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94年—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4年—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4年—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4年—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4年到2012年中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览表

1994年—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二、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三、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明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制,财政赤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逐年回降。过旺的总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二,正确判断形势,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方向,恰当把握调控力度和调控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各项措施,都是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势、物价上涨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确定物价调控目标时,既分析了有利条件,又分析了不利条件;既考虑了降低物价涨幅的需要,又考虑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在实施调控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跟踪监测、分析,始终保持了清醒头脑。

虽然这次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负效应。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之后,财政改革的方向却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实行建设财政,还是实行公共财政理论上的彷徨不决,影响了改革的推进;第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和GDP的比重仍然没有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提高,财政职能被肢解的矛盾仍未解决;

第三,由于在此次调整中力度实施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1998年—2003年底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

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

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

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内容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

三、效果分析

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

1、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2、“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因此,从这些意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不明显的。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2004年—2007年“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其主要表现为:央行每月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GPI)在2004年的头四个月比同比上涨了6.3%、7%、8.3%和9.3%;油、电、煤、运全面紧张和基础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上涨。狂飙的价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游行业的热度。这主要是由投资膨胀造成的。这年开始的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

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

二、内容

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2005年1~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

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效果分析

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GDP和CPI来看,宏观调控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如下:

1、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由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首要因素是食品价格,随着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下降,物价水平有所回落,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也相应降低。而且随着宏观调控的到位,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总需求下降,非理性繁荣得以遏制。此外,由于政府仍然控制着一些服务性收费价格和基础性产品价格,比如居民生活用水、电、煤气等,考虑市场的社会承受力,2005年调价力度不大,所以,物价水平趋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

2、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材品种结构继续优化,电解铝淘汰落后自焙槽生产工艺步伐加快,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增加,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

3、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加强,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在几个重点调控领域中,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并呈逐月递减趋势;汽车产量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回归到较为正常的状态。受其影响,一些相关行业的调控成效明显。

4、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比2004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能源、交通等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一些盲目扩张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减缓,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趋于合理。

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国际金融危机达到白热化阶段,并席卷卷全球许多企业纷纷宣布破产,我国也不例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二、内容

2008年开始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三、效果分析

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以“组合拳”形式出现,对不同的市场主体构成的影响肯定不同。企业是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宏观调控的措施会直接影响企业,企业也

会因为外部环境政策变化而改变策略。分析宏观调控当中的财政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出上提出对策措施。

1、财政政策的内涵。财政政策是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系列措施;是一国为实现一定时期的任务,在处理财政方面经济关系的最根本原则,也是政府机构制定财政工作的指导方针。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具体化的财政措施。如果能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就能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财政政策的目标一般是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分配国民收入、保持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均衡、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财政政策的效果表现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在财政政策有效作用下社会经济做出的反应。

2、2008年对企业有影响的财政政策。在2007年底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8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财政政策总结成“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与本文企业相关的财政政策有三项,一是出口退税、关税等相关政策。为了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高附

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对节能环保的进口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创新性对外投资与合作以及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的国际化经营等,其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等政策进一步完善。二是综合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贴息、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多种工具,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协调配合,安排资金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3、2008年财政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这些宏观财政政策必然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但不同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不同。“两高一剩”企业前景暗淡。所谓“两高一剩”,是指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的企业。该类企业近几年因为效益较好,利润较高,因而整个行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其本身能耗比较高、污染比较重,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等特点,决定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2008年出台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对这些行业明确限制。新的所得税法对环保类企业进行倾斜,使非环保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原有的区域优惠政策被产业优惠政策取代。那些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实力弱、污染重的企业将在各种政策的挤压下逐渐淡出市场。外贸及出口加工型企业利润变薄。

财政政策将着力扩大内需,保障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困难地区和群众倾斜。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央行自9月16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央行又分别在10月9日、10月30日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免征利

息税及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央行在降息的同时放松了信贷限制,提高了企业融资规模,降低了融资成本,鼓励了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在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免征利息税,这对储蓄的实际利率收入影响不大,有助于稳定储蓄和消费的需求

央行将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结合国际收支变化情况,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将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制定完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应急预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时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根据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调整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将总量调整和结构优化相结合,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加大对“三农”、就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加强对信贷投向的监测指导,确保贷款投向符合信贷政策要求。

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

2008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从2008年7月份起,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预期下滑,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年中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

此时的财政政策措施如下:

2008年4月24日起, 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至0.1%。2008年8月1日起, 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2008年9月1日起, 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2008年9月19日起, 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

2008年10月9日起,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徵收个人所得税.

2009年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09年—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宏观经济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 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 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年同期回落4.8%。

财政政策无疑是短期内防止经济深度下滑最有效的工具,但是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和本轮经济周期自身特征,政策着力点与1998年应有所不同。在全国上下全力保增长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只重数量规模,不重质量

效益;重上项目、搞投资,轻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倾向,防止盲目上项目过程中产生新的不良政府债务。2009年公共支出要更多地向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改革,有利于带动民间社会资本的活力等方面倾斜。虽然我国财政赤字率整体不高,政策空间尚有余地,但压力也在明显增加,要重在花钱买机制,要加强对政策效果的动态评估,并充分考虑政策效果时滞,避免政策措施出台过于仓促密集。

我国在主动“软着陆”过程中,受到来自外部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叠加,造成了2008年三季度以后国民经济的下滑明显加快,原来的一系列尚待观察的“不确定性”在主要的方面变为确定,经济运行中由前一高涨期转入新一轮低迷期,因而宏观政策必须实行重大转变来作出应对。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决定,十分及时、果断。

二、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继续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消费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三农”支出增长38%。截止到目前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107.7%。预计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5955.5亿元,增长38%。

2、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50%以上的地级城市。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并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地方财政也提高了补助标准。

3、农村公路管护纳入财政支持

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将农村公路管护纳入财政支持范围,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人均600元提高到720元。扩大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4、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

今年中央财政将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安排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实行以工代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安排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促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5、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金

今年中央财政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从今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加强城乡低保制度与医疗救助、最低工资、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按人均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

平,保证2008-2010年的调整水平高于前三年。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劳动力跨统筹地区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

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一是完善支农补贴政策并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顺利实施。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四是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安排好各项就业扶助经费,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二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紧出台有关配套文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切实支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根据物价变动,适时调整对优抚对象等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保障企业下岗职工、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人员的基本生活。

4、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进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四是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5、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一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二是完善消费税制度。抓好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续工作。三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等税收制度。

6、狠抓增收节支。要在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础上,狠抓增收节支。一是大力支持税务、海关等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税,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活动,强化出口退税管理,努力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压缩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费和出国经费,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一切事业。

三、效果分析

总体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上半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1.2个百分点。企业、居民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各项贷款继续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占比逐步上升,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大幅回升。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万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降,6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8%,比年初下降0.58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8319元。

1、“三农”支出增长38%

截止到目前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107.7%。预计去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5955.5亿元,增长38%。

2、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

预计去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833.6亿元,增长25.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50%以上的地级城市。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并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地方财政也提高了补助标准。

2、农村公路管护纳入财政支持

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将农村公路管护纳入财政支持范围,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人均600元提高到720元。扩大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3、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

今年中央财政将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好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在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安排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实行以工代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安排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促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按规定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用工岗位。

4、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金

今年中央财政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从今年 1月 1日起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 15元、 10元的标准,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加强城乡低保制度与医疗救助、最低工资、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按人均增长 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保证 2008-2010年的调整水平高于前三年。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劳动力跨统筹地区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

2011年—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背景

2011年是经济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动荡的国际经济影响下,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大困难,好在我国克服这些困难,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过,增速的确是在下降。盘点这一年的财经大事,似乎都与一个字有关,那就是——降,比如降价、降速、降温等。如:一直上涨的物价出现下降的趋势;史上最高的存准率开始下调;温州老板“跑路”,民间借贷降温;“7.21”特大交通事故引发高铁降速;最严厉的调控房价下跌拐点出现;央企反垄断第一案带来百姓上网费用的下降;信用债风险暴露,证券罕见暴跌;A股持续低迷,基金全面亏损等。

二、内容

中共中央11月3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加以解决。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二是要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粮食好收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三是要切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四是要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五是要切实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协调,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加强国际协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六是要切实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三、效果分析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

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年初上升0.7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1%。

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展望

2011年已经即将过去,留给企业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原材料的上涨,也不是人民币汇率的走高,更不是日本大地震,而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一直紧抓不放的紧缩货币政策。2011年,国际需求萎靡,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制造业普遍经营不善,而资金流动性的不足,则直接引发了温州、东莞等地部分企业的集中破产,其中涉及数家民营不锈钢厂

2012年来临,2011年12月初出台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给了广大投资者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猜想,而其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2012年,与不锈钢贸易关系密切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到底会如何演绎?

一.CPI拐点形成,控物价退居二线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2%,PPI同比上涨2.7%。继10月份大幅回落跌破6%之后,11月CPI再破5%降至年内新低,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认为,中国物价已经出现拐点,上涨压力得到缓解。

对于历年的翘尾行情,2011年明显有所缓解,市场预测年度CPI涨幅在4.6%左右,虽然超过3%的既定目标,但好于预期,可以认为2011年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得了有效成果。因此,分析师普遍认为,2012年的政府工作重心将不再是控制物价。

不过,另一角度来看,指数中的食品价格涨幅仍然居于高位,其中粮食价格上涨8.9%。"世界粮食的安全薄弱环节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受能力低,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政局不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因此,稳物价工作仍然不会放松,预计会一定程度延缓宽松货币政策的进度。

二.GDP增速放缓,稳增长成第一任务

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在通胀逐步放缓的趋势下,专家预计,GDP年增速基本能保持9%以上的正常水平。

不过,虽然中国经济"着陆"风险较低,但已经出现放缓迹象,尤其是制造业,11月份,国家统计局与汇丰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双双跌破50%,预示着国内制造业正处于萎缩状态。更直观的现象是,温州、东莞等地出现部分企业集中破产情况,国内民营中小企业正遭遇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困难的生存处境。在物价压力放缓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稳增长"作为2012年政府工作的重心

三.2012年----选举之年

展望2012年,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选之年。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

墨西哥、韩国、西班牙、蒙古、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或地区)都要进行选举。其中,中、美、法、俄四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选举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最为深远,韩国、蒙古等周边国家的选举则可能影响我国的周边贸易,而中国台湾地区的选举也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微妙的影响。

暂且不考虑中国政府换届的具体细节,换届之时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却值得深入研究。一般而言,在换届的敏感期,政策基调以稳为主,待条件成熟之后,可能会出台各类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汇改与国企体制改革,以及前几年的再度汇改与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反应来看,政策出台初期往往带动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普遍走好,其后则可能因市场过度投机而出现泡沫情况。因此,对于2012年,笔者预计基调仍以维稳为主,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可能出现大的体制变动。

四.定调2012: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总基调。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背景决定了2012年经济工作基调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体现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结合到具体的相关政策,即意味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不过,随着物价上涨压力的缓解,财政政策将逐渐退出从控制物价的历史舞台。以农产品为例,政府会更多采取措施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比如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以此来稳定食品市场物价。

第三,对于连续强调了11年的"结构调整",在2012年可能会适当放缓。自2000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这项内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一直被强调,不过在市场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当经济处于萎缩时期,经济结构会有一个自然的淘汰过程,多余的政策则很可能导致严重的衰退;而在经济扩张繁荣期,政府出台一系列淘汰政策,则有抑制经济过热的意外效果。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预计2012年政府对结构调整所出台的行业淘汰标准不会有大的提高,而会更趋向于对新兴产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综合来讲,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过调节税收政策,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扩大内需的目的,并有效减轻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的定向支出,实现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并可适度的支持处于资金链困境下的中小企业。

货币政策方面,2012年的基调预计以稳为主,会有适当放宽,不过不会迎来全面放松时代。对于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初已经进行一次下调,明年必定会继续下调,并会降低银行利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幅度有限。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整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配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 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政策工具不同。 ②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作用过程不同。 ④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 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

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 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较之货币政策为逊。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财力数量的限制,因此,由此引起的赤字或结余都不可能太大,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

1.试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进一步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者协调的主要模式有哪 些?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 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 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政策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就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与其她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她有关部门,她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与开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则就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就是: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就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就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与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就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瞧,境外资金流入与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就是银行贷款,这也就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就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就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就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弹性的价格、利率与货币工资的作用下,经济能够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灵敏的市场机制会有效地运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确实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永远是有效的与和谐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 (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A、萨伊定律的内容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 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

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3)萨伊定律被1929——1933的大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推翻。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946。通论,1936) (1)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一、消费不足(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投资不足(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 (3)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pdf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答: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 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 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力量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 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 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所能达到的。 2.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 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 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你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 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 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 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 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 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互相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 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 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 关系的调节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财政乘数一般包括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 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坝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 增加额S,称为派生存款,用D表示。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存款乘数计 算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是有区别的。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 币的倍数。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该指出,无论是银行向企业、个人放款。环视银行向企业、个人买进证券。所形成的存款之创造的功能,绝不是 单个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整个银行体系作用的结果。

财政政策与最新货币政策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旨要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对策论的角度探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

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可以說是總體經濟學中最重要的課題。在九十一年的學測中,也出現了這樣的題目。(91學測社會科第69題)由於這是比較屬於經濟學專業領域的問題,不在傳統的高中歷史或公民的教材中,大多數的高中課本也就沒有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為了各位同學以後能夠更清楚地了解社會上的經濟問題,本書在此將這兩種政策作一個比較清楚的說明。 1. 財政政策︰所謂的財政政策,就是指政府以財政手段,也就是擴大或削減政府支出去影響經濟活動的政策。一般來說,所得低於充分就業水準的時候,也就是所謂景氣不好的時候,可以利用擴大政府支出或減稅的手段來刺激產出,稱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相反的,在景氣過熱,國民所得高於充分就業水準的時候,可以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賦,以降低總需求,並抑制物價膨脹,稱為緊縮性的財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 ) 財政政策的理論基礎是凱因斯的理論,根據凱因斯的理論,由於工資受到非市場因素的影響(例如工會),因此沒有向下調降的可能。如果要解決失業問題,只有從提高總需求著手。總需求是由民間消費、政府消費、投資和出口淨額構成的,政府能作的,就是直接增加政府消費,或是透過減稅的手段來提升民間消費和投資。在提高總需求的同時,免不了要付一些物價上漲的代價,但是這是值得的。 大多數的政府都是凱因斯學派的信徒,日本在對付近十餘年來不景氣的時候,提出了許多次的振興景氣方案。而日本在過去的經濟成長,也確實是由出口所帶動的。至於我國,在行政院張俊雄院長任內提出八一○○行動方案,也就是根據這一套理論。 (2)貨幣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就是指透過調整利率和控制貨幣供給量等手段來影響經濟景氣的做法。財政政策的主導權在行政院,貨幣政策的主導權則在中央銀行。在介紹貨幣政策之前,要先把利率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什么是财政政策 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2.财政政策的内容 ◆社会总产品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 3.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4.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什么是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

《西方经济学(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

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毕业论文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公共管理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下数据来自中央银行的统计或估算和财政 部); 在 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宏观调控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都是通 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健康的发 展或缓解经济发展的极端现象和失调现象。 要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经济带来影响,首先要了解其 定义和内涵,以及这两种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的变动是指改变税率和利率的结构,在 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促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刺激需求 增加,让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使经济步入正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社会中,投资与利率是成反 比的,即利率越小投资量越大,人们认为此时投资有利可图,所以都愿 意投资。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这时大部 分人只愿将钱用来投资而不愿用来储蓄,所以货币的供给量也就相应的 增加,从而带动社会需求,使经济恢复正常。如果经济社会发生通货膨

胀时,中央银行又可以提高利息率,让人们把钱储存到银行,从而减少流通的货币量,进而减小需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政策 那么2005-2009年间我国实现过那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呢 以下是来自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数据;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下调到%,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不。同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

简述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今后的走向分析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已实行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重大调整,而财政政策则继续保持积极框架。两大政策的搭配从“双松”搭配演变为“一紧一松”搭配。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是应对新形势下通胀预期和压力所必需的总量调控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中国CPI高企的背景下,控通胀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挑战。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是针对宽松货币政策而言的,稳健货币政策是目前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稳增长”和“调结构”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为了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负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继续坚持下去。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内涵?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包括下列

5个方面: 第一,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第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三,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第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分析 2011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一松一紧”的搭配体现了政策组合中的一系列具体考虑和综合性的理性追求。 下一阶段,应该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关注需求结构的调整,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促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具体来看,当前应强调财政政策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积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但从财政政策总的演变趋势来看,把眼光放到“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色彩将逐步淡化,宏观政策在“一紧一松”之后也将会回归财政的稳健。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 答: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 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 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力量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维持 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 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 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2.政策工具;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你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 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 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 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T利率T总需求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 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供给管理是要通过 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 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互相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财政乘数一般包括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坝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S,称为派生存款,用D表示。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存款乘数计算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是有区别的。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该指出,无论是银行向企业、个人放款。环视银行向企业、个人买进证券。所形成的存款之创造的功能,绝不是单个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 整个银行体系作用的结果。 4.结合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际描述调控的效果;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 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往往要配合使用所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指政府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某种形式搭配组合起来,以调节总需求,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双松,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松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松货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增加,结果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 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 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 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2.双紧,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使用。紧财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紧货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财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紧货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结果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 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2)不存在高失业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