat generated by devices, persons, lighting etc. in the energy balance calculations. For buildings with nearly zero- energy standards, even modest energy supply from internal loads can result in overheating. The heat will partly be stored 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partly heat the indoor air, and partly be ventilated. Since the storage of energy depends on the penetration depth and dampening of the heat wave,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and the dynamics with the indoor environment becomes more complex.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how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are influenced by the energy from lighting as well as from devices is therefore requir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new buildings. In the study presented here, we have analysed the effects on the energy use and cost when changing from incandescent and halogen lamps to LED lamps, lamps which today have an equal or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CFL lamps. This has been simulated for typical building types of Sweden with different heating distribution systems, insulation thicknesses, lighting scenarios etc. The building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wedish housing stock from 1970 up to now; both for single-family houses and multi- family houses. A living room was simulated with two lighting scenarios, one case with a pendent luminaire and spotlights recessed into the ceiling, and one with a pendent luminaire and surface mounted luminaires in the ceiling. The luminaires used were one pendent luminaire with an opal diffuser, one surface mounted luminaire, and one recessed spotlight. All are typical luminaires used in Swedish households. The light sources used were incandescent, HV halogen, and LED lamps. *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46-10-516 5000. E-mail address: johan.norden@sp.s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s://www.doczj.com/doc/066732260.html, ? 2015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s://www.doczj.com/doc/066732260.html,/licenses/by-nc-nd/4.0/). Peer-review under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NTRO CONGRESSI INTERNAZIONALE SRL

基础实验心理学郭秀艳.doc

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重难点考卷 一、选择题 1. ( A )首次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创立了心理物理学法。 A.费希纳B.冯特 C.艾宾浩斯D.华生 2.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 )。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 C.要求特征D.霍桑效应 3.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时,在递增序列中直到被试第一次报告( C ),该系列才停止。 A.相等B.怀疑 C.有D.无 4. 在用极限法测量绝对阈限时,如果在递增序列中求得阈值显著大于递减序列,则表示有( D )。 A.练习误差B.疲劳误差 C.期望误差D.习惯误差 5.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测量方法是以下哪种(B )。 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D.最小变化法 6. 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某被试虚报的次数为4,正确拒斥的次数为46,击中的次数为42,漏报的次数为8,该被试的击中率是多少( B )。 A.0.16 B.0.84 C.0.08 D.0.92 7. 斯腾伯格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D )。 A.选择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 C.简单反应时法D.加法反应时法 8. 下列哪个不属于注意过滤范式下的例子( B )。 A.负启动范式B.提示范式 C.整体局部范式D.双侧任务范式 9. 振幅对应的视觉感受是(C )。 A.色调B.饱和度 C.明度D.纯度 10. 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 A )。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实验心理学 一、填空 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2.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3.斯珀灵(Sperling)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平均9.1个项目 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和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5.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强度、复杂程度等。 6.阿特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 8.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 9.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了交互作用。 10. 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_的时间,而是指刺激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11.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12.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 13.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14.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15.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 16.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 17.排除法是把_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18.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摘要、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 19.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2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 21.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解释的科学方法。 22.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 23.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4.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_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来实现。 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业变量、环境变量和被试变量。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A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C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 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 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 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 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 经科学 (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 2、开窗实验 3、等级排列法 4、视敏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因此,反应 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 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 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 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 量显然是指:()

浅谈心理学的科学性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浅谈心理学的科学性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张雨萱 首先我是通过《心理学导引》这本书来了解心理学的科学性的。接下来我就先对书上讲到的一些科学性做一些总结概括。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也就是说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书上还举了两个例子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学的科学性。一个是“气温与攻击行为”,还有一个是“媒体影响与攻击行为”。这两个例子都体现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特征: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客观性是指科学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遵守公认的基本程序和规范。验证性是指科学研究的结果,或依据研究所建立的客观理论,应该经得起他人的重复验证。系统性是指科学研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系统地、全面地收集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从心理学的目标来看,科学性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心理学的目标有:1、描述:客观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呈现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2、解释: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从心理学的方法来看,心理学的研究使用的也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通常包括6个基本步骤:1、观察;2、对问题进行定义;3、提出假设;4、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5、发表研究结果;;6、建构理论。对应这些科学方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有观察法、实验法、相关法、调查法和个案法。 由以上几点完全可以看出心理学的科学性。 接下来谈一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其实在学习心理学基础之后,对心理学的很多偏见都消失了,原以为心理学是个很神奇的学科。其实心理学也是一门实打实的科学,要通过无数次的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并不是仅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 接下来就谈一谈在我心中学习心理学对大学生的作用。 学习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心理,从而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控制我们的情绪,从而控制我们的情绪。 心理学对于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也有很好的效果,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天都要与人交流,好的交际能力能让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活的更加轻松,更加开心,学习了心理学,我们懂得说话的方式,说话的时机,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这样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轻松,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后工作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并且作为师范生学习心理学就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以后是要教书育人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心理学就是关键,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学生的心理,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师生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其实心理学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作用。目前在这里就只谈了这几点。 综上就是心理学的科学性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世界顶级的管理学期刊排名

世界顶级的管理学部分期刊目录 Rank 1: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ASQ) 管理科学季刊 Rank 2: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MR) 中国科学院管理评论Rank 3: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 管理学会期刊 Rank 4: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JAP) 应用心理学杂志 Rank 5: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 战略管理杂志 Rank 6: Personnel Psychology (Perpsych) 人事心理学 Rank 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OBHDP)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 Rank 8: Management Science (MS) 管理科学 Rank 9: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JVB) 中国职业行为 Rank 10:Journal of Management (JOM) 管理学报 Rank 11: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I&LRR) 工业和劳动关系回顾 Rank 12: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JOOP) 职业与组织心理学 Rank 13: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JHR) 人力资源杂志 Rank 14: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B) 中国组织行为 Rank 15: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JMS) 管理研究杂志 Rank 16:Decision Sciences (DS) 决策科学 Rank 17: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IBS) 中国国际商务研究Rank 18:Human Relations (HR) 人际关系 Rank 19:Industrial Relations (IR) 劳资关系 Rank 20: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BR) 哈佛商业评论 Rank 21: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CMR) 加州管理评论 Rank 22:Solan Management Review (SMJ) 索兰管理评论 Rank 23: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JBR) 创业杂志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科学性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权威、逻辑推理、经验或直觉、科学。 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确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对全人类来说,科学就是获取真知的唯一来源了。科学与前面三个途径的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和严密性。所谓客观性,就是科学只承认和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谓严密性,就是科学家采用严密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科学的五大前提假设 (一)世界是真实的 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 (二)世界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只要条件满足,就会出现过去出现过的事件。 (三)世界是有因果关系的 科学家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不是毫无理由地独自产生的。 (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五)世界是可以用理性加以理解的 推理--逻辑思维是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对科学家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推理加以解释,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推理而得到解决。 三、心理学是不是科学 学科的科学性是一个连续体,在学科发展的同时,其科学性也在发展。 在冯特时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所谓的"内省",它直接违反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原则。行为主义认为,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当代认知心理学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从被试身上直接观测到的客观事实、寻找其中因果关系的学术流派。而与之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重视意识、情感、价值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忽视的内容,它不甚强调客观观察(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另外,心理学的不少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比较倚重高级统计分析,而这些方法并不一定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也可以各不相同,这也降低了它们的科学性。综合考虑心理学上述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心理学既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也不是毫无科学性,它的科学性介于全和无之间,并向比较纯粹、完全的科学性发展。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关于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是直接作用、个别属性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分析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特征是直接作用、整体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集中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特征是过去 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够识别的记忆过程。 重现又叫再现或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够把它回忆出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 意志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 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

二、关于种类: 依据注意的对象处于个体内部和外部世界划分为内部注意、外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产生和保持有无目的性及需要意志努力的程度划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根据分析器和它所反映的特定刺激,则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这些可纳入外部感觉,还有反映机体本身状态的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这些属于 内部感觉。 联觉 又叫通感;或叫感觉挪移。是指不同的感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联系,彼此合作,形成统一的独创性的共同感觉。 一、根据记忆的对象、内容或映象的性质分类 形象记忆、语词或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或阶段来分类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的容量或广度约是7±2个组块或单位。 记的过程包括了识记和保持两种基本形式 根据识记的联系、性质分类: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并运用巳有的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后继学习的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影响是倒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会对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影响是前摄抑制。 保持: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是被错误地再认和重现的现象。 忆包括了再认和重现(或叫再现或者回忆)两种基本形式 再认:当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够识别的记忆过程。 重现又叫再现或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而能够把它回忆出来。 重现的分类 1、无意重现与有意重现 2、直接重现与间接重现 3、追忆

国内外顶级期刊

国外部分 期刊名(英文)期刊名(中文)影响因子 (部分) 备注 管理科学类包括战略管理SM、运筹研究OR、创新管理IM顶级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管理评论 3.9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管理科学季刊 3.3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战略管理季刊 2.5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AL管理学术期刊 2.4 JOURNAL OPERTION MANAGEMENT运筹管理期刊 1.795 JOURNAL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产品创新管理期刊 1.623 MANAGEMENTSCIENCE管理科学 1.468 MATHPROGRAM数学规划 1.29 MATH OPERATION RESEARCH数学运筹研究 1.146 OPERTION RESEARCH运筹研究0.672 EUROPE JOURNAL OPERATION RESEARCH欧洲运筹研究期刊0.605 INTERNATIONAL JOURNAL PRODUCTION RESEARCH 产品研究国际期刊0.557 OPERATION RESEARCH LETTER运筹研究通讯0.449 JOURNAL OPERATION RESEARCH SOCIETY运筹研究世界期刊0.416 PROD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产品运作管理0.393 ANNUAL OPERATION RESEARCH运筹研究年刊0.331 INTERNATIONAL JOUR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国际技术管理期刊0.266 金融、会计、商业顶级期刊 JOURNAL OF FINANCE金融学期刊 2.8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消费者研究期刊 2.5 JOURNAL OF MARKETING;市场学期刊2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期刊 1.9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市场学研究期刊 1.7 MARKETING SCIENCE市场期刊 1.4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金融研究评论 1.3 JOURNAL OF BUSINESS商业期刊 1.2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会计期刊 1.1 FINANCE MANAGEMENT金融管理 WORLD BANK ECONOMICS REVIEW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货币信用与银行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货币金融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金融中介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国际货币与金融期刊

实验心理学答案

一、实验设计题: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年龄对再认能力的影响。 设计一个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实验。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关键字母法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英语词汇记忆能力。 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设计一个速度——准确性权衡的实验。 组别前测处理后测 实验组O1 X O2 控制组O3 / O4 实验设计举例 举例1:设计一个实验想了解有无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①自变量:在练习中是否给与被试反馈。自变量有两个水平。 因变量:画线的准确性,用画出的线段与标准线段长度误差的平均值表示。 额外变量:被试的姿势、态度,被试原本的画线能力,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主试的态度等。 ②实验设计是单因素两水平的被试间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如下: O1:第一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2:再练习画线80次中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

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3:第二组被试先练习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O4:再练习画线80次中不给予反馈之后,再画线20次的线段长度的平均值与标准长度的误差。 ③两组是随机抽样,随机分组,保证实验前相等。 ④通过独立样本单因素共变数分析,检验两组后测成绩是否有差异,若O2﹤O4,则反馈对画线准确性有促进作用。 举例2:设计一个实验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实验假设:暴力场面有损人的记忆。 被试:某大学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 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自变量:暴力场面,有两个水平,一是看暴力电影,二是看非暴力电影。 因变量: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额外变量的控制:实验环境方面:要求两组被试在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同时看同样片长的两部电影。被试回答问题的方式: 发答题纸让被试以书面形式回答,独立完成不能相互交流。实验设计模式: 组别处理 后测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我们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一)、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1 认识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2 情感过程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3 意志过程这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被统称为心理过程。(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的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和考察,不附加任何主观意愿的原则。人的心理虽是在头脑里进行的活动,但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并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在人的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研究人的心理,就是要从这些可以观察到的,可以进行检查的活动中去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无论如何复杂或作出何种假象与掩饰,都会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或在内部的神经生理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切忌采取主观臆测和单纯内省的方法,应根据客观事实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2.联系性原则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人的第一心理现象的产生都要受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某种刺激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主体状况下,反应往往不相同。因此,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研究和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条件。不仅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真正规律。 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要从心理史前发展、意识发展、个性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条件变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4.教育性原则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要在课题选择上考虑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和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这个道理极易明白,而常为研究者所忽视,因此研究者应时刻保持“自己是教育者”的意识,把促进学生成长的任务与研究任务协调一致起来。 5.分析与综合的原则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和把各部分联合成为统一的整体,是任何科学深入认识其对象的有力手段。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分析与综合的原则,至少包括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心理、意识虽然是很复杂的现象,但可以通过剖析将其分解为各种形式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而后通过综合将其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理解;其二,在研究某一种心理形式与现实条件的依存关系时,也可以分别地考察某一条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后将其揭示的各种规律加以综合运用。综合的观点在心理学中也可以称之为系统论的观点,因此这个原则也被叫做系统性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